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少妇freesexvideos强迫,进军国际市场野狼av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pron 域名停靠,欧美jiZZHD精品巨大又粗又长又硬,毛片在线网址播放,91秦先生在线观看国产久草,五月狠狠色丁香婷婷视频,国产精品在线视频频放,91久久成人

首頁 | 注冊 | 登陸 | 網(wǎng)站繁體 | 手機(jī)版 | 設(shè)為首頁 長沙社區(qū)通 做長沙地區(qū)最好的社區(qū)門戶網(wǎng)站 正在努力策劃制作...
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zhǔn)確,使用請先核實! 資治通鑒

 

第一百七十卷

陳紀(jì)四 臨海王光大元年(丁亥、567)

  陳紀(jì)四 陳臨海王光大元年(丁亥,公元567年)

  [1]春,正月,癸酉朔,日有食之。

  [1]春季,正月,癸酉朔(初一),出現(xiàn)日食。

  [2]尚書左仆射袁樞卒。

  [2]陳朝尚書左仆射袁樞去世。

  [3]乙亥,大赦,改元。

  [3]乙亥(初三),陳朝大赦天下,改年號為光大。

  [4]辛卯,帝祀南郊。

  [4]辛卯(十九日),陳廢帝到南郊祭祀。

  [5]壬辰,齊上皇還鄴。

  [5]壬辰(二十日),北齊太上皇回鄴城。

  [6]己亥,周主耕藉田。

  [6]己亥(二十七日),北周國主在藉田舉行耕種儀式。

  [7]二月,壬寅朔,齊主加元服,大赦。

  [7]二月,壬寅朔(初一),北齊國主舉行加冠的儀式,大赦全國。

  [8]初,高祖為梁相,用劉師知為中書舍人。師知涉學(xué)工文,練習(xí)儀禮,歷世祖朝,雖位宦不遷,而委任甚重,與揚(yáng)州刺史安成王頊、尚書仆射到仲舉同受遺詔輔政。師知、仲舉恒居禁中,參決眾事,頊與左右三百人入居尚書省。師知見頊地望權(quán)勢為朝野所屬,心忌之,與尚書左丞王暹等謀出頊于外。眾猶豫,未敢先發(fā)。東宮通事舍人殷不佞,素以名節(jié)自任,又受委東宮,乃馳詣相府,矯敕謂頊曰:“今四方無事,王可還東府經(jīng)理州務(wù)!

  [8]當(dāng)初,陳武帝是梁敬帝的丞相,任用劉師知為中書舍人。劉師知學(xué)識廣博擅長文學(xué),熟悉朝儀禮制,在梁世祖時,雖然為官得不到升遷,但委任他的事情很重要,他和揚(yáng)州刺史安成王陳頊、尚書仆射到仲舉一起受先皇的遺詔輔政。劉師知、到仲舉常常住在宮里,參預(yù)決定許多事情。陳頊和三百名身邊親信進(jìn)駐尚書省,劉師知看到陳頊的門第和權(quán)勢為朝廷和民間所注目,心中妒嫉,和尚書左丞王暹等策劃擬把陳頊排擠出尚書省。大家猶豫不定,不敢率先發(fā)難。東宮通事舍人殷不佞,一貫以維護(hù)名望氣節(jié)為己任,加上在東宮任職,是皇帝親自任命的,于是趕到尚書省假傳圣旨對陳頊說:“現(xiàn)在天下無事,安成王可以回自己的東府管理州務(wù)!

  頊將出,中記室毛喜,馳入見頊曰:“陳有天下日淺,國禍繼臻,中外危懼。太后深惟至計,令王入省共康庶績,今日之言,必非太后之意。宗壯之重,愿王三思,須更聞奏,無使奸人得肆其謀。今出外即受制于人,譬如曹爽,愿作富家翁,其可得邪!”瑣遣喜與領(lǐng)軍將軍吳明徹籌之,明徹曰:“嗣君諒暗,萬機(jī)多闕。殿下親實周、邵,當(dāng)輔安社稷,愿留中勿疑。”

  陳頊正準(zhǔn)備離開尚書省,中記室毛喜趕來見他,說:“陳朝據(jù)有天下為時還很短,國家接連遇到大喪事,上上下下都感到擔(dān)憂害怕。太后經(jīng)過深思熟慮,才決定叫您安成王進(jìn)尚書省共同興舉各種事功,殷不佞所說的,一定不是太后的意思。社稷的重任在身,希望您能三思,必須另行向朝廷奏報,不要使邪惡之徒的陰謀得逞,F(xiàn)在離開尚書省就會受到別人的牽制束縛,比如像曹爽那樣,只愿當(dāng)個富家翁,這怎能如愿!”陳頊派毛喜和領(lǐng)軍將軍吳明徹商議,吳明徹說:“繼位的國君正在居喪,日常紛繁的政務(wù)很多還沒有著手。殿下親如周公、召公,應(yīng)當(dāng)輔助皇上安定國家,希望殿下留在尚書省,不必疑慮!

  頊乃稱疾,召劉師知,留之與語,使毛喜先入言于太后,太后曰:“今伯宗幼弱,政事并委二郎。此非我意!毕灿盅杂诘。帝曰:“此自師知等所為,朕不知也!毕渤,以報頊。頊因囚師知,自入見太后及帝,極陳師知之罪,仍自草敕請畫,以師知付廷尉,其夜,于獄中賜死。以到仲舉為金紫光祿大夫。王暹、殷不佞并付治。不佞,不害之弟也,少有孝行,頊雅重之,故獨(dú)得不死,免官而已。王暹伏誅。自是國政盡歸于頊。

  陳頊于是假裝生病,請劉師知來,留住他進(jìn)行談話,同時派毛喜先向太后稟告。太后說:“現(xiàn)在伯宗皇帝年幼,政事都委托給二郎陳頊。殷不佞所說的不是我的意思!泵灿秩ハ蜿悘U帝說這件事。陳廢帝說:“ 這是劉師知他們自己的所作所為,朕并不知道。”毛喜回來報告給陳頊。陳頊把劉師知囚禁起崐來,親自進(jìn)宮見太后和皇帝,極力陳述劉師知的罪行,自己起草了詔命請皇帝御批,把劉師知交給廷尉,這天夜里,在牢獄中把他賜死。任命到仲舉為金紫光祿大夫。王暹、殷不佞一同交送有關(guān)部門治罪。殷不佞是殷不害的弟弟,少年時對父母很孝順,陳頊平素很看重他,所以唯獨(dú)他沒有被處死,只是被罷官而已。王暹被處死。從此以后國家大政都?xì)w于陳頊。

  右衛(wèi)將軍會稽韓子高,鎮(zhèn)領(lǐng)軍府,在建康諸將中士馬最盛,與仲舉通謀。事未發(fā)。毛喜請簡士馬配子高,并賜鐵炭,使修器甲。頊驚曰:“子高謀反,方欲收執(zhí),何為更如是邪?”喜曰:“山陵始畢,邊寇尚多,而子高受委前朝,名為杖順。若收之,恐不即授首,或能為人患。宜推心安誘,使不自疑,伺間圖之,一壯士之力耳!表溕钊恢。

  右衛(wèi)將軍會稽人韓子高,鎮(zhèn)守幕府,在建康的諸多將帥中,部下的兵馬最為強(qiáng)盛,曾經(jīng)和到仲舉聯(lián)系共謀。這件事沒有揭露。毛喜請陳頊選派士兵馬匹給韓子高,并賜給他鐵和木炭,供他修治兵器盔甲。陳頊感到驚訝說:“韓子高參預(yù)謀反,正要把他抓起來,為什么反倒這樣?”毛喜說:“先帝的山陵剛修建完畢,邊境的盜寇還很多,韓子高受前朝的委用,號稱憑倚之材。如果抓他,恐怕不能斬殺,或許變成禍患。應(yīng)當(dāng)對他推心置腹安撫誘導(dǎo),使他不產(chǎn)生懷疑,等到有機(jī)會再對付他,只要一個壯士的力量就夠了。”陳頊非常同意。

  仲舉既廢歸私第,心不自安。子郁,尚世祖妹信義長公主,除南康內(nèi)史,未之官。子高亦自危,求出為衡、廣諸鎮(zhèn);郁每乘小輿,蒙婦人衣,與子高謀。會前上虞令陸及子高軍主告其謀反。頊在尚書省,因召文武在位議立皇太子。平旦,仲舉、子高入省,皆執(zhí)之,并郁送廷尉,下詔,于獄賜死,余黨一無所問。

  到仲舉被免職后回到住所,心里很不平靜。他的兒子到郁,娶文帝的妹妹信義長公主為妻,授南康內(nèi)史的官職,他沒有赴任。韓子高自己也感到有危險,請求離京鎮(zhèn)守衡、廣等州;到郁往往坐小轎,蒙上婦女的衣服,到韓子高那里去策劃。恰巧前上虞令陸和韓子高軍隊的主將檢舉到郁謀反。陳頊在尚書省,召集在位的文武大臣們商議立皇太子的事。清晨,到仲舉、韓子高到尚書省,都被抓起來,連同到郁一并押送廷尉,詔令在獄中賜死,他們的余黨一個也不追問。

  [9]辛亥,南豫州刺史余孝頃坐謀反誅。

  [9]辛亥(初十),陳朝南豫州刺史余孝頃以謀反罪被殺。

  [10]癸丑,以東揚(yáng)州刺史始興王伯茂為中衛(wèi)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伯茂,帝之母弟也,劉師知、韓子高之謀,伯茂皆預(yù)之;司徒頊恐扇動內(nèi)外,故以為中衛(wèi),專使之居禁中,與帝游處。

  [10]癸丑(十二日),陳朝任命東揚(yáng)州刺史始興王陳伯茂為中衛(wèi)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陳伯茂是廢帝的同母兄弟,劉師知、韓子高的陰謀,陳伯茂都曾參預(yù);司徒陳頊恐怕陳伯茂在朝內(nèi)外煽惑,所以叫他任中衛(wèi),專門住在宮里,陪伴廢帝出游居住。

  [11]三月,甲午,以尚書右仆射沈欽為侍中、左仆射。

  [11]三月,甲午(二十三日),陳朝任命尚書右仆射沈欽為侍中、左仆射。

  [12]夏,四月,癸丑,齊遣散騎常侍司馬幼之來聘。

  [12]夏季,四月,癸丑(十三日),北齊派散騎常侍司馬幼之到陳朝聘問。

  [13]湘州刺史華皎聞韓子高死,內(nèi)不自安,繕甲聚徒,撫循所部,啟求廣州,以卜朝廷之意。司徒頊偽許之,而詔書未出。皎遣使?jié)撘鼙,又自歸于梁,以其子玄響為質(zhì)。

  [13]陳朝的湘州刺史華皎聽說韓子高被處死,內(nèi)心忐忑不安,便修造盔甲聚集徒眾,安撫部下,上奏要求擔(dān)任廣州刺史,以窺測朝廷的意思。司徒陳頊假意答允,而沒有下詔書。華皎派使者暗中引來北周軍隊,自己又投奔后梁,以自己的兒子華玄響作為人質(zhì)。

  五月,癸巳,頊以丹楊尹吳明徹為湘州刺史。

  五月,癸巳(二十三日),陳頊任命丹楊尹吳明徹為湘州刺史。

  [14]甲午,齊以東平王儼為尚書令。

  [14]甲午(二十四日),北齊任命東平王高儼為尚書令。

  [15]司徒頊遣吳明徹帥舟師三萬趣郢州,丙申,遣征南大將軍淳于量帥舟師五萬繼之,又遣冠武將軍楊文通從安成步道出茶陵,巴山太守黃法慧從宜陽崐出澧陵,共襲華皎,并與江州刺史章昭達(dá)、郢州刺史程靈洗合謀進(jìn)討。六月,壬寅,以司空徐度為車騎將軍,總督建康諸軍,步道趣湘州。

  [15]司徒陳頊派吳明徹率領(lǐng)三萬水軍進(jìn)取郢州,丙申(二十五日),派征南大將軍淳于量率領(lǐng)五萬水軍相繼跟進(jìn),又派冠武將軍楊文通從安成陸路向茶陵進(jìn)兵,巴山太守黃法慧從宜陽進(jìn)兵澧陵,共同攻襲華皎,并和江州刺史章昭達(dá)、郢州刺史程靈洗合謀進(jìn)討。六月,壬寅(初三),任命司空徐度為車騎將軍,總督建康的軍隊,從陸路進(jìn)兵湘州。

  [16]辛亥,周主尊其母叱奴氏為皇太后。

  [16]辛亥(十二日),北周國主向母親叱奴氏上皇太后尊號。

  [17]己未,齊封皇弟仁機(jī)為西河王,仁約為樂浪王,仁儉為潁川王,仁雅為安樂王,仁直為丹楊王,仁謙為樂海王。

  [17]己未(二十日),北齊封皇弟高仁機(jī)為西河王,高仁約為樂浪王,高仁儉為潁川王,高仁雅為安樂王,高仁直為丹楊王,高仁謙為東海王。

  [18]華皎使者至長安;梁王亦上書言狀,且乞師;周人議出師應(yīng)之。司會崔猷曰:“前歲東征,死傷過半。比雖循撫,瘡痍未復(fù)。今陳氏保境息民,共敦鄰好,豈可利其土地,納其叛臣,違盟約之信,興無名之師乎!”晉公護(hù)不從。閏六月,戊寅,遣襄州總管衛(wèi)公直督柱國陸通、大將軍田弘、權(quán)景宣、元定等將兵助之。

  [18]華皎的使者到長安;梁王也上書說明情況,請求北周派軍隊支援;周朝人商議準(zhǔn)備派軍隊答允對方請求。司會崔猷說:“前年東征洛陽,軍隊死傷過半。近來雖然加以安撫,但遭受的創(chuàng)傷還沒有平復(fù),F(xiàn)在陳朝保境安民,和我們睦鄰友好,怎么能貪圖它的土地,接納他們的叛臣,違背和對方盟約的信義,出動無名之師?”晉公宇文護(hù)不接受意見。閏六月,戊寅(二十一日),派襄州總管衛(wèi)公直督領(lǐng)柱國陸通、大將軍田弘、權(quán)景宣、元定等率領(lǐng)軍隊去幫助華皎。

  [19]辛巳,齊左丞相咸陽武王斛律金卒,年八十。長子光為大將軍,次子羨及孫武都并開府儀同三司,出鎮(zhèn)方岳,其余子孫封侯顯貴者甚眾。門中一皇后,二太子妃,三公主,事齊貴寵,三世無比。自肅宗以來,禮敬尤重,每朝見,常聽乘步挽車至階,或以羊車迎之。然金不以為喜,嘗謂光曰:“我雖不讀書,聞古來外戚鮮有能保其族者。女若有寵,為諸貴所嫉;無寵,為天子所憎。我家直以勛勞致富貴,何必藉女寵也!”

