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請輸入關鍵字:
新課題—奧林匹克生物教育研究
新課題—奧林匹克生物教育研究 國際生物學奧林匹克競賽(InternationalBiologi-cal Olympiad,簡稱IBO),是五項國際中學生學科競賽之一,自1990年在捷克舉辦首屆以來,每年都要舉辦一次,參賽國逐年增多,影響也日益擴大。我國已組隊參加了連續(xù)三屆IBO獎牌的角逐,共取得了4枚金牌、6枚銀牌、1枚銅牌和1項銀海豚獎的優(yōu)異成績,在生物學界引起了日益廣泛的重視。同時,IBO也帶動了國內(nèi)各級生物奧賽的開展,它必將進一步推動我國中學生物教育的改革和發(fā)展。針對這種情況,我們認為,提出“奧林匹克生物教育”這一概念并就此進行研究大有必要。
1.國際生物學奧林匹克競賽回顧
IBO是為有志于生物科學的中學生設立的,實踐證明其目的主要有三:一是學生通過創(chuàng)造性地解答有關生物學問題,進一步激發(fā)學習興趣和發(fā)展生物學能力;二是促進有志于生物學的各國中學生的接觸與交往;三是增進不同國家青年之間的友誼,以利于國家之間的了解與合作。同時,各國通過競賽和交流實現(xiàn)基礎生物教育的共同提高。
(1)IBO的產(chǎn)生 捷克從60年代中期就開始舉辦全國性的生物學競賽,波蘭和前蘇聯(lián)也較早地在國內(nèi)舉辦較大規(guī)模的生物學競賽。1987年上述三國外加保加利亞和東德共同發(fā)起組織IBO,并在捷克的布拉格舉行了第一屆協(xié)調(diào)員會議,會議決定第一屆IBO于1990年7月在捷克舉行。1988年,五發(fā)起國共同制定了競賽規(guī)章。1989年,五發(fā)起國加上比利時、羅馬尼亞、匈牙利在捷克的巴諾舉行了第二次協(xié)調(diào)員會議,討論通過了IBO規(guī)章,并決定在布拉格成立一個IBO協(xié)調(diào)中心,負責收集一切有關IBO的資料和信息,收集參賽國最近使用的教科書和教學大綱,協(xié)助舉辦國協(xié)調(diào)和邀請其他國家的觀察員等。這樣,第一屆IBO在捷克奧羅莫斯市如期順利舉行,有6個國家參賽,另有7個國家派出了觀察員。
(2)歷屆情況 按規(guī)定,每個國家只能有一個隊參賽記成績,每隊選手最多4名。金、銀、銅獎牌數(shù)分別按參賽人數(shù)的10%、20%、30%設置,獲獎面大,故各國尤為重視金牌的角逐。
其中有2個隊8名選手只參賽不記成績
(3)IBO試題 1991年12月召開的第五次協(xié)調(diào)員會議(布拉格)通過了《國際生物學奧林匹克競賽綱要》,對IBO考試范圍和命題要求作出了明確規(guī)定。在理論部分,生物學概念是適用于一個類群中大多數(shù)生物的那些概念,個別事實、例外或關于某地特有生物的知識不在考試之列,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科學工作能力和應用生物學知識的能力;單純記憶的內(nèi)容應盡可能少,最多不超過總分的25%;試題覆蓋面要廣,一般應包括細胞生物學(25%)、植物解剖與生理(15%)、動物解剖及生理(15%)、動物行為學(5%)、遺傳與進化(15%)、生態(tài)學(15%)、生物系統(tǒng)學(10%)7個部分。在實驗部分,要求考生掌握的基本技能有:觀察、測量、分類、聯(lián)系、計算、數(shù)據(jù)的組織整理與表達、預測與設計、推論、提出假設、限定實驗操作、變量的確認與控制、實驗(從設計到得出結論),此外還列出了分光光度計等7種設備及離析和壓片等30項技術與方法,要求了解其基本要點,并在有必要指導時加以運用。
從歷屆試題看,總的來說是既注重測知學生的基本生物學知識和基本技能,又力圖考察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理論試題覆蓋面廣(一般涉及考綱中的6個方面)、難度大(有的題目P<0.30)、高認知層次試題比重較大。與前幾屆相比,后幾屆IBO加大了實驗試題的份量,不僅在分值上與理論試題持平,而且在難度上大于理論試題,反映了各國生物教育家們對生物實驗的高度重視。同時,舉辦國也力圖通過試題來反映本國生物教育的特點和水平,因而各屆試題又各有其特色,歷屆獎牌的歸屬情況也正好反映了這一點。
2.生物學奧林匹克競賽在中國
