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樣做好化學教學資料的收集和整理
整個中學的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構成一個科學、嚴謹、龐雜、細膩的系統工程。其中的化學教學工作作為一個子系統,橫縱交錯地涉及到方方面面的若干項目,形成了一個豐滿、勻稱而具有活力的“系統樹”,這個體系包括、大綱的要求,教材的限定,知識的結構和內容,能力的層次和培養(yǎng),素質的教育和提高,還有學生的學習心理和環(huán)境氛圍等。因此,在中學的化學教學過程中,為了深刻地領會教學大綱提出的教學任務和教學要求,深入地鉆研教材,科學地設計和選用最佳教學方案,要求教學人員在平時重視做好化學教學所需各方面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形成一個日益積累的資料硬件庫。確保出色地完成整個教學任務。 對收集和整理好的教學資料要恰當地應用于化學教學中,使教師在備課時感到處理教材能得心應手,使課堂教學內容豐滿,氣氛活躍。在不超越中學化學教學大綱和教材要求的前提下,定會有助于學生對所學化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能力,減輕學生的負擔,增強學習化學的興趣,確保不斷地提高化學教學質量,這些正是收集和整理化學教學資料的目的所在,也可稱為收集和整理教學資料的“目的意識”?梢娊虒W資料的收集和整理是為教學服務的一種手段。若將這一手段變?yōu)槟康?脫離教學而終日埋在資料堆中,必將使這項工作失去方向,以致影響教學。 在化學教學資料收集和整理時,必然要考慮到:教學資料包括哪些內容?如何收集和整理等一系列問題,F就這些問題做簡單的說明,并介紹些經驗性的操作方法。 一、化學教學資料包括的內容和保管形式 就教學資料的來源而言,主要是書籍、報刊、試卷、印給學生的補充講義和練習題;也有的資料是來自音像磁帶和報告、講座內容、以及聽課記錄、參觀記錄等。如果按這些資料的保管形式來區(qū)分,可分為:成冊資料(包括書籍、雜志、教案、教學記錄、聽課筆記和閱讀筆記等)、單頁資料(包括學生的練習題片子、試卷、篇幅不大的資料摘抄或復印件以及剪報等)、卡片資料(主要是練習題卡片和試題卡片)、音像資料(包括錄音帶、錄像帶、照片、投影片等)。不論是為了資料收集、整理和使用的方便,還是為了保管和存放得整潔,都應將這四種資料分開來。成冊資料放在書架或書柜中,有一定厚度的書,筆記本要分類存放,不同的刊物也必須分開放,之間用厚紙板隔開,并貼上寫有刊物名稱的標簽。單頁資料要分類保存在不同的資料夾(也可用硬紙板自己制作)中,每個資料夾的外面必須標明資料夾內的資料內容。若資料分類較細時,資料夾太多,保存起來反而不方便,這時可改用牛皮紙袋分類存放,每個紙袋外面仍要寫清里面裝有的資料內容。屬于卡片資料中的卡片應分類放入卡片盒中,把不同類別的卡片用稍高的硬紙卡分開并注明類別名稱。音像資料按種類將錄音帶和錄像帶放入盒中,照片和投影片裝冊,分別標出內容,在干燥避光處保存。無論哪種保管形式的資料都應編寫一份資料目錄。 根據中學化學教學的特點和教學內容的涉及面,中學化學教學資料內容一般分為17部分: 1.教育學、心理學。 2.化學教學法。 3.素質教育。 4.能力培養(yǎng)。 5.化學教學大綱、化學教材。 6.化學基本概念。 7.化學基本理論。 8.元素及其化合物。 9.化學計算。 10.基本化學實驗技能和技巧。 11.有機化學。 12.化工生產。 13.生活中的化學。 14.化學史。 15.化學教學第二課堂。 16.化學練習題和化學試題。 