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請輸入關鍵字:
抓住年級特點、開展語文實踐活動
抓住年級特點、開展語文實踐活動 抓住年級特點、開展語文實踐活動 張 艷 為了適應二十一世紀的需要,體現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要求,2000年3月《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語文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幾乎是以全新的面貌出現在人們面前。認真閱讀后,我發(fā)現這次修訂后的新大綱特別強調了語文教學的實踐性,社會性,力圖改變多年形成的以課堂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脫離社會、脫離現實、脫離生活的封閉教學模式。它在前言部分指出:"小學語文教學要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要以馬克思主義和科學教育理論為指導,聯(lián)系學生現實生活,加強語文實踐,積極進行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 并在"教學內容和要求"一章里,專用一節(jié)講"語文實踐活動",把"語文實踐活動"與"課文"并列為"教學內容"的一部分,將二者擺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視為不可切割的兩大塊。因此,在貫徹、執(zhí)行新大綱的過程中我們必須拋開那些陳舊觀念的禁錮,重視語文實踐活動的開展,重新構建語文教學的新體系。 一、 語文實踐活動及內容。 我認為在進行語文實踐活動之前,教師應該非常明確進行語文實踐活動的目的。大綱中已經非常明確地指出:"聯(lián)系學生現實生活,加強語文實踐"是"積極進行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梢娬Z文實踐活動不是簡單意義上的游戲,不能只滿足于表面上的熱鬧,更不能單憑教師一時心血來潮,盲目、隨意地進行。 語文實踐活動是將已有的語文知識技能在實踐中應用,又在應用中獲得新知,提高能力的過程。 新修訂的《大綱》把語文實踐活動概括為以下幾個內容:可以作為課外活動的,如參觀訪問、興趣小組活動;多數活動可以在課外開展,課上適當聯(lián)系,如辦手抄報;有些可以直接引進到課堂教學中來,如課外閱讀指導與交流,開故事會,演課本劇。不論采取那種形式,語文教學應當是生動活潑的,充盈著豐富的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要改變對語文教學那種傳統(tǒng)的理解,打破語文教學那種教師問、學生答的定勢,使語文教學活起來,使教學中學生的語文實踐活動多起來。 二、抓住年級特點,設計語文實踐活動。 語文實踐活動是多種多樣,豐富多彩的,怎樣才能選擇出恰當的語文實踐活動達到學語文、用語文、豐富知識、提高能力的目的呢?我認為,應該抓住不同年級的特點,設計語文實踐活動,進行有的放矢的訓練。 1、抓住年級特點,明確培養(yǎng)目標。 在設計語文實踐活動的內容時教師應根據低、中、高三個不同年齡階段的特點設定不同的培養(yǎng)目標,選定不同的活動內容。考慮到我所教的三年級學生處于由低年級向高年級過渡的中年級階段所以我首先明確了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穩(wěn)定性,以技能演練為主的目標。 2、抓住年級特點,選擇具體活動。 培養(yǎng)目標確定后,要根據目標及所教班級學生特點,選擇具體的活動進行指導。我教的三、三班學生天真活潑、富于想象力,且樂于畫畫,于是我在眾多的語文實踐活動中選定了辦手抄報這種新穎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⑴、手抄報的形式靈活,內容豐富,表現方法多樣,可以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⑵、學生感興趣,樂于參與。 ⑶、更重要的是學生在輕松活潑的參與過程中不但能夠學習語文知識,提高語文能力,還可以把語文學習與其他學科(如美術、攝影、手工、自然……)學習結合起來,促使各科知識融會貫通,靈活運用,達到綜合素質的提高,最終達到大綱提出的使語文教學成為一泓活水的目的。 三、抓住年級特點,課內外結合開展活動。 (一)、聯(lián)系教材內容,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語文實踐活動作為教學活動的一部分可以在課內進行,生動有趣的活動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與課堂教學相輔相成。 小學語文三年級第六冊中編排了三首寫景的古詩《小池》、《絕句》、《早發(fā)白帝城》。這三首詩分別描寫了初夏小荷花池的秀美,充滿生機;成都草堂前的明媚秀麗的景色;及從白帝城到江陵途中的綺麗景色。每一首詩都是一幅美麗的圖畫。為了讓學生加深對古詩的理解,我決定抓住這次極好地進行語文實踐活動的機會,指導學生制作一期"古詩?"。 1、學習古詩,打好基礎。 要想出好 "古詩?",首先要學好古詩,學好古詩是完成"古詩?"的基礎。只有理解了詩歌的意思,了解了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才能根據詩情想象出畫意,最終完成 "古詩?"。 ⑴、 了解詩意、啟發(fā)想象。 在學生了解了詩句的意思,反復朗讀、品味了古詩語言的基礎上我啟發(fā)學生想象和聯(lián)想詩中所表達的意境。 ⑵、 形成畫面,再現意境。 引導學生根據自己對詩中描寫的意境的理解,在腦海中展現出那一幅幅迷人的畫面,再把頭腦中形成的畫面用畫筆再現出來。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樂于畫畫,愿意用圖畫來表達他們的思想。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拿起彩筆,把自己在閱讀中想象到的、感受到的、領悟到的畫下來,使他們充分享受到了閱讀的快樂。當學生把抽象的語言文字變成具體形象的圖畫的過程,往往就是一個對閱讀內容回顧、加工的過程,等他把這幅畫畫好以后,也就把自己在閱讀中的收獲表現了出來,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⑶、 語言內化,練習表達。 詩美、畫美,學生會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此時正是引導學生將詩人的語言內化為自己語言的好時機。即將原詩改寫成一篇寫景記敘文,從而使學生受到一次極好的語言文字表達訓練。 2、學以致用,制作手抄報。 ⑴、 充分鼓勵、具體指導。 由于受知識能力的限制,三年級的學生頭一次接觸手抄報信心不足,更達不到自己獨立完成的水平,所以在制作這期手抄報之前我充分肯定了他們的能力和水平,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并在網上下載了許多優(yōu)秀手抄報范例供他們參考,還專門邀請了在新華社工作的家長講解了有關的知識。當然光了解了這些還不夠,具體到本次"古詩?"的制作我又提出了具體的要求:手抄報形式不限,可以八仙過海各顯其能,但每份作品必須都包括:抄一抄,畫一畫,寫一寫這三個小板塊。這樣的要求對于剛接觸手抄報的學生來說既給出了具體可行的安排不會使他們茫然不知所措,又發(fā)揮了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還充分體現了語文實踐活動與課堂教學的聯(lián)系。 ⑵、 分工合作,充分實踐。 根據學生年齡小的特點,本著全體性與全面性相結合的原則,我采用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制作手抄報。在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實際操作能力的同時,充分鼓勵每個孩子發(fā)揮自己的積極性和綜合潛力,實現自己的特長,挖掘學生的智慧和潛能。如寫字好的同學負責"抄一抄"這個小板塊。畫畫好的同學負責"畫一畫"。寫作好的同學負責"寫一寫"。其他同學還可以查找一些與詩歌內容有關的資料、文獻,作為補充。出好小樣后小組再集體討論進行修改,達成一致后定稿。 ⑶、匯報展覽,自主評議。 語文實踐活動要突出學生的主體性的自主地位,盡可能地讓學生自己去評價活動效果,所以當每個小組的手抄報都出好,在全班進行展覽、評比時我把主動權交給了學生,由他們自己布置,自己評比。這樣一來每個小組既是參賽選手又是評委,評選的結果就會更民主。評比按版面設計、文字書寫、插圖繪制、短文編寫四個方面進行,評委要對除自己作品外的每件作品給以簡短的書面評價,全班交流后投票選出優(yōu)勝作品。評比的時候,小評委們個個認真仔細,在評比的過程中他們既看到了別人的優(yōu)點又發(fā)現了自己的不足,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 這次活動,綜合反映了學生學習古詩的情況。