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電教意識加強隊伍建設
強化電教意識加強隊伍建設 論文發(fā)表及獲獎情況簡介: 【發(fā)表論文編號:201,省級,國內范圍發(fā)行,四川省電化教育館主辦,《四川電教》1992年1期上發(fā)表,該項成果已載入《中國當代教育教研成果概覽》97年卷506頁)】 平昌縣的電化教育十年來,穩(wěn)步前進,如今,縣電教館區(qū)(鎮(zhèn))文辦和學校有專(兼)職電教員64人。開展電教的學校有88所,占鄉(xiāng)以上學?倲档80%。建立錄像教學放映點39個,占鄉(xiāng)總數的95%。全縣在省級以上刊物發(fā)表電教論文及經驗文章94篇,獲地級以上成果49個;仡櫴甑臍q月,我們感到:領導重視,各方配合,經費落實,隊伍建設,是電教發(fā)展的幾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我們的具體做法是:“三長”拍板抓機構,“四員”協(xié)調抓培訓,“五家”配合抓管理,六年堅持抓鞏固。 一、“三長”職責分明,健全電教機構 電化教育是改革教育、提高人口素質的好形式,然而它需要有一批素質過硬的人員齊抓共管這項工作。因此,我們在機構的設置和人員的配備上實行“三長”拍板制:即縣上成立電教館、區(qū)(鎮(zhèn))文辦配備電教專職干部、學校建立電教領導小組,這個縣區(qū)校三級電教機構由縣長開口子,財政局長拿票子,文教局長選班子,對進縣電教館的人員由館長調查、局長考察、縣長審批;對學校電教員的配備,采取校長提名,館長推薦,局長拍板的辦法。由于“三長”職責分明,各司其職,形成制度。目前,我縣已形成文教局有固定的分管領導,縣電教館機構健全。區(qū)(鎮(zhèn))文辦有電教專干,學校有校級領導分管。校校有專(兼)職電教員的管理機構。同時,人員相對穩(wěn)定,若需調整變動,須經“三長”同意。人員年齡結構合理,思想文化素質較高,全縣專(兼)職電教人員122人,有黨員19人,大專生31人,其余均為高中、中師畢業(yè)生。 二、“四員”協(xié)調一致,培訓電教人才 農村電教服務范圍包括普、職、成的目標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在電教發(fā)展中,管理人員應當做什么?學校電教員應當會什么?這就有一個自身建設,共同提高的問題,因此,我們要求“四員”,即電教管理人員、電教教研員、電教技術員和學校電教員協(xié)調一致,共同抓好在職培訓和自身建設工作。根據我縣電教隊伍的現狀,我們認為“四員”應具有“五懂、五會”的基本素質!拔宥奔炊芾、懂教育、懂教學、懂電教理論和電教的基礎知識!拔鍟奔磿褂秒娊淘O備、會維修電教器材、會制作電教教材、會保養(yǎng)硬件軟件、會總結電教經驗。根據這幾懂幾會,我們又制訂出具體細則,實行目標管理,年初簽訂責任書,年終進行評估量化。這樣一級抓一級、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層層定指標,人人有任務的立體網絡,加快了自身建設的步伐。幾年來,“四員”既分工又協(xié)調,舉辦電教理論培訓班12期,參加學習的達502人次,全縣撰寫經驗論文1000余篇,地級以上刊物發(fā)表的123篇;舉辦硬件培訓班4期,學員178人次,有68%以上的電教員會保養(yǎng)、維修常規(guī)電教器材,平昌師范和平昌中學的電教員周平儒、安開明二同志對重慶教儀四廠生產的02C型投影儀電路進行改制,被廠家采納;舉辦軟件培訓班8期,參加學習的達294人次,有85%以上的電教員和部分教師會制作投影、幻燈片。1982年唐文澤等同志制作的地理投影片有5套出版發(fā)行。1986年唐令文等同志制作的歷史、數學投影片,獲省首屆優(yōu)秀電教教材評審二、三等獎12套,獲獎數占全地區(qū)第一位。去年李成平、謝淵等同志編制的初中地理135幻燈片,被省上選中115框。實踐證明,管理與教研結合、硬件和軟件結合,理論和實際操作結合,上下“四員”結合的立體結構方式是提高電教隊伍素質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五家”配合默契,管理電教隊伍 電教工作面的拓寬,工作量明顯加重,隊伍越來越大,素質越來越高,僅靠縣電教館抓隊伍建設是不夠的。于是,由文教局牽頭,把任務分攤給教育股、教研室、電教館、師范和進修校五家,共同抓好電教這支隊伍的管理。電教領導小組五家有成員,到電教學會五家頭頭任理事。各種電教會議五家到場,培訓電教員五家講課,年終檢查五家共同參加,不論工作、學習、會議,五家互通信息,協(xié)調一致。為提高電教隊伍素質,電教館年年舉辦培訓班,師范校自87年起開設電教基礎課,進修校舉辦的各類訓練班補上電教課,教研室同電教館一道舉辦一月一校電教活動,深入學校搞講座。教育股組織外出考察學習也少不了電教方面的內容。五家協(xié)調配合、管理有方,壯大了電教隊伍,提高了人員素質。僅以近三年為例,122個電教員和管理人員中,有一人被省政府命名為先進教育工作者,有三個民辦教師轉為公辦教師,有12人被地區(qū)評為先進個人,有51人次受縣級表彰,有2人破格晉升一級工資,有4人去西南師范大學電教系深造,有26人參加大專函授學習,有11人擔任學校領導工作,有24人評為中級技術職務。 四、六年常抓不懈,結出電教碩果 電教隊伍的建設,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而需時時抓管理,年年抓培訓。我縣建立電教機構;六年來每年一項中心工作促進了電教工作的全面發(fā)展。1985年,電教館單獨建立后,我們大抓電教管理,調整了領導班子,年底被地區(qū)評為先進單位。1986年我們以教材建設為主線,推動電教的深化,有12套投影片獲省獎勵。1987年,我們狠抓電教論文撰寫,四年時間就有122篇論文被各電教刊物選用。1988年,我們舉辦了全縣電教優(yōu)質課講課賽,評選出17個一、二等獎的教案,1989年,我們實行目標管理責任制經地區(qū)教育局、地區(qū)財政局的聯(lián)合檢查評為先進。1990年,我們掀起自電教器材和自制電教教材的活動,全縣集資11.8萬元。新發(fā)展電教學校18所,新僻放像點21個,在地區(qū)的電教教材評審中,有一個錄像教材獲三等獎,四框投影片獲二、三等獎。 六年的功夫沒有白費,六年的汗水澆灌出茁壯成長的電教新苗。全縣51所開展電教的學校中,82%的教師堅持采用電教手段。平昌師范稅蔚洪老師撰寫的《中師美術電化教學實驗報告》獲省一等獎,何元平同志的電教音樂課,在四川省舉辦的青年音樂教師講課賽中,獲川東北片二等獎。駟馬中學王家和同志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開展了“利用電教手段,訓練學生立體思維能力”的實驗,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全班有54篇文章被縣以上刊物刊登,并獲湖北大學《學語文》華英杯征文獎6篇。在88年高考中實驗班學生平均成績高于非實驗班學生20.2分,平均分和優(yōu)生最高分均居全縣第一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