1991年,經(jīng)中國動物學會、中國植物學會推薦,國家教委、科協(xié)派遣北京大學生物學系副教授馬萊齡作為觀察員參加了第二屆IBO,這是我國參與IBO的開始。第二年,北大生物學系教授吳相鈺又成為第三屆IBO的中國觀察員。在對連續(xù)兩屆IBO組織情況有了基本了解之后,1993年我國組織2名領隊、4名選手的代表隊參與了第四屆IBO獎牌的角逐,結果首戰(zhàn)告捷,取得了一金三銀、團體總分第一的佳績。與此同時,以陳章良教授為系主任的北大生物學系制定了重獎生物學“奧星”的措施:無條件接納4名獲獎選手進入生物學系生化專業(yè)學習,金牌得主獲得1萬元獎學金,并在4年本科學習期間享受每月200元的生活費,銀牌得主也可獲得相應一半的獎學金和生活費。
到目前,我國已連續(xù)組隊參加了三屆IBO,均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第六屆IBO中國隊只有3名選手參賽,華中師大一附中的黃靜同學賽前10天因病退出)。
*周雁同學同時還獲得理論競賽單項第二名——銀海豚獎
上述觀察員和領隊回國后分別撰文介紹IBO盛況,再加上李嵐清副總理兩次接見代表隊成員,IBO在我國已經(jīng)引起了越來越多的人的注意和重視,從而帶動了國內(nèi)各級生物學科競賽的開展。
為了引導更多的青少年學習生物學和迎接每年一次的IBO,在中國科協(xié)的領導和國家教委的關懷下,中國動物學會、中國植物學會聯(lián)合舉辦了全國中學生生物學競賽,從1992年開始每年一次,為第二年參加IBO的國家集訓隊選拔人才。目前已連續(xù)舉辦了四屆。
從歷屆一等獎的分屬情況看,競賽是非常激烈的,前兩屆都是北京隊一馬當先,第四屆卻是湖南隊異軍突起,黑龍江隊則連續(xù)四屆金榜題名。從試題看,難度逐屆加大,理論試題逐步與IBO綱要接近,實驗部分比例也逐漸加大。此外,中國生物學教學研究會報《生物報》也多次舉辦了全國性的中學生生物學知識競賽。
與此同時,省、地、縣和學校一級的生物學科競賽也不同程度地開展起來。在這方面,北京市動得最早,成績也最大。他們于1989年12月率先成立了“奧林匹克生物學!,先后舉辦了十多次市級競賽,培養(yǎng)了劉岳毅、徐興、王曉婷、薛華丹等一批優(yōu)秀選手,為國家作出了貢獻。此外,黑龍江省、河北省、湖北省、上海市等至少18個省市自治區(qū)舉辦過較大規(guī)模的生物學科競賽。
由于IBO誕生較晚,加上我國生物學科的“副課”地位,目前國內(nèi)舉辦各級生物學競賽并不太多,其影響力仍不及物理和化學,更不用說數(shù)學了。最近國家教委對中學學科競賽作出了一些新規(guī)定,全國中學生生物學競賽委員會根據(jù)我國生物學競賽活動發(fā)展情況也制定了《中學生生物學競賽章程》(討論稿),這必將使我國的生物學奧林匹克競賽進一步走上健康、科學的發(fā)展軌道。
3.加強對我國奧林匹克生物教育的研究
借鑒“奧林匹克數(shù)學”一說,筆者不妨也提出“奧林匹克生物學”這一概念。同奧林匹克數(shù)學一樣,奧林匹克生物學不是大學生物學,其內(nèi)容沒有超出中學或中學生所能接受的范圍;也不是中學生物學,其內(nèi)容又高于我國現(xiàn)行的中學生物學教學大綱和教材的要求,有許多大學生物學的背景,突出了現(xiàn)代生物學的思想和方法。從IBO綱要和歷屆試題可以明顯地說明這一點,我國的“全國中學生生物學競賽”也說明了這一點(如1995年舉辦的第四屆試題中中學知識與大學知識之比約為7:5)。同時,奧林匹克生物學是一種活的、動態(tài)的生物學,不像生物學教材更新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隨著時間的發(fā)展,今后的IBO試題內(nèi)容必將與以前的有較明顯的不同,在內(nèi)容的深度和廣度、題目的難度上將有顯著變化,因為現(xiàn)代生物學的發(fā)展比數(shù)學、物理、化學等的發(fā)展要快得多。奧林匹克生物學將中學與現(xiàn)代生物學聯(lián)系起來,將新的知識、思想和方法源源不斷地輸入中學,必將促進中學生物教學的革新。
從一定意義上講,我國IBO代表隊頻傳捷報和國內(nèi)各級生物學競賽的重新開展,似一縷春風,給因高考科目調(diào)整而跌入低谷的我國中學生物教育帶來了一線生機。同時,IBO又將我國的基礎生物教育推上了國際交流的舞臺,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重新審視自己的機會。正如第四屆銀牌得主徐興在回答《中國青年報》記者提問時說的:“我們得了第一,但我們并沒有獲得完全的勝利”,通過對比,他深切地體會到中國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的落后。
那么,IBO給我國的中學生物教育和奧林匹克生物教育帶來了哪些啟示和思考呢?
