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請輸入關鍵字:
按摩牽引固定綜合法治療脊柱彎曲200例療效新探
按摩牽引固定綜合法治療脊柱彎曲200例療效新探內容梗概: 我自一九七二年以來,潛心于脊柱彎曲的治療研究,近二十年的臨床實踐,探索了一整套治療方法,取得較理想的治療效果。 本資料系統(tǒng)地介紹了脊柱彎曲的發(fā)展、危害性及其病理原因、形狀分類、癥狀、體征、診斷、治療方法,并依據1983年省衛(wèi)生廳頒發(fā)脊柱彎曲治療標準,制定了療效評定細則。本資料附有200例脊柱彎曲患者的治療效果、分析評價、自然情況、治療前后體征對照等材料。 由于時間倉促,此資料如有不當之處,請領導及同仁給予批評指正。按摩牽引固定綜合法治療脊柱彎曲200例療效新探,脊柱彎曲屬于姿態(tài)性疾病,輕者稱駝背、重者俗稱“羅鍋”,此病不僅影響體態(tài)美,而且影響人體生理作用,如阻礙消化、呼吸、血液循環(huán)、神經系統(tǒng)及生長發(fā)育,進而可能影響身心健康、工作、學習、婚姻,個別心理素質較差的患者對生活信心不足,或產生輕生之念等等。自一九七七二年接診此類患者,遂潛心于脊柱畸形的研究。一九八五年十二月這四年多時間里,我利用自行設計制做的電動牽引床、牽引帶、圍腰支具等設備,并取得可喜療效。采用按摩、牽引、固定綜合法治療多種類型脊柱彎曲250例(資料不全的50例),僅以200例統(tǒng)計分析如下。 一、病理病因脊柱彎曲可分為先天性和后天性兩類。先天性:X線檢查,有半椎、蝴蝶椎及骨質發(fā)育不良。根據患者或患者家長自述,通過幾年來的臨床,我體會到,胎位不正、母體在妊娠期間用藥不當、難產等是誘發(fā)先天性脊柱彎曲的重要因素。我共治先天性脊柱彎曲37例。后天性:又分為功能性和器質性兩大類。1、功能性: X線檢查正常,大多發(fā)育不良,由于長期姿勢不正造成。(我所治患者不含此類)2、器質性:X線所見, 椎體破損、畸型椎、椎間隙改變、椎體變形等。 同時經絡不通暢,韌帶和肌腱攣縮、關節(jié)囊粘連、椎間盤和脊柱病理改變,而引起軀干變形。如:外傷性、結核性、類風濕性、脊髓性、佝僂病類等及特發(fā)性都屬此類。我共治后天性脊柱彎曲163例。(見表3)二、形狀分類:(見表3)圓背:沿著矢狀面彎曲的超過正常生理彎曲的稱圓背。治療3例。鞍背:過度后凸成角的稱為鞍背。治療20例。沿著冠狀面彎曲的脊柱偏高正中線向右彎曲,左側凸起,稱右彎。治療26例。脊柱偏離正中線向左彎,右側凸起,稱左彎。治療20例。上向左、下向右;上向右、下向左呈“S”型彎曲,治療120例。沿著橫狀面彎曲的,使脊柱嚴重側彎扭轉造成胸肋關節(jié)脫位。治療6例。三、癥狀:多數患者,體力減退,勞動、工作后腰背部有酸痛感,有的行走時呼吸困難,飲食減退嚴重者,不能仰臥,翻身困難,手腳有時發(fā)涼。 四、體征:1、脊柱彎曲,明顯影響身高增長率。2、脊柱偏離正中線。3、左右腰背變形,有凸起或凹陷。4、兩肩不等高,兩下肢不等長。5、胸骨尖凸偏離正中線。6、髂嵴上線不等平。7、盆腔和腹腔間距變短。五、診斷:經患者和家長主訴,結合臨床體征檢查結果,根據X線報告,即可確診。 200例脊柱彎曲患者治療前X線檢查彎曲度數統(tǒng)計度數30 - 400410 - 800810 - 1150人數539948百分比26.549.524六、治療方法:采用:按摩、牽引、氣功、支具固定、臥床休息的綜合療法。七、依據1983年遼寧省衛(wèi)生廳頒發(fā)脊柱凸標準,制定如下療效評定標準細則:1、脊柱偏離正中線已恢復至0至1cm之間。