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少妇freesexvideos强迫,进军国际市场野狼av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pron 域名停靠,欧美jiZZHD精品巨大又粗又长又硬,毛片在线网址播放,91秦先生在线观看国产久草,五月狠狠色丁香婷婷视频,国产精品在线视频频放,91久久成人

首頁 | 注冊 | 登陸 | 網(wǎng)站繁體 | 手機版 | 設為首頁 長沙社區(qū)通 做長沙地區(qū)最好的社區(qū)門戶網(wǎng)站 正在努力策劃制作...
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畢業(yè)論文查詢

 

請選擇: 請輸入關鍵字:

 

主觀量問題初探 ──兼談副詞“就”、“才”、“都”

主觀量問題初探 ──兼談副詞“就”、“才”、“都”


    1.1“主觀量”是含有主觀評價意義的量,與“客觀量”相對立。例如,對于“干了幾天了?”這一提問
,可以有以下三種回答:
    (1a)三天。
    (1b)都三天了
    (1C)才三天。
    (1a)表達的是客觀量,不含有說話人對于“三天”這個量的大小的主觀評價意義。(1b)和(1c)表達的是主
觀量:(1b)表示說話人認為“三天”這個量相當大(主觀大量),(1c)表示說話人認為“三天”這個量相當小
(主觀小量)。主觀量中也包含有對量的客觀敘述,所以主觀量與客觀量的區(qū)別僅在于是否同時含有對量的大
小的主觀評價意義。例如,對于(1a),只能從客觀量上去反駁:
    (2a)不到三天。/不只三天。
    對于(1b)和(1c),不僅可以從客觀量上去反駁,還可以從主觀量上去反駁:
    (2b)三天不算多。
    (2c)三天不算少。
    總之,上述幾種量的對立關系如下所示:
 ┌客觀量(不含主觀評價)
 └主觀量(含主觀評價)┌主觀大量(評價為大)
                   └主觀小量(評價為。
    1.2.對量的大小的主觀評價因人而異,因事而異。例如:
    (3a)他一百斤都挑得起。
    (3b)他兩百斤都挑不起。
    作為客觀量,一百斤小于兩百斤。但在(3)里,“一百斤”是主觀大量,“兩百斤”是主觀小量。對量的
大小的主觀評價,涉及說話人,受話人、當事人(如(3)里的“他”)、事件以及語境等諸多困素。比方說,(
3a)是為了證明當事人不是一個文弱書生,(3b)是為了證明當事人并非一位大力士,如此等等。
    1.3主觀量表達的是說話人對量的大小的主觀評價;但是,已經(jīng)表達出來的量是不是主觀量,是主觀大量
還是主觀小量,就不再取決于說話人自已的判斷了,而應能從言語的形式特征上尋找到客觀依據(jù)。例如,(1a)
的說話人也許在自已心里對“三天”這個量的大小有一主觀評價,但他出于某種考慮不愿意暴露自已的情緒,
而寧愿作冷靜的、客觀的敘述。既然如此,我們就只能說(1a)是客觀量。另一方面,(1c)的說話人也許是用反
語來表示不滿,他內(nèi)心認為干的時間太長。但從形式上判斷,(1c)只能是主觀小量。類似地,(3a)的說話人內(nèi)
心可以認為“一百斤”是個小的量,他說出(3a)的用意是諷刺那位自吹為大力士的“他”;但從形式上判斷,
(3a)只能是主觀大量。在這個基礎之上,我們盡可以進一步討論人物分析和反語之類的修辭問題。
    1.4.以上我們只從意義方面對主觀量這一概念作了初步的說明,意義離不開形式,如果不講形式,那么對
