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少妇freesexvideos强迫,进军国际市场野狼av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pron 域名停靠,欧美jiZZHD精品巨大又粗又长又硬,毛片在线网址播放,91秦先生在线观看国产久草,五月狠狠色丁香婷婷视频,国产精品在线视频频放,91久久成人

首頁 | 注冊 | 登陸 | 網(wǎng)站繁體 | 手機版 | 設(shè)為首頁 長沙社區(qū)通 做長沙地區(qū)最好的社區(qū)門戶網(wǎng)站 正在努力策劃制作...
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zhǔn)確,使用請先核實! 資治通鑒

 

第一百零九卷

晉紀(jì)三十一 安皇帝甲隆安元年(丁酉、397)

  晉紀(jì)三十一 晉安帝隆安元年(丁酉,公元397年)

  [1]春,正月,己亥朔,帝加元服,改元。以左仆射王為尚書令;領(lǐng)軍將軍王國寶為左仆射,領(lǐng)選;仍加后將軍、丹楊尹。會稽王道子悉以東宮兵配國寶,使領(lǐng)之。

  [1]春季,正月,己亥朔(初一),東晉安帝行加冕禮,改年號為隆安。任命左仆射王為尚書令;領(lǐng)軍將軍王國寶為左仆射,兼管官員任免升降,仍兼任后將軍、丹楊尹。會稽王司馬道子把東宮太子的兵馬全部分配給王國寶,讓他帶領(lǐng)這些部隊。

  [2]燕范陽王德求救于秦,秦兵不出,鄴中懼。賀賴盧自以魏王之舅,不受東平公儀節(jié)度,由是與儀有隙。儀司馬丁建陰與德通,從而構(gòu)間之,射書入城中言其狀。甲辰,風(fēng)霾,晝晦,賴盧營有火,建言于儀曰:“賴盧燒營為變矣。”儀以為然,引兵退;賴盧聞之,亦退;建帥其眾詣德降,且言儀師老可擊。德遣桂陽王鎮(zhèn)、南安王青帥騎七千追擊魏軍,大破之。

  [2]后燕范陽王慕容德向后秦請求援救,后秦不出兵,鄴城軍民驚恐異常。賀賴盧自以為他是魏王拓跋的舅舅,所以不聽東平公拓跋儀的調(diào)度、指揮,因此,他與拓跋儀產(chǎn)生了矛盾。拓跋儀的司馬丁建暗地里與慕容德勾結(jié),在

  拓跋儀與賀賴盧中間挑撥離間,并把這種情況寫成書信用箭射進鄴城告訴給了

  慕容德。甲辰(初六),大風(fēng)突起,天昏地暗。賀賴盧的軍營之中出現(xiàn)火光,

  丁建對拓跋儀說:“賀賴盧在焚燒營地舉行叛亂!蓖匕蟽x認為丁建說的很對

  ,便迅速領(lǐng)兵撤退。賀賴盧聽說了拓跋儀后撤的消息,也緊跟著帶兵退了下來

  。丁建此時則帶領(lǐng)著他的部眾向慕容德投降,并且告訴慕容德,拓跋儀的部隊

  已經(jīng)疲憊不堪,可以一擊。于是,慕容德派遣桂陽王慕容鎮(zhèn)、安南王慕容青率

  領(lǐng)騎兵七千人前去追趕襲擊北魏軍隊,把他們打得大敗。

  燕主寶使左衛(wèi)將軍慕輿騰攻博陵,殺魏所置守宰。

  后燕國主慕容寶派遣左衛(wèi)將軍慕輿騰進攻博陵,殺掉了北魏的地方官吏。

  王建等攻信都,六十余日不下,士卒多死。庚申,魏王自攻信都。壬戌夜,燕宜都王鳳逾城奔中山。癸亥,信都降魏。

  王建等進攻信都城,六十多天也沒有攻下,兵卒傷亡很多。庚申(二十二日),魏王拓跋帶兵進攻信都。壬戌(二十四日)夜晚,后燕宜都王慕容鳳跳出城墻逃往中山。癸亥(二十五日),信都城向北魏投降。

  [3]涼王光以西秦王乾歸數(shù)反覆,舉兵伐之。乾歸群下請東奔成紀(jì)以避之,乾歸曰:“軍之勝敗,在于巧拙,不在眾寡。光兵雖眾而無法,其弟延勇而無謀,不足憚也。且其精兵盡在延所,延敗,光自走矣。”光軍于長最,遣太原公纂等帥步騎三萬攻金城;乾歸帥眾二萬救之,未至,纂等拔金城。光又遣其將梁恭等以甲卒萬馀出陽武下峽,與秦州刺史沒弈干攻其東,天水公延以罕之眾攻臨洮、武始、河關(guān),皆克之。乾歸使人紿延云:“乾歸眾潰,奔成紀(jì)!

  延欲引輕騎追之,司馬耿稚諫曰:“乾歸勇略過人,安肯望風(fēng)自潰!前破王廣、

  楊定,皆羸師以誘之。今告者視高色動,殆必有奸,宜整陳而前,使步騎相屬,

  俟諸軍畢集,然后擊之,無不克矣!毖硬粡,進,與乾歸遇,延戰(zhàn)死。稚與

  將軍姜顯收散卒,還屯罕。光亦引兵還姑臧。

  [3]后涼王呂光因為西秦王乞伏乾歸多次反覆,興兵去討伐。乞伏乾歸手下官員請求向東逃奔到成紀(jì)去躲避。乞伏乾歸說:“戰(zhàn)爭的勝敗,全在于用兵的巧拙,不在于兵馬的多少。呂光的部隊雖然人多,但是卻缺乏紀(jì)律,他的弟弟呂延雖然勇猛,但是卻沒有謀略,不值得擔(dān)心。況且呂光的精銳部隊全部由呂延統(tǒng)帶,呂延一敗,呂光自然而然就會逃跑!边@時呂光把大軍集結(jié)在長最,派遣太原公呂纂等人統(tǒng)率步、騎兵共三萬人進攻金城。乞伏乾歸帶領(lǐng)二萬士

  兵前去解救,還沒有趕到,呂纂便已攻克了金城。呂光又派遣他的部將梁恭等人帶領(lǐng)全副甲胄的士卒一萬多人直逼陽武下峽,與秦州刺史沒弈干一起從東部進攻乞伏乾歸。天水公呂延也率領(lǐng)罕的軍隊進攻臨洮、武始、河關(guān),全部攻克。乞伏乾歸派人去欺騙呂延說:“乞伏乾歸的軍隊已經(jīng)潰散,他自己逃往成紀(jì)去了!眳窝哟蛩銕ьI(lǐng)輕裝的騎兵前去追趕,司馬耿稚勸說他道:“乞伏乾歸的勇武和謀略超過常人,怎么可能聽到一點風(fēng)聲便自行解體!從前,乞伏乾歸打敗王廣、楊定,都是這樣先把自己的弱點暴露給敵人,引誘對方急功冒進。這次我看報信的人目光向上,臉上的表情也閃爍不定,其中一定有詐,我們應(yīng)該列好戰(zhàn)陣,有條不紊地向前推進,使步兵與騎兵互相照應(yīng)配合,等到各路大軍全部集結(jié),再去攻擊敵人,那就沒有攻不破的道理了!眳窝硬宦犓膭褡瑁瑩]軍直進,與乞伏乾歸遭遇,呂延戰(zhàn)死,耿稚與將軍姜顯收集散逃的士卒,回到罕去駐守。呂光也領(lǐng)兵退回姑臧。

  [4]禿發(fā)烏孤自稱大都督、大將軍、大單于、西平王,大赦,改元太初。治兵廣武,攻涼金城,克之。涼王光遣將軍竇茍伐之,戰(zhàn)于街亭,涼兵大敗。

  [4]禿發(fā)烏孤自稱為大都督、大將軍、大單于、西平王,實行大赦,改年號為太初。在廣武集結(jié)整頓部隊,進攻并攻克后涼金城。后涼王呂光派將軍竇茍去討伐,在街亭展開激戰(zhàn),后涼軍大敗。

  [5]燕主寶聞魏王攻信都,出屯深澤,遣趙王麟攻楊城,殺守兵三百。寶

  悉出珍寶及宮人募郡國群盜以擊魏。

  [5]后燕國主慕容寶聽說魏王拓跋帶兵進攻信都,便率軍駐扎在深澤,又派趙王慕容麟進攻楊城,殺死了守兵三百人。慕容寶將皇宮中所藏的珍寶甚至所有的宮女全部作為賞資,招募各郡各封國的強盜匪徒,讓他們充軍,去抗擊北魏。

  二月,己巳朔,還屯楊城。沒根兄子丑提為并州監(jiān)軍,聞其叔父降燕,懼誅,帥所部兵還國作亂。欲北還,遣其國相涉延求和于燕,且請以其弟為質(zhì)。寶聞魏有內(nèi)難,不許,使冗從仆射蘭真責(zé)負恩,悉發(fā)其眾步卒十二萬、騎三萬七千屯于曲陽之柏肆,營于滹沱水北以邀之。丁丑,魏軍至,營于水南。寶潛師夜?jié)加赂胰f余人襲魏營,寶陳于營北以為之援。募兵因風(fēng)縱火,急擊魏軍,魏軍大亂,驚起,棄營跣走;燕將軍乞特真帥百余人至其帳下,得衣靴。既而募兵無故自驚,互相斫射,于營外望見之,乃擊鼓收眾,左右及中軍將士稍稍來集,多布火炬于營外,縱騎沖之。募兵大敗,還赴寶陳,寶引兵復(fù)渡水北。戊寅,魏整眾而至,與燕相持,燕軍奪氣。寶引還中山,魏兵隨而擊之,燕兵屢敗。寶懼,棄大軍,帥騎二萬奔還,時大風(fēng)雪,凍死者相枕。寶恐為魏軍所及,命士卒皆棄袍仗,兵器數(shù)十萬,寸刃不返,燕之朝臣將卒降魏及為魏所系虜者甚眾。

  二月,己巳朔(初一),拓跋帶兵回到楊城駐扎。叛將沒根的侄兒丑提任并州監(jiān)軍,聽說他的叔父降燕,害怕牽連自己被殺,索性帶著自己所管轄的兵卒還國舉行叛亂。拓跋打算北撤,派國相拓跋涉延前去向后燕求和,并且請求用他的弟弟作為人質(zhì)。慕容寶聽說北魏內(nèi)部出現(xiàn)動亂,沒有答應(yīng)講和,又派冗從仆射蘭真前往北魏軍營,斥責(zé)拓跋忘恩負義,調(diào)動全部步兵十二萬人、騎兵三萬七千人去曲陽的柏肆駐守,在滹沱河的北岸立下大營,以攔截撤退

  的北魏軍。丁丑(初九),北魏后撤的部隊來到這里,在滹沱河的南岸扎營。慕容寶秘密地遣派一支部隊連夜渡過河去,招募一萬多敢死隊襲擊北魏軍營,慕容寶在營北結(jié)陣作為援兵。后燕招募來的這些人,順著風(fēng)放火,對魏軍發(fā)起迅猛的進攻。北魏軍一片大亂,拓跋也在睡夢中驚醒,光著雙腳拋棄大營逃走。后燕將軍乞特真帶著一百多名士卒來到拓跋的大帳,只得到了拓跋倉促之間遺失下的衣服和皮靴。不久,招募來的那些兵勇不知什么原因便突然一片大亂,互相之間胡砍亂射。拓跋在營外遠遠看到這種情況,于是,擊鼓召集剛剛潰散了的兵士,不久,他左右的侍從以及中軍將士漸漸地集合在一起,并在營地的外圍設(shè)置了許多火炬,派騎兵向前沖擊后燕兵營。招募的兵勇大敗,逃回慕容寶的大營,慕容寶帶領(lǐng)著部隊再一次渡到河的北岸。戊寅(初十),北魏整頓好部隊漸漸逼近,并和后燕軍相對峙。后燕軍士氣大為低落。慕容寶只好帶著部隊回到中山,北魏軍隨后追擊,后燕軍幾次接戰(zhàn)均告失敗。慕容寶十分恐懼,丟下大部隊,自己帶二萬騎兵逃奔回去。這時正值狂風(fēng)暴雪,凍死的人橫躺豎臥在原野上。慕容寶害怕被北魏軍隊追上抓獲,命令兵士全都丟下袍甲槍杖,最后把幾十萬精良武器全部丟棄,甚至連一把小刀也沒有帶回。后燕的朝廷大臣、將帥士兵投降、被俘的人非常之多。

