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少妇freesexvideos强迫,进军国际市场野狼av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pron 域名停靠,欧美jiZZHD精品巨大又粗又长又硬,毛片在线网址播放,91秦先生在线观看国产久草,五月狠狠色丁香婷婷视频,国产精品在线视频频放,91久久成人

首頁 | 注冊 | 登陸 | 網(wǎng)站繁體 | 手機版 | 設為首頁 長沙社區(qū)通 做長沙地區(qū)最好的社區(qū)門戶網(wǎng)站 正在努力策劃制作...
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資治通鑒

 

第五卷

周紀五 赧王下四十三年(己丑、前272)

  周紀五 周赧王四十三年(己丑,公元前272年)

  [1]楚以左徒黃歇侍太子完為質于秦。

  [1]楚國派左徒黃歇侍奉在秦國做人質的太子羋完。

  [2]秦置南陽郡。

  [2]秦國設置南陽郡。

  [3]秦、魏、楚共伐燕。

  [3]秦國、魏國、楚國共同進攻燕國。

  [4]燕惠王薨,子武成王立。

  [4]燕國燕惠王去世,其子即位為燕武成王。

  四十四年(庚寅、前271)

  四十四年(庚寅,公元前271年)

  [1]趙藺相如伐齊,至平邑。

  [1]趙國派藺相如進攻齊國,兵抵平邑。

  [2]趙田部吏趙奢收租稅,平原君家不肯出;趙奢以法治之,殺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將殺之。趙奢曰:“君于趙為貴公子,今縱君家而不奉公則法削,法削則國弱,國弱則諸侯加兵,是無趙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貴,奉公如法則上下平,上下平則國強,國強則趙固,而君為貴戚,豈輕于天下邪!”平原君以為賢,言之于王。王使治國賦,國賦太平,民富而府庫實。

  [2]趙國一個收田租的小官趙奢到平原君趙勝家去收租稅,他的家人不肯交。趙奢以法處置,殺死平原君家中管事人九名。平原君十分惱怒,想殺死趙奢,趙奢便說:“您在趙國是貴公子,如果縱容家人而不奉公守法,法紀就會削弱,法紀削弱國家也就衰弱,國家衰弱則各國來犯,趙國便不存在了。您還到哪里找現(xiàn)在的富貴呢!以您的尊貴地位,帶頭奉公守法則上下一心,上下一心則國家強大,國家強大則趙家江山穩(wěn)固,而您作為王族貴戚,難道會被各國輕視嗎?”平原君認為趙奢很賢明,便介紹給趙王。趙王派他管理國家賦稅,于是國家賦稅征收順利,人民富庶而國庫充實。

  四十五年(辛卯、前270)

  四十五年(辛卯,公元前270年)

  [1]秦伐趙,圍閼與。趙王召廉頗、樂乘而問之曰:“可救否?”皆曰:“道遠險狹,難救!眴栚w奢,趙奢對曰:“道遠險狹,譬猶兩鼠斗于穴中,將勇者勝!蓖跄肆钰w奢將兵救之。去邯鄲三十里而止,令軍中曰:“有以軍事諫者死!”

  [1]秦國進攻趙國,圍困閼與城。趙王召見廉頗、樂乘問道:“可以援救嗎?”兩人都說:“道路遙遠,更兼險峻,難救。”再問趙奢,趙奢回答說:“道路遙遠險峻,就好比兩只老鼠在洞穴中咬斗,將是勇敢者取勝。”趙王于是令趙奢率領軍隊前去援救。趙奢剛離開邯鄲三十里就停止不前,下令軍中說:“如有人談及軍事,一律處死!”

  秦師軍武安西,鼓噪勒兵,武安屋瓦盡振。趙軍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趙奢立斬之。堅璧二十八日不行,復益增壘。秦間入趙軍,趙奢善食遣之。間以報秦將,秦將大喜曰:“夫去國三十里而軍不行,乃增壘,閼與非趙地也!”趙奢既已遣間,卷甲而趨,一日一夜而至,去閼與五十里而軍,軍壘成。秦師聞之,悉甲而往。趙軍士許歷請以軍事諫,趙奢進之。許歷曰:“秦人不意趙至此,其來氣盛,將軍必厚集其陳以待之;不然,必敗!壁w奢曰:“請受教!”許歷請刑,趙奢曰:“胥,后令邯鄲。”許歷復請諫,曰:“先據(jù)北山上者勝,后至者敗!壁w奢許諾,即發(fā)萬人趨之。秦師后至,爭山不得上;趙奢縱兵擊秦師,秦師大敗,解閼與而還。趙王封奢為馬服君,與廉、藺同位;以許歷為國尉。

  秦國軍隊駐扎在武安城西,列陣大喊大擂,武安城內的屋瓦都為之震動。趙軍中一個軍吏忍不住提議急救武安,被趙奢立即斬首。趙奢軍堅守二十八天不動,反倒增修營壘。秦國一個間諜潛入趙軍,趙奢佯裝不知,用好吃好喝招待他。間諜回去報告秦軍大將,秦軍大將十分高興地說:“援軍離開國都三十里就按兵不動,還增修營壘,閼與一定不是趙國的了!”趙奢放走間諜以后,下令部隊卷起盔甲悄聲前進,一天一夜便到了離閼與五十里的地方,扎下營來,修起營壘。秦國軍隊聽說后,披甲前往迎敵。趙奢軍中有個軍士許歷要求提出軍事建議,趙奢便召他進來。許歷說:“秦軍沒想到趙軍會到這里,他們來勢盛氣凌人。趙將軍你一定要集中兵力排出戰(zhàn)陣對付,不然必敗。”趙奢說:“我接受你的指教。”許歷以自己違反了軍紀,請?zhí)幩佬蹋w奢忙說:“且慢,現(xiàn)在是邯鄲那次軍令以后的事了!痹S歷便再次提出建議說:“先占領北山的人必勝,后到的必敗!壁w奢點頭稱是,立即派出一萬人前去北山,秦軍后到,爭奪北山無法攻上。于是,趙奢指揮全軍猛擊秦國軍隊,秦軍大敗,撤去對閼與的包圍,退兵而還。趙王因此封趙奢為馬服君,與廉頗、藺相如同等地位;又任命許歷為國尉。

  [2]穰侯言客卿灶于秦王,使伐齊,取剛、壽以廣其陶邑。

  [2]魏冉向秦王介紹名叫灶的客卿,派他率軍進攻齊國,奪取剛、壽兩地,用來擴大自己的陶邑封地。

  初,魏人范睢從中大夫須賈使于齊,齊襄王聞其辯口,私賜之金及牛、酒。須賈以為睢以國陰事告齊也,歸而告其相魏齊。魏齊怒,笞擊范睢,折脅,折齒。睢佯死,卷以簀,置廁中,使客醉者更溺之,以懲后,令無妄言者。范睢謂守者曰:“能出我,我心有厚謝!笔囟颊垪壓j中死人。魏齊醉,曰:“可矣!狈额〉贸。魏齊悔,復召求之。魏人鄭安平遂操范睢亡匿,更姓名曰張祿。

  [2]起初,魏國人范睢隨從中大夫須賈出使齊國,齊襄王聽說他能言善辯,私下贈給他金子及酒食。須賈以為范睢把魏國的秘密告訴了齊國,回國后便向魏國宰相魏齊告發(fā)。魏齊十分震怒,下令鞭打范睢,折斷了肋骨,打脫了牙齒。范睢只好裝死,被卷進竹席,拋到廁所,魏齊還派醉酒的賓客向他身上溺尿,以懲戒后人,不得妄言。范睢悄悄對看守說:“你放出我,我必有重謝!笨词赜谑侨フ埵景严兴廊巳拥簦糊R正喝醉了酒,便說:“可以!狈额∵@才得以脫身。事后魏齊后悔,又派人去搜索范睢。魏國人鄭安平把范睢藏匿起來,改換姓名叫張祿。

  秦謁者王稽使于魏,范睢夜見王稽。稽潛載與俱歸,薦之于王,王見之于離宮。范睢佯為不知永巷而入其中,王來而宦者怒逐之,曰:“王至!”范睢謬曰:“秦安得王,秦獨有太后、穰侯耳!”王微聞其言,乃屏左右,跽而請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對曰:“唯唯!比缡钦呷M踉唬骸跋壬洳恍医坦讶诵?”范睢曰:“非敢然也!臣,羈旅之臣也,交疏于王,而所愿陳者皆匡君之事,處人骨肉之間,愿效愚忠而未知王之心也,此所以王三問而不敢對者也。臣知今日言之于前,明日伏誅于后,然臣不敢避也。且死者,人之所必不免也,茍可以少有補于秦而死,此臣之所大愿也。獨恐臣死之后,天下杜口裹足,莫肯鄉(xiāng)秦耳!蓖貂赵唬骸跋壬,是何言也!今者寡人得見先生,是天以寡人溷先生而存先王之宗廟也。事無大小,上及太后,下至大臣,愿先生悉以教寡人,無疑寡人也!”范睢拜,王亦拜。范睢曰:“以秦國之大,士卒之勇,以治諸侯,譬若走韓盧而博蹇兔也,而閉關十五年,不敢窺兵于山東者,是穰侯為秦謀不忠,而大王之計亦有所失也。”王跽曰:“寡人愿聞失計!”然左右多竊聽者,范睢未敢言內,先言外事,以觀王之俯仰。因進曰:“夫穰侯越韓、魏而攻齊剛、壽,非計也。齊王南攻 楚,破軍殺將,再辟地千里,而齊尺寸之地無得焉者,豈不欲得地哉?形勢不能有也。諸侯見齊之罷敝,起兵而伐齊,大破之,齊幾于亡,以其伐楚而肥韓、魏也。今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今夫韓、魏,中國之處而天下之樞也。王若用霸,必親中國以為天下樞,以威楚、趙,楚強則附趙,趙強則附楚,楚、趙皆附,齊必懼矣,齊附則韓、魏因可虜也。”王曰:“善!蹦艘苑额榭颓,與謀兵事。

