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請輸入關鍵字:
談談“機械效率”的歸類復習(安慶懷寧)
談談“機械效率”的歸類復習(安慶懷寧)談談“機械效率”的歸類復習(安慶懷寧)何承義 3月20日 有用功占總功的百分比叫做機械效率,其公式為η=W有用/W總。這個基本概念在初中物理教材中已經(jīng)給出,但沒有進行較深入的討論,因此,學生對簡單機械效率往往有許多模糊的認識,采用歸類復習對于消除學生模糊感,增強對知識的理解大有益處。 一、 簡單機械的種類、定義及性質 簡單機械在我們已學過的中學內(nèi)容里歸納起來有以下四種形式: 1、杠桿 定義: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繞著固定點轉動,這根硬棒就叫做杠桿。 實際生活中的杠桿有省力的,也有費力的,還有既不省力、也不費力的,例如獨輪車、鉗子、起子、剪刀、天平等。 2、滑輪 滑輪可分為定滑輪、動滑輪、滑輪組三種。 (1) 定滑輪 定義:軸固定不動的滑輪叫做定滑輪。 定滑輪實質是一個等臂杠桿使用它不省力,但可改變力的方向, 例如在旗桿上裝一個定滑輪,人站在地上就能把旗子升到高處。 (2) 動滑輪 定義:滑輪和重物一志移動,這樣的滑輪叫動滑輪,動滑輪的實 質是動力臂為阻力臂二倍的杠桿,使用動滑輪能省一半力,但是不能改變力的方向,在很多情況下使用不方便,因此動滑動很少單獨使用。 (3) 滑輪組 定義:動滑輪和定滑輪組合在一起叫滑輪組。 這種機械使用起來既方便,又省力,例如汽車起重機、塔式起重 機等。 3、輪軸 定義:由輪和軸組成,能繞共同軸線旋轉的簡單機械,叫做輪軸。 輪軸的實持是可以連續(xù)旋轉杠桿,例如汽車駕駛盤、手搖卷揚機、轆轤等。 4、斜面 定義:與水平方向有一個傾角的面叫斜面。 使用斜面可以省力,但不能省功。例如,為了省力,人們在把重的物體搬到車上時,常常搭上一塊木板。 二、 簡單機械的有用功、總功及效率。 為了清楚有效地搞好機械效率復習,我把簡單機械的有用功、 總功及效率總結列表如下(表中“L1”表示動力臂,“L2”表示阻力臂,“L”表示斜面長“R”表示輪關徑,“r”表示軸關徑,“h”表示重物所升高度或斜面高,“s”表示繩子自由端的伸長量,“F1”表示動力,“F2”表示阻力,“G”表示物生,“n”表示輪軸轉的周數(shù)或表示承擔動滑輪的繩子段數(shù))。 項目 名稱 有用功 W有用 總功W總 機械效率η 杠桿 F2*L2 F1*L1 F2*L2/F1*L1*100% 輪軸 n·2πr*G 或G*h n·2πrR*F1或: h/2πr·2πr*F1 n·2πrG/n·2πrRF1 *100%或G*h/(h/2πr*2πR F1)*100% 滑輪 豎直 狀態(tài) G*h(G也可含滑輪重) F1*nh G*n/F1*nn′*100% 水平狀態(tài) F2*3/n F1*3 F2*(3/n)/F1*3*100% 斜面 G*h F*L G*h/ F*L*100%
說明,表中有些欄目的公式?jīng)]有化成最簡式,目的在于讓公式仍能繼續(xù)充分反映各機械的本質特征,便于學生準確選擇公式解答題目. 三、 習題示范 使用上表公式,求解有用功、總功時要根據(jù)題目的要求正確選擇 力和力臂或距離的單位,避免因單位混亂而出錯;求解機械效率時,公式上下相同物理量單位統(tǒng)一就可以了,不必再轉換成國際單位,以節(jié)約時間,提高解題速度。 例1:沿著長5米、高1米的斜面,把重104牛頓的物體用2500牛頓的力沿斜面拉到車上去,這個斜面的機械效率是多少?額外功是多少? 解:本題屬于求斜面機械效率問題,參照上表所列可知: W有用 =G*h,W總=F*L 根據(jù)η=,得 η=G*h/F*L=104*1/2500*5*100%=80% 又根據(jù)W總= W有用+ W額外得: W額外=W總- W有用 =F*L+G*h =2555*5-104*1 =2500(焦) 例2:如圖所示的滑輪組提重2000牛頓的貨物,這個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62.5%,求拉力的大小。 解:本題與滑輪的機械效率有關,而且屬于豎直狀態(tài)的問題,根據(jù)上表所列,設繩子自由端伸長s米,則:W有用=G*s/n,W總=F*s 而η= W有用/ W總= G*s/n/ F*s*100%,n=4, 故F=G/nη=2000/4*62.5%=800(牛)。 必須指出表中滑輪的效率公式不但適用于滑輪組,也同樣可適用于定滑輪、動滑輪,切莫縮小應用范圍。 例3:用道釘撬來撬鐵路枕上的道釘(如圖2),加在道釘撬撬上的力是200牛頓它的動力臂是1.2米,阻力臂是6厘米,求道釘對道釘撬的阻力,若機械效率為40%,道釘對撬撬的阻力又是多少? 解:求第一問時的機械效率為10%,根據(jù)上表查杠桿的有關公式得: F2*L2=F1*L1 F2=F1*L1/L2=200*1.2/0.06=4000(牛) 第二問的機械效率為40%,得: η= F,2*L1/ F1*L1*100%,得 F, 2= F1*L1*η/ L2=200*1.2*40%/0.06=1600(牛) 例4:人們用轆轤從井中提起一桶300牛事出有因重的水,輪半徑是軸半徑的3倍,在輪上加200牛頓的力才能把這桶水勻速提起(如圖3),該轆轤的效率是多少? 解:題目雖然沒有把已知R和r的具體數(shù)值,但已經(jīng)告訴R=3r,在只求效率的情況下,不需要求出W有用/ W總,只要能求得比值就行了,假設轆轤轉了n周,則 η=(n·2πr*F2)/ (n·2πR*F1)*100% η= r*300/3r*200*100% =50%
(載1994年第3期《中學物理教學參考》)
安慶懷寧
|
 |
文章標題 |
相關內(nèi)容 |
|
1
|
物理習題教學中的思維變通性訓練(安慶懷寧)
|
物理習題教學中的思維變通性訓練(安慶懷寧)物理習題教學中的思維變通性訓練(安慶懷寧)3月20日 盡管擺在我們面前的物理習題浩如煙海,模型花樣翻新,可謂五花八門,但其設計方法,大都采用變式,即依據(jù)提出的曲型(或理想化)模型交替變更提供材料的形式,設計新的模型,以顯示其物理本質。其目的在于幫....
