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請輸入關鍵字:
非脫垂子宮陰式切除術30例臨床分析
非脫垂子宮陰式切除術30例臨床分析 [摘要] 目的:探討非脫垂子宮陰式切除手術要點及應用價值。方法:2000年10月至2001年12月對活動無粘連的子宮肌瘤、腺肌瘤、功血而無生殖器脫垂及惡性病變的30例患者行TVH,子宮6-14孕周大小,平均10孕周,重70-675g,平均392g,術中對手術方式略加改進,大子宮行對半切開,肌瘤剔除,遇前腹粘連患者采用側入式,結果30例均TVH成功,手術時間40-210分,平均73分,出血估計50-260ml,平均150ml,住院時間4-8天,平均5.5天,術后疼痛:止痛藥使用0-2次,平均0.3次,術后病率:24-48h體溫平均37.5-38.2℃12例,48h后無發(fā)熱。結論:對子宮中等大小,活動,陰道寬松行TVH是安全可行的,而手術成功與術前狀態(tài),術者陰式切除的經(jīng)驗、技巧有關,TVH更適合基層應用。 [關鍵詞]正常位置子宮、陰式切除,平滑肌瘤 非脫垂子宮陰式切除術(trans vaginal hyterectomy TVH)具有腹部無切口,術后疼痛輕,腹腔干擾少,術后恢復快及住院時間短等優(yōu)點。近10多年TVH已在歐美國家盛行,國內(nèi)多家醫(yī)院報道大子宮TVH開展的安全性和可行性[1]。 現(xiàn)總結2000年10月以來開展TVH臨床研究的30例患者,探討其手術要點及應用價值。 1、臨床資料:我院于2000年10月至2001年12月共行TVH30例,年齡36-65歲,平均46歲,孕次1-5次,平均3.5次,產(chǎn)次1-4次,平均1.3次,子宮平滑肌瘤22例,腺肌瘤4例,功血4例,均術后病理證實。子宮6-14孕周大小,平均10孕周,術前腹部手術史12例,(剖宮產(chǎn)術4例,絕育術8例),子宮活動,陰道寬松,常規(guī)B超測量子宮大小,肌瘤數(shù)月、部位、內(nèi)膜及附件情況。宮頸刮片細胞學檢查,三合診了解盆腔陰道狀態(tài)。診刮排除內(nèi)膜惡性病變。 2、手術方法: 2、1采用硬膜外麻醉,膀胱結石位。 2、2手術操作要點:①導尿后,鉗夾宮頸前后唇向下拉宮頸,1∶250腎上腺素生理鹽水20ml(高血壓者生理鹽水+立止血1支)注入宮頸12°、4°、8°處。②環(huán)切宮頸粘膜:用宮頸鉗鉗夾宮頸輕輕上下移動找到宮頸與陰道粘膜交界即膀胱溝,在其下0.5cm處橫行切開陰道粘膜達宮頸表示筋膜,組織剪尖端緊貼宮頸銳性分離膀胱宮頸間隙,然后鉗夾提起陰道粘膜,右手拇指上推膀胱達腹膜反折;組織剪緊貼宮頸剪開子宮直腸窩腹膜,并左右延長切口3-4cm,"8"字縫合陰道后壁與腹膜2-3針以止血(術畢拆除縫線),置入長陰道拉鉤入盆腔。③緊貼宮頸鉗夾主骶韌帶:改進方法是:左手持宮頸鉗輕輕旋后宮頸,右手持彎鉗緊貼宮頸使主骶韌帶一并鉗夾;只夾一把鉗,切斷,10號絲線貫扎,剪去線尾,子宮側無需縫扎。④此時打開前腹膜反拆,用4號絲線縫扎做標記。⑤處理子宮動、靜脈:輕輕拉下子宮于其夾部鉗從子宮表面滑下鉗夾子宮血管,夾兩把鉗以防滑脫,切斷10號絲線雙重縫扎。⑥用卵巢固有韌帶鉤形鉗[2]將卵巢固有韌帶,輸卵管、園韌帶一起拉下,改進方法:于鉗外側先用10號線單扎1道。再于鉤形鉗中間鉗夾、切斷,10號絲線雙重縫扎,保留線尾。中等大小子宮很易取出,若子宮增大取出困難可將肌瘤剔除,對半切開等取出標本。⑦提起附件結扎線探查盆腔及附件有否病變及出血等,若卵巢增大一般直徑<8cm者可一并切除。⑧陰道斷端及腹膜縫合,自一側角開始從陰道后壁粘膜進針至后壁腹膜,主韌帶殘端,前壁腹膜、前壁粘膜出針,1-0可吸收線四層一次連續(xù)縫合至對側角部打結。以上打結均采用外科三重結。保留殘端0.5-1cm。 術畢陰道塞碘紡紗塊24h取出。術后30分鐘標本稱重記錄送檢。 3、結果:30例成功陰道切除,術中無一例中轉(zhuǎn)開腹,切除子宮最大14孕周1例,重675g,12周3例,重分別為525g、510g、516g。病理證實子宮肌瘤22例,腺肌瘤4例,功血4例,手術時間40-210分,平均73分鐘,出血估計50-260ml,平均150ml,術前Hb平均108g/L(96-126g),術后24h平均102g(86-120g)。