  秦國任謁者之職的王稽出使魏國,范睢深夜前去求見。王稽把他暗中裝上使車,一起帶回國,推薦給秦王。秦王決定在離宮召見范睢。范睢假裝不識道路走入宮中巷道。秦王乘轎輿前來,宦官怒聲驅趕范睢說:“大王來了!”范睢故意胡說道:“秦國哪里有大王,秦國只有王太后和穰侯而已!”秦王略微聽見了幾句,便屏退左右隨從,下跪請求說:“先生有什么指教我的?”范睢只說:“是的是的!比绱巳。秦王又說:“先生到底不愿對我賜教嗎?”范睢才說:“我哪里敢呢!我是一個流亡在外的人,和大王沒有什么交往,而想向您陳述的又都是糾正您失誤的大事,關系到您骨肉親人,我即使愿意一效愚忠卻還不知大王的真心,所以大王三次下問我都不敢回答。我知道今天在您面前說出,明天就有處死的危險,但我還是不敢回避。死,是人人都無法免除的,如果我的死能對秦國有所裨益,就是我最大的愿望了。我只怕我被處死之后,天下的賢士都閉口不言,裹足不前,不再投奔秦國了!鼻赝跤窒鹿蛘f:“先生您這是什么話!今天我能見到先生,是上天認為我混濁,為了保存秦國的祖業(yè)宗廟而把您賜給我的。無論事情大小,上及王太后,下至大臣,希望您都一一對我指教,不要再懷疑我的真心了!”范睢于是下拜,秦王也急忙回拜。范睢這才說道:“以秦國的強大,士卒的勇猛,對付各國,就好比用韓盧那樣的猛犬去追擊跛腳兔子 。而秦國卻坐守關外十五年,不敢派兵出擊崤山以東,這是穰侯魏冉為秦國的謀劃不忠心,但是大王您的方針 也有所失誤!鼻赝豕蛑f:“我想知道錯在何處!”但是左右隨從有不少人在側耳偷聽,范睢不敢提及內政,便先說到外事,以看秦王興趣的高低。他于是說:“穰侯越過韓國、魏國去進攻齊國的剛、壽兩地,不是好計劃。當年齊王向南進攻楚國,破軍殺將,開辟千里土地,而最后齊國連一尺一寸領土也未能得到,難道是他不想要地嗎?實在是因為地理形勢無法占有。而各國看到齊國征戰(zhàn)疲勞,便起兵攻打齊國,大破齊軍,使齊國幾乎滅亡。這個結局就是因為齊國攻打楚國而使好處落到韓、魏兩國手中。現(xiàn)在大王不如采取遠交而近攻的方針,得一寸地就是您大王的一寸,得一尺地就是您大王的一尺。魏國、韓國,位于中原,是天下的中樞。大王如果想稱霸,必須接近中原之地控制天下樞紐,以威逼楚國、趙國,楚國強就收附趙國,趙國強則收附楚國,楚國、趙國一旦歸附您,齊國就驚慌失措了。齊國再歸附,韓國、魏國便是秦國掌中之物了。”秦

  王說:“好。”于是以范睢為客卿,與他商議軍事。

  四十六年(壬辰、前269)

  四十六年(壬辰,公元前269年)

  [1]秦中更胡傷攻趙閼與,不拔。

  [1]秦國任中更之職的胡傷率軍進攻趙國閼與,未能攻克。

  四十七年(癸巳、前268)

  四十七年(癸巳,公元前268年)

  [1]秦王用范睢之謀,使五大夫綰伐魏,拔懷。

  [1]秦王聽從范睢的計策,派五大夫綰攻打魏國,攻克懷地。

  四十八年(甲午、前267)

  四十八年(甲午,公元前267年)

  [1]秦悼太子質于魏而卒。

  [1]秦國太子悼到魏國做人質,死在那里。

  四十九年(乙未、前266)

  四十九年(乙未,公元前266年)

  [1]秦拔魏邢丘。范睢日益親,用事,因承間說王曰:“臣居山東時,聞齊之有孟嘗君,不聞有王;聞秦有太后、穰侯,不聞有王。夫擅國之謂王,能利害之謂王,制殺生之謂王。今太后擅行不顧,穰侯出使不報,華陽、涇陽擊斷無諱,高陵進退不請,四貴備而國不危者,未之有也。為此四貴者下,乃所謂無王也。穰侯使者操王之重,決制于諸侯,剖符于天下,征敵伐國,莫敢不聽;戰(zhàn)勝攻取則利歸于陶,戰(zhàn)敗則結怨于百姓而禍歸于社稷。臣又聞之,木實繁者披其枝,披其枝者傷其心;大其都者危其國,尊其臣者卑其主。淖齒管齊,射王股,擢王筋,懸之于廟梁,宿昔而死。李兌管趙,囚主父于沙丘,百日而餓死。今臣觀四貴之用事,此亦淖齒、李兌之類也。夫三代之所以亡國者,君專授政于臣,縱酒弋獵;其所授者妒賢疾能,御下蔽上以成其私,不為主計,而主不覺悟,故失其國。今自有秩以上至諸大吏,下及王左右,無非相國之人者,見王獨立于朝,臣竊為王恐,萬世之后有秦國者,非王子孫也!”王以為然,于是廢太后,逐穰侯、高陵、華陽、涇陽君于關外,以范睢為丞相,封為應侯。

  [1]秦國攻克魏國邢丘。秦王日益親信范睢,使他掌權,范睢便趁機建議秦王道:“我在崤山之東居住時,只聽說齊國有孟嘗君,不知道有齊王;只聽說秦國有王太后、穰侯魏冉,不知道有秦王。所謂獨掌國權稱作王,決定國家利害稱作王,控制生殺大權稱作王,F(xiàn)在王太后擅自專行,不顧大王;穰侯出使外國也不報告大王;華陽君、涇陽君處事決斷,無所忌諱;高陵君自由進退,也不請示大王。有這四種權貴而國家想不危亡,是不可能的。在這四種 權貴的威勢之下,可以說秦國并沒有王。穰侯魏冉派使者控制大王的外交重權,決斷與各國事務,出使遍天下,征討敵國,無人敢不聽從。如果戰(zhàn)勝了,他就把所獲利益全部收歸自己的封地陶邑;如果戰(zhàn)敗了,他就把百姓的怨憤推到國家身上。我還聽說過,果實太多會壓折樹的枝干,枝干折斷會損傷樹根,封地過于強大會威脅到國家,大臣過于尊顯會使君主卑微。當年淖齒管理齊國,用箭射齊王的大腿,抽去齊王的筋,把他吊在房梁上,過了一夜才折磨死。李兌統(tǒng)治趙國,把趙主父關在沙丘宮里,一百天后活活餓死。如今我看秦國四種權貴的所作所為,也正像淖齒、李兌一類。夏、商、周三代最后亡國的原因,都是因為君王把專權轉授給臣下,自己縱酒行獵;被授權者嫉賢妒能,欺下瞞上,以售其奸。他們不為主子考慮,而君主也不覺察醒悟,所以失去了國家,F(xiàn)在秦國自有秩小官直至各個大官,再到大王您的左右隨從,無一不是丞相魏冉的人。我看到大王您孤孤零零地在朝廷上,真為您萬分擔憂?峙履ナ篮,擁有

  秦國的將不是大王您的子孫了!”秦王聽后深以為然,于是毅然廢黜太后的專權,把穰侯魏冉、高陵君、華陽君、涇陽君驅逐到關外去;任用范睢為丞相,封為應侯。

  魏王使須賈聘于秦,應侯敝衣間步而往見之。須賈驚曰:“范叔固無恙乎!”留坐飲食,取一綈袍贈之。遂為須賈御而至相府,曰:“我為君先入通于相君!表氋Z怪其久不出,問于門下,門下曰:“無范叔;鄉(xiāng)者吾相張君也!表氋Z知見欺,乃膝行入謝罪。應侯坐,責讓之,且曰:“爾所以得不死者,以綈袍戀戀尚有故人之意耳!”乃大供具,請諸侯賓客;坐須賈于堂下,置、豆于前而馬食之,使歸告魏王曰:“速斬魏齊頭來!不然,且屠大梁!”須賈還,以告魏齊。魏齊奔趙,匿于平原君家。

  魏王派須賈出使秦國,應侯范睢身穿破衣、徒步前去見他。須賈驚奇地問他:“范叔你還是很好啊!”留下他用飯,又拿出一件絲棉袍送給他。范睢便為須賈駕車前去丞相府,說:“我先為你去向丞相通報!焙芫梦闯,須賈感到奇怪,便問丞相府守門人,守門人回答說:“沒有什么范叔,剛才進去的是我們丞相張先生!表氋Z大驚失色,知道自己落入圈套,只好用膝蓋匍匐跪行進去謝罪。應侯坐在上面,怒斥他說:“你之所以還能不死,是我念你贈送絲袍還有一絲照顧故人的舊情!”于是大設酒宴,招待各國賓客,令須賈坐在堂下,放一盤黑豆、碎草之類的喂馬飼料讓他吃,然后命令他回國告訴魏王:“快快砍下魏齊的頭送來,不然,我就殺盡魏都大梁城的人!”須賈回國,把這番話告訴魏齊,魏齊只好逃奔趙國,藏匿在平原君趙勝家里。

  [2]趙惠文王薨,子孝成王丹立;以平原君為相。

  [2]趙國趙惠文王去世,其子趙丹即位為趙孝成王;任用趙勝為國相。

  五十年(丙申、前265)

  五十年(丙申,公元前265年)

  [1]秦宣太后薨。九月,穰侯出之陶。

  [1]秦國宣太后去世。九月,魏冉離開咸陽回到陶邑。

  臣光曰:穰侯援立昭王,除其災害;薦白起為將,南取鄢、郢,東屬地于齊,使天下諸侯稽首而事秦,秦益強大者,穰侯之功也。雖其專恣驕貪足以賈禍,亦未至盡如范睢之言。若睢者,亦非能為秦忠謀,直欲得穰侯之處,故扼其吭而奪之耳。遂使秦王絕母子之義,失舅甥之恩。要之,睢真傾危之士哉!

  [1]臣司馬光曰:穰侯魏冉擁立秦昭王,為他除去隱患威脅;舉薦白起為大將,向南攻取鄢、郢兩城,向東開拓地界到齊國,使各國向秦國俯首稱臣。秦國能夠更加強大,都是穰侯的功勞。雖然他恣意專權、驕傲貪婪已足以惹禍上身,但也沒有到范睢說的那種地步。而范睢這個人,也并不能忠心為秦國謀劃,就是想得到穰侯的位置,所以才扼住他的喉嚨,予以搶奪。于是,使秦王斷絕了母子間的情義,失去了舅甥間的恩愛。總之,范睢真是個顛覆他人的能手!

  [2]秦王以子安國君為太子。

  [2]秦王立兒子安國君為太子。

  [3]秦伐趙,取三城。趙王新立,太后用事,求救于齊。齊人曰:“必以長安君為質。”太后不可。齊師不出,大臣強諫。太后明謂左右曰:“復言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左師觸龍愿見太后,太后盛氣而胥之入。左師公徐趨而坐,自謝曰:“老臣病足,不得見久矣,竊自恕;而恐太后體之有所苦也,故愿望見太后!碧笤唬骸袄蠇D恃輦而行!痹唬骸笆车梦闼ズ酰俊痹唬骸笆阎喽!碧蟛缓椭越狻W髱煿唬骸袄铣假v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竊憐愛之,愿得補黑衣之缺以衛(wèi)王宮,昧死以聞!”太后曰:“諾。年幾何矣?”對曰:“十五歲矣。雖少,愿及未填溝壑而托之!碧笤唬骸罢煞蛞鄲凵僮雍酰俊睂υ唬骸吧跤趮D人!碧笮υ唬骸皨D人異甚!睂υ唬骸袄铣几`以為媼之愛燕后賢于長安君!碧笤唬骸熬^矣!不若長安君之甚!弊髱煿唬骸案改笎燮渥觿t為之計深遠。媼之送燕后也,持其踵而泣,念其遠也,亦哀之矣。已行,非不思也,祭祀則祝之曰:‘必勿使反!’豈非為之計長久,為子孫相繼為王也哉?”太后曰:“然!弊髱煿唬骸敖袢酪郧,至于趙王之子孫為侯者,其繼有在者乎?”曰:“無有!痹唬骸按似浣叩溂吧,遠者及其子孫。豈人主之子侯則不善哉?位尊而無功,奉厚而無勞,而挾重器多也。今媼尊長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與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國,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哉?”太后曰:“諾,恣君之所使之!”于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于齊。齊師乃出,秦師退。