|
詳細
|
2
|
采用誘思教學法進行教學(安慶懷寧)
|
采用誘思教學法進行教學(安慶懷寧)采用誘思教學法進行教學(安慶懷寧)3月20日 施教時要善于“誘導思維”,首先要“誘疑”,使學生“生疑”然后要“導向”,使學生的思維沿著正確地方向健康地發(fā)展;最終達到“釋疑”,這就是誘思教學法的三步曲。
誘思教學法的基本內(nèi)容是:學為主體、教....
|
詳細
|
3
|
關于初中物理總復習的幾點建議
|
關于初中物理總復習的幾點建議關于初中物理總復習的幾點建議劉吉發(fā) 4月11日 對初中物理總復習有四點建議。 一、復習的目的是綜合提高,而課堂則是復習的主陣地。課堂上的復習內(nèi)容是老師根據(jù)教學大綱和中考說明,并結合同學們的實際情況精心組織的,具有明確的針對性。課前應以課....
|
詳細
|
4
|
高三物理總復習策略
|
高三物理總復習策略高三物理總復習策略福建南安華僑中學 林少平 7月23日 為適應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對人才素質的全面要求,著力引導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和創(chuàng)新人才的培養(yǎng),進一步深化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制度改革,根據(jù)教育部的部署,我省在2001年將參加“3+X”的高考改革。面對“3+X”考試,這....
|
詳細
|
5
|
簡析實施素質教育教師必備的素質
|
簡析實施素質教育教師必備的素質簡析實施素質教育教師必備的素質深圳市寶安區(qū)福永中學 龔焱 7月23日 所謂的“素質教育”,是指通過切實有效的途徑全面提高每個學生的素質,即思想品德、科學文化、身體心理、勞動技能四個方面的素質。換一句話說,素質教育是以培養(yǎng)能力、發(fā)展個性為目的的基礎教育,是....
|
詳細
|
6
|
多媒體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
多媒體教學的實踐與思考多媒體教學的實踐與思考陸天池 作者系蘇州市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 7月23日 如何將現(xiàn)代技術成功地應用于教學,是世界各國競相研究和急需攻克的課題。三年多來,蘇州市廣大教育 工作者大膽探索、勇于實踐,將多媒體應用于課堂教學,顯著地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這一教育科....
|
詳細
|
7
|
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創(chuàng)新模式
|
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創(chuàng)新模式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創(chuàng)新模式顧建民,王沛民 浙江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 7月23日 課題開放式教學模式所具有的內(nèi)部適應性和外部適應性特點做了詳細的闡述。 在歐洲大陸日德蘭半島的北部,有所鮮為人知然而生機蓬勃的新型大學:建于1974年的奧爾堡大學!白 ....
|
詳細
|
8
|
淺談創(chuàng)新教學的課堂教學策略
|
淺談創(chuàng)新教學的課堂教學策略淺談創(chuàng)新教學的課堂教學策略湖南省湘鄉(xiāng)市教育局教研室 曠湘平 7月23日 創(chuàng)造天地 知識經(jīng)濟時代呼喚創(chuàng)新型人才;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希望,需要創(chuàng)新型人才,而創(chuàng)新型人才要靠創(chuàng)新教育來培養(yǎng)。所謂創(chuàng)新教育就是通過有目的、有系統(tǒng)的創(chuàng)新教學與訓練,使學生樹立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創(chuàng)....
|
詳細
|
9
|
高中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困難分析及其教學對策
|
高中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困難分析及其教學對策高中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困難分析及其教學對策溧陽市戴埠高級中學 朱曉春 9月13日 在許多物理教師看來,"3+X"綜合科目中的實際問題,越來越簡單,但實際上對學生卻存在著新的困難,問題在于傳統(tǒng)的物理教學使學生已經(jīng)習慣于簡化了的物理對象及物理模型....
|
詳細
|
10
|
淺談物理教學中的問題設計
|
淺談物理教學中的問題設計淺談物理教學中的問題設計溧陽市戴埠高級中學 朱曉春 9月13日 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看,學生所要掌握的知識意義建構需要有精心的問題設計,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的主導作用都需要由精美的問題設計來體現(xiàn)。常常聽學生說,上課聽得懂,下課不會做;也常常聽老師說,我已強調多少....
|
詳細
|
375條記錄 1/38頁 第頁 [首頁] [上頁] [下頁] [末頁] |
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教學論文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