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少妇freesexvideos强迫,进军国际市场野狼av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pron 域名停靠,欧美jiZZHD精品巨大又粗又长又硬,毛片在线网址播放,91秦先生在线观看国产久草,五月狠狠色丁香婷婷视频,国产精品在线视频频放,91久久成人

首頁 | 注冊 | 登陸 | 網(wǎng)站繁體 | 手機版 | 設(shè)為首頁 長沙社區(qū)通 做長沙地區(qū)最好的社區(qū)門戶網(wǎng)站 正在努力策劃制作...
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資治通鑒

 

第一百三十四卷

宋紀十六 蒼梧王下元徽四年(丙辰、476)

  宋紀十六 宋蒼梧王元徽四年(丙辰,公元476年)

  [1]春,正月,己亥,帝耕籍田,大赦。

  [1]春季,正月,己亥(初九),劉宋皇帝劉昱親自主持耕田典禮,實行大赦。

  [2]二月,魏司空東郡王陸定國坐恃恩不法,免官爵為兵。

  [2]二月,北魏司空東郡王陸定國因仗恃皇恩違犯國法,被免除官爵,發(fā)配軍中當兵。

  [3]魏馮太后內(nèi)行不正,以李奕之死怨顯祖,密行鴆毒,夏,六月,辛未,顯祖殂。壬申,大赦,改元承明。葬顯祖于金陵,謚曰獻文皇帝。

  [3]北魏馮太后行為不正,因情夫李奕之死,深深怨恨她的嫡子獻文帝,于是秘密下毒。夏季,六月,辛未(十三日),獻文帝死亡。壬申(十四日),實行大赦,改年號承明。安葬在金陵,謚號稱獻文皇帝。

  [4]魏大司馬、大將軍代人萬安國坐矯詔殺神部長奚買奴,賜死。

  [4]北魏大司馬、大將軍、鮮卑人萬安國因假傳圣旨誅殺神部長奚買奴罪,被命令自盡。

  [5]戊寅,魏以征西大將軍、安樂王長樂為太尉,尚書左仆射、宜都王目辰為司徒,南部尚書李為司空。尊皇太后曰太皇太后,復臨朝稱制.以馮熙為侍中、太師、中書監(jiān)。熙自以外戚,固辭內(nèi)任;乃除都督、洛州刺史,侍中、太師如故。

  [5]戊寅(十九日),北魏任命征西大將軍、安樂王拓跋長樂為太尉,尚書左仆射、宜都王拓跋目辰為司徒,南部尚書李為司空。尊皇太后馮氏為太皇太后,馮大后再次攝政。馮太后任命馮熙為侍中、太師、中書監(jiān)。馮熙認為自己是皇家外戚,堅決辭讓朝內(nèi)官職,于是任命他為都督、洛州刺史,但仍保留侍中,太師職位。

  顯祖神主袱太廟,有司奏廟中執(zhí)事之官,請依故事皆賜爵。秘書令廣文平程駿上言:“建侯裂地,帝王所重,或以親賢,或因功伐,未聞神主袱廟而百司受封者也;始夜适拢w一時之恩,豈可為長世之法乎!”太后善而從之,謂群臣曰:“凡議事,當依古典正言,豈得但修故事!”而賜駿衣一襲,帛二百匹。

  獻文帝的牌位進入太廟之日,有關(guān)部門奏稱:依照前例,太廟中有關(guān)官員都應(yīng)加封爵位。秘書令廣平人程駿上疏說:“加封爵位,賞賜采邑,是帝王最重視的事情,或是皇上的親戚、賢才,或是對國家有功勞貢獻的人,從來沒有聽說因為皇帝牌位進廟而有關(guān)官員接受封爵的;始仪袄皇且粫r的恩龐,怎么可以作為后世的法則!”馮太后認為他說得對,采取了他的意見,對文武官員說:“凡討論問題,都應(yīng)當依照古代正確的言論,不可一味援引前例!”賞賜給程駿衣服一套,綢緞二百匹。

  太后性聰察,知書計,曉政事,被服儉素,膳羞減于故事什七八;而猜忍多權(quán)數(shù)。高祖性至孝,能承顏順志,事無大小,皆仰成于太后,太后往往專決,不復關(guān)白于帝。所幸宦者高平王琚、安定張、嶷、馮翊王遇、略陽苻承祖、高陽王質(zhì),皆依執(zhí)用事;官至尚書左仆射,爵新平王;琚官至征南將軍,爵高平王;嶷等官亦至侍中、吏部尚書、刺史,爵為公、侯,賞賜巨萬,賜鐵券,許以不死。又,太卜令姑臧王睿得幸于太后,超遷至侍中、吏部尚書,爵太原公。秘書令李沖,雖以才進,亦由私籠,賞賜皆不可勝紀。又外禮人望東陽王丕、游明根等,皆極其優(yōu)厚,每褒賞睿等,輒以丕等參之,以示不私。丕,烈帝之玄孫;沖,寶之子也。

  馮太后生性聰慧,心思細密,讀過書,會算術(shù),通曉政事,衣著簡單樸素,日用飲食要比過去的規(guī)定減省十分之七八,但生性猜忌殘忍,工于權(quán)術(shù)。孝文帝拓跋宏對這位祖母皇太后至為孝順,能夠盡量使她高興歡樂。事情無論大小,都由她決定。馮太后往往獨斷專行,所作決定不再告訴孝文帝。她所寵愛的宦官高平人王琚、安定人張和杞嶷、馮翊人王遇、略陽人苻承祖、高陽人王質(zhì)都依仗馮太后的權(quán)勢,在朝廷中掌權(quán)。張官至尚書左仆射,封新平王;王琚官至征南將軍,封高平王;杞嶷等也都官至侍中、吏部尚書、刺史,封公爵、侯爵,賞賜錢財數(shù)萬之多,發(fā)給他們鐵券,承諾對他們絕不處死。另外,崐太卜令姑臧人王睿受馮太后的寵幸破格提拔,官至侍中、吏部尚書,封為太原公。秘書令李沖,雖然以他的才華受到賞識,但也是由于得到馮太后的私自寵愛的緣故。馮太后對他們的賞賜,都多到無法計算。表面上,馮太后對眾望所歸的大臣東陽王拓跋丕、游明根等,也都特別禮敬優(yōu)厚。每次褒揚王睿等時,一定把拓跋丕等列入,表示并不出于私心。拓跋丕是烈帝拓跋翳槐的玄孫。李沖是李寶的兒子。

  太后自以失行,畏人議己,群下語言小涉疑忌,輒殺之。然所寵幸左右,茍有小過,必加笞棰,或至百余;而無宿憾,尋復待之如初,或因此更富貴。故左右雖被罰,終無離心。

  馮太后因為淫亂行為,害怕別人對自己譏諷議論,官員言談中只要一句話被疑為對她的諷刺,就立即誅殺。她所寵愛的左右侍從,即使有小小的過錯,也一定鞭打,甚至打一百余鞭。可是,馮太后對人從不記仇,第二天仍然善待,同平常一樣,甚至有人被鞭打而更富貴。所以左右雖受體罰,但始終沒有離心的。

  [6]乙亥,加蕭道成尚書左仆射,劉秉中書令。

  [6]乙亥(十七日),劉宋加授蕭道成為尚書左仆射,劉秉為中書令。

  [7]楊運長、阮佃夫等忌建平王景素益甚,景素乃與錄事參軍陳郡殷、中兵參軍略陽垣慶延、參軍沈、左暄等謀為自全之計。遣人往來建康,要結(jié)才力之士,寇軍將軍黃回、游擊將軍高道慶、輔國將軍曹欣之、前軍將軍韓道清、長水校尉郭蘭之、羽林監(jiān)垣祗祖,皆陰與通謀;武人不得志者,無不歸之。時帝好獨出游走郊野,欣之謀據(jù)石頭城,伺帝出作亂。道清、蘭之欲說蕭道成因帝夜出,執(zhí)帝迎景素,道成不從者,即圖之;景素每禁使緩之。楊、阮微聞其事,遣傖人周天賜偽投景素,勸令舉兵。景素知之,斬天賜首送臺。

  [7]楊運長、阮佃夫等對建平王劉景素的忌恨越發(fā)厲害。于是劉景素與錄事參軍陣郡人殷、中兵參軍略陽人垣慶延、參軍沈、左暄等密謀保衛(wèi)自己的辦法。派人來往建康,尋訪結(jié)交有才能有勇力的人士?苘妼④婞S回、游擊將軍高道慶、輔國將軍曹欣之、前軍將軍韓道清、長水校尉郭蘭之、羽林監(jiān)垣祗祖,先后都與劉景素秘密通謀。所有未能滿足志愿的軍人,沒有不歸附劉景素的。當時,劉昱喜愛獨自出來游逛,常常去遠郊野外。曹欣之打算占領(lǐng)石頭城,趁劉昱單獨外出時,發(fā)動政變。韓道清、郭蘭之準備游說蕭道成,利用昱夜間出游機會,把他抓獲,迎接劉景素。蕭道成如果拒絕,便謀殺蕭道成。但劉景素每次都禁止這樣做,囑咐不可倉促發(fā)動。楊運長、阮佃夫稍稍得到一點風聲,派一個北方人周天賜,假裝投靠劉景素,勸劉景素起兵。劉景素查出他的底細,殺了周天賜,把人頭送到朝廷。

  秋,七月,祗祖率數(shù)百人自建康奔京口,云京師已潰亂,勸令速入。景素信之,戊子,據(jù)京口起兵,士民赴之者以千數(shù)。楊、阮聞祗祖叛走,即命纂嚴。己丑,遣驍騎將軍任農(nóng)夫、領(lǐng)軍將軍黃回、左軍將軍蘭陵李安民將步軍,右軍將軍張保將水軍,以討之;辛卯,又命南豫州刺史段佛榮為都統(tǒng)。蕭道成知黃回有異志,故使安民、佛榮與之偕行;厮浇淦涫孔,“道逢京口兵,勿得戰(zhàn)”。道成屯玄武湖,冠軍將軍蕭賾鎮(zhèn)東府。

  秋季,七月,垣祗祖率數(shù)百人,從建康逃到京口,聲稱京師已經(jīng)大亂,勸劉景素火速前往接收。劉景素信以為真,戊子(初一),占據(jù)京口起兵,士人和平民響應(yīng)的數(shù)以千計。楊運長、阮佃夫得知垣祗祖叛變逃走的消息,下令戒嚴。己丑(初二),派驍騎將軍任農(nóng)夫、領(lǐng)軍將軍黃回、左軍將軍蘭陵人李安民率領(lǐng)陸軍;右軍將軍張保率領(lǐng)水軍,出發(fā)討伐他們。辛卯(初四),又任命南豫州刺史段佛榮為都統(tǒng)。蕭道成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黃回懷有二心,所以故意派李安民、段佛榮跟他同行。黃回暗中警告他的士卒:“途中遇到京口軍,不要作戰(zhàn)!笔挼莱神v防玄武湖,冠軍將軍蕭賾鎮(zhèn)守東府。

  始安王伯融,都鄉(xiāng)侯伯猷,皆建安王休仁之子也,楊、阮忌其年長,悉稱詔賜死。

  始安王劉伯融、都鄉(xiāng)侯劉伯猷,都是建安王劉休仁的兒子,楊運長、阮佃夫?qū)λ麄兡昙o漸大感到威脅,于是假傳圣詔,命他們自盡。

  景素欲斷竹里以拒臺軍。垣慶延、垣祗祖、沈祗皆曰:“今天時旱熱,臺軍遠來疲困,引之使至,以逸待勞,可一戰(zhàn)而克!币蟮裙虪帲荒艿。農(nóng)夫等既至,縱火燒市邑。慶延等各相顧望,莫有斗志;景素本乏威略,擾不崐知所為。黃回迫于段佛榮,且見京口軍弱,遂不發(fā)。

  劉景素打算以切斷竹里來抵抗官軍。垣慶延、垣祗祖、沈都說:“今年天氣干旱炎熱,官軍遠道而來,一定疲勞困頓,把他們引到城下,我們以逸待勞,可以一戰(zhàn)取勝!币蟮葓詻Q反對,但得不到上級支持。任農(nóng)夫等抵達之后,縱火焚燒城市村落,垣慶延等互相觀望,全無斗志。劉景素本來缺乏軍事上的謀略和威望,惶恐怯懦,不知所措。黃回迫于段佛榮在旁,而且又看到京口軍兵力薄弱,于是也不敢發(fā)動進攻。

  張保泊西渚,景素左右勇士數(shù)十人,自相要結(jié),進擊水軍。甲午,張保敗死,而諸將不相應(yīng)赴,復為臺軍所破。臺軍既薄城下,先帥眾走,祗祖次之,其余諸軍相繼奔退,獨左暄與臺軍力戰(zhàn)于萬歲樓下;而所配兵力甚弱,不能敵而散。乙未,拔京口。黃回軍先入,自以有誓不殺諸王,乃以景素讓殿中將軍張倪奴。倪奴擒景素,斬之,并其三子,同黨垣祗祖等數(shù)十人皆伏誅。蕭道成釋黃回、高道慶不問,撫之如舊。是日,解嚴。丙申,大赦。

  朝廷將領(lǐng)張保,停泊西渚,劉景素左右勇士幾十人,互相約定以死相拚,攻擊張保的水軍。甲午(初七),擊斬張保,可是,京口軍其他將領(lǐng)為了各自保全實力,不肯增援擴大戰(zhàn)果,又被官軍反攻擊敗。官軍緊逼城下后,沈首先率領(lǐng)他的部眾逃走,垣祗祖也跟著逃走,其他各路人馬一哄而散,只有參軍左暄與官軍奮戰(zhàn)在萬歲樓下,但因分配給他的兵務(wù)不足,不能抵擋,最終潰敗。乙未(初八),官軍攻克京口。黃回軍首先入城,因自己曾有“不殺諸王”的誓言,于是把劉景素交給殿中將軍張倪奴。張倪奴生擒劉景素后,連同他的三個兒子及同黨垣祗祖等數(shù)十人一齊斬首。蕭道成對黃回、高道慶、不再追問,像往常一樣撫慰他們。當天,解除戒嚴。丙申(初九),實行大赦。