  [3]秦國進攻趙國,奪取三座城市。因為趙王新即位,趙太后便執(zhí)掌政事,派人向齊國求救。齊國答復:“必須以趙公子長安君做人質。”趙太后不答應,于是齊國的救兵便不出發(fā)。趙國大臣一再勸說趙太后,太后卻公然對左右隨從說:“誰再提讓長安君去做人質的事,我老婆子就要往他臉上吐口水!”左師觸龍求見趙太后,太后氣沖沖地等待他進來。觸龍卻慢吞吞走過來坐下,道歉說:“老臣我腿腳不好,很久沒有來看望太后了,常常以此自我寬恕。又擔心太后的身體有什么不適,所以還是希望能見到太后!壁w太后說:“老婆子我只能靠人推車來往了!庇|龍又問:“飯量也減少了吧?”太后說:“只喝粥而 已!边@時,太后臉上的不悅之色已稍稍寬解。觸龍又說:“我的兒子舒祺,年歲最小,又不成器,而我因為年老,私下最憐愛他,想讓他補個黑衣衛(wèi)士的缺去護衛(wèi)王宮,在此向您冒昧請求!”太后說:“可以。他年齡多大了?”回答說:“十五歲了。雖然還年輕,可我想趁我這把老骨頭還沒入土為他做個安排!碧笳f:“大丈夫也知道疼愛小兒子嗎?”回答說:“比婦人還厲害呢!”太后笑著說:“還是婦人更厲害!”觸龍卻說:“我覺得,老太太您愛女兒燕后勝過愛兒子長安君!碧笳f:“你錯了!我對燕后遠不如對長安君!庇|龍又說:“父母疼愛孩子,就要為他們考慮深遠。老太太您送燕后出嫁時,抓住她的腳后跟直掉眼淚,想到她要到遙遠的燕國去,心情十分哀傷。待到燕后離去,您不是不想她,可一逢祭祀就祝愿說:‘千萬別讓人把她退回來。’這難道不是為她長久打算,希望她的子孫能在燕國相繼為王嗎?”太后點頭說:“是的。”觸龍又說:“從現(xiàn)在起三代以前,趙王的子孫被封侯的,現(xiàn)在還有沒有繼承人在位的?”太后回答:“沒有了!庇|龍說:“這就是說,近的,災禍殃及其身;遠的,殃及其子孫。難道說君王封侯的兒子都不成才?只是因為他們地位尊貴而無軍功,俸祿豐厚而無勞苦,卻享有國家的許多寶器。如今老太太您提高小兒子長安君的地位,封給他良田美宅,賜給他許多寶器,卻不讓他趁現(xiàn)在為國家立功。一旦您不在世上,長安君靠什么在趙國自立呢?”太后恍然大悟說:“好吧,隨你去安排他吧!”于是下令為長安君備齊一百乘車,去齊國做人質。齊國隨即發(fā)兵,秦國軍隊便退回。

  [4]齊安平君田單將趙師以伐燕,取中陽;又伐韓,取注人。

  [4]齊國安平君田單指揮趙國軍隊進攻燕國,奪取中陽;又攻打韓國,奪取注城。

  [5]齊襄王薨,子建立。建年少,國事皆決于君王后。

  [5]齊國齊襄王去世,其子田建即位。田建年幼,國事都由王太后決斷。

  五十一年(丁酉、前264)

  五十一年(丁酉,公元前264年)

  [1]秦武安君伐韓,拔九城,斬首五萬。

  [1]秦國武安君白起進攻韓國,攻克九座城,殺死五萬人。

  [2]田單為趙相。

  [2]田單任趙國國相。

  五十二年(戊戌、前263)五十二年(戊戌,公元前263年)

  [1]秦武安君伐韓,取南陽;攻太行道,絕之。

  [1]秦國武安君白起進攻韓國,奪取南陽;又攻打太行山道,予以切斷。

  [2]楚頃襄王疾病。黃歇言于應侯曰:“今楚王疾恐不起,秦不如歸其太子。太子得立,其事秦必重而德相國無窮,是親與國而得儲萬乘也。不歸,則咸陽布衣耳。楚更立君,必不事秦,是失與國而絕萬乘之和,非計也!睉钜愿嫱。王曰:“令太子之傅先往問疾,反而后圖之!秉S歇與太子謀曰:“秦之留太子,欲以求利也。今太子力未能有以利秦也,而陽文君子二人在中。王若卒大命,太子不在,陽文君子必立為后,太子不得奉宗廟矣。不如亡秦,與使者俱出。臣請止,以死當之!”太子因變服為楚使者御而出關;而黃歇守舍,常為太子謝病。度太子已遠,乃自言于王曰:“楚太子已歸,出遠矣。歇愿賜死!”王怒,欲聽之。應侯曰:“歇為人臣,出身以徇其主,太子立,必用歇。不如無罪而歸之,以親楚!蓖鯊闹。黃歇至楚三月,秋,頃襄王薨,考烈王即位;以黃歇為相,封以淮北地,號曰春申君。

  [2]楚頃襄王病重。黃歇對應侯范睢說:“現(xiàn)在楚王的病恐怕難以痊愈,秦國不如讓楚太子回國。太子能夠即位,一定會更加侍奉秦國,感戴相國您的無窮恩德,這樣做既與鄰國結好,又為秦國儲存下一個有萬乘兵車的幫手。如果不讓太子回去,他只是咸陽城里一個普通老百姓而已。楚國再立一個君王,肯定不會侍奉秦國,那么秦國就失去友邦又斷送了與一個有萬乘兵車大國間的和平。不是上策。”應侯范睢把此話告訴秦王,秦王說:“讓太子的老師先去看看楚王病 的情況,回來再做商議!秉S歇與楚太子盤算道:“秦國留下太子,想以此來換取利益,F(xiàn)在太子的力量又做不到什么有利秦國的事。陽文君的兩個兒子都在楚國,楚王一旦去世,太子不在國中,陽文君的兒子肯定會被立為繼承人,那么太子就不能接替祖業(yè)了。太子不如與使者一起逃離秦國,我留在這里,以死來對付秦王。”太子于是換上衣服扮作楚國使者的車夫混出關外;黃歇守在館舍中,常常稱太子生病謝絕來訪。他估計太子已經(jīng)走得很遠,便自己去告訴秦王說:“楚國太子已經(jīng)歸國,走得很遠了。我黃歇情愿領受死罪!鼻赝醪淮笈,想照此處理。應侯范睢勸道:“黃歇作為臣下,獻身以救他的主子,如果楚太子即位,一定會重用黃歇。我們不如赦免黃歇無罪放他回去,以與楚國結好!鼻赝趼爮牧藙窀,放走黃歇。黃歇回到楚國三個月后的秋天,楚頃襄王去世,太子即位為楚考烈王;任命黃歇為國相,封給他淮河以北的領地,號稱春申君。

  五十三年(己亥、前262)

  五十三年(己亥,公元前262年)

  [1]楚人納州于秦以平。

  [1]楚國把州陵獻給秦國,以求和平。

  [2]武安君伐韓,拔野王。上黨路絕,上黨守馮亭與其民謀曰:“鄭道已絕,秦兵日進,韓不能應,不如以上黨歸趙。趙受我,秦必攻之;趙被秦兵,必親韓;韓、趙為一,則可以當秦矣!蹦饲彩拐吒嬗谮w曰:“韓不能守上黨,入之秦,其吏民皆安于趙,不樂為秦。有城市邑十七,愿再拜獻之大王!”趙王以告平陽君豹,對曰:“圣人甚禍無故之利!蓖踉唬骸叭藰肺岬,何謂無故?”對曰:“秦蠶食韓地,中絕,不令相通,固自以為坐而受上黨也。韓氏所以不入于秦者,欲嫁其禍于趙也。秦服其勞而趙受其利,雖強大不能得之于弱小,弱小固能得之于強大乎!豈得謂之非無故哉?不如勿受。”王以告平原君,平原君請受之。王乃使平原君往受地,以萬戶都三封其太守為華陽君,以千戶都三封其縣令為侯,吏民皆益爵三級。馮亭垂涕不見使者,曰:“吾不忍賣主地而食之也!”

  [2]秦國武安君白起進攻韓國,攻克野王。上黨與外界通道被切斷。上黨郡守馮亭與民間人士商議說:“去都城新鄭的道路已經(jīng)斷絕,秦國軍隊每日推進,韓國又無法接應救援,不如以上黨去歸順趙國。趙國如果接受我們,秦國必定進攻他們;趙國面對秦兵,一定會與韓國親善,韓、趙聯(lián)為一體,就可以抵擋秦國了!庇谑桥墒拐呷ジ嬖V趙國說:“我們韓國無法守住上黨,想把它獻給秦國,但郡中官員百姓都心向趙國,不愿做秦國的屬下。我們現(xiàn)有大邑共十七個,愿意恭敬地獻給趙王!”趙王把此事告訴平陽君趙豹,趙豹說:“圣人認為接受無緣無故的利益不是好兆頭!壁w王說:“別人仰慕我的恩德,怎么能說是無緣無故呢?”回答說:“秦國蠶食吞并韓國土地,從中切斷,不使他們相通,本來以為可坐待上黨歸降。韓國人之所以不把它獻給秦國,就是想嫁禍于趙國。秦國付出千辛萬苦而趙國坐收其利,即使我們強大也不能這樣從弱小手中奪取利益,何況我們本來就弱小無法與強大秦國相爭。這難道還不是無緣無故嗎?我們不應該接受上黨!壁w王又把此事告訴平原君趙勝,趙勝卻勸趙王接受。趙王于是派趙勝前去接收,封原上黨太守為華陽君,賜給他三個擁有萬戶百姓的城市做封地;又封縣令為侯,賜給三個擁有千戶百姓的城鎮(zhèn)做封地。官員和地方人士都晉爵三級。馮亭不愿見趙國使者,垂著淚說:“我實在不忍心出賣君主的土地還去享用它!”