  先是,張袞嘗為魏王言燕秘書監(jiān)崔逞之材,得之,甚喜,以逞為尚書,使錄三十六曹,任以政事。

  在這之前,張袞曾經(jīng)對魏王拓跋說過后燕秘書監(jiān)崔逞的才能,這次拓跋得到崔逞,非常高興,任命崔逞為尚書,掌管三十六曹,把政事委任給他來處理。

  魏軍士有自柏肆亡歸者,言大軍敗散,不知王處。道過晉陽,晉陽守將封

  真因起兵攻并州刺史曲陽侯素延,素延擊斬之。

  北魏軍士中有從柏肆逃亡回來的人,說大部隊已經(jīng)慘敗潰散,甚至也不知道魏王拓跋的下落。他們途中經(jīng)過晉陽,晉陽守將封真調(diào)集軍隊進攻并州刺史、曲陽侯拓跋素延,拓跋素延出城迎戰(zhàn),斬了封真。

  南安公順守云中,聞之,欲自攝國事。幢將代人莫題曰:“此大事,不可輕爾,宜番待后問,不然,為禍不細。”順乃止。順,什翼犍之孫也。賀蘭部帥附力眷、紇鄰部帥匿物尼、紇奚部帥叱奴根皆舉兵反,順討之,不克。遣安遠將軍庾岳帥萬騎還討三部,皆平之,國人乃安。

  北魏南安公拓跋順留守云中,聽說了拓跋下落不明的消息后,打算自己代理國家政事,他的幢將代郡人莫題說:“這可是一件大事,千萬不可草率從事,應(yīng)該謹慎地等待觀察事態(tài)的進一步發(fā)展,不然,為禍不淺。”拓跋順才放棄了這個想法。拓跋順是拓跋什翼犍的孫子。這時,賀蘭部落的首領(lǐng)附力眷、紇鄰部落的首領(lǐng)匿物尼、紇奚部落的首領(lǐng)叱奴根等也都聞迅拉起隊伍反叛,拓跋順帶兵去征討他們,卻無法平息。拓跋派遣安遠將軍庾岳統(tǒng)率一萬騎兵,趕回來討伐這三個部落,把這三個部落平定之后,全國百姓才安定下來。

  欲撫慰新附,深悔參合之誅,素延坐討反者殺戮過多,免官;以奚牧為并州刺史。牧與東秦主興書稱“頓首”,與之均禮。興怒,以告,為之殺牧。

  拓跋打算安撫寬慰新投降的人,因此對在參合陂那次大批屠殺俘虜?shù)呐e動深感后悔。拓跋素延討伐叛變的人殺戮太多,免去了他的官職,任命奚牧為并州刺史。奚牧與后秦國主姚興通信,以對等之禮稱“頓首”。姚興看后勃然大怒,把這事告訴了拓跋,拓跋因此殺了奚牧。

  己卯夜,燕尚書郎慕輿皓謀弒燕主寶,立趙王麟;不克,斬關(guān)出奔魏,麟由是不自安。

  己卯(十一日)夜間,后燕尚書郎慕輿皓陰謀刺殺后燕國主慕容寶,擁立趙王慕容麟,沒有成功。因此慕輿皓便砍開城門,沖出去逃奔北魏。慕容麟從此心中萬分不安。

  [6]三月,燕以儀同三司武鄉(xiāng)張崇為司空。

  [6]三月,后燕任命儀同三司、武鄉(xiāng)人張崇為司空。

  [7]初,燕清河王會聞魏軍東下,表求赴難,燕主寶許之。會初無去意,使征南將軍庫官偉、建威將軍馀崇將兵五千為前鋒。崇,嵩之子也。偉等頓盧龍近百日,無食,啖馬牛且盡;會不發(fā)。寶怒,累詔切責(zé);會不得已,以治行簡練為名,復(fù)留月馀。時道路不通,偉欲使輕軍前行通道,偵魏強弱,且張聲勢;諸將皆畏避不欲行。馀崇奮曰:“今巨寇滔天,京都危逼,匹夫猶思致命以救君父,諸君荷國寵任,而更惜生乎!若社稷傾覆,臣節(jié)不立,死有余辱;諸君安居于此,崇請當(dāng)之!眰ハ,簡給步騎五百人。崇進至漁陽,遇魏千余騎。崇謂其眾曰:“彼眾我寡,不擊則不得免!蹦斯脑胫边M,崇手殺十余人。魏騎潰去,崇亦引還,斬首獲生,具言敵中闊狹,眾心稍振。會乃上道徐進,是月,始達薊城。

  [7]當(dāng)初,后燕清河王慕容會聽說北魏軍大批東來,上表請求帶兵出征,以救國難。后燕國主慕容寶同意了他的請求。但是,慕容會根本沒有要去拯救國家的意思,只派遣征南將軍庫官偉、建威將軍馀崇二人帶兵五千人作為前鋒出發(fā)。馀崇是馀嵩的兒子。庫官偉等人在盧龍一帶停留了將近一百天,吃完了糧食,把軍中的馬牛也即將吃盡,慕容會還是沒有帶兵出發(fā)。慕容寶大怒,幾次下詔嚴(yán)厲斥責(zé)他,慕容會迫不得已,以置辦行裝、加強訓(xùn)練為名,又滯留了一個多月。這時,道路不通,庫官偉打算派遣一支活動靈便的部隊繼續(xù)向前開通道路,偵察了解北魏軍隊的強弱虛實,而且,又能大肆張揚他們的聲勢。各位將領(lǐng)都因為害怕危險,不愿意去。這時,馀崇奮然而起,說:“現(xiàn)在大敵強盛無比,京都正在遭受著強敵的逼迫。一個普通人都想到舍命拯救自己君主與父老,你們身受皇家的寵愛與重任,怎么能夠再愛惜個人的性命呢!國家社稷一旦被推翻,作為臣子的節(jié)操不能保全,即便是死了,也要留下恥辱!你們幾位就在這兒安安穩(wěn)穩(wěn)地呆著吧,我馀崇請求去抵擋敵人!睅旃賯シ浅8吲d,挑選步、騎兵共五百人撥給馀崇。馀崇帶兵來到漁陽,遇到北魏騎兵一千余人。馀崇對他手下的人說:“敵眾我寡,不主動出擊,我們就跑不掉了!庇谑谴舐暫艉爸恢毕驍橙藲⑷,馀崇一個人便殺死了十幾個敵兵。魏軍騎兵潰散而逃,馀崇也帶著兵士們回營。這次出擊,殺死了許多敵人,又生擒了一些,他仔細講述了敵軍的內(nèi)部情況,軍心因此稍稍得到了振作。慕容會這才正式帶兵上路,慢慢地向前開進。這個月,他們方才到達薊城。

  魏圍中山既久,城中將士皆思出戰(zhàn)。征北大將軍隆言于寶曰:“涉雖屢獲小利,然頓兵經(jīng)年,兇勢沮屈,士馬死傷太半,人心思歸,諸部離解,正是可破之時也。加之舉城思奮,若因我之銳,乘彼之衰,往無不克。如其持重不決,將卒氣喪,日益困逼,事久變生,后雖欲用之,不可得也!”寶然之。而衛(wèi)大將軍麟每沮其議,隆成列而罷者,前后數(shù)四。

  北魏軍圍困后燕都城中山已經(jīng)很久,中山城里的將士們都有心想要出城與敵人決一死戰(zhàn)。征北大將軍慕容隆對慕容寶說:“拓跋雖然多次獲得一些小勝利,但大軍在這里羈留已經(jīng)一年,他們來時的那種兇惡的氣勢,已經(jīng)委靡喪失,兵士馬匹也或死或傷損失大半,人心思歸,各部落正在離析瓦解,這正是我們可以將他們打敗的大好時機呀!再加上我們?nèi)堑谋穸荚谙胫鴬^力一搏,如果利用我們的銳氣,趁著他們的衰弱,就沒有不勝利的。如果謹慎持重、猶豫不決,等到將士的斗志喪失,環(huán)境又一天天艱苦,時間一久,事情就會發(fā)生變化,到那時候,雖然想利用機會,一定不會再有了!蹦饺輰氂X得他說得很對。但是衛(wèi)大將軍慕容麟?yún)s幾次都阻止慕容隆的建議,慕容隆準(zhǔn)備好出擊卻被迫停止,前后一共四次。

  寶使人請于魏王,欲還其弟觚,割常山以西皆與魏以求和;許之;既而寶悔之。己酉,如盧奴,辛亥,復(fù)圍中山。燕將士數(shù)千人俱自請于寶曰:“今坐守窮城,終于困弊,臣等愿得一出樂戰(zhàn),而陛下每抑之,此為坐自摧敗也。且受圍歷時,無他奇變,徒望積久寇賊自退。今內(nèi)外之勢,強弱懸絕,彼必不自退明矣,宜從眾一決!睂氃S之。隆退而勒兵,召諸參佐謂之曰:“皇威不振,寇賊內(nèi)侮,臣子同恥,義不顧生。今幸而破賊,吉還固善;若其不幸,亦使吾志節(jié)獲展。卿等有北見吾母者,為吾道此情也!”乃被甲上馬,詣門俟命。麟復(fù)固止寶,眾大忿恨,隆涕泣而還。

  慕容寶派人向魏王拓跋請求,打算把他弟弟拓跋觚護送回去,并且割讓常山以西的大部地區(qū)送給北魏,向北魏求和。拓跋答應(yīng)了,但事后慕容寶卻又后悔。己酉(十一日),拓跋來到盧奴。辛亥(十三日),他再一次地包圍了中山城。后燕幾千名將士都來主動向慕容寶請戰(zhàn)說:“現(xiàn)在我們坐守這座已經(jīng)山窮水盡的孤城,終有一天會被困死,我們愿意出城與敵人決一死戰(zhàn),但是陛下卻每每制止我們,這是自取滅亡。r且我們被圍已經(jīng)很長時間,并沒有產(chǎn)生其他的突然變化,只是白白地盼望時間久了賊兵便能自行退去。城里城外的形勢,強與弱相差過于懸殊,他們一定不會自己撤退已經(jīng)是很明顯的事情。所以,我們應(yīng)該聽從大家的意見,出城與敵人決戰(zhàn)!蹦饺輰毚饝(yīng)了。慕容隆退出去后,很快把部隊調(diào)配完畢,召集參謀佐將,對他們說:“皇上的聲威不振作,強盜賊子打到我們家門口來侮辱我們,這是我們做臣子的共同的恥辱,我們理應(yīng)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這次決戰(zhàn),如果僥幸地打敗敵人,平平安安地回來固然最好,倘若有什么不幸,起碼也讓我們的志向節(jié)操獲得一次舒展的機會。你們這些人如有回到北方,看到我母親的,請千萬代替我向母親稟告我的這種心情!庇谑,他披戴盔甲,跨上戰(zhàn)馬,來到城門等候命令。慕容麟再一次堅決阻止了這次軍事行動,眾將士氣忿之極,慕容隆也流著眼淚回去了。

  是夜,麟以兵劫左衛(wèi)將軍北地王精,使帥禁兵弒寶。精以義拒之,麟怒,殺精,出奔西山,依丁零馀眾。于是城中人情震駭。

  這天夜晚,慕容麟派兵劫持了左衛(wèi)將軍、北地王慕容精,并且派他率領(lǐng)禁軍去刺殺慕容寶。慕容精用大義拒絕了慕容麟,慕容麟大怒,殺了慕容精,跑出城去逃奔西山,依靠丁零的殘余部落。從此,中山城里的軍民的情緒更加震驚動蕩。

  寶不知麟所之,以清河王會軍在近,恐麟奪會軍,先據(jù)龍城,乃召隆及驃騎大將軍農(nóng),謀去中山,走保龍城。隆曰:“先帝櫛風(fēng)沐雨以成中興之業(yè),崩未期年而天下大壞,豈得不謂之孤負邪!今外寇方盛而內(nèi)難復(fù)起,骨肉乖離,百姓疑懼,誠不可以拒敵,北遷舊都,亦事不宜。然龍川地狹民貧,若以中國之意取足其中,復(fù)朝夕望有大功,此必不可。若節(jié)用愛民,務(wù)農(nóng)訓(xùn)兵,數(shù)年之中,公私充實,而趙、魏之間,厭苦寇暴,民思燕德,庶幾返,克復(fù)故業(yè)。如其未能,則憑險自固,猶足以優(yōu)游養(yǎng)銳耳!睂氃唬骸扒溲员M理,朕一從卿意耳!

