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四在线播放免费观看中文版视频, 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app免费安装,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忘忧草视频在线播放免费观看黄片下载,超碰人人爽爽人人爽人人,中国一级A片AAA片,欧美老妇肥熟高清,久久精品最新免费国产成人,久久人人97超碰CaOPOren

首頁 | 注冊 | 登陸 | 網(wǎng)站繁體 | 手機版 | 設為首頁 長沙社區(qū)通 做長沙地區(qū)最好的社區(qū)門戶網(wǎng)站 正在努力策劃制作...
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資治通鑒

 

第一百四十三卷

齊紀九 東昏侯下永元二年(庚辰、500)

  齊紀九 齊東昏侯永元二年(庚辰,公元500年)

  [1]春,正月,元會,帝食后方出;朝賀裁竟,即還殿西序?qū)嫞运戎辽,百僚陪位,皆僵仆饑甚。比起就會,匆遽而罷。

  [1]春季,正月,按例皇帝在大年初一接見群臣;但是東昏侯直到吃過飯之后方才出來露面,朝賀之禮剛一完畢,就立即回殿內(nèi)西廂屋就寢去了。從巳時到申時,群臣百僚們站著等待皇帝前來,都站得腰腿僵直,無法堅持而倒地,肚子也餓的咕咕著叫。所以,等到起來朝見時,只好敷衍一通,匆匆收場。

  [2]乙巳,魏大赦,改元景明。

  [2]乙巳(初五),北魏大赦天下,改年號為景明。

  [3]豫州刺史裴叔業(yè)聞帝數(shù)誅大臣,心不自安;登壽陽城,北望肥水,謂部下曰:“卿等欲富貴乎?我能辦之!”及除南兗州,意不樂內(nèi)徙。會陳顯達反,叔業(yè)遣司馬遼東李元護將兵救建康,實持兩端;顯達敗而還。朝廷疑叔業(yè)有異志,叔業(yè)亦遣使參察建康消息,眾論益疑之。叔業(yè)兄子植、、粲皆為直,在殿中,懼,棄母奔壽陽,說叔業(yè)以朝廷必相掩襲,宜早為計。徐世等以叔業(yè)在邊,急則引魏自助,力未能制,白帝遣叔業(yè)宗人中書舍人長穆宣旨,許停本任。叔業(yè)猶憂畏,而植等說之不已。

  [3]南齊豫州刺史裴叔業(yè)得知東昏侯數(shù)番誅殺大臣,心中替自己不安,他登上壽陽城,朝北望著肥水,對部下們說:“你們想富貴嗎?我能替你們辦到。”后來朝廷調(diào)他任南兗州刺史,他心里十分不樂意內(nèi)調(diào)。陳顯達反叛之后,裴叔業(yè)派遣司馬遼東人李元護率領兵馬去解救建康,而實質(zhì)上則持騎墻觀望態(tài)度,陳顯達失敗之后,李元護又回去了。朝廷懷疑裴叔業(yè)有異謀,裴叔業(yè)也派遣使者去建康觀察消息動靜,眾人對他更加懷疑了。裴叔業(yè)哥哥的兒子裴植、裴揚、裴粲都任直,在朝廷殿內(nèi),為此而懼怕,就扔下母親跑到了壽陽,告訴裴叔業(yè)朝廷必定要出其不意地前來襲剿,勸說他宜于早作準備。朝中徐世等人認為裴叔業(yè)在邊境上,情況緊急時他就會請北魏來幫助自己,以致使朝廷之力不能制服住他。所以,他們就告訴東昏侯,使派遣裴叔業(yè)的同宗之人中書舍人裴長穆去宣告圣旨,準許裴叔業(yè)繼續(xù)留任豫州刺史。但是,裴叔業(yè)還是感到憂慮害怕,而裴植等人則仍舊對他勸說個不停。

  叔業(yè)遣親人馬文范至襄陽,問蕭衍以自安之計,曰:“天下大勢可知,恐無復自存之理。不若回面向北,不失作河南公!毖軋笤唬骸叭盒∮檬,豈能及遠!計慮回惑,自無所成,唯應送家還都以安慰之。若意外相逼,當勒馬步二萬直出橫江,以斷其后,則天下之事,一舉可定。若欲北向,彼必遣人相代,以河北一州相處,河南公寧可復得邪!如此,則南歸之望絕矣。”叔業(yè)沈疑未決,乃遣其子芬之入建康為質(zhì)。亦遣信詣魏豫州刺史薛真度,問以入魏可不之宜。真度勸其早降,曰:“若事迫而來,則功微賞薄矣!睌(shù)遣密信,往來相應和。建康人傳叔業(yè)叛者不已,芬之懼,復奔壽陽。叔業(yè)遂遣芬之及兄女婿杜陵韋伯昕奉表降魏。丁未,魏遣驃騎大將軍彭城王勰、車騎將軍王肅帥步騎十萬赴之;以叔業(yè)為使持節(jié)、都叔豫·雍等五州諸軍事、征南將軍、豫州刺史,封蘭陵郡公。

  裴叔業(yè)派遣親信馬文范到襄陽,向蕭衍討問如何保住自己的計策,對蕭衍講道:“天下大勢明顯可知,我們恐怕再也不會有保得住自己的道理了,所以還不如回頭投靠北魏,這樣還不失能封官賞爵,可以做河南公!笔捬芑卮鹫f:“朝廷中這幫小人專權(quán)得勢,豈能長遠得了?反來復去地考慮,也實在想不出什么好招數(shù),只是應當送家屬回京都去,以便讓他們對你感到安心些。如果他們意外地對你相逼,你就應率領步、騎兵兩萬直出橫江,斷掉他們的后路,如此,則天下之事一舉而可定。如果去投降北魏,他們一定會派別人代替你,而只以黃河北邊的一個州給你,那里還再能做河南公呢?這樣一來,重新歸回南方的希望就絕滅了!迸崾鍢I(yè)遲疑而不能決斷,于是就遣送自己的兒子裴芬之到建康作為人質(zhì),同時又派人送信給北魏豫州刺史薛真度,詢問他可否投奔北魏之事。薛真度勸裴叔業(yè)及早投降過來,說:“如果事情緊迫才來投降,那么功勞就小了,賞封也就不會多重了!彼麄償(shù)次派人傳送密信,互相往來商議。建康的人紛紛傳說裴叔業(yè)要反叛,裴芬之懼害被殺,又跑回壽陽去了。于是,裴叔業(yè)就派遣裴芬之以及他的哥哥的女婿杜陵人韋伯昕帶著降書去投降北崐魏。丁未(初七),北魏派遣驃騎大將軍彭城王元勰和車騎將軍王肅統(tǒng)領步、騎兵十萬前去受降,任命裴叔業(yè)為使持節(jié),都督豫、雍等五州諸軍事,征南將軍,豫州刺史,并封他為蘭陵郡公。

  庚午,下詔討叔業(yè)。二月,丙戌,以衛(wèi)尉蕭懿為豫州刺史。戊戌,魏以彭城王勰為司徒,領揚州刺史,鎮(zhèn)壽陽。魏人遣大將軍李丑、楊大眼將二千騎入壽陽,又遣奚康生將羽林一千馳赴之。大眼,難當之孫也。

  庚午(三十日),東昏侯下詔令討伐裴叔業(yè)。二月丙戌(十六日),南齊任命衛(wèi)尉蕭懿為豫州刺史。戊戌(二十八日),北魏任命彭城王元勰為司徒,并且兼任揚州刺史,坐鎮(zhèn)壽陽。北魏派遣大將軍李丑、楊大眼率領兩千騎兵入壽陽,又派遣奚康生率領羽林兵一千急馳趕赴壽陽。楊大眼是楊難當?shù)膶O子。

  魏兵未渡淮,己亥,裴叔業(yè)病卒,僚佐多欲推司馬李元護監(jiān)州,一二日謀不定。前建安戍主安定席法友等以元護非其鄉(xiāng)曲,恐有異志,共推裴植監(jiān)州,秘叔業(yè)喪問,教命處分,皆出于植。奚康生至,植乃開門納魏兵,城庫管龠,悉付康生?瞪莾(nèi)耆舊,宣詔撫賚之。魏以植為兗州刺史,李元護為齊州刺史,席法友為豫州刺史,軍主京兆王世弼為南徐州刺史。

  北魏軍隊沒有渡過淮河,己亥(二十九日),裴叔業(yè)病死,僚佐們多數(shù)要推舉司馬李元護管理州事,一兩天議論不決。從前的建安戍所的戍主安定人席法友等人認為李元護與其不是同鄉(xiāng),擔心他有異心,所以一致推舉由裴植來監(jiān)管州務,并且對裴叔業(yè)的死訊保密,一切命令和布置安排,都由裴植來決定。奚康生到了,裴植于是打開城門接納北魏軍隊入城,把城內(nèi)倉庫的鑰匙全部交給奚康生。奚康生進城之后,召集城內(nèi)年高望重的老人,宣布了皇帝圣旨,安撫賞賜了他們。北魏任命裴植為兗州刺史,李元護為齊州刺史,席法友為豫州刺史,軍主京兆人王世弼為南徐州刺史。

