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少妇freesexvideos强迫,进军国际市场野狼av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pron 域名停靠,欧美jiZZHD精品巨大又粗又长又硬,毛片在线网址播放,91秦先生在线观看国产久草,五月狠狠色丁香婷婷视频,国产精品在线视频频放,91久久成人

首頁 | 注冊 | 登陸 | 網(wǎng)站繁體 | 手機版 | 設為首頁 長沙社區(qū)通 做長沙地區(qū)最好的社區(qū)門戶網(wǎng)站 正在努力策劃制作...
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資治通鑒

 

第八十九卷

晉紀十一 孝愍皇帝下建興二年(甲戌、314)

  晉紀十一 晉愍帝建興二年(甲戌,公元314年)

  [1]春,正月,辛未,有如日隕于地;又有三日相承,出西方而東行。

  [1]春季,正月,辛未(初一),有個像太陽似的東西殞落到地下,又接連出現(xiàn)三個太陽,從西方朝東行。

  [2]丁丑,大赦。

  [2]丁丑(初七),宣布大赦。

  [3]有流星出牽牛,入紫微,光燭地,墜于平陽北,化為肉,長三十步,廣二十七步。漢主聰惡之,以問公卿。陳元達以為“女寵太盛,亡國之征!甭斣唬骸按岁庩栔,何關人事!”聰后劉氏賢明,聰所為不道,劉氏每規(guī)正之。己丑,劉氏卒,謚曰武宣。自是嬖寵競進,后宮無序矣。

  [3]有流星從牽牛星處出來,進入紫徽星座,星光照亮了地面,后墜落在平陽以北,變成肉,長三十步,寬二十七步。漢主劉聰對此感到厭惡,就詢問公卿大臣。陳元達認為是“后宮女寵太多,亡國的征兆”。劉聰說:“這是天象日月運轉(zhuǎn)的道理,與人事有什么相關?”劉聰?shù)幕屎髣⑹虾苜t慧明達,劉聰做得不符合道理,劉氏每次都規(guī)勸讓他改正。己丑(十九日),劉氏去世,謚號為武宣。從此劉聰?shù)膶櫯異奂Ц傁酄幭,后宮中失去了秩序。

  [4]聰置丞相等七公;又置輔漢等十六大將軍,各配兵二千,以諸子為之;又置左右司隸,各領戶二十余萬,萬戶置一內(nèi)史;單于左右輔,各主六夷十萬落,萬落置一都尉;左、右選曹尚書,并典選舉。自司隸以下六官,皆位亞仆射。以其子粲為丞相、領大將軍、錄尚書事,進封晉王。江都王延年錄尚書六條事,汝陰王景為太師,王育為太傅,任為太保,馬景為大司徒,朱紀為大司空,中山王曜為大司馬。

  [4]劉聰設置了丞相等七公;又設置輔漢等十六大將軍,各配備二千兵士,讓他的兒子們來擔任;又設置左、右司隸,各轄領二十多萬戶,每萬戶設一個內(nèi)史;又設置單于左右輔,各統(tǒng)領胡、羯、鮮卑、氐、羌、烏丸等六類共十萬帳落,每一萬帳落設一個都尉;設置左、右選曹尚書,共同負責選舉事務。從司隸以下的六個官職,地位都僅次于仆射。讓自己的兒子劉粲擔任丞相、兼大將軍、錄尚書事,進封為晉王。以江都王劉延年擔任錄尚書六條事,讓汝陰王劉景任太師,王育任太傅,任任太保,馬景任大司徒,朱紀任大司空,中山王劉曜任大司馬。

  [5]壬辰,王子春等及王浚使者至襄國,石勒匿其勁卒、精甲,羸師虛府以示之,北面拜使者而受書?_z勒麈尾,勒陽不敢執(zhí),懸之于壁,朝夕拜之,曰:“我不得見王公,見其所賜,如見公也。”復遣董肇奉表于浚,期以三月中旬親詣幽州奉上尊號;亦修箋于棗嵩,求并州牧、廣平公。

  [5]壬辰(二十二日),王子春和王浚的使者到達襄國,石勒把他強壯的兵士、精銳的兵器都藏起來,用老弱殘兵空虛的府帳給使者看,鄭重地向北拜會使者接受王浚的信。王浚送給石勒標志風雅的麈尾,石勒假裝不敢拿在手上,而把麈尾懸掛在墻壁上,早晨晚上都恭敬地向它叩拜,說:“我不能見到王公,見他所賜的物品,就像見到他一樣。”又派遣董肇向王浚奉交奏表,約定三月中旬親自到幽州尊奉王浚為帝。又給棗嵩去信,請求擔任并州牧、廣平公。

  勒問浚之政事于王子春,子春曰:“幽州去歲大水,人不粒食,浚積粟百萬,不能賑贍,刑政苛酷,賦役殷煩,忠賢內(nèi)離,夷狄外叛。人皆知其將亡,而浚意氣自若,曾無懼心,方更置立臺閣,布列百官,自謂漢高、魏武不足比也!崩論釒仔υ唬骸巴跖碜嬲婵汕芤。”浚使者還薊,具言“石勒形勢寡弱,款誠無二!笨4髳偅骝湹,不復設備。

  石勒向王子春詢問王浚的政事情況,王子春說:“幽州去年發(fā)大水,百姓無糧可吃,而王浚囤積了一百多萬粟谷,卻不賑濟災民,刑罰政令苛刻殘酷,賦稅勞役征發(fā)頻繁,忠臣賢士從他身邊離開,夷人、狄人也在外面叛離。人人都知道他將要滅亡,而王浚毫無察覺,若無其事,一點沒有懼禍之意,剛剛又重新設置官署,安排文武百官,自以為漢高祖、魏武帝都無法與自己相比。”石勒按著幾案笑著說:“王浚確實能夠抓到了!蓖蹩E傻氖拐叻祷厮E地,都說:“石勒目前兵力陣勢孤獨衰弱,忠誠而無二心!蓖蹩7浅8吲d ,更加驕縱懈怠,不再安排防務。

  [6]楊虎掠漢中吏民以奔成,梁州人張咸等起兵逐楊難敵。難敵去,咸以其地歸成,于是漢嘉、涪陵、漢中之地皆為成有。成主雄以李鳳為梁州刺史,任回為寧州刺史,李恭為荊州刺史。

  [6]楊虎擄掠漢中的官吏、百姓投奔成漢,梁州人張咸等起兵趕走了楊難敵。楊難敵離開,張咸把這塊地盤送給成漢,這樣漢嘉、涪陵、漢中等地 ,都被成漢所占有。成漢主李雄任李鳳為梁州刺史,任回為寧州刺史,李恭為荊州刺史。

  雄虛己好賢,隨才授任,命太傅驤養(yǎng)民于內(nèi),李鳳等招懷于外,刑政寬簡,獄無滯囚。興學校,置史官。其賦,民男丁歲谷三斛,女丁半之,疾病又半之;戶調(diào)絹不過數(shù)丈,綿數(shù)兩。事少役希,民多富實,新附者皆給復除。是時天下大亂,而蜀獨無事,年谷屢熟,乃至閭門不閉,路不拾遺。漢嘉夷王沖歸、朱提審、建寧爨皆歸之。巴郡嘗告急,云有晉兵。雄曰:“吾常憂瑯邪微弱,遂為石勒所滅,以為耿耿,不圖乃能舉兵,使人欣然。”然雄朝無儀品,爵位濫溢;吏無祿秩,取給于民;軍無部伍,號令不肅;此其所短也。

  李雄虛心而喜歡賢能,按照人的才能安排他們職任,讓太傅李驤在內(nèi)管理教化百姓,李鳳在外招撫懷柔,刑法政令寬大簡明,監(jiān)獄中沒有長期不定罪的囚犯。興辦學校,設置史官。成漢的賦稅、百姓中成年男子每年每人交納三斛谷,成年女子減半,病人再減半。每戶的賦僅僅幾丈絹,幾兩綿。事情少勞役很少征發(fā),百姓大多很富裕,新歸附的人都免除徭役。當時天下大亂,而只有蜀地無事,一年谷物幾熟,以至于門戶不閉、路不拾遺。漢嘉的夷人首領沖歸,朱提的審、建寧的爨都去投靠成漢。巴郡曾經(jīng)告急,說出現(xiàn)晉朝軍隊。李雄說:“我常常憂慮晉瑯邪王勢力微弱,很快會被石勒消滅,對此深感憂慮,沒有想到他們還能進行軍事行動,這使人感到高興!钡牵钚鄢⒅袥]有禮儀和品秩,爵位過于冗濫,官吏也沒有俸祿的等級,向百姓索取給養(yǎng)。軍隊也沒有隊伍建制,號令不夠嚴肅,這些是成漢所欠缺的。

  [7]二月,壬寅,以張軌為太尉、涼州牧,封西平郡公;王浚為大司馬、都督幽·冀諸軍事;荀組為司空、領尚書左仆射兼司隸校尉,行留臺事;劉琨為大將軍、都督并州諸軍事。朝廷以張軌老病,拜其子為副刺史。

  [7]二月,壬寅(初二),晉朝任張軌為太尉、涼州牧,封為平西郡公;任王浚為大司馬,都督幽、冀二州諸軍事;任荀組為司空。尚書左仆射兼司隸校尉、行留臺事;任劉琨為大將軍、都督并州諸軍事。朝廷因為張軌年老有病,任命他兒子張擔任副刺史。

  [8]石勒纂嚴,將襲王浚,而猶豫未發(fā)。張賓曰:“夫襲人者,當出其不意。今軍嚴經(jīng)日而不行,豈非畏劉琨及鮮卑、烏桓為吾后患乎?”勒曰:“然。為之柰何?”賓四:“彼三方智勇無及將軍者,將軍雖遠出,彼必不敢動,且彼未謂將軍便能懸軍千里取幽州也。輕軍往返,不出二旬,藉使彼雖有心,比其謀議出師,吾已還矣。且劉琨、王浚,雖同名晉臣,實為仇敵。若修箋于琨,送質(zhì)請和,琨必喜我之服而快浚之亡,終不救浚而襲我也。用兵貴神速,勿后時也!崩赵唬骸拔崴戳,右侯已了之,吾復何疑!”

  [8]石勒戒嚴,將要襲擊王浚,但猶豫不決沒有發(fā)兵。張賓說:襲擊敵人,應該出其不意,現(xiàn)在軍隊戒嚴一整天還不出發(fā),莫非是害怕劉琨以及鮮卑人、烏桓人成為我們的后患嗎?”石勒說:“是的,怎么呢?”張賓說:“他們?nèi)齻方面才智和膽略沒有比得上將軍您的,將軍即使遠征,他們也一定不敢妄動,再說他們未必知道將軍能夠孤軍深入一千里而奪取幽州。輕裝的軍隊往返,超不過二十天,假如他們真的有這個想法,等他們商議后出師,我們已回來了。再說劉琨、王浚,雖然他們名義上同屬晉朝的大臣,實際上卻是仇敵。如果我們給劉琨去信,送去人質(zhì)請求停戰(zhàn),劉琨一定為我們的順服而高興,對王浚的滅亡而稱快,最終不會為救王浚而襲擊我們。用兵貴在神速,不要拖延時間。”石勒說:“我所沒有了卻的,右侯已決斷,我還有什么可遲疑的呢?”

  遂以火宵行,至柏人,殺主簿游綸,以其兄統(tǒng)在范陽,恐泄軍謀故也。遣使奉箋送質(zhì)于劉琨,自陳罪惡,請討浚以自效。琨大喜,移檄州郡,稱“己與猗盧方議討勒,勒走伏無地,求拔幽都以贖罪。今便當遣六南襲平陽,除僭偽之逆類,降知死之逋羯,順天副民,翼奉皇家,斯乃曩年積誠靈之所致也!”

  于是舉火把連夜行軍,到達柏人縣,殺主簿游綸,這是因為他哥哥游統(tǒng)在范陽,害怕他泄露軍情的緣故。又派遣使者拿著信箋給劉琨送去人質(zhì),自己述列罪惡,請求以討伐王浚來報效劉琨。劉琨大喜過望,向州郡傳布檄文,聲稱:“我與拓跋猗盧正商議討伐石勒,石勒走投無路,請求用攻克幽都來贖罪,F(xiàn)在應乘便派拓跋六向南襲擊平陽,清除偽逆皇帝劉聰,降服知死的逃亡羯人石勒,順應天意使百姓安定,輔助尊奉皇室,這是多年一直積累的誠心請神靈庇佑的結果。”

  三月,勒軍達易水,王浚督護孫緯馳遣白浚,將勒兵拒之,游統(tǒng)禁之。浚將佐皆曰:“胡貪而無信,必有詭計,請擊之!笨E唬骸笆珌,正欲奉戴我耳;敢言擊者斬!”眾不敢復言?TO饗以待之。壬申,勒晨至薊,叱門者開門;猶疑有伏兵,先驅(qū)牛羊數(shù)千頭,聲言上禮,實欲塞諸街巷?J紤,或坐或起。勒既入城,縱兵大掠,浚左右請御之,浚猶不許。勒升其聽事,浚乃走出堂皇,勒眾執(zhí)之。勒召浚妻,與之并坐,執(zhí)浚立于前?AR曰:“胡奴調(diào)乃公,何兇逆如此!”勒曰:“公位冠元臺,手握強兵,坐觀本朝傾覆,曾不救援,乃欲自尊為天子,非兇逆乎!又委任奸貪,殘虐百姓,賊害忠良,毒遍燕土,此誰之罪也!”使其將王洛生以五百騎送浚于襄國?W酝队谒,束而出之,斬于襄國市。

