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劍》教學活動記
《草船借劍》教學活動記 精 彩 緣 于 生 成 --《草船借劍》教學活動記 盧君娥 "生成"是新課標倡導的一個重要的教學理念,它是相對于"預約"來說的。教學有預約的一面,也有生成的一面。在生成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空前高漲,其間,在師生對話和生生對話中很可能會碰撞出靈感的火花,生成讓人意想不到的精彩。下面這個案例,記敘的是本人不久前聽課過程中認為非常精彩的一次教學活動,回味這出人意料的"精彩",最大的感觸就是覺得它緣于課堂的"生成"。 一個偶然的機會,聽到番禺執(zhí)信中學小學部一個語文老師的應聘試教課,執(zhí)教老師是一個有多年教學經(jīng)驗的語文骨干教師,課文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二冊中的一篇傳統(tǒng)教材,它根據(jù)我國著名古典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有關(guān)"草船借箭"的情節(jié)改寫而成,可謂婦孺皆知,我自己也曾經(jīng)教過這篇課文,而且自我感覺還挺好的!該學校領(lǐng)導只有一個要求:"長課短教"。 開始上課了,因為來不及布置學生預習,所以課堂上,教師首先給了幾分鐘時間學生預習課文,弄清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然后交流預習心得。在交流中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憑借過去已有知識經(jīng)驗和相關(guān)資料,已基本能夠完成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弄清故事的線索。估計下一步教師該圍繞著弄清故事情節(jié),領(lǐng)悟諸葛亮"神機妙算"這一教學目標為重點設(shè)計教案、組織教學了。這樣的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中所必須達到的,應該是預定的,我想教師應該早有準備,可接下來的活動過程卻大大出乎我的預料! 首先教師讓學生細讀課文,要求他們通過細讀,理解諸葛亮"神機妙算"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課文中除了諸葛亮,你還對哪個人感興趣,為什么?請把你的見解和全班同學交流一下。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運用了新課程理念所倡導的"自主學習"和"主動探究"的思想,但還是圍繞著本文的中心--諸葛亮"神機妙算"而展開的。 交流活動開始了,除了有對諸葛亮進行分析的,許多同學還說周瑜論曹操,引經(jīng)據(jù)典,侃侃而談。 一個學生質(zhì)問老師說:"諸葛亮明知周瑜暗藏殺機,魯肅又是周瑜的心腹,為何還要請魯肅幫忙?" 我以為老師會用一般常規(guī)對教材的理解回答學生的質(zhì)疑,可老師卻笑而未答,過了一會兒說:"這就是諸葛亮用人的高妙之處,請大家仔細從課文中尋找答案。" 學生再一次細讀課文,并且在讀書之后紛紛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一場意想不到的辯論開始了。 有的說:"這是魯肅與諸葛亮的私人交情很好,所以同意幫他的忙。" 有的說:"這是魯肅對周瑜心胸狹窄懷恨在心,所以有意讓諸葛亮勝過周瑜。" 種種解答都不無道理,老師露出了滿意的神情。 這時一個女同學站起來說:"從魯肅果然不提借船之事,我覺得魯肅是一個老實可信賴的人。諸葛亮不正是看中了他的這一品質(zhì)才請他幫忙的嗎?" 這個學生的回答很精彩,課堂上響起了一片掌聲。 突然一個男生站起來大聲說:"老師,我不同意她的看法!我覺得魯肅不是一個老實可信賴的人。大家想想,周瑜是他的頂頭上司,那么信任他,可他居然吃里扒外,這樣的人能說他老實可信賴嗎?" 一石激起千層浪,他這一問引得班上好多同學應和,班上頓時出現(xiàn)一片嘩然。 看來,教師設(shè)計的探究活動給了學生創(chuàng)新的時空,學生在辯論的過程中已經(jīng)能用辯證的觀點看問題了,這對于六年級的孩子來說應該是非常了不起的了?蛇@樣尖銳的問題應該是老師事先沒有想到的,它們已經(jīng)超越了文本要求的目標,升華到人生觀、價值觀方面的探討了。這不正是新課標所提出的三維目標之一,"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嗎? 我和學生一樣,等候著教師對這諸多問題給出答案,這應該是教師表現(xiàn)自己文學修養(yǎng)的最佳時間了,可教師沒有,而是緘默不言,過了一會兒,教師對學生說:"縱觀全文,正如許多同學剛才所說,諸葛亮神機妙算,胸懷坦蕩,周瑜兇狠狡詐,心胸狹窄,請問:諸葛亮和周瑜,你喜歡誰?為什么?" 學生們不約而同的說喜歡諸葛亮不喜歡周瑜,并且講了一大堆喜歡與不喜歡的理由。 這時,剛才那位說魯肅老實的女生又站起來說:"同學們想想,當時大敵當前,諸葛亮不計較個人得失,以大局為重,而周瑜為一己之利,不顧國家的安危想置諸葛亮于死地,如果你是魯肅,你會怎么做?" 靜場!片刻的靜場表明了這位女生的話點燃了大家思維的火花。很快,學生紛紛發(fā)言,為魯肅辯解,又一場帶著人生哲理的"辯論大賽"開始了。 有的說:"魯肅和諸葛亮一樣,也是一個顧全大局的人。" 有的說:"魯肅與其是幫諸葛亮,還不如說是在幫吳蜀兩國。" 有的說:"魯肅不僅老實,還很有正義感和愛國心。" 還有的干脆說:"如果我是魯肅,我也會這樣做的!" …… 辯論在繼續(xù)著,而我在心里卻忍不住為這沒有預約的精彩拍手叫好!這樣的精彩是我在自己的課堂上不曾生成的,或者說即使有生成也沒有充分運用的,無論是語文課堂還是數(shù)學課堂上。是我所教的學生不如這里的學生優(yōu)秀嗎?非也!我想,不只我如此,就連執(zhí)教者可能也未曾遇到過這樣的課堂情景。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教師有著豐厚的語文素養(yǎng)、豐富的教學機智和民主的教學態(tài)度,最重要的是執(zhí)教者能運用新課標的理念,在教學中敢于不斷地突破預設(shè)的教案,抓住課堂生成的教學資源,放手讓學生自主展開富有獨特體驗的探究。這節(jié)課帶給老師、學生和聽課者的都是一種全新的感受。由此看來教師只要能恰當?shù)匕盐諏W生探究的方向和尺度,將學生的需要和參與提高到一個全新的高度和重要的位置,尊重學生,加強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便會碰撞出燦爛的思想火花,生成超越文本的精彩,讓學生在課堂上品嘗到學習的快樂。這樣的課堂真的讓人賞心悅目,回味無窮! 從這個自己親身感受的案例中,我深深的感到,只要我們在設(shè)計和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從學生的需要出發(fā),以人為本,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還給學生,善于捕捉課堂生成的資源,并用它來調(diào)整自己預定的教學思路,就能讓我們的學生在學習中充分享受自主的快樂,成功的快樂,我們的課堂也就會不斷的生成不曾預約的精彩,我們的學生也就會不斷的可持續(xù)的發(fā)展。這不正是我們教育所追求的一種境界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