2、左右背高差已恢復至0至1cm之間。3、身高增加5cm以上。4、兩肩高差已恢復至0至1cm之間。5、下肢不等長,其差恢復至0至1cm之間。6、劍突偏離正中線,其差恢復至0至1cm之間。7、兩髂嵴不對稱,其差恢復至0至1cm之間。有六項附合以上標準為:痊愈有六項恢復3cm者為:顯效有三項恢復均超過1cm為:有效有兩項恢復在1cm以下或無改變者為:無效 200例脊柱彎曲患者治療評價如下療效痊愈顯效有效無效遠期療效差人數100554326百分比5027.521.513總有效率百分比99八、臨床資料:脊柱彎曲姿態(tài)改變體征繁多,治療前后對照表僅能表達主要項目。 200例脊柱彎曲患者醫(yī)學論文的自然情況 表一性別年齡職業(yè)男女1314-2425-43工人農民學生學齡前人數111894013228442511813百分比55.52066142212.522596.5 200例脊柱彎曲患者的病因、病程分類 表二病因分類病程分類先天性后天性患病時間(年)特發(fā)結核類風濕外傷佝僂病骨骺炎術后1-34-1011-2020以上人數37126215434187210010百分比18.56310.52.521.52936505 200例脊柱彎曲患者脊柱形狀分類 表三形狀分類矢狀面冠狀面橫狀面圓背鞍背左凸右凹“S”型側彎扭轉人數820216201206百分比4101310603 200例脊柱彎曲患者治療前后彎曲度數照片對照表 表四治療前治療后度數10 - 3090 - 190200 - 290正常40 - 8090 - 150人數5399481167212百分比26.549.52453366 200例脊柱彎曲患者治療后身高增長 表五增長數(cm)3 - 56 - 910 - 14人數1187012百分比59356 200例脊柱彎曲患者治療前后,臨床體征對照 表6至1 脊柱偏離中線方向偏離數1-34-56-9正常1.5-23-51-34-55-8正常1.5-23-5人數203822472310264323531524百分比10191123.511.251321.511.526.57.512 200例脊柱彎曲患者治療前后,臨床體征對照表6至2兩肩不等高左肩高右肩高肩高差(cm)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人數1-34-67-8正常1-33.5-61-34-67-8正常1-3.54-6412465414368361789275百分比20.51232771.534188.544.513.52.5 200例脊柱彎曲患者治療前后,臨床體征對照表6至3俯位背高差治療前治療后背高差(cm)1 - 34 - 67 - 12正常2 - 34 - 9人數8095251553015百分比4047.512.577.5157.5 200例脊柱彎曲患者治療前后,臨床體征對照表6至4髂嵴左右不對稱左高右高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差數(cm)1-23-45-11正常2-34-61-23-44-8正常2-34-5人數3734256327638381867207百分比18.51712.531.513.531919933.5103.5 200例脊柱彎曲患者治療前后,臨床體征對照表6至5下肢不等長左短右短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差數(cm)1-34-5正常0.5-21-33-4正常1-3.5人數502502527527百分比251251263.5263.5 200例脊柱彎曲患者治療前后,臨床體征對照表6至6 劍突偏高中線偏左偏右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偏離數(cm)1-45-10正常1-41-45-9正常1-4人數6822593173297428百分比341129.515.536.514.53713.5九、典型病例:病例(一)患者姓名:劉健, 性別:男, 年齡:9歲, 職業(yè):學生病志號:1號, 入院時間:1985年9月24日初診入院。