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沖刺教學
高考作文沖刺教學 高考作文沖刺教學 肇慶市實驗中學語文組 姚星海 【內容摘要】 沖刺高考作文教學與平時訓練不同,主要是訓練學生考場作文。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作文教學:審題立意,選擇材料,擬寫簡單提綱,寫好開頭結尾,展示性評講。 【關鍵詞】 沖刺高考 作文教學 高考作文占分比例大,應考訓練不容忽視。筆者針對考場作文的特點,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在高考復習的沖刺階段,對學生進行“五項訓練”,效果明顯。訓練的核心是如何讓文章"出彩",讓閱卷者“一見鐘情”,留下深刻的印象。沖刺階段著重從幾方面進行作文教學:審題立意,選擇材料,擬寫簡單提綱,寫好開頭結尾,展示性評講。 一 訓練學生快速、全面、準確審題 作文審題主要有抓住主旨法、抓關鍵詞句、以果溯因法三種方法。不論教師講授哪些方法,一定要結合實際材料,將思維過程講清楚,教會學生如何把握審題的過程分析才是至關重要的。如果只是單純介紹某種審題立意方法了事,幾乎不能收到多大效果。因此在作文訓練中,我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必不可少的一步是——教會學生如何對材料進行過程分析。 對材料的過程分析一般包括三個步驟:(1)材料涉及的對象或主角是誰;(2)他們表現(xiàn)如何,結果怎樣;(3)對這些人事如何評價,給我們什么啟示。經過多次這樣的訓練,學生較好地掌握了面對材料作文時要做哪些事,如何審題才能盡可能地避免偏題或走題。 如2008年廣州一模材料作文導寫: 【文題】 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陳小姐帶著在BB車中熟睡的1歲大的孩子乘公交車,司機讓陳小姐將BB車折疊放好,否則就要購買1元的行李貨品票。陳小姐表示,如果把車折疊起來會把孩子弄醒,而車上沒有空座位,把孩子抱在手中乘車又很危險。她認為司機的要求不合理,堅決不交這1元錢, 而司機拒不開車。為了這1元錢,陳小姐與司機“對峙”數(shù)小時,期間陳小姐多次報警,警察兩度出警,車上數(shù)十人被迫轉車。最后,在警察苦口婆心的勸導后,陳小姐搭乘警車回家。 此事引起了社會各方面的反響,議論不一。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少于800字。不要脫離材料的含義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從乘客、司機或雙方關系三個角度來分析立意。 第一,從乘客的角度。她認為公交公司的規(guī)定不合理,她有實際困難得不到及時的幫助而使她作出“對峙”,報警等一系列讓人匪夷所思的舉動,她這樣做對不對呢?我們應該怎么看,從肯定她的角度可以這樣立意:堅持原則,維護個人的利益。從批評她的角度則可以這樣立意:不能因為一己私利而罔顧他人的利益。 第二,從司機的角度,他執(zhí)行公司的規(guī)定本身沒有錯,但沒有從實際出發(fā)靈活處理而造成這場原本可以避免的混亂,因而可以這樣立意:社會效益與經濟利益發(fā)生沖突時,應以社會效益為先。應該有社會責任感,人與人之間應該發(fā)揚友愛互助的精神。 第三,從雙方的關系來立意。如果交戰(zhàn)雙方都能本著互諒互讓的態(tài)度來解決事端,這樣的事或許就不會發(fā)生了。因此可以這樣立意:人與人之間要有謙讓的精神,要學會忍讓,學會讓步,學會禮讓,學會體諒他人,為他人著想等等。 引導學生在全面分析材料基礎上,抓住材料主要意思進行立意,這是審題立意的關鍵,是防止文章立意偏題的重要方法。 二 選材訓練 在考試中或由于緊張,或由于平時積累不夠,有的同學會“咬斷筆桿不放松”而發(fā)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感嘆。沖刺訓練就是教會學生在“山重水復”之際,學會應急方法,“柳暗花明”。我主要引導學生從下面幾方面發(fā)掘素材。 從課文中聯(lián)想選材?紙鲎魑淖魑乃季S斷電,左思右想,還是茫然墜煙霧,腦中一片空白,怎么辦?別急,把課文中涉及的名人事例、名篇名句、典故詩詞搜索一遍,一定會有切合作文題目的素材。平時課文教學時,就教會學生養(yǎng)成整理歸納的良好習慣。請看下例: 在歷史的長河中徜徉,感嘆于始皇的德兼三皇,功過五帝;敬畏于屈子的“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種不變的情懷,正是這種本色,鑄就了豐富多彩的人生。但每個人又有站在自己對面的時候!拌F馬冰河入夢來”的陸游,為何會在沈園的頹墻上寫下帶血的字跡——“莫!莫!莫!”再堅強的性格也抵不住情思的糾結,始終有其脆弱的一面啊!“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閨閣中以淚洗面的李清照,也有“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的悲壯吟唱;高唱“”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東坡居士,卻也有“人生如夢,一樽還酌江月”的哀嘆。 看了這段文字,你或許會驚嘆考生深厚的文學功底和高超的文字駕馭能力。