意義的說明也是相當粗糙的。例如,比較下列每組句子:
    (1b)都三天了。
    (4)都大學生了。
    (1c)才三天。
    (5)才開始呢。
    (4)和(5)都不含數(shù)量詞。盡管如此,我們?nèi)阅荏w會出其中所含的量的觀念。比方說,“大學生”是關于知
識水平和教養(yǎng)程度的量,說話人認為這個量相當大;“開始”是關于事件發(fā)展階段的量,說話人認為這個量相
當小。對這一類量的大小的主觀評價也可以因人而異,因事而異,例如:
    (6)才大學生呢。
    (7)都開始了。(1)
    (6)里的“大學生”被評價為一個小的量,可以設想,說話人言外之意是希望當事人(比如是說話人自已
)將來要讀博士學位。(7)里的“開始”被評價為一個大的量,說話人顯然認為某事(特定的)到達開始階段
時,其發(fā)展狀況已相當可觀。
    那么,(4─7)所表達的是不是主觀量呢?此時我們有兩種選擇:第一,擴大“量”,的概念,認為非數(shù)量
詞也可表示這種廣義的“量”,第二,只認為含(或僅含,以下同)數(shù)量詞的體詞性短語可以表示“量”,這
種“量”的概念是狹義的。選擇前者,我們可以對某些詞語(如副詞“都”、“才”)的語義、語法作用做出
較為概括的描寫,但對“量”的定義比較困難,不夠直觀。選擇后者,則利弊相反。考慮到本文是探討性質的
,我們寧愿犧牲一些概括性而換取一些直觀性和明確性,因而規(guī)定主觀量在形式上一定是含數(shù)量詞的體詞性短
語。
    貳
    2.1客觀量在形式上也是含數(shù)量詞的體詞性短語。不同的是,表達主觀量的體詞性短語其內(nèi)部或外部還有
一些特殊的形式。在普通話里,這些形式主要是句重音、副詞和語氣助詞三種。
    2.2主觀量的前邊或其本身還有句重音,這是主觀量的最顯著、最重要的形式標志。按照口語里的實際讀
法,前面舉的主觀量的例句應寫成:
    (1b)都'三天了。
    (Ic)才'三天。
    (3a)他'一百斤都挑得起。
    (3b)他'兩百斤都挑不起。
    以上幾例是主觀量本身有句重音。(2)下面的例子是主觀量的前邊有句重音:
    (8a)'就五個人。
    (9a)'整整兩個星期了。
    (8a)表達主觀小量,(9a)表達主觀大量,句重音都在前邊的副詞上。(3)但也可以說成:
    (8a)就'五個人。
    (9a)整整'兩個星期了。
意思沒有改變。
    2.3.僅靠句重音尚不能分辨主觀大量和主觀小量。分辨主觀大量和主觀小量時,副詞起著重要的作用。例
如,“好”、“足”、“足足”、“整整”等副詞是幫助表示主觀大量的,“只”、“僅”、“僅僅”、“就
”等副詞是幫助表示主觀小量的。比較以下句子:
    (10a)他在這里住了些日子。
    (10b)他在這里住了'好些日子。
    (11a)我等了他一會兒。
    (11b)我等了他'好一會兒。
    (12a)他有幾個朋友。
    (12b)他有'好幾個朋友。
    副詞“好”幫助表示主觀大量時總是重讀的。
    “足”、“足足”跟“整整”一樣,幫助表示主觀大量時可以重讀副詞,也可以重讀后邊的數(shù)量詞:
    (13a)他'足有四十歲。
    (13b)他足有'四十歲。
    (14a)這場電影看了'足足三個小時。
    (14b)這場電影看了足足'三個小時。
    “只”、“僅”和“僅僅”幫助表示主觀小量,一般重讀后邊的數(shù)量詞,例如:
    (15)只有'一個星期了。
    (16)我僅找過他'一次。
    (17)那個瓜僅僅'兩斤吧。