  三月,石勒的軍隊到達易水,王浚的督護孫緯急速派人告訴王浚,將要指揮軍隊阻擊石勒,游統(tǒng)制止這個行動。王浚的將領參佐都說:“胡人貪婪不講信用,一定有詭計,請攻打石勒。”王浚發(fā)怒說:“石公來,正是要尊奉擁戴我,有敢說攻打的人,殺!”大家都不敢再說。王浚安排宴會準備接待石勒。壬申(初三),石勒早晨到薊城,喝叱守門衛(wèi)士開門。開門后石勒懷疑有埋伏的軍隊,就先驅(qū)趕幾千頭牛羊進城,聲稱是給王浚奉上禮物,實際上想用牛羊堵塞住街巷。王浚這才有些恐懼,坐立不安。石勒進入城里后,縱兵搶掠,王浚身邊的官員請示防御石勒,王浚還不允許。石勒登上中庭,王浚于是走出殿堂,石勒的部眾抓住了他。石勒召來王浚的妻子,與她并排坐著,押著王浚站在前面。王浚罵道:“胡奴調(diào)戲你老子,為什么這樣兇惡叛逆!”石勒說:“您地位高于所有大臣,掌握著強大的軍隊,卻坐視朝廷傾覆,竟不去救援,還想尊自己為天子,難道不是兇惡叛逆嗎?又任用奸詐貪婪的小人,殘酷虐待百姓,殺死迫害忠良,禍害遍及整個燕土,這是誰的罪呀!”石勒派他的將領王洛生用五百騎兵把王浚押送到襄國,王浚自己投水,兵士們把他捆綁住拉出,在襄國的街市上把他殺了。

  勒殺浚麾下精兵萬人?⒆魻幵勡婇T謝罪,饋賂交錯;前尚書裴憲、從事中郎荀綽獨不至,勒召而讓之曰:“王浚暴虐,孤討而誅之,諸人皆來慶謝,二君獨與之同惡,將何以逃其戮乎!”對曰:“憲等世仕晉朝,荷其榮祿,浚雖兇粗,猶是晉之藩臣,故憲等從之,不敢有貳。明公茍不修德義,專事威刑,則憲等死自其分,又何逃乎!請就死!辈话荻。勒召而謝之,待以客禮。綽,勖之孫也。勒數(shù)朱碩、棗嵩等以納賄亂政,為幽州患,責游統(tǒng)以不忠所事,皆斬之。籍浚將佐、親戚家貲皆至巨萬,惟裴憲、荀綽止有書百余,鹽米各十余斛而已。勒曰:“吾不喜得幽州,喜得二子。”以憲為從事中郎,綽為參軍。分遣流民,各還鄉(xiāng)里。勒停薊二日,焚浚宮殿,以故尚書燕國劉翰行幽州刺史,戍薊,置守宰而還。孫緯遮擊之,勒僅而得免。

  石勒殺了王浚指揮下的一萬精銳兵士。王浚的部將參佐爭相到軍門請罪,饋贈賄賂交相送來。只有前尚書裴憲、從事中郎荀綽沒有到。石勒把他們召來 斥責說:“王浚殘暴兇虐,我討伐而誅殺他 ,大家都來慶賀謝罪,二君偏偏要與他一同作惡,將怎么逃脫殺戮呢?”他們回答說:“我們幾代為晉朝做官,承受著晉朝給予的光榮與俸祿,王浚雖然兇暴粗俗,但仍然是晉朝的藩鎮(zhèn)大臣,所以我們跟隨他,不敢有二心。您如果不講究德義,?客⻊菪塘P,那么我們死也是自己的本分,又為什么要逃脫呢?請讓我們赴死!闭f完不拜辭而昂然出去。石勒又召他們進來表示道歉,用待客之禮對待他們。荀綽是荀勖的孫子。石勒歷數(shù)朱碩、棗嵩等人收受賄賂搞亂政事,是幽州的禍患;斥責游統(tǒng)任職不忠,把他們都殺了。查抄沒收王浚的部將參佐、親戚的巨額家產(chǎn),唯獨裴憲、荀綽僅有百余套書,鹽、米各有十幾斛而已。石勒說:“我并不因為取得幽州而高興,而是為得到你們二人感到高興!比闻釕棡閺氖轮欣伞④骶b為參軍。分別遣送流民,讓他們各自回到故鄉(xiāng)。石勒在薊城停留了二天,焚燒了王浚的宮殿,以前尚書燕國人劉翰擔任幽州刺史,戍守薊城,安排了郡縣長官后回師。孫緯出兵阻擊,石勒僅得以逃脫。

  勒至襄國,遣使奉王浚首獻捷于漢;漢以勒為大都督、督陜東諸軍事、驃騎大將軍、東單于,增封十二郡;勒固辭,受二郡而已。

  石勒回到襄國,派遣使者帶著王浚首級向漢報捷。漢任石勒為大都督、都督陜東諸軍事、驃騎大將軍、東單于,增封十二個郡,石勒堅持推辭,僅僅接受了兩個郡罷了。

  劉琨請兵于拓跋猗盧以擊漢,會猗盧所部雜胡萬余家謀應石勒,猗盧悉誅之,不果赴琨約。琨知石勒無降意,乃大懼,上表曰:“東北八州,勒滅其七;先朝所授,存者惟臣。勒據(jù)襄國,與臣隔山,朝發(fā)夕至,城塢駭懼,雖懷忠憤,力不從愿耳!”

  劉琨向拓跋猗盧請求軍隊來攻打漢,正遇到拓跋猗盧所轄的一萬多家成分復雜的胡人密謀接應石勒,拓跋猗盧把他們?nèi)繗⒘,沒有趕赴與劉琨所約的行動。劉琨得知石勒沒有投降的意思,非常害怕,上奏表說:“東北地區(qū)八個州,石勒消滅了其中七個,以前晉朝所安排的州牧,只有我留存下來。石勒占據(jù)襄國,與我僅隔一座山,早晨出兵晚上就能到達,各個城堡都震駭驚恐,雖然心懷忠誠與仇恨,但是也力不從心呀!”

  劉翰不欲從石勒,乃歸段匹,匹遂據(jù)薊城。王浚從事中郎陽裕,之兄子也,逃奔令支,依段疾陸眷。會稽朱左車、魯國孔纂、泰山胡母翼自薊逃奔昌黎,依慕容。是時中國流民歸者數(shù)萬家,以冀州人為冀陽郡,豫州人為成周郡,青州人為營丘郡,并州人為唐國郡。

  劉翰不想附從石勒,于是投靠段匹,段匹于是便占據(jù)了薊城。王浚的從事中郎陽裕是陽哥哥的兒子,逃奔到令支縣,依附于段疾陸眷。會稽人朱左車、魯國人孔纂,泰山人胡母翼等從薊城逃奔昌黎,依附于慕容。當時中原投奔慕容的流民有幾萬家,慕容為冀州人設置冀陽郡,豫州人設置成周郡,青州人設置營丘郡,并州人設置唐國郡。

  [9]初,王浚以邵續(xù)為樂陵太守,屯厭次?,續(xù)附于石勒,勒以續(xù)子為督護?K鸩L貣|萊劉胤棄郡依續(xù),謂續(xù)曰:“凡立大攻,必杖大義。君,晉之忠臣,柰何從賊以自污乎!”會段匹以書邀續(xù)同歸左丞相睿,續(xù)從之。其人皆曰:“今棄勒歸匹,其如何?”續(xù)泣曰:“我豈得顧子而為叛臣哉!”殺異議者數(shù)人。勒聞之,殺。續(xù)遣劉胤使江東,睿以胤為參軍,以續(xù)為平原太守。石勒遣兵圍續(xù),匹使其弟文鴦救之,勒引去。

  [9]當初,王浚以邵續(xù)任樂陵太守,駐扎在厭次縣。王浚失敗,邵續(xù)依附于石勒,石勒以邵續(xù)的兒子邵任督護。王浚所管轄的勃海太守東萊人劉胤棄職投奔邵續(xù),對邵續(xù)說:“凡是建立大功,一定要依仗大義。您是晉朝的忠臣,為什么順從賊寇玷污自己呢?”正好段匹來信邀請邵續(xù)一同投靠左丞相司馬睿,邵續(xù)同意了這個邀請。他手下的人都說:“現(xiàn)在離棄石勒而投靠段匹,那邵怎么辦?”邵續(xù)哭著說:“我難道能為顧惜兒子而作叛臣嗎?”殺了幾個持異議的人。石勒聽說后,殺了邵。邵續(xù)派遣劉胤作為使者到江東,司馬睿讓劉胤擔任參軍,任邵續(xù)為平原太守。石勒派兵包圍邵續(xù),段匹派他弟弟段文鴦救援邵續(xù),石勒帶兵離去。

  [10]襄國大饑,谷二升直銀一斤,肉一斤直銀一兩。

  [10]襄國饑荒嚴重,二升谷子價值一斤銀子,一斤肉價值一兩銀子。

  [11]杜將王真襲陶侃于林障,侃奔灄中。周訪救侃,擊兵,破之。

  [11]杜帶領王真到林障襲擊陶侃,陶侃逃奔灄中。周訪救援陶侃,打敗了杜的軍隊。

  [12]夏,五月,西平武穆公張軌寢疾,遺令:“文武將佐,務安百姓,上思報國,下以寧家!奔撼螅夀;長史張璽等表世子攝父位。

  [12]夏季,五月,西平武穆公張軌病危,下達遺令:“文武官員,一定要使百姓安定,一方面報國,一方面寧家。”己丑(二十日),張軌去世。長史張璽等人表奏張軌的長子張代理他父親的職務。

  [13]漢中山王曜、趙染寇長安。六月,曜屯渭,染屯新豐,索將兵出拒之。染有輕之色,長史魯徽曰:“晉之君臣,自知強弱不敵,將致死于我,不可輕也!比驹唬骸耙运抉R模之強,吾取之如拉朽;索小豎,豈能污吾馬蹄、刀刃邪!”晨,帥輕騎數(shù)百逆之,曰:“要當獲而后食。”與戰(zhàn)于城西,染兵敗而歸;谠唬骸拔岵挥敏敾罩砸灾链,何面目見之!”先命斬徽,徽曰:“將軍愚愎以取敗,乃復忌前害勝,誅忠良以逞忿,猶有天地,將軍其得死于枕席乎!”詔加索驃騎大將軍、尚書左仆射、錄尚書,承制行事。

  [13]漢中山王劉曜、趙染進犯長安。六月,劉曜在渭駐扎,趙染在新豐駐扎。索帶兵出去阻擊。趙染有輕視索的表現(xiàn),長史魯徽說:“晉朝的君主大臣,自己知道力量懸殊不是對手,將與我們拼命,不能夠輕視!壁w染說:“司馬模那么強大,我打敗他如同摧枯拉朽。索這小子,難道還能弄臟我的馬蹄、刀刃嗎?”早晨,率領幾百輕騎兵迎著索的軍隊而去,說:“抓到索以后再吃飯。”索與趙染在新豐城西交戰(zhàn),趙染兵敗而歸。懊悔說:“我不聽魯徽的話以致失敗,有什么臉面見他!”先命令殺掉魯徽,魯徽說:“將軍您愚魯剛愎所以失敗,卻又忌恨殘害在你前面勝過你的人,誅殺忠良以發(fā)泄憤恨,天地報應尚在,您難道能有善終嗎?”朝廷詔令任命索為驃騎大將軍、尚書左仆射、錄尚書事,奉制書行事。

  曜、染復與將軍殷凱帥眾數(shù)萬向長安,允逆戰(zhàn)于馮翊,允敗,收兵;夜,襲凱營,凱敗死。曜乃還攻河內(nèi)太守郭默于懷,列三屯圍之。默食盡,送妻子為質(zhì),請于曜;畢,復嬰城固守。曜怒,沈默妻子于河而攻之。默欲投李矩于新鄭,矩使其甥郭誦迎之,兵少,不敢進。會劉琨遣參軍張肇帥鮮卑五百余騎詣長安,道阻不通,還,過矩營,矩說肇,使擊漢兵。漢兵望見鮮卑,不戰(zhàn)而走,默遂率眾歸矩。漢主聰召曜還屯蒲坂。

  劉曜、趙染又與將軍殷凱率領幾萬軍隊進發(fā)長安,允在馮翊迎戰(zhàn),結果允失敗,收兵。夜里,襲擊殷凱軍營,殷凱失敗而死。劉曜于是回師到懷縣攻打河內(nèi)太守郭默,屯列三處包圍他。郭默糧食吃完了,就把妻兒送到劉曜那里當人質(zhì),請求在劉曜處買糧,買完糧食,郭默又關閉四周城門固守。劉曜發(fā)怒,把郭默的妻兒沉到河中而攻打郭默。郭默想到新鄭投奔李矩,李矩派自己的外甥郭誦去迎接郭默,結果兵少而不敢向前。這時劉琨派遣參軍張肇帶領五百多鮮卑騎兵到長安,因道路不通,正往回走,路過李矩的軍營,李矩勸說張肇,讓他攻打漢軍。結果,漢軍遠遠看到鮮卑騎兵,不戰(zhàn)而走,這樣郭默便率眾歸了李矩。漢主劉聰召劉曜回到蒲坂駐扎。

  [14]秋,趙染攻北地,允拒之,染中弩而死。

  [14]秋季,趙染攻打北地,遭到允阻擊,趙染身中弩箭而死。

  [15]石勒始命州郡閱實戶口,戶出帛二匹,谷二斛。

  [15]石勒開始命令所據(jù)各州郡核實戶口,每戶征收二匹帛、二斛谷。

  [16]冬,十月,以張為都督?jīng)鲋葜T軍事、涼州刺史、西平公。

  [16]冬季,十月,朝廷任張為都督?jīng)鲋葜T軍事、涼州刺史、西平公。

  [17]十一月,漢主聰以晉王粲為相國、大單于,總百揆。粲少有俊才,自為宰相,驕奢專恣,遠賢親佞,嚴刻愎諫,國人始惡之。[17]十一月,漢主劉聰任晉王劉粲為相國、大單于,總領文武百官。劉粲年輕時有杰出的才能,但自從當了宰相后,驕縱奢侈獨斷專行,疏遠賢能親近奸詐機巧的人,嚴厲苛刻,一意孤行不聽規(guī)勸,開始遭到國人的憎惡。