  [4]巴西民雍道聚眾萬余逼郡城,巴西太守魯休烈嬰城自守。三月,劉季連遣中兵參軍李奉伯帥眾五千救之,與郡兵合擊道,斬之。奉伯欲進討郡東余賊,涪令李膺止之曰:“卒惰將驕,乘勝履險,非完策也;不如少緩,更思后計。”奉伯不從,悉眾入山,大敗而還。

  [4]巴西平民雍道聚集了一萬余民眾逼攻郡城,南齊巴西太守魯休烈環(huán)城自守。三月,劉季連派遣中兵參軍李奉伯率領五千人馬去援救魯休烈,與巴西郡的兵力合起來一道抗擊雍道,斬了雍道。李奉伯還想進一步討伐巴西郡東部的剩余之賊,涪縣令李膺制止他說:“兵卒懶惰,將領驕奢,乘勝而步入險地,這不是全勝之策。所以,不如稍微緩一步,重新思考下一步該如何辦!钡牵罘畈宦犉鋭瘢瑤ьI全部人馬入山,結(jié)果一敗涂地,狼狽逃回。

  [5]乙卯,遣平西將軍崔慧景將水軍討壽陽,帝屏除,出瑯邪城送之。帝戎服坐樓上,召慧景單騎進圍內(nèi),無一人自隨者。裁交數(shù)言,拜辭而去;劬凹鹊贸,甚喜。

  [5]乙卯(十五日),南齊派遣平西將軍崔慧景統(tǒng)率水軍討伐壽陽,東昏侯令人在所經(jīng)過之處兩旁懸掛高幔,走出瑯邪城為征軍送行。東昏侯身著武服,坐在樓上,傳召崔慧景一人騎馬進入他的所謂屏障長圍之內(nèi),沒有一人相隨。崔慧景進去之后,只與東昏侯說了幾句話,就拜辭而出。崔慧景出來之后,心里異常得意。

  豫州刺史蕭懿將步軍三萬屯小峴,交州刺史李叔獻屯合肥。懿遣裨將胡松、李居士帥眾萬余屯死虎。驃騎司馬陳伯之將水軍溯淮而上,以逼壽陽,軍于硤石。壽陽士民多謀應齊者。

  豫州刺史蕭懿統(tǒng)領步兵三萬人屯駐小峴,交州刺史李叔獻屯駐合肥。蕭懿派遣裨將胡松、李居士率領一萬多兵馬駐守死虎。驃騎司馬陳伯之統(tǒng)率水軍溯淮河而上,以便逼近壽陽,駐扎在硤石。壽陽的民眾大多數(shù)都計劃如何接應南齊軍隊。

  魏奚康生防御內(nèi)外,閉城一月,援軍乃至。丙申,彭城王勰、王肅擊松、伯之等,大破之,進攻合肥,生擒叔獻。統(tǒng)軍宇文福言于勰曰:“建安,淮南重鎮(zhèn),彼此要沖;得之,則義陽可圖;不得,則壽陽難保!臂娜恢,使福攻建安,建安戍主胡景略面縛出降。

  北魏奚康生內(nèi)外防御,關閉城門一個多月,增援的軍隊才來到。丙申(疑誤),彭城王元勰、王肅出擊胡松、陳伯之等部,給他們以致命的打擊,并且崐進攻合肥,活捉了李叔獻。北魏統(tǒng)軍宇文福對元勰說:“建安是淮南的軍事重鎮(zhèn),是雙方的要沖之地,如果能奪得此地,那么義陽就可以到手;如果奪不到,那么壽陽也就難以保得住了!痹耐膺@一看法,就派宇文福去攻打建安,南齊駐守建安的戍主胡景略自縛出城投降。

  [6]己亥,魏皇弟卒。

  [6]己亥(疑誤),北魏皇弟元去世。

  [7]崔慧景之發(fā)建康也,其子覺為直將軍,密與之約;慧景至廣陵,覺走從之;劬斑^廣陵數(shù)十里,召會諸軍主曰:“吾荷三帝厚恩,當顧托之重。幼主昏狂,朝廷壞亂;危而不扶,責在今日,欲與諸君共建大功以安社稷,何如?”眾皆響應。于是還軍向廣陵,司馬崔恭祖守廣陵城,開門納之。帝聞變,壬子,假右衛(wèi)將軍左興盛節(jié),都督建康水陸諸軍以討之;劬巴V陵二日,即收眾濟江。

  [7]崔慧景從建康出發(fā)之時,他的兒子崔覺任直將軍,崔慧景秘密地與兒子約定要發(fā)動事變。崔慧景到達廣陵時,崔覺根據(jù)事先的約定,跑去追隨父親。崔慧景在過了廣陵幾十里之后,召集各位軍主,對他們說:“我承受前面三代皇帝的厚恩,擔負著明帝死前所托付的重任。但是,現(xiàn)在年幼的皇帝昏庸狂妄,搞得朝綱敗壞,一片混亂。國家危難而不加匡扶,責任就正在今天。所以,我要同諸君共同建立大功偉業(yè),以便安定社稷江山,不知諸位意下如何呢?”眾人都一致響應。于是,崔慧景揮師返回廣陵,司馬崔恭祖駐守廣陵城,大開城門,接納崔慧景進城。東昏侯聞知事變,于壬子(十二日),臨時授與右衛(wèi)將軍左興盛符節(jié),讓他督率建康水陸諸軍討伐崔慧景。崔慧景在廣陵停駐了兩天之后,就集合軍隊渡過長江,進逼建康。

  初,南徐、兗二州刺史江夏王寶玄娶徐孝嗣女為妃,孝嗣誅,詔令離婚,寶玄恨望。慧景遣使奉寶玄為主,寶玄斬其使,因發(fā)將吏守城,帝遣馬軍主戚平、外監(jiān)黃林夫助鎮(zhèn)京口。慧景將渡江,寶玄密與相應,殺司馬孔矜、典簽呂承緒及平、林夫,開門納慧景,使長史沈佚之、諮議柳分部軍眾。寶玄乘八輿,手執(zhí)絳麾,隨慧景向建康。臺遣驍騎將軍張佛護、直將軍徐元稱等六將據(jù)竹里,為數(shù)誠以拒之。寶玄遣信謂佛護曰:“身自還朝,君何意苦相斷遏?”佛護對曰:“小人荷國重恩,使于此創(chuàng)立小戍。殿下還朝,但自直過,豈敢斷遏!”遂射慧景軍,因合戰(zhàn)。崔覺、崔恭祖將前鋒,皆荒傖善戰(zhàn),又輕行不食,以數(shù)舫緣江載酒食軍糧,每見臺軍城中煙火起,輒盡力攻之。臺軍不復得食,以此饑困。元稱等議欲降,佛護不可。恭祖等進攻城,拔之,斬佛護;徐元稱降,余四軍主皆死。

  當初,南齊的南徐州和兗州刺史江夏王蕭寶玄娶徐孝嗣的女兒為妃子,徐孝嗣被誅殺之后,東昏侯詔令蕭寶玄與徐孝嗣的女兒離婚,蕭寶玄心里對東昏侯非常忌恨。崔慧景派遣使者去見蕭寶玄,表示要奉立他為皇帝,蕭寶玄斬掉了前來的使者,并且發(fā)動將士們守城,東昏侯派遣馬軍主戚嚴、外監(jiān)黃林夫協(xié)助蕭寶玄鎮(zhèn)守京口。崔慧景將要渡江之時,蕭寶玄秘密與他聯(lián)絡,與他響應合作。蕭寶玄殺了司馬孔矜、典簽呂承緒以及戚平、黃林夫,打開城門迎接崔慧景,并且使長史沈佚之、諮議柳調(diào)配布置軍隊。蕭寶玄乘坐八人抬大轎,手執(zhí)絳紅色指揮旗,隨著崔慧景向建康進發(fā)。朝廷派遣驍騎將軍張佛護、直將軍徐元稱等六個將帥依據(jù)竹里,筑建了好幾個城堡以抵抗崔慧景。蕭寶玄派人送信給張佛護說:“我自己回朝廷,你為何要如此費力地阻攔呢?”張佛護回答說:“小人承蒙國家重恩,派我在這時略加設防,殿下回朝,只管徑直通過,我豈敢加以阻截呢?”說著,張佛護就用箭射崔慧景的軍隊,于是雙方混戰(zhàn)開始。崔覺、崔恭祖率領前鋒部隊,士兵們都是江北人,十分英勇善戰(zhàn),又都輕裝上陣,不帶軍糧煮飯吃,而用幾只船沿著長江載送酒食為軍糧,供士兵們食用。他們一看見朝廷軍隊所住的城堡升起煙火,就立即拼力攻擊,使得朝廷士兵連頓飯也吃不成,因此都餓得饑腸轆轆,無力作戰(zhàn)。徐元稱等人在一起商議要投降,張佛護不允許。崔恭祖等人猛力攻城,一舉成功,斬了張佛護,徐元稱投降,其余四個軍主都戰(zhàn)死。

  乙卯,遣中領軍王瑩都督眾軍,據(jù)湖頭筑壘,上帶蔣山西巖實甲數(shù)萬。瑩,誕之眾曾孫也;劬爸敛轫,竹塘人萬副兒說慧景曰:“今平路皆為臺軍所斷,不可議進;唯宜從蔣山龍尾上,出其不意耳!被劬皬闹,分遣千余人,魚貫緣山,自西巖夜下,鼓叫臨城中。臺軍驚恐,即時奔散。帝又遣右衛(wèi)將軍崐左興盛帥臺內(nèi)三萬人拒慧景于北籬門,興盛望風退走。

