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度普通高考英語試卷評價報告(上)
1998年度普通高考英語試卷評價報告(上) [出處] [作者] 1998年高考英語試卷評價組 [內(nèi)容] 1998年普通高考英語試卷(NMET)是依據(jù)1990年頒發(fā)的《全日制中學英語教學大綱 (修訂本)》和《1998 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說明(英語科)》命制的。這套試 卷繼續(xù)堅持“穩(wěn)定中求發(fā)展”的指導思想 ,繼續(xù)堅持英語高考改革的總體方向,繼續(xù)堅持 “突出語篇,強調(diào)應用,注重交際”的設計原則,是一套有利 于選拔人才、有利于高中英 語教學改革的成功試卷。 試卷評價組認真研究了NMET1998試卷的抽樣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分析了全卷的試題,比較了 全國主要省、市、地區(qū) 的反饋信息,特作如下報告。 一、總體評價 (一)統(tǒng)計數(shù)據(jù) 1.NMET試卷全卷分析一覽表 理工類:英語 題號 滿分 平均分 難度 標準差 區(qū)分度 未答 零分 人數(shù) 人數(shù) 1. 25.0 13.78 .55 3.816 .613 0 1 2. 25.0 15.78 .63 4.039 .612 0 1 3. 45.0 23.57 .52 7.265 .681 0 1 4. 10.0 5.61 .56 2.468 .627 0 38 4.76 1.0 .70 .70 .161 .387 0 397 4.77 1.0 .65 .65 .476 .523 0 154 4.78 1.0 .80 .80 .403 .387 0 266 4.79 1.0 .69 .69 .464 .543 0 109 4.80 1.0 .10 .10 .295 .287 0 1179 4.81 1.0 .44 .44 .496 .503 0 731 4.82 1.0 .30 .30 .460 .437 0 908 4.83 1.0 .79 .79 .404 .434 0 268 4.84 1.0 .69 .69 .519 .190 0 415 4.85 1.0 .46 .46 .198 .501 0 170 5. 15.0 6.78 .45 3.850 .690 0 73 5.86 1.5 1.04 .70 .694 .471 0 392 5.87 1.5 .86 .57 .747 .508 0 557 5.88 1.5 .33 .22 .618 .381 0 1021 5.89 1.5 .67 .45 .755 .505 0 720 5.90 1.5 .93 .62 .737 .532 0 499 5.91 1.5 .36 .24 .650 .015 0 994 5.92 1.5 .85 .57 .753 .483 0 557 5.93 1.5 .83 .55 .745 .628 0 584 5.94 1.5 .52 .35 .708 .440 0 846 5.95 1.5 .39 .26 .667 .370 0 969 6. 30.0 16.03 .53 6.865 663 0 28 下面為五個分組的分數(shù)段及標準平均分: G1(.0.61.0) G2(61.0.78.5) G3(78.5,89.5) 29.42 42.35 50.34 G4(89.5,101.5) G5(101.5,150.0) 58.31 71.50 2.難度比較 總體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單項 完形 閱讀 單詞 短文 書面 拼寫 改錯 表達 1995 0.54 0.61 0.52 0.49 0.32 0.49 1996 0.56 0.59 0.53 0.67 0.32 0.43 0.55 1997 0.52 0.55 0.54 0.54 0.41 0.56 0.46 1998 0.51 0.55 0.63 0.52 0.56 0.45 0.53 3.各大題區(qū)分度比較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單項 完形 閱讀 單詞拼寫 短文改錯 書面表達 1996 0.624 0.599 0.667 0.592 0.605 0.618 1997 0.661 0.655 0.708 0.578 0.730 0.661 1998 0.613 0.642 0.681 0.627 0.690 0.663 4.