  [18]周勰以其父遺言,因吳人之怨,謀作亂;使吳興功曹徐馥矯稱叔父丞相從事中郎札之命,收合徒眾,以討王導、刁協(xié),豪杰翕然附之,孫皓族人弼亦起兵于廣德以應之。

  [18]周勰根據(jù)他父親的遺言,利用吳地士人的怨恨,密謀叛亂。他派吳興功曹徐馥假稱叔父丞相從事中郎周札的命令,收攬聚合部眾,來討伐王導、刁協(xié),江南豪杰紛紛前來歸附他,孫皓的族人孫弼也在廣德起兵響應他。

  三年(乙亥、315)

  三年(乙亥,公元315年)

  [1]春,正月,徐馥殺吳興太守袁,有眾數(shù)千,欲奉周札為主。札聞之,大驚,以告義興太守孔侃,勰知札意不同,不敢發(fā)。馥黨懼,攻馥,殺之;孫弼亦死。札子續(xù)亦聚眾應馥,左丞相睿議發(fā)兵討之。王導曰:“今少發(fā)兵則不足以平寇,多發(fā)兵則根本空虛。續(xù)族弟黃門侍郎,忠果有謀,請獨使往,足以誅續(xù)!鳖闹。晝夜兼行,至郡,將入,遇續(xù)于門,謂續(xù)曰:“當與君共詣孔府君,有所論。”續(xù)不肯入,牽逼與俱。坐定,謂孔侃曰:“府君何以置賊在坐?”續(xù)衣中常置刀,即操刀逼,叱郡傳教吳曾格殺之。因欲誅勰,札不聽,委罪于從兄邵而誅之。不歸家省母,遂長驅(qū)而去,母狼狽追之。睿以札為吳興太守,為太子右衛(wèi)率。以周氏吳之豪望,故不窮治,撫勰如舊。

  [1]春季,正月,徐馥殺吳興太守袁,擁有幾千人,想尊奉周札為首領。周札聽說后,非常驚恐,把這事告訴了義興太守孔侃。周勰知道周札的想法不同,不敢冒然舉事。徐馥的部眾害怕,就攻打徐馥,把他殺了,孫弼也被殺死。周札的兒子周續(xù)也聚集部眾響應徐馥,左丞相司馬睿商議發(fā)兵討伐他。王導說:“現(xiàn)在派兵少了不足以平定敵寇,派兵多了會使得我們根基空虛。周續(xù)的族弟黃門侍郎周,忠誠果敢有謀略,請派周獨自帶兵前往,完全能夠誅殺周續(xù)!彼抉R睿采納了這個建議。周日夜兼程,到了郡城,正要進去,在城門遇到周續(xù),就對周續(xù)說:“正要與您一起去拜會府君孔侃,有話要說!敝芾m(xù)不肯進去,周拉著逼迫他一起去。進去坐定后,周對孔侃說:“您為什么安排亂賊坐下?”周續(xù)的衣服里常常藏著刀,隨即拿起刀逼臨周,周喝令郡傳教吳曾殺了周續(xù)。周便想去誅殺周勰,周札不同意,就將罪名加到堂兄周邵身上,把他殺了。周不回家看望母親,就直接離開了,他的母親跌跌撞撞地追他。司馬睿讓周札任吳興太守,周任太子右衛(wèi)率。因為周氏是吳地的豪門望族,所以并不深究,并像以前一樣撫慰周勰。

  [2]詔平東將軍宋哲屯華陰。

  [2]朝廷詔令平東將軍宋哲駐扎在華陰。

  [3]成主雄立后任氏。

  [3]成漢主李雄把任氏立為皇后。

  [4]二月,丙子,以瑯邪王睿為丞相、大都督、督中外諸軍事,南陽王保為相國,荀組為太尉、領豫州牧,劉琨為司空、都督并、冀、幽三州諸軍事。琨辭司空,不受。

  [4]二月,丙子(十二日),朝廷任瑯邪王司馬睿為丞相、大都督、都督中外諸軍事,任南陽王司馬保為相國,荀組為太尉、兼豫州牧,任劉琨為司空、都督并、幽、冀三州諸軍事。劉琨推辭司空的職務,不接受。

  [5]南陽王模之敗也,都尉陳安往歸世子保于秦州,保命安將千余人討叛羌,寵待甚厚。保將張春疾之,譖安,云有異志,請除之,保不許;春輒伏刺客以刺安。安被創(chuàng),馳還隴城,遣使詣保,貢獻不絕。

  [5]南陽王司馬模失敗后,都尉陳安前往秦州把司馬模的長子司馬保送回,司馬保命令陳安率領一千多兵士討伐叛亂的羌人,對陳安的寵信待遇很深重。司馬保的部將張春嫉妒陳安,就誣陷陳安,說陳安有異心,請司馬保除掉他,司馬保不同意。張春就埋伏了刺客刺殺陳安。陳安被刺傷,縱馬馳騁回隴城,派使者到司馬保那里,并不斷地給司馬保進貢獻禮。

  [6]詔進拓跋猗盧爵為代王,置官屬,食代、常山二郡。猗盧請并州從事雁門莫含于劉琨,琨遣之。含不欲行,琨曰:“以并州單弱,吾之不材而能自存于胡、羯之間者,代王之力也。吾傾身竭貲,以長子為質(zhì)而奉之者,庶幾為朝廷雪大恥也。卿欲為忠臣,柰何惜共事之小誠而忘徇國之大節(jié)乎!往事代王,為之腹心,乃一州之所賴也!焙煨。猗盧甚重之,常與參大計。

  [6]朝廷詔令進封拓跋猗盧的爵位為代王,設置安排屬官,以代郡、常山郡作為封邑。拓跋猗盧向劉琨要并州從事雁門人莫含,劉琨派遣莫含前往。莫含不想走,劉琨說:“以并州的勢單力薄,我無能而仍能夠在胡人、羯人之間生存,完全是靠代王的力量。我之所以一心竭盡財產(chǎn),并拿長子作為人質(zhì)而對待代王,就是希望也許能夠為朝廷洗雪大恥。你想當忠臣。為什么顧惜能夠在一起共事的小小忠誠而忘記為國獻身的大節(jié)呢?”去為代王做事,成為他的心腹,這是全州所依賴的呀。”莫含于是走了。拓跋猗盧非常重用莫含,常常讓他參與制定大計。

  猗盧用法嚴,國人犯法者,或舉部就誅,老幼相攜而行;人問:“何之?”曰:“往就死!睙o一人敢逃匿者。

  拓跋猗盧用法嚴峻,國人中有犯法的,有時整個部落被處死,這個部落就老幼互相攙扶著前往。有人問:“去哪兒?”回答說:“去接受死刑。”沒有一人敢逃跑躲藏。

  [7]王敦遣陶侃、甘卓等討杜,前后數(shù)十戰(zhàn),將士多死,乃請降于丞相睿,睿不許。遺南平太守應詹書,自陳昔與詹“共討樂鄉(xiāng),本同休戚。后在湘中,懼死求生,遂相結聚。儻以舊交之情,為明枉直,使得輸誠盟府,廁列義徒,或北清中原,或西取李雄,以贖前愆,雖死之日,猶生之年也!”詹為啟呈其書,且言“,益州秀才,素有清望,為鄉(xiāng)人所逼。今悔惡歸善,宜命使撫納,以息江、湘之民!”睿乃使前南海太守王運受降,赦其反逆之罪,以為巴東監(jiān)軍。既受命,諸將猶攻之不已。不勝憤怒,遂殺運復反,遣其將杜弘、張彥殺臨川內(nèi)史謝,遂陷豫章。三月,周訪擊彥,斬之,弘奔臨賀。

  [7]王敦派遣陶侃、甘卓等人討伐杜,前后幾十次戰(zhàn)斗,杜的官兵大多戰(zhàn)死,就向丞相司馬睿請求投降。司馬睿不同意。杜給南平太守應詹去信,自述過去與應詹“共同討伐樂鄉(xiāng),本來同喜同愁。后來在湘中,畏死求生,這才聚眾。假如能夠以過去交往的情分,為我說明真情,使我能盡效忠誠,參加列入舉義的人們當中,或者北伐清理中原,或者西征攻取李雄,來贖我以前犯的罪過,即使是死的日子,也像是再生之年!”應詹替他呈交了這封信,并且說:“杜是益州的秀才,一直享有很好的名望,被鄉(xiāng)里人所逼迫才聚眾叛亂,F(xiàn)在悔惡從善,應當派使者去安撫接受他投降,以使江、湘地區(qū)的百姓安定!彼抉R睿就派前南海太守王運去接受杜投降,赦免了杜的叛逆罪行,并任杜為巴東監(jiān)軍。杜接受任命后,各將領卻仍然不停地攻打他。杜非常憤怒,于是殺了王運重新反叛,派他的部將杜弘、張彥殺了臨川內(nèi)史謝,攻陷了豫章。三月,周訪攻打張彥,把他殺了,杜弘逃往臨賀。

  [8]漢大赦,改元建元。

  [8]漢實行大赦,改年號為建元。

  [9]雨血于漢東宮延明殿,太弟惡之,以問太傅崔瑋、太保許遐,|、遐說曰:“主上往日以殿下為太弟者,欲以安眾心耳;其志在晉王久矣,王公已下莫不希旨附之。今復以晉王為相國,羽儀威重,逾于東宮,萬機之事,無不由之,諸王皆置營兵以為羽翼,事勢已去;殿下非徒不得立也,朝夕且有不測之危,不如早為之計。今四衛(wèi)精兵不減五千,相國輕佻,正煩一刺客耳。大將軍無日不出,其營可襲而取;余王并幼,固易奪也。茍殿下有意,二萬精兵指顧可得,鼓行入云龍門,宿衛(wèi)之士,孰不倒戈以迎殿下者!大司馬不慮其為異也。”弗從。東宮舍人荀裕告瑋、遐勸謀反,漢主聰收瑋、遐于詔獄,假以他事殺之。使冠威將軍卜抽將兵監(jiān)守東宮,禁不聽朝會。憂懼不知所為,上表乞為庶人,并除諸子之封,褒美晉王,請以為嗣;抽抑而弗通。

  [9]漢東宮延明殿降了血雨,太弟劉對此很厭惡,詢問太傅崔瑋、太保 許遐。崔瑋、許遐對劉說:“皇上過去讓殿下?lián)翁苁窍氚捕ㄈ诵牧T了。他要讓晉王劉粲當皇位繼承人的想法已經(jīng)產(chǎn)生很久了。王公以下的官員沒有誰不迎合他的旨意附和他,F(xiàn)在又讓晉王擔任相國,儀仗威嚴莊重,超過了殿下的東宮。國務軍政大事,沒有不由他決定的,另外親王們也都安置營兵作為羽翼,殿下繼承皇位的趨勢已經(jīng)沒有了。殿下非但不能夠繼承皇位,而且早晚還有不測的危險,不如盡快安排對策,F(xiàn)在皇宮的禁衛(wèi)有五千人以上的精銳兵士,相國劉粲輕佻,正可以煩勞一個刺客解決。大將軍劉敷沒有一天不出去,他的軍營可以襲擊奪取。剩下的親王都年紀幼小容易解決。如果殿下有心,那么兩萬精銳兵士舉手之勞便可完成,擂鼓走入云龍門,禁衛(wèi)的兵士,誰能不倒戈來歡迎殿下!不必憂慮大司馬劉曜會有異常舉動!眲⒉煌。東宮舍人荀裕告發(fā)崔瑋、許遐勸說劉謀反,漢主劉聰把崔瑋、許遐拘捕關入專設的監(jiān)獄,并安上其他罪名殺了。派冠威將軍卜抽帶兵監(jiān)視守衛(wèi)東宮,軟禁劉不許他參加朝會。劉憂憤恐懼不知所措,上表請求貶為庶人,并把兒子們的封爵也全部免去,褒揚贊美晉王劉粲,請求以劉粲為繼承人。但卜抽壓住沒有上報。

  [10]漢青州刺史曹嶷盡得齊、魯間郡縣,自鎮(zhèn)臨,有眾十余萬,臨河置戍。石勒表稱:“嶷有專據(jù)東方之志,請討之!睗h主聰恐勒滅嶷,不可復制,弗許。

  [10]漢青州刺史曹嶷奪取了齊、魯?shù)貐^(qū)的全部郡縣,自己鎮(zhèn)守臨,有十多萬軍隊,沿黃河安排戍守。石勒上奏表說:“曹嶷有獨據(jù)東方的想法,請去征討他!睗h主劉聰擔心石勒消滅了曹嶷,不能再控制石勒,因此不同意。

  聰納中護軍靳準二女月光、月華,立月光為上皇后,劉貴妃為左皇后,月華為右皇后。左司隸陳元達極諫,以為“并立三后,非禮也。”聰不悅,以元達為右光祿大夫,外示優(yōu)崇,實奪其權。于是太尉范隆等皆請以位讓元達,聰乃復以元達為御史大夫,儀同三司。月光有穢行,元達奏之,聰不得已廢之,月光慚恚自殺,聰恨元達。

  劉聰娶中護軍靳準的兩個女兒靳月光、靳月華,把靳月光立為上皇后,把劉貴妃立為左皇后,把靳月華立為右皇后。左司隸陳元達極力勸諫,認為“并立三個皇后,不符合禮”。劉聰很不高興,讓陳元達任右光祿大夫,表面上表示優(yōu)待提高陳元達的地位,實際上是剝奪他的權力。這樣,太尉范隆等人都請求以自己的職位讓給陳元達,劉聰才又以陳元達任御史大夫,儀同三司。靳月光行為不端,陳元達奏報了這個情況,劉聰不得已廢黜了她,靳月光羞慚憤恨而自殺,劉聰對陳元達也懷恨在心。