  初,巴東建平蠻反,沈攸之遣軍討之。及景素反,攸之急追峽中軍以赴建康。巴東太守劉攘兵、建平太守劉道欣疑攸之有異謀,勒兵斷峽,不聽軍下。攘兵子天賜為荊州西曹,攸之遣天賜往諭之。攘兵知景素實反,乃釋甲謝愆,攸之待之如故。劉道欣堅守建平,攘兵譬說不回,乃與伐蠻軍攻斬之。

  當初,巴東建平蠻族叛變,沈攸之派軍討伐他們。等到劉景素起兵反叛時,沈攸之緊急追回已進入三峽的討蠻軍,改命直赴京師建康勤王。巴東太守 劉攘兵、建平太守劉道欣,認為沈攸之一定有陰謀,于是,下令戒嚴,封鎖峽口,阻止沈攸之軍隊東下。劉攘兵的兒子劉天賜任荊州西曹,沈攸之派劉天賜前往,向他父親說明原因,劉攘兵才知道劉景素真的已經(jīng)起兵,乃下令各軍撤退,向沈攸之道歉,沈攸之待他同往常一樣?墒牵瑒⒌佬廊岳^續(xù)固守建平,對劉攘兵派人前去解釋,劉道欣一口拒絕。于是劉操兵與討蠻軍一起發(fā)動攻擊,斬劉道欣。

  [8]甲辰,魏主追尊其母李貴人曰思皇后。

  [8]甲辰(十七日),北魏國主追尊母親李貴人為思皇后。

  [9]八月,丁卯,立皇弟為南陽王,嵩為新興王,禧為始建王。

  [9]八月,丁卯(初十),劉宋封皇弟劉為南陽王,劉嵩為新興王,劉禧為始建王。

  [10]庚午,以給事黃門侍郎阮佃夫為南豫州刺史,留鎮(zhèn)京師。

  [10]庚午(十三日),任命給事黃門侍郎阮佃夫為南豫州刺史,仍留鎮(zhèn)京師。

  [11]九月,戊子,賜驍騎將軍高道慶死。

  [11]九月,戊子(初二),下令賜驍騎將軍高道慶自盡。

  [12]冬,十月,辛酉,以吏部尚書王僧虔為尚書左仆射。

  [12]冬季,十月,辛酉(初五),提升吏部尚書王僧虔為尚書左仆射。

  [13]十一月,戊子,魏以太尉、安樂王長樂為定州刺史,司空李欣為徐州刺史。

  [13]十一月,戊子(初三),北魏任命太尉、安樂王拓跋長樂為定州刺史,司空李為徐州刺史。/順皇帝升明元年(丁巳、477)

  宋順帝升明元年(丁巳,公元477年)

  [1]春,正月,乙酉朔,魏改元太和。

  [1]春季,正月,乙酉朔(初一),北魏改年號太和。

  [2]己酉,略陽民王元壽聚眾五千余家,自稱沖天王;二月,辛未,魏秦、崐益二州刺史尉洛侯擊破之。

  [2]己酉(二十五日),略陽平民王元壽,聚集部眾五千余家,自稱沖天王。二月,辛未(十七日),北魏秦、益二州刺史尉洛侯擊敗王元壽。

  [3]三月,庚子,魏以東陽王丕為司徒。

  [3]三月,庚子(十七日),北魏任命東陽王拓跋丕為司徒。

  [4]夏,四月,丁卯,魏主如白登;壬申,如崞山。

  [4]夏季,四月,丁卯(十四日),北魏國主前往白登。壬申(十九日),前往崞山。

  初,蒼梧王在東宮,好緣漆帳竿,去地丈余;喜怒乖節(jié),主帥不能禁。太宗屢敕陳太妃痛捶之。及即帝位,內(nèi)畏太后、太妃,外憚諸太臣,未敢縱逸。自加元服,內(nèi)外稍無以制,數(shù)出游行。始出宮,猶整儀衛(wèi)。俄而棄車騎,帥左右數(shù)人,或出郊野,或入市廛。太妃每乘青犢車,隨相檢攝。既而輕騎遠走一二十里,太妃不復能追;儀衛(wèi)亦懼禍不敢追尋,唯整部伍別在一處,瞻望而已。

  當初,劉宋蒼梧王劉昱當皇太子時,常常親自動手,油漆逢帳高竿,能爬到距地面一丈多的高處。他喜怒無常,侍從官員無法勸阻。明帝屢次讓他的母親陳太妃痛打他。劉昱即帝位后,對內(nèi)害怕皇太后、皇太妃,對外害怕各位大臣,不敢放縱?墒,自從行過加冠禮后,宮內(nèi)宮外對他逐漸失去控制,于是劉昱不斷出宮游逛。最初出宮,還有整齊的儀仗衛(wèi)隊。不久,便丟下隨從車馬,只帶身邊幾個人,或跑到荒郊野外,或出入街頭鬧市。陳太妃每次乘坐青蓋牛犢車,尾隨其后,監(jiān)視、約束他,他便換乘輕裝快馬,一氣奔跑一二十里,讓太妃追趕不上。儀仗衛(wèi)隊也畏懼大禍臨頭,不敢追尋劉昱的去向,只好把部隊駐扎在另外一個地方,遠遠眺望而已。初,太宗嘗以陳太妃賜嬖人李道兒,已復迎還,生帝。故帝每微行,自稱“劉統(tǒng)”,或稱“李將軍”。常著小褲衫,營署巷陌,無不貫穿;或夜宿客舍,或晝臥道傍,排突廝養(yǎng),與之交易,或遭慢辱,悅而受之。凡諸鄙事,裁衣、作帽,過目則能;未嘗吹,執(zhí)管便韻。及京口既平,驕恣尤甚,無日不出,夕去晨返,晨出暮歸。從者交執(zhí)矛,行人男女及犬馬牛驢,逢無免者。民間擾懼,帝販皆息,門戶晝閉,行人殆絕。針、椎、鑿、鋸,不離左右,小有忤意,即加屠剖,一日不殺,則慘然不樂;殿省憂惶,食息不保。阮佃夫與直閣將軍申伯宗等,謀因帝出江乘射雉,稱太后令,喚隊仗還,閉城門,遣人執(zhí)帝廢之,立安成王準。事覺,甲戌,帝收佃夫等殺之。

  當初,明帝曾經(jīng)把陳太妃賞賜給寵信的弄臣李道兒為妻,后來又把她迎接回去,生下蒼梧王。所以,劉昱每次改穿便服外出,就自稱劉統(tǒng),或自稱李將軍。經(jīng)常穿短褲、短衫,無論軍營、官府、街巷、田野,到處出入。有時夜晚投宿旅店,有時白天就睡在馬路旁邊,在下等人中間擠來擠去,跟他們作買賣,有時遭到怠慢侮辱也欣然接受。任何低賤的事情,像裁制衣服、制作帽子,只要看過一遍,就能夠?qū)W會。他從來沒有吹過,拿起來一吹,聲音便會曲調(diào)。等到京口事變平息,劉昱驕縱橫暴尤為嚴重,沒有一天不出宮,不是晚上出去,凌晨回來,就是凌晨出去,晚上回來。隨從人員手持短刀長矛,路上的行人,不管是男是女,,不管是狗、馬、牛、驢,只要碰上,立即誅殺,無一幸免。百姓憂愁恐懼,店鋪及行商,全都停止經(jīng)營,家家戶戶,白天閉門,路上行人幾乎絕跡。鉗、錐、鑿、鋸,不離劉昱左右,只要稍看不順眼,便順手抓起兇器,當場殺人剖腹。一天不殺人,就悶悶不樂。宮廷侍從和朝廷官員,擔憂惶恐,飲食作息,都不能安穩(wěn)。阮佃夫與直將軍申伯宗等,密謀趁劉昱到江乘打野雞之時,宣稱奉皇太后命令,傳喚儀仗衛(wèi)隊回京,關(guān)閉城門,派人逮捕劉昱,廢黜,擁護安成王劉準。想不到密謀泄漏,甲戌(五月二日),劉昱逮捕阮佃夫等,斬首。

  太后數(shù)訓戒帝,帝不悅。會端午,太后賜帝毛扇。帝嫌其不華,令太醫(yī)煮藥,欲鴆太后。左右止之曰:“若行此事,官便應(yīng)作孝子,豈復得出入狡獪!”帝曰:“汝語大有理!”乃止。

  皇太后經(jīng)常教訓劉昱,劉昱很不高興。正逢端午節(jié),太后賞賜給劉昱一把羽毛扇,劉昱嫌它不夠豪華,下令御醫(yī)配制毒藥,打算毒死太后。左右勸阻他說:“如果真的這樣做,陛下便要當孝子,怎么還能出入宮門玩耍游戲?”劉昱說:“你這話很有道理!庇谑谴蛳饕。

  六月,甲戌,有告散騎常侍杜幼文、司徒左長史沈勃、游擊將軍孫超之與崐阮佃夫同謀者,帝登帥衛(wèi)士,自掩三家,悉誅之,刳解臠割,嬰孩不免。沈勃時居喪在廬,左右未至,帝揮刀獨前。勃知不免,手搏帝耳,唾罵之曰:“汝罪逾桀、紂,屠戮無日”,遂死。是日,大赦。

  六月,甲戌(二十二日),有人上告散騎常侍杜幼文、司徒左長史沈勃、游擊將軍孫超之,跟阮佃夫同謀。劉昱立即率領(lǐng)衛(wèi)士,親自突擊三家,全部誅殺,砍斷肢體,把肉一塊塊割下,連嬰兒也不能幸免。沈勃當時正在家里守喪,衛(wèi)隊還沒有到,劉昱揮刀獨自一人沖在前面,沈勃知道不能避免,赤手空拳搏斗,猛擊劉昱耳朵,唾罵道:“你的罪惡,超過桀、紂,死在眼前。”于是被砍死。當天,下詔大赦。

  帝嘗直入領(lǐng)軍府。時盛熱,蕭道成晝臥裸袒。帝立道成于室內(nèi),畫腹為的,自引滿,將射之。道成斂版曰:“老臣無罪!弊笥彝跆於髟唬骸邦I(lǐng)軍腹大,是佳射堋;一箭便死,后無復射;不如以箭射之。”帝乃更以箭射,正中其齊。投弓大笑曰:“此手何如!”帝忌道成威名,嘗自磨,曰:“明日殺蕭道成!标愄R之曰:“蕭道成有功于國,若害之,誰復為汝盡力邪!”帝乃止。

  一天,劉昱一直闖入領(lǐng)軍府,當時天氣炎熱,蕭道成正裸身躺在那里睡覺。劉昱把蕭道成叫醒,讓他站在室內(nèi),在他肚子上畫一個箭靶,自己拉緊了弓,就要發(fā)射。蕭道收起手版說:“老臣無罪!弊笥沂绦l(wèi)王天恩說:“蕭道成肚子大,是一個奇妙的箭靶,一箭射死,以后就再也找不到這樣的箭靶了。不如改用圓骨箭頭,多射幾次!眲㈥啪透挠脠A骨箭頭。一箭射去,正中蕭道成的肚臍,他把弓扔到地上,得意地大笑,說:“這只手如何!”劉昱對蕭道成的威名十分畏懼忌恨,曾親自磨短矛,說:“明天就殺蕭道成!标愄R他說:“蕭道成對國家有大功,如果殺了他,誰還為你盡力!”劉昱才住手。

  道成憂懼,密與袁粲、褚淵謀廢立。粲曰:“主上幼年,微過易改。伊、霍之事,非季世所行;縱使功成,亦終無全地。”淵默然。領(lǐng)軍功曹丹陽紀僧真言于道成曰:“今朝廷猖狂,人不自保;天下之望,不在袁、褚,明公豈得坐受夷滅!存亡之機,仰希熟慮!钡莱扇恢。

  蕭道成憂愁恐懼,與尚書令袁粲、中書監(jiān)褚淵密謀廢黜劉昱,另立新君。袁粲說:“主上年紀還小,輕微的過失,容易改正。伊尹、霍光的往事,在這末世已難實行。即使成功,最后仍無安身之地!瘪覝Y沉默不語。領(lǐng)軍功曹丹陽人紀僧真對蕭道成說:“現(xiàn)在,皇上兇殘瘋狂,無人可以自保,天下百姓的盼望,不在袁粲、褚淵,明公怎么能坐待被剿滅?存亡的關(guān)鍵,請深思熟慮!笔挼莱赏。

  或勸道成奔廣陵起兵。道成世子賾,時為晉熙王長史,行郢州事,欲使賾將郢州兵東下會京口。道成密遣所親劉僧副告其從兄行青、冀二州刺史劉善明曰:“人多見勸北固廣陵,恐未為長算。今秋風行起,卿若能與垣東海微共動虜,則我諸計可立!币喔鏂|海太守垣榮祖。善明曰:“宋氏將亡,愚智共知。北虜若動,反為公患。公神武高世,唯當靜以待之,因機奮發(fā),功業(yè)自定,不可遠去根本,自貽猖蹶!睒s祖亦曰:“領(lǐng)府去臺百步,公走,人豈不知!若單騎輕行,廣陵人閉門不受,公欲何之!公今動足下床,恐即有叩臺門者,公事去矣!奔o僧真曰:“主上雖無道,國家累世之基猶為安固。公百口,北度必不得俱。縱得廣陵城,天子居深宮,施號令,目公為逆,何以避之!此非萬全策也。”道成族弟鎮(zhèn)軍長史順之及次子驃騎從事中郎嶷,皆以為:“帝好單行道路,于此立計,易以成功;外州起兵,鮮有克捷,徒先人受禍耳!钡莱赡酥埂