    2.4前面說過,主觀量中也包含有對量的客觀敘述。副詞“足足”、“整整”除了幫助表示主觀大量以外
,同時也幫助說明主觀大量中所含的量的客觀方面的性質!冬F(xiàn)代漢語詞典》未收“足足”,它對“整整”的
解釋是:
    達到一個整數(shù)的:~一天│已經(jīng)~三年了。
    上述釋義僅僅注意了“整整”說明量的客觀性質的作用,完全忽視了它幫助說明主觀大量的作用。根據(jù)這
一釋義,我們可以指出下面的例(18)是有語病的,卻不能解釋為什么例(19)也有語病:
    (18)*到北京已經(jīng)整整三年零兩個月了。
    (19)*離亞運會開幕只有整整一個星期了。
    按我們的分析,“只”是幫助表示主觀小量的,“整整”是幫助表示主觀大量的,例(19)的語病是在表示
主觀量的問題上自相矛盾。
    順便說說,概數(shù)詞“多”是說明客觀量的(表示有零頭),在這一點上跟副詞“整整”正好相反。但概數(shù)
詞“多”完全沒有幫助表示主觀大量的作用,例如:
    (20)都'二十多歲了。
    (21)也就'二十多歲吧。
    (22)'兩米多就夠了。
    (23)'兩米多還不夠。
    “二十多歲”在(20)里是主觀大量,在(21)里是主觀小量。“兩米多”在(22)里是主觀小量,在(23)里是
主觀大量。由此看來,概數(shù)詞“多”與副詞“整整”的語義作用是不對稱的。
    2.5.一些語氣助詞常與副詞搭配使用,幫助表示主觀量,但也可以獨立使用,例如:
    (24a)僅僅'三里路而已。
    (24b)'三里路而已。
    (25a)只是'幾斤水果罷了,不必客氣。
    (25b)'幾斤水果罷了,不必客氣。
    (26a)都'八年了,別提它了!
    (26b)'八年了,別提它了!
    “而已”、“罷了”只能幫助表示主觀小量。語氣助詞“了”前邊出現(xiàn)的數(shù)量詞一般是主觀大量,比較:
    (27a)住了'三年了。
    (27b)*只住了三年了。
    (28a)寫了'二十萬字了。
    (28b)*只寫了二十萬字了。
    (29a)都'五個了。
    (29b)*才五個了。
    但也有例外,如,
    (30)只有'五個了。
    (31a)就剩'五個了。
    (32b)*都剩五個了。
    這些例外是可以解釋的。眾所周知,語氣助詞“了”表示情況發(fā)生變化。析而言之,有質變與量變兩種。
下面的例子表示質變:
    (32)他會走路了。
    (33)他不去了。
    說(32)的前提是“他”以前不會走路,說(33)的前提是此前“他”打算去。質變當然是重大的變化。下面
幾個例子表示量變:
    (34)快要下雨了。
    (35)讀了三年了。
    (36)洗了五件了。
    (34)說的是氣象方面的量變,這當然是一種廣義的“量”。(35─36)中的數(shù)量詞表示狹義的量。不管怎樣
,“了”所表示的量變都是可觀的,值得提醒受話人注意的。因此,“了”前的數(shù)量詞總是表示主觀量的:如
果說的是量的增加,則表示主觀大量;如果說的是量的減少,則表示主觀小量。能表示量的減少的動詞,只有
“有”、“!、“余下”等少數(shù)幾個。別的動詞,都是隨著動作持續(xù)或反復時間的延長,所涉及的量越來越
大的,所以我們看到語氣助詞“了”前的數(shù)量詞一般是表示主觀大量的。
    “有”跟“!边有不同!坝小奔瓤杀硎玖康臏p少,如例(31),也可表示量的增加,如:
    (37) 都有'五個了。
    “有點兒”是表小量的,可是在下面帶語氣助詞“了”的句子里,與其說是表示量變,不如說是表示質變