  乙卯(十五日),東昏侯派遣中領軍王瑩統(tǒng)領眾路軍馬,依據(jù)湖頭修筑堡壘,同時上連蔣山西巖一帶,布置甲兵數(shù)萬人。王瑩是王誕的堂曾孫。崔慧景到了查硎,竹塘人萬副兒對崔慧景說:“如今平坦大路全被朝廷軍隊攔斷,不可考慮從這里進兵,只宜從盤旋道登上蔣山,以出其不意,攻其不備!贝藁劬安杉{了他的意見,分派一千多人,一個緊隨一個,魚貫而上山,夜間從西巖而下,擊鼓吶喊,降臨城中。朝廷軍隊大為吃驚,惶恐萬分,一時逃奔,如鳥獸散。東昏侯又派遣右衛(wèi)將軍左興盛統(tǒng)率臺城內(nèi)兵士三萬人在北籬門抵擋崔慧景,但是還未交戰(zhàn),左興盛就望風敗逃。

  甲子,慧景入樂游苑,崔恭祖帥輕騎十余突入北掖門,乃復出。宮門皆閉,慧景引眾圍之。于是東府、石頭、白下、新亭諸城皆潰。左興盛走,不得入宮,逃淮渚荻舫中,慧景擒殺之。宮中遣兵出蕩,不克;劬盁m臺府署為戰(zhàn)場。守御尉蕭暢屯南掖門,處分城內(nèi),隨方應拒,眾心稍安;劬胺Q宣德太后令,廢帝為吳王。

  甲子(二十四日),崔慧景開進了樂游苑,崔恭祖率領輕騎兵十多人突進北掖門,然后又退了出來。由于宮門都關閉,崔慧景帶領部下圍住宮城。這時,東府、石頭、白下、新亭幾城人馬潰散。左興盛退逃,進不了宮城,只好逃進秦淮河邊蘆葦叢中的船里藏匿起來,被崔慧景擒獲斬殺。宮中派遣兵力出城沖殺,但是沒有獲勝。崔慧景火燒了御史臺府署,辟為戰(zhàn)場。朝廷守御尉蕭暢駐守南掖門,指揮布置城內(nèi)兵力,根據(jù)戰(zhàn)情,調(diào)兵遣將,應對抵抗,這樣人心才稍微安定了一些。崔慧景以宣德太后名義發(fā)令,廢皇帝為吳王。

  陳顯達之反也,帝復召諸王入宮。巴陵王昭胄懲永泰之難,與弟永新侯昭穎詐為沙門,逃于江西。昭胄,子良之子也。及慧景舉兵,昭胄兄弟出赴之;劬耙飧蛘央,猶豫未知所立。

  陳顯達反叛之后,東昏侯再次召集諸王進宮。巴陵王蕭昭胄有鑒于永泰元年王敬則反,明帝召諸王入宮而欲行殺戮之事,與弟弟永新侯蕭昭穎裝扮成和尚,逃往江西。蕭昭胄是蕭子良的兒子。到崔慧景起兵之時,昭胄魴兄弟二人出來前去參加。崔慧景內(nèi)心更傾向于立蕭昭胄為帝,所以一直猶豫不決,不知到底立誰為好。

  竹里之捷,崔覺與崔恭祖爭功,慧景不能決。恭祖勸慧景以火箭燒北掖樓;劬耙源笫麓苟,后若更造,費用功多,不從;劬靶院谜劻x,兼解佛理,頓法輪寺,對客高談,恭祖深懷怨望。

  竹里一戰(zhàn)告捷,崔覺與崔恭祖互相爭功,崔慧景也不能決斷到底是誰的功勞。崔恭祖勸崔慧景用火箭射燒北掖樓,但是崔慧景卻以為大功即將告成,以后若要重新修復,得花費很多的功力,所以不予聽從。崔慧景生性愛好談論義理,兼通佛理,他停留在法輪寺中,對著客人高談闊論,崔恭祖對他深懷不滿。

  時豫州刺史蕭懿將兵在小峴,帝遣密使告之。懿方食,投箸而起,帥軍主胡松、李居士等數(shù)千人自采石濟江,頓越城舉火,城中鼓叫稱慶。恭祖先勸慧景遣二千人斷西岸兵,令不得渡;劬耙猿堑┫担饩茸匀粦,不從。至是,恭祖請擊懿軍,又不許;獨遣崔覺將精手數(shù)千人渡南岸。懿軍昧旦進戰(zhàn),數(shù)合,士皆致死,覺大敗,赴淮死者二千余人。覺單馬退,開桁阻淮。恭祖掠得東宮女伎,覺逼奪之。恭祖積忿恨,其夜,與慧景驍將劉靈運詣城降,眾心離壞。

  其時,豫州刺史簫懿率兵屯駐小峴,東昏侯派遣密使去告訴他前來保駕。蕭懿正在吃飯,他扔下筷子站起來,立即率領軍主胡松、李居士等幾千人馬,從采石渡過長江,駐扎在越城,燃起大火,臺城中見到火光,知道援兵到了,高興得打鼓歡叫,拍手稱慶。在這之前,崔恭祖勸說崔慧景派遣兩千人馬阻抵西岸之兵,讓他們不能渡江。然而,崔慧景卻以為宮城早晚要投降,外來的救援之兵自然會散去,所以不予采納。在這時,崔恭祖請求攻擊蕭懿的軍隊,而崔慧景還是不同意,只派遣崔覺率領精銳兵力幾千人渡過秦淮河,到達南岸。蕭懿的軍隊在天快亮時發(fā)起進攻,交戰(zhàn)了幾個回合,士兵們都英勇死戰(zhàn),崔覺一敗涂地,部下跳進秦淮河里淹死的有兩千多人。崔覺單人匹馬逃退,打開朱雀橋上的浮橋,以秦淮河阻擋蕭懿軍隊。崔恭祖掠搶到東宮的女伎,崔覺強奪了過來。崔恭祖積忿已久,于這天夜里,同崔慧景的驍將劉靈運來到城內(nèi)投崐降,由此眾心離散,戰(zhàn)力銳減。

  夏,四月,癸酉,慧景將腹心數(shù)人潛去,欲北渡江;城北諸軍不知,猶為拒戰(zhàn)。城中出蕩,殺數(shù)百人。懿軍渡北岸,慧景余眾皆走;劬皣欠彩斩鴶,從者于道稍散,單騎至蟹浦,為漁人所斬,以頭內(nèi)鰍籃,擔送建康。恭祖系尚方,少時殺之。覺亡命為道人,捕獲,伏誅。

  夏季,四月,癸酉(初四),崔慧景帶領心腹數(shù)人偷偷離去,想北渡長江,城北的各路軍馬尚不知道,還在拒戰(zhàn)。城中兵力出來沖殺,殺死了數(shù)百人。蕭懿的軍隊渡過秦淮河到達北岸,崔慧景余下的人馬都逃走了。崔慧景圍攻了宮城十二天,最后失敗而逃,跟隨他的人在道上逐漸散逃,他單人匹馬逃至蟹浦,被打魚人斬首,把他的首級放在盛魚的籃子中,擔送到建康,獻給朝廷。崔恭祖投降之后,被拘囚在尚方省,不久即被殺。崔覺逃亡當了道人,被捕獲,伏法被誅。

  寶玄初至建康,軍于東城,士民多往投集;劬皵,收得朝野投寶玄及慧景人名,帝令燒之,曰:“江夏尚爾,豈可復罪余人!”寶玄逃亡數(shù)日乃出。帝如入后堂,以步障裹之,令左右數(shù)十人鳴鼓角馳繞其外,遣人謂寶玄曰:“汝近圍我亦如此耳!

  蕭寶玄初到建康之時,駐扎在東府城,士人和民眾們紛紛前去投靠,聚集在東府城中。崔慧景失敗之后,朝廷收集了朝野上下投靠蕭寶玄以及崔慧景的人名,列為名冊,準備一一追查,東昏侯命令將它燒掉,說:“江夏王尚且還這樣,豈可以治罪他人呢?”蕭寶玄逃亡了好幾天,然后才露面。東昏侯把他召入后堂用布帳把他圍起來,命令左右好幾十人擂鼓吹號,環(huán)繞著他跑動,并且派人對他說:“你近來圍攻我也如同這個樣子!