17.其他。 對于每種以不同保管形式存放的化學教學資料(除卡面資料以外)可按這17部分內容分別進行分類。這樣,以資料保管的形式為橫向,以資料涉及的內容為縱向,經緯交錯形成一個較完整的化學教學資料的體系。這一資料體系的建立既有利于教學資料的收集和整理,也利于教學資料的檢索和取用。 二、化學教學資料的收集和整理 收集和整理好的化學教學資料,對于不斷提高化學教學質量,開闊化學教師的視野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對于從事化學教學工作的教師來說,進行教學工作多年,手中除了教材和幾份用過的練習題卡片之外,其他資料寥寥無幾,實為一件憾事;蚴欠e累的資料雖然不少,但雜亂無序,從不整理,使這些資料得不到應用,而失去了資料存在的價值。因此,對教學資料的收集和整理,既要重視,又要落實。 在化學教學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中,應注意到以下幾點: 1.收集和整理教學資料,要有強烈的目的意識 化學教學資料的收集是為了將資料的有關內容應用于化學教學中。對這些資料的整理,是為了使資料在應用時,能迅速而準確地被提取出來。所以,要明確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必須以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為目的,形成“收集—整理—使用”的連貫性整體過程,過程中的這三個環(huán)節(jié)關系密切,要同時兼顧。要以使用為目的考慮收集資料的內容和整理資料的方法,并在資料的使用過程中不斷促進教學資料的收集,不斷完善教學資料的整理方法。無目的地進行資料搜集,就會使資料過濫。要知道“知識包含著人們所了解的一切事物,其中只有對特定目的有用的部分才成為資料!币虼,化學教學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就是從龐雜的知識領域中,取出對化學教學有用的部分,并經一定的技術處理使其便于應用。 2.教學資料收集的經常性 收集教學資料時,不能在一開始時或短時間內就想完成所有的工作。這樣就難于持久。這也是好多人在收集資料時,出現虎頭蛇尾現象的原因之一。知識是個浩瀚的汪洋,在其中一點一滴地積累有關化學教學的材料,這本身就是沒有盡頭的,就好比是一條只有起點而沒有終點的射線,是沒有工作的終結可言的。因此,在收集教學資料時,要明確這一工作的經常性和長期性。 針對資料的來源,怎樣經常性地收集化學教學的有關資料,主要可采用下列做法: (1)經常隨身帶個小本,當發(fā)現有關化學教學的資料時,要立即摘記下來;沒帶筆記本時也要找一張紙記下來,有時遇到一個有價值的材料,當時沒記下來,在繁忙的工作中很可能將它忘卻,再想找到這份材料可能就很困難了,甚至終生不能再見到它。這使我想到西方有句諺語:“幸運女神只有額前的一小撮頭發(fā)!边@就告誡人們遇到機會要及時抓住。 (2)定期前往圖書館或小型閱覽室,有目的地查閱選定的圖書,并準備好活頁紙摘抄有關內容。在抄寫內容之前要填寫好資料的出處(書籍要填寫書名、編著者、出版社和書中資料所在的頁碼;期刊要填寫刊名、發(fā)行年月和卷期號,以及資料所在的頁碼),最后寫明摘抄日期。對大篇幅的文章和圖表,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進行復印,復印件上同樣需要填寫資料出處。 在圖書館可利用查閱資料的間隙,在圖書目錄卡中檢索所需圖書的書名和書號,專門登記在小本上,以備日后借閱時使用。 (3)在書店和出版社的發(fā)行部門選購必要的圖書,其中包括教學理論、教學法、與教材中知識有關的書和工具書等,并分類上架保存。 (4)復印有關中學化 學教學和中學生化學學習的刊物目錄索引。這目錄索引一般印在刊物每年中的最后一期里,在索引中對一年之內該刊物各期的文章列出名稱并進行了分類。有了目錄索引就便于在需要哪方面的資料時進行查找。條件許可時,可選擇地連續(xù)訂閱幾份與化學教學有關的雜志。 (5)將過期報紙中有關化學知識、化工生產和化學教學的文章剪下,寫清報紙名稱和發(fā)行日期,分類放在貼有標簽的牛皮紙袋中,定期整理。紙袋所貼的標簽可按分類類別的不同,用不同顏色的筆寫清袋內資料的內容,其樣式為: (6)對于練習題或試題的收集,常采用的方法除購買出版發(fā)行的各種類型的習題集和復習資料書籍之外,就是收集化學考試試題和練習題片子。并將其中有代表性的基礎題和綜合題抄寫在習題卡片上,必要時還要注明題目的出處,如[××年全國高考試題]、[××年××地區(qū)會考試題]等。 (7)一種積累習題資料的方法,就是“習題剪貼”。市場上針對中學化學教學的書,大部分是學生用書,雖然書的名目繁多,而內容卻都是以習題為主。 這樣的書數量極大,作為資料的收集和積累,可分別選購一本上架。仔細看這些書中的題目卻多有重復,互相選抄也屢見不鮮。此時也可多購買一本,然后將其中有價值的,創(chuàng)意新穎的題目剪裁下來,分類貼在無用的舊畫報上。對一些收集到的試卷上的題目,也可這樣處理,這或許是一種不錯的習題精選方法。表面上看是毀了一本書,一份題,而將選裁下來的題目成冊,實用意義和使用價值會更高,何況有些書也確實沒有整冊保留的必要。 (8)自己平時的教學記錄、聽課記錄,有關化學教學的報告的記錄等都是化學教學的資料。 化學教學資料的來源很廣,關鍵是要主 [1] [2] 下一頁 動經常地進行收集。 3.要重視教學資料的整理工作 對于收集的資料,如果不能根據使用的目的經常進行整理,資料再多也難以得到很好的應用。整理資料雖然要花費寶貴的時間和精力,但整理好的資料,在需要它時才能盡快的取出加以應用。資料不論多少,經認真整理后,要使資料有條有理、井然有序。 要選用適合自己和方便自己的方法,來整理收集的資料。譬如對書籍要包好書皮,在書脊處寫清楚書名、編著者和出版社。這些書可以不管印本的大小,將同一類書放在一起。最好在書脊上按書的類別不同貼上不同顏色的標簽并進行編號,編號可分為上下兩行,上行為自己確定的書的分類序號,下行為收集此書時的登記序號。書買來后總是要看的,所以每本書都應有一個書簽。用穿有不同顏色絨線的白色硬紙板作書簽更為理想。絨線可防止書簽從書中滑出,夾在書中便于尋找,絨線的顏色也可用來表示書的類別。書簽是白紙板,還可隨時記些與查閱本書有關的內容。每一書簽為某一本書所專用,看到哪里,書簽就移夾在哪里。每本書中都有書簽,這樣,就可根據需要同時閱讀幾本書。一般在讀完一本書后,應寫一篇500字至1000字的內容提要,貼在封底上,以便今后使用該書時參考。 摘抄資料時用活頁紙最為理想,既便于分類、更新,靈活性強,又能整齊化一。實際上這樣的活頁紙就是便于分類成冊的大卡片。摘抄時,每份資料都要單獨起頁抄寫,不要在同一頁上抄記幾份資料。每份資料都應有固定的分類編號。這種分類編號可采用圖書分類中的“印度冒號法”(簡稱CC法)。在這種分類編號中,“:”前共有四位數字,表示資料的類別,其中前兩位數字為大項分類編號:如:教育學、心理學為01……化學基本概念為06……,冒號前的后兩位數字分別為中項分類和小項分類的編號,如“氧化-還原概念”是大項分類類別“化學基本概念”中的中項分類類別,可編號為3。有關氧化-還原反應的定性知識內容、定量知識內容、應用內容,又是這一中項分類的小項分類類別,可分別編為1、2、3號。