    (38)我有點喜歡他了。
    (39)他有點兒不高興了。
    2.6大多數(shù)北方方言都有兒化現(xiàn)象,指小是兒化的語義作用之一。就北京話來說,數(shù)量詞兒化時一般指主
觀小量,決不會指主觀大量。例如:
    (40)他才'七歲兒。
    (41)也就'四五里兒路吧。
    不能說:
    (42)*他都七歲兒了。
    (43)*四五里兒路太遠了!
    有些方言雖然沒有兒化現(xiàn)象,但有跟“—兒”的語法、語義作用相當?shù)恼Z綴,如贛方言的“—子”、“—
崽”、“—基”等等。在贛方言里,凡主觀大量一律不用這類后綴。凡主觀小量一律得加這類后綴。例如,筆
者所講的豐城話,主觀小量加“基”。比較:
    (44a)三'日(主觀大量)
    (44b)'三日基(主觀小量)
    (45a)五'斤也似(主觀大量)
    (45b)'五斤基(主觀小量)
    (46a)七八'塊錢(主觀大量)
    (46b)'七八塊基錢(主觀小量)
    叁
    3.1副詞“就”、“才”、“都”跟主觀量的關系比較復雜,為了說明這個問題,我們先引入語義指向的
概念。
    從語法上說,副詞都是修飾謂詞性成分的。但在語義上,副詞可能指向謂詞性成分,也可能指向名詞性成
分。以下例(47─49)和(50─52)分別表明這兩種情況:(4)
    (47)敵人徹底失敗了。
    (48)我們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
    (49)我就不去!看你把我怎么樣。
    (50)大家都來了。
    (51)你都看了哪些書?
    (52)他只關心自已的事兒。
    副詞在語義上指向名詞性成分時,可能是指向其前邊的名詞性成分,如(50)中的“都”指向“大家”。也
可能是指向其后邊的名詞性成分,如(51)中的“都”指向“哪些書”,(52)中的“只”指向“自已的事兒”。
我們把前一種情況稱為前指,后一種情況稱為后指。例(50─52)的前指、后指都是關于范圍的。
    3.2.副詞“就”、“才”、“都”在語義上的共同特點是既可以前指,也可以后指。在形式上,用于前指
時,句重音在副詞之前;用于后指時,句重音在副詞之后(“就”本身也可重讀以表示后指)。下面就用前指
、后指、客觀量和主觀量等語義概念對“就”、“才”、“都”的用法作具體的分析。
    3.3.“就”不管用于前指還是后指,都是幫助表示主觀小量的。用于前指的例子,如:
    (53)'三本就夠了。
    (54)'六歲就上學了。
    (55)有'兩個人就能把它抬起來。
    用于后指的例子,如:
    (56)'就剩這三本了。
    (57)就寫了'五頁。
    (58)就'五瓶兒。
    馬真先生認為,“如果‘就’前的成分是重音所在,而‘就’之后(包括‘就’在內(nèi))無重音,那一定是
言多!(5)例子是:
    '他們就十個人。
    這個例子中的“十個人”確實是言多,但照我們看來并不是主觀大量,因為它沒有句重音。再分析一些相
似的例子:
    (59)他們'一個小組就十個人。
    (60)'兩個人就喝了五瓶汽水。
    (61)'五歲的孩子就能認兩百多字。
    這三例“就”的前后都有數(shù)量詞,但重音都在“就”之前,也就是說,“就”在這幾例中是前指的,前指
的“就”的作用只是表示其前邊的數(shù)量詞是主觀小量,至少它后邊的數(shù)量詞言多,那是由于前后對比而顯示出
來的,不是“就”直接確定的。“'他們就十個人”中,帶重音的成分不是含數(shù)量詞的體詞性短語,按我們的
定義就不是主觀量。但是,跟(59)比較,其中所隱含的廣義的“小量”還是可以看出來的。
    3.4.“才”用于前指時是幫助表示主觀大量的,例如:
    (62)'三小時才做完。
    (63)到'四十歲才結婚。
    (64)給了'兩百塊錢才把他打發(fā)走。
    用于后指時是幫助表示主觀小量的,例如:
    (65)才'三小時。
    (66)才'四十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
    (67)才寫了'五頁。
    后指的“才”和后指的“就”都是幫助表示主觀小量的,意義上有沒有區(qū)別呢?馬真先生認為,“才”表
示在說話人看來太少了,“就”表示在說話人看來并不多。例子是:
    你這次考試怎么才三分?
    我也就四分,考得并不理想。(6)
    這種意義上的區(qū)別也許存在,可是難以驗證,例(66)

