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目錄》卷四十七 史部三
《資治通鑒目錄》·三十卷(光祿寺卿陸錫熊家藏本)
宋司馬光撰。此書亦與《通鑒》同奏上,即《進書表》所謂略舉事目以備檢閱者也。其法年經(jīng)國緯,著其歲陽歲名於上,而各標《通鑒》卷數(shù)於下。又以劉羲叟《長歷氣朔閏月》及列史所載《七政之變》著於上方,復撮書中精要之語散於其間。次第釐然,具有條理。蓋《通鑒》一書,包括宏富,而篇帙浩繁。光恐讀者倦於披尋,故於編纂之時,提綱挈要,并成斯編,使相輔而行,端緒易於循覽。其體全仿《年表》,用《史記》、《漢書》舊例。其標明卷數(shù),使知某事在某年,某年在某卷,兼用《目錄》之體,則光之創(chuàng)例!锻ㄨb》為紀志傳之總會,此書又《通鑒》之總會矣。至五星凌犯之類,見於各史《天文志》者,《通鑒》例不備書,皆具列上方,亦足補本書所未及!稌浗忸}》稱:光患本書浩大難領(lǐng)略,而《目錄》無首尾,晚著《通鑒舉要歷》八十卷,其稿在晁說之以道家。紹興初,謝克家任伯得而上之。今其本不傳。《讀書志》又別載《通鑒節(jié)文》六十卷,亦稱光所自鈔,今亦不傳。惟此書以附《通鑒》得存,尚足為全書之綱領(lǐng)云。
卷四十七 史部三
○編年類
司馬遷改編年為紀傳。荀悅又改紀傳為編年。劉知幾深通史法,而《史通》分敘六家,統(tǒng)歸二體,則編年、紀傳均正史也。其不列為正史者,以班、馬舊裁,歷朝繼作,編年一體,則或有或無,不能使時代相續(xù),故姑置焉,無他義也。今仍蒐羅遺帙,次於正史,俾得相輔而行。《隋志·史部》有《起居注》一門,著錄四十四部。《舊唐書》載二十九部,并《實錄》為四十一部!缎绿茣份d二十九部。存於今者,《穆天子傳》六卷,溫大雅《大唐創(chuàng)業(yè)起居注》三卷而已!赌绿熳觽鳌冯m編次年月,類小說傳記,不可以為信史。實惟存溫大雅一書,不能自為門目;潴w例,亦屬編年。今并合為一,猶《舊唐書》以《實錄》附《起居注》之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