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
宋代的邵雍在《皇極經世書》中道:“太極既分,兩儀立矣。陽上交于陰,陰下交于陽,四象生矣。陽交于陰,陰交于陽,而生天之四象。剛交于柔,柔交于剛,而生地之四象,于是八卦成矣。八卦相錯,然后而萬物生焉。是故一分為二,二分為四,四分為八,八分為十六,十六分為三十二,三十二分為六十四,故日分陰陽,選用柔剛,故易六位而成章也!卑素源篌w上有三種:伏羲八卦、文王八卦和帛書八卦。最早的八卦是伏羲八卦,在伏羲八卦的基礎上,文王“拘而演八卦”。也就是說,周文王八卦繼承并發(fā)展了伏羲八卦。我們說的八卦,通常是指文王八卦。可就是這3000年前的東西,在高科技的今天,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說起八卦,人們往往把它與占卜聯(lián)系在一起,這未免太狹隘了。八卦不但在預測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其他各門學科的價值也不可估量。1.在數(shù)學方面日常生活中,我們應用的數(shù)學都是十進制的,但二十四進制、六十進制應用的也不少見,如一日為二十四小時,六十秒為一分,六十分為一小時等等?墒牵私庥嬎銠C的人都知道,這個高科技的產品,使用的是二進制數(shù)學,這二進制的數(shù)學,就是德國的萊布尼茲于1710年,在研究了八卦之后創(chuàng)造的。八卦是由“爻”組成的,“爻”分為陰爻“--”和陽爻“—”。如果把陰爻“--”看作0,把陽爻“—”看作1,那么:由此可見,八卦的內含是何其深邃。2.在自然科學方面八卦對應八種自然現(xiàn)象,即乾為天,坤為地,震為雷,巽為風,坎為水,離為火,艮為山,兌為澤。從伏羲八卦圖上可以看到這樣的格局:天地定位,即乾(天)坤(地)定位一南一北,這是首先解決了方位;艮(山)與兌(澤)相對,表示山上的水流入澤中,澤中的氣上升到山上,兩者都是“通氣”的;震(雷)與巽(風)相對,相互蕩激;坎(水)與離(火)相對,相反相承,并相互排斥,說明天、地、山、澤、雷、風、水、火,八種四對相對立的自然現(xiàn)象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相互影響,相互依存。八卦之間相錯生成的六十四卦,象征天下萬物。3.在哲學方面上面的八卦圖上顯示,八卦有明確的方位含義。從乾→兌→雷→震,即一二三四的順序,是逆時針方向。從巽→坎→艮→坤,即五六七八是順時針方向。不是封閉的圓圈,而是相對的兩個半圓形,這說明了它們既是對立的,又是統(tǒng)一的。從太極圖上也可以看出,陰陽統(tǒng)一于太極之中,而陰陽又是一對矛盾,但陰也不是孤立的陰,其內部也有一對陰陽。陽也不是孤立的陽,其內部也有一對陰陽,從四象直至六十四卦,都是如此。這就是哲學上的對立統(tǒng)一、一分為二。就這么幾個符號,竟納宇宙間萬物于其內,如果不是有神相助,就是當代人也很難演繹出來,何況八卦產生于3000年前。由此可見,伏羲、文王絕非凡夫俗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