主觀量問題初探 ──兼談副詞“就”、“才”、“都”“才'四十歲,……”就很難說是在說話人看來太少
了。
    后指的“才”和前指的“就”都是幫助表示主觀小量的,可以配合使用,這時有冗余的語義信息?墒∪
“才”:
    (68)才'四十歲就白了頭發(fā)。
    (69)才寫了'五頁他就不寫了。
    和“就”一樣,“才”的前后也可以同時出現(xiàn)數(shù)量詞。這時,仍需要用前指、后指的概念來分析“才”的
語義作用。例如:
    (70a)'十個人才喝了五瓶汽水。
    (70b)十個人才喝了'五瓶汽水。
    這兩句的基本意思相同。但(70a)的用意在于強調(diào)“十個人”是主觀大量,“五瓶汽水”是客觀量,僅僅
因為跟“十個人”對比才顯得少。(70b)的用意在于強調(diào)“五瓶汽水”是主觀小量,“十個人”是客觀量,僅
僅因為跟“五瓶汽水”對比才顯得多?傊爸傅摹安拧睅椭硎局饔^大量,后指的“才”幫助表示主觀小
量;不帶句重音的是客觀量,在同一句子里,跟主觀大量對比顯得少,跟主觀小量對比就顯得多。這一點在下
邊的句子里表現(xiàn)得更為明顯:
    (71a)他們'十個人才喝了五瓶汽水,我們'兩個人就喝了五瓶汽水。
    (71b)他們十個人才喝了'五瓶汽水,我們十個人都喝了'二十瓶汽水了。
    3.5.“都”用于后指時幫助表示主觀大量,例如:
    (72)都'五遍了。
    (73)他都買了'十幾件了。
    (74)我都'三四天沒好好休息了。
    后指的“都”與前指的“才”都是幫助表示主觀大量的。它們在形式上的區(qū)別比較清楚,不僅重音分布不
同,更重要的是,“都”后邊可以不出現(xiàn)謂詞(7)(如例(72)),“才”后邊一定要出現(xiàn)謂詞。
    3.6.“都”用于前指時,情況比較復雜。首先,“都”前邊的主觀量有時可帶虛詞“連”。如(75)、(76)
。有時不能帶“連”,如(77)、(78):
    (75)他'半斤酒都喝不了。
    (76)這間屋子'三個人都住不下。
    (77)人家'六歲都上學了(你七歲還沒上學)。
    (78)做這么多題,'三小時都不夠!
    “連”的使用問題需要專門討論。(8)
    其次,“都”前邊的主觀量可以是主觀大量,如(78),也可以是主觀小量,如(75─77)。下面著重討論這
個問題。
    3.7.前指“都”表示一種比例關系:“都”前邊的含數(shù)量詞的體詞性短語表示某種數(shù)量,“都”后邊的謂
詞表示現(xiàn)實世界中的某種事件。如果數(shù)量越大,事件實現(xiàn)的可能性越大,則數(shù)量與事件成正比例關系;如果數(shù)
量越大,事件實現(xiàn)可能性越小,則數(shù)量與事件成反比例關系。在含前指的“都”的句子里,如果存在正比例關
系,則“都”前的是主觀小量;如果存在反比例關系,則“都”前的是主觀大量。下面具體地分析一些例子。
    (3a)他'一百斤都挑得起。
    (3b)他'兩百斤都挑不起。
    在現(xiàn)實世界中,擔子的重量與“挑得起”(或“能挑”)成反比,所以(3a)中的“一百斤”是主觀大量,
與“挑不起”(或“不能挑”)成正比,所以(3b)中的“兩百斤”是主觀小量。
    (75)他'半斤酒都喝不了。
    (79)他'半斤酒都喝得了。
    酒的數(shù)量與“喝不了”成正比,所以(75)中的“半斤酒”是主觀小量;與“喝得了”成反比。所以(79)中
的“半斤酒”是主觀大量。
    需要指出的是,“都”前的是主觀大量還是主觀小量,跟謂語是肯定式還是否定式?jīng)]有必然的聯(lián)系。例如

