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能子》卷一百四十六 子部五十六
《無能子》·三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序稱光啟三年天子在褒,則唐僖宗時(shí)人也。《崇文總目》列之於道家。晁公武《讀書志》云,書三十篇,明老、莊自然之旨。今考其書,實(shí)三十四篇,與序所言篇數(shù)合。而卷上注闕第六篇,卷中注闕第五篇,卷下注闕第七、第九、第十、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等六篇,是其全書具在,實(shí)四十二篇,與序又不相應(yīng)。豈序?yàn)楹笕俗犯,以就所存之篇?shù)耶?《唐書·藝文志》以為光啟間隱民。考序中有不述姓名游宦語,則亦嘗登仕籍,非隱民也。其書多竊莊、列之旨,又雜以釋氏之說,詞旨頗淺。第以唐代遺書漸佚漸少,姑以舊本錄之耳。
卷一百四十六 子部五十六
○道家類
后世神怪之跡,多附於道家;道家亦自矜其異,如《神仙傳》、《道教靈驗(yàn)記》是也。要其本始,則主於清凈自持,而濟(jì)以堅(jiān)忍之力,以柔制剛,以退為進(jìn)。故申子、韓子流為刑名之學(xué),而《陰符經(jīng)》可通於兵。其后長生之說與神仙家合為一,而服餌、導(dǎo)引入之;房中一家,近於神仙者亦入之;鴻寶有書,燒煉入之;張魯立教,符箓?cè)胫;北魏寇謙之等又以齋醮章咒入之。世所傳述,大抵多后附之文,非其本旨。彼教自不能別,今亦無事於區(qū)分。然觀其遺書源流遷變之故,尚一一可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