  有人勸蕭道成回廣陵起兵。蕭道成的大兒子蕭賾正任晉熙王劉燮的長史,兼行郢州事,蕭道成打算命蕭賾率郢州軍順長江東下,在京口中師。蕭道成派他的親信劉僧副,秘密通告堂兄、代理青、冀二州刺史劉善明,說:“很多人勸我北上據(jù)守廣陵,恐怕不是長遠的打算。現(xiàn)在秋風將起,你如果能跟垣榮祖聯(lián)合,稍稍挑動胡虜,我的各種計劃當可實施。”同時也告訴東海太守垣榮祖。劉善明說:“宋國將亡,無論愚蠢人和明智人,都看得一清二楚。北虜如果有什么行動,反而會成為你的禍患。你的智慧韜略和英勇武功高過當世,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安靜地等待時機,再趁機猛烈出擊,大業(yè)自然告成,不可以遠離根本之地,自找災(zāi)禍。”垣榮祖也說:“領(lǐng)府距離宮城,不過一百步,如果你全家出奔,別人怎么會不知道?如果單槍匹馬,輕裝前往,廣陵官員萬一崐關(guān)閉城門,拒絕接納,下一步將逃向哪里?你只要舉腳下床,馬上就會有人敲宮城的城門,向朝廷告發(fā),你的大事就糟糕了!奔o僧真說:“主上雖然兇暴喪失天道,可是劉家王朝幾世建立的政權(quán)還算堅固。你百口之家,同時向北出奔,絕不可能。即使進入廣陵,天子居住深宮之中,發(fā)號施令,指控你是叛逆,你有什么辦法躲避!這不是萬全之策。”蕭道成的族弟、鎮(zhèn)軍長史蕭順之,以及蕭道成的次子、驃騎從事中郎蕭嶷,都認為:“皇上喜愛單獨出來亂竄,在這方面下手,比較容易成功。外州起兵,很少能夠成功,反而徒然比別人先受災(zāi)禍!笔挼莱蛇@才取消原意。

  東中郎司馬、行會稽郡事李安民欲奉江夏王躋起兵于東方,道成止之。

  東中郎司馬、代理會稽郡事李安民,打算擁護江夏王劉躋,在東方起兵,蕭道成加以制止。

  越騎校尉王敬則潛自結(jié)于道成,夜著青衣,扶匐道路,為道成聽察帝之往來。道成命敬則陰結(jié)帝左右楊玉夫、楊萬年、陳奉伯等一十五人于殿中,伺機便。

  越騎校尉王敬則主動暗中結(jié)交蕭道成,一到夜里,王敬則就換上平民衣服,匍匐路旁,替蕭道成偵察劉昱的行蹤。蕭道成命王敬則秘密結(jié)交劉昱左右親信楊玉夫、楊萬年、陳奉伯等二十五人,他們都在宮城內(nèi)殿中任職,窺探有什么機會。

  秋,七月,丁亥夜,帝微行至領(lǐng)軍府門。左右曰:“一府皆眠,何不緣墻入?”帝曰:“我今夕欲于一處作適,宜待明夕!眴T外郎桓康等于道成門間聽聞之。

  秋季,七月,丁亥(初六),夜晚,劉昱身穿便裝,走到領(lǐng)軍府門口,左右侍從說:“府里的人全都睡熟,我們?yōu)槭裁床惶鴫M去?”劉昱說:“今天晚上,我要到別的地方玩?zhèn)痛快,明晚再來。”員外郎桓康等在領(lǐng)軍府大門后全都聽到。

  戊子,帝乘露車,與左右于臺岡賭跳,仍往青園尼寺,晚,至新安寺偷狗,就曇度道人煮之。飲酒醉,還仁壽殿寢。楊玉夫常得帝意,至是忽憎之,見輒切齒曰:“明日當殺小子取肝肺!”是夜,令玉夫伺織女渡河,曰:“見當報我;不見,將殺汝!”時帝出入無常,省內(nèi)諸閣,夜皆不閉,廂下畏相逢值,無敢出者;宿衛(wèi)并逃避,內(nèi)外莫相禁攝。是夕,王敬則出外。玉夫伺帝熟寢,與楊萬年取帝防身刀刎之。敕廂下奏伎陳奉伯袖其首,依常行法,稱敕開承明門出,以首與敬則。敬則馳詣領(lǐng)軍府,叩門大呼,蕭道成慮蒼梧王誑之,不敢開門。敬則于墻上投其首,道成洗視,乃戎服乘馬而出,敬則、桓康等皆從。入宮,至承明門,詐為行還。敬則恐內(nèi)人覘見,以刀環(huán)塞孔,呼門甚急,門開而入。他夕,蒼梧王每開門,門者震懾,不敢仰視,至是弗之疑。道成入殿,殿中驚怖;既而聞蒼梧王死,咸稱萬歲。

  戊子(初七),劉昱乘坐露天無篷車,跟左右侍從前往臺岡,比賭跳高。然后,前往青園尼姑庵。夜晚,來到新安寺偷狗,偷來狗找到曇度道人,煮吃狗肉。吃過狗肉,醉醺醺地回仁壽殿睡覺。弄臣楊玉夫一向得到劉昱的龐信,而今天,劉昱忽然對楊玉夫大為痛恨,一看見他就咬牙切齒,說:“明天就殺了你這小子,挖出肝肺!”這天深夜,命楊玉夫觀察織女渡河,說:“看見織女渡河時,馬上叫醒我;看不見,就殺了你!碑敃r,劉昱出宮進宮,沒有一定時間,宮中各閣門,夜間都不敢關(guān)閉,負責宮廷保衛(wèi)的官員,懼怕跟皇帝見面,都不敢出門。禁衛(wèi)軍士卒更是躲得遠遠的,內(nèi)外一片紊亂,互不相關(guān),沒有人管理。當天夜晚,王敬則出營等候消息,楊玉夫等到劉昱呼呼大睡時,與楊萬年合伙取下劉昱的防身佩刀,砍下劉昱的人頭。然后假傳圣旨,命外庭演奏音樂。陳奉伯把劉昱的人頭,藏在袍袖里面,跟往常一樣,神色自若,宣稱奉皇帝派遣,打開承明門出宮,把人頭交給王敬則。王敬則飛馬奔向領(lǐng)軍府,敲門大喊,蕭道成恐怕是劉昱的詭計,不敢開門。王敬則把人頭從墻上扔進去,蕭道成令人洗凈血跡辨識,果然不錯,這才全副武裝,騎馬而出,王敬則、桓康等都隨從其后,直往宮城,到了承明門,宣稱皇帝御駕回宮。王敬則恐怕守門官兵從門洞往外察看,用刀柄堵住門洞,同時咆哮催促。門打開,進入宮城。從前,每逢夜晚,劉昱闖出闖進,都急躁兇暴,守門衛(wèi)土震恐,從不敢抬頭。所以,今晚之事,沒有一人懷疑。蕭道成進入仁壽殿,殿中官員驚慌恐怖。但緊接著聽到劉昱已死的消息,都高呼萬歲。己丑旦,道成戎服出殿庭槐樹下,以太后令召袁粲、褚淵、劉秉入會議。道成謂秉曰:“此使君家事,何以斷之?”秉未答。道成須髯盡張,目光如電。秉曰:“尚書眾事,可以見付;軍旅處分,一委領(lǐng)軍!钡莱纱巫屧樱右嗖桓耶。王敬則拔白刃,在床側(cè)跳躍曰:“天下事皆應(yīng)關(guān)蕭公!敢有開一言者,血染敬則刀!”仍手取白紗帽加道成首,令即位,曰:“今日誰敢復動!事須及熱!”道成正色呵之曰:“卿都自不解!”粲欲有言,敬則叱之,乃止。褚淵曰:“非蕭公無以了此!笔秩∈率诘莱伞5莱稍唬骸跋嗯c不肯;我安得辭!”乃下議,備法駕詣東城,迎立安成王。于是長刀遮粲、秉等,各失色而去。秉出,于路逢從弟韞,韞開車迎問曰:“今日之事,當歸兄邪?”秉曰:“吾等已讓領(lǐng)軍矣!表y拊膺曰:“兄肉中詎有血邪!今年族矣!”

  己丑(初八),早晨,蕭道成全副武裝,站在殿前庭院中槐樹下,以皇太后的命令召集尚書令袁粲、中書監(jiān)淵褚、中書令劉秉入殿舉行會議。蕭道成對劉秉說:“這是你們劉家的事,應(yīng)該如何決定?”劉秉還未及回答,蕭道成頓時大怒,胡子翹起,雙目發(fā)出兇光,如同兩道閃電。劉秉說:“尚書省的事,可以交付給我。軍事措施,全依靠你!笔挼莱梢来巫尳o袁粲,袁粲推辭不敢當。王敬則拔出佩刀,在座位旁跳起來,厲聲道:“天下大事,全都要蕭公裁決,誰膽敢說半個不字,血染我刀!”說著親手取出白紗帽,戴到蕭道成頭上,要求蕭道成登基稱帝,并威脅說:“今天誰敢亂動?大事要趁熱一氣呵成。”蕭道成板起面孔,呵止說:“你什么也不明白!”袁粲打算講話,王敬則大聲喝他閉嘴,他只好閉嘴。褚淵說:“非蕭公不足以辦理善后!”就把處理一切事務(wù)的權(quán)交給蕭道成。蕭道成說:“既然大家都不肯接受,我怎么可以推辭!庇谑牵嶙h:準備法駕,前往東府城,迎接安成王劉準繼任皇帝。蕭道成衛(wèi)士抽出佩刀,筑成刀墻,命袁粲、劉秉起身,二人面無人色,離去。劉秉出宮,路上遇到堂弟劉韞,劉韞打開車門迎問:“今天的事,該不該歸你?”劉秉說:“我們已讓給蕭道成!眲㈨y捶胸說:“你肉里有沒有血?今年,全族難逃屠殺。”

  是日,以太后令,數(shù)蒼梧王罪惡,曰:“吾密令蕭領(lǐng)軍潛運明略。安成王準,宜臨萬國。”追封昱為蒼梧王。儀衛(wèi)至東府門,安成王令門者勿開,以待袁司徒。粲至,王乃入居朝堂。壬辰,王即皇帝位,時年十一,改元,大赦。葬蒼梧王于郊壇西。

  當天,蕭道成以皇太后的名義,發(fā)布命令,列舉劉昱罪狀,說:“我密令蕭道成暗中運用智謀。安成王劉準,應(yīng)君臨萬國!弊贩鈩㈥艦樯n梧王。皇帝儀仗隊抵達東府門前,劉準命守門的人不要開門,等待袁粲的到來。袁粲到了之后,劉準才動身到金鑾殿。壬辰(十一日),劉準即皇帝位,本年十一歲,改年號,實行大赦。把劉昱安葬在南郊祭天神壇之西。

  [5]魏京兆康王子推卒。

  [5]北魏京兆康王拓跋子推去世。

  [6]甲午,蕭道成出鎮(zhèn)東府。丙申,以道成為司空、錄尚書事、驃騎大將軍;袁粲遷中書監(jiān),褚淵加開府儀同三司;劉秉遷尚書令,加中領(lǐng)軍;以晉熙王燮為揚州刺史。劉秉始謂尚書萬機,本以宗室居之,則天下無變;既而蕭道成兼總軍國,布置心膂,與奪自專,褚淵素相憑附,秉與袁粲閣手仰成矣。辛丑,以尚書右仆射王僧虔為仆射。丙午,以武陵王贊為郢州刺史;蕭道成改領(lǐng)南徐州刺史。

  [6]甲午(十三日),劉宋中領(lǐng)軍蕭道成親自坐鎮(zhèn)東府。丙申(十五日),任命蕭道成為司空、錄尚書事、驃騎大將軍;袁粲為中書監(jiān);加授褚淵開府儀同三司;劉秉為尚書令,加授中領(lǐng)軍;晉熙王劉燮為揚州刺史。劉秉原來以為尚書省總攬全國政務(wù),由皇族主持,政權(quán)就可穩(wěn)固。想不到蕭道成手握軍權(quán),把心腹同黨安排在重要位置,獨斷專行。褚淵又一向站在蕭道成一邊,劉秉與袁粲束手無策,不能有所作為。辛丑(二十日),任命尚書右仆射王僧虔為尚書仆射。丙午(二十五日),任命武陵王劉贊為郢州刺史,蕭道成改兼南徐州刺史。

  [7]八月,壬子,魏大赦。

  [7]八月,壬子(初一),北魏實行大赦。

  [8]癸亥,詔袁粲鎮(zhèn)石頭。粲性沖靜,每有朝命,常固辭;逼切不得已,乃就職。至是知蕭道成有不臣之志,陰欲圖之,即時順命。[8]癸亥(十二日),詔命袁粲出京鎮(zhèn)守石頭。袁粲性情淡泊,每次任命他新官職,都要堅決辭讓,實在迫不得已,才勉強就職,F(xiàn)在他發(fā)現(xiàn)蕭道成有推翻劉家王朝的野心,打算秘密謀劃除掉蕭道成,所以立即接受。

  [9]初,太宗使陳昭華母養(yǎng)順帝;戊辰,尊昭華為皇太妃。

  [9]當初,明帝命陳昭華撫養(yǎng)劉準。戊辰(十七日),劉準尊陳昭華為皇太妃。

  [10]丙子,魏詔曰:“工商皂隸,各有厥分;而有司縱濫,或染流俗。自今戶內(nèi)有工役者,唯止本部丞;若有勛勞者,不從此制!

  [10]丙子(二十五日),北魏下詔說:“工匠、商人、衙役,都有固定的身份,而有關(guān)部門放任縱容,使他們有的混入高貴的官場。從今以后,家庭里有人充當工匠的,他本人的官職最高只到各部的丞。能夠建功立業(yè)的,不在此限!