但如果對考生所引用的內容進行一番審視,又會發(fā)現(xiàn)考生所引用的內容都出自中學語文教材,甚至有的就是要求背誦的名句。這又給我們很多啟示:語文教材,就是一座取之不盡的礦藏,只要能合理利用,素材就會“不盡長江滾滾來”。 訓練試卷中取材。平時考試訓練中,有很多寫得很優(yōu)美的句子,如仿句訓練、現(xiàn)代文閱讀、文言文閱讀、甚至話題作文的話題都有可能成為作文在好材料。引導學生學會搜索,當搜索枯腸、苦思冥想而不得時,不妨把復習階段訓練過的試卷回憶下,甚至把近在眼前的試卷翻一翻,或許會有“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意外收獲。請看下例: 1、后漢時有一位寡婦,侍候婆婆非常孝順。后來婆婆年老壽終。但小姑原本心懷嫌怨忌妒之心,就誣陷寡婦厭惡供養(yǎng)婆婆,毒死了她的母親。郡守不加審察,就定了這位寡婦謀殺罪。這郡守手下有一個正直的官吏叫孟嘗,他經過調查,得知事情真相,詳盡地向太守作了稟報。但太守固執(zhí)己見,致使寡婦蒙冤而死。自此郡中干旱兩年。試想一下,假如這位郡守能從善如流,聽取孟嘗的意見,怎能釀就這一千古奇冤? 2、世界上最寬闊的東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辛公義,一位舊時代的官吏,卻勵志移風易俗,以一顆寬闊、包容之心,感化著人們。他在任岷州刺史期間,當?shù)赜泻ε录膊〉牧曀?如果有人咳嗽,全家人立刻都躲避著他,拋棄他,孝道仁義不復存在。辛公義身體力行,果斷行動,派官吏把生病的人都用車接來,廳堂走廊內都是病人。辛公義親自料理服侍病人,用自己的俸祿給病人買藥,病人最終全都痊愈。于是風俗為之一變,辛公義被人們稱為“慈母”。 這兩段素材都來自試卷中的文言文閱讀材料,例1可用來闡述同一試卷中“相信自己和聽取別人的意見”這一話題,例2可用來論述同一試卷中“包容”這一話題。真是“不管材料來自何處,能證明觀點的就是好材料”。改卷老師或許還會為考生的機靈而擊節(jié)贊賞呢。 展開聯(lián)想,搜索相關學科中適合的內容。政治、歷史這些學科學習內容、考試內容很多都是與政治、人生、生活等相聯(lián)系的,最容易找到適合作文的材料。其他科目,即使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也可能有些科學家的故事適合引入作文中。 有了這三招,何愁“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呢? 三 構思文章,編寫簡單提綱 學生作文往往缺乏構思,寫到哪算哪,這是寫不好作文的。作文提綱是一篇文章的藍圖,如同建造一座大樓,沒有圖紙是萬萬不行的。特別是在高考考場上,作文打草稿是不可能的,擬寫一個相對完善的提綱可以有效地提高作文的速度和質量。高考沖刺階段作文備考打好加強訓練學生快速編寫提綱的能力。提綱寫作,要注意觀點是明確的,思路是清晰的,結構層次是分明的,表現(xiàn)手法也是恰當?shù)摹W魑奶峋V是為寫作而擬的,從完善的角度考慮,必須注意以下幾點:體現(xiàn)文章中心和材料的內在聯(lián)系,各個方面的材料從哪個角度表現(xiàn)中心,應該明確地顯示出來;體現(xiàn)文章的重點,一篇文章可以分成若干個部分,哪里是重點,哪里是非重點,哪里要詳寫,哪里要略寫,都要在提綱中表明;體現(xiàn)文章的層次,明確各層次間的關系,表明其中的過渡和銜接。特別是議論文,最好能夠點出“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表明寫作的主要方法,如舉什么例子,引用什么內容,怎樣運用比較或對比;提綱的文字要簡明扼要,能用一個詞或一個短語表示,就不必用一句話。高考應試作文,時間匆促,以擬寫簡略的提綱為宜。 四 寫好開頭和結尾 俗話說:“有鋼使在刀刃上”,應試作文的開頭結尾,就是文章的刀刃。一篇作文,好的開頭能使閱卷老師精神一振,產生好的第一印象,從而初步奠定判分的感情基調;好的結尾齒頰留香,能使閱卷老師“保持”好感、“刷新”好感,從而最大限度地“刪除”文中不足之處在大腦皮層留下的扣分記錄。因此,很有必要努力施展才華寫好開頭和結尾。沖刺高考階段,強化訓練,讓學生掌握開頭、結尾寫作的方法,能使文章“出彩”,有效地吸引評卷老師的眼球,爭取得高分。課內外學的各種開頭結尾的方法,完全可以用在應試作文上。不管使用什么方法開頭和結尾,必須做到開頭起筆入題,結尾點明主旨。因為這種開頭和結尾最受評卷老師青睞。另外,開頭結尾最忌涂抹。因為它給人的是最初印象和最后印象,這兩處如有涂抹會留下不好的印象。 五 展示性評講各層次作文,評后重寫 高考沖刺階段考試多、練習多,老師沒可能做到每篇作文都精批細改,最好是選擇有典型性的各層次的文章進行展示,公開點評,公開打分,指出文章得高分的成功之處,低分作文指出其失分的原因以用修改方法。這能有效地讓學生明白怎樣寫作文才高分,怎樣寫作文容易失分,必須回避。 評改后,我一般要求分數(shù)低的學生重寫。一開始標準低點,然后逐步提高標準。如一開始是要求寫后40分,到寫后42分,到寫后45分……通過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總體寫作水平。 以上是本人幾年帶高三沖刺高考的淺見,未必正確,而且只是在沖刺階段使用,以快速提高學生作文的分數(shù)。而真正要提高學生寫作能力,還是要靠學生擴大閱讀面,不斷訓練,日積月累,才能成為高考的真正勝利者。 二00八年四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