  [19]辛巳(二十四日),北齊左丞相咸陽武王斛律金死去,終年八十歲。他的長子斛律光為大將軍,次子斛律羨和孫子斛律武都封開府儀同三司,出任州的地方長官,其他子孫被封侯而顯貴的很多。斛律氏的門第中出了一個皇后,兩個太子妃,娶了三個公主,服事北齊受到恩寵,三代無比。自孝昭帝以來,特別禮待尊敬,每當(dāng)上朝拜見天子,常常準(zhǔn)許乘用人推的車輛到宮殿的臺階前,或用羊拉的車去迎接他上朝。然而斛律金并不為這種待遇而感到高興,曾經(jīng)對斛律光說:“我雖然不讀書,但聽到從古以來帝王的母族、妻族很少有能夠保護(hù)自己親族的。女的如果得到皇帝的寵愛,就會受到公侯權(quán)貴們的妒嫉;如果不得寵愛,就會被天子憎恨。我家一直以功勛勞績而得到富貴,何必依靠女兒受到皇帝的恩寵!”

  [20]壬午,齊以東平王儼錄尚書事,以左仆射趙彥深為尚書令,并省尚書左仆射婁定遠(yuǎn)為左仆射,中書監(jiān)徐之才為右仆射。定遠(yuǎn),昭之子也。

  [20]壬午(二十五日),北齊任命東平王高儼為錄尚書事,左仆射趙彥深為尚書令,并省尚書左仆射婁定遠(yuǎn)為左仆射,中書監(jiān)徐之才為右仆射。婁定遠(yuǎn)是婁昭的兒子。

  [21]秋,七月,戊申,立皇子至澤為太子。

  [21]秋季,七月,戊申(二十二日),陳朝立皇子陳至澤為太子。

  [22]八月,齊以任城王為太師,馮翊王潤為大司馬,段韶為左丞相,賀拔仁為右丞相,侯莫陳相為太宰,婁睿為太傅,斛律光為太保,韓祖念為大將軍,趙郡王睿為太尉,東平王儼為司徒。

  [22]八月,北齊任命任城王高為太師,馮翊王高潤為大司馬,段韶為左丞相 ,賀拔仁為右丞相,侯莫陳相為太宰,婁睿為太傅,斛律光為太保,韓祖念為大將軍,趙郡王高睿為太尉,東平王高儼為司徒。

  儼有寵于上皇及胡后,時兼京畿大都督、領(lǐng)軍大將軍,領(lǐng)御史中丞。魏朝崐故事:中丞出,與皇太子分路,王公皆遙駐車,去牛,頓軛于地,以待其過;其或遲違,則前驅(qū)以赤棒棒之。自遷鄴以后,此儀廢絕,上皇欲尊寵儼,命一遵舊制。儼初從北宮出,將上中丞,凡京畿步騎、領(lǐng)軍官屬、中丞威儀、司徒鹵簿,莫不畢從。上皇與胡后張幕于華林園東門外而觀之,遣中使驟馬趣仗。不得入,自言奉敕,赤棒卒應(yīng)聲碎其鞍,馬驚,人墜。上皇大笑,以為善,更敕駐車,勞問良久。觀者傾鄴城。

  高儼受到太上皇和胡后的恩寵,當(dāng)時兼任京畿大都督、領(lǐng)軍大將軍,領(lǐng)御史中丞。魏朝舊時的制度是:中丞外出時,和皇太子分路而行,王公們離他們很遠(yuǎn)時就要停車,把駕車的牛牽走,把車軛放在地上,等待他們通過;如果行動稍有遲緩就是違法,開道的前驅(qū)就用紅色的棍棒打驅(qū)逐。自從遷都到鄴城以后,這種儀式已經(jīng)廢除,太上皇為了表示對高儼的尊重寵愛,下令恢復(fù)這種制度。高儼剛離開北宮,就職中丞,凡是京畿的步騎、領(lǐng)軍的屬官、中丞和司徒的儀仗隨從,都全部出動,太上皇帝和胡后在華林園東門外設(shè)置帷幕觀看,派遣使者騎馬疾馳到高儼的儀仗隊那里。使者不得進(jìn)入,自稱是奉皇帝的命令而來的,手持紅色棍棒的兵士應(yīng)聲打碎使者的馬鞍,馬受到驚嚇,把使者顛下來。太上皇大笑,以為很好,還下令高儼停車。對他慰問了很久。全鄴城的人都出來觀看。

  儼恒在宮中,坐含光殿視事,諸父皆拜之。上皇或時如并州,儼恒居守。每送行,或半路,或至?xí)x陽乃還。器玩服飾,皆與齊主同,所須悉官給。嘗于南宮見新冰早李,還,怒曰:“尊兄已有,我何意無!”自是齊主或先得新奇,屬官及工人必獲罪。儼性剛決,嘗言于上皇曰:“尊兄懦,何能帥左右!”上皇每稱其才,有廢立意,胡后亦勸之,既而中止。

  高儼常在宮里,坐在含光殿辦理政事,同宗族長輩都向他下拜表示尊敬。太上皇有時去并州,高儼便常常在宮中留守。給太上皇送行時,或送到半路,或送到晉陽才回宮。他的用具服飾,都和北齊國主的一般,需用的東西都由官府供給。曾經(jīng)在北齊國主所住的南宮見到剛送來的冰鎮(zhèn)的李子,回去后,勃然大怒說:“我的哥哥有這個,我為什么卻沒有!”從此以后北齊國主比他先得到新奇的東西,屬官和工匠一定會獲罪。高儼性情剛愎果斷,曾對太上皇說:“哥哥懦弱,怎么能統(tǒng)率左右!”太上皇往往稱贊他的才能,有廢高緯立高儼的意思,胡后也勸他這樣做,但不久就中止了這個想法。

  [23]華皎遣使誘章昭達(dá),昭達(dá)執(zhí)送建康。又誘程靈洗,靈洗斬之。皎以武州居其心腹,遣使誘都督陸子隆,子隆不從;遣兵攻之,不克。巴州刺史戴僧朔等并隸于皎,長沙太守曹慶等,本隸皎下,遂為之用。司徒頊恐上流守宰皆附之,乃曲赦湘、巴二州。九月,乙巳,悉誅皎家屬。

  [23]華皎派使者去勸誘章昭達(dá),被章昭達(dá)捉住送到建康。又派使者去勸誘程靈洗,被程靈洗殺死。華皎因為武州是他的心腹要地,派使者去勸誘武州都督陸子隆,陸子隆不肯聽從;華皎派軍隊去進(jìn)攻,也沒有攻克。巴州刺史戴僧朔等都隸屬華皎,長沙太守曹慶等人,原先也隸屬華皎,因此都為華皎效命。司徒陳頊擔(dān)心上游一帶的郡守地方官都?xì)w附華皎,便特別赦免了湘、巴二州。九月,乙巳(初七),把華皎的家屬全部處死。

  梁以皎為司空,遣其柱國王操將兵二萬助之。周權(quán)景宣將水軍,元定將陸軍,衛(wèi)公直總之,與皎俱下。淳于量軍夏口,直軍魯山,使元定以步騎數(shù)千圍郢州。皎軍于白螺,與吳明徹等相持。徐度、楊文通由嶺路襲湘州,盡獲其所留軍士家屬。

  后梁任命華皎為司空,派柱國王操領(lǐng)兵二萬去援助他。北周權(quán)景宣率領(lǐng)水軍,元定率領(lǐng)陸軍,由衛(wèi)公宇文直總轄,和華皎的軍隊一起順流而下,淳于量駐軍夏口,宇文直駐軍魯山,元定以幾千名步、騎兵包圍郢州。華皎在白螺駐軍,和吳明徹的陳朝軍隊互相鉗制。陳朝的徐度、楊文通從陸路奔襲湘州,把華皎留在湘州的軍士家屬全部俘虜。

  皎自巴陵與周、梁水軍順流乘風(fēng)而下,軍勢甚盛,戰(zhàn)于沌口。量、明徹募軍中小艦,多賞金銀,令先出當(dāng)西軍大艦受其拍;西軍諸艦發(fā)拍皆盡,然后量等以大艦拍之,西軍艦皆碎,沒于中流。西軍又以艦載薪,因風(fēng)縱火,俄而風(fēng)轉(zhuǎn),自焚,西軍大敗。皎與戴僧朔單舸走,過巴陵,不敢發(fā)岸,徑奔江陵;衛(wèi)公直亦奔江陵。

  華皎從巴陵與北周、后梁的水軍順流乘風(fēng)西下,軍勢很強(qiáng)盛,在沌口和陳崐朝軍隊發(fā)生戰(zhàn)斗。淳于量、吳明徹募集了軍隊中的小船,賞給許多金銀,命令先行出發(fā)承受北周、后梁水軍大船上“拍竿”的攻擊;等對方船上“拍竿”發(fā)射的石塊,淳于量等便用大船上的“拍竿”向?qū)Ψ竭M(jìn)攻,北周、后梁的大船都被“拍竿”擊破,沉沒在沌口中游。北周、后梁的軍隊又用船裝載了乾柴,借風(fēng)力縱火引向?qū)Ψ,不久風(fēng)向轉(zhuǎn)變,火燒到自己,北周、后梁的軍隊大敗。華皎和戴僧朔乘一只船逃走,路過巴陵,不敢靠岸,直奔江陵,衛(wèi)公宇文直也奔向江陵。

  元定孤軍,進(jìn)退無路,斫竹開徑,且戰(zhàn)且引,欲趣巴陵。巴陵已為徐度等所據(jù),度等遣使偽與結(jié)盟,許縱之還國;定信之,解仗就度,度執(zhí)之,盡俘其眾,并擒梁大將軍李廣。定憤恚而卒。

  元定的孤軍,進(jìn)退無路,砍斷竹子開出道路,且戰(zhàn)且退,想退到巴陵。這時巴陵已經(jīng)被徐度等所占領(lǐng),徐度等派使者假裝愿意和他結(jié)盟,答允放他回北周;元定相信了,解除了武裝歸順徐度,徐度捉住他,并俘虜了元定的全部軍隊,還擒獲了后梁的大將軍李廣。元定憤怒而死。

  皎黨曹慶等四十余人并伏誅。唯以岳陽太守章昭裕,昭達(dá)之弟,桂陽太守曹宣,高祖舊臣,衡陽內(nèi)史汝陰任忠,嘗有密啟;旨宥之。

  華皎的余黨曹慶等四十多人都被殺。只有岳陽太守章昭裕因為是章昭達(dá)的弟弟,桂陽太守曹宣是陳朝高祖時的老臣,衡陽內(nèi)史汝陰任忠曾經(jīng)向朝廷上過密啟 ,這三人被寬恕免罪。

  吳明徹乘勝攻梁河?xùn)|,拔之。

  吳明徹乘勝攻克后梁的河?xùn)|郡。

  周衛(wèi)公直歸罪于梁柱國殷亮;梁主知非其罪,然不敢違,遂誅之。

  北周衛(wèi)公宇文直把失敗歸罪于后梁的柱國殷亮;后梁明帝雖然明白不是殷亮的罪過,因為不敢違抗宇文直的意志,便把他殺死。

  周與陳既交惡,周沔州刺史裴寬白襄州總管,請益戍兵,并遷城于羊蹄山以避水?偣鼙粗,程靈洗舟師奄至城下。會大雨,水暴漲,靈洗引大艦臨城發(fā)拍,擊樓堞皆碎,矢石盡夜攻之三十余日;陳人登城,寬猶帥眾執(zhí)短兵拒戰(zhàn);又二日,乃擒之。

  北周和陳朝既關(guān)系破裂,互相仇視,北周的沔州刺史裴寬向襄州總管報告,請求增加衛(wèi)戍的軍隊,并把城池遷到羊蹄山以遠(yuǎn)離水邊。襄州總管的援軍還沒到,程靈洗的水軍船隊已經(jīng)來到城下。正遇天降大雨,河水猛漲,程靈洗把大船駛到城邊用“拍竿”發(fā)起攻擊,把城上的矮墻都打碎了,又用箭和石塊攻打了三十多天;陳朝軍隊登上城墻,裴寬還率領(lǐng)軍隊用短兵器抵抗;過了兩天,裴寬被擒。

  [24]丁巳,齊上皇如晉陽。山東水,饑,僵尸滿道。

  [24]丁巳(十九日),北齊太上皇帝去晉陽。山東發(fā)生水災(zāi)、饑荒,道路上都是尸體。

  [25]冬,十月,甲申,帝享太廟。

  [25]冬季,十月,甲申(十七日),陳廢帝到太廟祭祀祖宗。

  [26]十一月,戊戌朔,日有食之。

  [26]十一月,戊戌朔(初一),出現(xiàn)日食。

  [27]丙午,齊大赦。

  [27]丙午(初九),北齊大赦全國。

  [28]癸丑,周許穆公宇文貴自突厥還,卒于張掖。

  [28]癸丑(十六日),北周許穆公宇文貴從突厥回朝,中途死在張掖。

  [29]齊上皇還鄴。

  [29]北齊太上皇回鄴城。

  [30]十二月,周晉公護(hù)母卒,詔起,令視事。

  [30]十二月,北周晉公宇文護(hù)的母親死去,周武帝下詔讓他不必守喪,叫他就職治事。

  [31]齊秘書監(jiān)祖,與黃門侍郎劉逖友善。欲求宰相,乃疏趙彥深、元文遙、和士開罪狀,令逖奏之,逖不敢通;彥深等聞之,先詣上皇自陳。上皇大怒,執(zhí),詰之,因陳士開、文遙、彥深等朋黨、弄權(quán)、賣官、鬻獄事。上皇曰:“爾乃誹謗我!”曰:“臣不敢誹謗,陛下取人女!鄙匣试唬骸拔乙云漯囸~,收養(yǎng)之耳!痹唬骸昂尾婚_倉振給,乃買入后宮乎?”上皇益怒崐,以刀環(huán)筑其口,鞭杖亂下,將撲殺之。呼曰:“陛下勿殺臣,臣為陛下合金丹。”遂得少寬。曰:“陛下有一范增不能用!鄙匣视峙唬骸盃栕员确对觯晕覟轫椨鹦?”曰:“項羽布衣,帥烏合之眾,五年而成霸業(yè)。陛下藉父兄之資,才得至此,臣以為項羽未易可輕。”上皇愈怒,令以土塞其口。且吐且言,乃鞭二百,配甲坊,尋徙光州,敕令牢掌。別駕張奉福曰:“牢者,地牢也!蹦酥玫乩沃,桎梏不離身;夜,以蕪菁子為燭,眼為所熏,由是失明。