主訴:后背凸出三年余,得病原因不明。體征檢查:右肩高于左肩2.5cm,以第七胸椎為中心點左彎距中心線2.5cm,右背凸,比左背高2cm,身高1.15m。X線檢查,胸椎左側彎300。診斷:特發(fā)性脊柱左側彎。治療方法:按摩,牽引。外觀照片治前為900,治后恢復正常。每年一次,連續(xù)隨訪5年,病況良好。(附89年7月23日復查片)病例(二)姓名:李清華, 性別:女, 年齡:16歲, 職業(yè):學生病志號:12號, 1986年12月12日初診入院主訴:原因不明,近幾年病情加重。體征檢查:身高1.505m,右背凸3.5cm,胸10至12椎體向左彎偏離正中線2cm,髂嵴上線高于左1.5cm,劍突偏離正中線2cm,X線檢查側彎390。診斷:特發(fā)性脊柱彎曲。治療方法:按摩,牽引。經一個療程治療, 髂嵴線左右對稱, 恢復1.5cm, 劍突復位正常,恢復2cm,右肩高0.5cm, 恢復3cm,胸椎左彎2cm,恢復正常,兩肩等平,恢復2cm,身高增高到1.535m,增長了3cm。外觀照片由彎曲80恢復到10,治療三個月痊愈出院。病例(三)姓名:蒼久東, 性別:男, 年齡:32歲, 職業(yè):工人病志號:52號, 1987年7月5日初診。主訴:自小發(fā)現(xiàn)背有包,干活腰背酸痛。體征檢查:右肩高19cm, 左肩高14cm。 胸8至腰2椎體向右凸距中心線4cm, 髂嵴右高于左7.5cm,肩左高于右3.5cm,劍凸偏左1cm,肩右寬于左1.5cm,身高1.57m,X線檢查側彎度680。診斷:先天性脊柱彎曲。治療方法:按摩,牽引。治療效果:經治療右背高16cm,左背高15cm,高差1cm,胸腰椎體向右凸距中線1.5cm,恢復2.5cm,髂嵴右高于左1.5cm,恢復6cm,肩左高于右0.5cm,恢復2cm,劍凸距正中線為零,恢復1cm,肩右寬于左治后恢復正常。身高1.61m,增長4cm。外觀照片,治療前150,治療后40,恢復了110,四個月顯效出院。 病例(四)姓名:褚洪昌, 性別:男, 年令:20歲, 職業(yè):農民病志號:19號, 1987年12月20日初診。主訴:10歲時由高處墮落,14歲肩部偏,17歲于某院手術,背部的包繼續(xù)發(fā)展,不能仰臥。體征檢查:身高1.445m,胸椎7向后凸距中心線7cm,左背高24cm,右背高17cm,髂嵴左高于右11cm,胸骨劍凸偏右8.5cm,肩右高于左2cm,外觀照片180。X線檢查:腰椎1為中心向右突凸800側位,后凸接近900。診斷:外傷型脊柱彎曲。治療方法:按摩,牽引。 治療效果:經治療,身高1.515m,增長了6.5cm,胸椎7后凸距中心線2.5cm,恢.00復4.5cm,背左高于右差2cm,恢復5cm,左高于右5cm,恢復6cm,胸骨劍凸偏向右3cm,恢復5.5cm,右肩高于左為零,外觀照片30,恢復150。三個月顯效出院。病例(五)姓名:陶艷, 性別:女, 年齡:7歲, 職業(yè):學齡前兒童病志號:55號, 1988年7月14日初診入院。母訴:6至7月間發(fā)現(xiàn)脊柱彎曲、氣短、無力。