  初,慧景欲交處士何點,點不顧。及圍建康,逼召點;點往赴其軍,終日談義,不及軍事。慧景敗,帝欲殺點。蕭暢謂茹法珍曰:“點若不誘賊共講,未易可量。以此言之,乃應得封!”帝乃止。點,胤之兄也。

  起初,崔慧景想結(jié)交處士何點,但是何點沒有理睬他。到圍攻建康時,崔慧景又強迫召何點前來,何點只好往赴其軍中,但是整日與崔慧景談論義理,毫不涉及軍事方面的事情。崔慧景失敗之后,東昏侯要殺何點,蕭暢就對茹法珍說:“何點如果不誘使賊首崔慧景一起講論玄義,那么崔慧景專意攻城,朝廷安危就未可估量了。由此而言,何點不但不應被殺,反而應該給他封官!庇谑,東昏侯就不殺他了。何點是何胤的哥哥。

  [8]蕭懿既去小峴,王肅亦還洛陽;娜送鶃碚咄泼C復謀歸國;五月,乙巳,詔以肅為都督豫·徐·司三州諸軍事、豫州刺史、西豐公。

  [8]蕭懿離開小峴,王蕭也回洛陽去了。邊境上的人胡亂傳說王肅又計謀要回歸南齊,五月乙巳(初六),北魏宣武帝元恪發(fā)出詔令,任命王肅為都督豫、徐、司三州諸軍事及豫州刺史,并封他為西豐公。

  [9]己酉,江夏王寶玄伏誅。

  [9]己酉(初十),南齊江夏王蕭寶玄伏法被誅。

  [10]壬子,大赦。

  [10]壬子(十三日),南齊大赦天下。

  [11]六月,丙子,魏彭城王勰進位大司馬,領司徒;王肅加開府儀同三司。

  [11]六月,丙子(初八),北魏彭城王元勰升任大司馬,兼任司徒,王肅加授開府儀同三司。

  [12]大陽蠻田育丘等二萬八千戶附于魏,魏置四郡十八縣。

  [12]大陽蠻人田育丘等兩萬八千戶投附北魏,北魏設置四個郡十八個縣。

  [13]乙丑,曲赦建康、南徐·兗二州。先是,崔慧景既平,詔赦其黨。而嬖幸用事,不依詔書,無罪而家富者,皆誣為賊黨,殺而籍其貲;實附賊而貧者皆不問;蛑^中書舍人王之云:“赦書無信,人情大惡!敝唬骸罢攺陀猩舛!庇墒窃偕。既而嬖幸誅縱亦如初。

  [13]乙丑(疑誤),南齊特赦建康、南徐州、兗州三處追隨崔慧景起兵之眾。起先,崔慧景之亂被平定之后,東昏侯詔令赦免崔的同黨。然而,東昏侯身邊的寵幸們專權(quán),不依皇帝詔書辦事,一些本無罪而家中富足的人,全被誣陷為崔慧景的黨徒,統(tǒng)統(tǒng)殺掉,沒收其財產(chǎn),而實際上投附了崔慧景,但家中貧窮者卻都不予問罪。有人對中書舍人王之說:“朝廷的赦令沒有信用,人們大有意見!蓖踔卮鹫f:“正應當有再次赦免。”因此 ,又發(fā)了特赦令崐。然而,特赦令發(fā)出之后,那伙寵幸之徒們照舊濫殺無辜。

  是時,帝所寵左右凡三十一人,黃門十人。直、驍騎將軍徐世素為帝所委任,凡有殺戮,皆在其手。及陳顯達事起,加輔國將軍;雖用護軍崔慧景為都督,而兵權(quán)實在世。世亦知帝昏縱,密謂其黨茹法珍、梅蟲兒曰:“何世天子無要人,但儂貨主惡耳!”法珍等與之爭權(quán),以白帝。帝稍惡其兇強,遣禁兵殺之,世拒戰(zhàn)而死。自是法珍、蟲兒用事,并為外監(jiān),口稱詔敕;王之專掌文翰,與相唇齒。

  這時,東昏侯所寵幸的左右侍從共有三十一人,宦官十人。直、驍騎將軍徐世向來為東昏侯所信任,凡有殺戮之事,都由他去執(zhí)行。到陳顯達舉事之時,東昏侯又加任他為輔國將軍,雖然任用護軍崔慧景為都督,然而朝廷兵權(quán)實際上掌握在徐世手中。徐世也知道東昏侯昏庸狂縱,所以暗中對茹法珍、梅蟲兒二人說:“哪一朝代的天子身邊沒有要人?但是我這是出售主上的惡行呀!比惴ㄕ涞热伺c徐世爭奪權(quán)力,因此就把徐世的話報告給東昏侯。于是,東昏侯就逐漸厭惡徐世的兇猛強悍,派遣宮中衛(wèi)兵去殺他,徐世與衛(wèi)兵們搏戰(zhàn),但最終被殺。從此之后,茹法珍、梅蟲兒專權(quán),一并擔任外監(jiān),口頭宣布皇帝的詔令,而王之則專掌文書,與茹、梅二人緊密勾結(jié)。

  帝呼所幸潘貴妃父寶慶及茹法珍為阿丈,梅蟲兒、俞靈韻為阿兄。帝與法珍等俱詣寶慶家,躬自汲水,助廚人作膳。寶慶恃勢作奸,富人悉誣以罪,田宅貲財,莫不啟乞,一家被陷,禍及親鄰;又慮后患,盡殺其男口。

  東昏侯呼所寵幸的潘貴妃的父親潘寶慶以及茹法珍為阿丈,稱梅蟲兒、俞靈韻為阿兄。東昏侯同茹法珍等人一起去潘寶慶家中,親自去打水,幫助廚子做飯。潘寶慶仗勢欺人,作奸犯科,對于富有之人,他都以罪名誣陷,對于這些人的田產(chǎn)宅院以及財物,他都要啟告皇上索取。某一人家被他陷害之后,還要禍及到親戚鄰里,又害怕留有后患,因此把那家所有的男子全部殺掉。

  帝數(shù)往諸刀敕家游宴,有吉兇輒往慶吊。

  東昏侯數(shù)次去在他身邊執(zhí)刀和傳達圣旨的人家中游玩吃喝,這些人家中有紅白喜事,他都前去慶賀或吊唁。

  奄人王寶孫,年十三四,號為“倀子”,最有寵,參預朝政,雖王之、梅蟲兒之徒亦下之;控制大臣,移易詔敕,乃至騎馬入殿,詆訶天了;公卿見之,莫不懾息焉。

  閹人王寶孫,年齡才十三四歲,外號叫“倀子”,最受東昏侯寵幸。他參預朝廷政事,就是王之、梅蟲兒之輩也對他恭順。他可以控制大臣,篡改圣旨,甚而至于騎著馬進入殿內(nèi),敢于當面詆斥東昏侯。所以,公卿大臣們見了他,都嚇得連大氣也不敢喘。

  [14]吐谷渾王伏連籌事魏盡禮,而居其國,置百官,皆如天子之制,稱制于其鄰國。魏主遣使責而宥之。

  [14]吐谷渾王伏連籌事奉北魏能夠盡藩臣之禮,但是在自己的國內(nèi),卻設置百官,一切都同天子一模一樣,并且給鄰國的公文像皇帝一樣稱為“制”。所以,北魏國主派遣使節(jié)去既指責了他的這種做法,同時又寬恕了他。

  [15]冠軍將軍、驃騎司馬陳伯之再引兵攻壽陽,魏彭城王勰拒之。援軍未至,汝陰太守傅永將郡兵三千求壽陽。伯之防淮口甚固,永去淮口二十余里,牽船上汝水南岸,以水牛挽之,直南趣淮,下船即渡;適上南岸,齊兵亦至。會夜,永潛入城,勰喜甚,曰:“吾北望已久,恐洛陽難可復見;不意卿能至也。”勰令永引兵入城,永曰:“永之此來,欲以卻敵;若如教旨,乃是與殿下同受攻圍,豈救援之意!”遂軍于城外。秋,八月,乙酉,勰部分將士,與永并勢,擊伯之于肥口,大破之,斬首九千,俘獲一萬,伯之脫身遁還,淮南遂入于魏。

  [15]南齊冠軍將軍、驃騎司馬陳伯之再次率兵去攻打壽陽,北魏彭城王元勰率部抵抗。北魏增援部隊沒有到來,汝陽太守傅永率領郡中之兵三千人去援救壽陽。陳伯之守淮口,防守堅固,傅永離開淮口二十多里,用水牛牽拉著船上了汝水南岸,直接往南去淮河。到了淮河,把船推入河中立即渡河而過。過河之后,剛上了淮河南岸,南齊軍隊也到了。正好是夜間,傅永偷偷進入壽陽城中,元勰見傅永前來增援,高興萬分,說道:“我一直向北邊張望,盼望援兵快點到來,唯恐不能再見到洛陽,實在沒想到您能前來!痹拿罡涤李I兵進城,但是傅永卻說:“我此番前來,為的是抵擋敵兵,如果象您所吩咐的崐這樣把部隊帶入城內(nèi),乃是與殿下一同受敵人圍攻,那里是來援救呢?”于是,把部隊駐扎在城外。秋季,八月乙酉(十八日),元勰調(diào)遣、部署將士,同傅永協(xié)力作戰(zhàn),在肥口對陳伯之發(fā)起猛烈攻擊,大獲全勝,斬殺南齊兵將九千,俘虜一萬,陳伯之死里逃生,逃回去了。于是,淮南被北魏占領。

  魏遣鎮(zhèn)南將軍元英將兵救淮南,未至,伯之已敗,魏主召勰還洛陽。勰累表辭大司馬、領司徒,乞還中山;魏主不許。以元英行揚州事。尋以王肅為都督淮南諸軍事、揚州刺史,持節(jié)代之。

  北魏派遣鎮(zhèn)南將軍元英率兵援救淮南,還沒有到達,陳伯之就失敗了,宣武帝元恪詔令元勰返回洛陽。元勰屢次上表要辭去大司馬兼司徒的官職,乞請回到中山去,元恪不批準。北魏派任元英代理揚州刺史,但是很快又任命王肅為都督淮南諸軍事、揚州刺史,持朝廷所授符節(jié)取代了元英。