  [31]北齊秘書監(jiān)祖,和黃門侍郎劉逖關(guān)系很好。祖想做宰相,便上疏陳述趙彥深、元文遙、和士開的罪狀,叫劉逖向太上皇奏報,劉逖不敢啟奏;趙彥深等人聽到后,自己先到太上皇那里申述情況。太上皇勃然大怒,把祖抓來,親自審問,祖說出和士開、元文遙、趙彥深等人拉幫結(jié)黨、玩弄權(quán)術(shù)、出賣官職、辦獄受賄的事實。太上皇說:“你是在誹謗我!”祖說:“臣不敢誹謗,因為陛下娶了人家的女兒!碧匣收f:“我因為她們遭受災(zāi)荒饑饉,所以才收養(yǎng)她們!弊嬲f:“那為什么不開糧倉賑濟(jì)糧食,反把她們買到后宮?”太上皇更加惱怒,用刀把的鐵環(huán)鑿他的嘴,用鞭子棍子亂打,要把他打死。祖大叫說:“陛下不要?dú)⒊迹寄芙o陛下煉金丹。”這才稍為緩和。祖說:“陛下有一個象范增那樣的人卻不能用他!碧匣视执笈f:“你把自己比作范增,把我比作項羽嗎?”祖說:“項羽出身布衣,率領(lǐng)烏合之眾,用五年時間而成就霸業(yè)。陛下靠了父兄的地位、聲望,才有今天,臣以為不能輕視項羽!碧匣视诱鹋腥擞猛寥谒炖。祖邊吐邊說,被鞭打二百,發(fā)配甲坊做工,不久又把他遷到光州,命令他做“牢掌”。別駕張奉福說:“牢,就是地牢!北惆阉粼诘乩卫铮魃鲜咒D腳鐐;晚上點(diǎn)燃蔓菁子油代替蠟燭,眼睛被煙火所熏,從此失明。

  [32]齊七兵尚書畢義云,為治酷忍,非人理所及,于家尤甚。夜,為盜所殺,遺其刀,驗之,其子善昭所佩刀也。有司執(zhí)善昭,誅之。

  [32]北齊七兵尚書畢義云,治下非常殘酷,超乎人理,對家人更是如此。夜晚,被人殺死,現(xiàn)場留下刀子,經(jīng)過查證,是他兒子畢善昭的佩刀。官府逮捕了畢善昭,將他處死。

  二年(戊子、568)

  二年(戊子,公元568年)

  [1]春,正月,己亥,安成王頊進(jìn)位太傅,領(lǐng)司徒,加殊禮。

  [1]春季,正月,己亥(初三),安成王陳頊進(jìn)位太傅,領(lǐng)司徒,加特殊的禮遇。

  [2]辛丑,周主祀南郊。

  [2]辛丑(初五),北周國主到南郊祭祀。

  [3]癸亥,齊主使兼散騎常侍鄭大護(hù)來聘。

  [3]癸亥(二十七日),北齊國主派兼散騎常侍鄭大護(hù)來陳朝聘問。

  [4]湘東忠肅公徐度卒。

  [4]陳朝的湘東忠肅公徐度死。

  [5]二月,丁卯,周主如武功。

  [5]二月,丁卯(初二),北周國主去武功。

  [6]突厥木桿可汗貳于周,更許齊人以婚,留陳公純等數(shù)年不返。會大雷風(fēng),壞其穹廬,旬日不止。木桿懼,以為天譴,即備禮送其女于周,純等奉之以歸。三月,癸卯,至長安,周主行親迎之禮。甲辰,周大赦。

  [6]突厥木桿可汗對北周產(chǎn)生二心,答允和北齊聯(lián)姻,把北周派去迎親的使者陳公純等人扣留了好幾年不放回去。恰逢天上打雷刮風(fēng),木桿可汗所住的氈帳受到破壞,大雷風(fēng)十天都沒有停止。木桿可汗感到懼怕,以為這是上天對他的譴責(zé),于是準(zhǔn)備了禮物送女兒去北周,陳公純等侍奉她歸來。三月,癸卯(初三),抵達(dá)長安,北周君主行親迎之禮。甲辰(初九),北周大赦全國。

  [7]己巳,齊以東平王儼為大將軍,南陽王綽為司徒,開府儀同三司徐顯秀為司空,廣寧王孝珩為尚書令。

  [7]乙巳(初十),北齊任命東平王高儼為大將軍,南陽王高綽為司徒,開府儀同三司徐顯秀為司空,廣寧王高孝珩為尚書令。

  [8]戊午,周燕文公于謹(jǐn)卒。謹(jǐn)勛高位重,而事上益恭,每朝參,所從不過二三騎。朝廷有大事,多與謹(jǐn)謀之。謹(jǐn)盡忠補(bǔ)益,于功臣中特被親信,禮遇隆崐重,始終無間;教訓(xùn)諸子,務(wù)存靜退,而子孫蕃衍,率皆顯達(dá)。

  [8]戊午(二十三日),北周燕文公于謹(jǐn)去世。于謹(jǐn)雖然功勛很高,地位重要,而侍奉皇帝非常恭敬,每逢上朝參拜皇帝,騎馬的隨從不過二三人。朝廷遇到大事,皇帝都和于謹(jǐn)商量。于謹(jǐn)竭盡忠誠增益幫助,在所有功臣中特別被親信,賜給他很高的禮遇,君臣間始終沒有隔閡;他還教育兒子們一定要恬靜謙虛,后來子孫蕃衍,都很顯貴。

  [9]吳明徹乘勝進(jìn)攻江陵,引水灌之。梁主出頓紀(jì)南以避之。周總管田弘從梁主,副總管高琳與梁仆射王操守江陵三城,晝夜拒戰(zhàn)十旬。梁將馬武、吉徹?fù)裘鲝兀瑪≈。明徹退保公安,梁主乃得還。

  [9]吳明徹乘勝進(jìn)攻江陵,引水淹城。后梁國主出走駐屯在紀(jì)南躲避大水。北周總管田弘跟從后梁國主,副總管高琳和后梁仆射王操守衛(wèi)江陵三城,日夜拒戰(zhàn)達(dá)一百天,后梁將領(lǐng)馬武、吉徹攻擊吳明徹,將他打敗。吳明徹退保公安,后梁國主才得以回朝。

  [10]夏,四月,辛巳,周以達(dá)奚武為太傅,尉遲迥為太保,齊公憲為大司馬。

  [10]夏季,四月,辛巳(十七日),北周任命達(dá)奚武為太傅,尉遲迥為太保,齊公宇文憲為大司馬。

  [11]齊上皇如晉陽。

  [11]北齊太上皇去晉陽。

  [12]齊尚書左仆射徐之才善醫(yī),上皇有疾,之才療之,既愈;中書監(jiān)和士開欲得次遷,乃出之才為兗州刺史。五月,癸卯,以尚書右仆射胡長仁為左仆射,士開為右仆射。長仁,太上皇后之兄也。

  [12]北齊尚書左仆射徐之才精通醫(yī)術(shù),太上皇生病,徐之才為他治療,很快就痊愈了;中書監(jiān)和士開想按次序得到升遷,便將徐之才外放為兗州刺史。五月,癸卯(初九),任命尚書右仆射胡長仁為左仆射,和士開為右仆射。胡長仁是太上皇后的哥哥。

  [13]庚戌,周主享太廟;庚申,如醴泉宮。

  [13]庚戌(十六日),北周國主到太廟祭祀行禮;庚申(二十六日),去醴泉宮。

  [14]壬戌,齊上皇還鄴。

  [14]壬戌(二十八日),北齊太上皇回鄴城。

  [15]秋,七月,壬寅,周隨桓公楊忠卒,子堅襲爵。堅為開府儀同三司、小宮伯,晉公護(hù)欲引以為腹心。堅以白忠,忠曰:“兩姑之間難為婦,汝其勿往!”堅乃辭之。

  [15]秋季,七月,壬寅(初九),北周隨桓公楊忠去世,兒子楊堅繼承爵位。楊堅是開府儀同三司、小宮伯,晉公宇文護(hù)想用他作為自己的心腹。楊堅曾把這件事告訴父親楊忠,楊忠說:“兩個婆婆之間的媳婦最難當(dāng),你不能去!”楊堅便推辭了。

  [16]丙午,帝享太廟。

  [16]丙午(十三日),陳廢帝到太廟祭祀行禮。

  [17]戊午,周主還長安。

  [17]戊午(二十五日),北周國主回長安。

  [18]壬戌,封皇弟伯智為永陽王,伯謀為桂陽王。

  [18]壬戌(二十九日),陳廢帝封弟弟陳伯智為永陽王,陳伯謀為桂陽王。

  [19]八月,齊請和于周,周遣軍司馬陸程聘于齊;九月,丙申,齊使侍中斛斯文略報之。

  [19]八月,北齊向北周求和,北周派軍司馬陸程到北齊聘問;九月,丙申(初四),北齊派侍中斛斯文略回聘。

  [20]冬,十月,癸亥,周主享太廟。

  [20]冬季,十月,癸亥(初二),北周國主到太廟祭祀行禮。

  [21]庚午,帝享太廟。

  [21]庚午(初九),陳廢帝到太廟祭祀行禮。

  [22]辛巳,齊以廣寧王孝珩錄尚書事,左仆射胡長仁為尚書令,右仆射和士開為左仆射,中書監(jiān)唐邕為右仆射。

  [22]辛巳(二十日),北齊任命廣寧王高孝珩為錄尚書事,左仆射胡長仁為尚書令,右仆射和士開為左仆射,中書監(jiān)唐邕為右仆射。[23]十一月,壬辰朔,日有食之。

  [23]十一月,壬辰朔(初一),發(fā)生日食。

  [24]齊遣兼散騎常侍李諧來聘。

  [24]北齊派兼散騎常侍李諧來陳朝聘問。

  [25]甲辰,周主如岐陽。

  [25]甲辰(十三日),北周國主去岐陽。

  [26]周遣開府儀同三司崔彥等聘于齊。

  [26]北周開府儀同三司崔彥等人到北齊聘問。

  [27]始興王伯茂以安成王頊專政,意甚不平,屢肆惡言。甲寅,以太皇太后令誣帝,云與劉師知、華皎等通謀。且曰:“文皇知子之鑒,事等帝堯;傳弟之懷,又符太伯。今可還申曩志,崇立賢君!彼鞆U帝為臨海王,以安成王入纂。又下令,黜伯茂為溫麻侯,置諸別館,安成王使盜邀之于道,殺之車中。

  [27]陳朝的始興王陳伯茂因為安成王陳頊專政,心中不平,經(jīng)?诔鰫貉。甲寅(二十三日),陳頊借太皇太后的令誣告廢帝,說他和劉師知、華皎等人互通共謀。還說:“文皇帝對兒子的審察,不想傳位給他,這事相當(dāng)于唐堯那樣;傳位給弟弟的胸懷,又像泰伯那樣,F(xiàn)在應(yīng)當(dāng)重申文皇帝以前的意向,另立一個賢明的君主!庇谑前言谖坏幕实蹚U為臨海王,以安成王陳頊入繼皇帝位。又下命令把陳伯茂貶為溫麻侯,安置在王室成員舉行婚禮的別館里,安成王陳頊嗾使強(qiáng)盜在路上將他截住,把他殺死在車?yán)铩?p>  [28]齊上皇疾作,驛追徐之才,未至。辛未,疾亟,以后事屬和士開,握其手曰:“勿負(fù)我也!”遂殂于士開之手。明日,之才至,復(fù)遣還州。

  [28]北齊太上皇生病,派驛使追召徐之才回來,徐之才沒能及時趕到。辛未(初十),太上皇病得很重,把后事委托給和士開,握著他的手說:“你不要辜負(fù)我的委托!”還沒放開手就死了。第二天,徐之才趕到,又叫他回兗州。

  士開秘喪三日不發(fā)。黃門侍郎馮子琮問其故,士開曰:“神武、文襄之喪,皆秘不發(fā)。今至尊年少,恐王公有貳心者,意欲盡追集于涼風(fēng)堂,然后與公議之!笔块_素忌太尉錄尚書事趙郡王睿及領(lǐng)軍婁定遠(yuǎn),子琮恐其矯遺詔出睿于外,奪定遠(yuǎn)禁兵,乃說之曰:“大行先已傳位于今上,群臣富貴者,皆至尊父子之恩,但令在內(nèi)貴臣一無改易,王公必?zé)o異志。世異事殊,豈得與霸朝相比!且公不出宮門已數(shù)日,升遐之事,行路皆傳,久而不舉,恐有他變!笔块_乃發(fā)喪。

  和士開三天秘不發(fā)喪。黃門侍郎馮子琮問他是什么原因,和士開說:“神武、文襄帝的喪事,都秘而不發(fā)。現(xiàn)在皇上年幼,恐怕王公中有對朝廷懷二心的,我想把他們都召集到?jīng)鲲L(fēng)堂,然后和他們一起商量!焙褪块_一貫忌恨太尉錄尚書事趙郡王高睿和領(lǐng)軍婁定遠(yuǎn),馮子琮怕和士開假傳遺詔把高睿排擠在外,而去奪取婁定遠(yuǎn)禁兵的軍權(quán),于是對他說:“太上皇帝以前已經(jīng)把皇位傳給當(dāng)今皇帝,群臣所以能夠富貴,都是太上皇和皇帝父子的恩德,只要使在朝的貴臣能保持他們的地位,王公們一定不會有二心,時代變化而事情也各不相同,怎能和神武、文襄帝的時代相提并論!而且您已經(jīng)幾天沒出宮門,太上皇駕崩的事,外面都已經(jīng)傳開了,時間過了很久還不舉喪,只怕發(fā)生別的變化!焙褪块_于是發(fā)喪。

  丙子,大赦。戊寅,尊太上皇后為皇太后。

  丙子(十五日),大赦全國。戊寅(十七日),給太上皇后上皇太后的尊號。

  侍中尚書左仆射元文遙,以馮子琮,胡太后之妹夫,恐其贊太后干預(yù)朝政,與趙郡王睿、和士開謀,出子琮為鄭州刺史。

  侍中尚書左仆射元文遙,因為馮子琮是胡太后的妹夫,怕他幫助胡太后干預(yù)朝政,和趙郡王高睿、和士開合謀,把馮子琮貶為鄭州刺史。

  世祖驕奢淫,役繁賦重,吏民苦之。甲申,詔:“所在百工細(xì)作,悉罷之。鄴下、晉陽、中山宮人、官口之老病者,悉簡放。諸家緣坐在流所者,聽還!

  北齊武成帝在世時驕奢淫佚,徭役繁多賦稅苛重,官吏和百姓都感到困苦。甲申(二十三日),下詔書:“所有從事營建制造等事的工匠和官員都撤銷。鄴下、晉陽、中山等宮的宮人和年老有病的官中奴婢,一律放歸民間。凡是崐由于親屬犯罪而遭株連流放在外的,可以回原籍!

