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豬咬死惡狼
解放初期,豫南某村的邢石滾在山溝里揀回一只正吃奶的狼患子。夭已黃昏。狼息傲傲待哺,石滾順手把狼患扔到在豬圈里正吃奶的一堆小豬中間,狼息立刻吃起了豬奶。不知是天黑眼花還是出于母愛的天性,母豬只瞅了一眼這陌生的“小客人”,便又若無其事地躺下了。午夜,豬圈里傳出一陣尖厲的豬叫狼嚎聲。石滾惦記一窩小豬,點(diǎn)著馬燈,掂起鋼叉便欲出去轟狼,嚇得媳婦連拉帶拽地喊:“一窩豬娃值幾個(gè)錢,你要有個(gè)好歹……”這時(shí)豬圈里又響起一聲特別凄厲的狼嚎聲之后,便靜了下來,只是間或有幾聲豬的哼哼聲。好不容易挨到天亮,石滾手握鋼叉屏息寧氣地來到豬圈旁,竟然發(fā)現(xiàn)一只母狼直挺挺地躺在豬圈里,遍體傷痕,喉管已被咬斷;再看那頭母豬,正站在豬圈的一隅,也遍體鱗傷,一窩小豬包括那只狼患都在它的身后擁成一團(tuán)。石滾明白了,母狼憑著嗅覺找到家里來,欲從豬圈中將小狼叼出去,母豬以為狼要叼它的豬息,便拼死相護(hù),結(jié)果竟以弱勝強(qiá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