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xù)仙傳》卷一百四十六 子部五十六
《續(xù)仙傳》·三卷(兩淮鹽政采進本)
舊本題唐溧水令沈汾撰。陳振孫《書錄解題》曰:汾或作玢。案吳淑《江淮異人錄》,載有侍御沈汾游戲坐蛻事,亦道家者流,疑即其人。書中記及譚峭,而稱楊行密曰吳太祖,則所謂唐者南唐也。其書上卷載飛昇一十六人,以張志和為首;中卷載隱化十二人,以孫思邈為首;下卷載隱化八人,以司馬承禎為首。雖其中附會傳聞,均所不免,而大抵因事緣飾,不盡子虛烏有。如張志和見《顏真卿集》,藍采和見《南唐書》,謝自然見《韓愈集》,許宣平見《李白集》,孫思邈、司馬承禎、譚峭各有著述傳世,皆非鑿空。他如馬自然、許碏、戚逍遙、許宣平、李昇、徐釣者、譚峭、李陽冰諸詩,亦頗藉其采錄。惟泛海遇仙使,歸師司馬承禎事,上卷以為女貞謝自然,下卷又以為女貞焦靜真,不應(yīng)二人同時均有此異,是其虛構(gòu)之詞,偶忘其自相矛盾者矣。
卷一百四十六 子部五十六
○道家類
后世神怪之跡,多附於道家;道家亦自矜其異,如《神仙傳》、《道教靈驗記》是也。要其本始,則主於清凈自持,而濟以堅忍之力,以柔制剛,以退為進。故申子、韓子流為刑名之學(xué),而《陰符經(jīng)》可通於兵。其后長生之說與神仙家合為一,而服餌、導(dǎo)引入之;房中一家,近於神仙者亦入之;鴻寶有書,燒煉入之;張魯立教,符箓?cè)胫;北魏寇謙之等又以齋醮章咒入之。世所傳述,大抵多后附之文,非其本旨。彼教自不能別,今亦無事於區(qū)分。然觀其遺書源流遷變之故,尚一一可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