  慕容寶不知道慕容麟到哪里去了,總是以為清河王慕容會的部隊便在附近駐扎,因此害怕慕容麟奪走慕容會的部隊,搶先跑去占據(jù)龍城,于是,他召集慕容隆及驃騎大將軍慕容農(nóng),商議要放棄中山,去死保龍城。慕容隆說:“先帝歷經(jīng)千辛萬苦,才完成了中興的大業(yè),他死去不到一年便天下大亂,怎么能說我們沒有辜負了先帝的囑托厚望啊!現(xiàn)在,外面的強盜力量正當(dāng)強盛,而我們內(nèi)部又發(fā)生了危難,同胞骨肉反目成仇,百姓驚疑恐懼,這樣,的確是根本不可能抗拒強敵的。向北遷回我們的舊都,也是事所當(dāng)然。但是龍川那一帶地方狹小,百姓貧困,如果我們打算在那里作為依憑,進圖中原,仍然早晚都盼望著取得大的進展和成功,那是一定不行的。如果我們節(jié)儉開支花費,愛惜民力,鼓勵農(nóng)耕,訓(xùn)練軍隊,那么幾年之間,官府與民間的積蓄一定會充實起來,而趙、魏之間連年戰(zhàn)亂,百姓一定苦不堪言,厭倦、怨恨之聲四起,那時,他們思念我們燕國統(tǒng)治時的恩德,我們也或許有機會回轉(zhuǎn)旗幟恢復(fù)自己往日的帝業(yè)。即使不能這樣,那么我們依據(jù)山川險要,鞏固自己的勢力,也還是足夠我們在那里安閑度日養(yǎng)精蓄銳了。”慕容寶說:“你說的全都在理,我完全聽從你的意見。”

  遼東高撫,善卜筮,素為隆所信厚,私謂隆曰:“殿下北行,終不能達,太紀(jì)亦不可得見。若使主上獨往,殿下潛留于此,必有大功!甭≡唬骸皣写箅y,主上蒙塵,且老母在北,吾得北首而死,猶無所恨。卿是何言也!”乃遍召僚佐,問其去留,唯司馬魯恭、參軍成岌愿從,馀皆欲留,隆并聽之。

  遼東人高撫善于占卜算卦,一向得到慕容隆的信任與厚愛,他私下里告訴慕容隆說:“殿下此次向北撤退,絕對不可能到達目的地,也不可能看到您的母親太紀(jì)。假如讓主上自己單獨前往,殿下暗地里留在這里,一定會有大的功業(yè)可以建立!蹦饺萋≌f:“國家有這樣空前的大難,主上遭受奔波之苦與恥辱,而且我的老母親又在北方,我能夠在死的時候頭向著北方,便沒有什么遺憾了,你這是說的什么?”于是,他將官吏僚屬召集在一起,詢問他們是去是留,

  只有司馬魯恭、參軍成岌愿意跟從北遷,其余的都打算留下,慕容隆全聽?wèi){他

  們自己拿主意。

  農(nóng)部將谷會歸說農(nóng)曰:“城中之人,皆涉、參合所殺者父兄子弟,泣血踴躍,欲與魏戰(zhàn),而為衛(wèi)軍所抑。今聞主上當(dāng)北遷,皆曰:‘得慕容氏一人奉而立之,以與魏戰(zhàn),死無所恨!笸跣叶舸,以副眾望,擊退魏軍,撫寧畿甸,奉迎大駕,亦不失為忠臣也!鞭r(nóng)欲殺歸而惜其材力,謂之曰:“必如此以望生,不如就死!”

  慕容農(nóng)的部將谷會歸勸說慕容農(nóng)說:“中山城里的人,都是拓跋

  在參合陂所殺的士卒的父兄子弟,他們眼睛哭出血來,激憤奔走,打算同魏軍決一死戰(zhàn),卻被衛(wèi)軍慕容麟所壓制,F(xiàn)在聽說主上要北遷,都說:‘能夠找到慕容氏家族中的一個人而擁戴他當(dāng)皇上,以此來與魏軍苦戰(zhàn),即便死了,也沒有什么遺憾!笸跄詈檬橇粼谶@里,以符合大家的冀望,等到擊退魏軍,使京畿地區(qū)得到安撫寧靜,再奉迎皇上的大駕回來,這也不失為是一個忠臣呀。”慕容農(nóng)想殺了谷會歸,但又愛惜他的才華,因此只對他說:“一定要那樣來期望繼續(xù)生存,還不如去死!”

  壬子,夜,寶與太子策、遼西王農(nóng)、高陽王隆、長樂王盛等萬余騎出赴會軍,河間王熙、勃海王朗、博陵王鑒皆幼,不能出城,隆還入迎之,自為乘,俱得免。燕將李沈等降魏。樂浪王惠、中書侍郎韓范、員外郎段宏、太史令劉起等帥工伎三百奔鄴。

  壬子(十四日)夜晚,慕容寶與太子慕榮策、遼西王慕容農(nóng) 、高陽王慕容隆、長樂王慕容盛等率領(lǐng)一萬多騎兵,出城去投奔慕容會的軍營,河間王慕容熙、勃海王慕容朗、博陵王慕容鑒還都年幼,未能逃出城來,慕容隆又回到城里去迎護,親自駕車,終于使他們?nèi)刻用摗:笱鄬㈩I(lǐng)李沈等人投降北魏。樂浪王慕容惠、中書侍郎韓范、員外郎段宏、太史令劉起等人率領(lǐng)工匠、藝伎等三百人逃奔鄴城。

  中山城中無主,百姓惶惑,東門不閉。魏王欲夜入城,冠軍將軍王建志在虜掠,乃言恐士卒盜府庫物,請俟明旦,乃止。燕開封公詳從寶不成,城中立以為主,閉門拒守;盡眾攻之,連日不拔。使人登巢車。臨城諭之曰:“慕容寶已棄汝走,汝曹百姓空自取死,欲誰為乎?”皆曰:“群小無知,恐復(fù)如參合之眾,故茍延旬月之命耳。”顧王建而唾其面,使中領(lǐng)將軍長孫肥、左將軍李栗將三千騎追寶至范陽,不及,破其新城戍而還。

  中山城中沒有了首領(lǐng),老百姓惶惑驚恐,東門也沒有關(guān)閉。魏王拓跋打算連夜進城,冠軍將軍王建則一心想要搶劫,于是說恐怕手下的士卒偷盜府庫中的財物,請求等到明天天亮再進城,拓跋才停止進城。后燕開封公慕容詳來不及跟隨慕容寶北返,城中的軍民便擁戴他做了統(tǒng)帥,關(guān)閉了城門抗拒北魏軍。拓跋出動他所有的軍隊發(fā)動進攻,接連幾天也沒有攻克。于是派人登上攻城用的巢車,接近城墻向城里喊話說:“慕容寶已經(jīng)拋棄了你們自己逃走,你們這些老百姓白白地找死,打算為誰效忠呵?”城里的老百姓便都說:“我們這些無知的小民,只是害怕又像參合陂那些人一樣,在這里權(quán)且拖延十天半月的活命罷了!蓖匕蠚獾弥币曂踅,把唾味吐在他的臉上,并派遣中領(lǐng)將軍長孫肥、左將軍李栗二人帶領(lǐng)著三千騎兵追殺慕容寶,到了范陽,沒有趕上,攻克新城戍之后便返回。

  [8]甲寅,尊皇太后李氏為太皇太后。戊午,立皇后王氏。

  [8]甲寅(十六日),安帝尊奉他的祖母皇太后李氏為太皇太后。戊午(二十日),冊立王氏妃子為皇后。

  [9]燕主寶出中山,與趙王麟遇于城。麟不意寶至,驚駭,帥其眾奔蒲陰,復(fù)出屯望都,土人頗供給之。慕容詳遣兵掩擊麟,獲其妻子,麟脫走,入山中。

  [9]后燕國主慕容寶逃出都城中山,和趙王慕容麟在城相遇,慕容麟沒有想到慕容寶來到這里,大驚失色,趕緊率領(lǐng)著他的部眾向蒲陰逃去,然后又來到望都駐扎。當(dāng)?shù)氐耐寥诉為他提供糧草。慕容詳派兵襲擊慕容麟,抓獲了他的妻子兒女,慕容麟自己則逃脫,進入山中。

  甲寅,寶至薊,殿中親近散亡略盡,惟高陽王隆所領(lǐng)數(shù)百騎為宿衛(wèi)。清河王會帥騎卒二萬迎于薊南,寶怪會容止怏怏有恨色,密告隆及遼西王農(nóng)。農(nóng)、隆俱曰:“會年少,專任方面,習(xí)驕所致,豈有他也!臣等當(dāng)以禮責(zé)之!睂氹m從之,然猶詔解會兵以屬隆,隆固辭;乃減會兵分給農(nóng)、隆。又遣西河公庫官驥帥兵三千助守中山。

  甲寅(十六日),慕容寶來到薊城,他的宮廷中的親信近臣或走散或逃跑,幾乎一個也不剩了,只有高陽王慕容隆所統(tǒng)領(lǐng)的幾百名騎兵擔(dān)任警衛(wèi)。清河王慕容會率領(lǐng)騎兵二萬人到薊南去迎接。慕容寶對慕容會表情舉止充滿怨恨的樣子感到奇怪,偷偷地告訴了慕容隆與遼西王慕容農(nóng)。慕容農(nóng)、慕容隆都說:“慕容會年紀(jì)小,但很早就能獨當(dāng)一面,養(yǎng)成了驕縱的習(xí)慣,怎么會有別的想法呢!我們有機會一定依據(jù)禮儀制度的道理來責(zé)備他!蹦饺輰氹m然聽了他們的話,但還是下詔解除了慕容會的兵權(quán),轉(zhuǎn)交給慕容隆。慕容隆堅決推辭,于是慕容寶只好減少慕容會的一部分兵力,分別交給慕容農(nóng)、慕容隆。他又派遣西河公庫官驥統(tǒng)領(lǐng)三千兵卒去幫助守衛(wèi)中山。

  丙辰,寶盡徙薊中府庫北趣龍城。魏石河頭引兵追之,戊午,及寶于夏謙澤。寶不欲戰(zhàn),清河王會曰:“臣撫教士卒,惟敵是求。今大駕蒙塵,人思效命,而虜敢自送,眾心忿憤!侗ā吩唬骸畾w師勿遏。’又曰:‘置之死地而后生!裎医缘弥位疾豢!若其舍去,賊必乘人,或生馀變!睂毮藦闹。會整陳與魏兵戰(zhàn),農(nóng)、隆等將南來騎沖之,魏兵大敗,追奔百馀里,斬首數(shù)千級。隆又獨追數(shù)十里而還,謂故吏留臺治書陽曰:“中山城中積兵數(shù)萬,不得展吾意,今日之捷,令人遺恨!币蚩犊魈椤