  [11]夏,四月,大赦。

  [11]夏季,四月,晉朝宣布大赦。

  [12]六月,盜發(fā)漢霸、杜二陵及薄太后陵,得金帛甚多;詔收其余以實內(nèi)府。

  [12]六月,有盜賊掘開漢霸陵、杜陵以及薄太后陵,得到很多金帛。詔令把剩下的金帛拿回來充實皇宮倉庫。

  [13]辛巳,大赦。

  [13]辛巳(十九日),宣布大赦。

  [14]漢大司馬曜攻上黨,八月,癸亥,敗劉琨之眾于襄垣。曜欲進攻陽曲,漢主聰遣使謂之曰:“長安未平,宜以為先!标啄诉h屯蒲坂。

  [14]漢大司馬劉曜攻打上黨,八月,癸亥(初二),在襄垣打敗劉琨的軍隊。劉曜想進攻陽曲,漢主劉聰派使者對他說:“長安還沒有平定,應當把攻長安放在前面。”劉曜就回到蒲坂駐扎。

  [15]陶侃與杜相攻,使王貢出挑戰(zhàn),侃遙謂之曰:“杜為益州小吏,盜用庫錢,父死不奔喪。卿本佳人,何為隨之!天下寧有白頭賊邪?”貢初橫腳馬上,聞侃言,斂容下腳。侃知可動,復遣使諭之,截發(fā)為信,貢遂降于侃。眾潰,遁走,道死。侃與南平太守應詹進克長沙,湘州悉平。丞相睿承制赦其所部,進王敦鎮(zhèn)東大將軍,加都督江·揚·荊·湘·交·廣六州諸軍事、江州刺史。敦始自選置刺史以下,益驕橫。

  [15]陶侃與杜互相攻打,杜派王貢出去挑戰(zhàn),陶侃遠遠地對王貢說:“杜是益州的小官吏,盜用州庫中的錢,他父親死了也不去奔喪。你本來是好人,為什么要跟隨他?天下難道有能夠白頭到老的賊寇嗎?”王貢當初把腳橫在馬上,聽了陶侃的話,面容變嚴肅,把腳放下來,陶侃知道可以使他動心,就又派遣使者告諭他,并割下頭發(fā)做為信物,王貢于是向陶侃投降。杜的軍隊潰散逃走,他自己也死在路上。陶侃與南平太守應詹進軍攻克長沙,湘州全部平定。丞相司馬睿按照皇帝的旨意寬赦他的部下,提升王敦為鎮(zhèn)東大將軍,加授都督江、揚、荊、湘、交、廣六州諸軍事,江州刺史。王敦開始自己選擇安排刺史以下的官職,逐漸地更加驕縱蠻橫。初,王如之降也,敦從弟愛如驍勇,請敦配己麾下。敦曰:“此輩險悍難畜,汝性狷急,不能容養(yǎng),更成禍端!惫陶垼伺c之。置左右,甚加寵遇。如數(shù)與敦諸將角射爭斗,杖之,如深以為恥。及敦潛畜異志,每諫之。敦怒其異己,密使人激如令殺。如因閑宴,請劍舞為歡,許之。如舞劍漸前,惡而呵之,如直前殺。敦聞之,陽驚,亦捕如誅之。

  當初,王如投降后,王敦的堂弟王棱珍惜王如的驍勇,請王敦把他安排在自己的指揮下,王敦說:“這類人奸險蠻悍難以教養(yǎng),你的性情急躁,不能寬容地對待他,反而成了禍患的根子!蓖趵鈭猿终埱螅簿桶才沤o了他。王棱把王如安排在自己身邊,特別加以寵信。王如多次與王敦的部將們比試射箭及臂力,而王棱就用棍杖打他,王如深以為恥。等到王敦暗自產(chǎn)生對晉朝的異心,王棱經(jīng)常勸諫他。王敦對王棱與自己有不一致的想法感到憤怒,就秘密派人去激王如讓他殺掉王棱。王如趁著宴會空閑,請求舞劍助興,王棱同意了。王如舞劍逐漸靠到王棱面前,王棱發(fā)怒而呵斥他,王如徑直向前刺殺了王棱。王敦聽說后,表面震驚,還是逮捕王如并把他殺了。

  [16]初,朝廷聞張光死,以侍中第五猗為安南將軍,監(jiān)荊·梁·益·寧四州諸軍事、荊州刺史,自武關出。杜曾迎猗于襄陽,為兄子娶猗女,遂聚兵萬人,與猗分據(jù)漢、沔。

  [16]當初,朝廷聽說張光死了,就命侍中第五猗擔任安南將軍,監(jiān)荊、梁、益、寧四州諸軍事,荊州刺史,從武關出行。杜曾到襄陽迎接第五猗,并為哥哥的兒子娶了第五猗的女兒,于是聚集了軍隊一萬人,與第五猗分別占據(jù)漢水、沔水地區(qū)。

  陶侃既破杜,乘勝進擊曾,有輕曾之志。司馬魯恬諫曰:“凡戰(zhàn),當先料其將。今使君諸將,無及曾者,未易可逼也。”侃不從,進圍曾于石城。曾軍多騎兵,密開門突侃陳,出其后,反擊之,侃兵死者數(shù)百人。曾將趨順陽,下馬拜侃,告辭而去。

  陶侃打敗杜后,乘勝進軍攻打杜曾,有輕視杜曾的想法。司馬魯恬勸諫說:“凡是戰(zhàn)斗,應當先了解雙方的將領,F(xiàn)在您的部將,沒有比得上杜曾的,不能輕視認為可以逼迫他!碧召┎唤邮軇裰G,進兵把杜曾包圍在石城中。杜曾的軍隊騎兵多,偷偷打開城門用騎兵突破陶侃的兵陣,又從陶侃軍隊的背后,反攻陶侃,陶侃的軍隊死了幾百人。杜曾將要到順陽去,于是下馬拜陶侃,告辭而離去。

  時荀崧都督荊州江北諸軍事,屯宛,曾引兵圍之。崧兵少食盡,欲求救于故吏襄城太守石覽。崧小女灌,年十三,帥勇士數(shù)十人,逾城突圍夜出,且戰(zhàn)且前,遂達覽所;又為崧書,求救于南中郎將周訪。訪遣子撫帥兵三千,與覽共救崧,曾乃遁去。

  當時荀崧任都督荊州江北諸軍事,駐守宛城,杜曾帶領軍隊包圍了他,荀崧兵少糧盡,想向以前的部下襄城太守石覽求救。荀崧的小女兒荀灌,十三歲,帶領幾十個勇士,夜里越過城墻突圍出去,邊戰(zhàn)邊向前,終于到達石覽處。又替荀崧寫信,向南中郎將周訪求救。周訪派兒子周撫帶領三千兵士,與石覽一起救援荀崧,杜曾這才逃走。

  曾復致箋于崧,求討丹水賊以自效,崧許之。陶侃遺崧書曰:“杜曾兇狡,所謂‘鴟梟食母之物。’此人不死,州土未寧,足下當識吾言!”崧以宛中兵少,藉曾為外援,不從。曾復帥流亡二千余人圍襄陽,數(shù)日,不克而還。

  杜曾又給荀崧去信,請求討伐丹水縣的賊寇來報效,荀崧同意了他。陶侃給荀崧去信說:“杜曾兇惡狡猾,人們說‘鴟梟是吃自己母親的動物’,這個人就是這樣,他不死,荊州的土地就不會安寧,您應該記住我的話!”荀崧因為宛城軍中兵少,想借杜曾的力量作為外援,沒有采納。杜曾又帶領流亡的二千余人包圍襄陽,連續(xù)幾天,沒有攻下來就回師了。

  [17]王敦嬖人吳興錢鳳,疾陶侃之功,屢毀之。侃將還江陵,欲詣敦自陳。朱伺及安定皇甫方回諫曰:“公入必不出!辟┎粡。既至,敦留侃不遣,左轉(zhuǎn)廣州刺史,以其從弟丞相軍諮祭酒為荊州刺史。荊州將吏鄭攀、馬雋等詣敦,上書留侃,敦怒,不許。攀等以侃始滅大賊,而更被黜,眾情憤惋;又以忌戾難事,遂帥其徒三千人屯口,西迎杜曾。為攀等所襲,奔于江安。杜曾與攀等北迎第五猗以拒。督諸軍討曾,復為曾所敗。敦意攀承侃風旨,被甲持矛將殺侃,出而復還者數(shù)四。侃正色曰:“使君雄斷,當裁天下,何此不決乎!”因起如廁。諮議參軍梅陶、長史陳頒言于敦曰:“周訪與侃親姻,如左右手,安有斷人左手而右手不應者乎!”敦意解,乃設盛饌以餞之,侃便夜發(fā),敦引其子瞻為參軍。

  [17]王敦所寵信的吳興人錢鳳,嫉妒陶侃的功勞,多次詆毀陶侃。陶侃將要回江陵,想到王敦那兒去陳說解釋。朱伺和安定人皇甫方回勸諫說:“您進去以后就會出不來了!碧召┎宦。到了以后,王敦果然扣留住陶侃不放,后來王敦讓他降職擔任廣州刺史,而派自己的堂弟丞相軍諮祭酒王任荊州刺史。荊州的武將官吏鄭攀、馬雋等拜訪王敦,給王敦上書,挽留陶侃,王敦發(fā)怒,不同意。鄭攀等人因為陶侃剛剛消滅了大賊寇,卻反而被貶黜,大家群情激憤;又因為王猜忌暴戾難以共事,鄭攀于是率領部眾三千人到口駐扎,向西迎接杜曾。王遭到鄭攀等人的襲擊,投奔到江安縣。杜曾與鄭攀等人又向北迎接第五猗來抵御王。王督率各支軍隊討伐杜曾,又被杜曾打敗。王敦猜測鄭攀是接受了陶侃暗中勸告的旨意,就身披鎧甲手持長矛將要殺陶侃,把陶侃押出來又帶進去,來回四次。陶侃表情嚴肅地說:“您雄才大略善于決斷,應該能夠決斷天下的大事,為什么這樣猶豫不決呢?”說完就站起來向廁所走去。咨議參軍梅陶、長史陳頒對王敦說:“周訪與陶侃是姻親,就像左右手,哪里有截斷人的左手而他的右手沒有反應的呢?”王敦于是放棄了猜測,就安排豐盛的宴席為陶侃餞行,陶侃便連夜出發(fā),王敦提拔他的兒子陶瞻擔任參軍。

  初,交州刺史顧秘卒,州人以秘子壽領州事。帳下督梁碩起兵攻壽,殺之,碩遂專制交州。王機自以盜據(jù)廣州,恐王敦討之,更求交州。會杜弘詣機降,敦欲因機以討碩,乃以降杜弘為機功,轉(zhuǎn)交州刺史。機至郁林,碩迎前刺史則子湛行州事以拒之。機不得進,乃更與杜弘及廣州將溫邵、交州秀才劉沈謀復還據(jù)廣州。陶侃至始興,州人皆言宜觀察形勢,不可輕進;侃不聽,直至廣州,諸郡縣皆已迎機矣。杜弘遣使偽降,侃知其謀,進擊弘,破之,遂執(zhí)劉沈于小桂。遣督護許高討王機,走之。機病死于道,高掘其尸,斬之。諸將皆請乘勝擊溫邵,侃笑曰:“吾威名已著,何事遣兵!但一函紙自定耳!蹦讼聲I之。邵懼而走,追獲于始興。杜弘詣王敦降,廣州遂平。

  當初,交州刺史顧秘去世,州里的人們讓顧秘的兒子顧壽代理州政事務。帳下督梁碩起兵攻打顧壽,把他殺了,梁碩于是獨自控制了交州。王機認為自己是竊據(jù)廣州,擔心王敦討伐,就向王敦請求改到交州任職。正遇到杜弘到王機這里投降。王敦想用王機的力量來討伐梁碩,就把收降杜弘當作王機的功勞,讓他轉(zhuǎn)任交州刺史。王機到郁林,梁碩迎來前刺史則的兒子湛擔任交州刺史,以抗拒王機。王機不能進去,就又與杜弘以及廣州武將溫邵、交州秀才劉沈謀劃再回去占據(jù)廣州。陶侃到達始興,州里的人都說應當觀察形勢,不能輕率前進。陶侃不聽,直接到達廣州,但廣州所轄的各郡縣都已經(jīng)迎奉了王機。杜弘派使者假裝投降,陶侃知道了他的陰謀,上前攻打杜弘,把他打敗了,在小桂抓獲劉沈,又派遣督護許高討伐王機,趕跑了王機。王機在路上病死,許高挖出他的尸體砍下首級。部將們都請求乘勝攻打溫邵,陶侃笑著說:“我已經(jīng)顯示了威名,還用得著派兵嗎?只需一紙信函自然就平定了!本徒o溫邵去信告諭。溫邵因恐懼而逃跑,陶侃的軍隊在始興追上并抓獲了溫邵。杜弘也向王敦投降,廣州于是平定。

  侃在廣州無事,輒朝運百甓于齋外,暮運于齋內(nèi)。人問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過爾優(yōu)逸,恐不堪事,故自勞耳!