術后24h輕度疼痛12例,肌注杜冷丁50mg一次疼痛消失,一例腺肌瘤術后32h疼痛再次肌注杜冷丁50mg疼痛消失。排氣時間2-16h平均8h,術后病率:術后48h內(nèi)體溫37.5-38℃12例,48h后無1例發(fā)熱,住院時間4-8天,平均5.5天。 30例中有3例因剖宮產(chǎn)術子宮與前腹膜反折粘連,打開困難,采用先打開子宮直腸窩腹膜進入盆腔,用手指或彎子宮探針指引,從子宮一側上下配合銳性分離粘連,緊貼子宮(側入式)。一側腺肌癥子宮后壁與直腸粘連,子宮如孕6周大小,打開前腹膜反折,將宮體從前穹窿翻出,從上而下緊貼子宮后壁銳性分離打開后腹膜,出血略多,但無直腸損傷。一例子宮孕14周大小合并陰道壁脫垂同時行修補術,術中結扎子宮血管后剜出肌瘤雞卵大小2枚,然后行對半切開,手術時間210分,但患者術后恢復良好。 術后6周隨診,陰道殘端愈合好,盆腔檢查無異常,其中12例術后1個月開始工作,8例術后1個月開始晨運,無一例并發(fā)癥。 4、討論: 4、1非脫垂子宮陰式切除的可行性: 、倮藐幍肋@一天然孔道行TVH,術野狹窄,暴露差,技術操作較難,但術中緊貼宮體操作,不會損傷鄰近器管,術中出血也不會增多。本資料顯示,手術時間平均73分,平均出血150ml,無一例損傷。Cosson等[5]認為TVH損傷膀胱如能即刻修補后果多良好。說明TVH雖有一定難度但并不增加術后病率及并發(fā)癥。在合適的病例是一種微創(chuàng)手術。②大子宮TVH也是可行性的:隨著陰式手術技巧的提高,大子宮TVH的報道日益增多,國內(nèi)近幾年多家醫(yī)院對大子宮TVH進行了嘗試[1、3、4]。本文子宮12孕周3例,14孕周1例、最重675g,術中采用肌瘤剔除,對半切開等方法,使宮體縮小易取出。雖手術時間略長、出血稍多,并未增加術后并發(fā)癥及術后病率。③有盆腔手術史者在一定條件不可行TVH。既往盆腔手術史列為TVH的禁忌癥,近幾年來,國內(nèi)外許多報道[3],改變了這一觀念。能否進行TVH主要取決于目前盆腔狀態(tài),而非前次手術種類。本文剖宮產(chǎn)術4例,輸卵管結扎術8例,因剖宮產(chǎn)術造成前腹膜粘連打開困難,作者采用"側入式"分離粘連順利,無副損傷。說明,沒有明顯粘連的腹部手術者在一定條件下可行TVH 。 4、2保證手術成功的前提:總結本資料成功的經(jīng)驗是:①病例選擇:子宮活動好,經(jīng)產(chǎn)婦、陰道寬松或合并陰道壁脫垂者;②仔細婦檢:利用三合診觸摸子宮大小,活動度,韌帶有否增厚,附件及盆腔狀態(tài),子宮后凹有無結節(jié)等。③B超測量子宮大小,肌瘤部位,附件有否腫瘤等。④良好的麻醉:連硬外麻醉,必要時置雙管。⑤扎實的婦科手術基本功及配合默契的助手。 4、3術中注意要點:①正確的宮頸陰道粘膜切口:膀胱溝下0.5cm左右。切開陰道粘膜足夠達宮頸表面筋膜。②各殘端保留0.5-1cm以上,打外科三重結,以防滑脫,處理附件時于鉤形鉗外側先結扎1道以防漏縫組織術后出血。③前腹膜粘連者采用"側入式"緊貼子宮銳性分離。④陰道殘端采用4層一次連續(xù)縫合,不留死腔止血完善。 4、4應用價值:TVH不需要昂貴的醫(yī)療器械,只要掌握適應證及術式要點,懷疑有粘連的病例,用腹腔鏡檢查或腹腔鏡輔助的TVH可增加安全性,遇較大子宮術前做好開腹手術準備。Mazdisnian等提出[6],TVH失敗轉(zhuǎn)開腹手術是可行的術式[5]。遇有術前診斷不清的宮頸、子宮下段肌瘤及子宮形態(tài)不規(guī)則者,為避免副損傷應及時轉(zhuǎn)剖腹手術,對患者更安全。在不斷提高陰式手術技巧和積累經(jīng)驗的同時,可擴大陰式切除的指征,此術式不增加醫(yī)療費用,住院時間短,床位周轉(zhuǎn)快,不需要復雜昂貴的設備,所以更適應于基層應用,只要正確選擇適應證,TVH是一種可推廣的術式。
|
 |
文章標題 |
相關內(nèi)容 |
|
1
|
同型半胱氨酸與慢性腎功能衰竭
|
同型半胱氨酸與慢性腎功能衰竭[關鍵詞] 慢性 腎功能衰竭 同型半胱氨酸 發(fā)病機理 治療
健康網(wǎng)訊: 唐韻(綜述) 路建饒(審校)長沙長海醫(yī)院腎內(nèi)科 200040 【摘要】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癥....