全卷詞量比較 總詞量 單詞量 1994 2291 691 1995 2700 752 1996 2650 626 1997 3055 797 1998 2976 706 (二)試卷特點 1.平穩(wěn)把握英語考試改革的戰(zhàn)略方向:從重點測試語言形式轉(zhuǎn)向重點測試語言意義 評價組回顧了我國英語高考考試改革的歷程,認為NMET1998試卷是一份既能充分體 現(xiàn)十多年英語考試改革 成果、又能指明今后英語考試改革戰(zhàn)略方向的繼往開來的試卷。英 語高考考試改革是在1985年起步的,其間經(jīng) 歷了MET標準化測試的試驗過程,又在1991 年推出了適應會考后高考選拔模式的NMET試卷,1996年則進行了題 型的局部調(diào)整。整個 改革進程從測試形式的結(jié)構(gòu)性調(diào)整逐步進入測試內(nèi)容的大幅度改造,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 從 戰(zhàn)略方向上看,我國英語測試改革要完成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把測試的重點從語言形式 (form)轉(zhuǎn)到語言意 義(meaning )上來。NMET1998試卷命題顯然明確地堅持了這個戰(zhàn) 略方向:除少數(shù)試題直接涉及對較為復雜的 語法形式的測試外,絕大部分試題都含有對語 言意義的領(lǐng)悟與判斷。我們在近兩年的試卷評價中都談到了NMET 已經(jīng)進入了成熟階段, 那么,作為又一份成熟試卷的NMET1998,它的成熟首先表現(xiàn)在完成了從重點測試語言形 式 到重點測試語言意義的戰(zhàn)略轉(zhuǎn)向,我們應當把此點視為對今后英語測試改革的戰(zhàn)略導向。由 于這種轉(zhuǎn)變是通 過多年的調(diào)整而逐步完成的,所以高三教師和考生是能夠接受NMET1998 試卷的。 2.堅持把測試的基本點定位在語篇上 近幾年的NMET試卷一直把測試的基本點定位在語篇上,NMET1998則更為明確地堅 持了這一做法。評價組認 為,命題人堅持這樣做是有明確而系統(tǒng)的理論指導的。 從重點測試語言形式到重點測試語言意義的轉(zhuǎn)向是一種整體方向的轉(zhuǎn)變,國外語言學界 早在50—60年代就 系統(tǒng)地提出以意義為重點內(nèi)容的語言教學策略(teaching strategies)。從 那時起, 為了突出語言意義的教 學,語言學家和語言教育家又進行了多方面的探討,并有 許多新的發(fā)現(xiàn)。其中一個重要發(fā)現(xiàn)是:在語言行為的 運作中,意義總是與情景有很高的相 關(guān)性,意義歸根結(jié)底是由情景決定的。他們在這個思路的基礎(chǔ)上提出:任 何在特定情景中 發(fā)生的語言行為都是以語篇(discourse)為基本表現(xiàn)形式的。因此,可以斷言:語言教學應 當 以語篇為基本單位,高中階段尤其應當如此。語言測試應當把測試的基本點定位的語篇 上。 NMET1998試卷不僅繼續(xù)堅持了這種定位,而且在重點題項上適當強化了這種定位。評 價組從這個意義上高 度評價NMET1998閱讀理解題的設計,特別指出其中的“補全對話” 題的命題較為突出地體現(xiàn)了注重語篇領(lǐng)悟、 強調(diào)語篇解析的傾向。歷來具有較高區(qū)分度的 完形填空題則繼續(xù)保持了在語篇領(lǐng)悟和語篇解析的層面上檢測基 礎(chǔ)詞匯用法的特點。 3.堅持知識——能力的綜合測試目標 NMET1998試卷在處理知識和能力的關(guān)系上表現(xiàn)出較高水平的成熟。 評價組認為,知識與能力的有效界定一直是我國學科教學論中的難題。正是因為這個課 1998年度普通高考英語試卷評價報告(上)>題難于找到某種或 某些可以付諸實施的科學界定方法,而且在教學的具體目標上也難于找 到可以付諸實施的表述方法,所以,命 題人在測試的設計上往往籠統(tǒng)地、模糊地處理知識 和能力的關(guān)系問題。這種在方法論上的模糊性和不確定性往 往阻礙測試設計者探索能力測 試的具體方式和手段,由此又往往導致測試設計者很不情愿地回到注重知識測試 而忽視能 力測試的傳統(tǒng)道路上去。 作為英語高考改革的繼續(xù),NMET1998比較好地解決了知識和能力的關(guān)系問題,我們作 出這一評價的理由是 : 1)NMET1998合理地吸收并使用了應用語言學的最新研究成果。 