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百十二 表五十二
◎交聘年表一(中國遣駐使) 交聘之典,春秋為盛。南北史本紀(jì)書交聘頗詳。其時中土分裂,與列國之?dāng)丑w相交,無以異也。宋與遼、金,歲賀正旦、賀生辰外,有泛使,今謂之專使。然皆事畢即行,不常駐。金史始有盟聘表。清有中夏,沿元、明制,視海內(nèi)外莫與為對。凡俄、英之來聘者,國史皆書曰“來貢”。洎道光庚子訂約,始與敵體相等。咸豐庚申之役,肇釁非一,而遣使駐京,未允實行者,亦一大端。自是而后,有約各國率遣使駐京。同治中,志剛、孫家穀之出,是為中國遣專使之始。光緒建元,郭嵩燾、陳蘭彬諸人分使英、美,是為中國遣駐使之始。其時以使俄者兼德、奧,使英者兼法、義、比,使美者兼日斯巴尼亞、秘魯,而日本無附近之國,則特置使。甲午以后,增置漸多,迄于宣統(tǒng),俄、英、法、德、和、比、義、奧、日本皆特置使,日斯巴尼亞則改以法使兼,秘魯、墨西哥、古巴則以美使兼。韓國置使旋廢。有約之國,惟葡萄牙、瑞典、那威、丹馬諸國無駐使,有事則以就近駐使任之。國際交涉,大至和戰(zhàn)之重,細(xì)至節(jié)文之末,為使者罔弗與聞,關(guān)國家休戚者固至重也。作交聘表。 (表略)
清史稿 全書五百三十六卷,其中本紀(jì)二十五卷,志一百四十二卷,表五十三卷,列傳三百一十六卷,以紀(jì)傳為中心。所記之事,上起1616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建國稱汗,下至1911年清朝滅亡,共二百九十六年的歷史。
《清史稿》是由中華民國初年特設(shè)的清史館編修的,以館長趙爾巽任主編,繆荃孫、柯劭忞等為總纂,另設(shè)纂修、協(xié)修、提調(diào)、?钡嚷殹⒓泳帉懝ぷ鞯南群笥幸话俣嗳!肚迨犯濉酚1914年開始編纂,1920年編成初稿,1926年修訂一次,1927年秋大致完稿,前后歷時十四年。對于這樣一部有清一代的正史,“本應(yīng)詳審修正,以冀減少疵颣”但“以時事之艱虞,學(xué)說之龐雜”,尤其因主編趙爾巽“年齒之遲暮,再多慎重,恐不及待”。于是就委托袁金鎧經(jīng)辦發(fā)刊和?淌乱恕S1928年刊印,1929年發(f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