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與“糟糕”同等重要
“精彩”與“糟糕”同等重要 怎樣的評價,才能更有益于學生的發(fā)展?這是我們每一位老師共同思考的問題,也是我們教育教學工作中最為關鍵的問題之一。 記得自己學生時代的一次作文,老師在文中用波紋線畫了兩個句子,旁邊寫上了鮮紅的"好句!"兩個字,這居然讓讀師范的我心里暗暗高興了大半天。并從此明確了寫作文是自己的愛好,還嘗試著寫了幾篇文章投稿到學校文學社,沒想到竟然發(fā)表了。于是,師范畢業(yè)時,我心中藏著兩個夢想:一是做好老師,二是寫好文章。雖然我寫好文章的夢想沒有實現(xiàn),但老師給予我的肯定與鼓勵,給予我寫作的興趣與動力,我是永遠忘不了的。 正因為自己曾從老師的評語中體驗到成功與喜悅,踏上講臺后,我一直執(zhí)教語文,也一直沿用老師鼓勵的方式來評價學生的作文。就算他們只寫好了其中的一段話,甚至是其中的一兩句,我也寫評語或當眾表揚,使他們增強信心,愿意進一步寫作。對作文水平較高的學生,除了鼓勵,還指出其不足之處,使他們知道如何進一步努力。 因此,對于文章開頭提出的問題,我的看法是:"精彩"與"糟糕"同等重要。"精彩"是一種慈祥、表揚、鼓勵的評價方式;而"糟糕"是一種嚴厲、批評、嚴格要求的評價方式。只有這兩種方式共同發(fā)揮作用,才能促進學生更好的發(fā)展。 大家都知道,現(xiàn)代的小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里備受寵愛,刁蠻、任性、霸道、不接受長輩的教導……如果家里有個"嚴厲的角色",令其"有所顧忌"的話,那情況要好一些;如果家里沒有這樣的"人物",那真是不得了,除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外,還吆喝大人做事,對大人的管束不滿……所有這些發(fā)生在家庭的,不利于學生個性品質(zhì)發(fā)展的現(xiàn)象。我們似乎不用管,但不管顯然不行。我們的評價方式也不能單一地采用"精彩"或"糟糕",而應該"精彩"與"糟糕"兼用。該"贊"的時候不妨興奮地、盡情地贊一贊他;該"批"的時候狠狠地、毫不留情地批評他。這樣,讓學生既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優(yōu)點,明確前進的方向,樹立信心;又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明白努力的方向,不驕不躁。 作為高年級語文教師兼班主任的我,非常喜歡人教版第十一冊中的《"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篇文章。文章講了"我"七八歲時寫了第一首詩后,媽媽的評價是"精彩極了",而爸爸的評價是"糟糕透了"。兒童時作者并不理解父母的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方式。幾年后,"我"再看那首詩時,"不得不承認父親是對的"。成年以后,"我""越來越體會到"父母的兩種不同的評價在自己成長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母親的愛是"靈感和創(chuàng)作的源泉",而父親的"警告"則時常提醒自己"小心、注意、總結、提高"。作者不僅認識到兩種評價對自己成長的重要性,而且認識到這兩種看來截然相反的評價所蘊涵的共同點,那就是愛。我想,我喜歡的原因除了本文文筆優(yōu)美之外,更重要的是為我提供了一個非常合適的教育平臺。學習這篇文章,我不但要讓學生理解平時老師鮮明的兩種不同的評價方式是出于對他們的關心與愛;我還要讓學生感受到父母、長輩平時對自己的教育是為了讓自己健康成長。我認為這一點很重要,對于學生健全自己的人格,改正不足之處,乃至于今后的發(fā)展都起著一定的作用。因此,教學中,我會讓學生充分地理解體會文中的句子、作者的感情,課后還要求他們寫讀后感。下面摘錄學生所寫的一些感想與體會。 A:在一個人的生活中,需要愛的鼓勵與贊揚,使自己鼓起前進的勇氣,揚起希望的風帆,勇往前進……但是,人的生活中只有這點是不全面的。如果別人天天贊自己,夸自己,就會有一種自豪感。長期下去,會使自己驕傲自滿,會在以后人生道路上留下"絆腳石"。 B:媽媽常常鼓勵我,我偏偏不聽,常常辜負她的一番心意。爸爸時常說我的缺點,說我這兒不好,那兒不夠,常常贊別人,要我好好向他學習。聽到這些,我平時一定會滿腔怒火?墒墙裉,我認真讀完這篇課文,我終于知道自己錯了。知道錯便要立刻改正,我想現(xiàn)在改正過來還不算晚吧!父母對我的教導都是對的,就算打或罵,也都是對我的關心,正所謂"打者愛也"。 C:我想對全世界的家長說:"不要給兒女過多的贊揚或批評,這樣會使兒女誤入歧途。只有把贊揚與批評結合起來,才能把自己的兒女教育得更好。" D:如果常常鼓勵孩子,會令孩子驕傲;如果常常批評孩子,會讓孩子沒有自信心。在我家里,母親和父親如果表揚,就一起表揚。就算我有一些地方做得不對,他們也不批評我。所以,別人都說我是"小皇帝"…… E:我們不僅要有鼓勵,還要有警告的力量來平衡。如果你被老師批評后,你會很失落的。但一旦老師鼓勵你,你就會覺得原來我也不是不可以提高的,我是可以的,我是行的。所以,我們被老師批評后千萬不要太失落,而要想,不行的地方就要上進些…… F:在生活上,我媽媽每天都在羅嗦我,而爸爸經(jīng)常罵我,所以我很討厭他們。自從學這篇課文后,我才知道他們都是為我好。羅嗦我,是因為我做每一件事都做得很馬虎;罵我,是因為我做錯了事情。父母的愛,會使我在以后的日子里努力前進。 G:一個人,特別是小學生,成績好了不應該驕傲,成績差了也不要氣餒,繼續(xù)認真學習才最重要。我曾試過一次驕傲的經(jīng)歷。在五年級時,我的數(shù)學成績很好,別人總以為我在考試測驗時會拿高分,但我卻很討厭這種感覺,我曾看過一句話:"一個人被別人看低了比別人看高了更好。被人看低了,你還有機會去做好;被人看高了,你就會很容易出錯了。"而我在一次數(shù)學測驗里只拿了81分,只是81分,老師對我當然不滿意,批評了我一頓。我那次就嘗到了驕傲的滋味,并且還領悟到了那句話的意思。成績好不是天生的,而是靠自己的努力取回來的。你不用功,成績就會差;付出的努力多,和不用功的人相比,相差一大截。 一個人除了用不用功以外,還需要保持一種"勝不驕,敗不餒"的平衡心態(tài)。如果心態(tài)不好,那就很快對工作學習感到厭倦;心態(tài)好的,那他就永遠對工作學習保持熱情。所以,一個人,不怕工作學習不好,就怕心態(tài)不好。 讀上面這些出自學生內(nèi)心的感想與體會,使我由衷地高興。我看到了他們在變,在朝著健康、完善自我的方向發(fā)展……這正是我們想要的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