  [29]周梁州恒棱獠叛,總管長史南鄭趙文表討之。諸將欲四面進(jìn)攻,文表曰:“四面攻之,獠無生路,必盡死以拒我,未易可克。今吾示以威恩,為惡者誅之,從善者撫之。善惡既分,破之易矣!彼煲源艘獗榱钴娭。時有從軍熟獠,多與恒棱親識,即以實報之。恒棱猶豫未決,文表軍已至其境。獠中先有二路,一平一險,有獠帥數(shù)人來見,請為鄉(xiāng)導(dǎo)。文表曰:“此路寬平,不須為導(dǎo)。卿但先行慰諭子弟,使來降也!蹦饲仓。文表謂諸將曰:“獠帥謂吾從寬路而進(jìn),必設(shè)伏以邀我,當(dāng)更出其不意。”乃引兵自險路入。乘高而望,果有伏兵。獠既失計,爭帥眾來降。文表皆慰撫之,仍征其租稅,無敢違者。周人以文表為蓬州長史。

  [29]北周梁州恒棱的獠人反叛,派總管長史南鄭人趙文表討伐。將領(lǐng)們準(zhǔn)備從四面進(jìn)攻,趙文表說:“四面圍攻,他們便沒有生路,一定會拼死跟我們對抗,這就不容易攻克,F(xiàn)在我們向他們分別予以嚴(yán)厲懲治和恩惠籠絡(luò),對一意作惡的處死,對改惡從善的安撫,這樣可以區(qū)分善惡,攻破他們就容易了!北惆堰@個意思傳達(dá)到軍隊里。當(dāng)時有歸附北周并參加了軍隊的獠人,不少和恒棱的獠人沾親帶故,相互認(rèn)識,便據(jù)實告訴他們。恒棱的獠人猶豫不決,趙文表的軍隊已經(jīng)到了那里。通向恒棱的道路有兩條,一條平坦一條險要,有幾個獠人頭目來見趙文表,愿意充當(dāng)向?qū)。趙文表說:“這條路寬敞平坦,不用為我們當(dāng)向?qū),你們可以先回去勸慰子弟,希望他們來投降。”便讓他們回去。趙文表對將領(lǐng)們說:“獠人的頭目以為我們會從寬路前進(jìn),一定設(shè)下埋伏阻擊我們,應(yīng)當(dāng)出其不意地行動!庇谑锹暑I(lǐng)軍隊從險路開進(jìn)。登上高處了望,果然發(fā)現(xiàn)伏兵。恒棱的獠人計謀未能得逞,爭相帶領(lǐng)部眾來投降。趙文表對他們勸慰安撫,仍舊向當(dāng)?shù)卣魇兆舛悾瑳]有人敢違抗。北周任命趙文表為蓬州長史。

  高宗宣皇帝上之上太建元年(己丑、569)

  陳宣帝太建元年(己丑,公元569年)

  [1]春,正月,辛卯朔,周主以齊世祖之喪罷朝會,遣司會李綸吊賻,且會葬。

  [1]春季,正月,辛卯朔(初一),北周國主因為武成帝的喪事停止朝會,派遣司會李綸前往吊唁贈送奠儀,參加喪葬儀式。

  [2]甲午,安成王即皇帝位,改元,大赦。復(fù)太皇太后為皇太后,皇太后為文皇后;立妃柳氏為皇后,世子叔寶為太子;封皇子叔陵為始興王,奉昭烈王祀。乙未,上謁太廟。丁酉,以尚書仆射沈欽為左仆射,度支尚書王勱為右仆射。勱,份之孫也。

  [2]甲午(初四),安成王陳頊即皇帝位,改年號,大赦全國;謴(fù)太皇太后的皇太后稱號,皇太后稱文皇后;立妃子柳氏為皇后,世子陳叔寶為太子;封皇子陳叔陵為始興王,作為昭烈王的后嗣。乙未(初五),陳宣帝謁太廟。丁酉(初七),任命尚書仆射沈欽為右仆射,度支尚書王勱為右仆射。王勱是王份的孫子。

  [3]辛丑,上祀南郊。

  [3]辛丑(十一日),陳宣帝到南郊祭天。

  [4]壬寅,封皇子叔英為豫章王,叔堅為長沙王。

  [4]壬寅(十二日),陳朝封皇子陳叔英為豫章王,陳叔堅為長沙王。

  [5]戊午,上享太廟。

  [5]戊午(二十八日),陳宣帝到太廟祭祀。

  [6]齊博陵文簡王濟(jì),世祖之母弟也,為定州刺史,語人曰:“次敘當(dāng)至我矣。”齊主聞之,陰使人就州殺之,葬贈如禮。

  [6]北齊博陵文簡王高濟(jì),是武成帝的同母兄弟,任定州刺史,對別人說:“按次序規(guī)定應(yīng)當(dāng)輪到我做皇帝了!北饼R后主高緯聽說后,暗中派人去定州將他殺死,按規(guī)定儀式將他埋葬,追贈官爵。

  [7]二月,乙亥,上耕藉田。

  [7]二月,乙亥(十五日),陳宣帝到藉田舉行耕種儀式。

  [8]甲申,齊葬武成帝于永平陵,廟號世祖。

  [8]甲申(二十四日),北齊把武成帝葬在永平陵,廟號世祖。

  [9]乙丑,齊徙東平王儼為瑯邪王。[9]己丑(二十九日),北齊把東平王高儼遷移到瑯邪郡為瑯邪王。

  [10]齊遣侍中叱列長叉聘于周。

  [10]北齊派侍中叱列長叉到北周聘問。

  [11]齊以司空徐顯秀為太尉,并省尚書令婁定遠(yuǎn)為司空。

  [11]北齊任命司空徐顯秀為太尉,并省尚書令婁定遠(yuǎn)為司空。

  初,侍中、尚書右仆射和士開,為世祖所親狎,出入臥內(nèi),無復(fù)期度,遂得幸于胡后。及世祖殂,齊主以士開受顧托,深委任之,威權(quán)益盛;與婁定遠(yuǎn)及錄尚書事趙彥深、侍中·尚書左仆射元文遙、開府儀同三司唐邕、領(lǐng)軍綦連猛、高阿那肱、度支尚書胡長粲俱用事,時號“八貴”。太尉趙郡王睿、大司馬馮翊王潤、安德王延宗與婁定遠(yuǎn)、元文遙皆言于齊主,請出士開為 外任。會胡太后觴朝貴于前殿,睿面陳士開罪失云:“士開先帝弄臣,城狐社鼠,受納貨賂,穢亂宮掖。臣等義無杜口,冒死陳之。”太后曰:“先帝在時,王等何不言?今日欲欺孤寡邪?且飲酒,勿多言!”睿等辭色愈厲。儀同三司安吐根曰:“臣本商胡,得在諸貴行末,既受厚恩,豈敢惜死!不出士開,朝野不定!碧笤唬骸爱惾照撝,王等且散!”睿等或投冠于地,或拂衣而起。明日,睿等復(fù)詣云龍門,令文遙入奏之,三返,太后不聽。左丞相段韶使胡長粲傳太后言曰:“梓宮在殯,事太匆匆,欲王等更思之!”睿等遂皆拜謝。長粲復(fù)命,太后曰:“成妹母子家者,兄之力也。”厚賜睿等,罷之。

  起初,侍中、尚書右仆射和士開,受武成帝的寵愛親昵,在皇帝臥室出入,不受限制,因此就和胡太后私通。武成帝死后,北齊后主高緯因為和士開曾經(jīng)受武成帝的顧托之命,所以對他信任重用,威勢和權(quán)力更大;他的婁定遠(yuǎn)、錄尚書事趙彥深、侍中及尚書左仆射元文遙、開府儀同三司唐邕、領(lǐng)軍綦連猛、高阿那肱、度支尚書胡長粲都在朝廷當(dāng)權(quán),當(dāng)時號稱“八貴”。太尉趙郡王高睿、大司馬馮翊王高潤、安德王高延宗和婁定遠(yuǎn)、元文遙都對后主說,請后主把和士開調(diào)離朝廷去外地任職。適逢胡太后在前殿請朝廷中的親貴們飲酒,高睿當(dāng)面陳述和士開的罪過說:“和士開是先帝時的親近狎玩之臣,仗勢作惡,接受賄賂,淫亂宮廷。臣等出于正義不能閉口不說,所以冒死陳述!焙笳f:“先帝在世時,你們?yōu)槭裁床徽f?今天是不是想欺侮我們孤兒寡母?姑且飲酒,不要多說!”高睿等人的言語和面色更加嚴(yán)厲。儀同三司安吐根說:“臣家本來是經(jīng)商胡人,得以位于諸多親貴的末尾,既然受到朝廷的厚恩,怎敢怕死!不把和士開從朝廷調(diào)走,朝野上下就不安定!焙笳f:“改日再談,你們都走吧!”高睿等有的把帽子扔在地上,有的甩衣袖離開座位,感到生氣。第二天,高睿等再次到云龍門,派元文遙進(jìn)宮啟奏,進(jìn)出三次,胡太后不聽。左丞相段韶派胡長粲傳太后的話說:“先皇的靈柩還沒有殯葬,這件事太匆忙了,望你們再考慮!”高睿等都表示拜謝。胡長粲回宮復(fù)命,胡太后說:“成就妹妹我母子全家的,是哥哥你的力量!庇纸o高睿等人優(yōu)厚的賞賜,事情暫時作罷。

  太后及齊主召問士開,對曰:“先帝于群臣之中,待臣最厚。陛下諒暗始爾,大臣皆有覬覦。今若出臣,正是翦陛下羽翼。宜謂睿云:‘文遙與臣,俱受先帝任用,豈可一去一留!并可用為州,且出納如舊。待過山陵,然后遣之!5戎^臣真出,心必喜之!钡奂疤笕恢骖5热缙溲。乃以士開為兗州刺史,文遙為西兗州刺史。葬畢,睿等促士開就路。太后欲留士開過百日,睿不許;數(shù)日之內(nèi),太后數(shù)以為言。有中人知太后密旨者,謂睿曰:“太后意既如此,殿下何宜苦違!”睿曰:“吾受委不輕。今嗣主幼沖,豈可使邪臣在側(cè)!不守之以死,何面戴天!”遂更見太后,苦言之。太后令酌酒賜睿,睿正色曰:“今論國家大事,非為卮酒!”言訖,遽出。

  胡太后和后主把和士開召來詢問,和士開回答說:“先帝在群臣中,待臣最優(yōu)厚。陛下剛居喪不久,大臣們都懷有非份的企圖。現(xiàn)在如果把臣調(diào)走,正好比剪掉陛下的羽翼。應(yīng)該對高睿說:‘元文遙與和士開,都是受先帝信任重用的,怎么能去一個留一個!都可以出任州刺史,現(xiàn)在暫時還是擔(dān)任原有的官職,等太上皇的陵寢完工,然后派出去。’高睿等以為臣真的被調(diào)走,心里一定高興!焙笾骱吞笳J(rèn)為很對,就按和士開所說的那樣告訴高睿。便任命和士開為兗州刺史,元文遙為西兗州刺史。喪葬結(jié)束,高睿等就催促和士開出發(fā)就任。胡太后打算留和士開過先皇百日祭再走,高睿不許;幾天之內(nèi),胡太后說了好幾次。有知道胡太后隱私的太監(jiān),對高睿說:“太后的意思既然這樣,崐殿下何必苦苦反對!”高睿說:“我受朝廷的委托責(zé)任不輕,F(xiàn)在繼位的君主年齡還小,怎么能使奸臣在君主旁邊!如果不是以生命來守護(hù),有何面目和這種人在一個天底下生活!”便再次去見胡太后,苦苦陳說。胡太后叫人酌酒賜給他,高睿正顏厲色說:“我今天來是談國家大事,并不是為了一杯酒!”說完,立即離去。

  士開載美女珠簾詣婁定遠(yuǎn),謝曰:“諸貴欲殺士開,蒙王力,特全其命,用為方伯。今當(dāng)奉別,謹(jǐn)上二女子,一珠簾!倍ㄟh(yuǎn)喜,謂士開曰:“欲還入不?”士開曰:“在內(nèi)久不自安,今得出,實遂本志,不愿更入。但乞王保護(hù),長為大州刺史足矣!倍ㄟh(yuǎn)信之。送至門,士開曰:“今當(dāng)遠(yuǎn)出,愿得一辭覲二宮。”定遠(yuǎn)許之。士開由是得見太后及帝,進(jìn)說曰:“先帝一旦登遐,臣愧不能自死。觀朝貴意勢,欲以陛下為乾明。臣出之后,必有大變,臣何面目見先帝于地下!”因慟哭。帝、太后皆泣,問:“計安出?”士開曰:“臣已得入,復(fù)何所慮,正須數(shù)行詔書耳!庇谑窃t出定遠(yuǎn)為青州刺史,責(zé)趙郡王睿以不臣之罪。

  和士開送美女和珍珠簾子給婁定遠(yuǎn),表示感謝說:“那些親貴們想殺我,蒙您大王的大力,特地保住了我的性命,任命為一州之長,F(xiàn)在將要和你分別,特意送上兩個女子,一張珠簾!眾涠ㄟh(yuǎn)大喜,對和士開說:“你還想回朝嗎?”和士開答道:“我在朝內(nèi)心里不安已經(jīng)很久了,現(xiàn)在得以離開,使本來的志愿能夠?qū)崿F(xiàn),不愿意再到朝內(nèi)做官了。但請求您對我加以保護(hù),使我長久做大州的刺史就足夠了!眾涠ㄟh(yuǎn)相信了。把他送到門口,和士開說:“現(xiàn)在我要遠(yuǎn)出了,很想見見太后和皇上向他們告辭。”婁定遠(yuǎn)答允他的要求。和士開因此見到胡太后和后主,向他們進(jìn)說道:“先帝去世時,臣慚愧自己沒能跟著去死。臣觀察朝廷權(quán)貴們的意圖和架勢,想把陛下當(dāng)作乾明年間的濟(jì)南王那樣對待。我離開朝廷以后,一定有大的變化,我有什么臉面見先帝在九泉之下!”于是哀痛地大哭起來,后主、胡太后也哭,問他:“你有什么計策?”和士開說:“臣已經(jīng)進(jìn)來見到你們,還有什么顧慮,只須得到幾行字的詔書就行!庇谑呛笾飨略t把婁定遠(yuǎn)調(diào)出任青州刺史,斥責(zé)趙郡王高睿有僭越的罪過。