  丙辰(十八日),慕容寶把薊城中府庫里的所有財寶全部向北搬到龍城去。北魏將領(lǐng)石河頭帶領(lǐng)部隊追擊他們,戊午(二十日),在夏謙澤追上了慕容寶。慕容寶并不打算戀戰(zhàn),清河王慕容會說:“我管教、訓(xùn)練我的部隊,只是要尋找敵人求戰(zhàn),F(xiàn)在您的大駕受到凌辱,我們?nèi)巳硕枷胫鵂奚悦鼮槟M忠,強盜賊子膽敢前來送死,大家心中十分憤怒!侗ā氛f:‘急于回去的部隊,千萬不能阻止!终f:‘使人處于將要死的地位時,才能逼迫他求生存!@兩點,我們今天都符合,哪怕不能取得勝利!如果我們只是一味地躲避逃跑,賊寇一定會得寸進尺,乘虛而入,恐怕還可能又產(chǎn)生別的變化!蹦饺輰毑怕爮牧怂慕ㄗh。慕容會于是調(diào)整陣勢與北魏軍隊接戰(zhàn),慕容農(nóng)、慕容隆等人也帶領(lǐng)南來的騎兵沖殺敵軍,把北魏軍隊打得大敗,并且追殺奔走了一百多里,殺了敵兵幾千名。慕容隆又獨自再追出去幾十里之后才回來,告訴他的舊部下、留臺治書陽說:“中山城中集結(jié)部隊幾萬,卻沒有機會使我一展心胸,今天的這次勝利,也仍然讓我懷有遺恨!”因此大為激動,淚灑衣襟。

  會既敗魏兵,矜很滋甚;隆屢訓(xùn)責(zé)之,會益忿恚。會以農(nóng)、隆皆嘗鎮(zhèn)龍城,屬尊位重,名望素出己右,恐至龍城,權(quán)政不復(fù)在己,又知終無為嗣之望,乃謀作亂。

  慕容會擊敗了魏軍后,狂傲兇狠越來越厲害。慕容隆曾北幾次教訓(xùn)斥責(zé)他,慕容會更加怨恨。慕容會想到慕容農(nóng)、慕容隆都曾經(jīng)在龍城鎮(zhèn)守過,輩分既高,權(quán)位又重,名聲威望一向又超過自己,因此恐怕到了龍城,權(quán)力政事不會再讓自己掌握,再加上他又知道自己到頭來也不會再有當(dāng)太子的希望,于是,他便陰謀發(fā)動政變。

  幽、平之兵皆懷會恩,不樂屬二王,請于寶曰:“清河王勇略高世,臣等與之誓同生死,愿陛下與皇太子、諸王留薊宮,臣等從王南解京師之圍,還迎大駕。”寶左右皆惡會,言于寶曰:“清河王不得為太子,神色甚不平。且其才武過人,善收人心;陛下若從眾請,臣恐解圍之后,必有衛(wèi)輒之事!睂毮酥^眾曰:“道通年少,才不及二王,豈可當(dāng)專征之任!且朕方自統(tǒng)六師,杖會以為羽翼,何可離左右也!”眾不悅而退。

  幽州及并州的部隊都懷念著慕容會的恩德,不愿意隸屬于慕容農(nóng)、慕容隆兩位親王,向慕容寶請求說:“清河王的勇武謀略都高過當(dāng)世,我們與他發(fā)誓要同生共死,愿陛下您與皇太子、各位親王暫時留在薊城宮中,我們這些人跟隨清河王去向南解救被圍困的京師,回來迎接大駕還朝。”慕容寶左右的近臣

  與侍衛(wèi)都討厭慕容會,對慕容寶說:“清河王因為當(dāng)不上太子,神態(tài)與臉色都表現(xiàn)出非常的不滿。而且他的才能與武力又超過常人,很善于收買人心,陛下如果答應(yīng)了這些人的請求,我們恐怕解除了中山的圍困以后,就一定會有春秋時衛(wèi)輒那樣自己繼承王位,卻拒絕父親回國的事發(fā)生!蹦饺輰殞@些人說:“慕容會年紀(jì)還小,他的才干也趕不上慕容農(nóng)、慕容隆二王,怎么可以承擔(dān)自己單獨帶兵征戰(zhàn)的大任!況且朕正要親自統(tǒng)率六軍,依靠慕容會作為我的助手,他怎么可以離開我的身邊呢?”那些人都很不高興地退出去了。

  左右勸寶殺會。侍御史仇尼歸聞之,告會曰:“大王所恃者父,父已異圖;所杖者兵,兵已去手;欲于何所自容乎!不如誅二王,廢太子,大王自處東宮,兼將相之任,以匡復(fù)社稷,此上策也!睍q豫未許。

  左右侍衛(wèi)近臣都勸說慕容寶殺掉慕容會,侍御史仇尼歸聽說后,向慕容會報信說:“大王您所依仗的是自己的父親,但您的父親現(xiàn)在已另有打算;您所依仗的是軍隊,但是軍隊也已經(jīng)不在您手里。您還打算到什么地方、依仗什么容身呢?我看您不如誅殺慕容農(nóng)、慕容隆兩位親王,廢黜太子,您自己處于東宮的位置兼任宰相、大將軍之職,以此來匡正恢復(fù)社稷,這才是上策!蹦饺輹q豫不決,沒有應(yīng)許。

  寶謂農(nóng)、隆曰:“觀道通志趣,必反無疑,宜早除之!鞭r(nóng)、隆曰:“今寇敵內(nèi)侮,中土紛紜,社稷之危,有如累卵。會鎮(zhèn)撫舊都,遠赴國難,其威名之重,足以震動四鄰。逆狀未彰而遽殺之,豈徒傷父子之恩,亦恐大損威望!睂氃唬骸皶嬷疽殉,卿等慈恕,不忍早殺,恐一旦為變 ,必先害諸父,然后及吾,至?xí)r勿悔自負也!”會聞之,益懼。

  慕容寶對慕容農(nóng)、慕容隆說:“我看慕容會的心思與志向,今后一定謀反無疑,應(yīng)該早早除掉他。”慕容農(nóng)、慕容隆說:“現(xiàn)在敵寇入侵欺侮我們,國中腹地一片大亂,政權(quán)危如累卵。慕容會本來在舊都鎮(zhèn)守,這次千里迢迢趕來解救國家的危難,他的聲威名望的分量,足以使四鄰震動。他的叛逆的形跡還沒有暴露便突然殺掉他,豈只是白白地傷損父子之間的恩德,恐怕也要使您的威望遭受重大損失。”慕容寶說:“慕容會反叛的主意已經(jīng)打定,你們這樣仁慈寬恕,不忍心早點殺掉他,恐怕有一天他突然發(fā)動政變,一定會首先傷害你們幾個做叔父的,然后再傷害我,那時候可不要因自負而后悔呀!”慕容會聽說后,越加害怕。

  夏,四月,癸酉,寶宿廣都黃榆谷,會遣其黨仇尼歸、吳提染干帥壯士二十余人,分道襲農(nóng)、隆,殺隆于帳下;農(nóng)被重創(chuàng),執(zhí)仇尼歸,逃入山中。會以仇尼歸被執(zhí),事終顯發(fā),乃夜詣寶曰:“農(nóng)、隆謀逆,臣已除之。”寶欲討會,陽為好言以安之曰:“吾固疑二王久矣,除之甚善。”

  夏季,四月,癸酉(初六),慕容寶在廣都黃榆谷扎營露宿。慕容會派遣他的死黨部下仇尼歸、吳提染干率領(lǐng)壯士二十多人,分兩路去偷襲慕容農(nóng)、慕容隆。在寢帳之中將慕容隆殺死,慕容農(nóng)則身受重傷,抓住了仇尼歸,逃進了深山。慕容會因為仇尼歸被對方抓住,事情終于敗露,于是只好連夜去拜見慕容寶說:“慕容農(nóng)、慕容隆陰謀叛逆,我們已將他們除掉。”慕容寶準(zhǔn)備討伐慕容會,表面上只得用好話來穩(wěn)住他,說:“我本來懷疑他們很長時間了,除掉他們很好!

  甲戌,旦,會立仗嚴(yán)備,乃引道。會欲棄隆喪,馀崇涕泣固請,乃聽載隨軍。農(nóng)出,自歸,寶呵之曰:“何以自負邪?”命執(zhí)之。行十余里,寶顧召群臣食,且議農(nóng)罪。會就坐,寶目衛(wèi)軍將軍慕輿騰使斬會,傷其首,不能殺。會走赴其軍,勒兵攻寶。寶帥數(shù)百騎馳二百里,晡時,至龍城。會遣騎追至石城,不及。

  甲戌(初七),清晨,慕容會下令嚴(yán)密戒備,在前面引路,繼續(xù)前進。慕容會打算遺棄慕容隆的靈柩,將軍馀崇流著眼淚堅決請求攜帶,就聽?wèi){他隨著軍隊運載。慕容農(nóng)從深山中出來,自己回到大營,慕容寶呵斥他說:“為什么自負前言!”命令手下人把他逮捕收押起來。走了十幾里路,慕容寶回頭召集文武大臣一起吃飯,并商議如何給慕容農(nóng)定罪。慕容會也入席就座,慕容寶使眼色讓衛(wèi)軍將軍慕輿騰刺殺慕容會,卻只將他的頭部擊傷,沒有殺死。慕容會帶傷逃奔自己的軍隊,馬上集合部隊向慕容寶發(fā)起猛攻。慕容寶帶著幾百名騎兵跑出去二百里,下午晡時,到了龍城。慕容會派遣騎兵追趕到石城,沒有追上。

  乙亥,會遣仇尼歸攻龍城,寶夜遣兵襲擊,破之。會遣使請誅左右佞臣,并求為太子;寶不許。會盡收乘輿器服,以后宮分給將帥,署置百官,自稱皇太子、錄尚書事,引兵向龍城,以討慕輿騰為名;丙子,頓兵城下。寶臨西門,會乘馬遙與寶語,寶責(zé)讓之。會命軍士向?qū)毚笤胍砸,城中將士皆憤怒,向暮出?zhàn),大破之。會兵死傷太半,走還營。侍御郎高云夜帥敢死士百余人襲會軍,會眾皆潰。會將十余騎奔中山,開封公詳殺之。寶殺會母及其三子。

  乙亥(初八),慕容會派遣仇尼歸前去攻打龍城,慕容寶卻在夜里派遣一支部隊襲擊他,并將他打敗。慕容會派遣使者去面見慕容寶,請求誅殺左右的奸佞之臣,并且請求冊立自己做太子,慕容寶不答應(yīng)。慕容會便把皇帝用的車馬服裝器具等全部收為己有,把后宮的姬妾宮女等分賞給各位將帥,并且設(shè)置了文武百官,自稱為皇太子、錄尚書事,帶著部隊直向龍城進發(fā),名義上卻說要討伐慕輿騰。丙子(初九),在城下駐扎下來。慕容寶來到西門,慕容會乘著馬從遠處與慕容寶對話。慕容寶斥責(zé)他。慕容會命令士兵面對慕容寶大聲鼓噪、起哄,以炫耀自己的威勢。城里的將士都義憤填膺,傍晚的時候出城與慕容會接戰(zhàn),將他們打得大敗。慕容會的兵卒死傷了一大半,他自己也逃回了大營。侍御郎高云當(dāng)夜率領(lǐng)一百多名敢死壯士偷襲慕容會的營寨,慕容會的部眾完全崩潰。慕容會本人只帶領(lǐng)著十幾名騎兵逃奔中山,被開封公慕容詳殺了。慕容寶殺掉了慕容會的母親和他的三個兒子。

  丁丑,寶大赦,凡與會同謀者,皆除罪,復(fù)舊職;論功行賞,拜將軍、封侯者數(shù)百人。遼西王農(nóng)骨破見腦,寶手自裹創(chuàng),僅而獲濟。以農(nóng)為左仆射,尋拜司空、領(lǐng)尚書令。馀崇出自歸,寶嘉其忠,拜中堅將軍,使典宿衛(wèi)。贈高陽王隆司徒,謚日康。

  丁丑(初十),慕容寶實行大赦,凡是慕容會同謀的人,全都免除罪名,恢復(fù)舊有的官職。論功行賞,晉升為將軍、加封侯爵的有幾百人。遼西王慕容農(nóng)頭骨被擊碎,甚至竟能看見腦髓,慕容寶親手為他包扎傷口,居然救活了他的性命。慕容寶任命慕容農(nóng)為左仆射,不久又升為司空、領(lǐng)尚書令。慕容隆的部將馀崇從躲藏的地方回來,慕容寶贊賞他的忠誠,提升他為中堅將軍,派他統(tǒng)領(lǐng)宮廷侍衛(wèi)。追贈高陽王慕容隆為司徒,謚號康王。

