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章標(biāo)題 |
相關(guān)內(nèi)容 |
|
51
|
《老子》釋讀札記四則
|
《老子》釋讀札記四則 為了真正了解郭店楚簡〈〈老子〉〉的原始旨趣,我們在注釋時需要認(rèn)真探索,仔細(xì)思考,以免再度陷入歷史上誤解老子(指老聃)思想的怪圈。筆者現(xiàn)就釋讀楚簡〈〈老子〉〉字詞句時的幾點體會求教與方家。  ....
|
詳細(xì)
|
52
|
從郭店《老子》到今本《老子》1
|
從郭店《老子》到今本《老子》1 【摘要】郭店《老子》出土面世,為解決“老子其人其書”問題提供了可靠證據(jù)。老子姓老氏,名聃,春秋宋國沛人,與孔子同時且長于孔子?鬃铀篮蠖倌曜笥伊鱾鞯墓辍独献蛹住肥抢像跛枷氲谋硎,與今本《老子》相對應(yīng)章節(jié)有明顯差異。郭....
|
詳細(xì)
|
53
|
從郭店《老子》到今本《老子》2
|
從郭店《老子》到今本《老子》2 【摘要】郭店《老子》的“道”是中國哲學(xué)中的重要范疇,是老子的發(fā)明,是中國古始神話本原的理性升華。老子通過對自然之“象”的領(lǐng)會,把握住“混沌”的運動和變化,直接進入“本體”(物自身),以理性的“道”取代神話本原,宣告古始神....
|
詳細(xì)
|
54
|
從郭店《老子》到今本《老子》3
|
從郭店《老子》到今本《老子》3 【摘要】郭店《老子》的“德”是得之于天道的人生準(zhǔn)則,是以天道(自然之道)為內(nèi)涵的。老子在兩三千年前關(guān)于宇宙“生態(tài)平衡”(“萬物旁作,居以須復(fù)也。天道員員,各復(fù)其根!)的論述,以及對天道無為(“道恒亡為”)的熱情贊揚,是....
|
詳細(xì)
|
55
|
從郭店《老子》到今本《老子》4
|
從郭店《老子》到今本《老子》4 【摘要】老萊子是荊門歷史上第一文化名人,是一位德恭行信、安貧樂道的“言道家之用”的哲學(xué)家。以“隱”、“孝”聞名于后世。老萊子姓萊(賴)氏,“以壽考稱老萊子”,擬為春秋賴人(今湖北隨州市)人,楚靈王三年隨族人遷至鄢。楚惠王....
|
詳細(xì)
|
56
|
從郭店《老子》到今本《老子》5
|
從郭店《老子》到今本《老子》5 【摘要】《老子乙》“言道家之用”,以治人事天為己任,重視人的社會地位和社會價值;認(rèn)為積“德”、知“道”是道家對社會有所作為必須具備的條件;“無為”是道家守“道”、行“道”所追求的最高境界。“為道者日損,損之或損,以至亡為....
|
詳細(xì)
|
57
|
從郭店《老子》到今本《老子》6
|
從郭店《老子》到今本《老子》6 【摘要】《老子乙》主張“清靜為天下定”!扒屐o”是一種作人和治人的原則,也是為道者以“道”治國的最高境界!独献右摇废M蜇澯惢娜,能復(fù)歸人之本性;統(tǒng)治者能以“道”修身,以清廉恬淡自守,為無為、味無味、事無事,真正....
|
詳細(xì)
|
58
|
《緇衣》與《禮記·緇衣》的思想差異和啟示
|
《緇衣》與《禮記·緇衣》的思想差異和啟示 時至今日,有關(guān)郭店簡《緇衣》的研究文章已經(jīng)很多了,專家們已經(jīng)作了大量的工作。但是站在比較《禮記·緇衣》與郭店簡《緇衣》的角度,從純思想的視點出發(fā),從根本上探討二者之間的差異,從而更為準(zhǔn)確地把握先秦原始儒家的本質(zhì)....
|
詳細(xì)
|
59
|
楚簡〈緇衣〉與〈語叢四〉「弼」字小議
|
楚簡〈緇衣〉與〈語叢四〉「弼」字小議 楚簡「弼」字,於郭店〈緇衣〉簡40中作 ,於郭店〈語叢四〉簡10中作 ,於上博〈緇衣〉簡20中作 。今本〈緇衣〉作「轍」。 郭店「弼」字,原考釋云:  ....
|
詳細(xì)
|
60
|
讀楚簡札記二則
|
讀楚簡札記二則 (一)郭店〈窮達以時〉簡一一至一三:「動非為達也,故窮而不□;□【非】為名也,故莫之知而不*﹝口+口+文﹞。□□□□□□□□□□*﹝口+畀﹞而不芳。」所補「非」字,從裘錫圭先生之說。末十四字,裘錫圭先生說,與之相當(dāng)之句,《荀子.宥坐》作....
|
詳細(xì)
|
84條記錄 6/9頁 第頁 [首頁] [上頁] [下頁] [末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