  旦日,睿將復(fù)入諫,妻子咸止之,睿曰:“社稷事重,吾寧死事先皇,不忍見朝廷顛沛!敝恋铋T,又有人謂曰:“殿下勿入,恐有變!鳖T唬骸拔嵘喜回(fù)天,死亦無恨!比耄娞,太后復(fù)以為言,睿執(zhí)之彌固。出,至永巷,遇兵,執(zhí)送華林園雀離佛院,令劉桃枝拉殺之。睿久典朝政,清正自守,朝野冤惜之。復(fù)以士開為侍中、尚書左仆射。定遠(yuǎn)歸士開所遺,加以余珍賂之。

  第二天,高睿要再次進(jìn)宮直言規(guī)勸胡太后,妻兒們都勸他不要去,高睿說:“國事重大,我寧可死去追隨先皇,不忍活著見到朝廷動蕩變亂!彼搅说铋T,又有人告訴他:“殿下不要進(jìn)去,恐怕有變!备哳Uf:“我上不負(fù)天,死也無恨。”進(jìn)入宮殿,見了胡太后,太后重申了自己的旨意,高睿更加固執(zhí)己見。出宮后,走到深巷,遇到士兵,把他捉住送到華林園的雀離佛院,命令劉桃枝將他毆打致死。高睿主管朝廷政事的時間很久,清廉正直注意操守,朝野上下都感到冤枉痛惜。重又任命和士開為侍中、尚書左仆射。婁定遠(yuǎn)把和士開送給他的東西又還給他,還添了一些別的珍寶對他賄賂。

  [12]三月,齊主如晉陽。夏,四月,甲子,以并州尚書省為大基圣寺,晉祠為大崇皇寺。乙丑,齊主還鄴。

  [12]三月,北齊后主去晉陽。夏季。四月,甲子(初五),以并州尚書省原址改為大基圣寺,晉祠為大崇皇寺。乙丑(初六),北齊后主回鄴城。

  [13]齊主年少,多嬖寵。武衛(wèi)將軍高阿那肱,素以諂佞為世祖及和士開所厚,世祖多令在東宮侍齊主,由是有寵;累遷并省尚書令,封淮陰王。

  [13]北齊后主年紀(jì)很輕,有不少寵幸的佞臣。武衛(wèi)將軍高阿那肱,一向以善于花言巧語諂媚受到武成帝與和士開的厚待,武成帝常常叫他在東宮侍奉太子,因而深得寵愛;累次升遷到并省尚書令,封淮陰王。

  世祖簡都督二十人,使侍衛(wèi)東宮,昌黎韓長鸞預(yù)焉,齊主獨(dú)親愛長鸞。長鸞,名鳳,以字行,累遷侍中、領(lǐng)軍,總知內(nèi)省機(jī)密。

  武成帝曾經(jīng)挑選二十個都督,派去做太子的侍衛(wèi),昌黎人韓長鸞是其中之一,太子唯獨(dú)喜歡韓長鸞。長鸞名鳳,通常用表字,累次升遷到侍中、領(lǐng)軍、總知內(nèi)省機(jī)密。宮婢陸令萱者,其夫漢陽駱超,坐謀叛誅,令萱配掖庭,子提婆,亦沒為奴。齊主之在襁褓,令萱保養(yǎng)之。令萱巧黠,善取媚,有寵于胡太后,宮掖之中,獨(dú)擅威福,封為郡君,和士開、高阿那肱皆為之養(yǎng)子。齊主以令萱為女侍中。令萱引提婆入侍齊主,朝夕戲狎,累遷至開府儀同三司、武衛(wèi)大將軍。宮人穆舍利者,斛律后之從婢也,有寵于齊主;令萱欲附之,乃為之養(yǎng)母,薦為弘德夫人,因令提婆冒姓穆氏。然和士開用事最久,諸幸臣皆依附之以固其寵。

  有個名叫陸令萱的宮女,丈夫是漢陽人駱超,因為犯謀叛罪被處死,陸令萱被發(fā)配到皇宮中當(dāng)宮女,兒子駱提婆,也沒入官府為奴。后主還是嬰兒時,由陸令萱當(dāng)保姆。陸令萱乖巧狡猾,善于討好諂媚,所以得到了胡太后的寵愛,宮婢之中,唯獨(dú)她作威作福,被封為郡君,和士開、高阿那肱都是她的乾兒子。后主封她為女侍中。陸令萱引薦駱提婆進(jìn)宮奉侍國主,從早到晚在一起嬉戲親近,幾經(jīng)升遷到開府儀同三司、武衛(wèi)大將軍。宮人穆舍利,是斛律后的隨從奴婢,也得到后主的寵愛;陸令萱為了依附她,就當(dāng)了她的養(yǎng)母,并引薦她為弘德夫人,因此叫兒子駱提婆冒姓穆。然而和士開在朝廷當(dāng)權(quán)的時間最久,那些受君主寵信的大臣們都依附他,為了可以保住自己受到恩寵的地位。

  齊主思祖,就流囚中除海州刺史。乃遺陸媼弟儀同三司悉達(dá)書曰:“趙彥深心腹深沈,欲行伊、霍事,儀同姊弟豈得平安,何不早用智士邪!”和士開亦以有膽略,欲引為謀主,乃棄舊怨,虛心待之,與陸媼言于帝曰:“襄、宣、昭三帝之子,皆不得立。今至尊獨(dú)在帝位者,祖孝徵之力也。人有功,不可不報。孝徵心行雖薄,奇略出人,緩急可使。且其人已盲,必?zé)o反心,請呼取,問以籌策!饼R主從之,召入,為秘書監(jiān),加開府儀同三司。

  北齊后主想念祖,把他從流放的囚徒中授職為海州刺史。祖給陸令萱的弟弟儀同三司陸悉達(dá)去信說:“趙彥深城府很深,想仿效伊尹、霍光那樣行事,你們姊弟怎么能夠平安,為什么不及早起用有才智的人!”和士開也因為祖有膽略,想拉攏他當(dāng)主要謀士,于是拋棄了以前的怨恨,虛心對待,和陸令萱一起對后主說:“文襄、文宣、孝昭三位皇帝的兒子,都沒能繼承皇位,F(xiàn)在唯獨(dú)陛下在帝位,是祖出的力。人如果有功勞,不能不予以報答。祖的心胸雖然狹窄,但有超出常人的奇謀策略,遇到事情緊急時能夠發(fā)揮作用。而且他已經(jīng)是個瞎子,一定不會有反心,請把他叫回來,聽取他的計謀策略!北饼R后主采納了和士開的意見,召回祖,任命他為秘書監(jiān),加開府儀同三司。

  士開譖尚書令隴東王胡長仁驕恣,出為齊州刺史。長仁怨憤,謀遣刺客殺士開。事覺,士開與謀,引漢文帝誅薄昭故事,遂遣使就州賜死。

  和士開向后主進(jìn)讒言,說尚書令隴東王胡長仁驕橫放肆,貶出為齊州刺史。胡長仁對和士開怨恨憤慨,打算派刺客殺死他。事情泄露,和士開和祖商量,祖以漢文帝誅殺薄昭的事情為例,于是派使者去齊州把胡長仁賜死。

  [14]五月,庚戌,周主如醴泉宮。

  [14]五月,庚戌(二十二日),北周國主去醴泉宮。

  [15]丁巳,以吏部尚書徐陵為左仆射。

  [15]丁巳(二十九日),陳朝任命吏部尚書徐陵為左仆射。

  [16]秋,七月,辛卯,皇太子納妃沈氏,吏部尚書君理之女也。

  [16]秋季,七月,辛卯(初四),陳朝皇太子納沈氏為妃,她是吏部尚書沈君理的女兒。

  [17]辛亥,周主還長安。

  [17]辛亥(二十四日),北周國主回長安。

  [18]八月,庚辰,盜殺周孔城防主,以其地入齊。

  [18]八月,庚辰(二十三日),盜賊殺死北周的孔城地方長官,把孔城并入北齊。

  九月,辛卯,周遣齊公憲與柱國李穆將兵趣宜陽,筑崇德等五城。

  九月,辛卯(初五),北周派齊公宇文憲和柱國李穆領(lǐng)兵去宜陽,筑起崇德等五座城池。

  [19]歐陽紇在廣州十余年,威惠著于百越。自華皎之叛,帝心疑之,徵為左衛(wèi)將軍。紇恐懼,其下多勸之反,遂舉兵攻衡州刺史錢道戢。

  [19]歐陽紇在廣州十幾年,恩威聞名于百越。自從華皎叛亂以后,陳宣帝對他心存疑慮,征召他為左衛(wèi)將軍。歐陽紇感到恐懼,部下都勸他反叛朝廷,崐于是發(fā)兵攻打衡州刺史錢道戢。

  帝遣中書侍郎徐儉持節(jié)諭旨。紇初見儉,盛仗衛(wèi),言辭不恭。儉曰:“呂嘉之事,誠當(dāng)已遠(yuǎn),將軍獨(dú)不見周迪、陳寶應(yīng)乎!轉(zhuǎn)禍為福,未為晚也。”紇默然不應(yīng),置儉于孤園寺,累旬不得還。紇嘗出見儉,儉謂之曰:“將軍業(yè)已舉事,儉須還報天子。儉之性命,雖在將軍,將軍成敗,不在于儉,幸不見留!奔v乃遣儉還。儉,陵之子也。

  宣帝派中書侍郎徐儉持皇帝的符節(jié)和諭旨去見他。歐陽紇初見徐儉時,布置了很多兵器和衛(wèi)士,說話很不恭敬。徐儉對他說:“漢武帝時呂嘉的故事,雖然離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遠(yuǎn)了,您將軍唯獨(dú)看不到周迪、陳寶應(yīng)不久前因為反叛而被殺的事情!轉(zhuǎn)禍為福,時間還不晚。”歐陽紇聽后沉默不回答,把徐儉安置在孤園寺,過了幾十天還不放他回朝。歐陽紇曾經(jīng)到孤園寺去看他,徐儉對他說:“將軍已經(jīng)行動了,我還要回去向天子報告。我的性命,雖然在將軍手里,但是將軍的成敗,不在于我徐儉,希望你不要扣留我!庇谑菤W陽紇放徐儉回去。徐儉是徐陵的兒子。

  冬,十月,辛未,詔車騎將軍章昭達(dá)討紇。

  冬季,十月,辛未(十五日),陳宣帝下詔派車騎將軍章昭達(dá)討伐歐陽紇。

  [20]壬午,上享太廟。

  [20]壬午(二十六日),陳宣帝到太廟祭祀。

  [21]十一月,辛亥,周鄶文公長孫儉卒。

  [21]十一月,辛亥(二十六日),北周文公長孫儉去世。

  [22]辛丑,齊以斛律光為太傅,馮翊王潤為太保,瑯邪王儼為大司馬。十二月,庚午,以蘭陵王長恭為尚書令。庚辰,以中書監(jiān)魏收為左仆射。

  [22]辛丑(十六日),北齊任命斛律光為太傅,馮翊王高潤為太保,瑯邪王高儼為大司馬。十二月,庚午(初三),任命蘭陵王高長恭為尚書令。庚辰(十三日),任命中書監(jiān)魏收為左仆射。

  [23]周齊公憲等圍齊宜陽,絕其糧道。

  [23]北周齊公宇文憲圍困北齊的宜陽,斷絕宜陽的糧道。

  [24]自華皎之亂,與周人絕,至是周遣御正大夫杜杲來聘,請復(fù)修舊好。上許之,遣使如周。

  [24]自從華皎之亂起,陳朝和北周絕交,到現(xiàn)在北周才派御正大夫杜杲來聘問,請求和陳朝恢復(fù)友好關(guān)系。陳宣帝同意,派使者去北周。

  二年(庚寅、570)

  二年(庚寅,公元570年)

  [1]春,正月,乙酉朔,齊改元武平。

  [1]春季,正月,乙酉朔(初一),北齊改年號為武平。

  [2]齊東安王婁睿卒。

  [2]北齊東安王婁睿去世。

  [3]丙午,上享太廟。

  [3]丙午(二十二日),陳宣帝到太廟祭祀。

  [4]戊申,齊使兼散騎常侍裴讞之來聘。

  [4]戊申(二十四日),北齊派兼散騎常侍裴讞之到陳朝聘問。

  [5]齊太傅斛律光,將步騎三萬救宜陽,屢破周軍,筑統(tǒng)關(guān)、豐化二城而還。周軍追之,光縱擊,又破之,獲其開府儀同三司宇文英、梁景興。二月,己巳,齊以斛律光為右丞相、并州刺史,又以任城王為太師,賀拔仁錄尚書事。

  [5]北齊太傅斛律光,率領(lǐng)三萬名步騎兵來救宜陽,屢次打敗北周軍隊,修筑統(tǒng)關(guān)、豐化兩座城池后就回去了。北周軍隊在后面追趕,斛律光發(fā)起反擊,又將他們打敗,俘虜北周的開府儀同三司宇文英、梁景興。二月,己巳(十五日),北齊任命斛律光為右丞相、并州刺史,任城王高為太師,賀拔仁為錄尚書事。

  [6]歐陽紇召陽春太守馮仆至南海,誘與同反。仆遣使告其母洗夫人。夫人曰:“我為忠貞,經(jīng)今兩世,不能惜汝負(fù)國。”遂發(fā)兵拒境,帥諸酋長迎章昭達(dá)。

  [6]歐陽紇召陽春太守馮仆到南海,勸說他一同謀反。馮仆派人告訴母親洗夫人。洗夫人說:“我們忠貞報國,已經(jīng)兩代,不能因為憐惜你而辜負(fù)國家!庇谑前l(fā)兵在境內(nèi)拒守,并率領(lǐng)部落的酋長迎接章昭達(dá)。昭達(dá)倍道兼行,至始興。紇聞?wù)堰_(dá)奄至,擾不知所為,出頓口,多聚沙石,盛以竹籠,置于水柵之外,用遏舟艦。昭達(dá)居上流,裝艦造拍,令軍人銜刀潛行水中,以斫籠,篾皆解,因縱大艦隨流突之。紇眾大敗,生擒紇,送之;癸未,斬于建康市。

  章昭達(dá)兼程而行,到達(dá)始興。歐陽紇聽說章昭達(dá)的軍隊突然來到,驚恐混亂得不知所措,領(lǐng)兵出屯在口,用竹籠裝滿了沙子石塊,放在水柵的外面,用來阻止對方船只的進(jìn)路。章昭達(dá)在河的上游,裝配船只,制造“拍竿”,命士兵口里銜刀潛入水中,用刀砍斷編竹籠的篾片,隨后駕大船順流而下突破敵軍的防守。歐陽紇的部眾大敗,歐陽紇被活捉,押送回朝;癸未(二十九日),被斬于建康市中。

  紇之反也,士人流寓在嶺南者皆惶駭。前著作佐郎蕭引獨(dú)恬然,曰:“管幼安、袁曜卿,亦但安坐耳。君子直己以行義,何憂懼乎!”紇平,上征為金部侍郎。引,允之弟也。