    (80)他挑'一百斤都不覺得累。
    (81)他挑'兩百斤都累了。
    (82)他'半斤酒都不會醉。
    (83)他'半斤酒都會醉。
    例(80)、(82)的謂語是否定式。但“都”前是主觀大量,(81)、(83)的謂語是肯定式,但“都”前是主觀
小量。按我們的分析,擔子的重量與“不覺得累”成反比,與“累”成正比,所以(80)的“一百斤”是主觀大
量,(81)的“兩百斤”是主觀小量;酒的數(shù)量與“不會醉”成反比,與“會醉”成正比,所以(82)的“半斤酒
”是主觀大量,(83)的“半斤酒”是主觀小量。
    (84)'三小時都夠了(哪還用得了一整天)!
    (85)'三小時都不夠(更甭說一小時了)!
    時間的量與“夠”成正比,與“不夠”成反比,所以(84)中的“三小時”是主觀小量,(85)中的“三小時
”是主觀大量。
    (86)'三小時都有了!
    (87)'三小時都沒有!
    時間的量與“有”成反比(時間越長,實現(xiàn)“有”這個時間的可能性就越小),與“沒有”成正比,所以
(86)中的“三小時”是主觀大量,(87)中的“三小時”是主觀小量。類似的有:
    (88)'一萬字都有了!
    (89)'一萬字都沒有!
    字數(shù)與“有”成反比,與“沒有”成正比。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動詞“夠”與“有”的語義差別。
    (77)人家'六歲都上學了。
    (90)你'七歲都還沒上學。
    年齡的量與“上學了”成正比,所以(77)的“六歲”是主觀小量;與“還沒上學”成反比,所以(90)的“
七歲”是主觀大量。
    (91)人家'十六歲都還在上學(你十五歲就不想上學了?)
    (92)人家'十六歲都沒上學了。(你十七歲還在上學。)
    年齡的量與“還在上學”成反比,所以(91)的“十六歲”是主觀大量;與“沒上學了”成正比,所以(92)
的“十六歲”是主觀小量。從這些例子可以看出,“都”用于前指時,主觀量的判別主要取決于現(xiàn)實世界的有
關知識即數(shù)量與事件的比例關系。在用計算機處理自然語言時,必須預先把這些知識“告訴”計算機。但是,
謂語的簡單形式(如“喝”、“醉”、“挑”、“累”、“夠”、“有”、“上學”)與復雜形式(加“喝得
了”、“不會醉”、“不覺得累”、“不夠”、“沒有  ”,“還在上學”、“沒上學”、“沒上學了”)之
間的關系是可以用規(guī)則性的知識來表達的。
    總之,副詞“就”、“才”、“都”所表示的主觀量意義如下所示:
                 前指              后指
     就        主觀小量          主觀小量
     才        主觀大量          主觀小量
     都┌正比:主觀小量
       └反比:主觀大量          主觀大量
附注:
    (1)“都開始了”有歧義,重讀“都”時表示總括,重讀“開始”時表示主觀評價。這里用的是后一種意
思。
    (2)至于句重音具體落在數(shù)詞、量詞還是句詞上,我們沒有研究,暫時一律把重音標在數(shù)詞之前。
    (3)“整整”是專用于修飾數(shù)量詞的副詞,關于副詞修飾數(shù)量詞這一語法功能的討論,可參看馬真《修飾
數(shù)量詞的副詞》,載《語言教學與研究》1981年第1期。
    (4)“我就不去!”里的“就”管著整個主謂結構,可以認為主謂結構也是謂詞性的。
    (5)(6)同(3)。
    (7)謂詞包括動詞和形容詞。
    (8)“連”的使用可能取決于三方面的因素:第一,謂詞的性質,例如可以說“連六歲都有了”,不能說
“連六歲都上學了”;第二,主觀量的語法形式中是否以名詞為中心,如可以說“連六歲的人都上學了”;第
三,謂語的肯定與否定,否定句里用“連”比較多見。