  五十五年(辛丑、前260)

  五十五年(辛丑,公元前260年)

  [1]秦左庶長王攻上黨,拔之。上黨民走趙。趙廉頗軍于長平,以按據(jù)上黨民。王因伐趙。趙軍數(shù)戰(zhàn)不勝,止一裨將、四尉。趙王與樓昌、虞卿謀,樓昌請發(fā)重使為媾。虞卿曰:“今制媾者在秦;秦必欲破王之軍矣,雖往請媾,秦將不聽。不如發(fā)使以重寶附楚、魏,楚、魏受之,則秦疑天下之合從,媾乃可成也!蓖醪宦,使鄭朱媾于秦,秦受之。王謂虞卿曰:“秦內鄭朱矣。”對曰:“王必不得媾而軍破矣。何則?天下之賀戰(zhàn)勝者皆在秦矣。夫鄭朱,貴人也,秦王、應侯必顯重之以示天下。天下見王之媾于秦,必不救王;秦知天下之不救王,則媾不可得成矣。”既而秦果顯鄭朱而不與趙媾。

  [1]秦國派左庶長王進攻上黨,予以攻克。上黨百姓逃往趙國。趙國派廉頗率軍駐守長平,接應上黨逃來的百姓。王于是揮兵攻打趙國。趙軍迎戰(zhàn),幾戰(zhàn)都不勝,一員副 將和四名都尉陣亡。趙王與樓昌、虞卿商議,樓昌建議派地位高的使節(jié)與秦國媾和。虞卿反對說:“和與不和,控制權在秦國;秦國現(xiàn)在已下決心要大破趙軍。我們即使去求和,秦國也不會同意。我們不如派出使者用貴重珍寶拉攏楚國、魏國。楚國、魏國一接受,秦國就會疑心各國重新結成了抗秦陣線,那時媾和才可成功!壁w王不聽虞卿的意見,仍派鄭朱赴秦國求和。秦國接待了鄭朱。趙王便對虞卿說:“秦國接納鄭朱了!庇萸湔f:“大王肯定見不到和談成功而趙軍就被擊破了。為什么呢?各國都派使者赴秦國祝賀勝利,鄭朱是趙國地位很高的人,秦王、應侯肯定會把鄭朱來求和的事向各國宣揚,各國看到趙王派人去求和,便不會再出兵援救趙國;秦國知道趙國孤立無援,就愈發(fā)不肯講和了!辈痪,秦國果然大肆宣揚鄭朱來使,而不與趙國進行和談。

  秦數(shù)敗趙兵,廉頗堅壁不出。趙王以頗失亡多而更怯不戰(zhàn),怒,數(shù)讓之。應侯又使人行千金于趙為反間,曰:“秦之所畏,獨畏馬服君之子趙括為將耳!廉頗易與,且降矣!”趙王遂以趙括代頗將。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膠柱鼓瑟耳。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王不聽。初,趙括自少時學兵法,以天下莫能當;嘗與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難,然不謂善。括母問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趙不將括則已;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乃括將行,其母上書,言括不可使。王曰:“何以?”對曰:“始妾事其父,時為將,身所奉飯而進食者以十數(shù),所友者以百數(shù),王及宗室所賞賜者,盡以與軍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問家事。今括一旦為將,東鄉(xiāng)而朝,軍吏無敢仰視之者;王所賜金帛,歸 藏于家,而日視便利田宅可買者買之。王以為如其父,父子異心,愿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決矣!”母因曰:“即如有不稱,妾請無隨坐!”趙王許之。

  趙兵屢次被秦軍打敗,廉頗便下令堅守營壘,拒不出戰(zhàn)。趙王以為廉頗損兵折將后更加膽怯,不敢迎敵,氣憤得多次斥責他。應侯范睢又派人用千金去趙國施行反間計,散布說:“秦國所怕的,只是馬服君趙奢的兒子趙括做大將。廉頗好對付,而且他也快投降了!”趙王中計,便用趙括代替廉頗為大將。藺相如勸阻說:“大王因為趙括有些名氣就重用他,這是粘住調弦的琴柱再彈琴呀!趙括只知道死讀他父親的兵書,不知道隨機應變。”趙王仍是不聽。起初,趙括從小學習兵法時,就自以為天下無人可比。他曾與父親趙奢討論兵法,趙奢也難不倒他,但終究不說他有才干。趙括的母親詢問原因,趙奢說:“帶兵打仗,就是出生入死,而趙括談起來卻很隨便。趙國不用他為大將也還罷了,如果一定要用他,滅亡趙軍的必定是趙括!贝节w括將要出發(fā),他的母親急忙上書,指出趙括不能重用。趙王問:“為什么?”回答說:“當年我侍奉趙括的父親,他做大將時,親自去捧著飯碗招待的有幾十位,他的朋友有 幾百人。大王及宗室王族給他的賞賜,他全部分發(fā)給將士。他自接受命令之日起,就不再理睬家事。而趙括剛剛做了大將,就向東高坐,接受拜見,大小軍官沒人敢抬頭正臉看他。大王賞給他的金銀綢緞,全部拿回家藏起來,每天忙于察看有什么良田美宅可買的就買下。大王您以為他像父親,其實他們父子用心完全不同。請大王千萬不要派他去!壁w王卻說:“老太太你不用管,我已經(jīng)決定了!壁w括母親便說:“萬一趙括出了什么差錯,我請求不要連累我治罪!壁w王同意了趙母的請求。

  秦王聞括已為趙將,乃陰使武安君為上將軍而王為裨將,令軍中:“有敢泄武安君將者斬!”趙括至軍,悉更約束,易置軍吏,出兵擊秦師。武安君佯敗而走,張二奇兵以劫之 。趙括乘勝追造秦壁,壁堅拒不得入;奇兵二萬五千人絕趙軍之后,又五千騎絕趙壁間。趙軍分而為二,糧道絕。武安君出輕兵擊之,趙戰(zhàn)不利,因筑壁堅守以待救至。秦王聞趙食道絕,自如河內發(fā)民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遮絕趙救兵及糧食。齊人、楚人救趙。趙人乏食,請粟于齊,王弗許。周子曰:“夫趙之于齊、楚,捍蔽也,猶齒之有唇也,唇亡則齒寒;今日亡趙,明日患及齊、楚矣。救趙之務,宜若奉漏甕沃焦釜然。且救趙,高義也;卻秦師,顯名也;義救亡國,威卻強秦。不務為此而愛粟,為國計者過矣!”齊王弗聽。九月,趙軍食絕四十六日,皆內陰相殺食。急來攻壘,欲出為四隊,四,五復之,不能 出。趙括自出銳卒搏戰(zhàn),秦人射殺之。趙師大敗,卒四十萬人皆降。武安君曰:“秦已拔上黨,上黨民不樂為秦而歸趙。趙卒反覆,非盡殺之,恐為亂!蹦藪对p而盡坑殺之,遺其小者二百四十人歸趙,前后斬首虜四十五萬人;趙人大震。

  秦王聽說趙 括已經(jīng)上任為大將,便暗中派武安君白起為上將軍,改王為副將,下令軍中:“誰敢泄露白起為上將軍的消息,格殺勿論!”趙括到了趙軍中,全部推翻原來的規(guī)定,調換軍官,下令出兵攻擊秦軍。白起佯裝戰(zhàn)敗退走,預先布置下兩支奇兵準備截擊。趙括乘勝追擊,直達秦軍營壘,秦軍堅守,無法攻克。這時,秦軍一支二萬五千人的奇兵已切斷了趙軍的后路,另一支五千人的騎兵堵截住趙軍返回營壘的通道,趙軍被一分為二,糧道也斷絕。武安君白起便下令精銳輕軍前去襲擊,趙軍迎戰(zhàn)失利,只好堅筑營壘等待救 兵。秦王聽說趙軍運糧通道已經(jīng)切斷,親自到河內征發(fā)十五歲以上的百姓全部調往長平,阻斷趙國救兵及運糧。齊國、楚國援救趙國。趙軍缺乏糧食,向齊國請求接濟,齊王不給。周子說:“趙國對于齊國、楚國來說,是一道屏障,就像牙齒外面的嘴唇,唇亡則齒寒。今天趙國滅亡了,明天災禍就會降臨齊國、楚國。援救趙國這件事,應該像捧著漏瓦罐去澆燒焦了的鐵鍋那樣,刻不容緩。何況援救趙國是高尚的道義;抵抗秦軍,是顯示威名的好事。必須主持正義援救亡國,顯示兵威擊退強秦。不致力于此事反而愛惜糧食,這樣為國家決策是個大錯!”齊王仍是不聽。九月,趙軍已斷糧四十六天,士兵們都在內部暗中殘殺,互相吞吃。趙括窮急,便下令進攻秦軍營壘,想派出四支隊伍,輪番進攻,到第五次,仍無法突圍。趙括親自率領精兵上前肉搏,被秦兵射死。趙軍于是全線崩潰,四十萬士兵全部投降。白起說:“當初秦軍已攻克上黨,上黨百姓卻不愿歸秦而去投奔趙國。趙國士兵反復無常,不全部殺掉,恐怕會有后亂。”于是使用奸計把趙國降兵全部活埋,只放出二百四十個年歲小的回到趙國,前后共殺死四十五萬人,趙國大為震驚。

  五十六年(壬寅、前259)

  五十六年(壬寅,公元前259年)

  [1]十月,武安君分軍為三:王攻趙武安、皮牢,拔之。司馬梗北定太原,盡有上黨地。韓、魏使蘇代厚幣說應侯曰:“武安君即圍邯鄲乎?”曰:“然!碧K代曰:“趙亡則秦王王矣;武安君為三公,君能為之下乎?雖欲無為之下,固不得已矣。秦嘗攻韓,圍邢丘,困上黨,上黨之民皆反為趙,天下不樂為秦民之日久矣。今亡趙,北地入燕,東地入齊,南地入韓、魏,則君之所得民無幾何人矣。不如因而割之,無以為武安君功也。”應侯言于秦王曰:“秦兵勞,請許韓、趙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蓖趼犞铐n垣雍、趙六城以和,正月,皆罷兵。武安君由是與應侯有隙。

  [1]十月,武安君白起把軍隊分為三支;王率軍進攻趙國武安、皮牢,予以攻克。司馬梗向北平定太原,全部占據(jù)上黨地區(qū)。韓國、魏國派蘇代用豐厚金銀去勸說應侯范。骸鞍灼鹗欠窳⒓淳鸵獓ズ悾俊狈额≌f:“是的!碧K代勸道:“趙國一亡,秦王便可以稱王天下了;那時武安君白起將列入三公高位,您能甘心在他之下嗎?即使不愿意屈居其下,也不得不如此了。秦國曾攻擊韓國,圍攻邢丘,困死上黨,上黨的百姓反而都去投奔趙國,天下人不愿做秦國的臣民,由來已久,F(xiàn)在把趙國滅亡了,北部地區(qū)的人逃到燕國,東部地區(qū)的人奔往齊國,南部地區(qū)的人流入韓國、魏國,你們能控制的老百姓就沒有幾個人了。你們不如乘勢割去趙國的一些領土,就此罷手,不要讓白起獨享大功!狈额有,便向秦王建議:“秦兵已經(jīng)疲憊不堪,請允許韓國、趙 國割地求和,讓將士們暫時休息一下!鼻赝趼爮牧怂膭窀,同意割韓國的垣雍、趙國的六座城后講和。正月,雙方都停戰(zhàn)罷兵。白起從此與范睢產生矛盾。

  趙王將使趙郝約事于秦,割六縣。虞卿謂趙王曰:“秦之攻王也,倦而歸乎?王以其力尚能進,愛王而弗攻乎?”王曰:“秦不遺馀力矣,必以倦而歸也。”虞卿曰:“秦以其力攻其所不能取,倦而歸,王又以其力之所不能取以送之,是助秦自攻也。來年秦攻王,王無救矣!壁w王計未定,樓緩至趙,趙王與之 計之。樓緩曰:“虞卿得其一,不得其二。秦、趙構難而天下皆說,何也?曰:‘吾且因強而乘弱矣。’今趙不如亟割地為和以疑天下,慰秦之心。不然,天下將因秦之怒,乘趙之敝,瓜分之,趙且亡,何秦之圖乎!”虞卿聞之,復見曰:“危哉樓子之計,是愈疑天下,而何慰秦之心哉!獨不言其示天下弱乎?且臣言勿與者,非固勿與而已也;秦索六城于王,而王以六城賂齊。齊,秦之深讎也,其聽王不待辭之畢也。則是王失之于齊而取償于秦,而示天下有能為也。王以此發(fā)聲,兵未窺于境,臣見秦之重賂至趙而反媾于王也。從秦為媾,韓、魏聞之 ,必盡重王,是王一舉而結三國之親而與秦易道也!壁w王曰:“善。”使虞卿東見齊王,與之謀秦。虞卿未返,秦使者已在趙矣。樓緩聞之,亡去。趙王封虞卿以一城。