  歐陽紇的反叛,使僑居在嶺南的士大夫都感到驚恐害怕。前著作佐郎蕭引卻很坦然,說:“以往歷史上的管寧、袁渙遇到變故時,也都是靜坐待變。君子自己行為正直行施正義,何必憂慮恐懼!”歐陽紇被平定以后,陳宣帝征召蕭引為金部侍郎。蕭引是蕭允的弟弟。

  馮仆以其母功,封信都侯,遷石龍?zhí),遣使持?jié)冊命洗氏為石龍?zhí)蛉,賜繡油絡(luò)駟馬安車一乘,給鼓吹一部,并麾幢旌節(jié),其鹵簿一如刺史之儀。

  馮仆由于母親洗夫人的功勞,被封為信都侯,升遷為石龍?zhí),朝廷派使者持符?jié)冊封洗夫人為石龍?zhí)蛉,賜給有彩色帷幔絲質(zhì)繩網(wǎng)用四匹馬拉的坐車一輛,樂隊一套,以及旌旗等物,洗夫人駕車出行時的儀仗和州刺史一樣。

  [7]三月,丙申,皇太后章氏殂。

  [7]三月,丙申(十三日),陳朝皇太后章氏去世。

  [8]戊戌,齊安定武王賀拔仁卒。

  [8]戊戌(十五日),北齊安定武王賀拔仁去世。

  [9]丁未,大赦。

  [9]丁未(二十四日),陳朝大赦全國。

  [10]夏,四月,甲寅,周以柱國宇文盛為大宗伯。

  [10]夏季,四月,甲寅(初一),北周任命柱國宇文盛為大宗伯。

  [11]周主如醴泉宮。

  [11]北周國主去醴泉宮。

  [12]辛酉,齊以開府儀同三司徐之才為尚書左仆射。

  [12]辛酉(初八),北齊任命開府儀同三司徐之才為尚書左仆射。

  [13]戊寅,葬武宣皇后于萬安陵。

  [13]戊寅(二十五日),陳朝將武宣皇后葬在萬安陵。

  [14]閏月,戊申,上謁太廟。

  [14]閏月,戊申(二十五日),陳宣帝到太廟謁告行禮。

  [15]五月,壬午,齊遣使來吊。

  [15]五月,壬午(三十日),北齊派使者來陳朝吊唁武宣皇后。

  [16]六月,乙酉,齊以廣寧王孝珩為司空。

  [16]六月,乙酉(初三),北齊任命廣寧王高孝珩為司空。

  [17]甲辰,齊穆夫人生子恒。齊主時未有男,為之大赦。陸令萱欲以恒為太子,恐斛律后恨怒,乃白齊主,使斛律后母養(yǎng)之。

  [17]甲辰(二十二日),北齊穆夫人生下兒子高恒。當(dāng)時北齊后主沒有男孩,因此大赦全國。陸令萱想以高恒為太子,但恐怕遭到斛律后的忌恨惱怒,于是稟告后主,讓斛律后當(dāng)母親撫養(yǎng)高恒。

  [18]己丑,齊以開府儀同三司唐邕為尚書右仆射。

  [18]己丑(初七),北齊任命開府儀同三司唐邕為尚書右仆射。

  [19]秋,七月,齊立肅宗子彥基為城陽王,彥忠為梁郡王。甲寅,以尚書令蘭陵王長恭為錄尚書事,中領(lǐng)軍和士開為尚書令,賜爵淮陽王。

  [19]秋季,七月,北齊立孝昭帝的兒子高彥基為城陽王,高彥忠為梁郡王。甲寅(初三),任命尚書令蘭陵王高長恭為錄尚書事,中領(lǐng)軍和士開為尚書令,賜給淮陽王的爵號。士開威權(quán)日盛,朝士不知廉恥者,或為之假子,與富商大賈同在伯仲之列。嘗有一人士參士開疾,值醫(yī)云:“王傷寒極重,應(yīng)服黃龍湯!笔块_有難色。人士曰:“此物甚易服,王不須疑,請為王先嘗之!迸e 而盡。士開感其意,為之強(qiáng)服,遂得愈。

  和士開的聲勢權(quán)力越來越大,朝廷中那些不知廉恥的官吏們,有的投靠他當(dāng)乾兒子,和富商大賈們的行為差不多。曾經(jīng)有個官員去探視和士開的疾病,正值醫(yī)生說:“大王的傷寒病很重,應(yīng)當(dāng)服用糞汁黃龍湯!焙褪块_面有難色。這個人說:“黃龍湯并不難吃,大王不必多疑,請讓我替您先嘗嘗。”于是將黃龍湯一飲而盡。和士開感激他的好意,于是勉強(qiáng)服用,病便痊愈。

  [20]乙卯,周主還長安。

  [20]乙卯(初四),北周國主回長安。

  [21]癸酉,齊以華山王凝為太傅。

  [21]癸酉(二十二日),北齊任命華山王高凝為太傅。

  [22]司空章昭達(dá)攻梁,梁主與周總管陸騰拒之。周人于峽口南岸筑安蜀城,橫引大索于江上,編葦為橋,以度軍糧。昭達(dá)命軍士為長戟,施于樓船上,仰割其索。索斷,糧絕,因縱兵攻安蜀城,下之。

  [22]陳朝司空章昭達(dá)進(jìn)攻后梁,后梁國主和北周總管陸騰進(jìn)行抵抗。北周人在西陵峽口的南岸興筑安蜀城,在長江上牽引大繩,編織蒲葦當(dāng)作橋梁,用來運(yùn)輸軍糧。章昭達(dá)叫軍士制造長戟,配備在樓船上,在船上仰面割斷大繩,繩索被割斷,北周人的軍糧運(yùn)輸斷絕,便指揮軍隊攻安蜀城,將城攻克。

  梁主告急于周襄州總管衛(wèi)公直,直遣大將軍李遷哲將兵救之。遷哲以其所部守江陵外城,自帥騎兵出南門,使步出北門,首尾邀擊陳兵,陳兵多死。夜,陳兵竊于城西以梯登城,登者已數(shù)百人,遷哲與陸騰力戰(zhàn)拒之,乃退。

  后梁國主向北周的襄州總管衛(wèi)公宇文直告急,宇文直派大將軍李遷哲率軍去援救。李遷哲將自己的部眾防守江陵的外城,自己率領(lǐng)騎兵突出江陵的南門,派步兵突出江陵的北門,從兩頭夾擊陳朝軍隊,陳朝軍隊很多戰(zhàn)死。夜晚,陳朝士兵偷偷地在城西架設(shè)梯子登城,上了城頭的有幾百人,李遷哲和陸騰奮力作戰(zhàn)抵抗,打退了陳朝軍隊的進(jìn)攻。

  昭達(dá)又決龍川寧朔堤,引水灌江陵。騰出戰(zhàn)于西堤,昭達(dá)兵不利,乃引還。

  章昭達(dá)又將龍川的寧朔決口,引水倒灌江陵城。陸騰領(lǐng)兵從西出戰(zhàn),章昭達(dá)的軍隊?wèi)?zhàn)斗失利,只好引兵退走。

  [23]八月,辛卯,齊主如晉陽。

  [23]八月,辛卯(初十),北齊國主去晉陽。

  [24]九月,乙巳,齊立皇子恒為太子。

  [24]九月,乙巳(疑誤),北齊立皇子高恒為太子。

  [25]冬,十月,辛巳朔,日有食之。

  [25]冬季,十月,辛已朔(初一),發(fā)生日食。

  [26]齊以廣寧王孝珩為司徒,上洛王思宗為司空。復(fù)以梁永嘉王莊為開府儀同三司、梁王,許以興復(fù),竟不果。及齊亡,莊憤邑,卒于鄴。

  [26]北齊任命廣寧王高孝珩為司徒,上洛王高思宗為司空。又任命后梁的永嘉王蕭莊為開府儀同三司、梁王,答允幫助他復(fù)國,竟沒有成功。等到北齊滅亡,蕭莊憂憤抑郁,在鄴城死去。

  [27]乙酉,上享太廟。

  [27]乙酉(初五),陳宣帝到太廟祭祀。

  [28]己丑,齊復(fù)威宗謚曰文宣皇帝,廟號顯祖。

  [28]己丑(初九),北齊恢復(fù)威宗的文宣皇帝謚號,廟號顯祖。

  [29]丁酉,周鄭桓公達(dá)奚武卒。

  [29]丁酉(十七日),北周的鄭桓公達(dá)奚武去世。

  [30]十二月,丁亥,齊主還鄴。

  [30]十二月,丁亥(初八),北齊國主回鄴城。

  [31]周大將軍鄭恪將兵平越,置西寧州。

  [31]北周大將軍鄭恪領(lǐng)兵平定越,設(shè)置了西寧州。

  [32]周、齊爭宜陽,久而不決。勛州刺史韋孝寬謂其下曰:“宜陽一城之地,不足損益,兩國爭之,勞師彌年。彼豈無智謀之士,若棄崤東,來圖汾北,我必失地。今宜速于華谷及長秋筑城以杜其意。脫其先我,圖之實難!蹦藣姰嫷匦危哧惼錉。晉公護(hù)謂使者曰:“韋公子孫雖多,數(shù)不滿百,汾北筑城,遣誰守之!”事遂不行。

  [32]北周、北齊爭奪宜陽,久而不決。勛州刺史韋孝寬對部下說:“宜陽一城,得和失關(guān)系不大,兩個國家為此爭奪,勞師動眾已經(jīng)一年。對方難道沒有智謀之士,如果放棄崤東,來謀取汾水以北一帶地方,我們一定會失去國土,F(xiàn)在應(yīng)當(dāng)迅速在華谷和長秋修筑城池,以斷絕對方的念頭。如果對方先于我們行動,我們要算計他們就很困難了。”于是畫了地形圖,向朝廷陳述了這種情況。晉公宇文護(hù)對使者說:“韋公的子孫雖然很多,但數(shù)不滿百,在汾水北面修筑城池,派誰去守衛(wèi)!”這件事便沒有實現(xiàn)。

  齊斛律光果出晉州道,于汾北筑華谷、龍門二城。光至汾東,與孝寬相見,光曰:“宜陽一城,久勞爭戰(zhàn)。今已舍彼,欲于汾北取償,幸勿怪也!毙捲唬骸耙岁枺酥獩_,汾北,我之所棄。我棄彼取,其償安在!君輔翼幼主,位望隆重,不撫循百姓而極武窮兵,茍貪尋常之地,涂炭疲弊之民,竊為君不取也!”

  北齊的斛律光果然從晉州一路出兵,在汾水北面修筑起華谷、龍門二座城池。斛律光到了汾水以東,和韋孝寬見了面。斛律光說:“宜陽一城,久勞爭戰(zhàn),F(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放棄宜陽,準(zhǔn)備在汾水以北取得補(bǔ)償,希望您不要見怪!表f孝寬說:“宜陽,是你們的交通緊要之地,汾水以北,是我們所放棄的地方。我們所放棄的被你們?nèi)∽撸趺茨苷f是補(bǔ)償!您輔佐幼主,地位和威望都很高,不去安撫百姓而窮兵黷武,如果貪圖得到一處平常的地方,而使貧困疲憊的百姓遭到涂炭之災(zāi),我認(rèn)為您實在不該這樣做!”

  光進(jìn)圍定陽,筑南汾城以逼之。周人釋宜陽之圍以救汾北。晉公護(hù)問計于齊公憲,憲曰:“兄宜暫出同州以為聲勢,憲請以精兵居前,隨機(jī)攻取!弊o(hù)從之。

  斛律光進(jìn)軍圍困定陽,筑起南汾城進(jìn)逼定陽。北周軍隊撤去宜陽之圍來援救汾水以北的地方。晉公宇文護(hù)向齊公宇文憲請教計策,宇文憲說:“兄長最好暫時出兵同州以擴(kuò)大聲勢,我可以率領(lǐng)精兵在前,看準(zhǔn)時機(jī)攻取城池!庇钗淖o(hù)采納了他的計策。

  三年(辛卯、571)

  三年(辛卯,公元571年)

  [1]春,正月,乙丑,以尚書右仆射徐陵為左仆射。

  [1]春季,正月,乙丑(十七日),陳朝任命尚書右仆射徐陵為左仆射。

  [2]丁巳,齊使兼散騎常侍劉環(huán)俊來聘。

  [2]丁巳(初九),北齊派兼散騎常侍劉環(huán)俊來陳朝聘問。

  [3]辛酉,上祀南郊;辛未,祀北郊。

  [3]辛酉(十三日),陳宣帝到南郊祭天;辛未(二十三日),到北郊祭地。

  [4]齊斛律光筑十三城于西境,馬上以鞭指畫而成,拓地五百里,而未嘗伐功。又與周韋孝寬戰(zhàn)于汾北,破之。齊公憲督諸將東拒齊師。

  [4]北齊斛律光在國境西面修筑十三座城池,是在馬上用馬鞭指畫出來的,雖然開拓了五百里地方,然而不曾夸耀功勞。又和北周的韋孝寬在汾水以北交戰(zhàn),打敗了韋孝寬。齊公宇文憲督率將領(lǐng)們在東面抵抗北齊的軍隊。

  [5]二月,辛巳,上祀明堂。丁酉,耕藉田。

  [5]二月,辛巳(初三),陳宣帝到明堂祭祀;丁酉(十九日),到藉田舉行耕種的儀式。

  [6]壬寅,齊以蘭陵王長恭為太尉,趙彥深為司空,和士開錄尚書事,徐之才為尚書令,唐邕為左仆射,吏部尚書馮子琮為右仆射,仍攝選。

  [6]壬寅(二十四日),北齊任命蘭陵王高長恭為太尉,趙彥深為司空,和士開為錄尚書事,徐之才為尚書令,唐邕為左仆射,吏部尚書馮子琮為右仆射,仍舊執(zhí)掌吏部對官吏的銓選。

  子琮素諂附士開,至是,自以太后親屬,且典選,頗擅引用人,不復(fù)啟稟,由是與士開有隙。

  馮子琮一貫阿諛附和和士開,到這時,自以為是太后的親屬,而且主管選用官吏,于是擅自引薦任命人選,不再向上啟奏報告,因此與和士開產(chǎn)生矛盾。[7]三月,丁丑,大赦。

  [7]三月,丁丑(三十日),陳朝大赦全國。

  [8]周齊公憲自龍門渡河,斛律光退保華谷,憲攻拔其新筑五城。齊太宰段韶、蘭陵王長恭將兵御周師,攻柏谷城,拔之而還。

  [8]北周齊公宇文憲從龍門渡過黃河,北齊斛律光退守華谷,宇文憲攻取了斛律光新筑的五座城池。北齊的太宰段韶、蘭陵王高長恭率領(lǐng)軍隊抵御北周的軍隊,進(jìn)攻柏谷城,攻克后就退兵回去了。