  陶侃在廣州沒有什么事情可做,就每天早晨把一百塊磚搬到屋外,黃昏時又搬回到屋齋里。有人問他其中的緣故,陶侃回答說:“我正致力于收復中原,現(xiàn)在的生活過于優(yōu)閑安逸,我擔心那時不能夠承擔工作,所以自己活動活動罷了。”

  王敦以杜弘為將,寵任之。

  王敦讓杜弘作部將,十分信任地用他。

  [18]九月,漢主聰使大鴻臚賜石勒弓矢,策命勒為陜東伯,得專征伐,拜刺史、將軍、守宰,封列侯,歲盡集上。

  [18]九月,漢主劉聰派遣大鴻臚給石勒賞賜弓箭,用策書封石勒為陜東伯,可以獨立自行征戰(zhàn)討伐,任命刺史、將軍、郡守縣令、分封列侯,到年底時再集中上報。[19]漢大司馬曜寇北地,詔以允為大都督、驃騎將軍以御之。冬,十月,以索為尚書仆射、都督宮城諸軍事。曜進拔馮翊,太守梁肅奔萬年。曜轉(zhuǎn)寇上郡。允去黃白城,軍于靈武,以兵弱,不敢進。

  [19]漢大司馬劉曜進犯北地郡,晉朝詔令命允擔任大都督、驃騎將軍,抵御劉曜。冬季,十月,晉朝以索擔任尚書左仆射、都督宮城諸軍事。劉曜進軍攻取了馮翊,太守梁肅逃奔到萬年縣。劉曜轉(zhuǎn)而進犯上郡。允離開黃白城,到靈武駐軍,因為兵力微弱,不敢冒然前進。

  帝屢征兵于丞相保,保左右皆曰:“蝮蛇螫手,壯士斷腕。今胡寇方盛,且宜斷隴道以觀其變!睆氖轮欣膳嵩栐唬骸敖裆咭洋ь^,頭可斷乎!”保乃以鎮(zhèn)軍將軍胡崧行前鋒都督,須諸軍集乃發(fā)。允欲奉帝往就保,索曰:“保得天子,必逞其私志。”乃止。于是自長安以西,不復貢奉朝廷,百官饑乏,采稆以自存。

  愍帝多次向丞相司馬保征召軍隊,司馬保身邊的官員都說:“被蝮蛇咬了手,壯士便截斷手腕防止蛇毒蔓延,F(xiàn)在胡人賊寇士氣正盛,應當暫時截斷隴地的道路來觀察事態(tài)的變化!睆氖轮欣膳嵩栒f:“現(xiàn)在蛇已經(jīng)咬頭,頭難道也能截斷嗎?”司馬保這才以鎮(zhèn)軍將軍胡崧為前鋒都督,等各軍集中后始進發(fā)。允想護送愍帝到司馬保那里,索說:“司馬保得到了天子,一定會放縱他自己的私心。”于是就沒有動。這樣長安以西的地區(qū),不再進貢尊奉朝廷,朝廷中的文武百官都饑餓困乏,靠采集野生的谷子來生存。

  [20]涼州軍士張冰得璽,文曰“皇帝行璽”,獻于張,僚屬皆賀。曰:“是非人臣所得留!鼻彩箽w于長安。

  [20]涼州軍士張冰拾得一方印璽,印文是“皇帝行璽”,獻給了張,僚屬們都來祝賀。張說:“這不是作臣下的所能留存的!迸墒拐咚偷介L安。

  四年(丙子、316)

  四年(丙子,公元316年)

  [1]春,正月,司徒梁芬議追尊吳王晏,右仆射索等引魏明帝詔以為不可;乃贈太保,謚曰孝。

  [1]春季,正月,司徒梁芬提議追封吳王司馬晏尊號,右仆射索等人引用魏明帝的詔書為例,認為不能這樣,于是追贈為太保,謚號為孝。

  [2]漢中常侍王沈、宣懷、中宮仆射郭猗等,皆寵幸用事。漢主聰游宴后宮,或三日不醒,或百日不出;自去冬不視朝,政事一委相國粲,唯殺生、除拜乃使沈等入白之。沈等多不白,而自以其私意決之,故勛舊或不敘,而奸佞小人有數(shù)日至二千石者。軍旅歲起,將士無錢帛之賞,而后宮之家,賜及僮仆,動至數(shù)千萬。沈等車服、第舍逾于諸王,子弟中表為守令者三十余人,皆貪殘為民害。靳準闔宗詔事之。

  [2]漢宮宦官中常侍王沈、宣懷,中宮仆射郭猗等人,都受到恩寵信任而掌權。漢主劉聰?shù)胶髮m游玩宴樂,有時三天不醒,有時一百天都不出后宮。從去年冬天開始不察視朝政,政事全部委交給相國劉粲,只有需判定大臣的生死或升降時才讓王沈等人進宮報告。而王沈等人多數(shù)情況都不報告,而是以自己的想法去決斷,所以使得有些建立過功勛的舊臣不被任用,而有些奸詐、諂諛的小人卻幾天之內(nèi)就提升到二千石俸祿的高官。連年興兵征戰(zhàn),武將兵士沒有一點錢、帛之類的獎賞;而后宮國威,給仆人侍僮的賞賜,一賞便是幾千幾萬。王沈等人的車乘服飾、府第的規(guī)格都超過了親王們,王沈等人的子弟以及表親擔任郡守縣令的有三十多人,而且都貪婪殘忍成為百姓的禍害。靳準則以全宗族來阿諛奉承地對待王沈等人。

  郭猗與準皆有怨于太弟,猗謂相國粲曰:“殿下光文帝之世孫,主上之嫡子,四海莫不屬心,柰何欲以天下與太弟乎!且臣聞太弟與大將軍謀因三月上巳大宴作亂,事成,許以主上為太上皇,大將軍為皇太子,又許衛(wèi)軍為大單于。三王處不疑之地,并握重兵,以此舉事,無不成者。然二王貪一時之利,不顧父兄,事成之后,主上豈有全理!殿下兄弟,固不待言;東宮、相國、單于,當在武陵兄弟,何肯與人也!今禍期甚迫,宜早圖之。臣屢言于主上,主上篤于友愛,以臣刀鋸之余,終不之信,愿殿下勿泄,密表其狀。殿下儻不信臣,可召大將軍從事中郎王皮、衛(wèi)軍司馬劉,假之恩意,許其歸首以問之,必可知也。”粲許之。猗密謂皮、曰:“二王逆狀,主上及相國具知之矣,卿同之乎?”二人驚曰:“無之!扁⒃唬骸捌澥乱褯Q,吾憐卿親舊并見族耳!”因欷流涕。二人大懼,叩頭求哀。猗曰:“吾為卿計,卿能用之乎?相國問卿,卿但云‘有之’;若責卿不先啟,卿即云‘臣誠負死罪。然仰惟主上寬仁,殿下敦睦,茍言不見信,則陷于誣譖不測之誅,故不敢言也!逼、許諾。粲召問之,二人至不同時,而其辭若一,粲以為信然。

  郭猗與靳準都和太弟劉有仇怨,郭猗對相國劉粲說:“殿下是光文帝劉淵的長孫,皇上的嫡子,四海沒有誰不把心寄托在您身上,為什么卻想把天下傳給太弟呢?況且我聽說太弟劉與大將軍劉驥密謀趁三月上旬的巳日宴會之機發(fā)動叛亂,事情成功,應允以皇上為太上皇,大將軍劉驥為皇太子,又應允衛(wèi)將軍劉勱為大單于。三王都處于不被猜疑的地位,并且掌握著重兵,靠這條件來成就大事,沒有不成功的。但是二王貪圖一時的小利,不顧忌父親、哥哥,他們一旦得逞,皇上怎么有能夠保全的道理?殿下兄弟,自然更不用說了。這樣,東宮、相國、單于這些地位,將屬于劉的兒子劉武陵兄弟,怎么肯讓給別人呢?現(xiàn)在離出現(xiàn)災禍的日子已經(jīng)非常緊迫,應當盡快謀劃這件事。我多次對皇上說起這件事,可皇上真誠地愛重親情,因為我是刑余的宦官,終究不能讓他相信,希望殿下不要泄露今天的談話,秘密地表奏劉謀反的情況。殿下如果不相信我,可以召來大將軍從事中郎王皮、衛(wèi)軍司馬劉,給他們以恩德,允許他們自首,再向他們詢問,就一定會了解了!眲Ⅳ油饬。郭猗暗自對王皮、劉說:“二王謀反的情況,皇上與相國劉粲都知道了,你們參與了嗎?”二人驚駭?shù)卣f:“沒有!惫⒄f:“這件事已決定了處理辦法,我只是憐憫你們的親戚朋友都要被滅族罷了!”說完抽泣著流淚。二人大為恐懼,連忙磕頭哀求。郭猗說:“我替你們考慮,你們能采用嗎?相國如果問你們,你們只說‘有此事’,如果相國斥責你們不事先啟奏,你們就說:‘我們的確身負死罪,但是我們只考慮皇上寬厚仁愛、殿下也敦厚溫和,如果我們說了而不被相信,就會遭到誣陷挑撥的罪名而被處死,所以不敢說了!蓖跗ぁ⒋饝。劉粲召他們詢問,兩人來的時間不同,但所說的話相同,劉粲就認為劉謀反是真的了。

  靳準復說粲曰:“殿下宜自居東宮以領相國,使天下早有所系。今道路之言,皆云大將軍、衛(wèi)將軍欲奉太弟為變,期以季春;若使太弟得天下,殿下無容足之地矣!濒釉唬骸盀橹秃?”準曰:“人告太弟為變,主上必不信,宜緩東宮之禁,使賓客得往來;太弟雅好待士,必不以此為嫌,輕薄小人不能無迎合太弟之意為之謀者。然后下官為殿下露表其罪,殿下收其賓客與太弟交通者考問之,獄辭既具,則主上無不信之理也!濒幽肆畈烦橐|宮。

  靳準又對劉粲說:“殿下應當自己到東宮做皇位繼承人,兼任相國,使天下早一點有所寄托,F(xiàn)在街談巷議,都說大將軍、衛(wèi)將軍想尊奉 太弟進行變亂,時間約定為春季三月。如果讓太弟得到了天下,那么殿下將沒有立足之地了!眲Ⅳ诱f:“怎么辦呢?”靳準說:“有人報告太弟要變亂,皇上一定不會相信。應當放開對東宮的監(jiān)視禁戒,使賓客能夠往來出入,太弟高雅喜歡接待士人,一定不懷疑解禁有什么問題。輕薄的小人中不可能沒有迎合太弟的心意而為他謀劃的人。這樣以后我替殿下表奏太弟的罪行,殿下把太弟的賓客和與太弟有來往的人拘捕審問,有了獄案的供詞以后,那皇上就沒有不相信的道理。”劉粲于是命令負責監(jiān)視禁戒東宮的卜抽帶兵離開東宮。

  少府陳休、左衛(wèi)將軍卜崇,為人清直,素惡沈等,雖在公座,未嘗與語,沈等深疾之。侍中卜謂休、崇曰:“王沈等勢力足以回天地,卿輩自料親賢孰與竇武、陳蕃?”休、崇曰:“吾輩年逾五十,職位已崇,唯欠一死耳!死于忠義,乃為得所;安能俯首眉以事閹豎乎!去矣卜公,勿復有言!”

  少府陳休、左衛(wèi)將軍卜崇,為人清高正直,平素就憎惡王沈等人,即使在公事場合,也未曾說過話。王沈等人深深地忌恨他們。侍中卜對陳休、卜崇說:“王沈等人的勢力完全可以翻天覆地,你們自己料想一下誰有東漢竇武那樣與皇帝的親近關系,誰有東漢陳蕃那樣的賢能?”陳休、卜崇說:“我們已年過五十,職任地位已經(jīng)很高了,只缺一死罷了!為忠義而死,死得其所。怎么能俯首低眉為閹宦做事呢?走吧卜公,不要再說了?”

  二月,漢主聰出臨上秋閣,命收陳休、卜崇及特進綦毋達、太中大夫公師、尚書王琰、田歆、大司農(nóng)朱諧并誅之,皆宦官所惡也。卜泣諫曰:“陛下方側席求賢,而一旦戮卿大夫七人,皆國之忠良,無乃不可乎!藉使休等有罪,陛下不下之有司,暴明其狀,天下何從知之!詔尚在臣所,未敢宣露,愿陛下熟思之!”因叩頭流血。王沈叱曰:“卜侍中欲拒詔乎!”聰拂衣而入,免為庶人。

  二月,漢主劉聰從后宮來到上秋閣,命令拘捕陳休、卜崇和特進綦毋達、太中大夫公師、尚書王琰、田歆、大司農(nóng)朱誕,一起殺了,這些人都是宦官所忌恨的。卜哭著勸諫劉聰說:“陛下正恭敬地召求賢能之士,卻一個早晨殺戮七個卿大夫,他們都是國家的忠良,豈不是不可以嗎?即使陳休等人有罪。陛下不把他們下送到有關部門,讓他們的罪狀暴露清楚,天下從哪兒了解呢?詔令還在我那里,沒有敢宣布讓大家知道,希望陛下能夠仔細想一想!闭f完磕頭磕得流了血。王沈喝叱卜說:“卜侍中想抗拒詔令嗎?”劉聰甩著衣袖走進去,罷免卜的官職貶為庶人。

  太宰河間王易、大將軍勃海王敷、御史大夫陳元達、金紫光祿大夫西河王延等皆詣闕表諫曰:“王沈等矯弄詔旨,欺誣日月,內(nèi)詔陛下,外佞相國,威權之重,侔于人主,多樹奸黨,毒流海內(nèi)。知休等忠臣,為國盡節(jié),恐發(fā)其奸狀,故巧為誣陷。陛下不察,遽加極刑,痛徹天地,賢愚傷懼。今遺晉未殄,巴、蜀不賓,石勒謀據(jù)趙、魏,曹嶷欲王全齊,陛下心腹四支,何處無患!乃復以沈等助亂,誅巫咸,戮扁鵲,臣恐遂成膏肓之疾,后雖救之,不可及已。請免沈等官,付有司治罪!甭斠员硎旧虻,笑曰:“群兒為元達所引,遂成癡也!鄙虻阮D首泣曰:“臣等小人,過蒙陛下識拔,得灑掃閨閣;而王公、朝士疾臣等如仇,又深恨陛下。愿以臣等膏鼎鑊,則朝廷自然雍穆矣!甭斣唬骸按说瓤裱猿H,卿何足恨乎!”聰問沈等于相國粲,粲盛稱沈等忠清;聰悅,封沈等為列侯。