  寶以高云為建威將軍,封夕陽公,養(yǎng)以為子。云,高句麗之支屬也,燕王破高句麗,徙于青山,由是世為燕臣。云沈厚寡言,時人莫知,惟中衛(wèi)將軍長樂馮跋奇其志度,與之為友。跋父和,事西燕主永為將軍,永敗,徙和龍。

  慕容寶任命高云為建威將軍,封為夕陽公,并收養(yǎng)他做為自己的養(yǎng)子。高云是高句麗王室分支的后代,當(dāng)年前燕王慕容擊敗高句麗王國的時候,曾把他的前輩遷移到青山一帶,從此,他們便世世代代成了前燕國的臣民。高云平時沉穩(wěn)敦厚,不善言談,當(dāng)時的人都不熟悉他,只有中衛(wèi)將軍長樂人馮跋覺得他的志向與氣度極不一般,和他結(jié)為好友。馮跋的父親馮和,為西燕國主慕容永效力并做了西燕的將軍。慕容永失敗以后,他被安置在和龍居住。

  [10]仆射王國寶、建威將軍王緒依附會稽王道子,納賄窮奢,不知紀(jì)極。惡王恭、殷仲堪,勸道子裁損其兵權(quán);中外洶洶不安。恭等各繕甲勒兵,表請北伐;道子疑之,詔以盛夏妨農(nóng),悉使解嚴(yán)。

  [10]東晉仆射王國寶、建威將軍王緒等人依附于會稽王司馬道子,收受賄賂,窮奢極欲,無法無天已達到了極點。他們厭惡王恭、殷仲堪,勸司馬道子裁減他們二人的兵權(quán)。朝廷內(nèi)外流言四起,人心動蕩不安。王恭等人各自都在整理兵甲,訓(xùn)練部隊,上奏章請求北上討伐。司馬道子對他們懷有疑心,下詔以盛夏出兵防礙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為由,命令他們解嚴(yán)。

  恭遣使與仲堪謀討國寶等;感允瞬坏弥,欲假仲堪兵勢以作亂,乃說仲堪曰:“國寶與君諸人素已為對,唯患相斃之不速耳。今既執(zhí)大權(quán),與王緒相表里,其所回易,無不如志;孝伯居元舅之地,必未敢害之。君為先帝所拔,超居方任,人情皆以君為雖有思致,非方伯才。彼若發(fā)詔征君為中書令,用殷覬為荊州,君何以處之?”仲堪曰:“憂之久矣,計將安出?”玄曰:“孝伯疾惡深至,君宜潛與之約,興晉陽之甲以除君側(cè)之惡,東西齊舉,玄雖不肖,愿帥荊、楚豪杰,荷戈先驅(qū),此桓、文之勛也!

  王恭派人去見殷仲堪,商議聲討王國寶等人的事情;感惨驗槲茨墚(dāng)上大官,郁郁不得志,打算趁此機會借助殷仲堪的兵馬勢力制造混亂,就對殷仲堪說:“王國寶與你們幾個人向來都是死對頭,只怕消滅你們的時間來得不快,F(xiàn)在他既然已經(jīng)執(zhí)掌了大權(quán),并且與王緒內(nèi)外呼應(yīng),他們所想要改變的事,沒有一件達不到目的。王恭處在國舅的位置上,王國寶不一定敢加害他,但你是先帝提拔起來的,超越常規(guī)地獨領(lǐng)一方。人們都認為你雖然頭腦清楚,有才干,卻不是封疆大吏的人才。他們?nèi)绻髡倌慊爻鲋袝睿蚊笥J為荊州刺史,你將如何應(yīng)付?”殷仲堪說:“我也憂慮很長時間了,你認為怎么辦才好呢?”桓玄說:”王恭為人正直,嫉惡如仇,你應(yīng)該暗地里和他聯(lián)合起來,約定時間,仿效戰(zhàn)國趙鞅發(fā)動晉陽之兵馬,以清除君側(cè)之惡人的辦法,東西兩面一齊起兵,桓玄我雖然不成材,也愿意率領(lǐng)荊州、楚州兩地的英雄豪杰,手拿武器充任前鋒。這是齊桓公、晉文公似的功勛呵!”

  仲堪心然之,乃外結(jié)雍州刺史郗恢,內(nèi)與從兄南蠻校尉覬、南郡相陳留江績謀之。覬曰:“人臣當(dāng)各守職分,朝廷是非,豈藩屏之所制也!晉陽之事,不敢預(yù)聞。”仲堪固邀之,覬怒曰:“吾進不敢同,退不敢異。”績亦極言其不可。覬恐績及禍,于坐和解之。績曰:“大丈夫何至以死相脅邪!江仲元行年六十,但未獲死所耳!”仲堪憚其堅正,以楊期代之。朝廷聞之,征績?yōu)橛分胸。覬遂稱散發(fā),辭位,仲堪往省之,謂覬曰:“兄病殊為可憂。”覬曰:“我病不過身死,汝病乃當(dāng)滅門。宜深自愛,勿以我為念!”郗恢亦不肯從。仲堪疑未決,會王恭使至,仲堪許之,恭大喜。甲戌,恭上表罪狀國寶,舉兵討之。

  殷仲堪心中以為他說得很對,于是向外聯(lián)絡(luò)雍州刺史郗恢,內(nèi)部又與自己的堂兄南蠻校尉殷覬、南郡相陳留人江績等人一起謀劃,殷覬說:“作為國家的大臣,應(yīng)當(dāng)各自堅守自己的職責(zé),朝廷里的是非對錯,怎么能是做地方官員的人可以干預(yù)的!所說仿效晉陽出兵一事,我不敢聽聞參預(yù)!币笾倏皥詻Q邀請他出來一塊干,殷覬大怒說:“我前進一步不會同意,退后一步不會反對!苯円步吡Φ胤治稣J為不可。殷覬恐怕江績說得太激烈,招來禍患,便坐在那里從中調(diào)解。江績說:“大丈夫怎么能用死來威脅呢?我江仲元活了六十歲,只是沒有找到值得我去死的地方罷了!”殷仲堪對江績的堅定正直很害怕,因此任命楊期代替江績?yōu)槟峡は唷3⒌弥诉@個消息后,征召江績回朝廷擔(dān)任御史中丞。殷覬借口自己食用寒食散之后藥性發(fā)作,辭去了職位。殷仲堪去看望他,對殷覬說:“堂兄的病實在值得憂慮!币笥J說:“我的病至多不過是我個人身死,你的病發(fā)作卻會招致滅門大禍呀。你應(yīng)當(dāng)深深地愛惜保護自己,不要掛念我!庇褐荽淌粉忠膊辉敢庖黄鸶。殷仲堪猶疑不決。正巧王恭派來的信使來到,殷仲堪應(yīng)諾了王恭的約定,王恭非常高興。甲戌(初七),王恭便上奏章陳述了王國寶的罪狀,同時發(fā)動部隊前去討伐。

  初,孝武帝委任王,及帝暴崩,不及受顧命,一旦失勢,循默而已。丁丑,王恭表至,內(nèi)外戒嚴(yán),道子問曰:“二藩作逆,卿知之乎?”曰:“朝政得失,弗之預(yù),王、殷作難,何由可知!”王國寶惶懼,不知所為,遣數(shù)百人戍竹里,夜遇風(fēng)雨,各散歸。王緒說國寶矯相王之命召王、車胤殺之,以除時望,因挾君相發(fā)兵以討二藩。國寶許之。、胤至,國寶不敢害,更問計于。曰:“王、殷與卿素?zé)o深怨,所競不過勢利之間耳。”國寶曰:“將曹爽我乎?”曰:“是何言歟!卿寧有爽之罪,王孝伯豈宣帝之儔邪?”又問計于胤,胤曰:“昔桓公圍壽陽,彌時乃克。今朝廷遣軍,恭必城守。若京口未拔而上流奄至,君將何以待之?”國寶尤懼,遂上疏解職,詣闕待罪;既而悔之,詐稱詔復(fù)其本官。道子暗懦,欲求姑息,乃委罪國寶,遣驃騎諮議參軍譙王尚之收國寶付廷尉。尚之,恬之子也。甲申,賜國寶死,斬緒于市,遣使詣恭,深謝愆失;恭乃罷兵還京口。國寶兄侍中愷、驃騎司馬愉并請解職;道子以愷、愉與國寶異母,又素不協(xié),皆釋不問。戊子,大赦。

  當(dāng)初,晉孝武帝重任左仆射王,后來,孝武帝突然駕崩,他沒來得及接受先帝的委托做顧命大臣。王失去權(quán)勢,只好一言不發(fā)。丁丑(初十),王恭的奏章送到朝中,朝廷內(nèi)外十分緊張,戒備森嚴(yán)。司馬道子問王道:“王、殷兩股地方勢力發(fā)動叛亂,你知道這件事嗎?”王說:“朝廷內(nèi)部政治事務(wù)的好壞得失,我都不曾參預(yù),王、殷兩個人所發(fā)動的反叛,我怎么能知道呢?”王國寶異常惶恐懼怕,不知如何是好,派了幾百人到竹里去守衛(wèi),因為夜間遇到風(fēng)雨大作,各自散去回家了。王緒給王國寶出主意,讓他假借相王司馬道子的命令,召集王、車胤前來,將他們殺掉,先除掉有聲望的人,然后以此要挾安帝和馬司道子調(diào)兵討伐兩個藩臣。王國寶同意了王緒的建議。王、東胤來到之后,王國寶又不敢殺害,只好再向王詢問解決的方法。王說:“王恭、殷仲堪與您素來沒有什么深仇大恨,他們所要爭的不過是一些權(quán)勢利益罷了!蓖鯂鴮氄f:“莫非要把我當(dāng)成曹爽嗎?”王說:“你這是什么話呀!您哪里有曹爽那么重的罪過,王恭又哪里是宣帝司馬懿那樣的人呢?”王國寶又向車胤問計,車胤說:“過去,桓溫圍困壽陽,很長時間才攻克。現(xiàn)在朝廷如果派兵去攻,王恭便一定會堅守。倘若京口還沒有攻下,長江上游的殷仲堪又帶兵突然乘虛而來,您準(zhǔn)備怎樣對付他呢?”王國寶更加恐懼,于是上了一道奏章請求解除一切官職,前往宮門等待朝廷定罪。奏章剛送上去,又后悔了,因此又謊稱安帝已經(jīng)下詔恢復(fù)他原來的官職。司馬道子為人愚昧懦弱,只求暫時平息此事,便把一切罪過完全推到王國寶身上,并派遣驃騎諮議參軍譙王司馬尚之前去逮捕王國寶,交到廷尉那里去問罪。司馬尚之是司馬恬的兒子。甲申(十七日),安帝下詔,命令王國寶自殺,把王緒綁赴街市斬首,并派使者前去面見王恭,對自己的過失表示深深的歉意。王恭于是帶兵回京口。王國寶的哥哥侍中王愷、驃騎司馬王愉一起懇請辭職。司馬道子因為王愷、王愉與王國寶不是同母所生,彼此的關(guān)系又歷來不和,就都不予追究。戊子(二十一日),宣布大赦。

  殷仲堪雖許王恭,猶豫不敢下;聞國寶等死,乃始抗表舉兵,遣楊期屯巴陵。道子以書止之,仲堪乃還。

  殷仲堪雖然已經(jīng)答應(yīng)王恭一起聲討王國寶,但仍然猶豫,不敢?guī)П鴸|下。聽說王國寶等已死,才開始上疏朝廷,起動大兵,派遣楊期去駐守巴陵。司馬道子寫信阻止,殷仲堪才回師。

  會稽世子元顯,年十六,有雋才,為侍中,說道子以王、殷終必為患,請潛為之備。道子乃拜元顯征虜將軍,以其衛(wèi)府及徐州文武悉配之。

  會稽王司馬道子的長子司馬元顯,十六歲,聰明能干。此時他在朝中擔(dān)任侍中。他提醒司馬道子說,王恭、殷仲堪到頭來一定會成為禍患,請在暗地作好準(zhǔn)備。司馬道子于是任命司馬元顯為征虜將軍,把自己的衛(wèi)隊以及徐州的軍政要員全部交給司馬元顯管轄。