  [11]蕭道成固讓司空;庚辰,以為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11]蕭道成堅決辭讓司空。庚辰(二十九日),任命蕭道成為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12]九月,乙酉,魏更定律令。

  [12]九月,乙酉(初五),北魏更改法令。

  [13]戊申,封楊玉夫等二十五人為侯、伯、子、男。

  [13]戊申(二十八日),劉宋朝廷分別封楊玉夫等二十五人為侯爵、伯爵、子爵、男爵。

  [14]冬,十月,氐帥楊文度遣其弟文弘襲魏仇池,陷之。

  [14]冬季,十月,氐王楊文度派他的弟弟楊文弘襲擊北魏占領(lǐng)的仇池,攻克。

  [15]初,魏徐州刺史李,事顯祖為倉部尚書,信用盧奴令范,弟左將軍瑛諫曰:“能降人以色,假人以財,輕德義而重勢利;聽其言也甘,察其行也賊,不早絕之,后悔無及!辈粡,腹心之事,皆以語。

  [15]當初,北魏徐州刺史李,在獻文帝時任倉部尚書,對盧奴縣令范寵愛信任。李的弟弟、左將軍李瑛警告說:“范一直笑臉迎人,用財物結(jié)交權(quán)貴,鄙視恩德道義,眼中只有勢利。聽他說的話,比蜜還甜;觀察他的行為,卻十分邪惡,不及早跟他斷絕來往,后悔莫及!崩畈坏幌嘈,反而把心里的秘密,全部告訴范。

  尚書趙黑,與皆有寵于顯祖,對掌選部。以其私用人為方州,黑對顯祖發(fā)之,由是有隙。頃之,發(fā)黑前為監(jiān)藏,盜用官物,黑坐黜為門士。黑恨之,寢食為之衰少;逾年,復入為侍中、尚書左仆射,領(lǐng)選。

  尚書趙黑與李都受獻文帝的寵信,也同時任吏部尚書。李用他的私人任州長,趙黑向獻文帝報告了這件事,從此二人產(chǎn)生矛盾。不久,李報復,檢舉趙黑在前任官職時,貪贓枉法,盜用國家財產(chǎn)。趙黑遂被罷免,充當城門看守員。趙黑對李恨之入骨,為此,食不甘味,夜不能寐。過了一年,趙黑再次任侍中、尚書左仆射,兼任吏部。

  及顯祖殂,黑白馮太后,稱專恣,出為徐州。范知太后怨,乃告訴謀外叛。太后征至平城問狀,對無之,太后引使證之。謂曰:“汝今誣我,我復何言!然汝受我恩如此之厚,乃忍為爾乎!”曰:“受公恩,何如公受李敷恩?公忍為之于敷,何為不忍于公!”慨然嘆曰:“吾不用瑛言,悔之何及!”趙黑復于中構(gòu)成其罪,丙子,誅及其子令和、令度;黑然后寢食如故。

  獻文帝去世后,趙黑向馮太后私下報告,說李獨斷專橫,于是被外放任徐州刺史。范知道馮太后痛恨李,就告發(fā)李通敵叛國。馮太后把李召回平城審問,李回答說:“根本沒有此事!瘪T太后命范當面作證。李對范說:“你今天血口噴人,誣陷于我,我還能說什么!然而,你受我的恩惠如此之厚,怎么忍心下此毒手?”范說:“我受你的恩惠,怎比得上你受李敷的恩惠?你忍心對李敷下毒手,我為什么不能忍心對你!崩顕@息說:“我不聽李瑛的話,真是后悔莫及!壁w黑又在中間制造罪名。丙子(二十六日),斬李及他的兒子李令和、李令度。趙黑的寢食,從此才恢復安穩(wěn)。

  [16]十一月,癸未,魏征西將軍皮歡喜等三將軍率眾四萬擊楊文弘。

  [16]十一月,癸未(初三),北魏征西將軍皮歡喜等三名將軍率軍四萬人崐攻擊楊文弘。

  [17]丁亥,魏懷州民伊祁茍自稱堯后,聚眾于重山作亂;洛州刺史馮熙討滅之。馮太后欲盡誅闔城之民,雍州刺史張白澤諫曰:“兇渠逆黨,盡已梟夷;城中豈無忠良仁信之士,奈何不問白黑,一切誅之!”乃止。

  [17]丁亥(初七),北魏懷州平民伊祁茍自稱堯的后裔,在重山聚眾起兵制造叛亂,洛州刺史馮熙出兵把他們擊敗。馮太后打算屠殺全城的百姓,雍州刺史張白澤勸阻說:“兇惡的叛黨,已經(jīng)殺光,城里難道沒有一個忠良仁義之士?怎么可以不分青紅皂白全部誅殺!”馮太后這才打消念頭。

  [18]十二月,魏皮歡喜軍至建安,楊文弘棄城走。

  [18]十二月,北魏皮歡喜大軍抵達建安,楊文弘棄城逃走。

  [19]初,沈攸之興蕭道成于大明、景和之間同直殿省,深相親善,道成女為攸之子中書侍郎文和婦。攸之在荊州,直將軍高道慶,家在華容,假還,過江陵,與攸之爭戲槊。馳還建康,言攸之反狀已成,請以三千人襲之。執(zhí)政皆以為不可,道成仍保證其不然。楊運長等惡攸之,密與道慶謀遣刺客殺攸之,不克。會蒼梧王遇弒,主簿宗儼之、功曹臧寅勸攸之因此起兵。攸之以其長子元琰在建康為司徒左長史,故未發(fā)。寅,凝之之子也。

  [19]當初,沈攸之與蕭道成在孝武帝及廢帝劉昱在位時,曾經(jīng)同時擔任朝廷警衛(wèi),輪流入殿值班。蕭道成的女兒嫁給沈攸之的兒子、中書侍郎沈文和為妻。沈攸之在荊州,直將軍高道慶家住華容,請假回家,路過江陵,跟沈攸之賭博,發(fā)生爭執(zhí),高道慶返回建康,檢舉沈攸之已經(jīng)準備叛變,請求朝廷調(diào)撥三千人,襲擊沈攸之。在朝執(zhí)政的官員都認為不可,蕭道成仍保證沈攸之不會謀反。楊運長等憎惡沈攸之,跟高道慶秘謀派出刺客,準備刺殺沈攸之,失敗。正在這時,蒼梧王劉昱被殺,主簿宗儼之、功曹臧寅,都勸沈攸之抓住這個機會起兵。沈攸之因他的長子沈元琰在建康任司徒左長史,所以沒有發(fā)動。臧寅是臧凝之的兒子。

  時楊運長等已不在內(nèi),蕭道成遣元琰以蒼梧王刳斫之具示攸之。攸之以道成名位素出己下,一旦專制朝權(quán),心不平,謂元琰曰:“吾寧為王凌死,不為賈充生!比灰辔聪九e兵。乃上表稱慶,因留元琰。

  當時,楊運長等已不在朝廷,蕭道成派沈無琰攜帶蒼梧王殺人剖腹時所用的兇器,請沈攸之過目。沈攸之因蕭道成的名望、官位一向比自己低,卻時來運轉(zhuǎn),控制朝廷,心里憤憤不平,對沈元琰說:“我寧為王凌,討伐逆賊而死;也不愿做賈充,投降叛逆而生!北阋矝]馬上起兵,反而上表向劉準祝賀,并把沈元琰留下。

  雍州刺史張敬兒,素與攸之司馬劉攘兵善,疑攸之將起事,密以問攘兵。攘兵無所言,寄敬兒馬鐙一只,敬兒乃為之備。

  雍州刺史張敬兒,一向同沈攸之的司馬劉攘兵友好。張敬兒懷疑沈攸之將要發(fā)動兵變,派人秘密詢問劉攘兵,劉攘兵一言不發(fā),只送給張敬兒一只馬鐙,張敬兒領(lǐng)悟,暗中戒備。

  攸之有素書十數(shù)行,常韜在襠角,云是明帝與已約誓。攸之將舉兵,其妾崔氏諫曰:“官年已老,那不為百口計!”攸之指襠角示之,且稱太后使至,賜攸之燭,割之,得太后手令云:“社稷之事,一以委公!庇谑抢毡葡,遣使邀張敬兒及豫州刺史劉懷珍、梁州刺史梓潼范伯年、司州刺史姚道和、湘州行事庾佩玉、巴陵內(nèi)史王文和同舉兵。敬兒、懷珍、文和并斬其使,馳表以聞;文和尋棄州奔夏口。柏年、道和、佩玉皆懷兩端。道和,后秦高祖之孫也。

  沈攸之有一封寫在白綢緞上、約有十幾行的信件,平?偸遣卦诒承囊陆抢铮Q是明帝和他的盟誓。沈攸之將要起兵,他的妾崔氏規(guī)勸說:“你年紀已老,怎么不為百口之家想一想!”沈攸之指指背心衣角。又揚言:皇太后使節(jié)到來,賜給沈攸之一雙蠟燭,剖開蠟燭,看見太后手令,說:“國家大事,全交給你!庇谑,沈攸之發(fā)動軍隊,發(fā)布檄文,派人邀請張敬兒和豫州刺史劉懷珍、梁州刺史梓潼人范柏年、司州刺史姚道和、湘州行事庾佩玉、巴陵內(nèi)史王文和,一同起兵。張敬兒、劉懷珍、王文和都誅殺了沈攸之派去的使節(jié),快馬奏報朝廷。王文和不久就放棄巴陵,投奔夏口。范柏年、姚道和、庾佩玉都存心觀望,一時難以決定。姚道和是后秦文桓帝姚興的孫子。

  辛酉,攸之遣輔國將軍孫同等相繼東下。攸之遺道成書,以為:“少帝昏崐狂,宜與諸公密議,共白太后,下令廢之;奈何交結(jié)左右,親行弒逆;乃至不殯,流蟲在戶?凡在臣下,誰不惋駭!又,移易朝舊,布置親黨,宮閣管,悉關(guān)家人。吾不知子孟、孔明遺訓固如此乎!足下既有賊宋之心,吾寧敢捐包胥之節(jié)邪!”趄廷聞之,懼。

  辛酉(十二日),沈攸之派輔國將軍孫同等,相繼順長江東下。沈攸之寫信給蕭道成,認為:“幼主昏暴瘋狂,你應(yīng)與朝中大臣秘密商議,共同報告太后,下令廢黜。怎么可以勾結(jié)他的左右侍從,下手殺害,甚至不肯早日入殮下葬,致尸體生蛆,爬到門戶之上!身為臣屬,誰不驚駭嘆息!另外你把朝廷的舊臣,紛紛驅(qū)逐,全部安排你的黨羽,宮殿官署的門禁鑰匙,都由蕭家的人掌管。霍光、諸葛亮的遺訓,難道就是這樣!你既然有滅亡宋國的野心,我豈敢捐棄申包胥乞秦救楚的節(jié)操!”朝廷聽到這個消息,驚恐萬狀。

  丁卯,道成入守朝堂,命侍中蕭嶷代鎮(zhèn)東府,撫軍行參軍蕭映鎮(zhèn)京口。映,嶷之弟也。戊辰,內(nèi)外纂嚴。己巳,以郢州刺史武陵王贊為荊州刺史。庚午,以右衛(wèi)將軍黃回為郢州刺史,督前鋒諸軍以討攸之。

  丁卯(十八日),蕭道成入宮坐鎮(zhèn),命侍中蕭嶷代替自己鎮(zhèn)守東府,撫軍行參軍蕭映鎮(zhèn)守京口。蕭映是蕭嶷的弟弟。戊辰(十九日),朝廷內(nèi)外戒嚴。己巳(二十日),任命郢州刺史武陵王劉贊為荊州刺史。庚午(二十一日),任命右衛(wèi)將軍黃回為郢州刺史,率前鋒各支軍,討伐沈攸之。

  初,道成以世子賾為晉熙王燮長史,行郢州事,修治器械以備攸之。及徵燮為揚州,以賾為左衛(wèi)將軍,與燮俱下。劉懷珍言于道成曰:“夏口沖要,宜得其人。”道成與賾書曰:“汝既入朝,當須文武兼資與汝意合者,委以后事,”賾乃薦燮司馬柳世隆自代。道成以世隆為武陵王贊長史,行郢州事。賾將行,謂世隆曰:“攸之一旦為變,焚夏口舟艦,沿流而東,不可制也。若得攸之留攻郢城,必未能猝拔。君為其內(nèi),我為其外,破之必矣!奔柏鸨,賾行至尋陽,未得朝廷處分,眾欲倍道趨建康,賾曰:“尋陽地居中流,密邇畿甸。若留屯湓口,內(nèi)藩朝廷,外援夏首,保據(jù)形勝,控制西南,今日會此,天所置也。”或以為湓口城小難固,左中郎將周山圖曰:“今據(jù)中流,為四方勢援,不可以小事難之;茍眾心齊一,江山皆城隍也。”庚午,賾奉燮鎮(zhèn)湓口;賾悉以事委山圖。山圖斷取行旅船板以造樓櫓,立水柵,旬日皆辦。道成聞之,喜曰:“賾真我子也!”以賾為西討都督,賾啟山圖為軍副。時江州刺史邵陵王友鎮(zhèn)尋陽,賾以為尋陽城不足固,表移友同鎮(zhèn)湓口,留江州別駕豫章胡諧之守尋陽。

  當初,蕭道成任命長子蕭賾為晉熙王劉燮的長史,代理郢州事,整修城池,磨礪武器,以防備沈攸之。到蕭道成征召劉燮任揚州刺史時,任命蕭賾為左衛(wèi)將軍,與劉燮同時東下。劉懷珍對蕭道成說:“夏口是軍事要沖,應(yīng)該有適當?shù)娜笋v守。”蕭道成寫信給劉賾說:“你既然前來京師,應(yīng)該物色一個文武雙全,而又與你見解一致的人,把你走后的大事委托給他!笔捹懩送扑]劉燮的司馬柳世隆代替自己。蕭道成遂命柳世隆任武陵王劉贊的長史,代理郢州事。蕭賾將要動身,對柳世隆說:“沈攸之一旦叛變,縱火焚燒夏口戰(zhàn)船,順長江東下,就很難控制。如果能把沈攸之引誘到郢州城下,留他攻城,一定不會立即攻下。這樣,你在城內(nèi),我在城外,兩面夾擊,一定可以擊敗他!钡鹊缴蜇计鸨,蕭賾才到尋陽,還沒有得到朝廷的指示,眾人都打算加快速度,直回建康。蕭賾說:“尋陽地處長江中游,接近京師,我們?nèi)绻粝聛頁?jù)守湓口,內(nèi)可以作朝廷的屏藩,外可以援助夏口,占據(jù)有利地形,控制西南。我們今天路過此地,全是上天的安排!庇腥苏J為湓口城池太小,難以堅守。左中郎將周山圖說:“我們據(jù)守長江中游,聲援四方,不可以把這種小事當作困難,只要萬眾一心,到處都是城池!备纾ǘ蝗眨,蕭賾陪同劉燮鎮(zhèn)守湓口,把軍事的事情全部交給周山圖。周山圖封鎖長江,掠取民間旅行船上的木板,建造戰(zhàn)船,樹立水中木柵,十天時間,全部完成。蕭道成接到報告,高興地說:“蕭賾不愧是我的兒子!”任命蕭賾為西討都督,蕭賾又推薦周山圖任軍副。當時,江州刺史邵陵王劉友,鎮(zhèn)守尋陽,蕭賾認為尋陽城池不夠堅固,上奏朝廷,命劉友同自己一起鎮(zhèn)守湓口,留江州別駕豫章人胡諧之,駐防尋陽。