  太宰河間王劉易、大將軍勃海王劉敷、御史大夫陳元達、金紫光祿大夫西河人王延等人都到皇宮上奏表勸諫說:“王沈等人假做圣旨,欺天瞞日,在宮內(nèi)謅媚陛下,在宮外討好相國,威勢之盛權力之大可以與君主相比。還培養(yǎng)了很多奸佞黨羽,危害遍及海內(nèi)。他們知道陳休等人是忠臣,始終不渝地為國家盡心盡力,因此害怕陳休等忠臣們揭露他們的奸惡罪行,所以才巧妙地對陳休等進行誣蔑陷害。而陛下不僅沒有察覺,還倉促地對忠臣處以極刑,天地也要為之痛心,社會上下都為之悲痛心驚,F(xiàn)在殘留的晉朝還沒有消滅,巴、蜀也不來朝見,石勒圖謀占據(jù)趙、魏地區(qū),曹嶷想在齊地稱王,陛下的心腹四肢,哪一處沒有危險呢?卻還寵信王沈等人再來增加麻煩,誅殺神巫巫咸、殺戮神醫(yī)扁鵲,我們耽心這樣會病入膏肓,成為不治之癥,以后即使想搶救,也來不及了。請求免除王沈等人的官職,交付有關部門治罪!眲⒙敯堰@份奏表給王沈等人看,并笑道:“這群小子被陳元達帶著,也都成了癡呆的人了!蓖跎虻热丝念^哭著說:“我們都是小人,承蒙陛下錯愛提拔,能夠為陛下掃灑閨閣,而王公、朝臣嫉恨我們?nèi)缤饠,又對陛下深感遺憾。愿陛下把我們放到鼎沸的油鍋中,那么朝廷自然平和靜穆了!眲⒙斦f:“這樣的狂言亂語是很平常的,你們哪里值得痛恨呢?”劉聰向相國劉粲問王沈等人怎么樣,劉粲非常稱贊王沈等人忠心清廉。劉聰高興了,把王沈等人封為列侯。

  太宰易又詣闕上疏極諫,聰大怒,手壞其疏。三月,易忿恚而卒。易素忠直,陳元達倚之為援,得盡諫諍。及卒,元達哭之慟,曰:“‘人之云亡,邦國殄悴!峒炔粡湍苎,安用默默茍生乎!”歸而自殺。

  太宰劉易又到皇宮上奏疏極力勸諫,劉聰大為憤怒,撕碎了這份奏疏。三月,劉易憤怒而死。劉易一向忠心率直,陳元達依靠他為后援,才得以盡心勸諫。劉易去世后,陳元達哭得非常悲痛,說:“《詩經(jīng)》云:‘賢人死亡,國家必將窘困!壹热徊荒茉俦M言了,還用得著沉默不語茍且偷生嗎?”回去后便自殺了。

  [3]初,代王猗盧愛其少子比延,欲以為嗣,使長子六出居新平城,而黜其母。六有駿馬,日行五百里,猗盧奪之,以與比延。六來朝,猗盧使拜比延,六不從。猗盧乃坐比延于其步輦,使人導從出游。六望見,以為猗盧,伏謁路左;至,乃比延,六慚怒而去。猗盧召之不至,大怒,帥眾討之,為六所敗。猗盧微服逃民間,有賤婦人識之,遂為六所弒。拓跋普根先守外境,聞難來赴,攻六,滅之。

  [3]當初,代王拓跋猗盧偏愛小兒子拓跋比延,想讓他作為繼承人,便讓長子拓跋六出去居住在新平城,并廢黜了他的母親。拓跋六有駿馬,能日行五百里,拓跋猗盧便把馬要過來送給拓跋比延。拓跋六來朝見,拓跋猗盧讓他給拓跋比延行禮,拓跋六不答應。拓跋猗盧于是讓拓跋比延乘坐自己輦乘,派人當先導和隨從,出去巡游。拓跋六遠遠看見,還以為是拓跋猗盧,便在路左邊伏首拜謁,來了一看,原來是拓跋比延,拓跋六羞慚憤怒地揚長而去。拓跋猗盧宣召他而不來,勃然大怒,率領軍隊討伐拓跋六,結果被拓跋六打敗。拓跋猗盧穿上百姓的衣服逃到百姓中,有一個貧賤的婦人認出了他,于是被拓跋六殺了。拓跋普根原先在外面鎮(zhèn)守,聽說后便來赴難,攻打拓跋六,把他消滅了。

  普根代立,國中大亂,新舊猜嫌,迭相誅滅。左將軍衛(wèi)雄、信義將軍箕澹,久佐猗盧,為眾所附,謀歸劉琨,乃言于眾曰:“聞舊人忌新人悍戰(zhàn),欲盡殺之,將奈何?”晉人及烏桓皆驚懼,曰:“死生隨二將軍!”乃與琨質(zhì)子遵帥晉人及烏桓三萬家、馬牛羊十萬頭歸于琨。琨大喜,親詣平城撫納之,琨兵由是復振。

  拓跋普根代立為首領,國中大亂,部落中新人與舊人互相猜忌,不斷互相殘殺。左將軍衛(wèi)雄、信義將軍箕澹,很久以來一直輔佐拓跋猗盧,因此被大家依附,就謀劃投奔劉琨,于是對大家說:“聽說舊人忌恨新人強悍善戰(zhàn),想把新人全部殺掉,怎么辦好呢?”晉人與烏桓人都震驚懼怕,說:“生死都跟隨著二位將軍!”于是與劉琨派在這兒當作人質(zhì)的兒子劉遵率領晉人以及烏桓人三萬家、十萬頭馬牛羊去歸附劉琨。劉琨非常高興,親自到平城撫慰接納他們,劉琨的軍隊從此又振作起來。

  夏,四月,普根卒。其子始生,普根母惟氏立之。

  夏季,四月,拓跋普根去世,他的兒子剛剛出世。拓跋普根的母親惟氏把拓跋普根的兒子立為首領。

  [4]張下令:所部吏民有能舉其過者,賞以布帛羊米。賊曹佐高昌隗瑾曰:“今明公為政,事無巨細,皆自決之,或興師發(fā)令,府朝不知;萬一違失,謗無所分。群下畏威,受成而已。如此,雖賞之千金,終不敢言也。謂宜少損聰明,凡百政事,皆延訪群下,使各盡所懷,然后采而行之,則嘉言自至,何必賞也!”悅,從之;增瑾位三等。

  [4]張下達命令:所屬的官吏、百姓有能指出自己過錯的,獎賞給布帛羊米。賊曹佐高昌人隗瑾說:“現(xiàn)在您處理政事,事無巨細,都是自己來決斷,有時興師發(fā)布命令,州府的其他官員都不知道,萬一有什么失誤,無人代其受責。下級官吏們畏懼您的權威,都服從您的成命罷了。像這樣,即使賞賜千金,終究也還是不敢說。我認為應當稍微減少一點兒您的聰明,凡是各種政事,都拿到下級官員們中去訪求意見,使他們把心里所想的都說出來,然后選擇采用,有益的建議自然會來,何必賞賜呢?”張高興,采納了這個建議。給隗瑾提升了三級。

  遣將軍王該帥步騎五千入援長安,且送諸郡貢計。詔拜都督陜西諸軍事,以弟茂為秦州刺史。

  張派遣將軍王該率領五千步兵、騎兵支援長安,并且送去郡縣貢品清單。朝廷詔令任命張為都督陜西諸軍事,命張的弟弟張茂任秦州刺史。

  [5]石勒使石虎攻劉演于廩丘,幽州刺史段匹使其弟文鴦救之;虎拔廩丘,演奔文鴦軍,虎獲演弟啟以歸。

  [5]石勒派石虎到廩丘攻打劉演,幽州刺史段匹派他弟弟段文鴦救援劉演。石虎攻克了廩丘,劉演逃奔到段文鴦的軍中,石虎抓獲了劉演的弟弟劉啟后就回去了。

  [6]寧州刺史王遜,嚴猛喜誅殺。五月,平夷太守雷、平樂太守董霸帥三千余余家叛,降于成。

  [6]寧州刺史王遜,嚴厲兇猛喜好殺人。五月,平夷太守雷、平樂太守董霸,帶領三千多人家叛離,向成漢投降。

  [7]六月,丁巳朔,日有食之。

  [7]六月,丁巳朔(初一),出現(xiàn)日食。

  [8]秋,七月,漢大司馬曜圍北地太守昌,大都督允將步騎三萬救之。曜繞城縱火,煙起蔽天,使反間紿允曰:“郡城已陷,往無及也!”眾懼而潰,曜追敗允于石谷,允奔還靈武,曜遂取北地。

  [8]秋季,七月,漢大司馬劉曜圍攻北地太守昌,大都督允率領三萬步兵騎兵去救援。劉曜環(huán)繞著城墻縱火,濃煙滾滾遮蔽天日,派奸細造謠欺騙允說:“郡城已陷落,趕去也來不及了!辈勘妭兟犃撕篌@懼不已,四處 潰散。劉曜追擊,在石谷打敗允,允逃回靈武,劉曜于是占取了北地。

  允性仁厚,無威斷,喜以爵位悅人。新平太守竺恢、始平太守楊像、扶風太守竺爽、安定太守焦嵩,皆領征、鎮(zhèn),杖節(jié),加侍中、常侍;村塢主帥,小者猶假銀青將軍之號;然恩不及下,故諸將驕恣而士卒離怨。關中危亂,允告急于焦嵩,嵩素侮允,曰:“須允困,當救之!

  允性情仁慈寬厚,沒有威嚴也不果斷,喜歡拿爵位去取悅于人。新平太守竺恢,始平太守楊像、扶風太守竺爽、安定太守焦嵩,都兼任征、鎮(zhèn)將軍,具有掌握符節(jié)的資格,并擔任侍中、常侍。村堡的首領,小的也都讓他們借用銀印、青綬,加將軍的名號。但是恩惠卻不施及下層兵士,所以造成將領們驕橫放縱而士卒離心怨恨。關中危險變亂,允向焦嵩告急,焦嵩平常對允很輕慢,說:“必須允困窘,才去救他。”

  曜進至涇陽,渭北諸城悉潰。曜獲建威將軍魯充、散騎常侍梁緯、少府皇甫陽。曜素聞充賢,募生致之,既見,賜之酒曰:“吾得子,天下不足定也!”充曰:“身為晉將,國家喪敗,不敢求生,若蒙公恩,速死為幸!标自唬骸傲x士也!辟n之劍,令自殺。梁緯妻辛氏,美色,曜召見,將妻之,辛氏大哭曰:“妾夫已死,義不獨生,且一婦人而事二夫,明公又安用之!”曜曰:“貞女也!币嗦犠詺,皆以禮葬之。

  劉曜進發(fā)涇水以北地區(qū),渭水以北各城全部潰敗。劉曜抓獲建威將軍魯充、散騎常侍梁緯、少府皇甫陽。劉曜平常聽說魯充賢能,就讓把他活著帶來,見面時,賜給他酒說:“我得到了您,安定天下就不成問題了!魯充說:“我身為晉朝將軍,國家淪喪失敗不敢求生。如果能蒙受您的恩德,就請讓我快點死為幸!眲㈥渍f:“真是義士!辟n給他劍,讓他自殺。梁緯的妻子辛氏,容貌美麗,劉曜召見她,打算娶她為妻,辛氏大哭說:“我的丈夫已死,從道義講我不能自己活下去,再說一個婦人而侍奉兩個丈夫,您難道需要這樣做嗎?”劉曜說:“真是貞女!币猜犎嗡詺,把魯充與辛氏都按照禮制安葬了。

  [9]漢主聰立故張后侍婢樊氏為上皇后,三后之外,佩皇后璽綬者復有七人。嬖寵用事,刑賞紊亂。大將軍敷數(shù)涕泣切諫,聰怒曰:“汝欲乃公速死邪,何以朝夕生來哭人!”敷憂憤,發(fā)病卒。

  [9]漢主劉聰把已故張皇后的侍從婢女樊氏立為上皇后,三個皇后之外,佩戴皇后璽印綬帶的還有七個人。朝廷中寵信的小人掌權,刑罰獎賞混亂不堪。大將軍劉敷多次哭著懇切的勸諫,劉聰說:“你想讓父親我盡快死呀?為什么早晚活生生地哭人!”劉敷憂慮激憤,得病去世。

  河東平陽大蝗,民流殍者什五六。石勒遣其將石越帥騎二萬屯并州,招納流民,民歸之者二十萬戶。聰遣使讓勒,勒不受命,潛與曹嶷相結。

  河東平陽遭受嚴重蝗災,百姓流亡或餓死的有十之五六。石勒派他的部將石越率領二萬騎兵到并州駐扎,招納流民,投奔他的百姓有二十萬戶。劉聰派遣使者責備石勒,而石勒不服從,暗自與曹嶷相勾結。

  [10]八月,漢大司馬曜逼長安。

  [10]八月,漢大司馬劉曜進逼長安。

  [11]九月,漢主宴群臣于光極殿,引見太弟義。義容貌憔悴,鬢發(fā)蒼然,涕泣陳謝,聰亦為之慟哭;乃縱酒極歡,待之如初。

  [11]九月,漢主在光極殿宴請群臣,召太弟劉義來相見。劉義容貌憔悴,鬢須頭發(fā)都白了,哭著道謝,劉聰也因此痛哭。于是開懷飲酒極盡歡暢,對待劉義就像最初時一樣。

  [12]焦嵩、竺恢、宋哲皆引兵救長安,散騎常侍華輯京兆、馮翊、弘農(nóng)、上洛四郡兵,屯霸上,皆畏漢兵強,不敢進。相國保遣胡崧將兵入援,擊漢大司馬曜于靈臺,破之。崧恐國威復振則曲、索勢盛,乃帥城西諸郡兵 屯渭北不進,遂還槐里。

  [12]焦嵩、竺恢、宋哲都帶兵救援長安,散騎常侍華輯監(jiān)督京兆、馮翊、弘農(nóng)、上洛四個郡的軍 隊,駐扎在霸上,但都畏懼漢兵的強大不敢前進。相國司馬保派遣胡崧帶兵去援救,在靈臺攻打漢大司馬劉曜,打敗了他。胡崧?lián)膰匦抡褡鳎沟敏鹪、索的勢力變強,就帶領城西各郡軍隊駐扎在渭水以北地區(qū)不前進,隨后回師槐里。

  曜攻陷長安外城,允、索退保小城以自固。內(nèi)外斷絕,城中饑甚,米斗直金二兩,人相食,死者太半,亡逃不可制,唯涼州義眾千人,守死不移。太倉有數(shù)十,允屑之為粥以供帝,既而亦盡。冬,十一月,帝泣謂允曰:“今窮厄如此,外無救援,當忍恥出降,以活士民!币驀@曰:“誤我事者,、索二公也!”使侍中宗敞送降箋于曜。索潛留敞,使其子說曜曰:“今城中食猶足支一年,未易克也,若許以儀同、萬戶郡公者,請以城降!标讛囟椭,曰:“帝王之師,以義行也。孤將兵十五年,未嘗以詭計敗人,必窮兵極勢,然后取之。今索所言如此,天下之惡一也,輒相為戮之。若 兵食審未盡者,便可勉強固守;如其糧竭兵微,亦宜早寤天命!