  [11]魏王以軍食不給,命東平公儀去鄴,徙屯鉅鹿,積租楊城。慕容詳出步卒六千人,伺間襲魏諸屯;擊破之,斬首五千,生擒七百人,皆縱之。

  [11]魏王拓跋因為軍隊中的糧食供應(yīng)不足,命令東平公拓跋儀離開鄴城,遷到鉅鹿駐扎,并把糧食補給等聚積在楊城。慕容詳派出六千步兵,等待機會乘虛襲擊搔擾魏軍的幾個駐地。被拓跋擊潰,殺死了五千人,活捉了七百人,又把這些浮虜全部釋放。

  [12]初,張掖盧水胡沮渠羅仇,匈奴沮渠王之后也,世為部帥。涼王光以羅仇為尚書,從光伐西秦。及呂延敗死,羅仇弟三河太守粥謂羅仇曰:“主上荒耄信讒,今軍敗將死,正其猜忌智勇之時也。吾兄弟必不見容,與其死而無名,不若勒兵向西平,出苕,奮臂一呼,涼州不足定也!绷_仇曰:“誠如汝言。然吾家世以忠孝著于西土,寧使人負我,我不忍負人也!惫夤犠嫞詳≤娭餁⒘_仇及粥。羅仇弟子蒙遜,雄杰有策略,涉獵書史,以羅仇、粥之喪歸葬;諸部多其族姻,會葬者凡萬余人。蒙遜哭謂眾曰:“呂王昏荒無道,多殺不辜。吾之上世,虎視河西,今欲與諸部雪二父之恥,復(fù)上世之業(yè),何如?”眾咸稱萬歲。遂結(jié)盟起兵,攻涼臨松郡,拔之,屯據(jù)金山。

  [12]當(dāng)初,居住在張掖的盧水匈奴部落的首領(lǐng)沮渠羅仇,是匈奴沮渠王的后代,世世代代都當(dāng)部落的首領(lǐng)。后涼王呂光任命沮渠羅仇為尚書,跟著呂光一起去討伐西秦。呂延戰(zhàn)敗身死之后,沮渠羅仇的弟弟、三河太守沮渠粥對沮渠羅仇說:“主上呂光年老,昏聵,又常常聽信讒言,這次軍隊失敗,大將戰(zhàn)死,正是他猜忌勇武有識的部下的時候,他一定容不得我們兄弟。與其平平庸庸死掉,不如干脆帶領(lǐng)軍隊進攻西平,闖過苕,只要我們振臂一呼,涼州一帶得以平定就不在話下了!本谇_仇說:“確實像你說的。但是我們沮渠家,世世代代都以忠孝之名被西域的人們所稱頌,所以,寧可讓別人背叛我,我是絕對不忍心去背叛別人的。”呂光果然聽信讒言,以出戰(zhàn)失敗的罪名殺掉了沮渠羅仇與沮渠粥。沮渠羅仇的侄兒沮渠蒙遜,為人雄武過人而又身懷奇才大略,閱讀過許多經(jīng)史典籍。他護送沮渠羅仇與沮渠粥的靈柩回鄉(xiāng)安葬,附近的許多部落都與他們有姻親關(guān)系,參加葬禮的竟達一萬多人。沮渠蒙遜哭著對這些人說:“呂光昏聵無道,殺死了無辜的人。我們的祖先,雄威震懾河西一帶,今天我們要與各部落一起為我的兩位伯叔報仇雪恨,進而恢復(fù)我們祖先的大業(yè),各位意下如何?”眾人都高喊萬歲。于是締結(jié)了盟約,拉起隊伍,攻占了后涼的臨松郡,然后進軍在金山據(jù)守。

  [13]司徒左長史王,導(dǎo)之孫也,以母喪居吳。王恭之討王國寶也,版行吳國內(nèi)史,使起兵于東方。使前吳國內(nèi)史虞嘯父等入?yún)桥d、義興召募兵眾,赴者萬計。未幾,國寶死,恭罷兵,符去職,反喪服。以起兵之際,誅異己者頗多,勢不得止,遂大怒,不承恭命,使其子泰將兵伐恭,箋于會稽王道子,稱恭罪惡;道子以其箋送恭。五月,恭遣司馬劉牢之帥五千人擊泰,斬之。又與戰(zhàn)于曲阿,眾潰,單騎走,不知所在。收虞嘯父下廷尉,以其祖潭有功,免為庶人。

  [13]東晉司徒左長史王是王導(dǎo)的孫子,因為母親去世,在吳地守喪。王恭討伐王國寶的時候,曾任命他暫時代理吳國內(nèi)史的官職,讓他在東方起兵。王于是派前任吳國內(nèi)史虞嘯父等人到吳興、義興一帶去招兵買馬,趕來從軍的人以萬計。不久,王國寶被賜自殺,王恭也停止了軍事行動,便來信通知王可以離開任職、回家繼續(xù)守喪。王在起兵的時候,誅殺了很多和自己意見不同的人,已經(jīng)不能半途停止,于是不禁大怒,拒絕接受王恭的命令,并且派他的兒子王泰帶兵前去討伐王恭,又寫信給會稽王司馬道子,歷數(shù)王恭的罪惡。司馬道子把他的信送給了王恭。五月,王恭派司馬劉牢之統(tǒng)領(lǐng)五千人迎擊王泰,并把他殺了。劉牢之又與王在曲阿展開激戰(zhàn),王的部隊潰散,王一個人騎馬跑走,下落不明。又抓獲虞嘯父送到廷尉問罪,因為他的祖父虞譚過去有功,免死,貶為平民。

  [14]燕庫官驥入中山,與開封公詳相攻。詳殺驥,盡滅庫官氏;又殺中山尹苻謨,夷其族。中山城無定主,民恐魏兵乘之,男女結(jié)盟,人自為戰(zhàn)。

  [14]后燕西河公庫官驥進入中山,與留守在那里的開封公慕容詳互相攻打,莫容詳殺了庫官驥,并把整個庫官氏家族全部消滅。他又殺死了中山尹苻謨,屠殺了苻謨家一族。中山城內(nèi)沒有一個主事人,居民們害怕北魏的軍隊乘虛攻進城來,男女老幼自愿結(jié)起盟約,各自單獨作戰(zhàn)。

  甲辰,魏王罷中山之圍,就谷河間,督諸郡義租。甲寅,以東平公儀為驃騎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豫·雍·荊·徐·揚六州牧、左丞相,封衛(wèi)王。

  甲辰(初七),魏王拓跋撤除對中山的包圍,開往河間征糧,督促各郡義務(wù)獻糧。甲寅(十七日),拓跋任命東平公拓跋儀為驃騎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豫、雍、荊、徐、揚六州牧,左丞相,封為衛(wèi)王。

  慕容詳自謂能卻魏兵,威德已振,乃即皇帝位,改元建始,置百官。以新平公可足渾潭為車騎大將軍、尚書令,殺拓跋觚以固眾心。

  慕容詳自認為能使北魏軍隊撤去,他的聲威與恩德已經(jīng)重振,便登上了皇帝寶座,改年號為建始,設(shè)置了文武百官,任命新平公可足渾譚為車騎大將軍、尚書令,殺掉了原來被扣押在中山的拓跋的弟弟拓跋觚,希望以此來穩(wěn)定人心。

  鄴中官屬勸范陽王德稱尊號,會有自龍城來者,知燕主寶猶存,乃止。

  鄴城的文武官員力勸范陽王慕容德面南稱帝,正巧有一個人從龍城來,知道后燕國主慕容寶還活著,這才停止。

  [15]涼王光遣太原公纂將兵擊沮渠蒙遜于谷,破之。蒙遜逃入山中。

  [15]后涼王呂光派遣太原公呂纂帶兵在谷進攻沮渠蒙遜,并把他打敗。沮渠蒙遜逃進深山之中。

  蒙遜從兄男成為涼將軍,聞蒙遜起兵,亦合眾數(shù)千屯樂涫。酒泉太守壘澄討男成,兵敗,澄死。

  沮渠蒙遜的堂兄沮渠男成,擔(dān)任后涼的將軍。他聽說沮渠蒙遜起兵反叛,也集合了幾千名兵眾進駐樂涫。酒泉太守壘澄帶兵去討伐沮渠男成,兵敗,壘澄戰(zhàn)死。

  男成進攻建康,遣使說建康太守段業(yè)曰:“呂氏政衰,權(quán)臣擅命,刑殺無常,人無容處。一州之地,叛者相望,瓦解之形昭然在目,百姓嗷然無所依附。府君柰何以蓋世之才,欲立忠于垂亡之國!男成等既唱大義,欲屈府君撫臨鄙州,使涂炭之馀,蒙來蘇之惠,何如?”業(yè)不從。相持二旬,外救不至,郡人高逵、史惠等勸業(yè)從男成之請。業(yè)素與涼侍中房晷、仆射王詳不平,懼不自安,乃許之。男成等推業(yè)為大都督、龍驤大將軍、涼州牧、建康公,改元神璽。以男成為輔國將軍,委以軍國之任。蒙遜帥眾歸業(yè),業(yè)以蒙遜為鎮(zhèn)西將軍。光命太原公纂將兵討業(yè),不克。

  沮渠男成進攻建康,派遣使者去說服建康太守段業(yè)說:“呂氏的政治勢力已經(jīng)衰微,掌權(quán)的官僚操縱一切,刑罰殺戮沒有法度,使人們無容身之處。僅在一個州的地域上,反叛的人接連不斷,這種土崩瓦解的形勢一看便知,百姓們饑餓痛苦,找不到可以依托的人。您為什么以蓋絕當(dāng)世的奇才,卻打算向這個面臨滅亡的國家盡效忠心呢?我們既然倡導(dǎo)大義,便打算委屈閣下出面領(lǐng)導(dǎo)安撫本州,使人們在災(zāi)難和不幸的縫隙之間,能夠得到恢復(fù)生機的好處,你看怎么樣?”段業(yè)不聽從他的勸告。兩方相持了二十天左右,外面的救援沒有趕來,建康本郡的居民高逵、史惠等人勸說段業(yè)接受沮渠男成的建議。段業(yè)歷來與后涼侍中房晷、仆射王詳不融洽,經(jīng)?謶植话玻谑,他同意了沮渠男成的請求。沮渠男成等人公推段業(yè)為大都督、龍驤大將軍、涼州牧、建康公,改年號為神璽。段業(yè)任命沮渠男成為輔國將軍,把國家軍政大權(quán)全部交給他掌管。沮渠蒙遜聽說這個消息之后,也帶著自己的部眾來歸附段業(yè)。段業(yè)任命沮渠蒙遜為鎮(zhèn)西將軍。呂光命令太原公呂纂帶領(lǐng)部隊討伐段業(yè),沒有攻克。

  [16]六月,西秦王乾歸征北河州刺史彭奚念為鎮(zhèn)衛(wèi)將軍;以鎮(zhèn)西將軍屋弘破光為河州牧;定州刺史翟為興晉太守,鎮(zhèn)罕。

  [16]六月,西秦王乞伏乾歸征召北河州刺史鼓奚念為鎮(zhèn)衛(wèi)將軍,任命鎮(zhèn)西將軍屋弘破光為河州牧,定州刺史翟為興晉太守,鎮(zhèn)守罕。

  [17]秋,七月,慕容詳殺可足渾潭。詳嗜酒奢淫,不恤士民,刑殺無度,所誅王公以下五百余人,群下離心。城中饑窘,詳不聽民出采稆,死者相枕,舉城皆謀迎趙王麟。詳遣輔國將軍張驤帥五千余人督租于常山,麟自丁零入驤軍,潛襲中山,城門不閉,執(zhí)詳,斬之。麟遂稱尊號,聽人四出采稆。人既飽,求與魏戰(zhàn),麟不從,稍復(fù)窮餒。魏王軍魯口,遣長孫肥帥騎七千襲中山,入其郛;麟追至水,為魏所敗而還。