其中包括:語言能力 的新的分類領(lǐng)域;適 應能力新分類的知識分類系統(tǒng);適應能力新分類的言語組織技能系統(tǒng); 適應能力新分類的交際策略技能系統(tǒng)。 2)NMET1998 進一步強調(diào)在語言運用的層次上實現(xiàn)知識——能力的綜合測試目標:考 生必須在語言的實際 運用過程中有選擇地、有明確目的地使用已學的語言知識。NMET1998 保持近幾年NMET試卷設計的連續(xù)性,比較 深入地探索了在綜合運用的水平上考查考生對 語言知識的有效把握,即使是從表面上看較為側(cè)重語言基礎(chǔ)知識 考查的單項填空題,實際 上也體現(xiàn)了知識——能力的綜合測試的特征。 知識——能力的綜合測試在NMET1998試 題 制作上表現(xiàn)出如下品質(zhì): ——在幾乎所有試題中創(chuàng)設了具有實際應用空間的特定語境(語言量可多可少); ——在大部分試題中設定了具體能力運用的測試目標; ——在絕大部分試題中設定了在具體能力運用時所涉及的主要知識測試目標; ——主要知識測試目標一般能夠涉及一組作為輔助因子的次要知識測試目標; ——以上要素均要求考生在解題過程中進行有序操作,一旦操作的有序性被打破,解題 即告失敗。 NMET1998的上述品質(zhì)表明:它已經(jīng)初步探索出了語言知識——能力綜合測試的有效途 徑。 3)NMET1998 試圖探索在社會語言學的理論背景下處理語言知識與語言能力(和技能) 的關(guān)系的實施形式 。評價組認為,知識與能力的關(guān)系問題是學科教育學的一般性問題。就 語言教學而言,知識與能力的關(guān)系問題 表現(xiàn)為語言知識與語言能力(和技能)的關(guān)系問題, 而語言知識與語言能力(和技能)的統(tǒng)一主要存在于社會 關(guān)系和社會情境之中。這里有一 個簡單明了但卻一直被教師和學生忽略的道理:本來,人們總是在社會關(guān)系和 社會情境中 有目的地實施語言行為的,從而人們的語言知識和語言能力(含技能)也就“綜合地”表現(xiàn) 在這種 社會語言行為之中。傳統(tǒng)的語言教育者抽去這種社會語言的背景,使語言知識游離 在語言的社會性運用之外。 由于教授這樣的孤立語言知識占去大量的教學時間,語言知識 和語言能力成為相互對立的東西。現(xiàn)代語言教學 的一項任務就是把語言知識和語言能力(含 技能)重新統(tǒng)一到社會語言行為之中,現(xiàn)代語言測試也應當在社會 語言行為的條件下檢測 語言知識和語言能力(含技能)。我們認為,NMET1998的閱讀理解B、C、E 段在選篇和 試 題設計上都體現(xiàn)了這方面的努力。 4.堅持在檢測語言經(jīng)驗和語言意識的層次上提高選拔考試的區(qū)分度 評價組對NMET1998各小題的區(qū)分度進行了比較: 1)區(qū)分度很好的項目占全部項目的37%; 2)區(qū)分度較好的項目占全部項目的41%; 3)區(qū)分度一般的項目占全部項目的20%; 4)區(qū)分度較弱的項目占全部項目的2%; 值得注意的是,在前兩類考項中,高分學生得分絕大部分與他們在語言經(jīng)驗和語言意識 上的優(yōu)勢有關(guān),而 低分學生則表現(xiàn)出明顯的語言經(jīng)驗不足,更談不上語言意識了;跉v 年高考試卷評價的經(jīng)驗,不少教師和教 研員指出:NMET試卷的較好區(qū)分度與考生語言經(jīng) 驗的多少和語言意識強弱直接相關(guān)。考生在很多考項上的失誤 從表面上看是知識問題,或 是解題思路問題,但深入探究,則屬于語言經(jīng)驗不足或語言意識不強。大量的語言 信息輸 入在有效的學習策略指導下才可能演化為真正的語言經(jīng)驗和良好的語言意識。NMET1998 堅持在檢測語言 經(jīng)驗和語言意識的層次上提高選拔考試的區(qū)分度的做法對高中英語教學改 革有很好的導向作用。 5.實現(xiàn)理想的難度控制 NMET1998(理科)的難度是0.54,十分接近理想難度。如果把近幾年的難度作一下比 較,我們可以看到下 圖所示的情況: 附圖{圖} 此圖表明:NMET試卷從1995年到1998年保持著非常好的難度控制。在當前全國各省、 市、地區(qū)英語教學狀 況仍然存在極大差距的現(xiàn)實條件下,在全國各地依然有相當數(shù)量的考 生還在接受傳統(tǒng)的語法中心型的教學指導 的現(xiàn)實背景下,NMET試卷在進行上述改革措施 的同時能保持如此理想的難度控制是相當不容易的。 (未完待續(x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