  劉曜攻陷長安的外城,允、索退到小城自守。內(nèi)外斷絕了聯(lián)系,城中非常饑餓,一斗米值二兩金子,人吃人,城里人死了一大半,兵士逃亡不能控制禁止,只有涼州義兵幾千人,誓死不動。京城糧食倉庫有幾十個麥餅,允把餅弄碎做成粥來供愍帝食用,不久也吃光了。冬季,十一月,愍帝哭著對麴允說:“現(xiàn)在這樣窮困,外無救援,應該忍受恥辱出去投降,使士人、百姓能夠生存下來!闭f完又感嘆說:“耽誤我的事業(yè)的,是允、索二公!”派侍中宗敞給劉曜送交投降書。索暗自留住宗敞,又派他的兒子去對劉曜說:“現(xiàn)在城中的糧食還足夠維持一年,是不容易攻克的,如果 應允封索為 儀同、萬戶郡公,那就請求獻城投降。”劉曜把他殺了送回尸首,說:“帝王之師,按照道義行事。我?guī)П迥,從來沒有靠詭計去打敗敵人,一定是竭盡全部兵力打到底,然后占取該地,F(xiàn)在按索所說的這樣,天下的惡人都一樣,總是互相攻殺。如果軍隊、糧食確實沒有用完,就可以盡力堅守;但如果軍糧用盡兵勢微弱,你們也就應該早點明白上天的旨意!

  甲午,宗敞至曜營;乙未,帝乘羊車,肉袒、銜璧、輿櫬出東門降。群臣號泣,攀車執(zhí)帝手,帝亦悲不自勝。御史中丞馮翊吉朗嘆曰:“吾智不能謀,勇不能死,何忍君臣相隨,北面事賊虜乎!”乃自殺。曜焚櫬受璧,使宗敞奉帝還宮。丁酉,遷帝及公卿以下于其營;辛丑,送至平陽。壬寅,漢主聰臨光極殿,帝稽首于前。允伏地慟哭,扶不能起,聰怒,囚之,允自殺。聰以帝為光祿大夫,封懷安侯。以大司馬曜為假黃鉞、大都督、督陜西諸軍事、太宰,封秦王。大赦,改元麟嘉。以允忠烈,贈車騎將軍,謚節(jié)愍侯。以索不忠,斬于都市。尚書梁允、侍中梁浚等及諸郡守皆為曜所殺,華輯奔南山。

  甲午(初十),宗敞到劉曜的兵營。乙未(十一日),愍帝謙恭地乘著羊車、袒露著臂膀、口含玉璧,用車拉著棺材從東門出去投降,群臣放聲大哭,登車去拉愍帝的手,愍帝也悲痛萬分不能自已。御史中丞馮翊人吉朗感嘆說:“我的才智不能為國家出謀劃策,勇力也不能為國戰(zhàn)死,怎么能忍心君臣相隨,向賊寇低頭稱臣呢?”說完就自殺了。劉曜焚燒了愍帝所帶的棺材,接受了他口含的玉璧,派宗敞侍奉著愍帝回宮。丁酉(十三日),劉曜把愍帝以及公卿大臣們遷到自己的兵營中。辛丑(十七日),把他們送到平陽,壬寅(十八日),漢君主劉聰來到光極殿,愍帝向前行稽首禮。允趴伏在地下痛哭,扶不起來,劉聰發(fā)怒,把他囚禁起來,允自殺。劉聰讓愍帝任光祿大夫,封為懷安侯。以大司馬劉曜擔任假黃鉞、大都督、都督陜西諸軍事、太宰,封為秦王。宣布大赦,改年號為麟嘉。根據(jù)允的忠心剛烈,追贈為車騎將軍,謚號為節(jié)愍侯。又根據(jù)索的不忠,在都市把他殺了。尚書梁允、侍中梁浚等人以及各郡太守都被劉曜所殺,華輯逃奔南山。

  干寶論曰:昔高祖宣皇帝,以雄才碩量,應時而起,性深阻有若城府,而能寬綽以容納;行數(shù)術以御物,而知人善采拔。于是百姓與能,大象始構。世宗承基,太祖繼業(yè),咸黜異圖,用融前烈。至于世祖,遂享皇極,仁以厚下,儉以足用,和而不弛,寬而能斷,掩唐、虞之舊域,班正朔于八荒,于時有“天下無窮人”之諺,雖太平未洽,亦足以明民樂其生矣。

  干寶論曰:過去高祖宣皇帝司馬懿,靠著他的雄才大略,順應時勢而崛起,性格深沉內(nèi)向如同城府一樣,但能用博大的胸懷寬容他人,使用算計權術駕馭人才,知人善任。于是百姓一致相信他的才能,晉朝的法度規(guī)模開始構建。世宗司馬師承續(xù)了司馬懿開創(chuàng)的基礎,太祖司馬昭繼承了先輩事業(yè),他們都粉碎了來自內(nèi)部的陰謀,使前人的建立的事業(yè)更加輝煌燦爛。到世祖司馬炎,便登上了皇帝的寶座,他仁愛寬厚地對待百姓,節(jié)儉而保證用度,雍和而不放任,寬容而能夠決斷,統(tǒng)治遍及唐堯虞舜當年的疆域,所頒布的新歷法延及遙遠的邊陲地區(qū)。當時出現(xiàn)了“天下無窮人”的民謠,即使還沒有完全太平,也完全能夠表明百姓安居樂業(yè)了。

  武皇既崩,山陵未乾而變難繼起。宗子無維城之助,師尹無具瞻之貴,朝為伊、周,夕成桀、跖;國政迭移于亂人,禁兵外散于四方,方岳無鈞石之鎮(zhèn),關門無結草之固。戎、羯稱制,二帝失尊,何哉?樹立失權,托付非才,四維不張而茍且之政多也。

  武皇司馬炎去世后,陵墓的泥土還沒有干而變亂災難連續(xù)發(fā)生。宗室的子弟沒有幫助輔佐皇城,職位最高的大臣沒有讓百姓瞻仰的高貴形象,早晨是商朝的伊尹、周朝的周公,晚上就成了兇暴的桀和盜跖。國家政務屢次落入為亂之人的手中,禁衛(wèi)軍隊分散在四面八方,地方上沒有堅如磐石的鎮(zhèn)守一方的人才,關隘城門還沒有茅屋堅固。戎人、羯人稱帝,懷帝、愍帝失去尊嚴,為什么呢?大權旁落,國政交給了沒有才能的庸人,禮義廉恥四維沒有確立而茍且維持的政務太多。

  夫基廣則難傾,根深則難拔,理節(jié)則不亂,膠結則不遷。昔之有天下者所以能長久,用此道也。周自后稷愛民,十六王而武始君之,其積基樹本,如此其固。今晉之興也,其創(chuàng)基立本,固異于先代矣。加以朝寡純德之人,鄉(xiāng)乏不貳之老,風俗淫僻,恥尚失所。學者以莊、老為宗而黜《六經(jīng)》,談者以虛蕩為辨而賤名檢,行身者以放濁為通而狹節(jié)信,進仁者以茍得為貴而鄙居正,當官者以望空為高而笑勤恪。是以劉頌屢言治道,傅咸每糾邪正,皆謂之俗吏;其倚杖虛曠,依阿無心者,皆名重海內(nèi)。若夫文王日昃不暇食,仲山甫夙夜匪懈者,蓋共嗤黜以為灰塵矣!由是毀譽亂于善惡之實,情慝奔于貨欲之涂,選者為人擇官,官者為身擇利,世族貴戚之子弟,陵邁超越,不拘資次。悠悠風塵,皆奔競之士;列官千百,無讓賢之舉。子真著《崇讓》而莫之省,子雅制九班而不得用。其婦女不知女工,任情而動,有逆于舅姑,有殺戮妾媵,父兄弗之罪也,天下莫之非也。禮法刑政,于此大壞,“國之將亡,本必先顛,”其此之謂乎!

  基礎廣大就難以傾倒,根基很深就難以拔出,政務有條不紊就不會混亂,人心牢固地結連在一起就不可動搖。過去擁有天下的人所以能夠長治久安,就是這個道理。周朝從后稷開始愛護百姓,經(jīng)過十六代后的周武王才成為君主,他們積累的基礎,樹立的根本,是這樣的堅固。今天晉朝興起,開創(chuàng)基業(yè)樹立根本,已經(jīng)與古代不同。加上朝廷中缺少純正有德的人,鄉(xiāng)野也缺乏不重犯同樣錯誤的鄉(xiāng)老,風俗靡淫怪僻,什么是羞恥,什么應當崇尚,都失去了標準。學習的人以莊子、老子的學說為宗旨而廢黜《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jīng),談論的人以虛無放縱為明理而輕蔑禮教和謙遜,修身的人以放縱隨意為通達而瞧不起節(jié)操信用,求官的人以能夠用不正當?shù)氖侄蔚玫焦俾殲楦哔F而鄙視遵循正道,當官的以不分是非不問政務為崇高而恥笑于政事恪守職責。所以劉頌屢次論說治世的道理,傅咸常常上書矯正錯誤,都被稱為庸俗的官吏。但那些倚仗虛無曠廢職守,依靠迎合放達恣意妄為的人,卻都聲名顯赫于海內(nèi)。像那周文王理政從早晨忙到下午都顧不上吃飯,周朝仲山甫做事晝夜不懈怠,都被嗤笑貶低認為是灰塵一樣!從此在毀譽方面混淆了善惡的事實,感情和邪惡都投入到追逐財物私欲的路上。選官的人因人而不是因才來選擇官員,當官的人為自己謀取利益,世家豪族皇親貴戚的子弟破格超越,不管資歷和次序。悠悠人世,全都是追逐名利的士人,朝廷百官,沒有舉賢讓能的行為。劉著《崇讓論》提倡舉賢讓能卻無人省悟,劉頌制定考核官員的九班之制卻不能得到采用。婦女不懂得紡織、刺繡等女工,隨心所欲,有的忤逆公婆,有的殺戮姬妾婢女,而其父兄卻不以為罪,天下也無人非議。禮制法度刑罰政令,因此受到嚴重破壞,“國家將要滅亡,根本一定會先顛倒”,說的大概就是這種情況吧?

  故觀阮籍之行而覺禮教崩弛之所由,察庚純、賈充之爭而見師尹之多僻,考平吳之功而知將帥之不讓,思郭欽之謀而寤戎狄之有釁,覽傅玄、劉毅之言而得百官之邪,核傅咸之奏、《錢神》之論而睹寵賂之彰。民風國勢,既已如此,雖以中庸之才、守文之主治之,猶懼致亂,況我惠帝以放蕩之德臨之哉!懷帝承亂既位,羈以強臣;愍帝奔播之后,徒守虛名。天下之勢既去,非命世之雄材,不能復取之矣!

  所以觀察阮籍的行為而能發(fā)現(xiàn)禮制名教崩潰松弛的原因,察 視庚純和賈充之間的紛爭而可以發(fā)現(xiàn)擔任百官之長的大臣大多行為不端?疾炱蕉|吳時互相爭功而知道將帥的不謙讓,思考郭欽的計謀而能感到戎人狄人要挑起事端,觀覽傅玄、劉毅的言論而能了解百官中的奸邪之事,核察傅咸的奏議以及《錢神論》而能看到寵幸賄賂公然進行的情形。百姓的風氣、國家的趨勢,既然已是這樣,即使是中等平常的才能、只知守成的君主來治理,也還怕導致禍亂,更何況我朝惠帝用放任縱情的行為方式來君臨天下呢?懷帝在變亂的時局下登上帝位,受到勢力強大的權臣的控制。愍帝即位于朝廷奔波流亡之后,徒具虛名。晉朝的天下大勢已去,如果沒有一代稱雄的治世雄才,就不能再取得天下了!