  趙王準備派趙郝赴秦國訂立和約,允以割讓六個縣。虞卿對趙王說:“秦國進攻趙國,是因為疲倦了自行撤退呢?還是余力尚能進攻,由于鐘愛大王而不再進兵了呢?”趙王說:“秦國想滅掉趙國已是不遺余力,現(xiàn)在當然是因為疲倦了才退去。”虞卿說:“秦國用全部力量來進攻它不能得手的趙國,疲倦了才退去;那么大王您又把它力所不能奪取的地盤獻上,實際上幫助秦國來進攻自己。明年秦國再來攻打趙國,大王您就沒救了!壁w王尚未拿定主意,樓緩來到了趙國,趙王便與他商議。樓緩說:“虞卿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秦國、趙國互相征戰(zhàn),各國都很高興,為什么呢?他們會說:‘我們可借著強國去獲益于弱國!F(xiàn)在趙國不如馬上割地給秦國,一方面安慰了秦國,一方面使各國疑心秦、趙之間已達成默契,不敢再算計趙國。不然的話,各國將借著秦國的怒氣,趁著趙國的疲憊不堪,群起而瓜分。趙國就要滅亡,還談得上什么對付秦國!”虞卿聽說這番話,又來見趙王說:“樓緩的計策太危險了!這樣做更會使天下猜疑趙國,又哪里能安慰秦國的貪心呢!他為什么只字不提這樣做是向天下暴露了趙國的怯懦?再說,我建議不割地給秦國,并非主張絕對不能割地;秦國向您索要六座城,大王卻可以拿這六個城去賄賂齊國。齊國是秦國的世代仇家,齊王一定不會等到趙國使臣告辭就答應出兵,于是大王您雖然割地給了齊國,卻可以從進攻秦國得到補償,而且向天下顯示趙國尚有所作為。大王如果以此先發(fā)制人,那么大兵還未開到邊境,就會看到秦國派出使臣帶著豐厚禮物,反而來向您講和。那時再答應秦國的講和要求,韓國、魏國知道了,一定會對趙國刮目相看,于是大王您一舉而與三國結下友好,和秦國交涉也就主動了。”趙王說:“對!北闩捎萸涓皷|方去見齊王,與他商議聯(lián)合對付秦國。虞卿尚未回國,秦國果然已經(jīng)派使者來到趙國了。樓緩見此情形,只好逃離趙國。趙王封給虞卿一座城市。

  秦之始伐趙也,魏王問于大夫,皆以為秦伐趙,于魏便?妆笤唬骸昂沃^也?”曰:“勝趙,則吾因而服焉;不勝趙,則可承敝而擊之!弊禹樤唬骸安蝗唬刈孕⒐詠恚瑧(zhàn)未嘗屈,今又屬其良將,何敝之承!”大夫曰:“縱其勝趙,于我何損?鄰之羞,國之福也!弊禹樤唬骸扒,貪暴之國也,勝趙,必復他求,吾恐于時魏受其師也。先人有言:燕雀處屋,子母相哺,焉相樂也,自以為安矣。灶突炎上,棟宇將焚,燕雀顏不變,不知禍之將及己也。今子不悟趙破患將及己,可以人而同于燕雀乎!”子順者,孔子六世孫也。初,魏王聞子順賢,遣使者奉黃金束帛,聘以為相。子順曰:“若王能信用吾道,吾道固為治世也,雖蔬食飲水,吾猶為之。若徒欲制服吾身,委以重祿,吾猶一夫耳,魏王奚少于一夫!”使者固請,子順乃之魏;魏王郊迎以為相。子順改嬖寵之官以事賢才,奪無任之祿以賜有功。諸喪職者咸不悅,乃造謗言。文咨以告子順。子順曰:“民之不可與慮始久矣!古之善為政者,其初不能無謗。子產相鄭,三年而后謗止;吾先君之相魯,三月而后謗止。今吾為政日新,雖不能及賢,庸知謗乎!”文咨曰:“未識先君之謗何也?”子順曰:“先君相魯,人誦之曰:‘裘而芾,投之無戾。芾而裘,投之無郵!叭拢瘸,民又誦曰:‘裘衣章甫,實獲我所。章甫裘衣,惠我無私!蔽淖上苍唬骸澳私裰壬划惡跏ベt矣!弊禹樝辔悍簿旁拢惔笥嬢m不用,乃喟然曰:“言不見用,是吾言之不當也。言不當于主,居人之官,食人之祿,是尸利素餐,吾罪深矣!”退而以病致仕。人謂子順曰:“王不用子,子其行乎?”答曰:“行將何之?山東之國將并于秦;秦為不義,義所不入!彼鞂嬘诩。新垣固請子順曰:“賢者所在,必興化致治。今子相魏,未聞異政而即自退,意者志不得乎,何去之速也?”子順曰:“以無異政,所以自退也。且死病無良醫(yī)。今秦有吞食天下之心,以義事之,固不獲安;救亡不暇,何化之興!昔伊摯在夏,呂望在商,而二國不治,豈伊、呂之不欲哉?勢不可也。當今山東之國敝而不振,三晉割地以求安,二周折而入秦,燕、齊、楚已屈服矣。以此觀之,不出二十年,天下其盡為秦乎!”

  秦國攻打趙國之初,魏王征求群臣對此事的對策,大家都認為秦國進攻趙國,是對魏國有利的事?妆髤s質問:“為什么這樣說?”回答是:“秦國戰(zhàn)勝趙國,我們也順勢向它屈服;如果秦國打不贏趙國,我們就趁它疲憊不堪予以攻擊!笨妆蠓瘩g說:“不對。秦國自從秦孝公以來,沒打過敗仗,現(xiàn)在又重用良將白起,哪里有疲憊可讓我們趁?”有個大夫說:“即使秦國戰(zhàn)勝趙國,那對我們魏國有什么壞處呢?鄰國的羞辱難堪,正是我國的幸運福氣。 笨妆笥址瘩g道:“秦國,是個貪婪暴虐的國家,一旦戰(zhàn)勝了趙國,必定要把矛頭轉向其他國家。我擔心那時魏國就將面臨秦軍的攻擊了。古人說過:燕雀筑窩在屋檐下,母鳥哺育小鳥,嘰嘰喳喳地都很快樂,自己以為很安適。灶上煙筒忽然竄起火苗,高大的房屋即將被焚,而燕雀面不改色,不知道災禍就要殃及。現(xiàn)在你不明白,趙國一旦滅亡,災難就會降臨魏國的形勢,難道人和燕雀一樣嗎?”孔斌,是孔子的第六世后人。當初,魏王聽說孔斌賢明,便派使者攜帶黃金綢緞,聘請他為相。孔斌說:“如果大王能夠采納我的方針,可以為大王安邦治世,即使讓我吃蔬菜,喝涼水,我也愿意。如果只是讓我穿上一身貴服,供以豐厚俸祿,那我就是一個普通老百姓,魏王哪里會缺少一個老百姓呢!”使者再三延請,孔斌才前往魏國,魏王親自出城迎接,拜他為相?妆蟊愠窊Q了一批靠關系受寵的官員,代之以賢良人才;剝奪去不干事者的俸祿,轉賜給有功之臣。那些失去職位的人都不高興,于是制造出謠言。文咨把這些話告訴了孔斌?妆笳f:“從來不能與老百姓共商創(chuàng)業(yè)大事!古代善于治理政事的人,起初時都免不了被誹謗。子產在鄭國做相,三年以后流言蜚語才停止。我的祖先孔子在魯國做相,也是三個月以后誹謗才終止的,F(xiàn)在我每日改革政事,雖然趕不上前代圣賢,難道還考慮誹謗之言!”文咨問:“不知道當年對尊祖上有什么誹謗?”孔斌說:“先祖在魯國任相,有人唱道:‘穿鹿皮袍的權貴,抓起他來沒有罪;權貴穿著鹿皮袍,抓起他來都叫好!鹊饺齻月以后,風氣教化逐漸調養(yǎng)成型,百姓們又唱道:‘穿皮衣,戴殷帽,我們的心事他想到;戴殷帽,穿皮衣,一心為民不為己!蔽淖筛吲d地贊嘆說:“我今天才知道先生您與古圣賢相比也不差!笨妆笤谖簢蜗喙簿艂月,每次提出重大的建議都不被魏王采用,于是喟然長嘆:“建議不被采納,是我的建議有不合適的地方,建議不合君主的心意,我再做他的官,享用他的俸祿,是不做事白吃飯,我的罪過也太大了!”說完便稱病辭去職務。有人對孔斌說:“魏王不用你,你為什么不到別處去呢?”孔斌回答:“到哪里去呢?崤山以東的各國都將被秦國吞并;秦國的行為不仁不義,我決不去那里。”于是在家休養(yǎng)。新垣固問孔斌:“圣賢所到之處,必定是振興教化、修明政治。而你在魏國做相,沒聽說干出什么特殊的政績就自行引退了,猜想你是不是不得志?否則為什么那么快就辭職呢?”孔斌說:“正因為沒有特殊的政績,所以自己引退了。而且在不治之癥面前,顯不出好醫(yī)生的本領。現(xiàn)在秦國有吞并天下之心,用仁義之道去事奉它,自然是得不到什么安全;所以,當今拯救危亡都來不及,還侈談什么振興教化!當年伊尹曾做過夏朝的官,呂望曾做過商朝的官,但這兩個王朝最終無法救藥,難道是伊尹、呂望不愿意嗎?實在是因為大勢已不可挽回,F(xiàn)在崤山以東各國都疲憊不堪、萎靡不振,韓、趙、魏三國爭相割地以求偷安,二周折腰歸順秦國,燕國、齊國、楚國也屈服了。由此預見,不出二十年,天下都將歸秦國所有了!”

  [2]秦王欲為應侯必報其仇,聞魏齊在平原君所,乃為好言誘平原君至秦而執(zhí)之。遣使謂趙王曰:“不得齊首,吾不出王弟于關!”魏齊窮,抵虞卿,虞卿棄相印,與魏齊偕亡。至魏,欲因信陵君以走楚。信陵君意難見之,魏齊怒,自殺。趙王卒取其首以與秦,秦乃歸平原君。九月,五大夫王陵復將兵伐趙。武安君病,不任行。

  [2]秦王想為應侯范睢報仇雪恨,聽說魏齊逃到了趙國平原君趙勝家,便用花言巧語誘騙趙勝到秦國,把他扣留起來,并且派出使臣對趙王說:“不得到魏齊的人頭,我決不放你的弟弟趙勝出關!蔽糊R無可奈何,走投無路,只好去找虞卿,虞卿舍棄了相印,與魏齊一起逃走。到了魏國,他們想借助信陵君魏無忌,逃到楚國去。信陵君十分為難,沒有立即與他們見面。魏齊非常悲憤,便自殺了。趙王于是取到魏齊的人頭去獻給秦國,秦王才下令放回平原君。九月,秦國又派五大夫王陵再次率軍征伐趙國。武安君白起因患病,不能前去。

  五十七年(癸卯、前258)

  五十七年(癸卯,公元前258年)

  [1]正月,王陵攻邯鄲,少利,益發(fā)卒佐陵;陵亡五校。武安君病愈,王欲使代之。武安君曰:“邯鄲實未易攻也;且諸侯之救日至。彼諸侯怨秦之日久矣,秦雖勝于長平,士卒死者過半,國內空,遠絕河山而爭人國都;趙應其內,諸侯攻其外,破秦軍必矣!蓖踝悦恍,乃使應侯請之。武安君終辭疾,不肯行;乃以王代王陵。