  [17]秋季,七月,慕容詳殺掉了車騎大將軍可足渾譚。慕容詳嗜酒如命,又奢侈荒淫,從來也不體恤士人、百姓,施刑屠戮沒有法度,被他誅殺的自王公以下的人有五百多,以致各級僚屬和下層軍民都和他離心離德。城中發(fā)生饑荒,慕容詳不允許人們出城去采集野草和野生的糧食,因此,餓死的人尸橫遍地,全城上下的人們都在希望設(shè)法把趙王慕容麟迎請回來。慕容詳派遣輔國將軍張驤率領(lǐng)五千多人前去常山督促人們繳納糧租,慕容麟從丁零部落那里潛入張驤軍中,偷襲中山,城門沒有關(guān)閉,慕容麟抓住慕容詳,殺了他。慕容麟自己做了皇帝,準(zhǔn)許人們出城到四處去采集可吃的東西。軍民能夠吃飽之后,便又提出要求與北魏軍隊決戰(zhàn),慕容麟?yún)s沒有同意,不久,城中再次發(fā)生饑荒。魏王拓跋駐扎在魯口,派遣長孫肥率領(lǐng)騎兵七千人進攻中山,并且攻進了外城。慕容麟發(fā)動反擊。并把北魏軍追擊到了水,卻被北魏軍隊打敗,回到中山。

  八月,丙寅朔,魏王徙軍常山之九門。軍中大疫,人畜多死,將士皆思歸。問疫于諸將,對曰:“在者才什四、五!痹唬骸按斯烫烀,將若之何!四海之民,皆可為國,在吾所以御之耳,何患無民!”群臣乃不敢言。遣撫軍大將軍略陽公遵襲中山,入其郛而還。

  八月,丙寅朔(初一),魏王拓跋遷到常山的九門駐扎。忽然軍營流行嚴(yán)重瘟疫,人和牲畜都死了很多,將士們都在想著回家。拓跋向手下的各位將領(lǐng)詢問瘟疫的蔓延與治療情況,將領(lǐng)們回答說:“活著的十分之四五!蓖匕险f:“這本來是天命,我們有什么辦法!四海之內(nèi)的所有居民,都可以成為我們國家的一部分,只不過是要看我統(tǒng)治、駕奴他們的方法罷了,何必擔(dān)憂我們沒有百姓呢?”大臣們不敢再多說話。拓跋派撫軍大將軍略陽公拓跋遵進攻中山,攻進了中山的外城之后撤回去了。

  [18]燕以遼西王農(nóng)為都督中外諸軍事、大司馬、錄尚書事。

  [18]后燕任命遼西王慕容農(nóng)為都督中外諸軍事、大司馬、錄尚書事。

  [19]涼散騎常侍、太常西平郭,善天文數(shù)術(shù),國人信重之。會熒惑守東井,謂仆射王詳曰:“涼之分野,將有大兵。主上老病,太子暗弱,太原公兇悍,一旦不諱,禍亂必起。吾二人久居內(nèi)要,彼常切齒,將為誅首矣。田胡王乞基部落最強,二苑之人,多其舊眾。吾欲與公舉大事,推乞基為主,二苑之眾,盡我有也。得城之后,徐更議之!痹攺闹。夜以二苑之眾燒洪范門,使詳為內(nèi)應(yīng);事泄,詳被誅,遂據(jù)東苑以叛。民間皆言圣人舉兵,事無不成,從之者甚眾。

  [19]后涼散騎常侍、太常、西平人郭,擅長觀測天文和數(shù)術(shù),國中的人們對他都很相信倚重。正巧趕上火星侵占井宿,郭對仆射王詳說:“涼州一帶,將要發(fā)生大的戰(zhàn)爭。現(xiàn)在主上年老多病,太子又愚昧孱弱,太原公呂纂兇暴驕悍,一旦主上晏駕,禍亂便一定會發(fā)生。我們兩個人長期居于朝廷要職,太原公一直咬牙切齒地痛恨我們,到那時我們一定會成為他所要誅殺的首要對象。田胡部落的首領(lǐng)王乞基的力量最強大,都城姑臧東苑、西苑的人,大多是他們的舊屬部眾。我打算和你一起發(fā)動一個大事,擁推王乞基為我們的首領(lǐng),居住在兩苑里的人,都會為我們所擁有。攻占城池之后,再慢慢商議其他的事!蓖踉斅爮牧怂脑。郭當(dāng)夜便派兩苑的人火燒洪范門,并且讓王詳作為內(nèi)應(yīng)。不料事情敗露,王詳被殺。郭便占據(jù)了東苑城公開反叛。民間都流傳說,像郭那樣的圣人帶領(lǐng)部隊?wèi)?zhàn)斗,事情沒有不成功的,所以,跟從他的人很多。

  涼王光召太原公纂使討。纂將還,諸將皆曰:“段業(yè)必躡軍后,宜潛師夜發(fā)!弊朐唬骸皹I(yè)無雄才,憑城自守;若潛師夜去,適足張其氣勢耳。”乃遣使告業(yè)曰:“郭作亂,吾今還都;卿能決者,可早出戰(zhàn)!庇谑且。業(yè)不敢出。

  后涼王呂光連忙征召太原公呂纂玄圍剿郭。呂纂將要回去,各位將領(lǐng)都說:“段業(yè)一定會跟在我軍的背后追打,我們應(yīng)該在夜間秘密撤退!眳巫胝f:“段業(yè)沒有雄才大略,只能憑借城池的險要保全自己。如果我們在夜間偷偷撤軍,恰恰長了敵人的志氣!庇谑牵汕惨粋使者去告訴段業(yè)說:“郭發(fā)動了叛亂,我現(xiàn)要就要回都城去,你如果有膽量能來決一死戰(zhàn),那么可以盡早出戰(zhàn)。”于是,撤軍回去,段業(yè)沒敢出來。

  纂司馬楊統(tǒng)謂其從兄桓曰:“郭舉事,必不虛發(fā)。吾欲殺纂,推兄為主,西襲呂弘;據(jù)張掖,號令諸郡,此千載一時也。”桓怒曰:“吾為呂氏臣,安享其祿,危不能救,豈可復(fù)增其難乎!”呂氏若亡,吾為弘演矣!”統(tǒng)至番禾,遂叛歸。弘,纂之弟也。

  呂纂的司馬楊統(tǒng)對他的堂兄楊桓說:“郭領(lǐng)兵起事,一定不會憑空地

  盲目作戰(zhàn),我想殺掉呂纂,推舉您為首領(lǐng),向西襲擊呂弘,占據(jù)張掖,向其他

  幾個郡發(fā)號施令。這真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楊桓大怒說:“我作為呂氏的臣

  子,在平安的時候享受他們給我的榮祿,在危急的時候不能去解救,又怎么能

  再增加他們的困難呢?呂氏如果滅亡,我甘愿做春秋時忠君而死的弘演!”

  楊統(tǒng)到了番禾縣,反叛歸附了郭。呂弘是呂纂的弟弟。

  纂與西安太守石元良共擊,大破之,乃得入姑臧。得光孫八人于東苑,及敗而恚,悉投于鋒上,枝分節(jié)解,飲其血以盟眾,眾皆掩目。

  呂纂和西安太守石元良合擊郭,把他打得大敗,才得以進入都城姑臧。郭在東苑城抓獲了呂光的八個孫子,被呂纂擊敗之后惱羞成怒,把這八個孩子全部投擲到兵刃的鋒口之上,并把他們的尸體一肢一節(jié)地分解開來,喝掉了他們的鮮血,用來和大家對天盟誓。其狀極其兇慘,他手下的人也都蒙住雙眼,不忍觀看。

  涼人張捷、宋生等招集戎、夏三千人,反于休屠城。與共推涼后將軍楊軌為盟主。軌,略陽氐也。將軍程肇諫曰:“卿棄龍頭而從蛇尾,非計也!避壊粡;自稱大將軍、涼州牧、西平公。

  涼州人張捷、宋生等,召集戎族和漢族三千人,在休屠城造反。他們與郭一起推舉后涼后將軍楊軌為盟主。楊軌是略陽的氐人。將軍程肇勸阻楊軌說:“您拋棄了龍頭而去追隨蛇尾,不是上策!睏钴墰]有接受他的勸告,自稱為大將軍、涼州牧、西平公。

  纂擊破將王斐于城西,兵勢漸衰,遣使請救于禿發(fā)烏孤。九月,烏孤使其弟驃騎將軍利鹿孤帥騎五千赴之。

  呂纂在城西又打敗了郭的部將王斐。郭的軍隊勢力漸漸衰微,派遣使者到禿發(fā)烏孤那里去求救。九月,禿發(fā)烏孤派他的弟弟驃騎將軍禿發(fā)利鹿孤率領(lǐng)五千騎兵趕去救援。

  [20]秦太后氏卒。秦主興哀毀過禮,不親庶政。群臣請依漢、魏故事,既葬即吉。尚書郎李嵩上疏曰:“孝治天下,先王之高事也。宜遵圣性以光道訓(xùn),既葬之后,素服臨朝。”尹緯駁曰:“嵩矯常越禮,請付有司論罪!迸d曰:“嵩忠臣孝子,有何罪乎!其一從嵩議!

  [20]后秦太后氏去世。后秦國主姚興哀慟過度,不能正常地處理國家的日常事務(wù)。眾大臣請求依據(jù)漢朝與曹魏處理這類事的舊規(guī)矩,安葬之后便不再繼續(xù)守喪。尚書郎李嵩上奏章說:“用孝道來治理天下,是先王們的最高準(zhǔn)則。應(yīng)該遵守圣主的天性,來發(fā)揚光大道德的訓(xùn)誡。太后安葬之后,皇上應(yīng)該穿著孝服來主持朝政!鄙袝笃蜕湟暦瘩g說:“李嵩違反常規(guī),冒犯禮法,請把他交付有關(guān)部門判定罪罰!币εd說:“李嵩在國是忠臣、在家是孝子,有什么罪呀!這件事就完全按照李嵩的建議辦理吧!”

  [21]鮮卑薛勃叛秦,秦主興自將討之。勃敗,奔沒弈干,沒弈干執(zhí)送之 。

  [21]后秦所屬的鮮卑部落首領(lǐng)薛勃叛變,后秦國主姚興親自帶兵去討伐他,薛勃戰(zhàn)敗,去投奔沒弈干,沒弈干把他抓住送回后秦。

  [22]秦泫氏男姚買得謀弒秦主興,不克而死。

  [22]后秦泫氏男、姚買得陰謀殺害后秦國主姚興,沒有成功而被殺死。

  [23]秦主興入寇湖城,弘農(nóng)太守陶仲山、華山太守董邁皆降之;遂至陜城,進寇上洛,拔之。遣姚崇寇洛陽,河南太守夏侯宗之固守金墉,崇攻之不克,乃徙流民二余戶而還。

  [23]后秦國主姚興率軍進犯東晉的湖城,東晉弘農(nóng)太守陶仲山、華山太守董邁都投降了他。后秦軍隊便很快抵達陜城,進犯并攻克了上洛。姚興又派遣姚崇進犯洛陽,河南太守夏侯宗之堅守在金墉,姚崇進攻而沒有攻克,他便裹脅遷移二萬多戶流民撤回。

  武都氐屠飛、啖鐵等據(jù)方山以叛秦,興遣姚紹等討之,斬飛、鐵。

  武都的氐族人屠飛、啖鐵等人占據(jù)了方山背叛后秦。姚興派姚紹等人去討伐,斬殺了屠飛和啖鐵。

  興勤于政事,延納善言,京兆杜瑾等皆以論事得顯拔,天水姜龕等以儒學(xué)見尊禮,給事黃門侍郎古成詵等以文章參機密。詵剛介雅正,以風(fēng)教為己任。京兆韋高慕阮籍之為人,居母喪,彈琴飲酒。詵聞之而泣,持劍求高,欲殺之,高懼而逃匿。