  [16]甲辰,夜,后宮火。時帝出未還,宮內(nèi)人不得出,外人不敢輒開;比及開,死者相枕,燒三十余間。

  [16]甲辰(疑誤),夜間,南齊后宮失火。當時,東昏侯去市里游走沒有回宮,宮內(nèi)之人不得出去,而外面的人又不敢擅自打開后宮門去救火,等到后宮門開了之后,燒死者尸體遍地,共燒毀房宇三十多間。

  時嬖幸之徒皆號為鬼。有趙鬼者,能讀《西京賦》,言于帝曰:“柏梁既災,建章是營。”帝乃大起芳樂、玉壽等諸殿,以麝香涂壁,刻畫裝飾,窮極綺麗。役者自夜達曉,猶不副速。

  當時,東昏侯周圍的寵幸之徒都號稱為鬼,有一個叫趙鬼的,能讀《西京賦》,引用其中之言對東昏侯說:“柏梁臺既然被燒毀了,那么就營建章宮!庇谑,東昏侯就大興土木,修建芳樂、玉壽等殿,并且用麝香涂在墻壁上,雕畫裝飾,富麗堂皇,豪華到了極點。參加營建的勞役白天黑夜不停地干,還不能達到東昏侯所要求的速度。

  后宮服御,極選珍奇,府庫舊物,不復周用。貴市民間金寶,價皆數(shù)倍。建康酒租皆折使輸金,猶不能足。鑿金為蓮華以帖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蓮華也!庇钟喅鲲纛^、鶴氅、白鷺。嬖幸因緣為奸利,課一輸十。又各就州縣求為人輸,準取見直,不為輸送,守宰皆不敢言,重要科斂。如此相仍,前后不息,百姓困盡,號泣道路。

  后宮中的服飾用具,無不是盡意挑選的珍奇之品,如此奢侈,以致府庫中舊有的物品,不再能滿足其用。東昏侯派人以高價收買民間的金王寶器,價格皆高于正常之價數(shù)倍。他又讓把建康的酒稅全都折合成銀錢交入官庫,就這樣仍不能滿足后宮之用。他命人把金子鑿制成蓮花貼在地上,讓潘貴妃在上面行走,說:“這是步步生蓮花呀!彼置罱患{賦稅的民眾上貢錦雞頭,白鶴翎、白鷺羽毛,而寵幸們則借此機會大肆撈取,按應該交納數(shù)目的十倍加以索取。他們又分別跑到各州縣強迫人們交納,并且折合成錢馬上收取,但是并不上交,而中飽私囊。太守和縣令們對此都不敢吭聲,于是他們就更加貪得無厭,再次攤派斂取,如此反來復去地勒索敲榨,沒完沒了,使得老百姓傾家蕩產(chǎn),沒有活路,無不呼號泣哭于道路之中。

  [17]軍主吳子陽等出三關侵魏,九月,與魏東豫州刺史田益宗戰(zhàn)于長風城,子陽等敗還。

  [17]南齊軍主吳子陽等人率兵出三關侵擾北魏,九月,同北魏東豫州刺史田益宗交戰(zhàn)于長風城,吳子陽等人敗逃而歸。

  [18]蕭懿之入援也,蕭衍馳使所親虞安福說懿曰:“誅賊之后,則有不賞之功。當明君賢主,尚或難立;況于亂朝,何以自免!若賊滅之后,仍勒兵入宮,行伊、霍故事,此萬世一時。若不欲爾,便放表還歷陽,托以外拒為事,則威振內(nèi)外,誰敢不從!一朝放兵,受其厚爵,高而無民,必生后悔。”長史徐曜甫苦勸之;懿并不從。

  [18]蕭懿援助朝廷平定崔慧景反叛之時,蕭衍急忙派親信虞安福去游說蕭懿,對蕭懿講道:“如果誅殺了崔慧景,平定叛亂之后,則你所立的功勞太大了,不是朝廷的封賞所能酬勞,即使遇上一個圣明賢仁的君主,你尚且難以立得住腳,何況在現(xiàn)今混亂的朝廷之中,昏君奸臣們那能容得了你,不知到時你將何以自全?所以,如果把反賊殲滅之后,進一步再率兵進宮,如商代的伊尹放逐太甲、漢代的霍光廢昌邑王那樣,廢掉昏君東昏侯,此乃千載難逢之良機。如果你不愿意這樣做,便以抵拒北魏為借口,上表求放還歷陽,這樣,則威震崐朝廷內(nèi)外,誰敢不聽從。如果一旦放棄了兵權(quán),雖然所享受的官爵很高,但手中無有軍隊和民眾,必將束手就死,到時后悔也來不及了!遍L史徐曜甫對蕭懿苦苦相勸,但蕭懿并不為所動,沒有采納蕭衍的建議。

  崔慧景死,懿為尚書令。有弟九人:敷、衍、暢、融、宏、偉、秀、、恢。懿以元勛居朝右,暢為衛(wèi)尉,掌管龠。時帝出入無度,或勸懿因其出門,舉兵廢之。懿不聽。嬖臣茹法珍、王之等憚懿威權(quán),說帝曰:“懿將行隆昌故事,陛下命在晷刻!钡廴恢。徐曜甫知之,密具舟江渚,勸懿西奔襄陽。懿曰:“自古皆有死,豈有叛走尚書令邪!”懿弟侄咸為之備。冬,十月,己卯,帝賜懿藥于省中。懿且死,曰:“家弟在雍,深為朝廷憂之!避驳苤督酝瞿溆诶锵,無人發(fā)之者;唯融捕得,誅之。

  崔慧景死后,蕭懿被任為尚書令。蕭懿有九個弟弟:蕭敷、蕭衍、蕭暢、蕭融、蕭宏、蕭偉、蕭秀、蕭、蕭恢。蕭懿以朝廷元勛,位列朝班之首,蕭暢任衛(wèi)尉,掌握著宮門的鑰匙。當時,東昏侯時常出外游走玩嬉,有人就勸蕭懿乘其出游之際,起兵廢之,但是蕭懿不聽。寵臣茹法珍、王之等人忌憚蕭懿的威望和權(quán)力,游說東昏侯:“蕭懿將要象隆昌年間廢郁林王那樣把你廢掉,陛下命在旦夕!睎|昏侯聽了表示同意。徐曜甫知道這一情況之后,秘密準備了船只,停在長江邊上,力勸蕭懿西奔襄陽。然而,蕭懿卻說:“自古以來,人誰無一死,豈有尚書令叛逃的呢?”蕭懿的弟弟和侄子們都對將會發(fā)生的事變做了準備。冬季,十月,己卯(十三日),東昏侯派人到尚書省給蕭懿賜送藥酒,蕭懿臨死之前說道:“家弟蕭衍在雍州,是朝廷的一大憂患!笔捾菜篮螅牡艿芎椭蹲觽?nèi)继油霾啬溆诶锵镏,沒有人加以告發(fā),只有蕭融被捕獲,遭到殺害。

  [19]丁亥,魏以彭城王勰為司徒,錄尚書事;勰固辭,不免。勰雅好恬素,不樂勢利。高祖重其事干,故委以權(quán)任,雖有遺詔,復為世宗所留。勰每乖情愿,常凄然嘆息。為人美風儀,端嚴若神,折旋合度,出入言笑,觀者忘疲。敦尚文史,物務之暇,披覽不輟。小心謹慎,初無過失;雖閑居獨處,亦無惰容。愛敬儒雅,傾心禮待。清正儉素,門無私謁。

  [19]丁亥(二十一日),北魏任命彭城王元勰為司徒,錄尚書事,元勰堅決推辭,但是沒有推辭掉。元勰性情恬淡素樸,不樂于追逐權(quán)勢利益。北魏孝文帝特別看重他處理事情的才干,所以委以重任,雖然在遺詔中同意他引退,但是仍被宣武帝元恪留用。元勰因不能脫身政務,不得已而為之,有違于自己的意愿,所以常常內(nèi)心感到凄然,嘆息不已。他一表人才,風度甚佳,端莊肅穆,宛如神人,接人待物無不合度,走到哪里都談笑風生,使在場的人樂而忘疲。他愛好文史,公務之余,披閱瀏覽,手不釋卷。他小心謹慎,從來沒有過失之處。即使閑居獨處,也沒有懶散毛病,總是那么精神充沛。他還愛惜、敬重儒雅之士,對他們傾心禮待。他能做到清廉公正,府上從來沒有為私事而托情的來訪者。

  [20]十一月,己亥,魏東荊州刺史桓暉入寇,拔下笮戍,歸之者,二千余戶。暉,誕之子也。

  [20]十一月己亥(初三),北魏東荊州刺史桓暉率兵入侵南齊,占取了下笮戍,歸順史桓暉的有兩千多戶。史桓暉是史誕的兒子。

  [21]初,帝疑雍州刺史蕭衍有異志。直后滎陽鄭植弟紹叔為衍寧蠻長史,帝使植以候紹叔為名,往刺衍。紹叔知之,密以白衍,衍置酒紹叔家,戲植曰:“朝廷遣卿見圖,今日閑宴,是可取良會也。”賓主大笑。又令植歷觀城隍、府庫、士馬、器械、舟艦,植退,謂紹叔曰:“雍州實力未易圖也!苯B叔曰:“兄還,具為天子言之:若取雍州,紹叔請以此眾一戰(zhàn)!”送植于南峴,相持慟哭而別。