  湘州刺史王蘊遭母喪罷歸,至巴陵,與沈攸之深相結(jié)。時攸之未舉兵,蘊過郢州,欲因蕭賾出吊作難,據(jù)郢城。賾知之,不出。還,至東府,又欲因蕭崐道成出吊作難,道成又不出。蘊乃與袁粲、劉秉密謀誅道成,將帥黃回、任候伯、孫曇、王宜興、卜伯興等皆與通謀。伯興,天與之子也。

  湘州刺史王蘊因母親去世,辭職回家守喪。路過巴陵,與沈攸之結(jié)交密切。當時,沈攸之還沒有起兵。王蘊路過郢州時,打算趁蕭賾出來吊喪時下手,占領(lǐng)郢城。蕭賾知道,不肯出來吊喪。王蘊回到京師,前往東府,又打算趁蕭道成出來吊喪時下手,而蕭道成也拒絕出門。于是王蘊跟袁粲、劉秉密謀鏟除蕭道成。黃回、任候伯、孫曇、王宜興、卜伯興等將領(lǐng)全都參與。卜伯興是卜天與的兒子。

  道成初聞攸之事起,自往詣粲,粲辭不見。通直郎袁達謂粲,“不宜示異同”,粲曰:“彼若以主幼時艱,與桂陽時不異,劫我入臺,我何辭以拒之!一朝同止,欲異得乎!”道成乃召褚淵,與之連席,每事必引淵共之。時劉韞為領(lǐng)軍將軍,入直門下;卜伯興為直,黃回等諸將皆出屯新亭。

  蕭道成接到沈攸之起兵的消息時,親自拜訪袁粲,袁粲拒絕接見。通直郎袁達對袁粲說:“不應(yīng)該表示不同的態(tài)度。”袁粲說:“如果他以主上年幼,時局艱難,跟桂陽王時的情形相同,用暴力挾持我進宮,我用什么理由拒絕!只要有一天同行同止,以后還怎么能反對他!”于是蕭道成又召褚淵,跟他并肩共坐,每一件事情都跟褚淵研究商量。當時,劉韞為領(lǐng)軍將軍,入值門下;卜伯興擔任直,黃回等諸將領(lǐng)率軍出京,駐防新亭。

  初,褚淵為衛(wèi)將軍,遭母憂去職,朝廷敦迫,不起。粲素有重名,自往譬說,淵乃從之。及粲為尚書令,遭母憂,淵譬說懇至,粲遂不起,淵由是恨之。及沈攸之事起,道成與淵議之。淵曰:“西夏釁難,事必無成,公當先備其內(nèi)耳!濒又\既定,將以告淵;眾謂淵與道成素善,不可告。粲曰:“淵與彼雖善,豈容大作同異!今若不告,事定便應(yīng)除之!蹦艘灾\告淵,淵即以告道成。

  當初,褚淵任衛(wèi)將軍,因母親去世而離職,朝廷一再征召他,他都拒絕。袁粲一向有高貴的聲譽,親自前去勸解,褚淵才接受。后來,袁粲任尚書令,也因母親去世離職,褚淵也去勸他復職,言辭懇切,袁粲始終不肯,褚淵于是深恨袁粲。沈攸之起兵之后,蕭道成與褚淵共商對策,褚淵說:“西夏鬧事,一定不會成功,你應(yīng)該戒備的是內(nèi)部!痹訄D謀蕭道成的計劃已經(jīng)確定,打算告訴褚淵。眾人認為,褚淵跟蕭道成的關(guān)系一向密切,不能讓他知道。袁粲說:“褚淵雖然跟蕭道成私交至深,難道能完全反對我們!今天若不告訴他,事情平定后,就應(yīng)該把他殺掉!庇谑前延媱澑嬖V了褚淵,褚淵立刻告訴蕭道成。

  道成亦先聞其謀,遣軍主蘇烈、薜淵、太原王天生將兵助粲守石頭。薜淵固辭,道成強之,淵不得已,涕泣拜辭。道成曰:“卿近在石頭,日夕去來,何悲如是,且又何辭?”淵曰:“不審公能保袁公共為一家否?今淵往,與之同則負公,不同則立受禍,何得不悲!”道成曰:“所以遣卿,正為能盡臨事之宜,使我無西顧之憂耳。但當努力,無所多言!睖Y,安都之從子也。道成又以驍騎將軍王敬則為直,與伯興共總禁兵。

  蕭道成早已得到消息,派軍主蘇烈、薜淵、太原人王天生,率軍前往石頭,增援袁粲。薜淵堅決不肯,蕭道成強迫他非去不可,薜淵不得已,痛哭流涕告辭,蕭道成說:“你到石頭,近在咫尺,早上去晚上回來,何至如此悲傷?又何至要正式辭行?”薜淵說:“不知道你能不能保全袁粲一家老?今天我奉命前往,贊成他,則辜負你;不贊成他,則立刻會被殺,怎么能不悲傷!”蕭道成說:“所以派你去,是因為你能隨機應(yīng)變,使我解除西顧之憂。只管盡力,不要多說!鞭禍Y是薜安都的侄兒。蕭道成又任命驍騎將軍王敬則主管宮廷,與卜伯興共同統(tǒng)領(lǐng)禁軍。

  粲謀矯太后令,使韞、伯興帥宿衛(wèi)兵攻道成于朝堂,回等帥所領(lǐng)為應(yīng)。劉秉、任候伯等并赴石頭,本期壬申夜發(fā)愜,秉擾不知所為,晡后即束裝;臨去,啜羹,寫胸上,手振不自禁。未暗,載婦女,盡室奔石頭,部曲數(shù)百,赫奕滿道。既至,見粲,粲驚曰:“何事遽來?今敗矣!”秉曰:“得見公,萬死何恨!”孫曇聞之,亦奔石頭。丹陽丞王遜等走告道成,事乃大露,遜,僧綽之子也。

  袁粲謀劃假傳皇太后的命令,派劉韞、卜伯興率領(lǐng)宮廷禁衛(wèi)軍,攻打坐鎮(zhèn)宮城的蕭道成,黃回等率軍響應(yīng)。劉秉、任候伯等同時赴赴石頭,商定壬申(二崐十三日)夜晚動身出發(fā)?墒莿⒈懶∪缡,恐慌不安,不知如何是好,中午稍過,便吩咐收拾行李,臨出發(fā)時,由于緊張過度,喝湯全都傾瀉到胸脯上,雙手發(fā)抖,不能自制。天還沒黑,就用車馬拉著婦女和全部財產(chǎn),投奔石頭,私人衛(wèi)隊數(shù)百人,擠滿街道,車水馬龍。到達石頭后,晉見袁粲,袁粲大驚說:“發(fā)生了什么事,提前趕來,這次大事必敗無疑了!”劉秉說:“能見公一面,萬死無怨!”孫曇聽說后,也逃奔到石頭。丹陽丞王遜等跑去報告蕭道成,這事才徹底暴露。王遜是王僧綽的兒子。

  道成密使人告王敬則。時閣已閉,敬則欲開出,卜伯興嚴兵為備,敬則乃鋸所止屋壁得出,至中書省收韞。韞已成嚴,列燭自照。見敬則猝至,驚起迎之,曰:“兄何能夜顧?”敬則呵之曰:“小子那敢作賊!”韞抱敬則,敬則拳毆其頰仆地而殺之,又殺伯興。蘇烈等據(jù)倉城拒粲。王蘊聞秉已走,嘆曰:“事不成矣!”狼狽帥部曲數(shù)百向石頭。本期開南門,時暗夜,薛淵據(jù)門射之。蘊謂粲已敗,即散走。

  蕭道成秘密派人通知王敬則。當時,宮殿門戶已經(jīng)關(guān)閉,王敬則打算開門出去。而卜伯興的部隊已進入戰(zhàn)斗狀態(tài)。于是王敬則用鋸把木墻鋸成一個洞逃出,沖入中書省去逮捕劉韞。劉韞已經(jīng)做好準備,火把通明,看見王敬則突然出現(xiàn),驚慌起立迎去,說:“老兄,怎么能晚上來?”王敬則罵道:“好小子,你竟敢做叛徒!”劉韞突然抱住王敬則,王敬則用拳頭猛擊劉韞的面頰,劉韞跌倒在地,被王敬則誅殺,王敬則又殺了卜伯興。 蘇烈等占領(lǐng)倉城,抵抗袁粲。王蘊聽到劉秉先行逃走的消息,嘆息說:“事情成功不了啦!”狼狽集結(jié)部眾數(shù)百人,奔向石頭。本來約定開南門進去,可是正值黑夜,薛淵在城樓上發(fā)箭射擊,王蘊認為袁粲已經(jīng)被捕,部眾霎時四處逃走。

  道成遣軍主會稽戴僧靜帥數(shù)百人向石頭助烈等,自倉門得入,與之并力攻粲。孫曇驍勇善戰(zhàn),臺軍死者百余人。王天生殊死戰(zhàn),故得相持。自亥至丑,戴僧靜分兵攻府西門,焚之。粲與秉在城東門,見火起,欲還赴府。秉與二子俁、陔逾城走。粲下城,烈燭自照,謂其子最曰:“本知一木不能止大廈之崩,但以名義至此耳!鄙o乘暗逾城獨進,最覺有異人,以身衛(wèi)粲,僧靜直前斫之。粲謂最曰:“我不失忠臣,妝不失孝子!”遂父子俱死。百姓哀之,謠曰:“可憐石頭城,寧為袁粲死,不作褚淵生!”劉秉父子走至額檐湖,追執(zhí),斬之。任候伯等并乘船赴石頭,既至,臺軍已集,不得入,乃馳還。

  蕭道成派軍主會稽人戴僧靜率數(shù)百人前往石頭,援助蘇烈等,自倉門進入,與蘇烈聯(lián)合攻擊袁粲。孫曇驍勇善戰(zhàn),朝廷軍陣亡一百多人。王天生帶部眾殊死搏斗,才得以阻止孫曇的反撲。從亥時苦戰(zhàn)到丑時,朝廷將領(lǐng)戴僧靜抽出一部分兵力,攻擊袁粲總部西門,縱火焚燒。袁粲與劉秉正在總部東門城樓上,望見西門起火,打算返回總部。劉秉跟兩個兒子劉俁、劉陔,跳墻逃走。袁粲下城后,命燃起火把,對他的兒子袁最說:“本來就知道,一根木頭不能支持住大廈的倒塌,只是為了名分和道義,才到今天這個地步。”戴僧靜在黑夜掩護下,跳進城墻,一個的提刀前進。袁最發(fā)覺有外人,急忙用身體護住袁粲,戴僧靜立刻上前,舉刀猛砍,袁粲對袁最說:“我不失為忠臣,你不失為孝子!备缸油瑫r被殺。民間百姓對這件事深為哀悼,流傳歌謠說:“可憐石頭城,寧為袁粲死,不作褚淵生!”劉秉父子逃到額檐湖,被官軍追上捉拿,斬首。任伯候等一起率領(lǐng)戰(zhàn)船,前往石頭,到達時,朝廷大軍已經(jīng)聚集到,不能入城,于是迅速撤回。

  黃回嚴兵,期詰旦帥所領(lǐng)從御道直向臺門攻道成。聞事泄,不敢發(fā)。道成撫之如舊。王蘊、孫曇皆逃竄,先捕得蘊,斬之,其余粲黨皆無所問。

  黃回嚴守起兵時間,預計在天亮時,率部隊從御用大道,直奔宮城城門,準備攻打蕭道成,聽說事情已經(jīng)泄漏,不敢發(fā)動。蕭道成待他跟從前一樣。王蘊、孫曇分別逃亡,蕭道成先抓住了王蘊,斬首。袁粲的其他同黨,則一律赦免。

  粲典簽?zāi)米鏋轸印⒈苤\,道成召詰之,曰:“袁粲謀反,何不啟聞?”嗣祖曰:“小人無識,但知報恩,何敢泄其大事!今袁公已死,義不求生!碧N嬖人張承伯藏匿蘊。道成 并赦而用之。

  袁粲的典簽?zāi)米鏋樵优c劉秉的密謀充當聯(lián)絡(luò),蕭道成把他召來責問道:“袁粲叛變,你為什么不報告?”莫嗣祖回答說:“我地位卑下,沒有見識,只知道報恩,怎么敢泄漏大事,F(xiàn)在袁公已死,從道義上說,我不要求活命崐。”王蘊的親信張承伯窩藏王蘊。蕭道成一起赦免了莫嗣祖和張承伯,并仍留他們繼續(xù)任職做事。

  粲簡淡平素,而無經(jīng)世之才;好飲酒,喜吟諷,身居劇任,不肯當事;主事每往諮決,或高詠對之。閑居高臥,門無雜賓,物情不接,故及于敗。

  袁粲的作風平易樸素,但是沒有治理國家的能力。嗜好飲酒,喜愛吟詩諷誦。身負天下重任,卻不肯過問事務(wù)。有關(guān)要事,尚書省主事請求他裁決時,他甚至高聲吟詠,作為回答。生活閑散舒適,來往除了權(quán)貴外,沒有不相干的賓客,對于人情世故,完全不懂,所以失敗。

  裴子野論曰:袁景倩,民望國華,受付托之重;智不足以除奸,權(quán)不足以處變,蕭條散落,危而不扶。及九鼎既輕,三才將換,區(qū)區(qū)斗城之里,出萬死而不辭,蓋蹈匹夫之節(jié)而無棟梁之具矣。

  裴子野論曰:袁粲是民眾的期望,國家的精英,身負重大責任,但智能不足以鏟除奸惡,權(quán)術(shù)不足以處理變局。政權(quán)蕭條崩潰,他面對危險卻無力扶持。等到國家衰敗,天下將要改朝換代,袁粲困在斗大的小城之內(nèi),面對萬死,而不推辭,這只是個人的節(jié)操,而非棟梁之才。

  [20]甲戌,大赦。

  [20]甲戌(二十五日),劉宋大赦天下。

  [21]乙亥,以尚書仆射王僧虔為左仆射,新除中書令王延之為右仆射,度支尚書張岱為吏部尚書,吏部尚書王奐為丹楊尹。延之,裕之孫也。

  [21]乙亥(二十六日),任命尚書仆射王僧虔為左仆射,新任中書令王延之為右仆射,度支尚書張岱為吏部尚書,吏部尚書王奐為丹陽尹。王延之是王裕的孫子。

  劉秉弟遐為吳郡太守。司徒右長史張,永之子也,遭父喪在吳,家素豪盛,蕭道成使伺間取遐。會遐召詣府,帥部曲十余人直入齋中,執(zhí)遐,斬之,郡中莫敢動。道成聞之,以告從父領(lǐng)軍沖,沖曰:“以百口一擲,出手得盧矣!钡莱杉匆詾閰强ぬ亍

  劉秉的弟弟劉遐任吳郡太守。司徒右長史張是張永的兒子,因父親去世,在吳郡守喪,家族勢力強大,蕭道成命張伺機處理劉遐。正巧,劉遐邀請張到郡府,張率部曲十余人,直入劉遐的書房,捉住劉遐,斬首,郡中沒有人敢起來反抗。蕭道成得到報告,告訴了張的叔父中領(lǐng)軍張沖,張沖說:“張以百口之家作賭注,第一次出手就贏得滿貫!笔挼莱僧敿慈蚊鼜垶閰强ぬ。

  道成移屯閱武堂,猶以重兵付黃回使西上,而配以腹心;厮嘏c王宜興不協(xié),恐宜興反告其謀,閏月,辛巳,因事收宜興,斬之。諸將皆言回握強兵必反,寧朔將軍桓康請獨往刺之,道成曰:“卿等何疑!彼無能為也!