透過學生那一件件五彩繽紛充滿童趣的作品,我們可以看出學生在閱讀中的收獲。比如"畫一畫"這個小板塊中,同樣是一句"兩個黃鸝鳴翠柳"有的完全尊重書中插圖把兩只黃鸝畫在了柳樹上;有的則按照自己對詩句的理解把兩只黃鸝畫在了柳枝間,突出了黃鸝是在柳樹間而不是在柳樹上鳴叫。同樣是一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有的畫的和文中插圖一模一樣;有的則在整張畫的外邊框上畫了一個大大的窗口,突出了詩人是站在窗前看到的這一切?傊麄兌籍嫵隽俗约旱睦斫,再配上抄寫工整的古詩,改寫精美的小文,進行對照,做到圖文并茂,在腦海中又把圖畫變成了文字,于是在自覺不自覺中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創(chuàng)造力,也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增強了他們閱讀的樂趣,達到了加深理解古詩,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二)、聯(lián)系現實生活,拓寬學習領域。 新大綱中明確指出教師對教學內容的認識要寬泛。教科書是重要的教學內容,但不是教學內容的全部。現實生活中蘊藏著取之不盡的語文教育資源,適合少年兒童閱讀的中外文學名著、其他人文科學讀物、科技讀物,廣播、電視節(jié)目,錄音帶、錄像帶、光盤等電子音像資料,網絡資源,博物館、紀念館,以及鮮活的現實,都可以經過篩選作為教學內容。學校、教師要充分利用課本以外的語文教育資源,來引導學生投身語文實踐,培養(yǎng)語文能力。使語文真正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聯(lián)系現實生活學,學了為現實生活服務。 在有了多次成功地聯(lián)系課文內容進行的手抄報比賽經驗后,結合三年級學生的特點。我決定在"六.一"兒童節(jié)前夕讓孩子們自己去設計制作以"六.一"兒童節(jié)為主題的"六.一"專刊,以慶祝自己的節(jié)日,聽到這個消息學生們都非常興奮,馬上投入到準備工作中去:有的找資料,有的向家長咨詢,有的撰寫稿件。"六.一"兒童節(jié)那天教室的墻上被五顏六色的手抄報裝飾一新,仔細閱讀各具特色。有的介紹了"六.一"兒童節(jié)的來歷;有的畫著各種卡通明星一起為同學們慶祝節(jié)日;有的同學請家長寫上了對全班同學節(jié)日的祝福。還有的貼上了自己過節(jié)時拍下的照片,還隨照片附上了參觀游記,奇聞軼事。 通過這期"六.一"?闹谱鳎葘W生以往所掌握的知識進行了一次全面的檢驗,又鍛煉了他們查找資料,自由習作,與人溝通的能力,學生的寫作再也不是"閉門造車,低頭作文"而是把寫作與多彩的生活結合起來,增強了寫作的實踐性、趣味性。 本學期我們又先后制作了"七.一"專刊、"十.一" 專刊、自由命題專刊等多期手抄報,學生們的積極性越來越高,水平也有了一定提高。通過一個學期的手抄報制作活動,使學生們在實踐中獲得了直接經驗,又把已經獲得的知識和經驗應用于實踐,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提高。 語文實踐活動還包括很多種形式,我只是根據三年級學生的特點嘗試了其中一種并有所收獲,在今后的教學中,我還會不斷探索,根據學生的特點開展更為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在廣闊的空間里學語文、用語文,豐富知識,提高能力。最后讓我們以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幾十年前的愿望作為我們努力的方向:"解放孩子的頭腦,使他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孩子的雙手,使他能干;解放孩子的嘴,使他能談;解放孩子的空間,使他能接觸大社會、大自然;解放孩子的空間,使他能學自己想學的東西。"
|
 |
文章標題 |
相關內容 |
|
1
|
班主任工作的支點
|
班主任工作的支點 班主任工作不僅是在班集體中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實施素質教育,完成教學計劃,使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都得到全面發(fā)展;而且班主任是溝通學校、家庭、社會共同對學生進行教育的主要支點。作為一名在鄉(xiāng)小學任教的班主任,應做到以下幾點。....
