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小吃混湯酒釀元宵的做法詳細(xì)介紹所屬地區(qū):安徽小吃
工藝:熬煮汆燉燴燜法
混湯酒釀元宵的制作材料:糯米2500克,白糖1600克,蜂蜜、米酒釀各500克,糖桂花25克,山楂餡、豆沙餡、芝麻糖餡、五仁餡各250克。
混湯酒釀元宵的介紹:"混湯酒釀元宵"是1930年由蚌埠市西游藝餳蔣二元宵鋪創(chuàng)制的。蔣二原是經(jīng)營(yíng)冷水煮元宵和甜酒釀兩種小吃,有一次因元宵煮破,為避免損失,隨將酒釀數(shù)碗倒入元宵中,結(jié)果因濃郁的酒香而招徠了顧客。店主隨后改進(jìn),一舉成名。
混湯酒釀元宵的特色:湯呈櫻桃色,酒香中帶有蜂蜜、桂花香。元宵質(zhì)地柔粘,餡心多樣味美。
教您混湯酒釀元宵怎么做,如何做混湯酒釀元宵1.將糯米淘洗凈,放入盆內(nèi)加清水浸泡36小時(shí)(冬季48小時(shí),夏季24小時(shí),中間換水3-4次),待米漲發(fā)時(shí),撈起用水沖一次,磨成米漿糊。把漿糊裝入布袋內(nèi),擠去水分,成濕米粉。鍋內(nèi)放入白糖100克炒至呈深褐色出香時(shí),迅速加入沸水100克,炒勻成糖色。
2.銅(或鋁)鍋置火上,放入冷水1250克,并放入剩余的白糖,燒至糖溶化沸開(kāi)時(shí),加入蜂蜜、酒釀、糖桂花和糖色略攪動(dòng)。將濕米粉750克放入盆中,加水調(diào)成稀糊,順鍋周圍緩緩淋入鍋中,邊淋邊攪,燒開(kāi)成稀糊狀時(shí),即成酒釀混湯,微火保溫。
3.濕米粉內(nèi)稍加水,揉至有粘性時(shí)做成每個(gè)重37.5克的劑子50個(gè),分別包入餡料一份,捏緊收口成元宵。四種餡的元宵捏成四種形狀,下鍋煮熟,撈入混湯中。食用時(shí),每碗盛棍湯250克及各種餡料的元宵1個(gè)(每碗4個(gè))。
混湯酒釀元宵的制作要領(lǐng):煮元宵時(shí)要旺火沸水下鍋,中間加一二次冷水保持微沸,煮至浮起水面為宜。
注 1.豆沙餡:將赤豆洗凈,放入鍋內(nèi)煮爛,用銅絲羅篩擦成泥狀,除去渣皮。把細(xì)沙裝入布袋中,擠去水分,放入鍋中,按500克赤豆加白糖500克、熟豬油200克、芝麻油50克的比例配好,炒至濃稠即成。
2.山楂餡:將山楂糕制成泥狀,按山楂與白糖2:1的比例配好,調(diào)勻即成。
3.芝麻糖餡:將芝麻仁放入鍋中炒至淺金黃色,碾碎,按500克芝麻仁加白糖1000克、熟面粉25克的比例配好,拌勻而成。
4.五仁餡:按1050克五仁餡中含核桃仁100克、芝麻仁100克、花生仁150克、甜杏仁50克、瓜子仁50克、芝麻油60克、熟面粉25克、青紅絲15克、白糖500克的比例,分別將上述各料制成碎粒,然后放在一起拌勻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