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藏目錄詳注》卷一百四十六 子部五十六
《道藏目錄詳注》·四卷(兵部侍郎紀(jì)昀家藏本)
明道士白云霽撰。云霽字明之,號(hào)在虛子,上元人。是書成於天啟丙寅。以道藏之文,分門編次。大綱分三洞、四輔十二類。三洞者,一、洞真部,元始天尊所流演,是為大乘上法;二、洞玄部,太上老君所流演,是為中乘中法;三、洞神部,亦出太上老君,是為小乘初法。四輔者,其一、太玄部,洞真之輔也;二、太平部,洞玄之輔也;三、太清部,洞神之輔也;四、正一部,三洞、三輔所會(huì)歸也。所分七部,與《云笈七簽》一一相合,蓋歷代道家之舊目。其七部子目,則各分本文、神符、玉訣、靈圖、譜錄、戒律、威儀、方法、眾術(shù)、記傳、贊頌、表奏十二類。其書則以千字文為次,以一字當(dāng)一函,函各具其卷數(shù),自天字至群字為舊藏之目,自英字至將字為明人新續(xù)之目。每條各有解題,如《崇文總目》、《郡齋讀書志》之例。所列諸書,多捃拾以足卷帙。如劉牧《易數(shù)鉤隱圖遺論九事》、張理《易象圖說·內(nèi)外篇》、雷思齊《易外別傳》、(案:此本俞琬之書云霽誤以為思齊。)《易筮通變》。《易圖通變》舊皆入易類,《穆天子傳》舊入起居注類,《山海經(jīng)》舊入地理類,揚(yáng)雄《太玄經(jīng)》、邵子《皇極經(jīng)世》、鮑云龍《天原發(fā)微》舊皆入儒家類,《墨子》舊入墨家類,《素問》、《靈樞經(jīng)》、《八十一難》、孫思邈《千金方》、葛洪《肘后備急方》、《急救仙方》、《仙傳外科秘方》、寇宗奭《本草衍義》舊皆入醫(yī)家類,《公孫龍子》、《尹文子》舊入名家類,《韓非子》舊入法家類,《孫子》舊入兵家類,《鬼谷子》舊入縱橫家類,《鬻子》、《鹖冠子》、《淮南子》、《子華子》、《劉子》、馬總《意林》舊皆入雜家類,《錄異記》、《江淮異人錄》舊皆入小說家類,《黃帝宅經(jīng)》、《龍首經(jīng)》、《金匱玉衡經(jīng)》、《玄女經(jīng)》、《通占大象歷》、《星經(jīng)》、《靈棋經(jīng)》舊皆入術(shù)數(shù)家類,陶弘景《華陽(yáng)隱居集》、邵子《擊壤集》、吳筠《宗元集》舊皆入別集類。雖配隸或有末安,門目或有改易,然總無以為道家言者。今一概收載,殊為牽強(qiáng)。蓋二氏之書,往往假借附會(huì),以自尊其教,不足深詰。云霽所注,不能甚詳,而亦頗具崖略?嫉兰抑次,茲編亦其總匯也。群字號(hào)之末,附以道藏闕經(jīng)目錄二卷,則亦多所散佚,不盡完備矣?肌稘h志》所錄道家三十七部,神仙家十部,本截然兩途。黃冠者流,惡清靜之不足聳聽,於是以丹方符箓炫燿其神怪,名為道家,實(shí)皆神仙家也。黃老之學(xué),漢代并稱。然言道德者稱老子,言靈異者稱黃帝,名為述說老子,實(shí)皆依托黃帝也。其恍惚誕妄,為儒者所不道,其書亦皆不足錄。顧其書名則歷代史志皆著於錄,故今亦存其總目,見彼教之梗概焉。
──右“道家類”四十四部,四百三十二卷,皆文淵閣著錄。
卷一百四十六 子部五十六
○道家類
后世神怪之跡,多附於道家;道家亦自矜其異,如《神仙傳》、《道教靈驗(yàn)記》是也。要其本始,則主於清凈自持,而濟(jì)以堅(jiān)忍之力,以柔制剛,以退為進(jìn)。故申子、韓子流為刑名之學(xué),而《陰符經(jīng)》可通於兵。其后長(zhǎng)生之說與神仙家合為一,而服餌、導(dǎo)引入之;房中一家,近於神仙者亦入之;鴻寶有書,燒煉入之;張魯立教,符箓?cè)胫;北魏寇謙之等又以齋醮章咒入之。世所傳述,大抵多后附之文,非其本旨。彼教自不能別,今亦無事於區(qū)分。然觀其遺書源流遷變之故,尚一一可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