  [21]起初,東昏侯懷疑雍州刺史簫衍有異謀。直后滎陽人鄭植的弟弟鄭紹叔擔任了蕭衍的寧蠻長史,東昏侯就派鄭植以探望弟弟鄭紹叔為借口,去刺殺蕭衍。鄭紹叔知道了這一陰謀,秘密地報告了蕭衍,蕭衍在鄭紹叔家中備辦了 酒席,以開玩笑的口吻對鄭植說:“朝廷派遣您來謀害我,今天我正得閑,與您宴飲,這正是下手的好機會呀。”說罷,賓主大笑不已。蕭衍又讓鄭植把雍州的城墻壕溝、倉庫、兵士、戰(zhàn)馬、器械、船艦等仔細觀察一番,以便弄清蕭衍的實力。鄭植看過之后,對鄭紹叔說:“雍州的實力強大,是無法輕易解決了的。”鄭紹叔對他說:“哥哥回到朝廷之后,請一字不差地對天子說:如果崐要攻取雍州的話,我鄭紹叔要率眾搏一死戰(zhàn)!”鄭植回朝去,鄭紹叔把他送到南峴,兄弟二人執(zhí)手相視,慟哭而別。

  及懿死,衍聞之,夜,召張弘策、呂僧珍、長史王茂、別駕柳慶遠、功曹吉士瞻等入宅定議。茂,天生之子;慶遠,元景之弟子也。乙巳,衍集僚佐謂曰:“昏主暴虐,惡逾于紂,當與卿等共除之!”是日,建牙集眾,得甲士萬余人,馬千余匹,船三千艘。出檀溪竹木裝艦,葺之以茅,事皆立辦。諸將爭櫓,呂僧珍出先所具者,每船付二張,爭者乃息。

  到蕭懿死之后,蕭衍知道噩耗,連夜召集張弘策、呂僧珍、長史王茂、別駕柳慶遠、功曹吉士瞻等人到府第議定對策。王茂是王天生的兒子,柳慶遠是柳元景弟弟的兒子。乙巳(初九),蕭衍把手下的僚佐們召集到一起,對他們說:“昏亂的君主殘暴,罪惡超過了紂王。所以,我應當與你們一起把他除掉!痹谶@一天,蕭衍樹起大旗,召集兵馬,共得到帶甲兵士一萬多人,戰(zhàn)馬一千多匹,船艦三千艘。蕭衍又命令搬出檀溪中的竹子木料,裝到戰(zhàn)艦之上,上面蓋上茅草,這些事情很快就都辦妥了。各將領爭搶船櫓,呂僧珍把自己原先準備好的拿出來,每只船發(fā)給兩張,才停止了爭搶。

  是時,南康王寶融為荊州刺史,西中郎長史簫穎胄行府州事,帝遣輔國將軍、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劉山陽將兵三千之官,就穎胄兵使襲襄陽。衍知其謀,遣參軍王天虎詣江陵,遍與州府書,聲云:“山陽西上,并襲荊、雍!毖芤蛑^諸將佐曰:“荊州素畏襄陽人,加以唇亡齒寒,寧不暗同邪!我合荊、雍之兵,鼓行而東,雖韓、白復生,不能為建康計;況以昏主役刀敕之徒哉!”穎胄得書,疑未能決;山陽至巴陵,衍復令天虎赍書與穎胄及其弟南康王友穎達。天虎既行,衍謂張弘策曰:“用兵之道,攻心為上。近遣天虎往荊州,人皆有書。今段乘驛甚急,止有兩函與行事兄弟,云‘天虎口具’;及問天虎而口無所說,天虎是行事心膂,彼間必謂行事與天虎共隱其事,則人人生疑。山陽惑于眾口,判相嫌貳,則行事進退無以自明,必入吾謀內(nèi)。是持兩空函定一州矣。”

  這時,南康王蕭寶融任荊州刺史,西中郎長史蕭穎胄代理州府事務,東昏侯派遣輔國將軍、巴西和梓潼兩郡太守劉山陽率領三千兵士赴任,會同蕭穎胄的兵力一起襲擊襄陽。蕭衍知道了這一計劃,就派遣參軍王天虎去江陵,給荊州和西中郎府的官員們每人送去一封書信,信中說:“劉山陽率兵西進,要同時襲擊荊州和雍州!庇谑鞘捬軐Σ肯碌谋娢粚⒆魝冋f:“荊州人向來害怕襄陽人,況且雍州和荊州地界相鄰,唇亡而齒寒,所以豈能不與我們暗中聯(lián)絡,通力合作呢?我只要能會合荊州和雍州的兵力,大張旗鼓地東進,就是使韓信、白起再生,也無法為朝廷想出什么好招來,何況是昏君差使著一幫提刀傳敕的寵幸之徒呢!”蕭穎胄收到蕭衍的信之后,心中遲疑而不能決斷。劉山陽到了巴陵,蕭衍再次命令王天虎送信與蕭穎胄及其弟弟南康王蕭寶融的僚友蕭穎達。王天虎出發(fā)之后,蕭衍又對張弘策說:“用兵之道,攻心為上。前不久,我派遣王天虎去荊州,給每個人都送了信。近來驛使四出傳信,忙個不停,但只有兩封信給蕭疑胄、蕭穎達兄弟二人,信中只寫‘王天虎口述’。他們問具體情況時,王天虎又一句也說不上來,因為我壓根就沒有向他交代過一句。王天虎是蕭穎胄信得過的心腹之人,所以荊州方面一定要以為蕭穎胄與王天虎一起隱瞞著事情,于是人人心中疑慮叢生。劉山陽會被眾人的言說搞迷糊了,就一定要對蕭穎胄產(chǎn)生疑心,他們互相之間將不信任。這樣的話,蕭穎胄將進退兩難,無論如何也解釋不清自己,因此就必定要落入我的圈套之中。這是以兩封空函定一州之妙計啊!

  山陽至江安,遲回十余日,不上。穎胄大懼,計無所出,夜,呼西中郎城局參軍安定席闡文、諮議參軍柳忱,閉齋定議。闡文曰:“蕭雍州畜養(yǎng)士馬,非復一日,江陵素畏襄陽人,又眾寡不敵,取之必不可制;就能制之,歲寒復不為朝廷所容。今若殺山陽,與雍州舉事,立天子以令諸侯,則霸業(yè)成矣。山陽持疑不進,是不信我。今斬送天虎,則彼疑可釋。至而圖之,罔不濟矣!背涝唬骸俺⒖胥H兆蹋⿴熧F人莫不重足累息。今幸在遠,得假日自安。雍州之事,且藉以相斃耳。獨不見蕭令君乎?以精兵數(shù)千,破崔氏十萬眾,竟為群邪所陷,禍酷相尋。‘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師也!矣褐菔夸J糧多,蕭使君雄姿冠世,必非山陽所能敵。若破山陽,荊州復受失律之責,進退無可,宜深慮之!笔挿f達亦勸穎胄從闡文等計。詰旦,穎胄謂天虎曰:“卿與劉輔國崐相識,今不得不借卿頭!”乃斬天虎送示山陽,發(fā)民車牛,聲云起步軍征襄陽。山陽大喜。甲寅,山陽至江津,單車白服,從左右數(shù)十人詣穎胄。穎胄使前汶陽太守劉孝慶等伏兵城內(nèi),山陽入門,即于車中斬之。副軍主李元履收余眾請降。

  劉山陽到了江安,遲疑了十多日,不往前開進。蕭穎胄對此大為恐懼,然而又想不出什么良策妙計來,夜里,他叫來西中郎城局參軍安定人席闡文、諮議參軍柳忱,關起門來一起商議對策。席闡文說:“蕭衍在雍州招兵買馬,已經(jīng)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江陵人向來害怕襄陽人,又寡不敵眾,要收拾他們必定辦不到,即使能制服了他們,最終也不會為朝廷所容忍。如今,如果殺了劉山陽,與雍州方面一起起兵舉事,立天子以令諸侯,則霸業(yè)可成。劉山陽遲疑而不進,這是不相信我們。現(xiàn)在,如果斬了王天虎,把首級送給劉山陽,那么他的疑慮就可以消除。等他來了之后,再把他收拾掉,無不可以成功的!绷澜又f道:“朝廷的昏狂悖亂一天比一天嚴重,京城中的大臣們惴惴不安,人人嚇得連大氣也不敢出,只有垂首聽命的份兒,那敢稍有移動,F(xiàn)在,我們幸好遠離朝廷,可以暫時安全。朝廷命令我們襲擊雍州,只不過借此而讓雙方互相殘殺罷了。難道忘記了尚書令蕭懿了嗎?他以幾千精兵,打敗了崔慧景的十萬大軍,然而竟被那幫邪惡的小人所陷害,很快就災禍及身!笆虏煌,后事之師’,他的教訓實在值得我們記取。再說雍州兵力精銳,糧草充足,蕭衍雄姿英發(fā),謀略過人,罕有人能匹敵,劉山陽一定不是他的對手。如果他擊敗了劉山陽,我們荊州也會因沒有執(zhí)行朝廷之令而受到責難,這真是進也不可,退也不可,所以應該認真加以考慮。”蕭穎達也勸蕭穎胄聽從席闡文等人的計策。第二天早晨,蕭穎胄對王天虎說:“您同劉山陽相識,現(xiàn)在不得不借您的頭用一用。”于是,蕭穎胄令人斬了王天虎,把他的腦袋送給劉山陽看,并且調(diào)用民眾的車和牛,聲稱派遣步軍去征討襄陽。劉山陽見狀欣喜若狂。甲寅(十八日),劉山陽到了江津,獨自乘坐一輛車,穿著白色便服,只帶了幾十個隨從,去見蕭穎胄。蕭穎胄指派曾經(jīng)任過汶陽太守的劉孝慶等人在城內(nèi)埋伏兵力,劉山陽進入城門之后,就在車中把他斬了,副軍主李元履收集余部,請求投降。