  姚興對于國家的軍政大事非常勤勉努力,并且善于接受采納、征求一些好的意見,京兆人杜瑾等人因為經(jīng)常議論國事而得到榮升提拔,天水人姜龕等人因為精通儒家學(xué)說而受到尊重和禮敬,給事黃門侍郎古成詵等人因為文章寫得好而參預(yù)朝廷的機要。古成詵為人剛直耿介、高雅正派,以維護道德、風(fēng)尚作為自己的責(zé)任。京兆人韋高仰慕阮籍的為人,母親去世后的守喪期間,一邊彈琴,一邊飲酒。古成詵聽說這件事之后,潸然流淚,提著佩劍去找韋高,準(zhǔn)備殺了他。韋高非常害怕,逃走之后藏了起來。

  [24]中山饑甚,慕容麟帥二萬余人出據(jù)新市。甲子晦,魏王進軍攻之。太史令晁崇曰:“不吉。昔紂以甲子亡,謂之疾日,兵家忌之!痹唬骸凹q以甲子亡,周武不以甲子興乎?”崇無以對。冬,十月,丙寅,麟退阻水。甲戌,與麟戰(zhàn)于義臺,大破之,斬首九千余級,麟與數(shù)十騎馳取妻子入西山,遂奔鄴。

  [24]中山城里的饑荒越來越嚴(yán)重,慕容麟帶領(lǐng)二萬多人出城據(jù)守新市。甲子晦(二十九日),魏王拓跋指揮軍隊進攻慕容麟。太史令晁崇說:“今天很不吉利。過去紂王就是在甲子這天滅亡的,因此人們都把這天叫疾日,用兵的人忌諱這一天。”拓跋說:“紂王在甲子這天死,周武王不是在甲子這天興起嗎?”晁崇沒有什么話可以回答。冬季,十月,丙寅(初二),慕容麟撤退到水去據(jù)守。甲戌(初十),拓跋與慕容麟在義臺展開激戰(zhàn),把后燕軍打得落花流水,有九千多人被殺,慕容麟與幾十個騎兵跑過去救出自己的妻子兒女逃進西山,隨后又逃奔鄴城。

  甲申,魏克中山,燕公卿、尚書、將吏、士卒降者二萬余人。張驤、李沈先嘗降魏,復(fù)亡去,入城,皆赦之。得燕璽綬、圖書、府庫珍寶以萬數(shù),班賞群臣將士有差。追謚弟觚為秦愍王;發(fā)慕容詳冢,斬其尸;收殺觚者高霸、程同,皆夷五族,以大刃之。

  甲申(二十日),北魏軍隊攻克中山,后燕的王公貴族、文武官吏以及士卒人等投降的有二萬多人。張驤、李沈以前曾經(jīng)投降過北魏國,后來又再次逃走,拓跋進城后,全部赦免了他們。北魏兵所繳獲的后燕的御璽印綬、圖書典籍以及藏在府庫中的奇珍異寶,都數(shù)以萬計。北魏論功獎賞文武百官以及將帥士兵等有功人員。追謚拓跋的弟弟拓跋觚為秦愍王,掘開慕容詳?shù)膲災(zāi),斬下尸首上頭顱,抓住了殺害拓跋觚的主謀高霸、程同,把他們二人的五族親屬全部殺掉,并且用大刀一個個剁成肉塊。

  丁亥,遣三萬騎就衛(wèi)王儀,將攻鄴。

  丁亥(二十三日),拓跋又派遣三萬騎兵到衛(wèi)王拓跋儀那里去增援,準(zhǔn)備進攻鄴城。

  [25]秦長水校尉姚珍奔西秦,西秦王乾歸以女妻之。

  [25]后秦長水校尉姚珍投奔西秦,西秦國主乞伏乾歸把女兒嫁給他。

  [26]河南鮮卑吐秣等十二部大人,皆附于禿發(fā)烏孤。

  [26]河南鮮卑族吐秣等十二個部落的首領(lǐng),全部歸附于禿發(fā)烏孤。

  [27]燕人有自中山至龍城者,言拓跋涉衰弱,司徒德完守鄴城。會德表至,勸燕主寶南還,寶于是大簡士馬,將復(fù)取中原。遣鴻臚魯邃冊拜德為丞相、冀州牧,南夏公侯牧守皆聽承制封拜。十一月,癸丑,燕大赦。十二月,調(diào)兵悉集,戒嚴(yán)在頓,遣將軍啟侖南視形勢。

  [27]后燕國有從中山跑到龍城的人,說拓跋的力量已經(jīng)衰微薄弱,司徒慕容德完好地堅守著鄴城。正好此時有慕容德的一道奏章送到,說服后燕國主慕容寶回到南邊,慕容寶大量遴選、征集士卒和兵馬,準(zhǔn)備重新奪取中原。他派遣鴻臚魯邃在鄴城任命慕容德為丞相、冀州牧,南部各公侯官吏都由慕容 德全權(quán)任命。十一月,癸丑(十九日),后燕實行大赦。十二月,調(diào)派的部隊全部集結(jié)完畢,整裝待發(fā)。慕容寶先派將軍啟侖南下,去觀察形勢。

  乙亥,慕容麟至鄴,復(fù)稱趙王,說范陽王德曰:“魏既克中山,將乘勝攻鄴,鄴中雖有蓄積,然城大難固,且人心懼,不可守也。不如南趣滑臺,阻河以待魏,伺釁而動,河北庶可復(fù)也。”時魯陽王和鎮(zhèn)滑臺,和,垂之弟子也,亦遣使迎德;德許之。

  乙亥(十二日),慕容麟來到鄴城,恢復(fù)自己趙王的稱號,向范陽王慕容德游說:“魏既然已經(jīng)攻克了中山,就一定要乘勝來攻打鄴城。鄴城中雖然有一些儲備,但是,城池太大,很難固守,況且人心又慌亂恐懼,不可能守住。不如向南進軍滑臺,依靠黃河天險加強防守來對付魏,等待時機,再采取行動。那樣,黃河以北或許可以收復(fù)。”這時,后燕魯陽王慕容和正在鎮(zhèn)守滑臺。慕容和是慕容垂的侄兒,他也正好派遣使者前來迎接慕容德。慕容德答應(yīng)了去滑臺的請求。

 

資治通鑒

  《資治通鑒》,簡稱“通鑒”,是北宋司馬光所主編的一本長篇編年體史書,共294卷,耗時19年。記載的歷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紀(jì)元前403年)寫起,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顯德六年(紀(jì)元959年)征淮南,計跨16個朝代,共1363年的逐年記載詳細歷史。它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在中國史書中有極重要的地位。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第四卷
第五卷 第六卷
第七卷 第八卷
第九卷 第十卷
第十一卷 第十二卷
第十三卷 第十四卷
第十五卷 第十六卷
第十七卷 第十八卷
第十九卷 第二十卷
第二十一卷 第二十二卷
第二十三卷 第二十四卷
第二十五卷 第二十六卷
第二十七卷 第二十八卷
第二十九卷 第三十卷
第三十一卷 第三十二卷
第三十三卷 第三十四卷
第三十五卷 第三十六卷
第三十七卷 第三十八卷
第三十九卷 第四十卷
第四十一卷 第四十二卷
第四十三卷 第四十四卷
第四十五卷 第四十六卷
第四十七卷 第四十八卷
第四十九卷 第五十卷
第五十一卷 第五十二卷
第五十三卷 第五十四卷
第五十五卷 第五十六卷
第五十七卷 第五十八卷
第五十九卷 第六十卷
第六十一卷 第六十二卷
第六十三卷 第六十四卷
第六十五卷 第六十六卷
第六十七卷 第六十八卷
第六十九卷 第七十卷
第七十一卷 卷七十二卷
第七十三卷 第七十四卷
第七十五卷 第七十六卷
第七十七卷 第七十八卷
第七十九卷 第八十卷
第八十一卷 第八十二卷
第八十三卷 第八十四卷
第八十五卷 第八十六卷
第八十七卷 第八十八卷
第八十九卷 第九十卷
第九十一卷 第九十二卷
第九十三卷 第九十四卷
第九十五卷 第九十六卷
第九十七卷 第九十八卷
第九十九卷 第一百卷
第一百零一卷 第一百零二卷
第一百零三卷 第一百零四卷
第一百零五卷 第一百零六卷
第一百零七卷 第一百零八卷
第一百零九卷 第一百一十卷
第一百一十一卷 第一百一十二卷
第一百一十三卷 第一百一十四卷
第一百一十五卷 第一百一十六卷
第一百一十七卷 第一百一十八卷
第一百一十九卷 第一百二十卷
第一百二十一卷 第一百二十二卷
第一百二十三卷 第一百二十四卷
第一百二十五卷 第一百二十六卷
第一百二十七卷 第一百二十八卷
第一百二十九卷 第一百三十卷
第一百三十一卷 第一百三十二卷
第一百三十三卷 第一百三十四卷
第一百三十五卷 第一百三十六卷
第一百三十七卷 第一百三十八卷
第一百三十九卷 第一百四十卷
第一百四十一卷 第一百四十二卷
第一百四十三卷 第一百四十四卷
第一百四十五卷 第一百四十六卷
第一百四十七卷 第一百四十八卷
第一百四十九卷 第一百五十卷
第一百五十一卷 第一百五十二卷
第一百五十三卷 第一百五十四卷
第一百五十五卷 第一百五十六卷
第一百五十七卷 第一百五十八卷
第一百五十九卷 第一百六十卷
第一百六十一卷 第一百六十二卷
第一百六十三卷 第一百六十四卷
第一百六十五卷 第一百六十六卷
第一百六十七卷 第一百六十八卷
第一百六十九卷 第一百七十卷
第一百七十一卷 第一百七十二卷
第一百七十三卷 第一百七十四卷
第一百七十五卷 第一百七十六卷
第一百七十七卷 第一百七十八卷
第一百七十九卷 第一百八十卷
第一百八十一卷 第一百八十二卷
第一百八十三卷 第一百八十四卷
第一百八十五卷 第一百八十六卷
第一百八十七卷 第一百八十八卷
第一百八十九卷 第一百九十卷
第一百九十一卷 第一百九十二卷
第一百九十三卷 第一百九十四卷
第一百九十五卷 第一百九十六卷
第一百九十七卷 第一百九十八卷
第一百九十九卷 第二百卷
第二百零一卷 第二百零二卷
第二百零三卷 第二百零四卷
第二百零五卷 第二百零六卷
第二百零七卷 第二百零八卷
第二百零九卷 第二百一十卷
第二百一十一卷 第二百一十二卷
第二百一十三卷 第二百一十四卷
第二百一十五卷 第二百一十六卷
第二百一十七卷 第二百一十八卷
第二百一十九卷 第二百二十卷
第二百二十一卷 第二百二十二卷
第二百二十三卷 第二百二十四卷
第二百二十五卷 第二百二十六卷
第二百二十七卷 第二百二十八卷
第二百二十九卷 第二百三十卷
第二百三十一卷 第二百三十二卷
第二百三十三卷 第二百三十四卷
第二百三十五卷 第二百三十六卷
第二百三十七卷 第二百三十八卷
第二百三十九卷 第二百四十卷
第二百四十一卷 第二百四十二卷
第二百四十三卷 第二百四十四卷
第二百四十五卷 第二百四十六卷
第二百四十七卷 第二百四十八卷
第二百四十九卷 第二百五十卷
第二百五十一卷 第二百五十二卷
第二百五十三卷 第二百五十四卷
第二百五十五卷 第二百五十六卷
第二百五十七卷 第二百五十八卷
第二百五十九卷 第二百六十卷
第二百六十一卷 第二百六十二卷
第二百六十三卷 第二百六十四卷
第二百六十五卷 第二百六十六卷
第二百六十七卷 第二百六十八卷
第二百六十九卷 第二百七十卷
第二百七十一卷 第二百七十二卷
第二百七十三卷 第二百七十四卷
第二百七十五卷 第二百七十六卷
第二百七十七卷 第二百七十八卷
第二百七十九卷 第二百八十卷
第二百八十一卷 第二百八十二卷
第二百八十三卷 第二百八十四卷
第二百八十五卷 第二百八十六卷
第二百八十七卷 第二百八十八卷
第二百八十九卷 第二百九十卷
第二百九十一卷 第二百九十二卷
第二百九十三卷 第二百九十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