體征檢查:身高:0.97m,左背高于右5.0cm,胸5至腰2椎向左右凸距中心線4cm,髂嵴左高于右3.5cm,胸骨劍凸偏右4.5cm,肩高于右1cm,下肢短,右短于左1cm。外觀照片150,X線檢查:胸側位790。診斷:先天性脊柱彎曲。治療方法:按摩,牽引。治療效果:經治療后,身高:1.09m,增長12cm,距中心線1cm,恢復3cm,左右背差1cm,恢復4.5cm,下肢相等長,劍凸偏中線0.5cm,恢復4cm,兩髂嵴高差0.5cm,恢復3cm,雙肩差0.5cm。外觀照片正常,100天痊愈出院,一年半后隨訪,體征較出院無改變。體會一、200余例脊柱彎曲治療的實踐,使我深刻地體會到按摩可達到通經活絡,剝離組織粘連的目的。而牽引可改善肌肉、韌帶攣縮狀態(tài),加大椎間體間隙,將二者結合方能改善血液循環(huán),增加神經肌肉骨質營養(yǎng),緩解脊柱彎曲度。而圍腰則可起到固定體位作用,使軟組織恢復穩(wěn)定狀態(tài),運用氣功,點穴作為輔助療法,更進一步通經活絡,促進氣血運行的作用。二、250例脊柱彎曲治療的臨床實踐足以證明,用此療法治療,患者易接受、安全、無副作用,低于手術醫(yī)療費用。三、脊柱彎曲,早期發(fā)現(xiàn),病程短,骨結構改變少,無融合,韌帶和肌肉攣縮輕,多能治愈。四、雖病程稍長,但肋骨未變形,椎體骨質病理改變輕,按壓有彈響聲,也可取得顯著療效。五、結核性、類風濕性病因所致脊柱彎曲,用此療法仍有一定療效。六、用阿氏棒手術療法后果欠佳,用此療法,也可收到顯著效果。七、如不及時治療,可能出現(xiàn)瓦房店市萬家?guī)X鄉(xiāng)韓某病情惡化的情況,韓某85年X線檢查彎曲190,由于期間未治,繼87年X線檢查,彎曲增長260,速度之快,應引起脊彎患者的重視。八、肋骨嚴重變形,脊柱側彎伴轉位者則療效顯差。九、骨質融合,或合有骨橋形成者則多治療無效。十、如X線報告患骨瘤、骨質酥松、骨結核活動期、骨髓炎,多不易采用此療法。十一、嚴重的心肺疾患、炎癥急性期、妊娠期、出血性疾病,均不易施此項治療。十二、脊柱彎曲的治療,要想取得較理想的效果,患者配合治療尤其重要:1、治療期間要求患者臥、站姿式端正、堅持臥床休息。2、愈后仍應注意臥床休息約三個月左右。3、圍腰支具應堅持圍用1至3年。4、三個月后可適當進行單杠鍛煉。5、定期復查為宜。 screen.width-4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400;">
|
 |
文章標題 |
相關內容 |
|
1
|
青年護士健康發(fā)展相關因素的探析與對策
|
青年護士健康發(fā)展相關因素的探析與對策 摘要:目的:青年護士是護理隊伍的主要力量,她們能否健康成長將直接關系到護理事業(yè)的發(fā)展前途和命運。本文通過走進她們的內心世界,探析青年護士健康成長相關因素,為青年護士健康發(fā)展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方法:采用問卷調查法,對長沙長海醫(yī)院臨床第一線青年護士就職業(yè)態(tài)度....
|
詳細
|
2
|
淺談我國醫(yī)藥的現(xiàn)狀、趨勢及發(fā)展對策
|
淺談我國醫(yī)藥的現(xiàn)狀、趨勢及發(fā)展對策 摘要21世紀人類回歸自然的持續(xù)升溫,我國醫(yī)藥面臨重大的挑戰(zhàn)和機遇.目前我國藥學研究領域,中藥及中成藥研究、制劑研究、新藥研究、生物技術等都還處于比較低級的水平,因此我國藥學工作者,應當把握好藥學研究的戰(zhàn)略重心,為21世紀我國藥事研究找出根本出路.