  蕭道成指揮部遷移到閱武堂,仍把重兵交給黃回,派他西上討伐沈攸之,但也在黃回周圍安插上自己的心腹。黃回一向跟王宜興不和,唯恐王宜興反告他叛變,閏十二月,辛巳(初二),尋找借口,逮捕王宜興,斬首。蕭道成手下的將領(lǐng)們都說黃回手握強兵,一定謀反。寧朔將軍桓康,請求獨自前往觀察刺探。蕭道成說:“你們不必多疑,他不會反叛!

  沈攸之遣中兵參軍孫同等五將以三萬人為前驅(qū),司馬劉攘兵等五將以二萬人次之;又遣中兵參軍王靈秀等四將分兵出夏口,據(jù)魯山。癸巳,攸之至夏口,自恃兵強,有驕色。以郢城弱小,不足攻,云“欲問訊安西”,暫泊黃金浦,遣人告柳世隆曰:“被太后令,當暫還都。卿既相與奉國,想得此意。”世隆曰:“東下之師,久承聲問。郢城小鎮(zhèn),自守而已!弊趦爸畡褙ホ牵魂耙詾椋骸佰潜m少而地險,攻守勢異,非旬日可拔。若不時舉,挫銳損威。今順流長驅(qū),計日可捷。既傾根本,郢城豈能自固!”攸之從其計,欲留偏師守郢城,自將大眾東下。乙未,將發(fā),柳世隆遣人于西渚挑戰(zhàn),前軍中兵參軍焦度于城樓上肆言罵攸之,且穢辱之。攸之怒,改計攻城,令諸軍登岸燒郭邑,筑長圍,晝夜攻戰(zhàn)。世隆隨宜拒應(yīng),攸之不能克。

  沈攸之派中兵參軍孫同等五位將領(lǐng)率三萬人擔任前鋒,司馬劉攘兵等五位將領(lǐng)率兩萬人隨即出發(fā),又派中兵參軍王靈秀等四位將領(lǐng),分別攻擊夏口,占據(jù)魯山。癸巳(十四日),沈攸之抵達夏口城外,仗恃兵強,面露驕傲神色。認為郢城兵力薄弱,不值得認真攻打,只說:“要見劉贊問好!”便暫時停泊在黃金浦,派人通知行郢州事柳世隆說:“奉皇太后命令,應(yīng)暫時還都,你跟崐我一樣郊忠皇家,一定能了解我的意思!绷缆≌f:“東下軍隊的用意,我們早已聽說。郢城不過是一個小鎮(zhèn),只求自保。”主薄宗儼之勸沈攸之攻打郢城,功曹臧寅認為:“郢城雖然兵力薄弱,可是地勢險要,攻擊和防守,是兩種相反的情勢,不是十天半月就能見分曉的,如果不能馬上奪取,銳氣一挫,聲威便告消失。而今,順長江而下,勝利的日子,可以預期。只要根本被顛覆,郢城豈能獨存?”沈攸之接受了他的建議,打算留下一小部分軍隊圍守郢城,親自率大軍東下。乙未(十六日),即將出發(fā),柳世隆派人到西渚挑戰(zhàn),前軍中兵參軍焦度在城樓上對沈攸之破口大罵,而且用臟話侮辱。沈攸之果然被激怒,撤銷東下命令,回軍攻郢州,命各軍登陸,焚燒村莊,在郢州外城修筑長長的圍城屏障,日夜攻打。柳世隆隨機抵抗,沈攸之不能攻克。

  道成命吳興太守沈文秀督吳、錢唐軍事。文秀收攸之弟新安太守登之,誅其宗族。

  蕭道成命吳興太守沈文秀為督吳、錢塘軍事。沈文秀逮捕了沈攸之的弟弟、新安太守沈登之,誅殺沈家全族。

  [22]乙未,以后軍將軍楊運長為宣城太守;于是太宗嬖臣無在禁省者矣。

  [22]乙未(十六日),任命后軍將軍楊運長為宣城太守。至此,明帝的親信寵臣,全部離開朝廷重位。

  沈約論曰:夫人君南面,九重奧絕,陪奉朝夕,義隔卿士,階闥之任,宜有司存。既而恩以狎生,信由恩固,無可憚之姿,有易親之色。孝建、泰始,主威獨運,而刑政糾雜,理難遍通,耳目所寄,事歸近習。及覘歡慍,候慘舒,動中主情,舉無謬旨;人主謂其身卑位薄,以為權(quán)不得重。曾不知鼠憑社貴,狐藉虎威,外無逼主之嫌,內(nèi)有專用之效,勢傾天下,未之或悟。及太宗晚運,慮經(jīng)盛衰,權(quán)幸之徒,懾憚宗威,欲使幼主孤立,永竊國權(quán),構(gòu)造同異,興樹禍隙,帝弟宗王,相繼屠剿。寶祚夙傾,實由于此矣。

  沈約論曰:君王面向南面而坐,皇宮九重,與民間隔絕。早晚奉陪的都是受寵的左右侍從,而與朝廷大臣相距甚遠。上下情況的溝通,應(yīng)該由固定的機構(gòu)執(zhí)行。到后來,這些侍從由于生活上親近而受到恩寵,由于寵愛進而受到信任。在君王眼里,左右侍從沒有使人畏懼的力量,而只有取悅于人的臉色。文帝、明帝雖獨攬大權(quán),可是刑事案件和政治事件糾纏而復雜,不可能全部了解。情報的收集,資料的整理,不得不依靠左右侍從。他們觀察人主的喜怒哀樂,順著人主的意思說話,言語行動,都迎合人主的心意,而且從來沒有差錯。于是人主產(chǎn)生一種印象,認為他們地位卑微,身份低賤,不可能專權(quán),擅作威福。沒想到,鼠憑地貴,狐假虎威。外面,他們沒有對人主造成傷害的嫌疑;內(nèi)部,他們受人主的驅(qū)使,卻有獨攬大權(quán)的際遇。所以,當他們的權(quán)勢膨脹到可以顛覆政權(quán)的時候,人主也許仍不能覺悟。明帝晚年,擔心皇子孤危,考慮到國家的盛衰,而受寵信的弄臣,也恐懼皇族的壓迫,打算使幼主陷于孤立,永遠控制朝廷。于是,制造矛盾,挑起猜忌,使明帝的弟弟、皇家的親王先后遭到屠殺。劉氏天下很快傾覆,原因就在于此。

  [23]辛丑,尚書左丞濟陽江謐建議假蕭道成黃鉞,從之。

  [23]辛丑(二十二日),尚書左丞濟陽人江謐,建議朝廷授給蕭道成黃鉞,順帝劉準批準。

  [24]加北秦州刺史武都王楊文度都督北秦、雍二州諸軍事,以龍驤將軍楊文弘為略陽太守。壬寅,魏皮歡喜拔葭蘆,斬文度。魏以楊難當族弟廣香為陰平公、葭蘆戍主,仍詔歡喜筑駱谷城。文弘奉表謝罪于魏,遣子茍奴入侍。魏以文弘為南秦州刺史、武都王。

  [24]加授北秦州刺史、武都王楊文度都督北秦、雍二州諸軍事,任命龍驤將軍楊文弘為略陽太守。壬寅(二十三日),北魏征西將軍皮歡喜攻陷葭蘆,斬楊文度。北魏封楊難當?shù)淖宓軛顝V香為陰平公、葭蘆戍主。下詔,命皮歡喜修筑駱谷城。楊文弘投降,上疏北魏,請求處罰,派兒子楊茍奴前去充當人質(zhì)。北魏任命楊文弘為南秦州刺史,封武都王。

  [25]乙巳,蕭道成出頓新亭,謂驃騎參軍江淹曰:“天下紛紛,君謂何如?”淹曰:“成敗在德,不在眾寡。公雄武有奇略,一勝也;寬容而仁恕,二勝也;賢能畢力,三勝也;民望所歸,四勝也;奉天子以伐叛逆,五勝也。彼志銳而器小,一敗也;有威而無恩,二敗也;士卒解體,三敗也;縉紳不懷,四敗也;懸兵數(shù)千里而無同惡相濟,五敗也:雖豺狼十萬,終為我獲!钡莱蓫娦υ唬骸熬勥^矣。”南徐州行事劉善明言于道成曰:“攸之收眾聚騎,造舟治械,苞藏禍心,于今十年。性既險躁,才非持重;而起逆累旬,遲回不進。一則暗于兵機,二則人情離怨,三則有掣肘之患,四則天奪其魄。本慮其剽勇輕速,掩襲未備,決于一戰(zhàn);今六師齊奮,諸侯同舉,此籠中之鳥耳!笔捹憜栘谥苌綀D,山圖曰:“攸之相與鄰鄉(xiāng),數(shù)共征伐,頗悉其人,性度險刻,士心不附。今頓兵堅城之下,適所以為離散之漸耳。”

  [25]乙巳(二十六日),蕭道成出居新亭,對驃騎參軍江淹說:“天下大亂,你認為形勢如何?”江淹說:“成功失敗在于德行,不在于人數(shù)的多少。你具有雄才大略,這是第一勝因。你寬宏大量,仁愛寬恕,這是第二勝因。賢能的人才,愿意為你竭盡全力,這是第三勝因。民心歸附,這是第四勝因。奉天子之命,討伐叛逆,名正言順,這是第五勝因。沈攸之性情急躁,器量狹小,這是第一敗因。只有威嚴,沒有恩德,這是第二敗因。士卒離心離德,這是第三敗因。地方勢力和豪門世族不支持他,這是第四敗因。深入敵境幾千里,而無同黨援助,這是第五敗因。他們即使是十萬只豺狼,也會最終被我們活捉。”蕭道成笑著說:“你的議論太過了。”南徐州行事劉善明對蕭道成說:“沈攸之招兵買馬,制造船只,鑄造武器,野心勃勃,迄今已有十年。他的性情陰險而急躁,缺乏深謀遠慮,起兵已經(jīng)數(shù)十天,卻遲遲不敢前進。他一是不懂軍事,二是軍心離散,三是受到牽制,四是上天奪取了他的靈魂。我本來擔心他驃悍勇猛,輕裝急進,在我們尚未準備妥當之前發(fā)動襲擊,一戰(zhàn)決定成敗。而今朝廷各路大軍已經(jīng)集結(jié),士氣高昂,各地諸侯,都統(tǒng)一行動,沈攸之已成為籠中之鳥。”蕭賾向周山圖打聽沈攸之的有關(guān)情況,周山圖說:“沈攸之是我的鄰鄉(xiāng),我們多次一同帶兵出征,我非常了解他這個人,他性情陰險刻薄,不得軍心,F(xiàn)在屯兵于堅城之下,正是離散逃亡的開始!”

