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倒翁》教學設計(九年義務教育自然第三冊)
《不倒翁》教學設計(九年義務教育自然第三冊) 教學目的 認識不倒翁不倒的兩個原因;訓練用觀察實驗法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認識程序教學,實行會學習教育;滲透磨練意志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心態(tài)。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研究為什么不倒翁扳倒后還會自己站起來。 教學難點發(fā)現(xiàn)物體平衡是否穩(wěn)定與重心及支撐面的關系。 〔評析:教學總體意識體現(xiàn)了面向社會、發(fā)展學力〔注〕、培養(yǎng)品格的教育思想。重點明確,難點清楚。目的,既包括了文化科學素質內(nèi)容,也包括了心理素質內(nèi)容。注——學力:指知識、技能、理解,也包括興趣、動機、態(tài)度、思考力、判斷力、表現(xiàn)力、創(chuàng)造力等! 教學過程一、組織學生發(fā)現(xiàn):不倒翁的穩(wěn)定性與眾不同。1.演示:出示不倒翁,扳動不倒翁。(教師動作夸張些,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提問:這個玩具·什·么地方與眾不同?(語氣慢些,注意重音,講話前后都停頓幾秒鐘。) 3.活動:讓學生試一試、想一想,不倒翁什么地方特別?(全體學生都要參與、親自體驗。) 4.學生匯報各自的見解。(只要是有關不倒翁與眾不同的看法,不管是形式的還是本質的,教師都應給予肯定。錯誤也是思維的結果。結論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讓學生參與并思維。) 〔評析:發(fā)現(xiàn)問題是認識事物的第一步驟。讓學生會發(fā)現(xiàn)問題,是教給學生認識事物方法的需要! 5.講述:同學們提出的問題真多,說明你們很聰明,愛動腦想問題。其實老師從你們所提出的問題中已經(jīng)明白了,你們還想知道不倒翁為什么扳不倒,對嗎?這是個秘密(用神秘的語氣),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個秘密。 二、指導學生發(fā)現(xiàn):不倒翁的穩(wěn)定性與眾不同的兩個原因。1.觀察分析不倒翁的內(nèi)部構造,得出上輕下重是不倒翁不倒的一個原因。 (1)提出問題:不倒翁的秘密在哪里呢?讓我們先來猜一猜好嗎? 〔評析:猜想即設想,解決問題首先要有設想。 自然課中把這種創(chuàng)造思維活動納入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思維品質的需要! (2)討論:不倒翁與眾不同的原因可能是什么?(鼓勵學生談自己的猜測,使學生通過發(fā)言享受思維的樂趣。) (3)點撥:從同學們的猜想中,老師知道了大多數(shù)同學都能在不倒翁的內(nèi)部構造上尋找不倒翁扳不倒的秘密。那么你們的猜想對不對呢?大家一起想辦法驗證一下。 (4)學生講述各自想到的驗證方法。(鼓勵學生異想天開。)最后得出拆開不倒翁進行觀察實驗是最好的驗證方法。 (5)組織學生觀察。讓學生拆開不倒翁看里面的構造,發(fā)現(xiàn)里面放置的橡皮泥。 (6)討論:不倒翁扳不倒與放置橡皮泥是否有關? (7)學生實驗、觀察并互相研究:放與不放橡皮泥,不倒翁有什么不同?放置位置不一樣,不倒翁有什么不同? 〔評析:組織學生猜想、觀察、討論、實驗,讓學生參與認知全過程,重視學生的行為體驗,對學生施行會學習教育。〕 (8)歸納:在不倒翁底部放橡皮泥,就增加了不倒翁下部的重量,使不倒翁的重量分布不均,“上輕下重”是不倒翁不倒的一個原因。 (9)對話: 師:“上輕下重”這個結論我們是怎么得出來的呀? 生:是拆開看出來的。 師:對!不拆開看不行。還有呢? 生:是試了幾次之后得出的。 師:這個“試”科學上叫實驗。觀察實驗是認識事物的重要方法,科學家也是通過這樣的方法研究問題的。 〔評析:對于低年級學生,既教其知識,也要循序漸進地教給他們學習方法。〕 2.觀察分析不倒翁的外部構造,得出半球形底面也是不倒翁不倒的一個原因。(過程略) 三、鞏固練習1.說說一些物體不容易倒的原因。 2.說說我們是用什么方法學習這一課的。(先通過活動發(fā)現(xiàn)不倒翁有什么與眾不同之處,然后猜想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最后由觀察實驗得出結論。) 3.出示投影片,聽配樂故事。我是一個不倒翁,聽說小朋友們都很喜歡我。因為我的對手無論用多么大的勁扳我,也不會把我扳倒。告訴你吧,我的身體有兩個秘密。一個是在制作我時,工人叔叔把一個很重的東西放在我肚子的最底處,使重量集中在我肚子里最低的位置;再就是我圓溜溜的大肚皮像皮球似的,無論你用多大勁扳我,都能使我肚皮里的重物作用在我的大肚皮上。這就是你扳不倒我的兩個秘密,現(xiàn)在我都告訴你了,你一定要記住哦!希望今后我們做個好朋友。 四、課后作業(yè)1.準備下一節(jié)課制作不倒翁的材料。 2.運用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搞一個小發(fā)明、小制作。 〔總評〕這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體現(xiàn)了教者將一些先進的教學思想融于教學實踐中,對小學自然教學進行大膽改革的探索精神。 1.重視認識事物的方法訓練教學。本節(jié)課的兩項主要認知活動,都是由組織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開始,并按“發(fā)現(xiàn)設想驗證”程序,引導學生像科學家那樣探究的。這種設計滲透了認識程序教學思想,使學生懂得了認識事物的一般程序,體現(xiàn)了九年義務教育自然教學大綱“注重指導學生學會自行獲取知識”的要求,對培養(yǎng)學生會思考會學習的素質非常必要。 2.把心理教育納入了自然教學。讓學生在參與教學活動中經(jīng)受興奮、失望、無奈、挫折,成功等多種感情沖擊,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心態(tài)。 3.施教行為周密、具體、及時,重操作、重事實、重學生的行為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