  [13]石勒圍樂平太守韓據(jù)于坫城,據(jù)請救于劉琨。琨新得拓跋猗盧之眾,欲因其銳氣以討勒。箕澹、衛(wèi)雄諫曰:“此雖晉民,久淪異域,未習明公之恩信,恐其難用。不若且內(nèi)收鮮卑之余谷,外抄胡賊之牛羊,閉關守險,務農(nóng)息兵,待其服化感義,然后用之,則功無不濟矣!辩粡模ぐl(fā)其眾,命澹帥步騎二萬為前驅(qū),琨屯廣牧,為之聲援。

  [13]石勒在坫城圍攻樂平太守韓據(jù),韓據(jù)向劉琨請求救援。劉琨剛剛得到拓跋猗盧的軍隊,想靠著這支軍隊的銳氣來討伐石勒;、衛(wèi)雄勸諫說:“這些人雖然是晉朝的百姓,但長時間淪落在異族地區(qū),不了解您的恩德信義,恐怕他們難以使用。不如暫且在內(nèi)收取鮮卑人的剩余谷物,在外搶奪胡人賊寇的牛羊,關閉關卡守住險要之地,開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停止軍事行動,等待拓跋猗盧的軍隊受到信義的教化感召,然后使用他們,那么功業(yè)沒有不完成的。”劉琨不接受,把這些人全部調(diào)遣出去,命令箕澹率領二萬步兵、騎兵作為前鋒,劉琨駐扎在廣牧,為他們聲援。

  石勒聞澹至,將逆擊之。或曰:“澹士馬精強,其鋒不可當,不若且引兵避之,深溝高壘以挫其銳,必獲萬全。”勒曰:“澹兵雖眾,遠來疲弊,號令不齊,何精強之有!今寇敵垂至,何可舍去!大軍一動,豈易中還!若澹乘我之退而逼之,顧逃潰不暇,焉得深溝高壘乎!此自亡之道也!绷匮哉。以孔萇為前鋒都督,令三軍:“后出者斬!”勒據(jù)險要,設疑兵于山上,前設二伏,出輕騎與澹戰(zhàn),陽為不勝而走。?v兵追之,入伏中。勒前后夾擊澹軍,大破之,獲鎧馬萬計。澹、雄帥騎千余奔代郡,韓據(jù)棄城走,并土震駭。

  石勒聽說箕澹到了,將要阻擊箕澹。有人說:“箕澹兵士戰(zhàn)馬精悍強壯,勢不可當,不如暫且?guī)П芷滗h芒,修筑深溝高墻來使他們的銳氣受挫,這樣一定能夠獲得全面勝利。”石勒說:“箕澹的軍隊人數(shù)雖然很多,但從遠方開來,兵士疲憊,號令還不能統(tǒng)一,有什么精悍強壯?現(xiàn)在敵人來臨,怎么能舍棄離開?大軍一動,難道容易中途回師?如果箕澹乘我撤退之機而攻逼,潰逃都顧不上,哪兒能挖深溝壘高墻呢?這是消滅自己的方法。”當即斬殺了說話的人。以孔萇任前鋒都督,命令三軍:“滯后出擊者,斬!”石勒占據(jù)險要之地,在山上設置誘敵的兵馬,前面安排兩支軍隊埋伏,派出輕騎兵與箕譫交戰(zhàn),假裝不能取勝而退逃;7砰_軍隊追擊,進入埋伏中。石勒前后夾擊箕澹的軍隊,大敗箕澹,繳獲鎧甲、戰(zhàn)馬數(shù)以萬計。箕澹、衛(wèi)雄率領一千多騎兵逃奔代郡,韓據(jù)棄城逃跑,并州土地為之震驚恐懼。

  [14]十二月,乙卯朔,日有食之。

  [14]十二月,乙卯朔(初一),發(fā)生日食。

  [15]司空長史李弘以并州降石勒。劉琨進退失據(jù),不知所為,段匹遣信邀之,己未,琨帥眾從飛狐奔薊。匹見琨,甚相親重,與之結婚,約為兄弟。勒分徙陽曲、樂平民于襄國,置守宰而還。

  [15]司空長史李弘率并州向石勒投降。這樣劉琨失去據(jù)點進退兩難,不知所措,段匹派使者邀請他,己未(初五),劉琨率領部眾從飛狐奔往薊城。段匹見了劉琨,非常親近敬重,與他聯(lián)姻,并結拜為兄弟。石勒分別遷徙陽曲、樂平的百姓到襄國,安排了郡守縣令等地方長官而回師。

  孔萇攻箕澹于代郡,殺之。

  孔萇到代郡攻打箕澹,殺了他。

  萇等攻賊帥馬嚴、馮,久而不克。司、冀、并、兗流民數(shù)萬戶在遼西,迭相招引,民不安業(yè)。勒問計于濮陽侯張賓,賓曰:“嚴、本非公之深仇,流民皆有戀本之志,今班師振旅,選良牧守使招懷之,則幽、冀之寇可不日而清,遼西流民將相帥而至矣!崩漳苏偃O等歸,以武遂令李回為易北督護,兼高陽太守。馬嚴士卒素服回威德,多叛嚴歸之,嚴懼而出走,赴水死。馮帥其眾降。回徙居易京,流民歸之者相繼于道。勒喜,封回為弋陽子,增張賓邑千戶,進位前將軍;賓固辭不受。

  孔萇等人又攻打強盜首領馬嚴、馮,很久攻不下來。司、冀、并、兗四州的數(shù)萬戶流民在遼西,多次互相招引,百姓不能安居樂業(yè)。石勒向濮陽侯張賓詢問計策,張賓說:“馬嚴、馮本來與您沒有深仇,流民們都有思戀故鄉(xiāng)的想法,F(xiàn)在調(diào)動軍隊回師,選擇安排優(yōu)秀的地方長官讓他們招撫安慰他們,那么幽州、冀州的強盜用不了幾天就能夠肅清,遼西流民將會互相攜帶著而來了!笔沼谑切倏兹O等人回來,以武遂縣令李回擔任易北督護,兼高陽太守。馬嚴的兵率一直佩服李回的威嚴恩德,大多叛離馬嚴而投奔李回,馬嚴恐懼而出逃,投水而死。馮率領他的部眾投降。李回遷徙到易京居住,跟隨他的流民不絕于道。石勒高興,封李回為弋陽子,給張賓增加一千戶的封邑,并升為前將軍。張賓堅持推辭而不接受。

  [16]丞相睿聞長安不守,出師露次,躬擐甲胄,移檄四方,刻日北征。以漕運稽期,斬督運令史淳于伯,刑者以刀拭柱,血逆流上,至柱末二丈余而下,觀者咸以為冤。丞相司直劉隗上言:“伯罪不至死,請免從事中郎周等官。”于是右將軍王導等上疏引咎,請解職。睿曰:“政刑失中,皆吾暗塞所致!币粺o所問。

  [16]丞相司馬睿聽說長安失守,帶軍隊出去露宿野外,親自穿上鎧甲,向各地發(fā)布檄文,限定日期北伐。因為水道運糧耽誤了日期,殺督運史淳于伯。行刑的人用刀擦柱子,血逆流而上,一直到二丈多的柱子末端才流下。觀看的人都認為淳于伯冤枉。丞相司直劉隗上言道:“淳于伯罪不至死,請免除從事中郎周等人的官職。”于是右將軍王導等人上奏疏承認錯誤,請求免除職務。司馬睿說:“政令刑罰失當,都是我糊涂昏昧造成的!彼麤]有把一個人問罪。

  隗性剛訐,當時名士多被彈劾,睿率皆容貸,由是眾怨皆歸之。南中郎將王含,敦之兄也,以族強位顯,驕傲自恣,一請參佐及守長至二十許人,多非其才;隗劾奏含,文致甚苦,事雖被寢,而王氏深忌疾之。

  劉隗性格剛烈不徇私情,當時的名士多被他彈劾,但司馬?偸羌右詫捜荩虼舜蠹叶及言购藜械絼②笊砩。南中郎將王含是王敦的哥哥,因為家族勢強而地位顯赫,驕傲放縱,一次請求安排參佐以及郡守縣令等官職就達二十人左右,而且大多不稱職。劉隗彈劾王含,羅織罪名,事情雖然被壓了下來,而王氏家族對他深懷忌恨。

  [17]丞相睿以邵續(xù)為冀州刺史。續(xù)女婿廣平劉遐聚眾河、濟之間,睿以遐為平原內(nèi)史。

  [17]丞相司馬睿以邵續(xù)擔任冀州刺史。邵續(xù)的女婿廣平人劉遐在河、濟地區(qū)聚集了一些人馬,司馬睿就讓劉遐擔任平原內(nèi)史。

  [18]托跋普根之子又卒,國人立其從父郁律。

  [18]拓跋普根的兒子又去世了,國人又把他的叔父拓跋郁律立為首領。

 

資治通鑒

  《資治通鑒》,簡稱“通鑒”,是北宋司馬光所主編的一本長篇編年體史書,共294卷,耗時19年。記載的歷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紀元前403年)寫起,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顯德六年(紀元959年)征淮南,計跨16個朝代,共1363年的逐年記載詳細歷史。它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在中國史書中有極重要的地位。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第四卷
第五卷 第六卷
第七卷 第八卷
第九卷 第十卷
第十一卷 第十二卷
第十三卷 第十四卷
第十五卷 第十六卷
第十七卷 第十八卷
第十九卷 第二十卷
第二十一卷 第二十二卷
第二十三卷 第二十四卷
第二十五卷 第二十六卷
第二十七卷 第二十八卷
第二十九卷 第三十卷
第三十一卷 第三十二卷
第三十三卷 第三十四卷
第三十五卷 第三十六卷
第三十七卷 第三十八卷
第三十九卷 第四十卷
第四十一卷 第四十二卷
第四十三卷 第四十四卷
第四十五卷 第四十六卷
第四十七卷 第四十八卷
第四十九卷 第五十卷
第五十一卷 第五十二卷
第五十三卷 第五十四卷
第五十五卷 第五十六卷
第五十七卷 第五十八卷
第五十九卷 第六十卷
第六十一卷 第六十二卷
第六十三卷 第六十四卷
第六十五卷 第六十六卷
第六十七卷 第六十八卷
第六十九卷 第七十卷
第七十一卷 卷七十二卷
第七十三卷 第七十四卷
第七十五卷 第七十六卷
第七十七卷 第七十八卷
第七十九卷 第八十卷
第八十一卷 第八十二卷
第八十三卷 第八十四卷
第八十五卷 第八十六卷
第八十七卷 第八十八卷
第八十九卷 第九十卷
第九十一卷 第九十二卷
第九十三卷 第九十四卷
第九十五卷 第九十六卷
第九十七卷 第九十八卷
第九十九卷 第一百卷
第一百零一卷 第一百零二卷
第一百零三卷 第一百零四卷
第一百零五卷 第一百零六卷
第一百零七卷 第一百零八卷
第一百零九卷 第一百一十卷
第一百一十一卷 第一百一十二卷
第一百一十三卷 第一百一十四卷
第一百一十五卷 第一百一十六卷
第一百一十七卷 第一百一十八卷
第一百一十九卷 第一百二十卷
第一百二十一卷 第一百二十二卷
第一百二十三卷 第一百二十四卷
第一百二十五卷 第一百二十六卷
第一百二十七卷 第一百二十八卷
第一百二十九卷 第一百三十卷
第一百三十一卷 第一百三十二卷
第一百三十三卷 第一百三十四卷
第一百三十五卷 第一百三十六卷
第一百三十七卷 第一百三十八卷
第一百三十九卷 第一百四十卷
第一百四十一卷 第一百四十二卷
第一百四十三卷 第一百四十四卷
第一百四十五卷 第一百四十六卷
第一百四十七卷 第一百四十八卷
第一百四十九卷 第一百五十卷
第一百五十一卷 第一百五十二卷
第一百五十三卷 第一百五十四卷
第一百五十五卷 第一百五十六卷
第一百五十七卷 第一百五十八卷
第一百五十九卷 第一百六十卷
第一百六十一卷 第一百六十二卷
第一百六十三卷 第一百六十四卷
第一百六十五卷 第一百六十六卷
第一百六十七卷 第一百六十八卷
第一百六十九卷 第一百七十卷
第一百七十一卷 第一百七十二卷
第一百七十三卷 第一百七十四卷
第一百七十五卷 第一百七十六卷
第一百七十七卷 第一百七十八卷
第一百七十九卷 第一百八十卷
第一百八十一卷 第一百八十二卷
第一百八十三卷 第一百八十四卷
第一百八十五卷 第一百八十六卷
第一百八十七卷 第一百八十八卷
第一百八十九卷 第一百九十卷
第一百九十一卷 第一百九十二卷
第一百九十三卷 第一百九十四卷
第一百九十五卷 第一百九十六卷
第一百九十七卷 第一百九十八卷
第一百九十九卷 第二百卷
第二百零一卷 第二百零二卷
第二百零三卷 第二百零四卷
第二百零五卷 第二百零六卷
第二百零七卷 第二百零八卷
第二百零九卷 第二百一十卷
第二百一十一卷 第二百一十二卷
第二百一十三卷 第二百一十四卷
第二百一十五卷 第二百一十六卷
第二百一十七卷 第二百一十八卷
第二百一十九卷 第二百二十卷
第二百二十一卷 第二百二十二卷
第二百二十三卷 第二百二十四卷
第二百二十五卷 第二百二十六卷
第二百二十七卷 第二百二十八卷
第二百二十九卷 第二百三十卷
第二百三十一卷 第二百三十二卷
第二百三十三卷 第二百三十四卷
第二百三十五卷 第二百三十六卷
第二百三十七卷 第二百三十八卷
第二百三十九卷 第二百四十卷
第二百四十一卷 第二百四十二卷
第二百四十三卷 第二百四十四卷
第二百四十五卷 第二百四十六卷
第二百四十七卷 第二百四十八卷
第二百四十九卷 第二百五十卷
第二百五十一卷 第二百五十二卷
第二百五十三卷 第二百五十四卷
第二百五十五卷 第二百五十六卷
第二百五十七卷 第二百五十八卷
第二百五十九卷 第二百六十卷
第二百六十一卷 第二百六十二卷
第二百六十三卷 第二百六十四卷
第二百六十五卷 第二百六十六卷
第二百六十七卷 第二百六十八卷
第二百六十九卷 第二百七十卷
第二百七十一卷 第二百七十二卷
第二百七十三卷 第二百七十四卷
第二百七十五卷 第二百七十六卷
第二百七十七卷 第二百七十八卷
第二百七十九卷 第二百八十卷
第二百八十一卷 第二百八十二卷
第二百八十三卷 第二百八十四卷
第二百八十五卷 第二百八十六卷
第二百八十七卷 第二百八十八卷
第二百八十九卷 第二百九十卷
第二百九十一卷 第二百九十二卷
第二百九十三卷 第二百九十四卷