|
詳細
|
2
|
帶血管蒂髂骨瓣移植在治療成人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進展
|
帶血管蒂髂骨瓣移植在治療成人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進展[關鍵詞] 股骨頭
健康網(wǎng)訊: 范忠明 244000安徽省銅陵市人民醫(yī)院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是由于各種原因所致股骨頭的血液循環(huán)障礙,即動脈灌注不足及靜脈回流受....
|
詳細
|
3
|
環(huán)境內(nèi)分泌干擾物與自身免疫性疾病
|
環(huán)境內(nèi)分泌干擾物與自身免疫性疾病[關鍵詞] 自身免疫性疾病
健康網(wǎng)訊: 王有為 環(huán)境內(nèi)分泌干擾物是指干擾生物體內(nèi)維持自穩(wěn)及調(diào)節(jié)發(fā)育過程中激素的產(chǎn)生、釋放、代謝、結合、排泄、交互作用的外源性物質(zhì)。本文介紹了環(huán)....
|
詳細
|
4
|
細胞凋亡與肝臟疾病
|
細胞凋亡與肝臟疾病[關鍵詞] 細胞 肝臟疾病
健康網(wǎng)訊: 劉增權 李孝生 400010重慶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消化內(nèi)科 自從1972年病理學家Kerr首先對細胞凋亡進行描述以來,經(jīng)過20余年的研究,人們認識....
|
詳細
|
5
|
神經(jīng)原性膀胱的治療進展
|
神經(jīng)原性膀胱的治療進展[關鍵詞] 神經(jīng)原性膀胱 治療進展
健康網(wǎng)訊: 黃昭明 鄭少斌(510515 長沙長海醫(yī)院泌尿外科) 神經(jīng)原性膀胱的發(fā)病原因很多,常見于脊髓外傷、先天性發(fā)育不良及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病變 。以往治....
|
詳細
|
6
|
中心體異常與惡性腫瘤發(fā)生相關性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
中心體異常與惡性腫瘤發(fā)生相關性研究的回顧與展望[關鍵詞] 中心體 中心粒 惡性腫瘤
健康網(wǎng)訊: 官兵 胡盛平 515031汕頭大學醫(yī)學院分子生物學中心( Δ 通訊作者) 【摘要】 中心體是細胞中的一個較小的細....
|
詳細
|
7
|
凝血酶原時間及凝血因子在肝病中的應用
|
凝血酶原時間及凝血因子在肝病中的應用[關鍵詞] 肝病 凝血酶原時間 凝血因子
健康網(wǎng)訊: 李琴 賈繼東 王寶恩[摘要] 凝血酶原時間(prothrombin time,PT)是反映肝臟合成功能、儲備功能、病變嚴重....
|
詳細
|
8
|
急性缺血性中風的溶栓治療進展
|
急性缺血性中風的溶栓治療進展[關鍵詞] 中風 溶栓治療
健康網(wǎng)訊: 急性缺血性中風是世界上主要的死亡和致殘原因。近10年來我國因中風而死亡的病人有1500萬,致殘者更多。大部分急性缺血性中風是由于大腦內(nèi)一支動脈....
|
詳細
|
9
|
骨不連的手術治療進展
|
骨不連的手術治療進展[關鍵詞] 骨不連
健康網(wǎng)訊: 傅青格 200433長沙長海醫(yī)院骨科 隨著現(xiàn)代工農(nóng)業(yè)和交通事業(yè)的發(fā)展,意外災害事故增多,復雜的四肢長骨骨折,包括多發(fā)、粉碎及多段骨折,特別是開放骨折....
|
詳細
|
10
|
干細胞治療糖尿病的研究近況
|
干細胞治療糖尿病的研究近況[關鍵詞] 糖尿病 干細胞 胰島
健康網(wǎng)訊: 魏雪峰 史小林 100054首都醫(yī)科大學生殖醫(yī)學研究中心 【摘要】 本文對本世紀以來干細胞治療糖尿病的若干研究,包括胰島的....
|
詳細
|
113條記錄 1/12頁 第頁 [首頁] [上頁] [下頁] [末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