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系及功效:豫菜 補(bǔ)虛養(yǎng)身食譜 產(chǎn)后調(diào)理食譜 健脾開胃食譜 通乳食譜
口味:咸鮮味
工藝:干燒
燒淇鯽的制作材料:主料:鯽魚1000克
輔料:豬肉(肥)15克,玉蘭片15克,木耳(水發(fā))10克,雞蛋30克,淀粉(蠶豆)13克
調(diào)料:醬油10克,小蔥10克,姜10克,大蒜(白皮)10克,香油15克,豬油(煉制)15克,鹽4克,花生油80克,味精5克,黃酒10克
燒淇鯽的特色:質(zhì)嫩肥美,鮮香咸鮮可口。
教您燒淇鯽怎么做,如何做燒淇鯽才好吃
1. 將魚去鱗挖鰓取出內(nèi)臟,用水沖洗干凈;
2. 剁去1/3 的胸鰭和脊鰭,修齊尾鰭,用坡刀將鯽魚兩面解成月牙花紋,靠尾部劃十字形花紋;
3. 用雞蛋、濕淀粉調(diào)成稀糊,在魚身上抹勻;
4. 蔥段劈為兩半;
5. 肥豬肉片成片;
6. 玉蘭浸發(fā),洗凈,備用;
7. 水發(fā)木耳去蒂,洗凈;
8. 姜、蒜切切片;
9. 將蔥段、豬肉片、姜片、蒜片、玉蘭片、木耳放在一起,待用;
10. 炒鍋放火上,添入花生油,旺火燒至六成熱時(shí)將魚下鍋,炸成柿黃色出鍋瀝油;
11. 炒鍋燒熱后添入熟豬油,旺火燒至六成熱,把肥豬肉片、玉蘭片、木耳、蔥段、姜片、蒜片下鍋煸炒,然后加入清湯500毫升、醬油、黃酒、精鹽、味精,將魚放入,燒制;
12. 在燒制過程中,要不斷舀汁往魚身上澆,約10 分鐘即可燒透;
13. 下濕淀粉勾流水芡,淋入香油,出鍋盛在盤內(nèi),湯汁澆在魚上即成。
燒淇鯽的制作要訣:1. 淇鯽靠腮部硬鱗腥氣最大,必須除凈;
2. 炸油不可過老,軟嫩而不焦枯,是本菜的風(fēng)味特色;
3. 因有過油炸制過程,需準(zhǔn)備花生油1000克。
小帖士-健康提示:
經(jīng)測定,淇鯽含肉率73%,蛋白質(zhì)19.6%,谷氨酸含量高于其他魚類,故有鶴壁名菜之譽(yù)。
小帖士-食物相克:鯽魚:鯽魚不宜和大蒜、砂糖、芥菜、沙參、蜂蜜、豬肝、雞肉、野雞肉、鹿肉,以及中藥麥冬、厚樸一同食用。吃魚前后忌喝茶。
木耳(水發(fā)) :木耳不宜與田螺同食,從食物藥性來說,寒性的田螺,遇上滑利的木耳,不利于消化,所以二者不宜同食。
患有痔瘡者木耳與野雞不宜同食,野雞有小毒,二者同食易誘發(fā)痔瘡出血。
木耳不宜與野鴨同食,野鴨味甘性涼,同時(shí)易消化不良。
雞蛋:與鵝肉同食損傷脾胃;與兔肉、柿子同食導(dǎo)致腹瀉;同時(shí)不宜與甲魚、鯉魚、豆?jié){、茶同食。
淀粉(蠶豆):蠶豆不宜與田螺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