  柳忱,世隆之子也。穎胄慮西中郎司馬夏侯詳不同,以告忱,忱曰:“易耳!近詳求婚,未之許也。”乃以女嫁詳子夔,而告之謀,詳從之。乙卯,以南康王寶融教纂嚴,又教赦囚徒,施惠澤,頒賞格。丙辰,以蕭衍為使持節(jié)都督前鋒諸軍事。丁巳,以蕭穎胄為都督行留諸軍事。穎胄有器局,既舉大事,虛心委己,眾情歸之。以別駕南陽宗及同郡中兵參軍劉坦、諮議參軍樂藹為州人所推信,軍府經(jīng)略,每事諮焉。穎胄、各獻私錢谷及換借富貲以助軍。長沙寺僧素富,鑄黃金為金龍數(shù)千兩,埋土中。穎胄取之,以資軍費。

  柳忱是柳世隆的兒子。蕭穎胄顧慮西中郎司馬夏侯詳不合作,把心中之慮告訴了柳忱,柳忱說:“這再容易不過了。前不久,夏侯詳曾來求婚,要娶我的女兒做兒媳婦,我沒有答應他,現(xiàn)在為了成就大業(yè),我就答應與他做親家好了!庇谑,柳忱就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夏侯詳?shù)膬鹤酉馁,并且把密謀告訴了夏侯詳,夏侯詳服從了。乙卯(十九日),蕭穎胄以南康王蕭寶融的名義發(fā)布戒嚴令,又赦放囚徒,施布恩惠,頒布獎賞標準。丙辰(二十日),朝廷任命蕭衍為使持節(jié)都督前鋒諸軍事。丁巳(二十一日),朝廷任命蕭穎胄為都督行留諸軍事。蕭穎胄有才識與度量,一旦已經(jīng)開始謀舉大業(yè),就能做到虛心接人待物,處處委曲求全,所以眾心都向著他。由于別駕、南陽人宗,以及同郡中兵參軍劉坦、諮議參軍樂藹深得州人的推崇信任,所以蕭穎胄在軍府大事方面,常常向他們諮問。蕭穎胄和宗各自捐獻自己的錢糧,并且轉(zhuǎn)借了大量的資金,以便資助軍用。長沙寺的僧人向來富有,他們把黃金鑄成金龍,約有數(shù)千兩,埋藏在地下,蕭穎胄取出來,用以資助軍費開支。

  穎胄遣使送劉山陽首于蕭衍,且言年月未利,當須明年二月進兵。衍曰:“舉事之初,所藉者一時驍銳之心。事事相接,猶恐疑。蝗纛D兵十旬,必生悔吝。且坐甲十萬,糧用自竭;若童子立異,則大事不成。況處分已定,安可中息哉!昔武王伐紂,行逆太歲,豈復待年月乎?”

  蕭穎胄派遣使者把劉山陽的首級送給蕭衍,并且告訴蕭衍說年月不吉利,應當?shù)鹊矫髂甓略倨鸨霭l(fā)。蕭衍說:“起兵的開頭,所憑藉的就是一時之驍銳的氣勢與信心,即使不停息地干下去,還恐怕要擔心出現(xiàn)松勁情緒,如果崐停兵等待三個來月,必定會產(chǎn)生后悔和顧惜。何況聚集了十萬大軍,時間一長,糧食就要消耗光。如果那毛孩子再提出什么不同意見,那么大事就難以成功。況且現(xiàn)在已經(jīng)一切安排就緒,怎么能中途停息呢?過去周武王討滅殷紂王,出發(fā)時間正好沖犯太歲星,豈能等待什么吉利的年月呢?”

  戊午,衍上表勸南康王寶融稱尊號;不許。十二月,穎胄與夏侯詳移檄建康百官及州郡牧守,數(shù)帝及梅蟲兒、茹法珍罪惡。穎胄遣冠軍將軍天水楊公則向湘州,西中郎參軍南郡鄧元起向夏口。軍主王法度坐不進軍免官。乙亥,荊州將佐復勸寶融稱尊號;不許。夏侯詳之子驍騎將軍為殿中主帥,詳密召之,自建康亡歸。壬辰,至江陵,稱奉宣德皇太后令:“南康王宜纂承皇祚,方俟清宮,未即大號;可封十郡為宣城王、相國、荊州牧,加黃鉞,選百官,西中郎府、南康國如故。須軍次近路,主者備法駕奉迎!

  戊午(二十二日),蕭衍上表南康王蕭寶融,勸他稱帝,但蕭寶融不答應。十二月,蕭穎胄同夏侯詳向建康朝廷中的百官群臣以及各州郡的長官們傳送了聲討東昏侯以及梅蟲兒、茹法珍罪惡的檄文。蕭穎胄派遣冠軍將軍、天水人楊公則出發(fā)去湘州,派遣西中郎參軍、南郡人鄧元起向夏口進發(fā)。軍主王法度因按兵不進而被免職。乙亥(初十),荊州的將佐們再次勸蕭寶融稱帝,仍舊沒有答應。夏侯詳?shù)膬鹤域旘T將軍夏侯任殿中主帥,夏侯詳秘密召他前來,夏侯就從建康逃回來了。壬辰(二十七日),蕭穎胄到達江陵,聲稱接奉宣德皇太后的命令:“南康王蕭寶融應當繼承皇位,但由于要等待清除去宮中的昏君和奸臣,所以暫時不稱帝,而封地十郡,為宣城王、相國、荊州牧,并且授予黃鉞,可以挑選任命百官,原有的西中郎府和南康國照舊不變。等待軍隊到了附近之時,由主管官員備辦車駕前去奉迎他!

  竟陵太守新野曹景宗遣親人說蕭衍,迎南康王都襄陽,先正尊號,然后進軍;衍不從。王茂私謂張弘策曰:“今以南康置人手中,彼挾天子以令諸侯,節(jié)下前進為人所使,此豈他日之長計乎!”弘策以告衍,衍曰:“若前涂大事不捷,故自蘭艾同焚;若其克捷,則威振四海,豈碌碌受人處分者邪!”

  竟陵太守、新野人曹景宗派遣親屬去游說蕭衍,建議他去迎接南康王,以襄陽為都城,先稱帝即位,然后再進軍建康,蕭衍沒有采納他的意見。王茂私下里對張弘策說:“現(xiàn)在,南康王被掌握在蕭穎胄手中,他挾天子以令諸侯,使持節(jié)大人蕭衍的前進后退都將受他驅(qū)使,這豈能是來日的長久之計嗎?”張弘策把王茂的話告訴了蕭衍,蕭衍說:“假若下一步的大事不能成功,那么無論貴賤都將一塊遭難而死;如果大事能告捷,那么我將威振四海,又豈能會碌碌無為而受他人擺布呢?”

  初,陳顯達、崔慧景之亂,人心不安;騿枙r事于上唐太守杜陵韋睿,睿曰:“陳雖舊將,非命世才;崔頗更事,懦而不武;其赤族宜矣。定天下者,殆必在吾州將乎?”乃遣二子自結(jié)于蕭衍。及衍起兵,睿帥郡兵二千倍道赴之。華山太守藍田康絢帥郡兵三千赴衍。馮道根時居母喪,帥鄉(xiāng)人子弟勝兵者悉往赴之。梁、南秦二州刺史柳亦起兵應衍。,忱之兄也。

  當初,陳顯達、崔慧景反叛之時,人心不安定,有人向上庸太守、杜陵人韋睿討問時局問題,韋睿說:“陳顯達雖然是一員老將,但不是治世之才;崔慧景頗懂些事理,但懦怯而缺少英武之氣,他的結(jié)局恐怕是落個滿門誅斬的下場。平定天下的人,大概必定是我們州的刺史蕭衍吧?”于是,韋睿就派遣他的兩個兒子自動前去結(jié)交蕭衍。等到蕭衍起兵之時,韋睿率領郡兵兩千兼程而行,前去參加。華山太守、藍田人田康絢也率領郡兵三千名去投附蕭衍。馮道根當時正在為母親守喪,也率領鄉(xiāng)親的子弟中可以行軍打仗者前去加入蕭衍的 軍隊。梁州和南秦州兩州的刺史柳也起兵響應蕭衍。柳是柳忱的哥哥。

  帝聞劉山陽死,發(fā)詔討荊、雍。戊寅,以冠軍長史劉澮為雍州刺史;遣驍騎將軍薛元嗣、制局監(jiān)暨榮伯將兵及運糧百四十余船送郢州刺史張沖,使拒西師。元嗣等懲劉山陽之死,疑沖,不敢進,停夏口浦;聞西師將至,乃相帥入郢城。前竟陵太守房僧寄將還建康,至郢,帝敕僧寄留守魯山,除驍騎將軍。張沖與之結(jié)盟,遣軍主孫樂祖將數(shù)千人助僧寄守魯山。