  [1]正月,王陵進攻邯鄲,幾次失利,秦王便征發(fā)更多的兵丁去支援王陵;王陵損失了五校,仍不能勝。這時武安君白起病愈,秦王想派他去替代王陵。白起卻說:“邯鄲實在是不容易攻下的,而且諸侯救兵一天便可到達。那些國家對秦國的怨恨已經(jīng)積蓄很久了。秦國雖然在長平一戰(zhàn)大獲全勝,但自己士兵也死亡過半,國內空虛,再長途跋涉去遠攻別人的國都,這時如果趙國在內抵抗,各國在外圍進攻,秦軍必然大敗。”秦王見親自下命令不行,又讓應侯范睢去勸說白起。白起始終以病堅決推辭,不肯前去,于是秦王只得派王去代替王陵。

  趙王使平原君求救于楚,平原君約其門下食客文武備具者二十人與之俱,得十九人,馀無可取者。毛遂自薦于平原君。平原君曰:“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今先生處勝之門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稱誦,勝未有所聞,是先生無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請?zhí)幠抑卸!使遂蚤得處囊中,乃脫穎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逼皆伺c之俱,十九人相與目笑之。平原君至楚,與楚王言合從之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決。毛遂按劍歷階而上,謂平原君曰:“從之利害,兩言而決耳!今日出而言,日中不決,何也?”楚王怒叱曰:“胡不下!吾乃與而君言,汝何為者也?”毛遂按劍而前曰:“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國之眾也。今十步之內,王不得恃楚國之眾也!王之命懸于遂手。吾君在前,叱者何也?且遂聞湯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諸侯,豈其士卒眾多哉?誠能據(jù)其勢而奮其威也。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萬,此霸王之資也。以楚之強,天下弗能當。白起,小豎子耳,率數(shù)萬之眾,興師以與楚戰(zhàn),一戰(zhàn)而舉鄢、郢,再戰(zhàn)而燒夷陵,三戰(zhàn)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趙之所羞,而王弗之惡焉。合從者為楚,非為趙也。吾君在前,叱者何也?”楚王曰:“唯唯,誠若先生之言,謹奉社稷以從!泵煸唬骸皬亩ê?”楚王曰:“定矣!泵熘^楚王之左右曰:“取雞、狗、馬之血來!”毛遂奉銅盤而跪進之楚王曰:“王當歃血以定從;次者吾君,次者遂!彼於◤挠诘钌稀C熳笫殖直P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公等相與歃此血于堂下!公等錄錄,所謂‘因人成事’者也!逼皆讯◤亩鴼w,至于趙,曰:“勝不敢相天下士矣!”遂以毛遂為上客。

  趙王派平原君趙勝到楚國去求救,趙勝準備挑選門下食客中文武雙全的二十個人一起前往,但只挑出十九個,剩下的都不足取。這時有個叫毛遂的人向趙勝自我推薦。趙勝說:“賢良人才為人處世,好比錐子在口袋中,錐尖立即能露出來。如今先生來到我趙勝門下已經(jīng)三年,我左右的人沒有誰稱贊過你,我也未聽說過你的作為,說明先生沒有什么長處,先生不能干,先生留下吧!”毛遂說道:“我不過今天才請你把我放到口袋里而已!如果早把我放進去,我早就脫穎而出了,豈止是露出個錐尖呢!”平原君趙勝于是讓毛遂一同赴楚,另外十九個人都相視嘲笑他。趙勝到了楚國,向楚王闡述聯(lián)合抗秦的必要性,從太陽升起時開始談,一直談到中午,楚王仍是猶豫不決。毛遂于是手按寶劍順著臺階走上去,對平原君說:“聯(lián)合抗秦的重要性,‘利’、‘害’兩個字可以說清楚,作出決定!現(xiàn)在從日出時談起,到中午還不能決斷,是什么原因?”楚王怒斥毛遂道:“還不趕快滾下去,我和你的主人說話,你算是什么東西?”毛遂按著劍又上前幾步說:“大王你之所以斥責我,是仗著楚國人多勢眾,F(xiàn)在咱們相距在十步以內,你不可能依仗楚國人多勢眾了!你的性命在我的手中。在我的主人面前,你為什么喝斥我?我毛遂聽說商朝開國的湯王以七十里地方為開端,終于稱王天下;周朝創(chuàng)業(yè)的周文王僅憑著一百里土地,使諸侯臣服。他們難道是仗著兵多將廣、人多勢眾嗎?只不過是順應歷史大勢、振奮揚威而已。現(xiàn)在楚國有五千里廣地,持戟戰(zhàn)士一百萬,這是稱王稱霸的資本呀!以楚國的強大,各國都難以抵擋。白起,不過是個小人物,帶著幾萬兵,興師動眾與楚國作戰(zhàn),一戰(zhàn)就奪去鄢、郢兩城,再戰(zhàn)便火燒夷陵,三戰(zhàn)已將楚國宗廟平毀,侮辱楚王祖先。這是百世難解的仇怨,連趙國都替你羞愧,而大王卻不以為難堪。現(xiàn)在提倡聯(lián)合抗秦,實在是為了楚國,不是為趙國啊!我的主人在面前,你還喝斥我什么?”楚王只好說:“是的是的,正像先生指教的那樣,我愿意以全國的力量與你們合作!泵毂阏f:“聯(lián)合之事確定了嗎?”楚王說:“確定了!泵毂銓Τ踝笥译S從說:“取雞、狗、馬的血來!”毛遂舉起銅盤跪著上前對楚王說:“請大王歃血宣誓訂立同盟,其次是我的主人,再次是我毛遂。”于是在大殿上訂立了抗秦同盟。這時毛遂又左手持銅盤右手對隨行的十九人招呼說:“你們也在堂下一起歃血宣誓吧!你們跟來跟去,還是靠著別人才辦成了事情!逼皆w勝與楚國訂立盟約后回到趙國,嘆息說:“從今后我不敢再說能識別天下人才了!”于是奉毛遂為上等賓客。

  于是楚王使春申君將兵救趙,魏王亦使將軍晉鄙將兵十萬救趙。秦王使謂魏王曰:“吾攻趙,旦暮且下,諸侯敢救之者,吾已拔趙,必移兵先擊之!”魏王恐,遣人止晉鄙,留兵壁鄴,名為救趙,實挾兩端。又使將軍新垣衍間入邯鄲,因平原君說趙王,欲共尊秦為帝,以卻其兵。齊人魯仲連在邯鄲,聞之,往見新垣衍曰:“彼秦者,棄禮義而上首功之國也。彼即肆然而為帝于天下,則連有蹈東海而死耳,不愿為之民也!且梁未睹秦稱帝之害故耳,吾將使秦王烹醢梁王!”新垣衍怏然不悅曰:“先生惡能使秦王烹醢梁王?”魯仲連曰:“固也,吾將言之。昔者九侯、鄂侯、文王,紂之三公也。九侯有子而好,獻之于紂,紂以為惡,醢九侯;鄂侯爭之強,辯之疾,故脯鄂侯;文王聞之,喟然而嘆,故拘之牖里之庫百日,欲令之死。今秦,萬乘之國也,梁,亦萬乘之國也;俱據(jù)萬乘之國,各有稱王之名,奈何睹其一戰(zhàn)而勝,欲從而帝之,卒就脯醢之地乎!且秦無已而帝,則將行其天子之禮以號令于天下,則且變易諸侯之大臣,彼將奪其所不肖而與其所賢,奪其所憎而與其所愛,彼又將使其子女讒妾為諸侯妃姬,處梁之宮,梁王安得晏然而已乎!而將軍又何以得故寵乎!”新垣衍起,再拜曰:“吾乃今知先生天下之士也!吾請出,不敢復言帝秦矣!”

  訂立同盟后,楚王便派春申君黃歇率軍救趙,魏王也令大將晉鄙統(tǒng)兵十萬來救趙。秦王派人對魏王說:“我攻打趙國,早晚就會攻下,各國中誰敢來救趙國,我滅了趙國以后,必定調動大軍先進攻它!”魏王懼怕,派人去讓晉鄙停止前進,屯兵鄴城堅守,名義上說是來救趙,實際上腳踩兩邊。魏王又派將軍新垣衍潛入邯鄲,通過平原君去勸說趙王,打算共同尊秦王為帝,以使他罷兵。齊國人士魯仲連正在邯鄲,聽說此事,便來見新垣衍說:“那個秦國,是鄙棄禮義倫常而崇尚殺人立功的國家。如果它能公然稱帝于天下各國,我魯仲連只有去跳東海而死,絕不做秦國的臣民!況且,魏國還沒有看到秦王稱帝以后給它帶來的危害,我將讓秦王把魏王煮成肉醬!毙略茆筲蟛豢斓貑桇斨龠B:“你哪兒能讓秦王把魏王煮成肉醬呢?”魯仲連說:“確實如此,聽我慢慢說來。當年九侯、鄂侯、文王,是商紂王朝廷里的三公。九侯有個女兒,容貌姣好,將她獻給紂王,紂王厭惡她,就把九侯剁成肉醬。鄂侯極力為九侯辯護,疾聲呼冤,所以被紂王做成肉干;周文王聽說了,只是喟然長嘆,也被關押在牖里的倉庫達一百天,想讓他死,F(xiàn)在的秦國,是擁有萬乘兵車的大國,魏國,也是同樣的大國;都據(jù)有雄厚的國家實力,各自有稱王的名位,為什么看到秦國打勝了一次戰(zhàn)役,就想聽從它的指揮,尊秦王為帝,從而使自己落到被人宰割做成肉醬的地步呢!如果秦王未被制止而稱帝,就將施行天子的禮儀,號令于天下各國,并且將更換各國君主的大臣。他將剝奪他所看不起的人職位,轉授給他所器重的人;他將剝奪他所憎恨的人職位,轉授給他所寵愛的人;他又將使秦國的女子和慣說壞話的妾姬,指令婚配給各國君主。設想這些人在大梁宮殿中,魏王還能泰然處之嗎?而將軍你又有什么辦法能保住在君主面前的舊日恩寵呢?”新垣衍聽完心驚,離座再次拜謝說:“我今天才知道先生是天下高士!我這就告辭回國,不敢再提尊秦為帝的話了!