(1)突出生物學能力、思想和方法 IBO試題側(cè)重于考查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屬純記憶性的知識較少;但我國中學生物教學實際上仍是重知識、輕智能。中學生物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要把所有的學生都培養(yǎng)成生物學工作者,不是要教給學生過量的具體的生物學知識;而是要以較少的具體知識來發(fā)展學生的智能,尤其是處于信息時代的今天,更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選擇信息、理解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沒必要也不可能讓學生去記憶那么多的具體的生物學知識。
(2)實驗教學是我國的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 我國IBO選手的理論部分成績比較好,但實驗部分成績較差,正如劉恩山副領隊分析的那樣,在實驗教學的目的、方法、內(nèi)容和考核方面,我國存在一定落差。如我國的實驗教學把主要任務放在訓練學生如何循規(guī)蹈矩地操作,忽視了學生掌握這些技能后去干什么用。在實驗方法上主要采用驗證性實驗,即使新啟用的義務教育教材改進了實驗內(nèi)容的編排體系,但實際教學中仍很少采用探索性實驗。在內(nèi)容上,由于采用分科型教材,生物學實驗中很少涉及利用物理、化學的方法進行定量測定、數(shù)據(jù)處理等內(nèi)容。
(3)我國生物學課外活動的開展不如國外普遍 我們總習慣于將課外活動當作課堂教學的補充形式,這種觀點在 新課題—奧林匹克生物教育研究國外早已過時了。生物學課外活動是生物學奧林匹克競賽的基礎,也是生物學課程的一個重要部分,應成為發(fā)展學生個性特長、培養(yǎng)實際應變能力的場所。雖然我國新的義務教育生物教學大綱已明確地將活動課列入課程的范圍,但要真正實施仍需要一個過程,要避免流于形式。國外十分重視對課外活動的指導和管理,如設置專門的管理機構和管理人員,學校和指導教師都要按照課外活動的目的和要求制定活動計劃,校長親自對課外活動進行督導。
(4)將競賽生物學與基礎生物學結合起來,以“塔座保塔尖” 奧林匹克生物教育不是正規(guī)教育,而是一種高層次的基礎生物教育的補充形式,它必須以大面積提高中學生物教育質(zhì)量為基礎。奧林匹克生物學與中學生物學是一種相互促進的關系,切不可對立起來。中學生物教育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大面積提高教學質(zhì)量,并在此基礎上為拔尖學生脫穎而出創(chuàng)造條件,這是由基礎教育的性質(zhì)和任務決定的。有人認為,我國生物學“奧星”的輝煌戰(zhàn)績充分說明我國中學生物教育質(zhì)量是高的。值得回味的是,幾乎是第四屆中國代表隊在國際奧賽上榮奪第一名佳績的同時,北京市卻傳出了生物會考6000人不及格的消息。1991年中科院生物學部《關于加強我國中學生物教育問題》咨詢組提交的一份報告,對我國中學生物教育現(xiàn)狀和亟待解決的問題提出了權威性的調(diào)研分析,表明我國中學生物教育仍比較落后。因此,我們必須大力加強基礎生物學教學,如果丟掉了“塔座”,“塔尖”還保得住嗎?