  二年(戊午、478)

  二年(戊午,公元478年)

  [1]春,正月,己酉朔,百官戎服入朝。

  [1]春季,正月,己酉朔(初一),文武百官全副武裝入朝,參加元旦御前祝賀。

  沈攸之盡銳攻郢城,柳世隆乘間屢破之。蕭賾遣軍主桓敬等八軍據(jù)西塞,為世隆聲援。

  沈攸之出動全部精銳部隊,猛烈攻擊郢城,柳世隆利用對方弱點,屢次擊敗敵人攻勢。蕭賾派軍主桓敬等八支軍隊占據(jù)西塞,作為柳世隆的聲援。

  攸之獲郢府法曹南鄉(xiāng)范云,使送書入城,餉武陵王贊犢一,柳世隆魚三十尾,皆去其首。城中欲殺之,云曰:“老母弱弟,懸命沈氏,若違其命,禍必及親;今日就戮,甘心如薺!蹦松庵

  沈攸之俘虜了郢城法曹南鄉(xiāng)人范云,命他帶一封信回郢城,送給武陵王劉贊一只小牛,送給柳世隆三十條魚,全都砍去頭部。城中守軍打算殺了范云,范云說:“我的老母親和小弟弟的性命,都握在沈攸之的手中,如果拒絕他的派遣,災(zāi)禍一定會降臨到親人身上,今天被殺,死也甘心!庇谑,釋放了他。

  攸之遣其將皇甫仲賢向武昌,中兵參軍公孫方平向西陽。武昌太守臧渙降于攸之,西陽太守王毓奔湓城。方平據(jù)西陽,豫州刺史劉懷珍遣建寧太守張謨等將萬人擊之,辛酉,方平敗走。平西將軍黃回等軍至西陽,溯流而進。

  沈攸之派他的將領(lǐng)皇甫仲賢攻打武昌,中兵參軍公孫方平攻打西陽。武昌太守臧渙向沈攸之投降,西陽太守王毓逃往湓城。公孫方平占據(jù)了西陽,豫州刺史劉懷珍,派建寧太守張謨等率一萬人反擊。辛酉(十三日),公孫方平戰(zhàn)敗,逃回。平西將軍黃回等軍抵達西陽,逆流而上。

  攸之素失人情,但劫以威力。初發(fā)江陵,已有逃者;及攻郢城,三十余日不拔,逃者稍多;攸之日夕乘馬歷營撫慰,而去者不息。攸之大怒,召諸軍主曰:“我被太后令,建義下都。大事若克,白紗帽共著耳;如其不振,朝廷自誅我百口,不關(guān)馀人,比軍人叛散,皆卿等不以為意。我亦不能問叛身,自今軍中有叛者,軍主任其罪!庇谑且蝗伺眩踩俗分,亦去不返,莫敢發(fā)覺,咸有異計。

  沈攸之一向喪失人心,只靠暴力來脅迫。剛從江陵出發(fā)時,便有人逃亡。后來攻擊郢城,歷時三十多天,不能攻克,逃亡的人卻無法制止。沈攸之騎馬崐日夜不停地視察各營,好言撫慰,可是逃亡者不見減少。沈攸之大怒,召集各軍主說:“我奉皇太后的命令,首唱大義,前往京都。大事如果成功,有官大家做。如果失敗,朝廷自然會殺我滿門百口,跟任何人無關(guān)。最近士卒紛紛叛離,都是你們沒有盡心。我也不能一一追捕,從今天起,軍中士卒逃亡,軍主承擔罪責。”于是,一個人逃亡,派人追捕,追捕的人也跟著逃亡,沒有一個人敢報告沈攸之。軍心不穩(wěn),各懷異心。

  劉攘兵射書入城請降,柳世隆開門納之;丁卯夜,攘兵燒營而去。軍中見火起,爭棄甲走,將帥不能禁。攸之聞之,怒,銜須咀之,收攘兵兄子天賜、女婿張平虜,斬之。向旦,攸之帥眾過江,至魯山,軍遂大散,諸將皆走。臧寅曰:“幸其成而棄其敗,吾不忍為也!”乃投水死。攸之猶有數(shù)十騎自隨,宣令軍中曰:“荊州城中大有錢,可相與還取以為資糧。”郢城未有追軍。而散軍畏蠻抄,更相聚結(jié),可二萬人,隨攸之還江陵。

  司馬劉攘兵將請降書射入郢城,柳世隆開門接納。丁卯(十九日),夜晚,劉攘兵縱火燒營,率軍離去。沈攸之軍中發(fā)現(xiàn)起火,士卒們紛紛棄甲逃命,將領(lǐng)們無法制止。沈攸之得到消息,暴跳如雷,氣得咬住自己的胡須。立即逮捕劉攘兵的侄兒劉天賜、女婿張平虜,斬首。天色微亮,沈攸之率軍過江,抵達魯山,部眾紛紛潰散,各將領(lǐng)也都逃走。臧寅說:“貪圖他僥幸成功,去享富貴;而在失敗時,把他拋棄,我不忍心這樣做。”于是投水自殺。沈攸之身邊仍有數(shù)十個騎兵侍衛(wèi),向軍中士卒宣稱:“荊州城有的是錢糧,你們可以回來,一同去取。”此時,郢城沒有派兵追擊,逃散的士卒,又害怕遭到蠻族的劫殺,于是重新集結(jié),約有兩萬人,跟隨沈攸之,折回江陵。

  張敬兒既斬攸之使者,即勒兵;偵攸之下,遂襲江陵。攸之使子元琰與兼長史江,別駕傅宣共守江陵城。敬兒至沙橋,觀望未進。城中夜聞鶴唳,謂為軍來,、宣開門出走,吏民崩潰。元琰奔寵洲,為人所殺。敬兒至江陵,誅攸之二子、四孫。

  雍州刺史張敬兒殺了沈攸之的策反使節(jié),隨即整頓部隊。得到沈攸之東下的消息,立即率兵襲擊江陵。沈攸之命兒子沈元琰,與兼長史江、別駕傅宣,共同守衛(wèi)江陵城。張敬兒率軍抵達沙橋,駐軍觀望,暫不前進。江陵城中百姓,夜晚聽見鶴叫,非常驚慌,傳言說敵軍已到,江、傅宣打開城門逃走,官民潰散。沈元琰逃到寵州,被人誅殺。張敬兒開進江陵,誅殺沈攸之兩個兒子、四個孫子。

  攸之將至江陵百余里,聞城已為敬兒所據(jù),士卒隨之者皆散。攸之無所歸,與其子文和走至華容界,皆縊于櫟林;已巳,村民斬首送江陵。敬兒擎之以,覆以青傘,徇諸市郭,乃送建康。敬兒誅攸之親黨,收其財物數(shù)十萬,皆以入私。

  沈攸之率殘兵西返,距江陵一百余里,得知江陵城已被張敬兒占領(lǐng),士卒再度逃散。沈攸之走投無路,跟他的兒子沈文和逃到華容邊界,在櫟樹林中上吊自殺。已巳(二十一日),鄉(xiāng)民砍下沈攸之父子人頭,送到江陵。張敬兒 把沈攸之父子的首級放到盾牌上,用青布傘蓋在上面,到各集市上展覽,然后送到建康。張敬兒大肆屠殺沈攸之的親友黨羽,沒收財產(chǎn)數(shù)十萬,皆中飽私襄。

  初,倉曹參軍金城邊榮,為府錄事所辱,攸之為榮鞭殺錄事。及敬兒將至,榮為留府司馬,或說之使詣敬兒降,榮曰:“受沈公厚恩,共如此大事,一朝緩急,便易本心,吾不能也。”城潰,軍士執(zhí)以見敬兒,敬兒曰:“邊公何不早來!”榮曰:“沈公見留守城,不忍委去;本不祈生,何須見問!”敬兒曰:“死何難得!”命斬之。榮歡笑而去。榮客太山程邕之抱榮曰:“與邊公周游,不忍見邊公死,乞先見殺。”兵人不得行戮,以白敬兒,敬兒曰:“求死甚易,何為不許!”先殺邕之,然后及榮,軍人莫不垂泣。孫同、宗儼之等皆伏誅。

  當初,倉曹參軍金城人邊榮受到府錄事參軍的侮辱,沈攸之為了替邊榮報仇,將那個錄事用皮鞭抽死。張敬兒快要進城時,邊榮正任留守司馬。有人勸他到張敬兒那兒投降,邊榮說:“身受沈公厚恩,共同擔負如此大事,一旦情況危急,就改變本心,我做不到。”城防崩潰,士卒捉住邊榮,帶到張敬兒面前。張敬兒說:“你為什么不早來?”邊榮說:“沈公命我守城,我不忍心丟下不管,自己逃走。本不希望活命,何必多問!”張敬兒說:“死有什么難得崐!”下令斬首。邊榮含笑走出。邊榮的門客太山人程邕之抱住邊榮說:“我與邊先生交游多年,不忍心看到邊先生被殺,我寧愿先死!眲W邮植荒芟碌,報告張敬兒,張敬兒說:“求死容易得很,為什么不準?”先斬程邕之,再斬邊榮,軍卒們都流下了眼淚。輔國將軍孫同、主簿宗儼之等,全被誅殺。

  丙子,解嚴,以侍中柳世隆為尚書右仆射,蕭道成還鎮(zhèn)東府。丁丑,以右衛(wèi)將軍肅賾為江州刺史,侍中蕭嶷為中領(lǐng)軍。二月,庚辰,以尚書左仆射王僧虔為尚書令,右仆射王延之為左仆射。癸未,加蕭道成太尉、都督南徐等十六州諸軍事,以衛(wèi)將軍褚淵為中書監(jiān)、司空。道成表送黃鉞。

  丙子(二十八日),朝廷解除戒嚴。任命侍中柳世隆為尚書右仆射,驃騎大將軍蕭道成返回,鎮(zhèn)守東府。丁丑(二十九日),任命左衛(wèi)將軍蕭賾為江州刺史,侍中蕭嶷為中領(lǐng)軍。二月,庚辰(初二),朝廷提升尚書左仆射王僧虔為尚書令,右仆射王延之為左仆射。癸未(初五),加授蕭道成太尉、都督南徐等十六州諸軍事。任命衛(wèi)將軍褚淵為中書監(jiān)、司空。蕭道成上疏交還皇帝誅殺專用的銅斧。

  吏部郎王儉,僧綽之子也,神彩淵曠,好學博聞,少有宰相之志,時論亦推許之,道成以儉為太尉右長史,待遇隆密,事無大小專委之。

  吏部郎王儉是王僧綽的兒子。神采煥發(fā),學而不倦,見識博廣,從小就有當宰相的大志,朝野輿論對他很推崇。蕭道成任命王儉為太尉右長史,對他十分尊重,二人關(guān)系密切,事無小都交給他處理。

  [2]丁亥,魏主如代湯泉;癸卯,還。

  [2]丁亥(初九),北魏國主前往代郡溫泉。癸卯(二十五日),返回平城。

  [3]宕昌王彌機初立。三月丙子,魏遣使拜彌機征南大將軍、梁·益二州牧、河南公、宕昌王。

  [3]宕昌王梁彌機,剛剛接位。三月,丙子(二十九日),北魏遣使任命梁彌機為征南大將軍,梁、益二州州牧,封河南公、宕昌王。

  [4]黃回不樂在郢州,固求南兗,遂帥部曲輒還;辛卯,改都督南兗等五州諸軍事、南兗州刺史。

  [4]郢州刺史黃回不愿留在郢州,堅持求任南充州刺史,而且擅自率部曲東下。辛卯(疑誤),朝廷改命黃回任都督南兗等五州諸軍事,兼南兗州刺史。

  [5]初,王蘊去湘州,湘州刺史南陽王未之鎮(zhèn),長沙內(nèi)史庾佩玉行府事。先遣中兵參軍韓幼宗將兵戍湘州,與佩玉不相能。及沈攸之反,兩人互相疑,佩玉襲殺幼宗。黃回至郢州,遣輔國將軍任候伯行湘州事;候伯輒殺佩玉,冀以自免。湘州刺史呂安之鎮(zhèn),蕭道成使安國誅候伯。

  [5]當初,湘州刺史王蘊離職時,新任湘州刺史、南陽王劉還沒有到任,由長沙內(nèi)史庾佩玉代理府州事。劉先派遣中兵參軍韓幼宗率軍進駐湘州,跟庾佩玉發(fā)生摩擦。等到沈攸之起兵反抗朝廷,二人更互相猜疑,庾佩玉就襲擊誅殺了韓幼宗。黃回到郢州時,派輔國將軍任候伯代理湘州事。任候伯又斬庾佩玉,希望能使自己幸免。朝廷新任命的湘州刺史呂安國到位后,接到蕭道成命令,誅殺任候伯。

  [6]夏,四月,甲申,魏主如崞山;丁亥,還。

  [6]夏季,四月,甲申(初七),北魏國主前往崞山。丁亥(初十),返回平城。

  [7]蕭道成以黃回終為禍亂;回有部曲數(shù)千人,欲遣收,恐為亂。辛卯,召回入東府。至,停外齋,使桓康將數(shù)十人,數(shù)回罪而殺之,并其子意陵相僧念。

  [7]蕭道成認為黃回終究是禍患。黃回有部曲數(shù)千人,蕭道成打算遣散或收編,又恐怕激起反抗。辛卯(十四日),蕭道成在東府召見黃回。黃回已到,蕭道成留他在會客室,命桓康率數(shù)十人,一一列舉黃回的罪狀,連同黃回的兒子竟陵相黃僧念一并斬首。

  甲午,以淮南、宣城二郡太守蕭映行南兗州事,仍以其弟晃代之。

  甲午(十七日),任命淮南、宣城二郡太守蕭映代理南兗州事,而用他的弟弟蕭晃接替二郡太守。

  [8]五月,魏禁皇族,貴戚及士民之家不顧氏族,下與非類婚偶;犯者以違制論。[8]五月,北魏禁止皇族、貴戚及官員、士大夫不顧門第,與下層不同階層人通婚,違者以違抗詔書論處。

  [9]魏主與太后臨虎圈,有虎逸,登閣道,幾至御座,侍衛(wèi)皆驚靡;吏部尚書王睿執(zhí)戟御之,太后稱以為忠,親任愈重。

  [9]北魏國主隨馮太后一齊去虎圈觀看老虎,一只老虎突然逃出,跳上御道,幾乎跑到御座前,左右侍衛(wèi)嚇得驚呆或逃跑。吏部尚書王睿,手拿長矛抵擋。馮太后贊揚他的忠心,更是寵愛信任。

  [10]六月,丁酉,以輔國將軍楊文弘為北秦州刺史、武都王。

  [10]六月,丁酉(二十一日),劉宋任命輔國將軍楊文弘為北秦州刺史,封武都王。

  [11]庚子,魏皇叔若卒。

  [11]庚子(二十四日),北魏皇叔拓跋若去世。

  [12]蕭道成以大明以來,公私奢侈,秋,八月,奏罷御府,省二尚方雕飾器玩;辛卯,又奏禁民間華偽雜物,凡十七條。

  [12]蕭道成認為,自大明年間以來,官府與民間查奢侈浪費成為風氣。秋季,八月,上疏奏請撤銷御府、左右尚方署裝飾及玩賞器物。辛卯(十六日),再上疏奏請禁止民間使用華貴的衣飾和用品,共十七條。