  [2]燕武成王薨,子孝王立。

  [2]燕國燕武成王去世,其子即位為燕孝王。

  [3]初,魏公子無忌仁而下士,致食客三千人。魏有隱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貧,為大梁夷門監(jiān)者。公子置酒大會賓客,坐定,公子從車騎虛左自迎侯生。侯生攝敝衣冠,直上載公子上坐不讓;公子執(zhí)轡愈恭。侯生又謂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車騎過之!惫右嚾胧校钌乱娖淇椭旌,睥睨,故久立,與其客語,微察公子,公子色愈和;乃謝客就車,至公子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贊賓客,賓客皆驚。及秦圍趙,趙平原君之夫人,公子無忌之姊也,平原君使者冠蓋相屬于魏,讓公子曰:“勝所以自附于婚姻者,以公子之高義,能急人之困也。今邯鄲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縱公子輕勝棄之,獨不憐公子姊邪!”公子患之,數(shù)請魏王敕晉鄙令救趙,及賓客辯士游說萬端,王終不聽。公子乃屬賓客約車騎百馀乘,欲赴斗以死于趙;過夷門,見侯生。侯生曰:“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從!”公子去,行數(shù)里,心不快,復還見侯生。侯生笑曰:“臣固知公子之還也!今公子無他端而欲赴秦軍,譬如以肉投餒虎,何功之有!”公子再拜問計。侯嬴屏人曰:“吾聞晉鄙兵符在王臥內,而如姬最幸,力能竊之。嘗聞公子為如姬報其父仇,如姬欲為公子死無所辭。公子誠一開口,則得虎符,奪晉鄙之兵,北救趙,西卻秦,此五伯之功也!惫尤缙溲,果得兵符。公子行,侯生曰:“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有如晉鄙合符而不授兵,復請之,則事危矣。臣客朱亥,其人力士,可與俱。晉鄙若聽,大善;不聽,可使擊之!”于是公子請朱亥與俱。至鄴,晉鄙合符,疑之,舉手視公子曰:“吾擁十萬之眾屯于境上,今單車來代之,何如哉?”朱亥袖四十斤鐵椎,椎殺晉鄙,公子遂勒兵下令軍中曰:“父子俱在軍中者,父歸!兄弟俱在軍中者,兄歸!獨子無兄弟者,歸養(yǎng)!”得選兵八萬人,將之而進。

  [3]當初,魏國公子魏無忌為人仁義而禮賢下士,收養(yǎng)食客三千人。魏國有個隱士名叫侯嬴,已經(jīng)七十歲,家中貧窮,在魏都大梁任夷門守門官吏。一次,公子魏無忌設置盛大酒宴,招待賓客,來客已經(jīng)坐定,魏無忌卻吩咐備齊車馬,空著左邊位置,親自去接侯嬴。侯嬴穿戴舊衣破帽,跳上車子,昂然上坐,也不謙讓。魏無忌親自駕車,更加恭敬。半途,侯嬴又對魏無忌說:“我有個朋友在集市上當屠戶,請讓車子繞到他那里去一下。”魏無忌指揮車子進了集市,侯嬴下車見到朋友朱亥,故意久久地站在那里與他談話;同時微微 斜視魏無忌,只見他態(tài)度仍然十分謙和,于是告辭朋友登車,到了魏無忌府第。魏無忌引侯嬴坐在上座,向各位賓客介紹稱贊他,賓客們都很驚訝。這時秦兵圍困趙國首都邯鄲,趙國平原君趙勝的夫人,是魏無忌的姐姐。趙勝派到魏國求救的使者車馬接連不斷,指責魏無忌說:“趙勝我之所以與您聯(lián)成姻親,就是仰慕您的高尚道義,能夠急人之!,F(xiàn)在邯鄲早晚要落入秦國手中而魏國援兵裹足不前,即使您看不起我趙勝鄙棄我,難道也不可憐您的姐姐嗎?”魏無忌十分焦急,多次請魏王命令大將晉鄙進兵救趙,又派門下能說善辯的賓客百般游說,然而魏王始終不為所動。魏無忌只好聚集門下賓客百余乘車馬,準備赴趙國以死相拼。他路過夷門,去見侯嬴。侯嬴只淡淡地說:“公子您好自為之吧,我老了不能前去!”魏無忌離開后,走了數(shù)里,心中悶悶不快,又轉回去見侯嬴。侯嬴笑著說:“我早就知道公子會回來!如今您沒有別的辦法而親身去迎戰(zhàn)秦軍,好比用肉去投打餓虎,能有什么結果!”魏無忌于是下車再拜請教計策。侯嬴屏退左右隨從悄聲說道:“我聽說晉鄙的調兵兵符在魏王臥室里,他最寵愛的如姬,有辦法偷出來。曾聽說公子您為如姬報過殺父之仇,如姬表示愿意為您辦事,萬死不辭。公子只要一開口,就可以得到調兵的虎符,奪去晉鄙的兵權,北上救趙,西抗強秦,建立五霸的功業(yè)了。”魏無忌照他的辦法去做,果然拿到了兵符。臨行前,侯嬴又說:“大將出征在外,君王的命令可以不接受。假如晉鄙以此合驗兵符后仍不交出兵權,再向魏王請示,那事情就危險了。我的朋友朱亥,是個勇猛力士,可以與您一齊去。晉鄙如果聽從,最好不過。如果不聽從,可以讓朱亥打死他!”于是魏無忌又邀請朱亥前去。到了鄴城,晉鄙合驗兵符后,仍很懷疑,擺手看著魏無忌說:“我率領十萬大軍在邊境駐扎,而你只孤身單車前來替代我,是怎么回事呢?”朱亥立即從袖中掣出四十斤重的鐵錐,打死晉鄙,魏無忌便部署軍隊,下令說:“父子兩人都在軍隊中的,父親可以回去!兄弟兩人都在軍隊中的,哥哥可以回去!獨子一個沒有兄弟的,可以回去奉養(yǎng)父母!”于是選定八萬士兵,揮軍前進。

  王久圍邯鄲不拔,諸侯來救,戰(zhàn)數(shù)不利。武安君聞之曰:“王不聽吾計,今何如矣?”王聞之,怒,強起武安君。武安君稱病篤,不肯起。

  王圍困邯鄲已久,不能攻克,與各國救兵幾次作戰(zhàn),也均失利。武安君白起聽說后說:“大王不聽我的建議,現(xiàn)在怎么辦?”秦王聽到此話,惱羞成怒,強令武安君前去統(tǒng)兵,白起又稱病重,不肯起身。

  五十八年(甲辰、前257)

  五十八年(甲辰,公元前257年)

  [1]十月,免武安君為士伍,遷之陰密。十二月,益發(fā)卒軍汾城旁。武安君病,未行,諸侯攻王,數(shù)卻,使者日至,王乃使人遣武安君,不得留咸陽中。武安君出咸陽西門十里,至杜郵。王與應侯群臣謀曰:“白起之遷,意尚怏怏有馀言!蓖跄耸故拐哔n之劍,武安君遂自殺。秦人憐之,鄉(xiāng)邑皆祭祀焉。

  [1]十月,秦王免除白起官爵,貶為士兵,把他遷到陰密。十二月,秦王調動更多士兵駐扎在汾城旁。被貶為士兵的白起因病,未能出征。各國援軍向王進攻,王幾次敗退,告急使者往返于秦國,秦王羞惱,于是派人驅趕白起,不讓他再滯留在咸陽城中。白起起身出了咸陽西門十里,到達杜郵。秦王又與應侯范睢等群臣議論說:“白起遷走時,怏怏不服,還有別的怨言!鼻赝醣闩墒拐咔叭ベn給他寶劍示意自裁,白起于是自殺。秦國人可憐他,城鄉(xiāng)都祭祀他的靈位。

  魏公子無忌大破秦師于邯鄲下,王解邯鄲圍走。鄭安平為趙所困,將二萬人降趙,應侯由是得罪。

  魏無忌率領援軍在邯鄲城下大破秦軍,王撤除邯鄲圍軍退走。另一秦將鄭安平被趙軍包圍,率領二萬人投降趙國,重用鄭安平的范睢因此也被秦王治罪。

  公子無忌既存趙,遂不敢歸魏,與賓客留居趙,使將將其軍還魏。趙王與平原君計,以五城封公子。趙王掃除自迎,執(zhí)主人之禮,引公子就西階。公子側行辭讓,從東階上,自言罪過,以負于魏,無功于趙。趙王與公子飲至暮,口不忍獻五城,以公子退讓也。趙王以為公子湯沐邑。魏亦復以信陵奉公子。公子聞趙有處士毛公隱于博徒,薛公隱于賣漿家,欲見之;兩人不肯見,公子乃間步從之游。平原君聞而非之。公子曰:“吾聞平原君之賢,故背魏而救 趙。今平原君所與游,徒豪舉耳,不求士也。以無忌從此兩人游,尚恐其不我欲也,平原君乃以為羞乎!”為裝欲去。平原君免冠謝,乃止。

  魏無忌救下趙國以后,也不敢再回魏國,與門下賓客留在趙國居住,派將軍指揮軍隊回國。趙王與平原君趙勝商議,用五個城來賜封魏無忌。趙王布置打掃,親自前去迎接魏無忌,以主人的禮節(jié)對待,引他由西面臺階登上大殿。魏無忌側著身子辭讓,從降一等級的東面臺階走上,自己口中說著罪過罪過,已經(jīng)辜負了魏國,又對趙國沒有什么功勞。趙王與魏無忌一直飲酒到天黑,因為魏無忌過于謙讓,趙王始終不好意思說出送給他五個城的事。最后,趙王把城送給魏無忌,做為湯沐邑。后來,魏國也仍把魏無忌的原封地信陵送還給他。魏無忌聽說趙國有個高士毛公隱居在賭徒之中,還有個薛公隱居在賣酒人家,想與他們見面,兩人不肯見,魏無忌便徒步前去拜訪,同他們出游。平原君趙勝聽說后,不以為然。魏無忌便說:“我聽說平原君是個賢德之人,才背棄魏國前去援救趙國。現(xiàn)在看他與一些人結交出游,只不過是闊綽的舉動,不是為訪求人才。我魏無忌跟著毛、薛二位出游,心里還直怕他們不愿意接納我,平原君竟然認為這是羞恥!”于是整備行裝,想離開趙國。趙勝急忙前去摘下帽子謝罪,魏無忌才留下。

  平原君欲封魯連,使者三返,終不肯受。又以千金為魯連壽,魯連笑曰:“所貴于天下士,為人排患釋難解紛亂而無取也。即有取,是商賈之事也!”遂辭平原君而去,終身不復見。

  平原君又想封賞魯仲連,使者三次前往,他都不肯接受。趙勝又送去千金為魯仲連祝壽,魯仲連笑著說:“天下名士最看重的是,為別人排除困難、解決糾紛而無所要求。如果有所謀取,那就是商人的行為了!”于是告別平原君趙勝而離去,終身不再來見他。

  [2]秦太子之妃曰華陽夫人,無子;夏姬生子異人。異人質于趙;秦數(shù)伐趙,趙人不禮之。異人以庶 孽孫質于諸侯,車乘進用不饒,居處困不得意。

  [2]秦國太子的夫人名叫華陽夫人,沒有兒子;另一個夏姬生有兒子嬴異人。異人在趙國作人質,秦國幾次攻打趙國,趙國人因此對他很不友善。異人又因為是秦王的庶孫,在國外作人質,車馬及日常供給都不充盈,生活窘困,郁郁不得志。

  陽翟大賈呂不韋適邯鄲,見之,曰:“此奇貨可居!”乃往見異人,說曰:“吾能大子之門!”異人笑曰:“且自大君之門!”不韋曰:“子不知也,吾門待子門而大!碑惾诵闹^,乃引與坐,深語。不韋曰:“秦王老矣。太子愛華陽夫人,夫人無子。子之兄弟二十馀人,子有秦國之業(yè),士倉又 輔之。子居中,不甚見幸,久質諸侯。太子即位,子不得爭為嗣矣!碑惾嗽唬骸叭粍t柰何?”不韋曰:“能立適嗣者,獨華陽夫人耳。不韋雖貧,請以千金為子西游,立子為嗣!碑惾嗽唬骸氨厝缇,請得分秦國與君共之!辈豁f乃以五百金與異人,令結賓客。復以五百金買奇物玩好,自奉而西,見華陽夫人之姊,而以奇物獻于夫人,因譽子異人之賢,賓客遍天下,常日夜泣思太子及夫人,曰:“異人也以夫人為天!”夫人大喜。不韋因使其姊說夫人曰:“夫以色事人者,色衰則愛弛。今夫人愛而無子,不以繁華時蚤自結于諸子中賢孝者,舉以為適,即色衰愛弛,雖欲開一言,尚可得乎!今子異人賢,而自知中子不得為適,夫人誠以此時拔之,是子異人無國而有國,夫人無子而有子也,則終身有寵于秦矣!狈蛉艘詾槿,承間言于太子曰:“子異人絕賢,來往者皆稱譽之!币蚱唬骸版恍覠o子,愿得子異人立以為子以托妾身!”太子許之,與夫人刻玉符,約以為嗣,因厚饋遺異人,而請呂不韋傅之。異人名譽盛于諸侯。