冒號后的三位數為同一類資料中的資料序號,是為了編寫檢索目錄并便于查找。若一份資料占有幾頁時,可將頁數寫在整個編號后面的括號中。如:現有收集并整理好的第一份有關化學基本概念中“氧化-還原反應應用”的資料共有2頁,其編號即可根據上述規(guī)則確定為0633:001(2)。在分類過程中,有的只用中項分類,沒有小項分類時,冒號前第四位數字即為0。在考慮資料的分類時,類別不要分得過細、過多,否則反到影響了資料的統一性而難于整理和查找。為了容納某些不好歸類的資料,在資料分類時總在最后設一“其他”類。 這樣收集和整理好的活頁資料,可分大類放在不同的活頁夾中,并在開始第一頁之前和最后一頁選用較硬的白卡紙打孔裝上,既可保護活頁資料,也是用來寫該冊資料目錄的所在。在每個活頁資料夾的封面上都應貼有不同顏色的類別標簽,以醒目地表示其中資料的類別。 教學資料的整理工作中,也包含對收集的教學資料進行評估,認真地取舍。教學資料是在邊搜集邊取舍的過程逐漸豐富起來的,而不是單純的蓄積。否則,資料中相當一部分內容沒有價值的資料,實在與廢紙無異,將成為教學資料收集和整理工作中的累贅。 化學教學資料在收集并積累到一定的程度時,不能單純地停留于資料的蓄積和局部的選用上,可自己動手編制一本本的專題資料冊,或專題文集,如《中學化學練習題的解題技巧》、《化學課堂教學中的能力培養(yǎng)途徑》、《中學生學習化學須知100則》、《化學學科謎語集》等。雖然其中的內容都是他人筆下的成果和文章,不能出版發(fā)行,但卻是自己手中編輯的各種“專題作品集”。從某個角度講,這不僅是教學資料收集和整理工作的一項內容,也是教學資料收集整理工作的升華過程。 4.收集和整理練習題和試題,建立“教學題庫” 在收集和整理的中學化學教學資料中,習題和試題資料是占有量最大的一部分內容。因為全國各地每年都有若干冊化學習題集、化學試題集和化學復習資料出版發(fā)行,加上港、臺和國外有關習題和試題的書籍,其量之大足有幾千冊。而每所學校在各學年度都要有幾次常規(guī)考試,還有全國和各地區(qū)統一招生考試和各級的化學競賽,都不斷提供著化學試題資料。面對這一洋洋大觀的“題目之!,如何采取有效的收集和整理措施,以利于提高中學化學教學質量,確是一個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 為此,建立一個直接為中學化學教學服務的“化學教學題庫”,是值得提倡和推廣的好方法。在備課中可根據教學題庫中的資料內容,為課堂教學設計提供一定的依據和恰當的例題。在教學中,利用教學題庫為深化課堂教學可選出例題系列,增強教學效果。還可針對教學的內容,很方便地選擇出適宜的補充練習題,以彌補教材中習題內容的不足。在對學生學習的輔導過程中,可根據學生存在的不同問題,從知識的不同角度選擇例題,定向地解決學生學習中的各種疑難。教學題庫無疑會對此提供很大的方便。教學題庫也方便了學科各種測驗、考試和知識競賽的命題工作,提高了整個化學教學工作的效率。 在具體收集和整理題目資料時,必須注意題目的篩選和必要的修改工作。對篩選后的題目資料抄寫在題卡上。抄寫題卡時,既要寫清題目內容、答案,還需明確該題的解題關鍵和題目特點,并可參考前面介紹的“冒號分類法”,對題目的知識內容、能力層次要求和近似難度通過題卡的分類編號表示出來。這個題卡分類編號也就成為題目整理存放和提取使用的主要依據,這樣建立的分類題庫必將在中學化學教學中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 當然,在條件允許時,可將所收集的化學教學資料,存儲于自己家用的電腦中上一頁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