  [13]乙未,以蕭賾為領(lǐng)軍將軍,蕭嶷為江州刺史。

  [13]乙未,(二十日),任命蕭賾為領(lǐng)軍將軍,蕭嶷為江州刺史。

  [14]九月,乙巳朔,日有食之。

  [14]九月,已巳朔(初一),出現(xiàn)日食。

  [15]蕭道成欲引時賢參贊大業(yè),夜,召驃騎長史謝,屏人與語,久之,無言;唯二小兒捉燭,道成慮難之,仍取燭遣兒,又無言;道成乃呼左右。,莊之子也。

  [15]蕭道成計劃延聘當時德高望重的人才,共同幫助他建立偉業(yè)。夜晚,召見驃騎長史謝,屏去左右侍從,說出了自己的打算,等了很久,謝卻不說一句話。這時仍有兩個大手舉蠟燭的小兒在旁侍候,蕭道成想到謝認為還不夠嚴密,于是蕭道成自己手舉蠟燭,把兩個小兒打發(fā)出去,可是,謝仍不語。蕭道成只好把侍從喚回房內(nèi)。謝是謝莊的兒子。

  太尉右長史王儉知其指,他日,請間言于道成曰:“功高不賞,古今非一。以公今日位地,欲終北面,可乎?”道成正色裁之,而神采內(nèi)和。儉因曰:“儉蒙公殊盼,所以吐所難吐;何賜拒之深!宋氏失德,非公豈復寧濟!但人情澆薄,不能持久;公若小復推遷,則人望去矣。豈唯大業(yè)永淪,七尺亦不可得保!钡莱稍唬骸扒溲圆粺o理。”儉曰:“公今名位,故是經(jīng)常宰相,宜禮絕群后,微示變革。當先令褚公知之,儉請銜命!钡莱稍唬骸拔耶斪酝!苯(jīng)少日,道成自造褚淵,款言移晷。乃謂曰:“我夢應(yīng)得官!睖Y曰:“今授始爾,恐一二年間未容便移;且吉夢未必應(yīng)在旦夕!钡莱蛇,以告儉。儉曰:“褚是未達理耳!眱乃唱議加道成太傅,假黃鉞,使中書舍人虞整作詔。

  太尉右長史王儉知道蕭道成的意圖,有一天,他向蕭道成請求密談,王儉說:“功勞太高,就沒有賞賜,這種事情,從古到今,不止一人。以公今天的地位,想要始終面北稱臣,怎么可以?”蕭道成嚴厲斥責他,但神色卻很溫和。王儉說:“我蒙公特殊愛護,所以說出別人不敢說的話,為什么拒絕得如此堅決?劉姓皇家失德,如果沒有你,他們怎么能闖過難關(guān)?可是,人心澆薄,感恩之心,無法持久,只要你稍尺之軀也不能自保!笔挼莱烧f:“你說的不是沒有道理。”王儉說:“你今天的名望和地位,本來是固定的常任宰相,最好在禮節(jié)上表現(xiàn)得跟一般官員不一樣,略微顯示政局將發(fā)生變化。不過此事應(yīng)先告訴褚淵,我愿意傳達這個意思!笔挼莱烧f:“我親自前往!边^了幾天,蕭道成親自拜訪褚淵,氣氛融洽。談了很久,蕭道成才說:“我夢見升官!瘪覝Y說:“剛剛宣布任命,恐怕一二年間不會再有變更,而且,吉祥的夢,未必旦夕就能應(yīng)驗!笔挼莱苫貋恚嬖V王儉,王儉說:“褚淵還沒有開竊!”王儉就建議加授蕭道成為太傅,再賜給黃鉞,命中書舍人虞整撰寫詔書。

  道成所親任遐曰:“此大事,應(yīng)報褚公!钡莱稍唬骸榜夜粡模魏?”遐曰:“彥回惜身保妻子,非有奇才異節(jié);遐能制之。”淵果無違異。

  蕭道成親信任遐說:“這種大事,應(yīng)該告訴褚淵。”蕭道成說:“褚淵萬一不同意,怎么辦?”任遐說:“褚淵珍惜生命,愛護妻子兒女,并無奇特的崐才能和高尚的節(jié)操,我能制住他!瘪覝Y果然不表示反對。

  丙午,詔進道成假黃鉞、大都督中外諸軍事、太傅、領(lǐng)揚州牧,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使持節(jié)、太尉、驃騎大將軍、錄尚書、南徐州刺史如故。道成固辭殊禮。

  丙午(初二),順帝下詔,賜給蕭道成持有黃鉞,任命他為大都督中外諸軍事、太傅,兼揚州牧,上殿時可以穿鞋佩劍、入朝時不必快步小跑、奏事時不稱名,使持節(jié)、太尉、驃騎大將軍、錄尚書、南徐州刺史等官職,仍然如故。蕭道成堅決辭讓特殊的禮遇。

  [16]以揚州刺史晉熙王燮為司徒。

  [16]任命揚州刺史、晉熙王劉燮為司徒。

  [17]戊申,太傅道成以蕭映為南充州刺史。冬,十月,丁丑,以蕭晃為豫州刺史。

  [17]戊申(初四),太傅蕭道成任命蕭映為南兗州刺史。冬季,十月,丁丑(初三),任命蕭晃為豫州刺史。

  [18]己卯,獲孫曇,殺之。

  [18]己卯(初五),抓獲叛軍將領(lǐng)孫曇,斬首。

  [19]魏員外散騎常侍鄭羲來聘。

  [19]北魏員外散騎常侍鄭羲前來訪問。

  [20]壬寅,立皇后謝氏。后,莊之孫也。

  [20]壬寅(二十八日),順帝王謝梵境為皇后。謝梵境是謝莊的孫女。

  [21]十一月,癸亥,臨澧侯劉晃坐謀反,與其黨皆伏誅。晃,秉之從子也。

  [21]十一月,癸亥(二十日),臨澧侯劉晃謀反,連同他的同黨,一并誅殺。劉晃是劉秉的侄兒。

  [22]甲子,徙南陽王為隨郡王。

  [22]甲子,(二十一日),改封南陽王劉為隨郡王。

  [23]魏馮太后忌青州刺史南郡王李惠,誣云惠將南叛;十二月,癸巳,誅惠及妻并其子弟。太后以猜嫌所夷滅者十余家,而惠所歷皆有善政,魏人尤冤惜之。

  [23]北魏馮太后猜忌青州刺史、南郡王李惠,于是誣陷李惠將投劉宋。十二月,癸巳(二十日),誅殺李惠和他的妻子以及弟弟、兒子。馮太后因猜疑而屠殺滅十余家。李惠歷任官職,都有成績,北魏的百姓特別為他呼冤痛惜。

  [24]尚書令王僧虔奏以“朝廷禮樂,多違正典。大明中即以宮懸合和拂,節(jié)數(shù)雖會,慮乖雅體。又,今之清商,實由銅爵,三祖風流,遺音盈耳,京、洛相高,江左彌貴,中庸和雅,莫近于斯。而情變聽移,稍復銷落,十數(shù)年間,亡者將半,民間競造新聲雜曲,煩淫無極,宜命有司悉加補綴!背闹。

  [24]劉宋尚書令王僧虔奏稱:“朝廷所用的禮節(jié)和音樂,大多違反古代正式規(guī)范,大明中期,就把懸掛的鐘磬用來伴奏舞和拂舞,節(jié)奏雖然可以合拍,但不夠高雅,有失體統(tǒng)。另外,現(xiàn)在流行的清商樂,實際上來自銅雀臺。曹氏三代帝王的風韻,遺留下來的樂聲,仍在耳際。京師洛陽,對它十分崇尚。到了長江以南,更顯得高貴,沒有再比它更中庸清雅的了?墒,情況不斷變化,欣賞趣味也跟著轉(zhuǎn)移,以后,逐漸衰落。十幾年之間,失傳的將近一半,民間競相制作新的歌曲,淫亂雜蕪,應(yīng)該命令有關(guān)部門,加以整理補充!背⑴鷾。

  [25]是歲,魏懷州刺史高允以老疾告歸鄉(xiāng)里,尋復以安車徵至平城,拜鎮(zhèn)軍大將軍、中書監(jiān);固辭,不許。乘車入殿,朝賀不拜。

  [25]這一年,北魏懷州刺中高允,因年老及患病請準退職,回到家鄉(xiāng)。不久,又被朝廷用安車征到平城,任命為鎮(zhèn)軍大將軍、中書監(jiān)。高允堅決辭讓,朝廷不準。準許他坐車直接到上殿,朝賀時不用叩頭行禮。

 

資治通鑒

  《資治通鑒》,簡稱“通鑒”,是北宋司馬光所主編的一本長篇編年體史書,共294卷,耗時19年。記載的歷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紀元前403年)寫起,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顯德六年(紀元959年)征淮南,計跨16個朝代,共1363年的逐年記載詳細歷史。它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在中國史書中有極重要的地位。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第四卷
第五卷 第六卷
第七卷 第八卷
第九卷 第十卷
第十一卷 第十二卷
第十三卷 第十四卷
第十五卷 第十六卷
第十七卷 第十八卷
第十九卷 第二十卷
第二十一卷 第二十二卷
第二十三卷 第二十四卷
第二十五卷 第二十六卷
第二十七卷 第二十八卷
第二十九卷 第三十卷
第三十一卷 第三十二卷
第三十三卷 第三十四卷
第三十五卷 第三十六卷
第三十七卷 第三十八卷
第三十九卷 第四十卷
第四十一卷 第四十二卷
第四十三卷 第四十四卷
第四十五卷 第四十六卷
第四十七卷 第四十八卷
第四十九卷 第五十卷
第五十一卷 第五十二卷
第五十三卷 第五十四卷
第五十五卷 第五十六卷
第五十七卷 第五十八卷
第五十九卷 第六十卷
第六十一卷 第六十二卷
第六十三卷 第六十四卷
第六十五卷 第六十六卷
第六十七卷 第六十八卷
第六十九卷 第七十卷
第七十一卷 卷七十二卷
第七十三卷 第七十四卷
第七十五卷 第七十六卷
第七十七卷 第七十八卷
第七十九卷 第八十卷
第八十一卷 第八十二卷
第八十三卷 第八十四卷
第八十五卷 第八十六卷
第八十七卷 第八十八卷
第八十九卷 第九十卷
第九十一卷 第九十二卷
第九十三卷 第九十四卷
第九十五卷 第九十六卷
第九十七卷 第九十八卷
第九十九卷 第一百卷
第一百零一卷 第一百零二卷
第一百零三卷 第一百零四卷
第一百零五卷 第一百零六卷
第一百零七卷 第一百零八卷
第一百零九卷 第一百一十卷
第一百一十一卷 第一百一十二卷
第一百一十三卷 第一百一十四卷
第一百一十五卷 第一百一十六卷
第一百一十七卷 第一百一十八卷
第一百一十九卷 第一百二十卷
第一百二十一卷 第一百二十二卷
第一百二十三卷 第一百二十四卷
第一百二十五卷 第一百二十六卷
第一百二十七卷 第一百二十八卷
第一百二十九卷 第一百三十卷
第一百三十一卷 第一百三十二卷
第一百三十三卷 第一百三十四卷
第一百三十五卷 第一百三十六卷
第一百三十七卷 第一百三十八卷
第一百三十九卷 第一百四十卷
第一百四十一卷 第一百四十二卷
第一百四十三卷 第一百四十四卷
第一百四十五卷 第一百四十六卷
第一百四十七卷 第一百四十八卷
第一百四十九卷 第一百五十卷
第一百五十一卷 第一百五十二卷
第一百五十三卷 第一百五十四卷
第一百五十五卷 第一百五十六卷
第一百五十七卷 第一百五十八卷
第一百五十九卷 第一百六十卷
第一百六十一卷 第一百六十二卷
第一百六十三卷 第一百六十四卷
第一百六十五卷 第一百六十六卷
第一百六十七卷 第一百六十八卷
第一百六十九卷 第一百七十卷
第一百七十一卷 第一百七十二卷
第一百七十三卷 第一百七十四卷
第一百七十五卷 第一百七十六卷
第一百七十七卷 第一百七十八卷
第一百七十九卷 第一百八十卷
第一百八十一卷 第一百八十二卷
第一百八十三卷 第一百八十四卷
第一百八十五卷 第一百八十六卷
第一百八十七卷 第一百八十八卷
第一百八十九卷 第一百九十卷
第一百九十一卷 第一百九十二卷
第一百九十三卷 第一百九十四卷
第一百九十五卷 第一百九十六卷
第一百九十七卷 第一百九十八卷
第一百九十九卷 第二百卷
第二百零一卷 第二百零二卷
第二百零三卷 第二百零四卷
第二百零五卷 第二百零六卷
第二百零七卷 第二百零八卷
第二百零九卷 第二百一十卷
第二百一十一卷 第二百一十二卷
第二百一十三卷 第二百一十四卷
第二百一十五卷 第二百一十六卷
第二百一十七卷 第二百一十八卷
第二百一十九卷 第二百二十卷
第二百二十一卷 第二百二十二卷
第二百二十三卷 第二百二十四卷
第二百二十五卷 第二百二十六卷
第二百二十七卷 第二百二十八卷
第二百二十九卷 第二百三十卷
第二百三十一卷 第二百三十二卷
第二百三十三卷 第二百三十四卷
第二百三十五卷 第二百三十六卷
第二百三十七卷 第二百三十八卷
第二百三十九卷 第二百四十卷
第二百四十一卷 第二百四十二卷
第二百四十三卷 第二百四十四卷
第二百四十五卷 第二百四十六卷
第二百四十七卷 第二百四十八卷
第二百四十九卷 第二百五十卷
第二百五十一卷 第二百五十二卷
第二百五十三卷 第二百五十四卷
第二百五十五卷 第二百五十六卷
第二百五十七卷 第二百五十八卷
第二百五十九卷 第二百六十卷
第二百六十一卷 第二百六十二卷
第二百六十三卷 第二百六十四卷
第二百六十五卷 第二百六十六卷
第二百六十七卷 第二百六十八卷
第二百六十九卷 第二百七十卷
第二百七十一卷 第二百七十二卷
第二百七十三卷 第二百七十四卷
第二百七十五卷 第二百七十六卷
第二百七十七卷 第二百七十八卷
第二百七十九卷 第二百八十卷
第二百八十一卷 第二百八十二卷
第二百八十三卷 第二百八十四卷
第二百八十五卷 第二百八十六卷
第二百八十七卷 第二百八十八卷
第二百八十九卷 第二百九十卷
第二百九十一卷 第二百九十二卷
第二百九十三卷 第二百九十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