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歷史閱讀能力,適應歷史新課標
提升歷史閱讀能力,適應歷史新課標提升歷史閱讀能力,適應歷史新課標 內蒙古赤峰市元寶山鎮(zhèn)中學 薛承玉 伴隨著新世紀,新一輪課程改革來臨,在歷史課程的改革中歷史課程目標中特別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所謂的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具有自覺學習的愿望和積極性,而不是在外來壓力下被迫進行學習。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啟發(fā)、指導和培養(yǎng)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以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傳統(tǒng)學習方式。我認為學生會自主學習,提升閱讀能力是非常關鍵的一環(huán),閱讀是人類獲取知識,提高觀察、分析、思維等高層能力的基礎。偉大的導師馬克思在大英博物館浩如煙海的書籍中,通過閱讀汲取了人類的一切優(yōu)秀的文化成果,融入《資本論》中,形成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無產階級的偉大革命斗爭。開國領袖毛澤東,在行軍打仗的閑暇之余,卷不釋手,博覽群書,把吸取來的精華加上自己的發(fā)揮應用于同國民黨進行的政治、軍事和經(jīng)濟斗爭中,指揮了波瀾壯闊的中國革命取得勝利。這一切都得益于閱讀。許多學生不能掌握知識,乃是因為他們還沒有學會流暢地閱讀、有理解地閱讀,還沒有學會閱讀的同時進行思考,教材是中學生的主要閱讀材料,特別是歷史教材,它本身具有可讀性的特點,如何利用歷史教材使學生學會閱讀技能、理解潛在意義呢?根據(jù)歷史科的特點、課本知識的難易情況、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我認為歷史科的閱讀用以下幾種方法。能夠提升閱讀能力。 一、“語文式”閱讀法 這種閱讀方法就是讓學生用類似學習語文的方法去閱讀歷史課文。使用這種方法閱讀時,要求學生對課文內容逐段、逐句、逐字地通讀,先找出知識點,排一排知識層次,再對每一個知識點進行歸納概括,然后做好讀書筆記,對看不懂的疑難問題作上標記。教師在學生閱讀時要提出一些問題進行考查,檢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對學生閱讀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必要的講解。對于知識簡單的課本內容,采取“語文式”閱讀法讓學生自主學習既可以節(jié)省時間,又可避免教師講解過多而使學生產生枯燥無味的感覺。 二、“提綱式”閱讀法 對閱讀理解難度較大,學生一時難以把握的教材內容,為降低難度,便于學生自主掌握,可采用“提綱式”閱讀法進行學習,這就是教師在課前就教材內容精心設計好讀書提綱,理出主要知識點,為學生閱讀指出思路,從而達到降低教學難度的目的。如學習“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就可列出這樣的閱讀提綱: 1、革命爆發(fā)的原因 2、導火線和開始的標志 3、革命的過程(含《人權宣言》的內容、路易十六上斷頭臺、雅 各賓派的專政措施影響拿破侖帝國的建立等內容) 讓學生從上述提綱的提示中去閱讀,然后掌握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再遇到相似內容時,學生便會閱讀了。 三、“問題式”閱讀法 所謂“問題式”閱讀法,就是教師根據(jù)課程目標的要求,把課本知識轉化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邊閱讀邊回答問題。它適合于知識點較密集,重、難點較集中的學習內容。采用這種方法指導學生閱讀選編問題題很重要,要求選編的題目與課本內容密切聯(lián)系,主要知識點都應在題目中顯示出來,而且題目要體現(xiàn)歷史課程的“三維”目標,即知識與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和態(tài)度,有利于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但難度要適中,以大多數(shù)學生通過閱讀都能得出正確答案為宜。還可以課前把設計好的習題印發(fā)給學生,學生帶著題目有針對性地去看書,到課本中找答案,通過動眼、動手、動腦,有利于學生分析、歸納等思維能力的提高,同時學生依照課本去解答題目,能夠準確而簡明扼要地得出正確答案,有利于學生答題的規(guī)范化,提高解題能力。 四、“地圖式”閱讀法 歷史和地圖關系十分密切,歷史課本上有許多的插圖,和歷史課本相配套的有歷史地圖冊,這是學習歷史知識的重要工具!暗貓D式”閱讀法就是要求學生在閱讀歷史知識的時候,充分重視地圖的作用,認真讀圖,分析地圖,記憶地圖,從地圖上獲取歷史知識、歷史信息,并能夠做到圖文轉換,應用地圖說明問題,用語言文字準確敘述圖中所示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以提高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比如在閱讀“殖民主義的罪惡”這一問題涉及到“三角貿易”時把歐洲殖民者的出程、中程和返程的出發(fā)地、攜帶的物品利用地圖由學生照圖去說,形象、直觀而且容易掌握這一知識點。 五、“線索式”閱讀法 歷史教材很多內容都有非常明晰的線索,通常最常見的是時間線索,許多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活動都是以時間線索來敘述的,按這一線索來閱讀,能快速的完成閱讀。比如講美國內戰(zhàn)的經(jīng)過時,把1774年、1775年、1776年、1777年、1781年、1783年這些年發(fā)生了哪些事通過閱讀弄清了,美國內戰(zhàn)的主要問題也就解決。 六、“比較、遷移擴展”閱讀法 首先要進行比較閱讀,即把同類內容的課進行對比閱讀,找出它們的異同,得出一般規(guī)律,比如在學“資產階級革命”這一主題可把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對比閱讀,這樣識記更容易,而且還能對比異同。其次要進行遷移擴展閱讀,即用課內已學過的方法去進行課外閱讀,從而擴大知識面,暢游于閱讀的王國。 總之,通過以上幾種閱讀方法的運用,再加上學生通過學習自己不斷總結出新的閱讀方法,學生就能在閱讀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在教學中發(fā)揮自己的主體作用,使自己會自主學習。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