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主任要做家庭教育問題的專家——談家庭教育的現狀與班主任工作面臨的挑戰(zhàn)
教育是一項系統(tǒng)的綜合性很強的工程,它包括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三大方面?v觀我國的教育現狀,學校教育是做得比較好的一個方面。社會教育由于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重視,近幾年來也有了長足的進步。比較缺失的還是家庭教育這一塊。由于我國的特殊的國情,小孩子往往成了一個家庭最重要的人物;再加上我國的經濟正處于高速發(fā)展之中,每個家庭都忙于改善自身的經濟條件,對于如何教育孩子往往沒有投入很多的精力,造成當今的孩子的狀況并非十分樂觀,這就對學校的教育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學校教育本是最好的一塊,但現在的學校卻成了社會推卸教育責任的一個場所。幾乎所有的教育事故的責任都往學校、往教師的身上推,現在老師們身上的壓力太重了。做為一個班主任老師,尤其如此,這不能不說是教育的一個困局。 如何突破這樣的困局呢,對于班主任老師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課題。這樣的教育現狀,對于當好一個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班主任除了做好學校的工作,學生的工作,還要做學生家長的工作,引導他們切實擔負起家庭教育方面的責任,履行好自己的義務。由于家長往往沒有教育方面的專業(yè)知識,做出的教育行為常常事與愿違,這就需要班主任與家長相互溝通,利用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加以指導,班主任在這方面應該是大有作為的。班主任老師必須要加強學習,掌握更多更新教育學、心理學方面的知識,提高服務的意識和水平,才能為家長提供更多的幫助和服務。實際上,在許多家長的眼中,老師特別是班主任,應該是教育問題的專家。在與家長的交往中,我就特別感受到,家長們非?释谶@方面向老師咨詢,以得到專業(yè)的幫助。以下我就來談談我們作為一個班主任,能為家長們做些什么。 一、幫助家長了解自己的孩子,尊重孩子的興趣 現在很多家長從孩子一入學開始,就千方百計想讓孩子學得多,懂得多,所以把孩子的雙休日、節(jié)假日都安排得滿滿的。家長的出發(fā)點是好的,但自己的孩子是否喜歡學呢?家長就不理,不顧及孩子的感受,使孩子學得非常辛苦、吃力,不想學。有的孩子喜歡動手操作,搞一些小制作。家長就認為這與學習無關,就加以阻止,限制,不準他們做。其實,孩子在制作的過程中也需要動腦思考,不懂的時候,由于興趣的驅使,他們還會主動地查閱有關的資料和書籍,或者尋求幫助,而這就是學習的過程。在這樣的活動中,不僅孩子的思維能力得到發(fā)展,動手操作能力也能得到提高。許多事實證明,小時候培養(yǎng)的興趣往往為一生的事業(yè)奠定了基礎。 班主任可以做好學生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工作,幫助家長認識到做父母的責任并不在于強迫孩子學這學那,而是應該多給孩子一些自由寬松的空間,讓他們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事。僅僅按照自己的主觀意志規(guī)定孩子去學什么,而不是尊重孩子自己的學習興趣的發(fā)展規(guī)律來培養(yǎng)孩子,往往會延誤孩子的發(fā)展。 二、幫助家長走出一些“教育誤區(qū)”,認識教育的規(guī)律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由于對教育規(guī)律的認識不足,常常是事與愿違。比如,在自己的孩子十分專注于自己愛看的一個電視節(jié)目或者一本故事書時,家長常常要問他作業(yè)做了沒有,或者干脆中斷孩子正在做的事,讓他去做功課。