  陽翟有個大商人呂不韋去邯鄲,見到嬴異人,說:“這是可以屯積起來賣好價錢的奇貨呀!”于是前去拜見異人,說:“我可以提高你的門第!”異人笑著說:“你先提高自己的門第吧!”呂不韋說:“你不知道,我的門第要靠你的門第來提高。”異人心中知道他有所指,便邀他一起坐 下深談。呂不韋說:“秦王老了。太子寵愛華陽夫人,而華陽夫人卻沒有兒子。你兄弟二十余人中,子是長子,有繼承秦國的條件,又有士倉輔佐他。你排行居中,不太受重視,長久在外做人質。如果太子即位做秦王,你很難爭得繼承人的地位!碑惾苏f:“那怎么辦呢?”呂不韋說:“能夠確立嫡子繼承人的,只有華陽夫人。我呂不韋雖然不算富,也愿意拿出千金為你到西邊去游說,讓她立你為繼承人!碑惾苏f:“如果能實現(xiàn)你說的計劃,我愿意分割秦國與你共享!眳尾豁f于是拿出五百金給異人,讓他廣交天下賓客,又有五百金置買奇寶珍玩,自己攜帶前去秦國。他見到華陽夫人的姐姐,通過她把珍寶獻給華陽夫人,趁機稱贊異人賢明,賓客遍天下,常常日夜哭著思念太子和華陽夫人,說:“異人把夫人當做自己的上天!”華陽夫人聽了大喜,呂不韋又通過她姐姐勸說華陽夫人:“靠容貌侍奉別人,年老色衰則恩愛松弛。現(xiàn)在夫人雖受到寵愛卻沒有兒子,不趁著年華正盛自己早些在各個兒子中選一個賢良孝順的,推舉他為嫡子,等到年老恩愛淡漠時,即便想說一句話,也做不到了,F(xiàn)在異人賢明,又知道自己排行居中,做不了嫡子,夫人如果這時候提拔他,異人就從無國變成了有國,夫人也從無子變成了有子,便會終身在秦國得到寵幸!比A陽夫人認為說的很對,抓住機會便對太子說:“兒子異人絕頂賢明,來來往往的人都稱譽他!庇挚薜溃骸拔也恍覜]有生兒子,想把異人立為自己的兒子,使后半輩子有個依靠!”太子答應了她,與華陽夫人刻下玉符,約定異人為繼承人,于是送給異人豐厚財物,并請呂不韋輔佐他。異人的名望聲譽從此在各國盛傳。

  呂不韋娶邯鄲諸姬絕美者與居,知其有娠,異人從不韋飲,見而請之。不韋佯怒,既而獻之,孕期年而生子政,異人遂以為夫人。邯鄲之圍,趙人欲殺之,異人與不韋行金六百斤予守者,脫亡赴秦軍,遂得歸。異人楚服而見華陽夫人,夫人曰:“吾楚人也,當自子之!币蚋涿怀。

  呂不韋娶了一位邯鄲美女中最美的,與他同居,知道她已懷孕。一次,異人與呂不韋飲酒,見到這位女子,便想要來。呂不韋假裝動怒,不久又將她獻給異人。這位女子懷孕一年后生下兒子,名叫嬴政,異人便把她立為正室夫人。邯鄲被秦兵圍困時,趙國人想殺死異人,異人與呂不韋用六百金送給看守,脫身逃到秦軍中,于是得以回國。異人身穿楚國服裝前去見華陽夫人,夫人說:“我是楚人!我把你當作親生兒子!庇谑前阉拿指臑槌。

  五十九年(乙巳、前256)

  五十九年(己巳,公元前256年)

  [1]秦將軍伐韓,取陽城、負黍,斬首四萬。伐趙,取二十馀縣,斬首虜九萬。赧王恐,背秦,與諸侯約從,將天下銳師出伊闕攻秦,令無得通陽城。秦王使將軍攻西周,赧王入秦,頓首受罪。盡獻其邑三十六,口三萬。秦受其獻,歸赧王于周。是歲,赧王崩。

  [1]秦國派名叫的將軍進攻韓國,奪取陽城、負黍,殺死四萬人。再進攻趙國,奪取二十幾個縣,殺死、俘虜九萬人。周赧王十分恐懼,便背棄秦國,與各國聯(lián)合抗秦,派各國精銳部隊出伊闕進攻秦國,使秦國不能通行到陽城。秦王派將軍進攻西周,周赧王來到秦國,叩頭領罪,獻出全部三十六個城市,三萬人口。秦王接受了他的進獻,放周赧王回到東周。當年,周赧王駕崩。

 

資治通鑒

  《資治通鑒》,簡稱“通鑒”,是北宋司馬光所主編的一本長篇編年體史書,共294卷,耗時19年。記載的歷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紀元前403年)寫起,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顯德六年(紀元959年)征淮南,計跨16個朝代,共1363年的逐年記載詳細歷史。它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在中國史書中有極重要的地位。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第四卷
第五卷 第六卷
第七卷 第八卷
第九卷 第十卷
第十一卷 第十二卷
第十三卷 第十四卷
第十五卷 第十六卷
第十七卷 第十八卷
第十九卷 第二十卷
第二十一卷 第二十二卷
第二十三卷 第二十四卷
第二十五卷 第二十六卷
第二十七卷 第二十八卷
第二十九卷 第三十卷
第三十一卷 第三十二卷
第三十三卷 第三十四卷
第三十五卷 第三十六卷
第三十七卷 第三十八卷
第三十九卷 第四十卷
第四十一卷 第四十二卷
第四十三卷 第四十四卷
第四十五卷 第四十六卷
第四十七卷 第四十八卷
第四十九卷 第五十卷
第五十一卷 第五十二卷
第五十三卷 第五十四卷
第五十五卷 第五十六卷
第五十七卷 第五十八卷
第五十九卷 第六十卷
第六十一卷 第六十二卷
第六十三卷 第六十四卷
第六十五卷 第六十六卷
第六十七卷 第六十八卷
第六十九卷 第七十卷
第七十一卷 卷七十二卷
第七十三卷 第七十四卷
第七十五卷 第七十六卷
第七十七卷 第七十八卷
第七十九卷 第八十卷
第八十一卷 第八十二卷
第八十三卷 第八十四卷
第八十五卷 第八十六卷
第八十七卷 第八十八卷
第八十九卷 第九十卷
第九十一卷 第九十二卷
第九十三卷 第九十四卷
第九十五卷 第九十六卷
第九十七卷 第九十八卷
第九十九卷 第一百卷
第一百零一卷 第一百零二卷
第一百零三卷 第一百零四卷
第一百零五卷 第一百零六卷
第一百零七卷 第一百零八卷
第一百零九卷 第一百一十卷
第一百一十一卷 第一百一十二卷
第一百一十三卷 第一百一十四卷
第一百一十五卷 第一百一十六卷
第一百一十七卷 第一百一十八卷
第一百一十九卷 第一百二十卷
第一百二十一卷 第一百二十二卷
第一百二十三卷 第一百二十四卷
第一百二十五卷 第一百二十六卷
第一百二十七卷 第一百二十八卷
第一百二十九卷 第一百三十卷
第一百三十一卷 第一百三十二卷
第一百三十三卷 第一百三十四卷
第一百三十五卷 第一百三十六卷
第一百三十七卷 第一百三十八卷
第一百三十九卷 第一百四十卷
第一百四十一卷 第一百四十二卷
第一百四十三卷 第一百四十四卷
第一百四十五卷 第一百四十六卷
第一百四十七卷 第一百四十八卷
第一百四十九卷 第一百五十卷
第一百五十一卷 第一百五十二卷
第一百五十三卷 第一百五十四卷
第一百五十五卷 第一百五十六卷
第一百五十七卷 第一百五十八卷
第一百五十九卷 第一百六十卷
第一百六十一卷 第一百六十二卷
第一百六十三卷 第一百六十四卷
第一百六十五卷 第一百六十六卷
第一百六十七卷 第一百六十八卷
第一百六十九卷 第一百七十卷
第一百七十一卷 第一百七十二卷
第一百七十三卷 第一百七十四卷
第一百七十五卷 第一百七十六卷
第一百七十七卷 第一百七十八卷
第一百七十九卷 第一百八十卷
第一百八十一卷 第一百八十二卷
第一百八十三卷 第一百八十四卷
第一百八十五卷 第一百八十六卷
第一百八十七卷 第一百八十八卷
第一百八十九卷 第一百九十卷
第一百九十一卷 第一百九十二卷
第一百九十三卷 第一百九十四卷
第一百九十五卷 第一百九十六卷
第一百九十七卷 第一百九十八卷
第一百九十九卷 第二百卷
第二百零一卷 第二百零二卷
第二百零三卷 第二百零四卷
第二百零五卷 第二百零六卷
第二百零七卷 第二百零八卷
第二百零九卷 第二百一十卷
第二百一十一卷 第二百一十二卷
第二百一十三卷 第二百一十四卷
第二百一十五卷 第二百一十六卷
第二百一十七卷 第二百一十八卷
第二百一十九卷 第二百二十卷
第二百二十一卷 第二百二十二卷
第二百二十三卷 第二百二十四卷
第二百二十五卷 第二百二十六卷
第二百二十七卷 第二百二十八卷
第二百二十九卷 第二百三十卷
第二百三十一卷 第二百三十二卷
第二百三十三卷 第二百三十四卷
第二百三十五卷 第二百三十六卷
第二百三十七卷 第二百三十八卷
第二百三十九卷 第二百四十卷
第二百四十一卷 第二百四十二卷
第二百四十三卷 第二百四十四卷
第二百四十五卷 第二百四十六卷
第二百四十七卷 第二百四十八卷
第二百四十九卷 第二百五十卷
第二百五十一卷 第二百五十二卷
第二百五十三卷 第二百五十四卷
第二百五十五卷 第二百五十六卷
第二百五十七卷 第二百五十八卷
第二百五十九卷 第二百六十卷
第二百六十一卷 第二百六十二卷
第二百六十三卷 第二百六十四卷
第二百六十五卷 第二百六十六卷
第二百六十七卷 第二百六十八卷
第二百六十九卷 第二百七十卷
第二百七十一卷 第二百七十二卷
第二百七十三卷 第二百七十四卷
第二百七十五卷 第二百七十六卷
第二百七十七卷 第二百七十八卷
第二百七十九卷 第二百八十卷
第二百八十一卷 第二百八十二卷
第二百八十三卷 第二百八十四卷
第二百八十五卷 第二百八十六卷
第二百八十七卷 第二百八十八卷
第二百八十九卷 第二百九十卷
第二百九十一卷 第二百九十二卷
第二百九十三卷 第二百九十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