|
詳細
|
2
|
讓每一個學生都有輝煌的明天
|
讓每一個學生都有輝煌的明天 我很欣賞一句話:教師的工作是托起明天的太陽。是啊,我們今天的一切工作,不就是為了每一個學生都能擁有一個輝煌的未來嗎?我們所做的一切,無非是為孩子未來的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使他們具備再發(fā)展所必須....
|
詳細
|
3
|
班級管理和科學化
|
班級管理和科學化 今年6月,我送走了又一批初中畢業(yè)生;厥兹陙戆嘀魅喂ぷ,總結經驗和教訓,對于我今后的工作會有一定的啟示和指導作用。 一、把競爭的機制引入倒班級管理中來。
|
詳細
|
4
|
思想疏導--養(yǎng)成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
思想疏導--養(yǎng)成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問題的提出: ⒈學生《行為規(guī)范》的養(yǎng)成教育是學校德育的基礎工程,是現代教育的重要內容。養(yǎng)成教育過程必定伴隨系列思想活動,而思想活動的過程又以一定....
|
詳細
|
5
|
班級要大家共同管理
|
班級要大家共同管理 原載于《真源教育資源網》 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書生曾這樣說過:“班級像一個大家庭,同學們如兄弟姐妹般互相關心著、幫助著,互相鼓舞著、照顧著....
|
詳細
|
6
|
淺談班級凝聚力的形成
|
淺談班級凝聚力的形成 江蘇省平潮高級中學 戴建萍 班集體作為學生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她是學生成長的搖藍。實踐證明,良好的班集體始終激勵著學生不斷進....
|
詳細
|
7
|
班級管理中如何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個性
|
班級管理中如何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個性 所謂創(chuàng)造性個性品質主要是指具有創(chuàng)造的意向、創(chuàng)造的情感、創(chuàng)造的意志和創(chuàng)造的性格等獨特的心理品質。它包括自信、勇敢、獨立性強、有恒心、一絲不茍等良好的人格特征。如何在班級管理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個性品質呢?<....
|
詳細
|
8
|
關于班級軟管理
|
關于班級軟管理 現代教育大力提倡量化管理,對學生的學習表現進行分值顯示。但在實踐中,我們往往會有這樣的體會,雖然學校制度、條例及與之相配套的檢查等這些硬管理手段很齊備,但僅僅作為被動管理,一旦有所松懈,便會亂作一團,且容易產生抵觸情緒。 &nbs....
|
詳細
|
9
|
“無為”管理藝術
|
“無為”管理藝術 教育學是研究教育現象及其規(guī)律的科學。教育現象是社會現象的組成部分,要深刻認識教育現象,必須把它放到社會大背景之中,先見森林再見樹木。 高科技時代、信息時代、改革開放的時代,使人們的社會生活觀念、生活方式發(fā)生了廣泛、深刻的變化。 現代社會管理的發(fā)展趨....
|
詳細
|
10
|
談班級管理原則
|
談班級管理原則 在學校管理中,班級管理是一個重要方面。班級管理包括學校領導對班級的管理和班主任對班級的管理,還包括學生參與管理。其中,主要是班主任對班級的管理。班級管理原則對于建立和發(fā)展班級集體,全面實現班級目標以及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
詳細
|
5661條記錄 1/567頁 第頁 [首頁] [上頁] [下頁] [末頁] |
注意:網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教學論文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