 |
文章標題 |
相關內容 |
|
191
|
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
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摘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是統(tǒng)籌城鄉(xiāng)發(fā)展和以工促農、以城帶鄉(xiāng)的具體化,是遏止城鄉(xiāng)差距拉大趨勢、擴大農村市場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決“三農”問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戰(zhàn)略舉措。新農村建設是....
|
詳細
|
192
|
中國運動式治理的成因及改革
|
中國運動式治理的成因及改革 摘要:作為一種非常態(tài)的治理手段,運動式治理在中國有著頑強的生命力。通過對運動式治理成因的剖析及其對策的探求,可以得出由制度式治理取代運動式治理的結論,且其轉型的關鍵是提高國民的法治意識和強化治理過程中的執(zhí)行力。
詳細
|
|
193
|
毛澤東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
|
毛澤東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 摘要:毛澤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創(chuàng)始人和開拓者,他為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毛澤東倡導普遍真理與具體實踐相結合,正式提出并推進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積累了寶貴的基本經驗。
詳細
|
|
194
|
擴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的幾點思考
|
擴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的幾點思考 摘要:民主既是現代政黨政治的核心價值,又是中國古代選官制度中的一種舉措,具有歷史傳承性;既是干部工作的政治理想,又是干部制度變遷的重要推手,具有現實漸進性;既要體現競爭、擇優(yōu)的要求,又要兼顧公平、效率,要遵循其客觀....
|
詳細
|
195
|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果的兩種形態(tài)
|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果的兩種形態(tài) 摘 要: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并不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全部成果。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果呈現出兩種形態(tài),即實踐探索的成果和理論探索的成果。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經歷了兩次飛躍,其產生的重大成果從實踐層面看,....
|
詳細
|
196
|
行政改革與政治改革地位之權重
|
行政改革與政治改革地位之權重 內容 提要:本文針對在 中國 政治 發(fā)展 問題 上似是而非地取同發(fā)展中國家模式的觀點,全面深入地 分析 了兩種政治發(fā)展模式(行政改革優(yōu)先式、政治改革優(yōu)先式)成敗的條件及其在中國的實情,以及二模式的政治穩(wěn)定效應,指出了中國加....
|
詳細
|
197
|
透視網絡社會特有法律現象
|
透視網絡社會特有法律現象 網絡的飛速發(fā)展,給公民的自由與言論拓寬了不少空間,也給許多商家?guī)砹藷o限的商機。然而,在一片利好的消息中也是泥沙俱下,諸多犯罪也搬到網上來,網絡自身也催生了許多前所未有的法律問題,使得人們有時無所適從。諸如侵犯著作權的法....
|
詳細
|
198
|
建構和諧社會的重點是協調利益關系
|
建構和諧社會的重點是協調利益關系 和諧社會不是一個錦上添花的抽象理想,而是一個有著明確所指的現實戰(zhàn)略構想。盡管在理論上和諧社會涉及到多方面的關系,但在中國目前情況下,和諧社會的最基本含義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形成一種大體均衡的利益格局。這樣一種均衡的....
|
詳細
|
199
|
權力腐敗問題的社會資本理論
|
權力腐敗問題的社會資本理論 內容摘要:權力腐敗是腐敗問題的核心,是公共權力掌握者以權謀私,滿足自身利益的過程。社會資本理論關于行動者在社會資本運作過程中如何運用社會網絡中資源獲取個人利益的分析,能準確的說明權力是如何資本化,公共權力的掌握者是如何....
|
詳細
|
200
|
論政府創(chuàng)新的主要趨勢
|
論政府創(chuàng)新的主要趨勢 政府創(chuàng)新,就是公共權力機關為了提高行政效率和增進公共利益而進行的創(chuàng)造性改革。政府創(chuàng)新的過程,是一個持續(xù)不斷地對政府公共部門進行改革和完善的過程。與其他人類創(chuàng)新行為一樣,政府創(chuàng)新也具有創(chuàng)造性、學習性、自覺性、系統(tǒng)性、風險性等一....
|
詳細
|
209條記錄 20/21頁 第頁 [首頁] [上頁] [下頁] [末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