  東昏侯聽說劉山陽死了,就發(fā)出詔書,命令討伐荊州和雍州。戊寅(十三日),東昏侯任命冠軍長史劉澮為雍州刺史,并派遣驍騎將軍薛元嗣、制局監(jiān)暨榮伯率兵以及運糧一百四十余船,送給郢州刺史張沖,讓張沖抵擋西邊荊、雍二州的軍隊。薛元嗣等人有鑒于劉山陽之死,對張沖有懷疑,所以不敢前進崐,停在夏口浦,聽說西邊的軍隊將要開過來了,方才率兵進入郢城。原先的竟陵太守房僧寄將要回建康,到了郢州時,東昏侯敕令房僧寄留守魯山,任命他為驍騎將軍。張沖與房僧寄結(jié)盟,派遣軍主孫樂祖率領數(shù)千人幫助房僧寄守護魯山。

  蕭穎胄與武寧太守鄧元起書,招之。張沖待元起素厚,眾皆勸其還郢,元起大言于眾曰:“朝廷暴虐,誅戮宰輔,群小用事,衣冠道盡。荊、雍二州同舉大事,何患不克!且我老母在西,若事不成,正受戮昏朝,幸免不孝之罪!奔慈罩螄郎系,至江陵,為西中郎中兵參軍。

  蕭穎胄給武寧太守鄧元起去信,讓他前來。張沖對待鄧元起向來優(yōu)厚,眾人都勸鄧元起回郢州去,鄧元起大聲對眾人說:“如今朝廷殘暴肆虐,殺戮宰輔大臣,一幫小人們在朝中專權(quán),士大夫前途窮盡。荊州和雍州共同謀舉大事,何愁不能成功?況且我的老母親在西邊,如果事情不能成功,正好讓昏庸的朝廷把我殺掉,這樣反而可以免于我對老母親的不孝之罪!编囋甬斎站褪帐昂茫系牢餍,到達江陵之后,被蕭穎胄任命為西中郎中兵參軍。

  湘州行事張寶積發(fā)兵自守,未知所附。楊公則克巴陵,進軍白沙,寶積懼,請降,公則入長沙,撫納之。

  湘州行事張寶積發(fā)兵自守,不知道該依附那一方。楊公則攻克巴陵之后,進軍白沙,張寶積害怕了,請求投降,楊公則率部進入長沙,安撫、招納了張寶積及其部下。

  [22]是歲,北秦州刺史楊集始將眾萬余自漢中北出,規(guī)復舊地。魏梁州刺史楊椿將步騎五千出頓下辯,遺集始書,開以利害,集始遂復將其部曲千余人降魏。魏人還其爵位,使歸守武興。

  [22]這一年,南齊北秦州刺史楊集始率領一萬多人馬從漢中向北出兵,要收復他的舊地。北魏梁州刺史楊椿率領步、騎兵五千來駐扎于下辯,派人給楊集始送去書信,曉以利害,于是楊集始就又率領部曲千余人投降了北魏。北魏恢復了楊集始過去的爵位,讓他回去駐守武興。

 

資治通鑒

  《資治通鑒》,簡稱“通鑒”,是北宋司馬光所主編的一本長篇編年體史書,共294卷,耗時19年。記載的歷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紀元前403年)寫起,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顯德六年(紀元959年)征淮南,計跨16個朝代,共1363年的逐年記載詳細歷史。它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在中國史書中有極重要的地位。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第四卷
第五卷 第六卷
第七卷 第八卷
第九卷 第十卷
第十一卷 第十二卷
第十三卷 第十四卷
第十五卷 第十六卷
第十七卷 第十八卷
第十九卷 第二十卷
第二十一卷 第二十二卷
第二十三卷 第二十四卷
第二十五卷 第二十六卷
第二十七卷 第二十八卷
第二十九卷 第三十卷
第三十一卷 第三十二卷
第三十三卷 第三十四卷
第三十五卷 第三十六卷
第三十七卷 第三十八卷
第三十九卷 第四十卷
第四十一卷 第四十二卷
第四十三卷 第四十四卷
第四十五卷 第四十六卷
第四十七卷 第四十八卷
第四十九卷 第五十卷
第五十一卷 第五十二卷
第五十三卷 第五十四卷
第五十五卷 第五十六卷
第五十七卷 第五十八卷
第五十九卷 第六十卷
第六十一卷 第六十二卷
第六十三卷 第六十四卷
第六十五卷 第六十六卷
第六十七卷 第六十八卷
第六十九卷 第七十卷
第七十一卷 卷七十二卷
第七十三卷 第七十四卷
第七十五卷 第七十六卷
第七十七卷 第七十八卷
第七十九卷 第八十卷
第八十一卷 第八十二卷
第八十三卷 第八十四卷
第八十五卷 第八十六卷
第八十七卷 第八十八卷
第八十九卷 第九十卷
第九十一卷 第九十二卷
第九十三卷 第九十四卷
第九十五卷 第九十六卷
第九十七卷 第九十八卷
第九十九卷 第一百卷
第一百零一卷 第一百零二卷
第一百零三卷 第一百零四卷
第一百零五卷 第一百零六卷
第一百零七卷 第一百零八卷
第一百零九卷 第一百一十卷
第一百一十一卷 第一百一十二卷
第一百一十三卷 第一百一十四卷
第一百一十五卷 第一百一十六卷
第一百一十七卷 第一百一十八卷
第一百一十九卷 第一百二十卷
第一百二十一卷 第一百二十二卷
第一百二十三卷 第一百二十四卷
第一百二十五卷 第一百二十六卷
第一百二十七卷 第一百二十八卷
第一百二十九卷 第一百三十卷
第一百三十一卷 第一百三十二卷
第一百三十三卷 第一百三十四卷
第一百三十五卷 第一百三十六卷
第一百三十七卷 第一百三十八卷
第一百三十九卷 第一百四十卷
第一百四十一卷 第一百四十二卷
第一百四十三卷 第一百四十四卷
第一百四十五卷 第一百四十六卷
第一百四十七卷 第一百四十八卷
第一百四十九卷 第一百五十卷
第一百五十一卷 第一百五十二卷
第一百五十三卷 第一百五十四卷
第一百五十五卷 第一百五十六卷
第一百五十七卷 第一百五十八卷
第一百五十九卷 第一百六十卷
第一百六十一卷 第一百六十二卷
第一百六十三卷 第一百六十四卷
第一百六十五卷 第一百六十六卷
第一百六十七卷 第一百六十八卷
第一百六十九卷 第一百七十卷
第一百七十一卷 第一百七十二卷
第一百七十三卷 第一百七十四卷
第一百七十五卷 第一百七十六卷
第一百七十七卷 第一百七十八卷
第一百七十九卷 第一百八十卷
第一百八十一卷 第一百八十二卷
第一百八十三卷 第一百八十四卷
第一百八十五卷 第一百八十六卷
第一百八十七卷 第一百八十八卷
第一百八十九卷 第一百九十卷
第一百九十一卷 第一百九十二卷
第一百九十三卷 第一百九十四卷
第一百九十五卷 第一百九十六卷
第一百九十七卷 第一百九十八卷
第一百九十九卷 第二百卷
第二百零一卷 第二百零二卷
第二百零三卷 第二百零四卷
第二百零五卷 第二百零六卷
第二百零七卷 第二百零八卷
第二百零九卷 第二百一十卷
第二百一十一卷 第二百一十二卷
第二百一十三卷 第二百一十四卷
第二百一十五卷 第二百一十六卷
第二百一十七卷 第二百一十八卷
第二百一十九卷 第二百二十卷
第二百二十一卷 第二百二十二卷
第二百二十三卷 第二百二十四卷
第二百二十五卷 第二百二十六卷
第二百二十七卷 第二百二十八卷
第二百二十九卷 第二百三十卷
第二百三十一卷 第二百三十二卷
第二百三十三卷 第二百三十四卷
第二百三十五卷 第二百三十六卷
第二百三十七卷 第二百三十八卷
第二百三十九卷 第二百四十卷
第二百四十一卷 第二百四十二卷
第二百四十三卷 第二百四十四卷
第二百四十五卷 第二百四十六卷
第二百四十七卷 第二百四十八卷
第二百四十九卷 第二百五十卷
第二百五十一卷 第二百五十二卷
第二百五十三卷 第二百五十四卷
第二百五十五卷 第二百五十六卷
第二百五十七卷 第二百五十八卷
第二百五十九卷 第二百六十卷
第二百六十一卷 第二百六十二卷
第二百六十三卷 第二百六十四卷
第二百六十五卷 第二百六十六卷
第二百六十七卷 第二百六十八卷
第二百六十九卷 第二百七十卷
第二百七十一卷 第二百七十二卷
第二百七十三卷 第二百七十四卷
第二百七十五卷 第二百七十六卷
第二百七十七卷 第二百七十八卷
第二百七十九卷 第二百八十卷
第二百八十一卷 第二百八十二卷
第二百八十三卷 第二百八十四卷
第二百八十五卷 第二百八十六卷
第二百八十七卷 第二百八十八卷
第二百八十九卷 第二百九十卷
第二百九十一卷 第二百九十二卷
第二百九十三卷 第二百九十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