詳細
|
|
3
|
“象”模型:易醫(yī)會通的交點——兼論中醫(yī)學的本質及其未來發(fā)展(會員資料)
|
“象”模型:易醫(yī)會通的交點——兼論中醫(yī)學的本質及其未來發(fā)展(會員資料) “象”模型:易醫(yī)會通的交點——兼論中醫(yī)學的本質及其未來發(fā)展 摘要:易學與中醫(yī)學的會通問題歷來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本文從一個特定的層面即思維方式的層面探討了這一問....
|
詳細
|
4
|
偽裝案件的法醫(yī)學檢驗
|
偽裝案件的法醫(yī)學檢驗 [論文摘要]:本文收集了168例經破案證實為他殺而偽裝自殺、病死或意外事故死亡的案例。占被檢案例總數的8.7%。作者通過對這些案例的法醫(yī)學檢驗及一般情況的分析,歸納了偽裝案件的特點,并結合檢案實踐,提出了幾個值得注意和重視的法醫(yī)學問題。[關鍵詞]:偽裝案件、....
|
詳細
|
5
|
沈陽藥大保健體育課的現(xiàn)狀和對殘疾學生健康教育的幾點建設
|
沈陽藥大保健體育課的現(xiàn)狀和對殘疾學生健康教育的幾點建設 論文摘要:針對我校每年招收的新生里都有病、殘學生和入學后,因外傷或患各種疾病不能上正常體育課的學生,體育部開設了保健體育課。授課面為?埔弧⒍昙壓捅究埔恢廖迥昙壞、女生。學生人數每學期少則十幾名,多則四十多名。通過保健體育課的學習....
|
詳細
|
6
|
大腸癌應用生物治療的展望
|
大腸癌應用生物治療的展望 論文摘要:惡性腫瘤的生物治療經歷了一個漫長而又令人失望的曲折過程,它是指通過宿主自身免疫機制的作用或給予動物的物質來達到抗腫瘤的目的,已被列為除手術、放療、化療之后第四種治療惡性腫瘤新的重要手段,雖然有一些重新組合的生物治療物質被公認為某些惡性腫瘤的標準治療,但....
|
詳細
|
7
|
“易筋經”與現(xiàn)代社會老人健康的研究
|
“易筋經”與現(xiàn)代社會老人健康的研究 論文摘要:根據中醫(yī)理論和《易筋經》的健身原理,該健身法對老年退化性病變有一定的改善作用。通過一年的練習試點和科學檢測,《易筋經》在改善老年人的體能衰退、微循環(huán)障礙和骨質疏松癥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們認為,在現(xiàn)代社會人口老齡化的發(fā)展趨勢中能夠找到一....
|
詳細
|
8
|
山區(qū)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擺脫困境的探討
|
山區(qū)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擺脫困境的探討 《論文摘要》目的:我是中醫(yī)主治工程師,衛(wèi)生院院長兼黨支部書記,臨床醫(yī)療三十多年,擔任院長近二十年,我院地處粵西化州北部的革命老區(qū),是兩廣,化州、廉江、陸川三市九個鄉(xiāng)鎮(zhèn)交匯處。在改革開放大潮中,面臨床嚴峻挑戰(zhàn):原材料費上漲,社會市場競爭,工資頻繁調裝置,財政撥....
|
詳細
|
9
|
骨折后局部血腫對骨痂形成的意義
|
骨折后局部血腫對骨痂形成的意義 本文論述“骨折后局部血腫對骨痂形成的重要意義”。筆者認為,血腫對骨痂形成至關重要。是骨痂形成的重要條件和主要因素。是骨細胞形成的一部分和生長的基礎。是骨痂形成的內環(huán)境,血腫參入骨痂形成的全過程。同時血腫亦是小的骨缺如重要充填材料。是中醫(yī)治療骨折愈合快,功能....
|
詳細
|
10
|
試臨床醫(yī)學中的模糊概念
|
試臨床醫(yī)學中的模糊概念 論文摘要:非線性動力系統(tǒng)是當今前沿學科之一,在自然界和社會各界中充滿了非線性系統(tǒng)關系的現(xiàn)象或過程:如四季變化,潮漲潮落,股市波動,物價漲跌以及疾病的臨床表現(xiàn)變化等均可以歸納在非線性動力系統(tǒng)范圍。60年代出現(xiàn)的混沌(chaos)系統(tǒng)就是研究非線性動力系統(tǒng)的重大理論進....
|
詳細
|
128條記錄 1/13頁 第頁 [首頁] [上頁] [下頁] [末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