  [9]夏,四月,戊寅朔,日有食之。

  [9]夏季,四月,戊寅朔(初一),發(fā)生日食。

  [10]壬午,齊以瑯邪王儼為太保。

  [10]壬午(初五),北齊任命瑯邪王高儼為太保。

  [11]壬辰,齊遣使來聘。

  [11]壬辰(十五日),北齊派使者來陳朝聘問。

  [12]周陳公純?nèi)↓R宜陽等九城,齊斛律光將步騎五萬赴之。

  [12]北周陳公純奪取北齊的宜陽等九座城池,北齊斛律光率領(lǐng)五萬名步、騎兵趕到那里抵抗。

  [13]五月,癸亥,周使納言鄭詡來聘。

  [13]五月,癸亥(十七日),北周派納言鄭翊來陳朝聘問。

  [14]周晉公護(hù)使中外府參軍郭榮城于姚襄城南、定陽城西,齊段韶引兵襲周師,破之。六月,韶圍定陽城,周汾州刺史楊敷固守不下。韶急攻之,屠其外城。時韶臥病,謂蘭陵王長恭曰:“此城三面重澗,皆無走路;唯慮東南一道耳,賊必從此出。宜簡精兵專守之,此必成擒!遍L恭乃令壯士千余人伏于東南澗口。城中糧盡,齊公憲總兵救之,憚韶,不敢進(jìn)。敷帥見兵突圍夜走,伏兵擊擒之,盡俘其眾。乙巳,齊取周汾州及姚裹城,唯郭榮所筑城獨(dú)存。敷,之族子也。

  [14]北周晉公宇文護(hù)派中外府參軍郭榮在姚襄城南、定陽城西修筑城池。北齊段韶領(lǐng)兵攻襲北周軍隊,將他們打敗。六月,段韶包圍定陽城,由于北周的汾州刺史楊敷堅守而未能攻克。段韶加緊進(jìn)攻,屠殺定陽的外城百姓。當(dāng)時段韶生病,對蘭陵王高長恭說:“這座城池的三面都有兩道河壕,無路可走;恐怕只東南有一條路,賊寇一定會從這里突圍。應(yīng)當(dāng)挑選精兵專門防守這條道路,這樣一定能夠捉住他們!备唛L恭便派一千多名壯士埋伏在東南澗口。城中的糧食吃盡,齊公宇文憲集中所有的兵力去救援,但是害怕段韶,不敢前進(jìn)。楊敷率領(lǐng)現(xiàn)有的士兵乘夜突圍出城,被高長恭的伏兵攻擊,全部俘虜。乙巳(十九日),北齊奪取了北周的汾州和姚襄城,只有郭榮所筑的城得以保全。楊敷是楊的族子。

  敷子素,少多才藝,有大志,不拘小節(jié),以其父守節(jié)陷齊,未蒙贈謚,上表申理。周主不許,至于再三,帝大怒,命左右斬之。素大言曰:“臣事無道天子,死其分也!”帝壯其言,贈敷大將軍,謚曰忠壯,以素為儀同三司,漸見禮遇。帝命素為詔書,下筆立成,詞義兼美,帝曰:“勉之,勿憂不富貴。”素曰:“但恐富貴來逼臣,臣無心圖富貴也。”

  楊敷的兒子楊素,年少時才藝很高,有大志,不拘小節(jié),因為父親楊敷守節(jié)而身陷北齊,沒有得到朝廷贈給的謚號,于是向朝廷上表申述理由。北周武帝不答允,楊素接二連三地上表,武帝勃然大怒,命令左右將他斬首。楊素高聲喊道:“作為臣子侍奉無道的天子,被殺死是自己的本份!”武帝見他出言豪壯,于是追贈楊敷為大將軍,賜給忠壯的謚號,任命楊素為儀同三司,逐漸對他加以禮遇。武帝叫楊素起草詔書,他下筆立成,辭藻和內(nèi)容都很好,武帝說:“希望你好好努力,不要擔(dān)心將來不會富貴!睏钏卣f:“只怕富貴來逼臣,臣倒無心求取富貴!

  [15]齊斛律光與周師戰(zhàn)于宜陽城下,取周建安等四戍,捕虜千余人而還。軍未至鄴,齊主敕使散兵,光以軍士多有功者,未得慰勞,乃密通表,請遣使宣旨,軍仍且進(jìn),齊朝發(fā)使遲留。軍還,將至紫陌,光乃駐營待使。帝聞光軍已逼,心甚惡之,亟令舍人召光入見,然后宣勞散兵。

  [15]北齊斛律光和北周軍隊在宜陽城下交戰(zhàn),奪得北周的建安等四個戍所,捕捉俘虜一千多人而還。軍隊還沒有到鄴城,北齊后主派使者遣散軍隊。斛律光認(rèn)為軍士中很多人都有功勞,卻沒有得到朝廷的慰勞,于是秘密地向上呈遞崐表章,請后主派使臣宣讀慰勞的旨意,軍隊仍舊向鄴城前進(jìn),朝廷派使者命令軍隊停止前進(jìn),就地停留。軍隊回來,將要抵達(dá)鄴城郊外,斛律光便扎營等候朝廷的使者。后主聽到斛律光軍隊已經(jīng)逼近鄴城,心里十分厭惡,趕緊派舍人召斛律光入朝覲見,然后宣旨慰勞遣散軍隊。

  [16]齊瑯邪王儼以和士開、穆提婆等專橫奢縱,意甚不平。二人相謂曰:“瑯邪王眼光奕奕,數(shù)步射人,向者暫對,不覺汗出;吾輩見天子奏事尚不然!庇墒羌芍,乃出儼居北宮,五日一朝,不得無時見太后。

  [16]北齊瑯邪王高儼因為和士開、穆提婆等人專橫跋扈奢侈放縱,感到憤憤不平。和士開、穆提婆二人互相說:“瑯邪王的目光奕奕有神,幾步路以外就咄咄逼人,以往和他暫時打個照面,不知不覺地就出汗了;我們面見天子奏事時還不致這樣。”因此對他忌恨,便將高儼調(diào)出住在北宮,五天上朝一次,不準(zhǔn)他隨時去見太后。

  儼之除太保也,余官悉解,猶帶中丞及京畿。士開等以北城有武庫,欲移儼于外,然后奪其兵權(quán)。治書侍御史王子宜,與儼所親開府儀同三司高舍洛、中常侍劉辟強(qiáng)說儼曰:“殿下被疏,正由士開間構(gòu),何可出北宮入民間也!”儼謂侍中馮子琮曰:“士開罪重,兒欲殺之,何如?”子琮心欲廢帝而立儼,因勸成之。

  高儼被授職太保時,其余的官職都被免掉,不過還帶有中丞和京畿大都督的職銜。和士開等人因為北城有武器庫,想把高儼調(diào)移到城外,然后奪取他總督京畿軍隊的兵權(quán)。治書侍御史王子宜,和高儼的親信開府儀同三司高舍洛、中常侍劉辟強(qiáng)對高儼勸說道:“殿下所以被疏遠(yuǎn),正由于和士開從中離間挑撥,您怎能離開北宮住到民間去!”高儼對侍中馮子琮說:“和士開罪孽深重,孩兒打算殺掉他,怎么樣?”馮子琮心里想廢掉后主另立高儼做皇帝,因此勸高儼這樣做。

  儼令子宜表彈士開罪,請禁推。子琮雜他文書奏之,帝主不審省而可之。儼誑領(lǐng)軍庫狄伏連曰:“奉敕,令領(lǐng)軍收士開!狈B以告子琮,且請覆奏,子琮曰:“瑯邪受敕,何必更奏!狈B信之,發(fā)京畿軍士,伏于神虎門外,并戒門者不聽士開入。秋,七月,庚午旦,士開依常早參,伏連前執(zhí)士開手曰:“今有一大好事!蓖踝右耸谝砸缓,云:“有敕,令王向臺。”因遣軍士護(hù)送。儼遣都督馮永洛就臺斬之。

  高儼令王子宜上表彈劾和士開的罪狀,請求將他收禁并加以審問。馮子琮又夾雜了其他文書一同上奏,后主沒有仔細(xì)審閱就批準(zhǔn)同意。高儼欺騙領(lǐng)軍庫狄伏連說:“奉到皇上的命令,叫領(lǐng)軍收禁和士開。”庫狄伏連把這告訴了馮子琮,請他再次向皇上奏報,馮子琮說:“瑯邪王已經(jīng)接到皇上的敕令,何必再次奏報!睅斓曳B相信了,于是征調(diào)京畿的軍士,埋伏在神虎門外,并告誡守門人不要讓和士開進(jìn)神虎門。秋季,七月,庚午(二十五日)早晨,和士開按常例到宮中早朝,庫狄伏連上前握住他的手說:“今天有一件大好事!蓖踝右诉f給和士開一封信,說:“皇上有敕令,叫你去到臺省相見!辈⑴绍娛孔o(hù)送。高儼派都督馮永洛在臺省中將和士開殺死。

  儼本意唯殺士開,其黨因逼儼曰:“事既然,不可中止!眱八鞄浘╃苘娛咳в嗳送颓镩T。帝使劉桃枝將禁兵八十人召儼,桃枝遙拜,儼命反縛,將斬之,禁兵散走。帝又使馮子琮召儼,儼辭曰:“士開昔來實合萬死,謀廢至尊,剃家家發(fā)為尼,臣為是矯詔誅之。尊兄若欲殺臣,不敢逃罪。若赦臣,愿遣姊姊來迎,臣即入見!辨㈡,謂陸令萱也,儼欲誘出殺之。令萱執(zhí)刀在帝后,聞之,戰(zhàn)栗。

  高儼本意只殺死和士開一個人,他的黨羽卻脅迫高儼說:“事情已經(jīng)如此,不能中止!备邇氨懵暑I(lǐng)京畿的軍士三千多人駐扎在千秋門。后主派劉桃枝率領(lǐng)八十名禁兵把高儼召來,劉桃枝離高儼還很遠(yuǎn)時就惶恐地對他施禮,高儼下令把他反綁起來,要?dú)⑺浪,禁兵們紛紛走散。后主又派馮子琮去召高儼,高儼推辭說:“和士開往昔以來的罪行實在應(yīng)該萬死,他圖謀廢掉天子,叫親生母親剃發(fā)當(dāng)尼姑,臣才假托陛下的詔命將他殺死。我兄長陛下如果要?dú)⒊迹疾桓姨颖茏镓?zé)。如果能寬恕我,希望派乳母來迎接,臣就去見陛下!比槟,是指陸令萱,高儼想騙她出來殺死她。陸令萱手里拿刀躲在后主背后,聽到高儼的要求,怕得渾身打顫。

  帝又使韓長鸞召儼,儼將入,劉辟強(qiáng)牽衣諫曰:“若不斬穆提婆母子,殿崐下無由得入!睆V寧王孝珩、安德王延宗自西來,曰:“何不入?”辟強(qiáng)曰:“兵少!毖幼陬櫛姸栽唬骸靶⒄训蹥钭駨,止八十人。今有數(shù)千,何謂少?”

  后主又派韓長鸞去召高儼,高儼準(zhǔn)備去見后主,劉辟強(qiáng)拉住他的衣服勸道:“如果不殺掉穆提婆母子倆,殿下不能去!睆V寧王高孝珩、安德王高延宗打從西面過來,問道:“ 為什么不進(jìn)去?”劉辟強(qiáng)說:“兵太少!备哐幼诃h(huán)顧周圍說:“孝昭帝殺楊遵彥時,只有八十人,F(xiàn)在有幾千人,怎能說少?”

  帝泣啟太后曰:“有緣,復(fù)見家家;無緣,永別!”乃急召斛律光,儼亦召之。

  后主哭著對太后說:“如果還有緣份,仍可與母親相見;沒有緣份,就和您永別了!”于是急忙召斛律光,高儼也召斛律光來。

  光聞儼殺士開,撫掌大笑曰:“龍子所為,固自不似凡人!”入,見帝于永巷。帝帥宿衛(wèi)者步騎四百,授甲,將出戰(zhàn),光曰:“小兒輩弄兵,與交手即亂。鄙諺云:‘奴見大家心死。’至尊宜自至千秋門,瑯邪必不敢動!钡蹚闹。

  斛律光聽說高儼殺了和士開,拍手大笑說:“這真是龍子的作為,自然不象一般人!”于是進(jìn)宮,在長巷見到后主。后主率領(lǐng)在宮中宿衛(wèi)的步騎兵四百人,授給鎧甲,準(zhǔn)備出戰(zhàn),斛律光說:“小孩子們動干戈,剛一交手就會亂了陣腳。俗話說:‘奴仆見主人,心里就沮喪。’陛下應(yīng)該親自去千秋門,瑯邪王一定不敢行動。”后主便聽從了。

  光步道,使人走出,曰:“大家來。”儼徒駭散。帝駐馬橋上遙呼之,儼猶立不進(jìn),光就謂曰:“天子弟殺一夫,何所苦!”執(zhí)其手,強(qiáng)引以前,請于帝曰:“瑯邪王年少,腸肥腦滿,輕為舉措,稍長自不復(fù)然,愿寬其罪。”帝拔儼所帶刀環(huán),亂筑辮頭,良久,乃釋之。

  斛律光走在前面做前導(dǎo),派人離開隊伍,喊道:“天子來了!备邇耙换锱碌眉娂娚⑷。后主在橋上勒住馬遠(yuǎn)遠(yuǎn)地呼叫他們,高儼還站在那里不敢靠前,斛律光走過去對他說:“天子的兄弟殺一個人,有什么可害怕的!”于是抓住他的手,硬拉著他向前,請求后主說:“瑯邪王年輕,腸肥腦滿,行為輕率,等到年齡大了,自然不會這樣,希望能寬恕他的罪過!焙笾靼纬龈邇八鶐У呐宓,用刀環(huán)對他的頭亂鑿,過了很久,才放了他。

  收庫狄伏連、高舍洛、王子宜、劉辟強(qiáng)、都督翟顯貴,于后園支解,暴之都街。帝欲盡殺儼府文武職吏,光曰:“此皆勛貴子弟,誅之,恐人心不安。”趙彥深亦曰:“《春秋》責(zé)帥!庇谑亲镏饔胁。

  后主收禁了庫狄伏連、高舍洛、王子宜、劉辟強(qiáng)、都督翟顯貴,在后園將他們肢解,然后在都城的大街上暴尸示眾。后主要把高儼府里的文武官吏全部殺死,斛律光說:“這些人都是達(dá)官貴人的子弟,殺掉他們,恐怕引起人心不安!壁w彥深也說:“《春秋》里說,軍隊不聽從命令,責(zé)任在領(lǐng)兵的將帥!庇谑菂^(qū)別情況對他們分別判罪。