(5)借鑒其他學科的經(jīng)驗和成果,加快我國奧林匹克生物教育理論和實踐的研究 數(shù)、理、化等學科競賽在我國開展較早,國際上也都分別舉辦了幾十屆,國內(nèi)也是賽事頻繁,已經(jīng)積累了相當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而且這些學科都有一批專家學者專門從事奧林匹克教育的研究,在理論上也取得很多成果。生物學科在這方面才剛剛起步,面臨著許許多多的問題需要研究。諸如生物學特長生的研究與選拔,教練員隊伍的建設與素質(zhì)的提高,奧林匹克生物學課程和教材的建設,教學原則與教學方法的研究,奧林匹克生物學試題的編制,生物學競賽的組織、管理與評價。所以必須從其他學科吸取已有的經(jīng)驗和成果,以加快奧林匹克生物教育的科學化。
總之,奧林匹克生物教育作為一種能力競賽教育,其意義不僅僅是要拿幾塊金牌或幾個名次,而是要引導我國的青少年熱愛生物學、學習生物學,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zhì)。生物科學技術領域已經(jīng)成為世界各國競爭的熱點,奧林匹克生物教育的研究大有可為。本文權作引玉之磚,希望有更多的專家和中學教師投身于這一新的領域。
|
 |
文章標題 |
相關內(nèi)容 |
|
1
|
創(chuàng)新教育要選準突破口
|
創(chuàng)新教育要選準突破口 把創(chuàng)新教育作為素質(zhì)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把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作為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重點,是我國教育思想觀念的一次重大轉(zhuǎn)變,也是我國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一次質(zhì)的飛躍,更是我國教育適應未來世界發(fā)展的一種必然選擇。但是學校....
|
詳細
|
2
|
如何搞好“3十理科綜合”高考的生物學復習
|
如何搞好“3十理科綜合”高考的生物學復習 浙江省已經(jīng)參加了兩年“3+理科綜合”類型的高等院校招生考試,在高三生物學總復習過程中,本人依據(jù)“3+理科綜合”高考命題指導思想和我校高中生物學教學及學生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采取行之有效的復習....
|
詳細
|
3
|
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
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伴隨著細胞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和克隆等眾多生物學技術的進展,生物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正以其獨有的魅力和巨大的沖擊力影響著人類社會。將成為21世紀帶頭學科的生物學,也必將需要一大批生命科學的探索創(chuàng)造型人才。 1....
|
詳細
|
4
|
淺談中學生物CAI課件的制作
|
淺談中學生物CAI課件的制作 摘要:計算機技術應用到生物學教學中,是很有必要的。用于課堂教 學的CAI課件必須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要突出教師的主導作用。本文從技術支持方面入手,講述了中學生物CAI課件制作所需的條件,也提出....
|
詳細
|
5
|
對1999年全國生物高考第23題的剖析
|
對1999年全國生物高考第23題的剖析 (福建省連城縣第一中學 林榮坤) 1994年生物高考第23題如下:雄蛙和雌蛙的性染色體組成分別是XY和XX,假定一只正常的XX蝌蚪在外界環(huán) 境的影響下,變成了一只能生....
|
詳細
|
6
|
談生物課中的演示教學
|
談生物課中的演示教學 演示教學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運用教具或教學儀器進行表演和示范操作,利用樣品、標本、模型等實物和各種掛圖、音像資料向?qū)W生提供感性材料,并指導學生進行觀察、分析、歸納以獲得知識的行為方式。本文介紹幾種生物課中的演示教學方法。 1演....
|
詳細
|
7
|
《人的身體》一章兩個教學難點的處理
|
《人的身體》一章兩個教學難點的處理 《人的身體》一章(九年義務教育初中《生物》第二冊)有兩個教學難點:一是組織的結構特點、分布和功能,二是人體是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組織的結構特點、分布和功能在同一章節(jié)里,理論性的知識比較集中,增大了學生學習的難度,....
|
詳細
|
8
|
生物教學為校園“綠色工程”建設服務
|
生物教學為校園“綠色工程”建設服務 1992年六月國家教委頒發(fā)的《中小學校園環(huán)境管理的暫行規(guī)定》中指出:“學校是教職工和學生工作,學習和生活的主要場所,應做到環(huán)境整潔優(yōu)美,風氣積極向上,設施完好,秩序正常,成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陣地!毙@....
|
詳細
|
9
|
生物教學中“巧”用小資料
|
生物教學中“巧”用小資料 只要我們平時善于積累一些與教學有關的、有趣的、新穎的小資料,教學時使用起來就會得心應手,并能 達到突破難點,鞏固重點,啟迪學生思維,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目的。 新課導入 &nbs....
|
詳細
|
10
|
重視學法指導提高學生能力
|
重視學法指導提高學生能力 在《新教學論》中教育家贊可夫提出,要把教師教學的重點,從過去單純研究如何教,而轉(zhuǎn)向研究學習的主體——學生如何學。陶行知先生也說過:“我認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而是教學生學!敝型饨逃业恼撌龆季哂泄餐奶攸c,就是十分重視學生如何學....
|
詳細
|
686條記錄 1/69頁 第頁 [首頁] [上頁] [下頁] [末頁] |
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教學論文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