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大碰撞
是星球撞擊毀滅了高度發(fā)達的史前文明嗎?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這種觀點在學術界漸漸地有了一席之地。這主要是因為1994年7月間發(fā)生的那場驚心動魄的“太空之吻”。1994年7月,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直徑約6公里,密度1克/立方厘米)由于木星巨大的引力,它被俘獲并撕裂成21塊碎片,這些碎片以每秒約60公里的速度撞向木星南緯43.26°-45°相當狹窄的環(huán)形區(qū)域。7月17日凌晨4時15分,南非天文學家首先觀測到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的第一塊,也是最小的一塊撞擊木星的景象。撞擊沒有引起燃燒,碎片為木星大氣層吞沒。當天傍晚18時30分,在上海佘山天文臺,我國第二大口徑(1.56米)的天文望遠鏡攝下了第一張木衛(wèi)1號的照片。19時36分20秒和19時43分32秒,成功地觀測到彗星第四塊碎片撞向木星,木衛(wèi)1號兩次增亮。亮度增強了8倍。碎片接觸大氣層的摩擦和碎片的撞擊產(chǎn)生的火球使木衛(wèi)1號兩次閃亮。午夜23時15分,木衛(wèi)1號又一次閃亮:第5塊彗星碎片撞了上來。與此同時,美國科學家稱他們已觀測到5塊碎片撞入木星,雖然這些碎片是21塊中較小的,但在木星表面造成了相當于10億噸TNT炸藥的破壞創(chuàng)面。18日3時30分,美國夏威夷冒納凱阿火山頂上的全球最大的天文望遠鏡,記錄了彗星最大的碎片(第7塊)撞擊木星的經(jīng)過。該碎片直徑3.2公里,撞擊釋放了相當于2.5萬億噸TNT炸藥的能量,產(chǎn)生的亮度超過了木星整體。美國馬里蘭大學的女天文學家露西·麥克法登說,這塊碎片巨大的沖擊力造成的痕跡十分明顯,其落點上空出現(xiàn)了由塵云構成的拋物面。19日凌晨3時26分,直徑與第7塊相近的第8塊碎片以每秒60公里的速度飛速而來產(chǎn)生的能量(6萬億噸TNT)相當于地球上所有核武器爆炸能量的幾倍,產(chǎn)生的亮度瞬間超過了整個木星,引起的拋物面灰云達地球般大小,劇烈的爆炸造成的瞬間溫度約30000攝氏度。19日晚6時30分,最強烈的碰撞發(fā)生了!第9塊碎片與第7塊大小相仿,巨大的創(chuàng)面位于木星南半球東北緣,留下的暗斑直徑達3萬公里。撞擊產(chǎn)生的能量相當于2.5億顆廣島原子彈。澳大利亞天文學家觀測到,撞擊產(chǎn)生的巨大火球與隨之爆發(fā)出的余輝范圍達3個地球那么大。美國天文學家指出,撞擊改變了木星的基本外觀,并在木星表面形成了黑色疤痕!鞍毯邸敝杏卸喾N氣體混和物和大量塵埃粒子。對日,發(fā)生最壯觀的一幕:第14、15、16塊碎片于4時起相隔10小時撞擊在同一地區(qū)。第14塊碎片以每小時21萬公里的速度墜向木星,隨之產(chǎn)生的火球上升到數(shù)百公里的高空。第15號彗核撞向木星大氣縱深處,火球上升到2000公里的高度,塵云直徑相當于地球的3倍。第16塊碎片碰撞產(chǎn)生的亮度是第14塊的2倍,并產(chǎn)生了持續(xù)15分鐘的爆炸。21日晚11時04分,上海佘山天文臺觀測到的木星已傷痕累累,各個撞擊創(chuàng)面直徑超過二萬公里,其中最大的直徑估計有3萬公里,其容積大大超過地球體積(地球直徑為13000公里),與此同時,木星周圍的木紋型云層出現(xiàn)紊亂。22日下午4時6分,最后一塊碎片落地,這最后的一“吻”,使歷時6天的千年萬載難遇的天象奇觀隨之落幕。美國芝加哥大學兩位天文學家利用設置在南極地區(qū)的望遠鏡觀察到,撞擊木星南半球產(chǎn)生的火球亮度已遠不如以前。通過光譜分析,證實了木星及其大氣層中含有硫、氨、硫化氫等分子,但沒有找到預想中的水。此次撞擊釋放的總能量為二戰(zhàn)時美軍投放在廣島的原子彈能量的10億倍,大約相當于1013噸TNT炸藥的爆炸。初步觀測表明,彗星碎片的撞擊已改變了木星的外貌,留下4個直徑幾萬公里的深坑,其直徑是地球的幾倍。木星的云層留下了黑色疤痕,這疤痕需很長時間才能消去。強烈的爆炸已使木星大氣層的氣流和成份發(fā)生變化。由于木星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約6.3億公里,彗木相撞所釋放的巨大能量及木星大氣與表層的環(huán)境巨變,對地球與近地空間環(huán)境幾乎沒有影響。但如果木星上具有生命及其生態(tài)系統(tǒng),如果木星上也有人類文明,如果這次撞擊發(fā)生在地球上,將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