  太后責(zé)問儼,儼曰:“馮子琮教兒。”太后怒,遣使就內(nèi)省以弓弦絞殺子琮,使內(nèi)參以庫車載尸歸其家。自是太后常置儼于宮中,每食必自嘗之。

  太后責(zé)問高儼,高儼說:“是馮子琮教我這樣做的。”太后大怒,派使者到臺省用弓弦將馮子琮絞死,派太監(jiān)用庫車?yán)鲜w送到他家里去。從此以后太后常常把高儼安置在宮中,每次吃飯都親自先嘗一嘗,怕人毒死高儼。

  [17]八月,己亥,齊主如晉陽。

  [17]八月,己亥(二十四日),北齊后主去晉陽。

  [18]九月,辛亥,齊以任城王為太宰,馮翊王潤為太師。

  [18]九月,辛亥(初六),北齊任命任城王高為太師,馮翊王高潤為太師。

  [19]己未,齊平原忠武王段韶卒。韶有謀略,得將士死力,出總軍旅,入?yún),功高望重,而雅性溫慎,得宰相體。事后母孝,閨門雍肅,齊勛貴之家,無能及者。

  [19]己未(十四日),北齊平原忠武王段韶去世。段韶有謀略,將士們都愿意為他效命,出朝能總轄軍隊,入朝能參與決策,功勞大威望重,性格謹(jǐn)慎溫和,具有宰相的氣質(zhì)才能。侍奉繼母很孝順,家中和睦嚴(yán)肅,北齊的勛臣貴族之家,沒有能及得上的。

  [20]齊祖說陸令萱,出趙彥深為兗州刺史。齊主以為侍中。[20]北齊祖勸陸令萱,叫她把趙彥深調(diào)出朝廷做兗州刺史。北齊后主任命祖為侍中。

  陸令萱說帝曰:“人稱瑯邪王聰明雄勇,當(dāng)今無敵;觀其相表,殆非人臣。自專殺以來,常懷恐懼,宜早為之計!毙页己魏檎涞纫嗾垰⒅5畚礇Q,以食輿密迎,問之。稱“周公誅管叔,季友鴆慶父!钡勰藬y儼之晉陽,使右衛(wèi)大將軍趙元侃誘儼執(zhí)之,元侃曰:“臣昔事先帝,見先帝愛王。今寧就死,不忍行此。”帝出元侃為豫州刺史。

  陸令萱對后主說:“人稱瑯邪王聰明勇敢,當(dāng)今無敵;但看他的相貌,幾乎不是臣下。自從他獨(dú)斷專行殺和士開以來,常常懷有恐懼之心,應(yīng)該及早作出打算!睂櫝己魏檎涞热艘舱埡笾鳉⒌舾邇啊:笾鳘q豫不決;用裝運(yùn)食物的車子把祖秘密接來,詢問他的意見。祖舉出“周公誅殺管叔,季友毒死慶父”兩個例子。后主便帶高儼去晉陽,派右衛(wèi)大將軍趙元侃誘捕高儼,趙元侃說:“臣以前侍奉先帝,看到先帝喜歡瑯邪王。現(xiàn)在我寧愿被殺,不忍心做這種事!焙笾鞅銓②w元侃貶為豫州刺史。

  庚午,帝啟太后曰:“明旦欲與仁威早出獵!币顾墓,帝召儼,儼疑之。陸令萱曰:“兄呼,兒何為不去!”儼出,至永巷,劉桃枝反接其手。儼呼曰:“乞見家家、尊兄!碧抑σ孕淙淇冢磁勖深^負(fù)出,至大明宮,鼻血滿面,拉殺之,時年十四,裹之以席,埋于室內(nèi)。帝使啟太后,太后臨哭,十余聲,即擁入殿。遺腹四男,皆幽死。

  庚午(二十五日),后主啟稟太后說:“明天準(zhǔn)備和仁威一早出外打獵。”夜里四更時分,后主召見高儼,高儼產(chǎn)生懷疑。陸令萱說:“兄長叫你,孩子你為什么不去?”高儼出來,走到長巷,劉桃枝將他的雙手反綁起來,高儼高喊道:“讓我去見母親、兄長!眲⑻抑τ靡滦淙谒炖,把他的袍子翻過來蒙住頭,將他背出來,走到大明宮時,高儼的鼻血流了滿面,被人用手摧折而死,當(dāng)時才十四歲,將尸體用席子包起來,埋在室內(nèi)。后主派人啟奏太后,太后到那里哭吊,剛哭了十幾聲,就被人簇?fù)碇氐降钪。高儼有四個遺腹男孩,后來都被囚禁而死。

  冬,十月,罷京畿府,入領(lǐng)軍。

  冬季,十月,撤銷京畿府,將京畿兵歸領(lǐng)軍統(tǒng)率。

  [21]壬午,周冀公通卒。

  [21]壬午(初八),北周冀公宇文通去世。

  [22]甲申,上享太廟。

  [22]甲申(初十),陳宣帝到太廟祭祀祖先。

  [23]乙未,周遣右武伯谷會琨等聘于齊。

  [23]乙未(十一日),北周派右武伯谷會琨等人到北齊聘問。

  [24]齊胡太后出入不節(jié),與沙門統(tǒng)曇獻(xiàn)通,諸僧至有戲呼曇獻(xiàn)為太上皇者。齊主聞太后不謹(jǐn)而未之信,后朝太后,見二尼,悅而召之,乃男子也。于是曇獻(xiàn)事亦發(fā),皆伏誅。

  [24]北齊胡太后進(jìn)進(jìn)出出沒有節(jié)制,和主管僧人的曇獻(xiàn)私通,僧人甚至戲稱曇獻(xiàn)為太上皇。北齊后主聽說胡太后行為不檢點(diǎn)而沒有相信,后來有一次去朝見太后時,看到有兩個尼姑在旁邊,因為喜愛而把她們召來,原來都是男子假扮的。于是曇獻(xiàn)的事情被暴露,這些人都被處死。

  己亥,帝自晉陽奉太后還鄴,至紫陌,遇大風(fēng)。舍人魏僧伽習(xí)風(fēng)角,奏言:“即時當(dāng)有暴逆事!钡墼p云:“鄴中有變”,彎己纏,馳入南城,遣宦者鄧長幽太后于北宮,仍敕內(nèi)外諸親皆不得與胡太后相見。太后或為帝設(shè)食,帝亦不敢嘗。

  己亥(十五日),北齊后主從晉陽奉太后回鄴城,到達(dá)效外,遇到大風(fēng)。舍人魏僧伽懂得測天觀象預(yù)卜吉兇,上奏說:“立即會有暴亂叛逆的事情發(fā)生。”后主謊稱“鄴城中有變”,于是拉足弓弦繃緊弓梢,疾走進(jìn)入鄴都的南城,派太監(jiān)鄧長將太后幽禁在北宮,下令朝廷內(nèi)外的所有親屬不能去見胡太后。太后有時為后主準(zhǔn)備了食物,后主也不敢嘗。

  [25]庚戌,齊遣侍中赫連子悅聘于周。

  [25]庚戌(二十六日),北齊派侍中赫連子悅到北周聘問。

  [26]十一月,丁巳,周主如散關(guān)。

  [26]十一月,丁巳(十三日),北周國主去散關(guān)。[27]丙寅,齊以徐州行臺廣寧王孝珩錄尚書事;庚午,又以為司徒。癸酉,以斛律光為左丞相。

  [27]丙寅(二十二日),北齊任命徐州行臺廣寧王高孝珩為錄尚書事;庚午(二十六日),又任命他為司徒。癸酉(二十九日),任命斛律光為左丞相。

  [28]十二月,己丑,周主還長安。

  [28]十二月,己丑(十六日),北周國主回長安。

  [29]壬辰,邵陵公章昭達(dá)卒。

  [29]壬辰(十九日),陳朝的邵陵公章昭達(dá)去世。

  [30]是歲,梁華皎將如周,過襄陽,說衛(wèi)公直曰:“梁主既失江南諸郡,民少國貧;朝廷興亡繼絕,理宜資贍,望借數(shù)州以資梁國!敝比恢彩寡誀,周主詔以基、平、三州與之。

  [30]這一年,后梁的華皎將去北周,經(jīng)過襄陽時,對衛(wèi)公宇文直說:“梁主已經(jīng)失去江南的一些郡,百姓少而國家貧窮;朝廷的興亡繼絕,理應(yīng)加以資助,希望能借幾個州的地方幫助梁國!毙l(wèi)公宇文直表示贊同,派使者向朝廷說明情況,北周國主下詔將基、平、三個州給予后梁。

 

資治通鑒

  《資治通鑒》,簡稱“通鑒”,是北宋司馬光所主編的一本長篇編年體史書,共294卷,耗時19年。記載的歷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紀(jì)元前403年)寫起,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顯德六年(紀(jì)元959年)征淮南,計跨16個朝代,共1363年的逐年記載詳細(xì)歷史。它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在中國史書中有極重要的地位。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第四卷
第五卷 第六卷
第七卷 第八卷
第九卷 第十卷
第十一卷 第十二卷
第十三卷 第十四卷
第十五卷 第十六卷
第十七卷 第十八卷
第十九卷 第二十卷
第二十一卷 第二十二卷
第二十三卷 第二十四卷
第二十五卷 第二十六卷
第二十七卷 第二十八卷
第二十九卷 第三十卷
第三十一卷 第三十二卷
第三十三卷 第三十四卷
第三十五卷 第三十六卷
第三十七卷 第三十八卷
第三十九卷 第四十卷
第四十一卷 第四十二卷
第四十三卷 第四十四卷
第四十五卷 第四十六卷
第四十七卷 第四十八卷
第四十九卷 第五十卷
第五十一卷 第五十二卷
第五十三卷 第五十四卷
第五十五卷 第五十六卷
第五十七卷 第五十八卷
第五十九卷 第六十卷
第六十一卷 第六十二卷
第六十三卷 第六十四卷
第六十五卷 第六十六卷
第六十七卷 第六十八卷
第六十九卷 第七十卷
第七十一卷 卷七十二卷
第七十三卷 第七十四卷
第七十五卷 第七十六卷
第七十七卷 第七十八卷
第七十九卷 第八十卷
第八十一卷 第八十二卷
第八十三卷 第八十四卷
第八十五卷 第八十六卷
第八十七卷 第八十八卷
第八十九卷 第九十卷
第九十一卷 第九十二卷
第九十三卷 第九十四卷
第九十五卷 第九十六卷
第九十七卷 第九十八卷
第九十九卷 第一百卷
第一百零一卷 第一百零二卷
第一百零三卷 第一百零四卷
第一百零五卷 第一百零六卷
第一百零七卷 第一百零八卷
第一百零九卷 第一百一十卷
第一百一十一卷 第一百一十二卷
第一百一十三卷 第一百一十四卷
第一百一十五卷 第一百一十六卷
第一百一十七卷 第一百一十八卷
第一百一十九卷 第一百二十卷
第一百二十一卷 第一百二十二卷
第一百二十三卷 第一百二十四卷
第一百二十五卷 第一百二十六卷
第一百二十七卷 第一百二十八卷
第一百二十九卷 第一百三十卷
第一百三十一卷 第一百三十二卷
第一百三十三卷 第一百三十四卷
第一百三十五卷 第一百三十六卷
第一百三十七卷 第一百三十八卷
第一百三十九卷 第一百四十卷
第一百四十一卷 第一百四十二卷
第一百四十三卷 第一百四十四卷
第一百四十五卷 第一百四十六卷
第一百四十七卷 第一百四十八卷
第一百四十九卷 第一百五十卷
第一百五十一卷 第一百五十二卷
第一百五十三卷 第一百五十四卷
第一百五十五卷 第一百五十六卷
第一百五十七卷 第一百五十八卷
第一百五十九卷 第一百六十卷
第一百六十一卷 第一百六十二卷
第一百六十三卷 第一百六十四卷
第一百六十五卷 第一百六十六卷
第一百六十七卷 第一百六十八卷
第一百六十九卷 第一百七十卷
第一百七十一卷 第一百七十二卷
第一百七十三卷 第一百七十四卷
第一百七十五卷 第一百七十六卷
第一百七十七卷 第一百七十八卷
第一百七十九卷 第一百八十卷
第一百八十一卷 第一百八十二卷
第一百八十三卷 第一百八十四卷
第一百八十五卷 第一百八十六卷
第一百八十七卷 第一百八十八卷
第一百八十九卷 第一百九十卷
第一百九十一卷 第一百九十二卷
第一百九十三卷 第一百九十四卷
第一百九十五卷 第一百九十六卷
第一百九十七卷 第一百九十八卷
第一百九十九卷 第二百卷
第二百零一卷 第二百零二卷
第二百零三卷 第二百零四卷
第二百零五卷 第二百零六卷
第二百零七卷 第二百零八卷
第二百零九卷 第二百一十卷
第二百一十一卷 第二百一十二卷
第二百一十三卷 第二百一十四卷
第二百一十五卷 第二百一十六卷
第二百一十七卷 第二百一十八卷
第二百一十九卷 第二百二十卷
第二百二十一卷 第二百二十二卷
第二百二十三卷 第二百二十四卷
第二百二十五卷 第二百二十六卷
第二百二十七卷 第二百二十八卷
第二百二十九卷 第二百三十卷
第二百三十一卷 第二百三十二卷
第二百三十三卷 第二百三十四卷
第二百三十五卷 第二百三十六卷
第二百三十七卷 第二百三十八卷
第二百三十九卷 第二百四十卷
第二百四十一卷 第二百四十二卷
第二百四十三卷 第二百四十四卷
第二百四十五卷 第二百四十六卷
第二百四十七卷 第二百四十八卷
第二百四十九卷 第二百五十卷
第二百五十一卷 第二百五十二卷
第二百五十三卷 第二百五十四卷
第二百五十五卷 第二百五十六卷
第二百五十七卷 第二百五十八卷
第二百五十九卷 第二百六十卷
第二百六十一卷 第二百六十二卷
第二百六十三卷 第二百六十四卷
第二百六十五卷 第二百六十六卷
第二百六十七卷 第二百六十八卷
第二百六十九卷 第二百七十卷
第二百七十一卷 第二百七十二卷
第二百七十三卷 第二百七十四卷
第二百七十五卷 第二百七十六卷
第二百七十七卷 第二百七十八卷
第二百七十九卷 第二百八十卷
第二百八十一卷 第二百八十二卷
第二百八十三卷 第二百八十四卷
第二百八十五卷 第二百八十六卷
第二百八十七卷 第二百八十八卷
第二百八十九卷 第二百九十卷
第二百九十一卷 第二百九十二卷
第二百九十三卷 第二百九十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