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天文遺址
在英國首都倫敦以西140公里的威爾特郡有個小城,名叫索爾茲伯里,在城北不遠的地方屹立著一片高大的巨石群,這些巨石呈圓形分布,直徑30米,有人稱之為“巨石陣”,也有人叫它“石圍圈”,當?shù)厝藢⑵浣凶觥案邞以谔焐系氖^”。巨石5~10米不等,平均重量為25~30噸,石上架著巨石橫梁,形成一個十分壯觀的圓形大柵欄,其中還豎著5座形如門框的“三石塔”,最高的一塊重達50噸。據(jù)放射性同位素測定,這一偉大的建筑建成于公元前3100年前,那些重達25噸重的青色巨石、沙巖石,分別是從30公里和200公里外的采石場運來的?茖W家認為,這個古代遺址是史前觀象臺,或者叫古天文臺,是用來測定歷法的。巨石陣的主軸線指向夏至日出的方位,我們編號命名為93、94號兩塊巨石的連線正好指的是冬至日落的方位。20世紀初,英國天文學家洛基爾研究后宣布:站在巨石陣中心望去,93號石正指向5月6日和8月8日這兩天日落的位置,而91號石正指向2月5日和11月8日太陽出升的位置,這四個日子分別是四季的立夏、立秋、立春、立冬。這引起了科學家的極大興趣。20世紀60年代,牛津大學霍金斯教授用電腦推演了全部石頭所連的20700根直線的意義,最后認定,這個巨石群竟然是一臺推演天文歷法的“計算機”,它以日月的光照作為流動的原件,與石柱的投影搭配,恰好組成一組極其簡便而且極其可靠的歷法推演程序,柱與柱之間的連線與穿過石門的月光,構(gòu)成了歷法上某一時刻的標記,而透過石窗與石門的日月之光又能準確無誤地表示日食、月食!要知道,如此準確的計算發(fā)生在5000年前,那時地球人還過著刀耕火種的原始生活,如果不是有神人指點,他們怎么知道用這樣粗陋的石塊,來完成現(xiàn)代天文臺用精密的計算機才能完成的運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