 

文章標題 相關內(nèi)容  

1

中國九十年代話語轉型的深層問題 中國九十年代話語轉型的深層問題內(nèi)容提要: 90 年代的學術思想,在一些關鍵性范疇和話語上有相當程度的“轉型”。學者們從 80 年代對歷史和傳統(tǒng)的審視,進入到對自我和自我時代的審視。話語轉型是社會變遷的一種體現(xiàn),有著深層的社會文化原因。面對轉型期的各.... 詳細

2

俄語動詞前綴的構詞語義研究 俄語動詞前綴的構詞語義研究  摘要: 本文根據(jù)俄語動詞前綴化的特點,從語義研究的角度,對俄語構詞中的某些具有普遍意義的問題作了論述:前綴構詞與體學的關系,前綴的構詞結構語義,前綴的功能語義,以及構詞的詞匯-語義場等,并對一些有疑義的命題提出了獨到的見解。 詳細

3

俄漢語篇名詞回指對比 俄漢語篇名詞回指對比

摘要:名詞回指、代詞回指和零形回指并列稱為三大回指形式。名詞回指主要通過同形、部分同形、同義、上下義等形式表現(xiàn)出來,而各種形式的使用則受到語境、語法、修辭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俄語與漢語在許多回指方式和運用上都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本文通過對大量語料的對比,找出俄漢語篇....

詳細

4

全球化時代英語的普及和中國文學批評話語的建構 全球化時代英語的普及和中國文學批評話語的建構提 要:探討全球化這個現(xiàn)象已成為整個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一個前沿理論課題。本文從全球化時代英語的普及以及對中國文學批評話語的沖擊入手,提出了一些相應的對策:既迎接全球化的挑戰(zhàn),掌握英語這一文化傳播工具,同時又在與西方學術界的交流中借助英語這一工具.... 詳細

5

淺談非語言交際中的身勢語 淺談非語言交際中的身勢語


摘要
“身勢語”同語言一樣,都是文化的一部分。在不同文化中,身勢語的意義并不完全相同。各民族有不同的非語言交際方式.例如:不同的民族在談話時,對雙方保持多大距離才合適有不同的看法;談話雙方身體接觸的次數(shù)多少因文化不同而各異;在目光接觸這一方面也....

詳細

6

試論應用語言模型框架中句子的四個平面理論 試論應用語言模型框架中句子的四個平面理論

摘要:   本論文詳細闡述了М.В.Всеволодова在功能交際應用語言模型框架內(nèi)提出的句子的四個平面理論,描述了該理論在句子三個平面理論基礎上產(chǎn)生的依據(jù)及其主要內(nèi)容。從所指層、交際層、語義層和形式層四個平面研究話語句....

詳細

7

官話和臺灣話問句否定詞的比較研究 官話和臺灣話問句否定詞的比較研究內(nèi)容摘要  文章通過對古漢語否定詞在官話和臺灣話中存留的不同情況的比較研究,認為〈一〉臺灣話
處于古漢語和官話所代表的漢語兩個發(fā)展時期的過渡階段;〈二〉古漢語同官話、臺灣話在否定詞上的差異
,是詞匯中和與句法壓縮的結果,詞匯中和是“相....
詳細

8

古漢語異讀字的成因及其分類 古漢語異讀字的成因及其分類內(nèi)容摘要  異讀是古漢語的一個重要語音現(xiàn)象。本文從語言的演變、發(fā)展角度,論述了古漢語中某些字
詞異讀的成因。其中通用假借、古今字、外來語及古書注解相沿而致是主要原因,而“破讀”所致也是重要
原因。本文還對古漢語異讀字的異讀音,進行了分類,并....
詳細

9

漢語詞類研究述評 漢語詞類研究述評引言
    關于漢語詞類研究的重要性,龍果夫教授在其《現(xiàn)代漢語語法研究·序》中有這么一段精辟的論述:“(
詞類問題)有巨大的理論的和實用的意義,因為各種語言的語法結構的本質反映在詞類上。離開詞類,既不可
能理解漢....
詳細

10

現(xiàn)代漢語語法元理論研究述要 現(xiàn)代漢語語法元理論研究述要本文的宗旨
    從《馬氏文通》開始經(jīng)過90多年的研究,漢語語法中仍然有許多基本問題未能解決。為了解決這些問題
,也為了給漢語語法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有必要屏除一切先入之見,從零開始進行細致的元理論分析,弄清....
詳細
34條記錄 1/4頁 第頁 [首頁] [上頁] [下頁] [末頁]

 

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文史論文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