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生物教學中的幾種特殊教法
[摘要]: 采用一些特殊的教學方法,可以使生物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 特殊的教學方法、故事、成語、漫畫、口訣、順口溜 中學生物學在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環(huán)境壓力下,向來被視為“副科”,學生普遍不重視。我校是地處山區(qū)的一間鄉(xiāng)鎮(zhèn)中學,教學設備很不完善,生物常規(guī)教學中所需的掛圖、模型、標本并不齊全,學生實驗更是難以開展。在這樣有限的條件下,如何利用學生有限的注意力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習質量?本人在幾年的教學中體會到:采用一些特殊的教學方法,往往可以使生物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恰當選用小故事,讓理論學習和思想教育一箭雙雕。 初中生年齡尚小,活潑好動,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接受能力有限。恰當運用小故事,通過寓言故事或民間小故事生動、形象的描述,把單調、正規(guī)的生物術語教學變得生動有趣、通俗易懂,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同時,通過挖掘故事的內涵,深奧的人生哲理或影射的社會現(xiàn)象,讓學生從思想上得到啟發(fā)。 例:在講授“植物體是一個整體 ”這一章中,引入伊索寓言中的“胃與腿的對話”:胃與腿各自認為自己的力量大,因而發(fā)生了爭吵。腿說它支撐起整個身體走路力量大,而胃說若沒有它把營養(yǎng)不斷輸送給四肢,腿連動一下也難,兩者各執(zhí)一詞,爭吵不休。學生通過這則寓言得出結論;人體各個器官雖然功能不一,但只有各就各位,各盡其能,才能統(tǒng)一和諧,健康成長,說明人體是一個整體。物以類比,植物體的整體性,營養(yǎng)器官和生殖器官的相互依存關系等等問題也迎刃而解。本來這堂枯燥無味純理論課,由于寓言故事的點綴而變得生動、易懂。而學生從寓言故事中由一個人各器官的緊密關系擴展到一個家庭、一個社會中人與人之間也應和睦相處,友愛互助才能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實現(xiàn)人類的最高目標。 又如神經系統(tǒng)中“條件反射的建立 ”是一個較為抽象、深奧的知識點。在講解中,本人引入“鄭板橋訓驢”的小故事:少年鄭板橋為懲罰家鄉(xiāng)一個常常騎驢逼債。并強令人鞠躬行禮的地主,帶上有荊棘的樹鞭偷偷溜進地主的驢舍,一邊向驢鞠躬,一邊用樹鞭狠抽驢,反復如此,直至他遠遠鞠躬,驢子就本能地蹦跳起來,致使有一天,地主又騎驢去收租時,鄭板橋遠遠地頻頻向驢鞠躬,驢子則不停地瞎蹦跳起來,把地主摔個鼻青臉腫。一次兩次之后,地主再也不敢騎驢收租了,也宣布人們對他免禮。這則鄭板橋訓驢與巴甫洛夫通過反復搖鈴建立狗的唾液分泌的“條件反射”有“異曲同工”之妙!學生從這則小故事中,迅速理解了條件反射建立的重點,解決了本課的難點,又對鄭板橋的機智感到佩服。 二、應用成語,用簡潔精辟的語言,說明復雜的生物現(xiàn)象。 我們稍加推敲,不難發(fā)現(xiàn),許多常用的成語中包含豐富的生物學知識,運用在生物教學中,即豐富了學生知識,又調節(jié)了課堂氣氛。恰當運用。 例:“吐故納新 ”無論在講解新陳代謝還是異化作用都是那么貼切、自然:在新陳代謝中可把異化作用類比為“吐故”,同化作用類比為“納新”;在呼吸作用中,把呼出二氧化碳類比為“吐故”、吸入氧氣類比為“納新”!巴也俑辍痹谡f明同種生物為順應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的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所發(fā)生的種內斗爭!巴分箍省痹谥v解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學說中效果不錯。還有萬紫千紅、息息相關等等成語、詞組,只要我們有心積累,善于應用,效果不凡。 三、適時利用漫畫,揭示生物問題。 漫畫用簡單而夸張的手法描繪了生活和時事,反映了社會現(xiàn)實。在生物教學中,適時、適度地應用漫畫,正確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思考漫畫的內涵,教育效果更為顯著。本人感受最深的是在“生物與環(huán)境 ”一章中。 利用“女媧補天難 ”一圖,可引導學生觀察,揭示一個令人痛心的現(xiàn)實:在工業(yè)日益發(fā)達的今天,環(huán)境污染日益嚴重,臭氧層被破壞,太陽的紫外線入射率大升,地球生物生存受到嚴重威脅。讓學生切實地了解到防治污染、注重環(huán)保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增強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利用“新成員 ”一圖表現(xiàn)的情況“青蛙”這種常見的小生物有朝一日竟成為珍稀動物的新成員,這樣一幅令人啼笑皆非的漫畫向世人提出警告:由于肆意捕殺,亂砍濫伐,環(huán)境污染等等人為因素,生態(tài)嚴重失調,生物種類瀕臨滅絕,有誰知道,人類又能在這個千瘡百孔地球上生存多久呢?行動起來,保護環(huán)境,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四、應用口訣、順口溜獲取一石三鳥之效。 生物學內容主要涉及生物形態(tài)、結構、功能和生活史,學生大多無法親眼所見,知識點細碎。順口溜簡明扼要、朗朗上口,有很強的概括性。把它用于課堂教學,即可活躍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化難為易、化繁為簡,便于學生記憶,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同時還可以引導學生總結提高概括能力。 例如;在講“血液循環(huán) ”一章中,心臟的結構特征是本章基礎,知識點瑣碎,大部分學生在有掛圖和模型的基礎上,對各部分結構名稱及與心臟相連的血管還是容易混淆,于是本人編寫出“兩括加一括,中間一豎過。兩房疊兩室,左右對調坐。心房連靜脈,左肺對上下。心室連動脈,左主右通肺!比缓髮W生加以說明:前兩句是心臟結構簡圖的畫法;三、四句是針對看中常出現(xiàn)的錯誤加以提醒,引導學生確立正確的看圖觀念;后四句把與各心腔相連的血管交待清楚了。講課時邊畫簡畫邊標明結構,學生依照口訣邊畫邊記,所學內容迅速掌握,教學效果令人滿意。 再如:講蟲媒花時,編上“鮮艷色彩是一寶,濃郁氣味隨風飄,甜甜蜜汁好味道,招蜂引蝶少不了。 ”這樣的順口溜以生動的言語,活躍了課堂的氣氛,激發(fā)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這種學者開心、教者輕松的學習方法,我們又何樂不為呢。 總之,教無定法。但教師精深的專業(yè)知識,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崇高的敬業(yè)精神,都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因此,用心積累有關知識,不斷鞏固自身的知識體系,是現(xiàn)代教師必然的發(fā)展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