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失蹤的第八奇觀
在18世紀初,以追求豪華生活而著稱的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一世心血來潮,異想天開,建造了被他稱為世界第八奇觀的琥珀屋。琥珀屋約55平方米,全部用琥珀板鑲成,室內(nèi)的裝飾板也全部用帶銀箔的琥珀板制成,堪稱曠世珍寶,世界一絕。不久,為了討好俄國,腓特烈一世將這稀世之寶作為禮物送給沙皇彼得大帝。彼得大帝病逝后,繼位的葉卡捷琳娜女皇又對琥珀屋加以擴整,使之更加精美、珍貴、華麗,成為皇宮里的無價之寶。二次大戰(zhàn)期間,德軍占領蘇聯(lián)大面積國土,一個以掠奪文物為目的的法西斯組織將琥珀屋拆卸裝箱運往柯尼斯堡。尋找琥珀屋戰(zhàn)后,蘇聯(lián)的一個尋找琥珀屋的組織根據(jù)一個德國人的指點,在波羅的海中打撈起17個箱子,可是,箱內(nèi)裝的不是琥珀屋,而是滾珠和軸承。在重新研究大量材料時,尋寶人員發(fā)現(xiàn)德國一位研究琥珀極有造詣的藝術教授羅德博士是位知情人。原來羅德不僅從納粹手中接收了琥珀屋,還親自為它編排目錄,舉辦過小范圍展覽,而且在法西斯失敗前曾下令拆卸琥珀屋。但是,羅德對琥珀屋后來的確切埋藏位置卻模糊不清,正當他繼續(xù)尋找線索時又不明不白的死了。搜尋隊將線索轉向一位名叫庫爾琴科的蘇聯(lián)婦女身上,她曾與羅德一起共事,并負責保管被認為是包括琥珀屋在內(nèi)的藝術展品。這位婦女回憶說:在德軍撤退時,一群軍人曾歇斯底里地破壞這些藝術品,接著城市又燃起了熊熊大火,那些展品和放置它們的城堡被燒成一片灰燼。搜尋隊推斷,琥珀屋至今也沒轉移出羅德博士所在的那座城市,也許它仍在某個地下室靜靜地沉睡著。揭開琥珀屋之謎仍是件不易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