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吃棒槌馃子的做法詳細(xì)介紹所屬地區(qū):北京小吃
工藝:炸汆法
棒槌馃子的制作材料:面粉1000克,精鹽15克,食堿10克,明磯15克,植物油1500克(約耗400克)。
棒槌馃子的介紹:北京人稱為"油條"。早年稱為"油炸檜"(油炸鬼之意)。南宋時,秦檜謀害忠良岳飛父子,引起老百性的不滿。據(jù)傳,那時人們家家戶戶和面,分別制成兩個面人,一個像秦檜,一個像王氏,捏在一起放入油鍋內(nèi)炸,稱"油炸檜",以解心頭之恨。
棒槌馃子的特色:色澤金黃,酥松脆香,與豆?jié){同食為早點(diǎn)小吃。
教您棒槌馃子怎么做,如何做棒槌馃子1.將精鹽、食堿、明礬倒入盆內(nèi),加少量水溶化后,加足清水,倒入面粉和成面團(tuán),稍餳后用手揉勻。
2.面團(tuán)放在油案板上,刷一層油,切成5厘米寬的長條,用手抻長按扁,切成小塊,兩小塊合在一起(重約50克),用手指稍按,兩手抻抖,轉(zhuǎn)扣成花,下入油鍋內(nèi),炸至焦黃即可。
棒槌馃子的制作要領(lǐng):1.面團(tuán)要揉勻餳透,揉至光滑為宜;
2.炸制時要勤翻動,以便受熱均勻,炸至浮起油面、色黃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