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教育只重技術會丟掉靈魂
藝術教育只重技術會丟掉靈魂 中國青年報訊(張劍 記者李新玲)“藝術教育不應只重技術,應更加注重人文內(nèi)涵!北贝蠼淌凇⒅缹W家葉朗近日做客南開大學名人講座,就當前中國青少年的藝術教育作出如上點評。 針對現(xiàn)實中不少家長逼迫孩子彈鋼琴、學畫畫的情況,葉朗指出,藝術教育首先是對美的感受和理解,要在循序漸進中獲得自身修養(yǎng)的提高,而不應帶有功利色彩。他說:“如果學習藝術的目的只是為了考級,或是升學考試時加分,根本不管孩子有沒有興趣,那就談不到去欣賞音樂、舞蹈和繪畫之美,自然也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藝術教育! 他強調,藝術教育一定要注意它的人文內(nèi)涵,要使人感受到人生的美,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這才是美育的靈魂!叭绻麤]有這個靈魂,單純地學技術,這樣的培養(yǎng)就不是藝術教育,更不是美育!彼J為,對孩子進行藝術審美教育的最終目的應該是培養(yǎng)他們形成較高的人生境界、達觀的人生態(tài)度和完善的人格結構,從而具有良好的綜合素養(yǎng),讓孩子在多才多藝的個人背景下享受生活、表現(xiàn)生活,甚至創(chuàng)造自己追求的一種存在方式。因此,把音、體、美簡單地理解成為孩子將來的謀生準備,必然貶低了藝術審美教育本身所具有的豐富內(nèi)涵。 “因為一個指法不到位,就嚴厲指責孩子‘你怎么那么笨’或‘你怎么這么不用心’等等,會讓孩子喪失興趣和信心,得不償失。”他說,“彈琴本身是一項很復雜的心智活動,尤其是在注意力分配上,既要讀譜、又要搞準指法,一雙眼睛,一個腦袋,同時要做這么多事情,確實不容易。但家長不應只看到藝術的技術性,更應看到孩子在學習過程中自身素質的培養(yǎng)! 葉朗認為僵化的“藝術教育”會將藝術的美感消磨殆盡,是對孩子欣賞美的一種干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