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班主任的幾方面工作
在現(xiàn)代教育中,有人說: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不能說他全對,也不能說他不無道理,因為教育在方法手段上是千變?nèi)f化、各種各樣,可以說是“教無定法”。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作為班主任,無論你的管理方法怎樣,都會直接影響到你所任教的班級的班風、學風。在教育工作中班主任工作非常煩瑣,譬如干部的選用、尖子生的培養(yǎng)、差生的轉化、班級管理等,每一樣工作都要做得非常細致。那么在具體工作中應該如何開展,現(xiàn)在就本人多年來的實踐談談班主任工作要注意的問題。 首先,要了解和研究學生,這是搞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當你接手一個新班級后,第一項工作就是要深入了解學生,包括了解學生個體和集體兩個方面,學生個體的思想品質、學業(yè)成績、興趣愛好、特長、性格特征、成長經(jīng)歷以及家庭情況、社會環(huán)境等。對學生個體進行綜合了解、全面分析就能夠了解學生集體。了解學生集體,除德、智、體、幾方面的情況外,還要重視研究班集體的發(fā)展情況、干部狀況等。要能夠深入了解學生就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1、要愛心和信任;從學生的心理需要上講,愛和信任是他們最渴望得到的東西。學生渴望在充滿愛心和信任的環(huán)境中成長。如果班主任能以發(fā)自內(nèi)心的愛和信任對待學生,那么學生就會把你作為知心朋友,有什么心事就會向你訴說,讓你幫他出主意、想辦法,你也會從中了解他們的性格特點以及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的興趣、愛好等,從而尋找出最佳的教育方法2、要善于觀察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通過言行必然會表現(xiàn)出他們的真實行為和思想。因此,洞悉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需要長時間的、不動聲色的觀察,并進行多方面的驗證。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觀察時要注意有目的、有計劃、有針性地進行,最好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切記主觀臆斷,以免對學生心靈造成傷害。3、要與學生交心;班主任必須經(jīng)常深入到學生的學習、校內(nèi)外生活中去,與學生廣泛地接觸,了解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思想動態(tài),做他們的知心朋友,幫助他們克服學習生活中的困難。班主任與學生交心要善于選擇方式、技巧以及態(tài)度,并且營造恰當?shù)臍夥?以消除學生的緊張拘束感,使學生無所顧慮地傾吐真實的心理活動。4、要爭取班干、家長和社會的配合。學生生活環(huán)境主要是學校,但社會環(huán)境和家庭環(huán)境對學生的影響有時甚于學校教育。學生成長期正是世界觀逐漸形成的重要時期,雖然他們要求上進,但由于年齡小,缺乏經(jīng)驗,因而不善于辨別是非、善惡、美丑和真?zhèn)?甚至還可能沾染一些壞思想、壞習氣。所以,班主任就要向學生干部、家長、科任老師以及社會群眾做調查了解,爭取各方面的配合,找到恰當?shù)慕逃龑W生的辦法,以迅速有效地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水平。 其次,科學管理是建設一個團結和諧、奮發(fā)上進的班集體的前提。具體做法是:首先依據(jù)全班學生的心理、生理年齡特點和學習情況,制訂出切合全班實際的管理目標。之后,班主任可根據(jù)目標的內(nèi)容和同學們的實際情況,制訂出有效的措施,這樣,經(jīng)過師生的共同努力,必能形成團結和諧、奮發(fā)上進的班風。我在工作中常常以班主任為班級管理中的主干。我并不直接參與對全班學生的管理,主要是通過對班委會的管理,再由班委會具體參與班級管理。在這種管理方式中,班主任扮演著一個“導演”的角色,這樣既有利于發(fā)揮學生的積極作用,鍛煉學生的能力,使學生逐步學會自己管理自己的班級,還可以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由被動接受管教變成主動參與管理。由此使學生之間形成一種相互影響的管理關系的網(wǎng)絡,以達到“綱舉目張”的效果。例如在課外體育活動中, 一些具有體育才干又有較強組織能力的學生就處在管理者的地位。在班會活動中,一些表達能力強或者是具備藝術能力的學生又可處在管理者的位置。 第三,正確對待“差生”。俗話說得好,十個手指有長短,無論是好班還是差班,總有一小部分學生成為班中的〝差生〞,如何處理這些差生,已成為老師們最頭疼最煩惱的問題。他們通常的做法就是把這些差生看嚴點,保證在任期內(nèi)不出問題,不影響到好的同學就是最大的成功。后進生本來就因自己差于別人而心灰意冷,心里總揣著一塊冰,如果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教者對這樣的學生愛理不理,甚至冷若冰霜,那只能冷上加冷,降低溫度,造成師生感情淡漠、僵化。這對學生的成長不但起不幫助,反而加劇差生的自卑感,使到他們離隊伍越來越遠。因此,熱愛和關心是解決差生問題的最好的老師 ,牽著她的手可以順利到達成功的彼岸。在處理差生問題上我經(jīng)常親之近之,決不能因為你氣我,不服從我,我就離你遠遠的,我的辦法是,你越看不上我,煩惡我,我越接近你,越親近你,我不相信這塊冰就融化不了。在接觸學生的時候,逐漸深入到他的心靈深處,了解到他的想法,為什么這樣做,而不那樣做。除此而外,對他成為差生的原因,家庭各成員對他的影響,以及他未來的打算等等都了如指掌。差生之所以“差”,往往是由于對我們設置的目標缺乏興趣所至,給他們一個誘惑力讓他們心往神馳--如地理教師上課很多都是照本宣科,課堂缺乏誘人的氣氛,近年來,我大膽地把多媒體搬進了課堂,也起到興趣疏導作用,把已經(jīng)不想學地理的思想又拉了回來。哀莫大于心死,一個人暫時落伍并不怕,怕得是,心如死灰,無所依托。如何讓降溫的心逐漸升溫,恢復少年人應有的“熱力”呢?用“熱心”為其助燃。 班級是學校教育教學的基本單位。班級管理如何,直接關系到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教育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學生思想、道德等各種素質的養(yǎng)成。班級作為一個群體,具有群體的一般特征即遵守共同的行為規(guī)范, 在感情上互相依賴,在思想上互相影響,而且有著共同的奮斗目標。但班級又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在這個群體 中的每一個成員——是處在成長過程中的人,且每個學生個性差異很大。我們在班級管理上應進行大膽探索,實行動態(tài)管理,有效地克服了以往班級管理的弊端,以取得了良好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