看來這似乎是很正確的事,卻會帶來不小的負面影響。 首先,經常如此會讓孩子因此而失去一次次的專心致志投入做某事的機會,從而令他們今后無論在學習、游戲或工作上都缺乏投入感與專注力。其次,會使孩子把學習放在了興趣的對立面,由于是功課的原因使他不能做自己喜歡的事,對學習的厭惡感便會油然而生。第三,孩子們也會因此對父母產生一些煩躁、不滿或是抵觸的情緒,使他對父母產生誤解,認為父母不了解不疼愛自己。有的與父母產生對立的情緒,后果相當可怕。 班主任由于工作的關系,正好可以為家長提供這方面的幫助。利用所學的心理學、教育學的知識幫助家長剖析、解決這些問題,防范于末然。幫助家長引導學生將興趣與學習聯(lián)系起來,以培養(yǎng)和激發(fā)新的興趣。透過不同的形式,讓孩子充分明白他們的權責,反思自己能否承擔種種后果,鍛煉孩子的自律能力。 三、幫助家長給自己的孩子創(chuàng)造愛學習的環(huán)境 在與許多的家長的交流中,我常會聽到這樣的聲音:有的說我的孩子做作業(yè)的速度就是非常的慢,我怎么督促都沒有用,常常要做到十一、二點,不知如何是好?有的說,我的孩子在家,可以說是有求必應,我已經給他提供了所有的最好的條件,可學習還是沒有進步。經過進一步的了解,我發(fā)現這些孩子的確想要買些什么家長都能滿足,卻忽視了給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好的學習環(huán)境。孩子們在家做作業(yè)時,一邊看著電視。有時客人來了,一邊聽著客人的談話一邊寫作業(yè)。甚至于周末時,一邊與朋友打麻將,一邊讓孩子在旁邊做作業(yè),說是才能督促孩子。 我對家長說,與其給孩子買這買那,不如給他創(chuàng)造一個安靜的學習環(huán)境。首先要有安靜的環(huán)境,必須消除可能影響孩子學習的干擾原因。其次是使孩子的書桌變成孩子感興趣的地方,使孩子對經常在書桌進行的學習活動感興趣。抽屜里要備有各門功課所需要的工具,這樣他需要時就能找到,不會因為缺少什么而心生煩躁。環(huán)境要整潔美觀,才能使孩子一有時間就會愿意坐到這個地方進行學習的活動。而對于孩子提出的一些要求,要利用“報酬效應”,讓孩子自己設立某個階段目標,以獎賞的形式來滿足孩子的愿望。只有孩子達到規(guī)定的程度之后才可做自己期盼做的事,而不可予取予求。 四、幫助家長給孩子危機感,適當制造一些壓力 “現在的社會是競爭的社會”,這是人們的一個口頭禪。對于每個家長和老師來說,要塑造孩子自覺的人生,這是一個必須想清楚的問題。在這方面存在的問題并不少,一些孩子在家里是一呼百應,對自己生活的小環(huán)境從來就沒有過正確的認識,更不用說對社會的認識,生活和學習上一點壓力也沒有;一些孩子正好相反,由于家長過高的期望值,壓力過大到沒有了安全感。班主任要讓家長懂得孩子學習動力的形成最好不是灌輸,要形成自覺,讓孩子自己分析得來。如果孩子不是真心向往競爭,孩子就會害怕競爭,形成懦弱的性格。 值得與家長探討的是,要讓孩子有危機感,有壓力,要讓他們對好的生活的向往不是停留在白日夢的邊緣,要讓他們知道不好的前途有多么的糟糕。又要讓孩子感到有護佑,有父母與他們一起努力一起奔跑,使孩子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不至于喪失信心。 我經常很羨慕國外的孩子,為我們的孩子感到難過。他們的父母經常與孩子一起娛樂,孩子玩得既安全又開心。他們的父母經常與孩子一起游泳,一起爬山……,孩子在活動中無論是身體還是精神都得到了非常好的磨練,得到了發(fā)展。而我們的家長在高興的時候,不是帶孩子到“麥當勞”、“肯德基”去吃一頓;就是帶他們到商店里去購物,錢花得越多就感覺越對得起孩子。 總而言之,現在的孩子難管難教的原因,在我看來主要原因出在家庭教育的缺失。而家長的教育方式、方法,家長是否以身作則,對孩子的影響是具大的。由于家長對教育的認識和手段的局限性,班主任老師的作用就更加重大。班主任不能僅僅做好班級的管理工作,還要做家長的好參謀,這方面可做的事有很多。要想做得好,班主任必須是這方面的行家里手,要鉆研這方面的知識,做一個教育問題的專業(yè)研究人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